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钳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产钳术的操作方法

产钳术的操作方法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讲讲产钳术的操作方法哈。
咱就说我曾经见过一次产钳术的操作,那场面真的是让我印象深刻极了。
当时我在产房外面等着,里面的医生和护士都特别紧张忙碌。
过了一会儿,就听到医生说要用产钳了。
我就好奇呀,这产钳到底咋用呢?
只见医生小心翼翼地拿起产钳,那产钳看着就像个大夹子似的。
医生先慢慢地把产钳伸进产妇那里,然后一点点调整位置,感觉就像是在很小心地摆弄一件珍贵的宝贝。
护士在旁边也是全神贯注地协助着,递东西啊啥的。
医生的手稳稳地握着产钳,然后慢慢地开始往外拉,就好像在轻轻地把宝宝往外拽一样。
这过程中医生的表情特别专注,眼睛紧紧地盯着,不敢有一丝马虎。
随着医生的操作,宝宝真的就慢慢被带出来了一点。
哎呀,那一瞬间,真的感觉好神奇啊!
产钳术就是这样,医生得特别小心、特别有技巧地操作产钳,才能既保证宝宝的安全,又能顺利地帮助宝宝出生呀。
好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产钳术的操作,真的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呢!希望大家对产钳术的操作方法也有了一点了解啦。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
![妇产科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3d28baf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5f.png)
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此项检查是取病灶的小部分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某些疾病,是可疑病变的重要诊断方法。
[适应症]:1.宫颈糜烂易出血,临产有宫颈癌可疑者。
2.宫颈炎久治不愈者。
3.宫颈刮片阳性者。
4.宫颈有其它病变或赘生物,须进一步诊断者。
[方法]:1.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拭净宫颈分泌物,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活检钳在宫颈口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12点取组织1-4块活检,在宫颈及阴道穹窿部涂复方碘液,在不着色区取组织。
2.取下之组织立即放入10%甲醛或95%酒精中。
3.钳取的深度应达间质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4.活检区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或用凝胶海绵和纱布填塞,8-12小时取出。
5.填好病检单,与标本送病理科。
会阴冲洗及阴道灌洗一、会阴冲洗:先用10%肥皂水擦洗外阴,再用1/5000高锰酸钾或0.2%新洁尔灭自阴阜以下大腿上部内侧,冲洗时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最后肛门周围。
二、阴道灌洗1.灌洗液温度38-41°C,倒入吊桶内,桶底距检查台或床面1米左右,如是低压灌洗,则桶底距创面30厘米。
2.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臀下垫浴盆或污水漏斗,用灌洗液冲洗外阴。
3.排出灌洗液头内空气后,轻轻放入阴道6-8厘米,打开活塞慢慢灌入洗液。
注意洗净穹窿部及阴道皱襞。
4.洗毕用灌洗头向下压,使阴道内液体流出,用棉球擦净外阴。
洗毕亦可在阴道内局部放药。
注意点:未婚者、阴道流血者不灌洗,妊娠期必须灌洗阴道时可改做擦洗,动作轻柔。
输卵管通液试验适应症对不孕症患者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输卵管成形术后观察;治疗输卵管轻度闭塞。
月经后3-7天进行,术前3天禁性交。
方法:1.术前准备1)前端套有圆锥形橡胶头的通气导管一根或双导管一根2)20ML无菌注射器一只2.通液〔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合诊了解子宫位置及大小,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
〔2放置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再次消毒阴道穹隆及宫颈, 〔3宫颈钳夹住前唇后,轻向外拉,将通液头送入颈管内,使导管的圆锥橡皮头与宫颈紧贴,以免漏夜。
产科手术常规操作

产科手术操作常规一、会阴切开缝合术一、手术指征1.会阴较紧的初产妇。
2.初产妇臀位。
3.胎头过大。
4.阴道手术助产者,如产钳术、胎头吸引术。
5.因产妇或胎儿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二、注意事项1.切开后即用纱布压迫止血,偶有小动脉明显出血者,用1号丝线结扎。
2.缝合时注意恢复其解剖关系,注意阴道口的对合。
3.缝合肌层必须达到止血和关闭死腔的目的。
4.注意缝针及线切勿穿过直肠粘膜,术后常规肛查。
