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除湿止痛–经方派

独活寄生汤除湿止痛–经方派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孙思邈就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其撰著的《千金要方》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等,尤其是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作为首选方剂,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
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组成】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克。
这个方子主治常见病,就是风寒湿痹症。
就是现在说的风湿、类风湿。
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
凡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的专方。
中医把上述现代疾病造成的腰腿痛大多归结于痹证一类。
在《内经》中即有痹证的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在此明确指出,痹证的成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
湿邪的特点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是缠绵难愈。
大致是由于湿邪的这种致病特点,使痹证的治疗颇为棘手,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特别是遇到即将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复发。
一般认为病程日久的疾病大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证,一是久病多虚,一是久病多瘀。
久病多虚。
其虚多在气血和脏腑。
由于病程日久,同时加上久服祛风散寒除湿等温燥之品,大多出现气血的耗伤,从而导致气血两虚证,所以在治疗此类疾病时,要注意有无气血不足的情况。
腰酸腿疼“圣药”,独活寄生汤骨伤科新用(临床)

腰酸腿疼“圣药”,独活寄生汤骨伤科新用(临床)独活寄生汤,是药王孙思邈《千金药方》中的名方,有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有祛痹止痛、补养肝肾、益气健脾、养血活血之作用。
主要针对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久痹不愈,以及腰背、脚膝疾病。
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该方的应用范围不断广泛,特别是在骨科临床治疗以及骨伤的实际治疗中,该方功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和指导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对独活寄生汤在骨伤腰酸腿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必要的科普和推广,帮助大家摆脱腰酸腿疼的困扰,更加健康地生活。
一、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应用(一)腰椎间盘突出形成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是腰椎间盘退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腰痛,以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
从中医的角度讲,属于中医腰疼的范畴,在中医学科中认为,腰疼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个是风寒、湿邪或者外伤造成的脉络受损;其次是肝肾不足、气血不畅引发的痹症。
(二)独活寄生汤的临床治疗中医认为,腰主肾,因此腰椎间盘久治不愈者,多有肝肾不足,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补足肝肾,同时运行气血,祛除痹症。
针对这一病症,在骨伤科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独活寄生汤加牵引的治疗方式。
借助外在的牵引,纠正坐骨和腰椎的位置,从外在改善腰椎突出,以及坐骨位置变化的症状。
同时配合独活寄生汤的加减,根据病人的自身体质,增减配方。
内在解决患者肝肾不足、气血不畅、湿寒麻痹的内在问题。
从内在调理患者的肝肾与气血,帮助患者疏通筋脉,减少痹症,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从疼痛与痹症两方面入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要对药方进行修缮。
如:针对老年患者,多伴有久病体弱、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要着重加强肝肾的不足与气血的运化。
对于年轻化患者,往往伴随有邪实的症状,在药方修缮中,要加强祛风湿、止痹痛。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一)强直性脊柱炎形成的原因强直性脊柱炎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是一种骨骼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使患者身体麻痹,疼痛难忍。
