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ppt)
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三种科技培训模式应用分析

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三种科技培训模式应用分析1. 引言1.1 引言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的三种科技培训模式应用分析科技特派员是指被派遣到特定地区或单位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的人员。
科技特派员的培训模式对于其工作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科技特派员的培训模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培训模式、实践模式和在线模式。
这三种不同的培训模式各有优劣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可以相互结合,以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果。
本文将分析这三种科技特派员的培训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还将对科技特派员的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培训模式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效果的影响。
我们将对这三种培训模式的优劣势进行比较,以便科技特派员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特派员的培训模式不断创新,为科技服务工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支持。
通过本文的分析,相信能够为科技特派员的培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科技特派员培训模式科技特派员培训模式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对特派员进行培训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通过线下课堂、远程视频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形式进行培训,旨在提升特派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科技特派员培训模式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
特派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科技特派员培训模式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视频会议系统,特派员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学员进行实时互动,及时解决问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科技特派员培训模式还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学习平台的数据分析和考核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特派员的学习进度和成绩,为后续的学习和培训提供参考。
科技特派员培训模式在提高特派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互动性和实时反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培训模式。
2.2 科技特派员实践模式对于科技特派员实践模式,这是一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导的培训方式,让科技特派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提升技能。
科技特派员个人工作总结PPT

组织了XX场农民培 训,参与人数达到 XXX人。
总结
01
收集并反馈了XX条农民的需求和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和采纳。
02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通过实地示范,让农民看到
03
实际效果,打消疑虑。
总结
01
培训组织难度大——通过与村委 会合作,利用村里的公共设施进 行培训。
总结与建议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总结
工作内容概述
深入农村,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组织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总结
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收集和反馈农民的需求和建议。 重点成果
总结
成功推广了XX项农 业技术,提高了当地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与当地政府合作,制 定了XX个农业发展 规划。
2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整合资源 。
3
定期组织交流活动,让各地区的科技特派员分享 经验,共同进步。
建议
• 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科技特派员的业务能力。
建议
对自己的建议
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细节,提高工作 效率。
多与同事交流,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 不足。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农业技术推广受地域限制——利 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群、公众 号等,进行远程指导。
总结
01
自我评估
02
在这一年中,我尽我所能去完成 每一项工作,虽然遇到了不少困
难,但都努力克服了。
我认为自己在与农民沟通、解决 问题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03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也学到了很 多。
2020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 级。
加强人才培养,壮大服务队伍
通过定期开展培训、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 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持续学习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科技特派员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关注行业动态和最新技术成 果,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方法
介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路径,如自主研发、合作开发、 技术转移等,并分析各种路径的优缺点。
政策支持与解读
详细解读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相关政策 ,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为 创业者提供政策指导与支持。
05
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及实践应用
社会服务领域现状及需求分析
社会服务领域现状
当前社会服务领域存在服务供给不足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手段落后 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服务需求。
需求分析
社会服务领域需要专业化、精细化、 个性化的服务,涉及教育、医疗、养 老、文化等多个领域,对科技特派员 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 求。
社会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案例分享
能力。
实践经验分享
培训期间,特派员们积极交流工作 心得和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 题的有效方法,增进了彼此之间的 了解和合作。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 特派员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团队 成员协作,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 互助的良好氛围。
科技特派员工作展望与期待
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科技特派员将继续深入农村基层,紧密围绕农民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助力农 业增产、农民增收。
驻县食品公司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PPT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目标
完成新产品研发
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一款具有创新性 的新产品,并推向市场。
优化生产流程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 质量稳定性。
拓展销售渠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发线上销售渠道,提高公司产品覆 盖面和市场占有率。
加强团队建设
组织定期的团队培训和团建活动,提 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06
结束语
对公司的感谢与祝福
、使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信息传递不畅
02 与农民沟通时,存在信息传递不畅、理解偏差等问题
,影响工作效率。
资源配置不足
03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等资
源配置不足的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民传统观念影响
农民习惯于传统耕作方式,对新技术持有怀疑态度, 导致技术推广困难。
知识水平差异
特派员与农民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沟通不畅 。
项目管理不完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源配置和进度管理不够严格 ,导致资源配置不足。
改进措施及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优化信息传递方式
采用农民易于理解的方式传递信息,如使用图文并茂的培训材料 、进行现场演示等。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 高效利用。
04
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
提升专业技能
持续学习食品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个 人专业素养。
拓宽职业领域
关注行业动态,适时调整个人发展方向,把 握更多职业机会。
增强管理能力
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团队协 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ppt