5.缝合结束后须检查有无纱布遗留于阴道内。
二、产钳术常规(低位产钳)1.第二产程延长。
2.因产妇或胎儿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如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
3.胎头吸引术失败。
4.剖宫产时协助胎头娩出。
二、产时应具备的条件1.无明显头盆不称。
2.宫口已开全。
3.胎儿存活。
4.胎膜已破。
三、注意事项1.术前导尿,查清胎方位,正确放置产钳,以免母婴双方严重损伤。
2.牵引时均匀用力。
3.胎头即将娩出时,应停止用力,缓慢娩出,以免发生严重撕裂。
4.目前中、高位产钳因其对产道及胎儿损伤较大,多不采用,而改行剖宫产术。
三、胎头吸引术常规1.第二产程延长。
2.因产妇或胎儿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3.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需持续牵引压迫出血。
4.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手法回转困难者。
二、应具备条件1.无头盆不称。
2.胎位为顶先露,如为面先露则用产钳较为适当。
3.宫口开全或近开全。
4.胎膜已破,胎儿存活。
三、注意事项1.负压宜缓慢形成需3分钟左右。
2.检查有无漏气或滑脱现象。
3.两次吸引器滑脱者应改用其他方法。
4.宫缩差者先加强宫缩后上吸引器。
5.牵引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6.牵引时均匀用力,按分娩机转进行。
四、剖宫产术常规一、适应证1.产道梗阻,如头盆不称,盆腔内或阴道内肿瘤等。
2.产力异常: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治疗无效者。
3.胎儿因素:横位、颜面位、巨大儿、臀位、联体畸形儿、胎儿窘迫等。
4.胎儿附属物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还纳无效而胎儿成活者。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流程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流程Childbirth is an incredibly important and delicate process, and the use of forceps during childbirth, also known as forceps delivery, is a technique used to assist in the delivery of a baby when certain complications arise. 产钳助产术是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来协助分娩的一种技术,当出现某些并发症时会使用这种技术。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the use of specialized forceps, which are curved metal tongs, to gently grasp the baby's head and help guide it through the birth canal. 这种技术涉及使用专门的产钳,这些产钳是弯曲的金属夹子,轻轻地抓住婴儿的头部,并帮助引导它通过分娩道。
It is only utilized when there is a need to expedite the delivery process or when the baby is not ideally positioned for a safe delivery. 只有在需要加快分娩过程或婴儿位置不理想时才会使用这种技术来确保分娩的安全。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forceps delivery is careful evaluation of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to ensure that the use of forceps is appropriate and safe.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流程首先是对母亲和婴儿进行仔细评估,以确保使用产钳是合适和安全的。
普通产科产钳术患者的护理

普通产科产钳术患者的护理一、定义产钳术是用产钳(forceps)牵拉胎头以娩出胎儿的手术。
二、适应症1.同胎头吸引术。
2.胎头吸引术因阻力较大而失败者。
3.臀先露后出胎头娩出困难者。
三、禁忌症1.同胎头吸引术。
2.胎头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水平及以下,有明显头盆不称者。
3.确定为死胎、胎儿畸形者,应行穿颅术。
四、物品准备无菌会阴切开包1个,无菌产钳1副,胶套2个,大中单1个,手术衣2件,20ml注射器1个,9号穿刺针头1个,无菌导尿管1根,吸氧面罩1个,坐凳,灯光,2%利多卡因1支,0.5%聚维酮碘溶液,抢救药品等。
五、操作方法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消毒,戴脚套,铺无菌巾单,导尿,阴道检查明确胎位及施术条件。
