川西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以九寨沟为例

合集下载

灾后重建 九寨沟加快建成脱贫奔康典范

灾后重建 九寨沟加快建成脱贫奔康典范

灾后重建九寨沟加快建成脱贫奔康典范作者:暂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2020年第11期协办四川省广安市委宣传部本刊记者卢锦根童话天堂,世界九寨。

刚刚过去的“双节”期间,“补妆”归来的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13.81万人次,门票收入1938.58万元,分别增长297.98%和289.47%。

历经三年灾后重建, “童话世界”归来,美丽新九寨沟风光依旧,九寨沟旅游正满血“复活”。

10月13日,四川省九寨沟县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这是继获誉全国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国首批四川首个“中国旅游强县”、全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于2019年4月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后,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四川省88个贫困县、藏族聚居区32个贫困县之一的九寨沟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脱贫奔康, 建设绿色发展、全域旅游、脱贫奔康典范交出的时代答卷。

居有定所贫困群众入住新家园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全县216597人受灾,城乡住房不同程度受损,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10月24日,九寨沟县漳扎镇漳扎村贫困户超果家的新房重建正式动工。

“我们领到了5万元房屋重建补助,计划盖一幢三层小洋楼。

”超果说。

震后第三个月,贫困户超果为何就赶着修房子?在超果看来,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他对九寨沟震后恢复发展有着十足的信心。

“旅游逐步恢复后,就会有人回来租我家的房子搞旅游,收入就有了保障。

”超果说。

“震后受损农房修复,特别是贫困户农房修复加固,让群众早日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是震后九寨沟县面临的第一要务。

”阿坝州委常委、九寨沟县委书记罗智波说。

为此,九寨沟县“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政府对全县1711名农村建筑工匠进行业务培训,组织38名专业技术人员驻守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大家不等不靠、互帮互助高效推进农房重建。

浅析九寨沟的环境与文化保护

浅析九寨沟的环境与文化保护

thanks
浅析九寨沟的旅游文化保护与发展
1808060202 贺博
目录
CONTENTS
01. 九寨沟的简介与问题
02. 九寨沟文化保护建议与措施
03. 总结与景区文化深入开发
一,九寨沟的简介与பைடு நூலகம்题
1、九寨沟简介
●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九寨沟风景
2、环境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兴盛,大量游客涌入景区,造成景区管理超负荷运行以至于部分管理工 作做的有些欠缺,慢慢地致使九寨沟景区环境遭到污染破坏、水土流失。
(九寨沟环境被人为破坏的图片)
二、九寨沟文化保护建议与措施
1、资源破坏,文化流失
因为一个景区的灵魂是它的景区旅游文化,然而景区旅游文化是附着在景点身上的。但是如果一个 景点的环境与它的自然资源被破坏的话,那么这个景点的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就会流失,一但流失 的话,这个是很难补救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补救的。然而九寨沟就是这种情况,九寨 沟的主要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水土流失间接造成景区自然文化、人文文化遭到破坏。
2、建议与措施
● 一是防止景区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避免人多难以管理的问题;
● 二是在一些比较脆弱且珍贵的旅游资源或景点旁设立一些明显的标语,例如请勿触碰、不可踩踏 此地,不可玩弄此物等等,这样以此来提醒游客和增强游客的自觉性。
● 三是在景区还是要增加一些放置垃圾的设施建设,现如今物资充足、游客越来越多,他们玩累了 吃的喝的所产生的垃圾将难以想象,所以垃圾箱的加量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这方面的设施上 也同时需要明显的标语来提醒游客。因为增强他们的自觉性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我国人数众多, 国人素质普遍不高,景区对游客管理这方面这样做也是合理的,情有可原的。

智慧九寨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九寨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智慧九寨旅游景区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九寨沟风景区是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旅游景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日益繁荣,九寨沟景区的游客量也逐年攀升,给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如游客滞留、拥堵、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已经对景区的安全和旅游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品质,实现九寨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智慧九寨旅游景区建设方案迫在眉睫。

二、建设目标1、数字化九寨沟旅游产业全链条,提升旅游产业智能化水平。

2、实现九寨沟旅游景区数字化、永久化、智能化管理和智慧旅游。

3、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定制化、智慧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三、具体建设措施1、建立数字化旅游信息平台,通过电子地图、定位导航、实时信息查询等功能,为游客提供详细准确的旅游信息;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游客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指导景区管理和产品开发。

2、推行智能语音导览系统,利用智能科技为游客提供声音导游、成语接龙、趣味问答等服务,让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得到文化知识的丰富和乐趣。

3、建立数字化安防监控系统,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4、推广智能化自助服务,如智能休息站、智能化景区导游等,减少人工服务的压力。