独活寄生汤,祛风湿,补肝肾,通气血,治疗老年腰疼效果好

独活寄生汤,祛风湿,补肝肾,通气血,治疗老年腰疼效果好老百姓常讲,人老腰先老。
衰老最先表现出来的几个特征中,腰痛算一个。
腰痛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外伤,腰椎间盘突出也是重要原因,但是腰椎间盘突出往往下肢受累,不是单纯的腰痛。
我们今天所说的衰老型的腰痛则主要是因为腰椎退化引起的。
主要症状是腰部的柔软性变差,晨起腰部僵硬,经过锻炼或者休息会缓解,一般轻症不需要特殊护理,注意休息和适度锻炼就好。
如果反复出现腰痛,或者出现腿麻、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就要考虑腰椎出现病变,应及时就诊。
中医怎么认识腰痛的?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的问题,一般责之于肾。
腰部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联系密切,腰部经络的不通或者不荣都会导致腰痛。
另外,外感、内伤或者跌扑也都是腰痛的常见原因,处理不当会导致腰痛迁延不愈。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精亏虚,腰部的筋脉失养,是老年腰痛的主要原因。
从腰痛的分型来看,有以下规律:腰痛拒按,一般是实证,如果腰痛喜按,则是虚症,得温则减是寒证,反之是热证。
遇到寒冷或者阴雨天就发作,是寒湿腰痛。
腰部刺痛,痛点固定不移,是瘀血腰痛。
腰部酸痛,两腿无力,喜揉喜按,劳力加剧,是肾虚腰痛,我们讲的老年腰痛,一般指肾虚腰痛。
但是临床上,腰痛往往分型没那么清楚,很多症状都是一起的,所以用药的时候也比较复杂。
腰痛良方,独活寄生汤组方: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从这个方子的组成来看,功效主要是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通气血。
本方主治的腰痛,是风寒湿日久,累及腰肾,耗伤气血所致。
方中独活为君药。
独活,善行血分,祛风湿散寒之药也。
《本草汇言》独活通治内外上下诸症,凡头面肢体,无一不在独活范围之内,凡自腰及少腹以下,通用独活,风寒湿痹、痿痹酸痛可以立已。
《本草正义》独活气味浓厚,能下行下焦达肌肉腠理,善治下半身风寒湿痹。
桑寄生是一种桑树上的寄生植物,古人认为“桑为木之精”,桑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
独活寄生汤、张锡纯腰痛腿痛方、傅青主腰腿痛筋骨痛、通络效灵汤

独活寄生汤、张锡纯腰痛腿痛方、傅青主腰腿痛筋骨痛、通络效灵汤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地黄,桂枝,人参,杜仲,茯苓,细辛,牛七,甘草傅青主腰腿痛筋骨痛:当归,生地,川芎,肉桂,牛七,杜仲,补骨脂,茯苓,防风,甘草,山萸肉,核桃仁,土茯苓。
水酒煎服。
张锡纯通络效灵汤: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张锡纯腰痛方:生怀山,大甘枸杞,当归,丹参,没药,生五灵脂,穿山甲,桃仁,红花,土鳖虫,方三七张锡纯腿痛方:野党参,怀牛七,胡桃仁,乌附子,白术,补骨脂,乳香,没药,生硫磺本人治腿痛骨痛方:桂枝10克,芍药30克,附子30克,干姜10克,甘草15克,党参15克,大枣6枚,玄胡6克,牛七15克,菟丝子30克,续断2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15克。
读方笔记之一:曾于资料上看过,说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十分有效。
我曾把此方授与我的叔父,确实很有效果,几剂下去,就能治愈多年腿脚痛的老疾病。
读方笔记之二:张锡纯通络效灵汤是我作来治疗腿脚痛用得最多,效果最大的一个药方。
此方治腿脚痛确有神效。
某妇人,50岁,患坐骨神经痛,疼痛难耐,以至哭泣,不能走路。
余授以此方(当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未尽一剂而愈。
余之姑丈亦在旁,大为惊叹,称之为秘方神方,如获至宝。
并于日后以此方治愈不少腿脚痛者。
治腿脚痛加牛七更效。
此方加芍药甘草汤治腿脚痛亦有奇效。
余之姑丈,常患腿脚痛,常以此方治愈。
近期则觉此方对其腿脚痛之病效果不甚理想,求教于余。
余知其爱喝酒,以至肝血亏损,不能濡养其筋脉,故在此方之基础上加芍药30克,甘草15克。
一剂而愈。
余之大姑姑腿脚疼痛多年,闻余有此神方,与余之叔娘从乡下前来,求助于余。
余之叔娘亦患腿脚痛病。
余之小姑丈自顾奋勇,授之以活络效灵丹加减(归15克,丹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杜仲15克,牛七15克,独活15克)。
一剂而愈半,三剂而痊愈。
叔娘本是半信半疑,闻之,亦索方。
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化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腰腿痛。
笔者经长期临床使用,此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1 理论溯源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中医古籍中虽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但对此病症已有极为详细的描述,如《素问·刺腰痛篇》载:“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
”《素问·痹论》载:“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
”《医学心悟》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以上列举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的症状相似。