多行左侧会阴后-侧切开术。
2.放置产钳以枕前位为例。
术者左手持产钳左叶钳柄,将左叶沿右手掌面伸入手掌与胎头之间,在右手引导下将钳叶缓缓向胎头左侧及深部推进,将钳叶置于胎头左侧,钳叶及钳柄与地面平行,由助手持钳柄固定。
然后术者右手持产钳右叶钳柄,在左手引导下将钳叶引导至胎头右侧,达左叶产钳对应位置。
产钳放置好后,检查钳叶与胎头之间有无软组织及脐带夹入,胎头矢状缝在两钳叶正中。
3.产钳合拢产钳右叶在上、左叶在下,两钳叶柄平行交叉,扣合锁住,钳柄对合。
宫缩间隙略微放松钳锁。
4.牵拉产钳宫缩时术者向外、向下缓慢牵拉产钳,然后再平行牵拉。
当胎头着冠后将钳柄上提,使胎头仰伸娩出。
5.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时,松开产钳,先取下产钳右叶,钳叶应顺应胎头慢慢滑出,再同法取出产钳左叶,然后按分娩机制娩出胎体。
6.术后常规检查宫颈、阴道壁及会阴侧切口,并予以缝合。
六、护理要点1.术前检查产钳是否完好。
向产妇及家属说明行产钳术的目的,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减轻其紧张情绪。
2.放置及取出产钳时,指导产妇全身放松,张口呼气。
产钳扣合时,立即听胎心及时发现有无脐带受压。
术中注意观察产妇宫缩及胎心变化,为下肢麻木和肌痉挛的产妇做局部按摩。
产钳助产术操作步骤图文详解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1、术前准备 ①需会阴侧切,且切口宜大。 ②麻醉:行会阴切开用局部浸润及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2、手术步骤 ①放置左叶产钳: ▪ 术者左手执笔式持左钳柄,钳匙凹面朝胎头。 ▪ 右手自骶后凹伸入阴道壁,固定胎头在枕前
位,右手示指扣住胎左耳孔,中指抵住大囟 门在6点作为枕前位的标志,使左钳沿右手掌 面徐徐伸入胎头与阴道后壁间(图1)。
谢谢观看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 当胎头枕骨结节越过耻骨弓下方时,逐渐将钳柄向上提,使胎头逐渐仰伸 而娩出(图8、图9)。如一次宫缩不能娩出胎头时,可稍放松钳锁,待下 次宫缩再轻轻扣合钳锁牵引。如遇紧急情况,上好产钳后可立即牵引,不 必等待宫缩。
产钳助产术的操作步骤
⑦卸下产钳: ▪ 当胎头双顶径牵出后,即以右手握住钳柄,按放置产钳的相反方向取出
切伤口有无上延,其后按层缝合。
产钳助产术术后处理
1、因产程长,胎头压迫膀胱颈部较久,可发生尿潴留,术后应留 置导尿管24h。 2、产后常规探查产道,如有宫颈或阴道裂伤,应立即缝合。 3、操作较多,时间较长者,术后新生儿及产妇可应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产钳助产术的注意事项
1、充分评估骨盆、胎头相称情况,对骨盆轻度狭窄者,试产时间不宜过长。静滴缩 宫素促进产程应抱谨慎态度,以免发生困难产钳,以致对母婴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产程进入活跃晚期,出现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时,尤其是枕横位,采取徒手旋 转胎头失败者,应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3、操作者需熟练产钳术的每一步骤,动作轻柔,置入钳和取出钳要根据力学原理顺 应产钳匙的头弯及盆弯而弧形动作。产钳放置、扣合后一定要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扣合后牵引,禁止使用暴力,注意配合宫缩及产妇屏气用力,避免胎儿娩出过急、过 快,同时要让有经验的助产士保护会阴,以防会阴严重损伤。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在产科手术中,产钳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辅助产程中的顺产。
它是一种金属制成的器具,具有两个手柄和两个曲柄,通过放在胎儿头部和产妇骨盆内的适当位置,协助胎儿完成娩出的过程。
娩出头的产钳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是产科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产钳的正确使用技巧,医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产钳尺寸。
产钳有不同的尺寸,医生应根据胎儿的头围大小选择合适的产钳。
一般来说,产钳的曲柄应该完全伸展开来,两个曲柄的接触点与胎儿头围的最大直径一致。
此外,产钳的曲柄应放置在胎儿头部的正中央,并保持均匀的压力。
其次,使用产钳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握持方式。
医生应将产钳的两个手柄握紧,使用适当的力量进行操作。
在握持过程中,医生应确保手柄不会滑落,以免对胎儿和产妇造成伤害。
同时,握紧手柄的医生应保持良好的握力,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施加适当的力量。
除了正确的使用技巧外,医生在处理产钳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产钳时机。
一般来说,产钳应该在阴道开口扩张到4-5厘米时使用,此时胎儿头部已经下降到产道中部。
如果在较早的时候使用产钳,可能会增加胎儿受伤的风险。