稳步发展阶段
到21世纪初, 基 本步入了“ 积 极发展, 稳步提 高, 不断完善” 得稳步发展阶 段。目前, 草莓、 葡萄与桃等树 种基本达到或 超过露地栽培 技术水平。草 莓得周年生产, 葡萄、桃及杏 等得“三当” 生产( 即当年定 植、当年扣棚、 当年丰产)等技 术已普遍推广 应用。
2、现状
• ⑴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全 国设施果树中葡萄、桃、杏、李、樱桃、柑 橘、香蕉得栽培面积约8、5hm2,草莓栽培面 积近8万hm2 。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 北、甘肃、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广西 等省(市、自治区)。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利时、荷兰等国利用玻璃 温室栽培葡萄已很盛行。目前,荷兰得鲜食葡萄几乎都 就是用温室生产得。并能做到周年供应鲜食葡萄。现 在日本几乎所有得树种都进行设施栽培。
日本、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罗 马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发展 较多。
• 目前,世界各国进行设施栽培得果树达35种,其中 落叶果树12种,草莓面积最大,葡萄次之,近年来,桃、 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发展迅速,成为主栽品种。另 外,各国用于设施栽培得果树还有苹果、梨、无花 果、枇杷与香蕉等。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 静
3、控制自动化、智能化
• 设施内配备计算机智能化调控装置系统,利用不同功 能得传感器探测头,准确采集设施内室温、叶温、地 温、湿度、土壤含水量、溶液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风向、风速以及果树生长状况等参数,通过数字电路 转换后传回计算机,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统计分析后 发出指令,使有关系统、装置及设备有规律运作,将 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因素综合协调到果树 生长所需得最佳状态,确保一切生产活动科学、有序、 规范、持续地进行。
安化县科技示范户培训PPT

三、百合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三、百合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科学选地,坚持轮作
最宜选择地势高、排水畅通、 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种植管 理。不宜选用前茬为辣椒、茄 子等作物的田块。最忌连作、 重茬,必须要实行轮作,以利 培肥土壤,减轻病虫害,保证 优质高产。
2、重施基肥,精整田块
百合生长期长,需肥量大,所 以重施基肥是夺取百合高产的 重要措施,一般基肥约占总施 肥量的70%以上。基施后接着 进行整平、耙细。做到“平、 肥、净、畅”,即田面要平, 土壤肥沃,畦面干净,排灌畅 通。畦宽1.4--1.5m,畦沟 宽30cm,深25cm。并做到畦 沟、腰沟、围沟三沟配套,以 利排灌畅通
(一)柑桔花期修剪技术
3、多花树修剪:结果枝占春梢总 量的70%以上的桔树,修剪程 度根据树势和花质进行。 (1)旺盛树,有叶花枝占40%以 上的桔树,无叶花枝、单叶花 枝全部疏除,保留全部有叶花 枝,疏去有叶花序枝顶部和基 部的花蕾,保留第二、三节上 的两个壮蕾 (2)衰弱树,无叶花枝占80%以 上的植株,回缩低于8cm结果 枝,促进营养生长,疏去2/3未 回缩的无叶花枝。
三、百合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6、百合病害防治技术:
百合叶枯病 又称百合灰霉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危
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芽和花。叶上病斑圆形、椭圆形,大小不一, 浅黄色至浅红褐色,呈水渍状。温暖潮湿情况下,病斑变薄且脆, 浅灰色,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可引起全叶枯死;茎部受害变褐或出 现缢缩,致使植株折倒;幼株受侵染时茎叶生长点变软,腐败死亡; 花蕾受害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展引起花蕾腐烂。潮湿情况 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此菌生长适温为22~25℃,一般6月 上旬雨水多,雾露重时病害蔓延较快。 防治技术:使用凯泽1250倍液或翠泽1000倍液进行防治,10天一次, 连续2-3次。
第四讲科技特派员制度PPT课件

虽然农业产业结构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 比过去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 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现阶段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一 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一是低档次、低附加值农产品的比重仍然很大, 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少。
二是农产品雷同化和单一化现象严重。目前, 在农业种植领域,我国还没有形成农作物种植的区 域分工,各地区小而全的结构特点仍然是当前发展 地区特色农业的普遍性障碍,使得难以发挥各地区 域优势。
改革开放后,由于工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 致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村 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加速涌向城市,农 业和农村的自我新陈代谢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断 弱化。
这种情势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效率损失, 危及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农民无法平等分 享收入的增长,造成了城乡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
2.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调整产业结构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通行做法,其基本内容就是通过调整、建立资源 的投入产出机制,使各种生产要素达到最大化的投 入产出效益。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大的调整 和优化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农作物种植业 所占比例持续下降,而林、渔、牧业比重相应上升; 粮食作物种植呈下降趋势,经济作物种植持续上升; 粮食作物产量连年攀高,人均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一、经济背景
1、“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关系正处于“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 市场、机制和体制面临全面转型时期,党中央通过 制定一系列惠农政策,给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可 喜变化。然而,农民增收难等“三农”问题仍然存 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 社会主义美丽乡村,是农村科技工作亟待研究的重 要课题。
科技特派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PPT