《诸病源候论·腰脚疼痛候》又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表,流注经络,或因跌仆损伤,瘀血内停,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髓核突出机械压迫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使髓核流出的糖蛋白和蛋白质及组织胺对无神经束膜化学屏障的神经根产生强烈刺激,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导致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并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机械压迫神经根后,造成其周围血液循环受阻,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炎性致痛物质渗出,激惹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产生渗出, 微循环改变,组织变性,久之发生粘连等,使神经根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本病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
由于腠理空疏,营卫不固,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闭阻经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或跌仆损伤,举重劳伤,气滞血瘀,阻滞经络,脉络不通。
《景岳全书·腰痛》曰:“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引刚主任医师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五更腰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伤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就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加柴胡治疗五更腰痛王某,女,38岁,会计,2007年3月2日初诊。
五更腰痛1年,加重1月。
1年前因生气后出现腰痛,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自行贴膏药后稍有缓解,近一月来又感疼痛加重。
平日自感乏力,白天腰部无任何不适,纳食二便正常。
体格检查:形体偏瘦,面色微黄,腰部肌肉稍紧张,各棘突无压痛,椎旁轻叩痛,腰椎各向活动稍受限。
CT检查未见异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
西医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中医诊断:五更腰痛,证属气血不足、肾虚肝郁。
用独活寄生汤加柴胡20g。
方药如下: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川芎、熟地、肉桂、党参、牛膝、杜仲各12g,细辛6g,当归、茯苓、生白芍各15g,柴胡20g,炙甘草6g。
每日1服,水煎500ml,分两次于18时、22时口服。
连服6服,凌晨腰痛现象减轻。
继服10服,疼痛症状消失。
随访1年,腰痛未复发,生活如常。
按:该患者之腰痛系因长期久坐加之生气劳作引起的腰背肌筋膜炎。
病属五更腰痛,该病特点痛有定时,每于晨时四五点钟发作。
曾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偶效,但疗效不满意。
后读顾丕荣老中医经验,始悟该病药虽对症,但未考虑辨时论治。
人体阴阳气血随经络运行不息,营卫之气起始于手太阴而终止足厥阴。
昼夜各随值时循接,如环无端。
夜半之时气交于子丑,适当风木司令,乃肝胆阳气初生之际。
现木郁不达,反克脾土(脾主四肢、肌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疼痛以时而发。
再者一日之中,夜半至晨时为春气当令,春为肝木所主,木气盛于春,故肝木得时助,其气更胜,现肝木有郁,盛气不能助其正而反为害,致克脾土,侮其母,腰为肾府,脾主四肢、肌肉,便发此症。
故加柴胡20g,以达疏肝解郁理脾之功。
后每遇此类病例,多用此法收效。
外科方剂—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好

外科方剂—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好
腰椎骨质增生的主要发病特征为:多发于中年以上年龄;气候变化可诱发疼痛;剧烈活动后疼痛加重,但静息时间过长也有腰腿疼痛加重的倾向,适当活动和锻炼腰部能减缓疼痛。
该病多反复发作。
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将该病归属于痹证范畴。
但该病之痹证(类风湿等)及湿热痹(风湿热及痛风等)有很大差别。
从中医角度分析,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则筋骨乏力,易受劳损。
且中年之后,气血日表,肝肾渐亏,为腰椎骨质增生之内因。
又团长久强力负重,腰部筋骨受损,为劳力者多发。
继之复感风、寒、湿邪,阻滞经脉,气血不得畅行为外因。
所谓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审证求因,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与独活寄生汤组方配伍颇为对应,独活寄生汤为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之要方。