5、给予游客自主选择服务方案的权利,结合个人需求和偏好,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

6、推广智慧票务系统,实现门票预订、购买、兑换等功能,减少排队时间和管理压力。

7、实行区域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游客提供应急救援、方便游玩等服务。

四、预期效果1、通过数字化旅游信息平台和智能语音导览系统,游客更全面地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游玩乐趣。

2、实现旅游景区数字化、永久化、智能化管理和智慧旅游,大幅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川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四川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四川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区位优势明显,气候宜人,原始自然景观资源得天独厚。

因此,九寨沟县作为国家级景区,其园林绿化建设是提升九寨沟风景区整体美观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天,本文将重点介绍九寨沟县园林绿化中植物选择与应用的相关情况。

植物选择九寨沟气候复杂,高低起伏大,区域内植被类型丰富。

因此,九寨沟县园林绿化中,要根据具体场所选择适合的植物,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地区耐寒、耐干、抗风、抗旱、耐贫瘠土壤、蓄水能力较强、观赏和生态环境效应好的植物。

根据植被类型的特点,九寨沟县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植物有:1. 乔木类:例如白桦、喜马拉雅红杉等,高大挺拔,叶片茂密,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同时能够形成林间气候和景观。

2. 灌木类:例如薰衣草、玫瑰、紫叶李等,密集的枝条具有很好的遮荫作用,营造出舒适的环境氛围,同时花朵的香气和鲜艳的色彩让人心旷神怡。

3. 藤本类:例如紫藤、云南大理花等,能够覆盖在其他树木上,营造出繁茂的植被层次,同时形态优美,颜色斑斓,增加园林绿化的艺术感和层次感。

4. 地被类:例如花卉、草坪等,花卉芬芳馥郁,草坪细嫩柔软,能够增强景区整体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能营造出一片绿色的生态环境。

植物应用1. 大型广场和公园:适宜选择白桦、喜马拉雅红杉等高大挺拔的乔木,同时可以配搭一些花卉和草坪,营造出空旷而繁茂的环境。

2. 游步道、栈道和观景平台:应选用山茶、紫藤等能够攀缘的植物,覆盖在树木或者建筑物上,增加观赏性和空间感。

3. 水域和溪流边: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被和荷花,如睡莲等,营造出一片清凉湿润的环境。

4. 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商业街区:适宜种植紫叶李、薰衣草、玫瑰等花灌木,其中薰衣草和玫瑰的香气和造型,不但具有较强的美学价值,还能够吸引游客停留和购物。

总体来说,九寨沟县的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注重环保、生态、人文和科学的相结合,力求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融合,同时也充分发挥植物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净化、修复、保护作用。

四川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四川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四川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县城。

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九寨沟县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种植和应用。

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时,要考虑到九寨沟县的气候条件。

九寨沟县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域,夏季多雨,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冬季寒冷干燥。

应选择适应高原气候的植物,如杨树、松树、白桦树等。

这些植物能够耐受寒冷和干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时,要考虑到九寨沟县的地理环境。

九寨沟县位于川西高原地区,地势复杂,有众多的山地和河流。

应选择适应山地和湿润环境的植物,如紫荆、杜鹃花、报春花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土壤条件。

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时,还要考虑到九寨沟县的文化特色。

九寨沟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

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如藏红花、蓝莓、四川竹等。

这些植物能够展示九寨沟县的独特风情和文化韵味。

在应用园林绿化植物时,要考虑到九寨沟县的城市规划和节约用水的要求。

九寨沟县城市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选择植物时,要尽量选择节水型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这些植物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降低灌溉的频率和量。

九寨沟县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应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城市规划和节约用水的要求。

只有选择适应当地条件和环境的植物,并合理应用,才能够实现城市绿化的效果和目标。

关于九寨沟介绍范文(2篇)

关于九寨沟介绍范文(2篇)

关于九寨沟介绍范文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九寨沟风景区观光旅游,希望大家在九寨沟风景区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我是大家的导游,很荣幸此次为大家解说,希望大家能对我的服务满意。

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九寨沟风景区。

九寨沟位于我国四川省,因沟里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沟里有两条主沟,一条日则沟,一条树正沟,九寨沟的景点都分布在这两条主沟里。

同时,九寨沟还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海子,还有珍珠滩,诺日朗瀑布等景点。

它的每个景点都风景秀丽,因此,九寨沟有“人间仙境”的美誉,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将欣赏到美丽的九寨沟。

或许大家还不明白海子的意思吧?海子,其实就是湖泊,因为藏族人崇拜海,把湖叫海的儿子,就是“海子”。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现在我们已经逐渐接近九寨沟风景区了。