另外,在插入产钳前要确保胎儿头部已经旋转到位,并且产妇的骨盆大小适合使用产钳。
其次是注意产钳的方向和位置。
产钳的曲柄应该指向产道的后方,使得胎儿头部能够向下滑动,顺利通过产道。
医生需要确保产钳的两个曲柄正常放置在胎儿头部与产妇骨盆之间,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此外,在使用产钳时要注意,不要将手指夹在产钳的曲柄之间,以免受伤。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适当的力量施加。
医生在使用产钳时需要施加适度的力量,以帮助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过度的力量可能会对胎儿和产妇造成伤害,因此医生需要在施加力量时慎重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此外,医生需要注意每次施加力量的时机和方式,以避免过早或过晚的干预,保证顺利的娩出过程。
最后,医生在使用产钳时还需要注意观察胎儿和产妇的状况。
产钳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产钳术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 掌握产钳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3. 提高临床护理技能。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临床技能实验室四、实验器材1. 产钳1套2. 女性人体模型1具3. 模拟新生儿模型1具4. 医用消毒液5. 检查床6. 无菌手套7. 检查器械五、实验方法1. 模拟产钳术操作:将女性人体模型放置在检查床上,护士戴好无菌手套,将模拟新生儿模型放入产道。
2. 麻醉:在模拟新生儿头部进行局部麻醉。
3. 产钳放置:护士将产钳夹住模拟新生儿头部,缓慢将其取出。
4. 产后护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进行新生儿护理。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女性人体模型放置在检查床上,调整至适当位置。
(2)护士戴好无菌手套,准备好产钳。
(3)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无菌状态。
2. 模拟产钳术操作(1)护士将模拟新生儿模型放入产道。
(2)进行局部麻醉,确保模拟新生儿头部无疼痛。
(3)护士将产钳夹住模拟新生儿头部,缓慢将其取出。
3. 产后护理(1)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2)对新生儿进行保暖、清洁、消毒等护理措施。
(3)观察新生儿有无异常情况,如窒息、出血等。
七、实验结果1. 模拟产钳术操作顺利,模拟新生儿头部被成功取出。
2. 产后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无异常情况。
3. 护士操作规范,熟悉产钳术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八、实验讨论1. 产钳术是一种常用的助产方法,适用于各种难产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产钳术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提高了临床护理技能。
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母婴安全。
3. 产钳术的成功与否与护士的操作技能密切相关。
因此,护士应加强自身技能培训,提高产钳术操作水平。
4. 在产钳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注意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正确掌握产钳放置技巧,避免对新生儿造成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钳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1.0 适应证
1)同胎头吸引术。
尤其对枕后位并发宫缩乏力者效佳。
2)胎头吸引术因阻力较大而失败时。
3)臀位分娩后出头娩出时困难。
4)剖宫产娩出胎头困难者。
2.0 禁忌证
1)明显头盆不称,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或以上者。
2)只能用于顶先露及少数颏前位的胎儿,偶用于臀痊后出头的分娩。
不适用于其他异常胎位。
3)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
4)严重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
5)畸形儿及死胎应以保护母亲为主,宜采用毁胎术。
3.0 术前准备
3.1产妇准备
1)全面评估产妇身心状况。
2)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钳的助产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3)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进行普鲁卡因皮试