该方以熟地、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当归、川芎、芍药、党参、茯苓、甘草以益气血,独活、秦艽、防风、细辛、桂枝以除风寒湿邪。
笔者所居地处高寒,风寒湿邪偏盛;交通不便,居民强力负重以为常,故该病发病率颇高。
笔者以上述理论为指导,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很好。
多数病例用原方,水煎频饮,日1剂,连服3~5剂,疼痛明显减缓,有的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数年不发。
刺痛明显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甲珠15克;能饮酒者,以1500毫升清酒浸泡独活寄生汤一周,早晚服30毫升左右,均有很好疗效。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要用于肝肾两虚,风寒湿三气杂和而至,痹阻经脉,导致腰腿疼痛,腰腿酸软无力。
重则拘挛疼痛屈伸不利,甚则喜暖怕冷等症状。
近代临床医家多用此方化载治疗各种腰腿疼痛之症,屡起沉疴。
我在多年的中医临床中逐步消化吸收了老一辈应用独活寄生汤的宝贵临床经验。
经常使用本方加减治疗各种腰腿痛,包括西医学的坐骨神经痛,腰肌纤维炎,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和风湿等引起的腰腿疼痛疾病。
均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例1、梅,男,46岁。
右腿后外侧连及小腿外侧剧痛3天,去医院检查X线片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经服用芬必得、腰痛宁和注射VB1、VB12等营养神经制剂无效,而来门诊求中药一试。
刻诊:面黑神情痛苦,中等身材,腰腿无异常,舌苔薄黄,舌质略红,饮纳减少,二便一般。
患者不断用手捶打着右腿,就差没有涕泪交加了。
诊断为腰腿痛,处方独活寄生汤加味治之:独活60克、桑寄生30克、秦艽15克、防风15克、细辛15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生地30克、白芍5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生杜仲30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党参15克、炙甘草15克、全蝎10克、土鳖虫10克木瓜 15克、徐长青10克,7剂水煎服。
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刺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和环跳穴、肾俞,重刺激不留针。
治疗了3天后,病人疼痛显著减轻,已能忍受。
效不更方,继续应用上方法治疗,又过了一段时间,病人告知疼痛基本上停止,大便希溏。
于是减上方剂量一半,停止针灸。
嘱咐病人再服用几天巩固疗效。
坐骨神经痛,现代医学一般多分为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与中医的风痹和痛痹极为相似。
急性期发作常常是疼痛难忍,坐立不安,夜间加重,寝食难安。
严重者往往卧床不起,不敢活动。
应用此方治疗此病,关键在于其中的主要药物剂量要大,独活,牛膝急性疼痛期必须重用到60克,才能迅速止痛,如果此时还是墨守成规,应用常规剂量,此方那将毫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中以独活、细辛专入足少阴肾经,搜风寒、通血脉;配以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化湿;桑寄生补肝肾、益气血、祛风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壮肾健骨,强筋固下;更用归、芍、芎、地活血补阴;以参、桂、苓、草益气补阳。全方主旨是用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肝肾强,气血足,风湿除,筋骨壮而腰膝痹痛自愈。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 作者:
———————————————————————————————— 日期:
独活寄生汤治疗腰腿痛
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6克、当归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参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医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独活用三两,其余药皆为二两。共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2克,杜仲12~15克,牛膝18克,细辛3~5克,防风10克,茯苓15克,熟地12克,肉桂5克,泽兰18克,制附片12克,槟榔10克,地龙10克,威灵仙15克,补骨脂12克,松节18克。
《医学心悟》有蠲痹汤(羌活、独活、秦艽、桂心、炙甘草、当归、桑技、川芎、乳香、木香、海风藤),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方剂。但蠲痹汤偏用治疗人体上半部痹证无肝肾不足者,本方则偏用于治疗人体下半部痹证,病情较深重,肝肾不足者。
病例2:男,66岁。2000年8月16日来诊。左侧臀腿疼痛麻木,历时4年,经西药治疗疗效不佳。每遇阴雨发作近1年前症加重,步履不利。舌苔白,脉细。经X线检查,诊断为腰3、4椎体骨质增生、慢性腰肌劳损、退行性脊柱炎。处方独活寄生汤加黄芪、乌梢蛇各15g、木瓜20g。服20余剂后症状大减,续用15剂基本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1临床资料