大家往左手边看,那湖面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就是五花海。

它的水面非常有特点:五颜六色。

看啊,浅绿的,杏黄的,淡蓝的,紫色的。

并且它一块块,一条条相互连成一片,让人无限遐想:是彩虹姐姐躲到了水里?还是谁不小心把五彩的颜料倒在了水里?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五彩池的水好像会“变魔术”,你接一把水起来,它仍然是没有颜色的。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五彩池的水是借助阳光折射来“变魔术”的。

有趣吧?您往这边瞧,那中间有芦苇的海子,是什么海子呀?告诉你吧,那便是我们的芦苇海。

芦苇海也非常有特点:海子里长满了九寨沟特有的高山芦苇,唯独中间留下一道蓝色的水面,似乎是有意这样做的。

这里树,水,芦苇三者融为一体,让人看上去像画一般美。

真是“人在画中游”!讲到这里,我还想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传说。

有一年,一位女神看到芦苇海风景优美,便在芦苇海沐浴,不巧被一位游人看见了,那位女神赶忙逃走,慌忙之中忘了把腰带带走,于是芦苇海中间就出现了一条如蓝色绸带般的水面。

怎么样,好听吗?经过芦苇海,就来到了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非常壮观,而且有气势。

水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倾泻下来,发出“哗——哗——哗——”的响声。

九寨沟发展现状

九寨沟发展现状

九寨沟发展现状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自然景观的壮美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九寨沟的旅游设施相对不完善。

虽然有一些酒店和宾馆可以提供住宿,但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此外,交通设施不便,尤其是九寨沟附近的道路不够宽敞,往往会导致交通拥堵和长时间等待。

这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其次,九寨沟的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游客不文明行为,如乱丢垃圾、破坏植被等,给九寨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此外,九寨沟的经济发展还不充分。

尽管旅游业为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与之相比,其他产业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

九寨沟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经济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以实现九寨沟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九寨沟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旅游设施。

政府投资加大,引入社会资本,扩大酒店和宾馆的建设,提高交通设施的便利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

政府加强对九寨沟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倡文明旅游,禁止破坏行为。

同时,加强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九寨沟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提升九寨沟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品质。

政府鼓励九寨沟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活动的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总之,九寨沟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但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九寨沟的旅游品质和环境保护水平。

相信随着这些努力的不断推进,九寨沟将会成为一个更加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区。

九寨沟案例分析

九寨沟案例分析

九寨沟案例分析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其独特
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然而,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给这片美丽的土地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

地震造成了九寨沟景区内的许多景点和设施受损严重,其中包括九寨沟核心景区、双龙海、树正瀑布等。

大量的土石流和泥石流导致了道路的中断和损毁,给救援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在这次地震中,九寨沟景区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些
游客甚至不幸遇难。

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了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全国各地的援助物资和救援队伍也纷纷赶往灾区,展开了抢险救灾工作。

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
对景区进行了全面修复和重建。

经过两年的努力,九寨沟景区于2019年9月27日
正式重新开放,游客可以再次欣赏到这片美丽的风景。

在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中,九寨沟展现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同时,这次地震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例如,地震对旅游景区的灾害防范和紧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区的重建也需要更多的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的来说,九寨沟地震是一次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
共同努力,九寨沟景区得以重建,展现了中国抗灾救灾的坚强意志和实力。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灾害防范工作,让九寨沟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绽放光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西地区人居环境建设
—以九寨沟为例
发表时间:
2018-09-19T16:40:01.1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作者: 曾琬晴
[导读] 九寨沟是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川西阿坝州境内的九寨沟县。
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要:本文对九寨沟近年来九寨沟的人居环境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了相关的原因,提出优化人居环境的对策,以便为当地居民
及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升九寨沟的人居环境环境质量。
关键词:九寨沟;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优化对策