4)术前常规消毒外阴、导尿、铺产包,配合灯光照明,初产妇应予会阴切开。
3.2用物准备
备齐用物,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铺设产包及消毒巾。
产钳应检查消毒灭菌日期。
4.0 操作方法及程序
4.1 操作程序
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2.消毒外阴,铺消毒巾。
3.排空膀胱。
4.阴道检查,了解宫口是否开全、胎头高位及胎头方位。
5.切开会阴。
6.放置产钳合产钳的交合。
7.牵引胎儿娩出。
4.2产钳术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
4.2.1放置钳叶时遇到阻力,不能深入插入。
可能是钳端嵌在阴道穹隆部,此时切忌强行推进产钳,应取出检查原因,否则可能引起严重阴道壁损伤。
4.2.2若产钳不易扣合,虽经反复调整仍不易扣合时应想到:
1)头盆不称:一旦确定为头盆不称,尽管会阴已经切开,只要胎儿有存活希望,就应当机立断,实施
剖宫产。
2)胎头方位是否有误诊,应重新检查,如胎头位置过高,应正确估计牵拉难度,决定取舍。
3)复合先露:最常见是头手先露。
在放置产钳前没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能将胎手推离胎头,影响
产钳的放置和扣合。
需重新检查并重新放置产钳。
如发现后不能将胎的推上去,不能解决胎头下降梗阻问题,应改行剖宫产。
4)四)如果两叶产钳不在一个平面上,扣合也有困难,可用手伸入阴道轻轻推动不正确的一叶,切勿
用力在钳柄上强行扣合。
4.2.3牵引有困难,其可能的原因为:
1)牵引方向不正确。
2)骨盆与胎头不相称。
是牵引产钳的禁忌症,一旦确定立即停止牵拉。
3)不适合的胎方位,切勿用强力牵拉,必须查出原因进行纠正,否则易导致胎儿及产道损伤。
4.2.4牵引时产钳滑脱,其原因可能为:
1)产钳位置不正确,钳叶位置较浅或径线不合适。
2)胎头过大或过小。
3)头盆不称而未及时找到原因,强行牵拉引起。
无论什么原因的产钳滑脱对胎儿和产妇都可引起严重损伤,所以在扣合产钳时必须检查钳叶的深浅,是否紧贴胎头,并做试牵,如有滑脱可能时,立即停止牵引,重新检查胎方位及放置产钳。
5.0 术后处理
2)术后检查产道,如有宫颈或阴道裂伤,应立即缝合。
3)对于牵引困难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头皮血肿、颅内出血、头皮损伤,应及时予以处理。
4)术后新生儿给予维生素K及维生素C预防颅内出血。
6.0 护理要点
1)全面评估产妇身心状况。
2)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钳助产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3)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宫缩情况,胎心持续监护。
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进行普鲁卡因皮试。
4)协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清洗消毒会阴皮肤,导尿排空膀胱。
5)备齐用物,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
铺设产包及消毒巾。
调配灯光和产床位置。
6)协助医生行阴道检查,了解宫口开大程度,胎头双顶径位置,骨产道情况等,决定使用产钳类别。
7)协助术者进行会阴双侧阻滞麻醉,行会阴侧切。
8)手术过程中守侯在产妇身旁,观察胎心变化,提供产程进展信息,安慰产妇保持固定体位,并指导
产妇正确屏气用力。
9)协助术者上置产钳。
胎儿娩出后协助术者断脐、护理新生儿。
10)术后协助术者检查软产道,并进行阴道会阴伤口缝合。
11)缝合完毕,向产妇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方法。
12)整理用物帮助产妇垫好会阴垫,取低坡卧位、保暖,注意产妇血压、脉搏、子宫收缩、阴道流血、
膀胱充盈情况。
13)新生儿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产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4)术后遵医嘱给予新生儿维生素K等药物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
15)新生儿尽可能静卧24h,避免搬动。
3天内禁止揉搓洗头。
7.0 注意事项
7.1注意事项
1)必须查清胎方位,始能正确放置产钳,如产钳放置不正确,则可能引起胎儿损伤,包括颅内出血、
面神经痳痹,眼球压伤等,还可引起母体软组织损伤国,轺阴道宫颈撕裂、子宫破裂等。
故操作要十分谨慎准确。
2)牵引产钳时用力要均匀,一般不需要用很大力气,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能将钳柄左右摇摆。
3)当胎头即将牵出时应立即停止用力,与助手协作,注意保护会阴,再缓慢牵出,如果暴力牵拉,虽
然有会阴侧切也会造成会阴裂伤。
7.2并发症及处理
1)阴道壁、宫颈、后穹窿裂伤,发现后立即缝合。
2)阴道血肿,清除血肿,结扎或缝扎出血点,缝合血肿腔和阴道壁。
3)会阴Ⅲ度裂伤按会阴裂伤修补术处理。
4)新生儿颅内出血及面神经麻痹等需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