本组168例,男112例,女5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6个月~14年。
2方法
2.1药物组成药用桑寄生20g、牛膝20g、杜仲20g、熟地20g、独活15g、秦艽15g、防风15g、细辛10g、肉桂10g、川芎15g、当归15g、白芍15g、甘草10g、茯苓15g、党参15g。腰背髋疼痛、下肢麻木明显者加乌稍蛇、地龙、川断、狗脊各15g,遇冷疼痛加重者加防己15g、木瓜20g、苡仁20g、制白附片10g、土鳖10g,年老体弱者加黄芪20g、枸杞20g、红参10g以补气血、益肝肾(可以酌情对药物剂量进行加减)。水煎内服,每两天1剂,分早晚各服1次。服药后取被单盖身,使身热微汗出,4周为一个疗程。
【关键词】脊柱炎、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疾病,属中医“痹症”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髋、下肢麻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甚则脊柱、关节强直僵硬,其病程缠绵、病变复杂,每每终成畸形残废,治疗棘手。针对其病情特点,近几年来应用具有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除寒凝、止痹痛作用的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168例,药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治疗妇女素有腰腿疼痛,但又妊娠数月,腰腿疼痛有加重者。
处方:桑寄生3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地12~15克,防风10克,炒白术12克,杜仲12~15克,制附片10克,炒黄芩6克,苏梗10克,炒黄柏10克,川断20~25克,络石藤20克,千年健15克。
3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膝踝关节疼痛,喜暖怕凉,有时足跟亦痛,血沉快,抗链”O”滴度高者。
处方:桑寄生20~30克,独活9~12克,细辛3~5克,川断12~15克,威灵仙12~15克,防风10克,杜仲12克,生熟地各12克,牛膝12~15克,红花10克,制附片10~12克,草乌5~9克,炙山甲9克,桂枝12~15克,伸筋草30克,水煎服。
加减法:关节肿比较明显者,去生、熟地,加生薏米30克、汉防己10克、茯苓15~30克;脊柱疼明显者,加金狗脊2O~30克、地鳖虫6~9克、羌活6~10克;主诉大腿外后侧连及小腿外后侧疼痛者,可加重牛膝15~30克,加地龙10克,青风藤20克,槟榔12~15克;拍X光片腰膝关节骨刺明显者,可去伸筋草、杜仲,加骨碎补12~18克、补骨脂10克、乳没各5克、生龙骨15~20克(先煎)。
张保东主任在临床上治疗痹证时,经常使用本方随证加减,屡起沉疴,可以说差不多天天能有机会运用此方。本方照顾全面,力在治本,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见效,常须久服方效。为了能见效迅速,所以经常是以本方随证加减,尤其是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加用针对性强的祛邪之品,标本兼顾。取效则较快。
1、治疗腰腿痛痹,喜暖怕冷,见寒加重,膝腿屈伸不利,包括西医学中的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骨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2.2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血沉正常,能正常工作,X线检查无异常。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血沉正常。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血沉下降50%以上,X线检查无明显变化。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甚则加重者。
3结果
痊愈58例,占34.52%;显效68例,占40.40%;好转38例,占22.62%;无效4例,占2.38%;总有效率98.62%。
4典型病例
病例1:男,46岁。1998年6月12日来诊。4周前,患者骑摩托车不慎跌伤,引起左侧腰腿疼痛麻木1周。经县医院CT检查诊为:腰第4、5椎间盘轻微突出和坐骨神经痛。来我院门诊行骨盆牵引(重量为15kg)两周,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4周后,疼痛、麻木明显减轻。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减,又服20余剂,腰腿麻木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随访1年未复发。
5讨论
脊柱炎、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疾病,中医认为由于患者禀赋不足或由于调摄不慎、房事不节、嗜饮不节以及惊恐、病后失调等,遂致肝肾亏损、风寒湿邪由侵筋骨、痹阻经脉、气血不通、淤痰凝滞、筋骨失养、关节筋骨闭滞而发病。病呈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侯。独活寄生汤出自唐·孙思邈的《千金方》,善治“腰背痛”。方中桑寄生、牛膝、杜仲、熟地补益肝肾,强筋骨;独活、秦艽、防风、细辛、肉桂心祛除风湿,消散寒凝,温通盘脉;川芎、当归、白芍、党参、茯苓、甘草补益气血。本方加入黄芪、乌梢蛇、川断、狗脊等,以增加通络搜风、化淤止痛之力。本方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肯中病机、顾及周全,使肝肾足、气血充、风湿除、寒凝消、痰淤散、筋骨健、痹痛止,故能有效治疗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