1 引言
九寨沟是国家级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川西阿坝州境内的九寨沟县,因其境内的荷叶、尖盘、黑果等九个藏族寨子而命名,因其独特的
地理位置和地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世界。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九寨沟,其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对外界的干
扰反应迅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数量增加迅速,人为活动加剧,近年地质灾害也频频发生,这意味着对九寨沟的环境造成了一
定的影响,对于原本生活在此的居民,其生存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面对如此复杂的变化,如何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成了值得思考的问
题。
2 九寨沟人居环境现状
2.1 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在吴良镛老师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定义到: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
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在空间上,又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在内容上,划分为五大系统,分别是自然系
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和居住系统。
[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人居环境主要指景区内人们生产、居住的综合环境,包括旅游景区、景区周围居民放牧区、农耕区和房屋建设区
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是考虑九寨沟人居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2.2九寨沟人居环境现状
2.2.1 土地利用现状
早期,九寨沟的居民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靠种植农作物和打猎为主。旅游开发后,为保持九寨沟的风貌,国家退耕还林,大部
分土地停止种植作物,人们开始主要以旅游业为生,少部分原始居民还会靠采药、偷猎、偷牧等为生,对环境有潜在的影响。所以,现状
土地主要是旅游开发和原始区。
[2]
2.2.2 交通现状
由于发达的旅游业,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公路发达,道路硬化质量好。但由于其地形复杂,偏远山区的人们出行只能靠步行或者摩托
车。
2.2.3 建筑现状
九寨沟的建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保护区内,建筑集中,多有集中的规划,布局不受地形限制,变化自由,以现代建筑材料结合
自然材料为主,风格大致一致。保护区外的建筑分布散漫,主要是原始居民部落,没有明显的规划,以木质结合石头为主,较原始。
2.2.4 环卫设施现状
九寨沟旅游业发达,环卫基础设施良好,垃圾站和垃圾桶设置合理,移动厕所分布合理,定时有清洁工人打理,环卫环境较好。
2.2.5 能源现状
早期该区域居民主要以柴草和干柴为主。旅游业发展后,为避免砍伐对景观造成破坏,居民们逐渐采取液化气或者沼气,采用新能源
比如太阳能等,能源使用现状较为良好。
2.2.6产业现状
九寨沟目前主要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传统的种植产业在退耕还林政策后逐渐消除。在近年来,伴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九寨沟兴起
了特色农业,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等。
[3]可见,目前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丰富。

3 九寨沟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
3.1 旅游等人为因素
因九寨沟风景优美,旅游人数上升迅猛,虽然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干扰,增加了生
态环境的压力。为了发展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扩建和景观改造等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和森林生态系统,旅游活动比如废弃物和污
水、垃圾、粪便排放堆放等,研究显示其对九寨沟的生态影响作用明显。
[4]近年来,私家车的快速发展也导致景区内车辆数目增加,直接
导致了景区内道路重金属的含量大量富集并大于表土,这也是潜在的威胁。
[5]同时,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干扰对生态环境中的植物也能造成
缓慢影响,干扰导致一些物种局部消失,多是喜阴、对环境依耐性强的物种,同时还有伴人物种的入侵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
[6]
3.2 自然灾害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质条件特殊,常有强降雨天气,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
来,仅仅是大型泥石流就发生了
10次,泥石流破坏房屋、道路、景观,将地表冲刷至湖中,造成湖泊淤积,面积减小。[7]

4 九寨沟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对策
4.1 开发与保护并重
九寨沟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开发应达到适宜状态,在开发的过程要与保护并重,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发展生
态旅游,避免九寨沟美丽的环境受到太多的干扰而出现变质。
4.2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加大基础设施管理力度
九寨沟游客接待量大,少数民族居多,原有民居较为散乱,且地势复杂,没有较好的地势条件。对于建筑的布局,应该进行合理的规
划,并选择合适的地势环境,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加以改善。对于保护区外部传统居民住宅,应该尽可能改造周边环境和交通条件,便
于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4.3 开发生态旅游路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景区内,开发生态旅游路线,分开游与住,提加强沟内游沟外住的政策实行力度。车辆进入景区需加以限制,投入使用新能源观光
车,减少废气的排放。
4.4 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体系
建立定期的地质灾害巡查机制,对于极端天气和危险状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掌握灾害动态。对于防治机制,加强泥石流防治的
工程建设,建立植物恢复保育技术体系,加强湖岸带和公路边坡植被恢复,
[7]并且及时掌握水文和气象动态变化,为灾害防治提供合理的
科学依据。
5 结语
九寨沟是世界上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不可多得的明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当地居民生活的载体,也是为游览者提供游憩住宿基本保
障,其人居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从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方面下手,结合九寨沟的现状,加强经济、文化、政治、基
础设施、环境等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更舒适的环境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章锦河,张捷,梁玥琳,等.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35-744.
[3]王光虹.浅谈九寨沟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商界,2009(8X):155-155.
[4]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6):2764-2774.
[5]许宇慧,唐亚,张朝生,等.四川省九寨沟景区道路灰尘及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价[J].山地学报,2010,28(3):288-293.
[6]朱珠,包维楷,庞学勇,等.旅游干扰对九寨沟冷杉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06,14(4):284-291.
[7]肖维阳,任锦海,江丽君,等.湿地景观保育关键技术体系的构建:以九寨沟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7,13(2):30-33.
[8]吴晓颖.九寨沟生态地质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9]许宇慧,唐亚,张朝生,等.四川省九寨沟景区道路灰尘及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价[J].山地学报,2010,28(3):288-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