科技成果推广
引进并推广多项农业科技成果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搭建合作平台
与多个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建 立合作关系,促进资源共享。
工作成果与亮点
成功引进项目
成功引进多个农业科技项目,为当地农业发 展提供有力支持。
生态环境改善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技术,降 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民收入提升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个人知识储 备和更新速度有待提高。
03
科技特派员年度工作重点与难点分析
年度工作重点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开展科技培训 实施科技项目 服务农业企业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组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培 养新型职业农民。
影响项目进度和效果。
02
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由于农民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等 差异,科技培训效果参差不齐,
需改进培训方式和方法。
04
企业合作不紧密
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 的合作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
科技特派员的优势和作用。
重点与难点解决方案
01
02
03
04
加强技术示范
针对技术推广难度大的问 题,加大示范力度,建立 示范基地,让农民直观感 受技术带来的效益。
工作时间与地点
工作时间
本年度工作自年初开始,至年末结束,历时一年。
工作地点
主要服务于所在地区的科技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
02
汇报科技特派员年度工作情况
工作进展情况
01
02
03
04
深入基层调研
走访多个农村地区,了解当地 科技需求和产业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栽培无土化
• 由于无土栽培不仅高产,而且可向人们提供 健康、营养、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 同时,营养液循环利用可节省投资,保护生 态环境,所以设施内无土栽培已成为趋势, 近年来,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 牙、德国大部分设施内均采用无土栽培。
二、我国设施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历史 • 20世纪50年代,随着塑料工业及塑料棚室的发展,
培,17世纪法国已有柑橘的温室栽培。 • 早在1886年,日本冈山县就进行了白玫瑰
香葡萄的温室栽培。
• 2、现状及发展 • 随着果树新品种的研究、果树栽培新技术的
推广、园艺物资材料和环境调控设备的改进 以及人们对果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世界各国 设施果树的栽培面积逐步增加,在20世纪70 年代末形成高潮。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利时、荷兰等国利用玻 璃温室栽培葡萄已很盛行。目前,荷兰的鲜食葡萄几 乎都是用温室生产的。并能做到周年供应鲜食葡萄。 现在日本几乎所有的树种都进行设施栽培。
日本、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罗 马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发展 较多。
• 目前,世界各国进行设施栽培的果树达35种,其 中落叶果树12种,草莓面积最大,葡萄次之,近 年来,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发展迅速,成为 主栽品种。另外,各国用于设施栽培的果树还有 苹果、梨、无花果、枇杷和香蕉等。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开始迅速发展,80 年代末期开始大规 模连片生产,尤其 是进入90年代后, 随着日光温室的广 泛应用、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以及 市场的需求,果树 设施栽培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栽培技术不断改进、 栽培体系逐步完善, 90中期果树设施栽 培进入黄金发展时 期。
• ⑵树种品增加:种设施栽培所涉及的树种以 浆果类和核果类为主。以草莓面积最大, 葡 萄和桃次之, 樱桃和杏、李等居后, 其他如 早熟梨、无花果、枣、杏梅、佛手、柑橘和 番木瓜等略有发展。
• 此外,近年来,南果北种在北方地区有所发 展。如芒果、番石榴、莲雾、百香果、甜杨 桃、香蕉和火龙果等南方果树在北方借助设 施栽培获得了极大成功。
科技特派员技术培 训(ppt)
优选科技特派员技术培训
目录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栽培品种介绍 • 第三节:定植技术 • 第四节:水肥管理技术 • 第五节: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 第六节:整修修剪技术 • 第七节:采后管理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国外设施果树生产的现状及趋势
• 1、历史 • 远在300年前西欧就开始进行葡萄保护地栽
• 1991年辽宁省辽中县塑料温室桃栽培通过沈阳 市科技成果鉴定。
• 1992年河北省满城县塑料温室栽培草莓获得成 功(1995年鉴定)。
• 1992年山东烟台塑料温室栽培樱桃获得成功 (1996年鉴定)。
• 1997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塑料温室栽培油 桃、李和杏获得成功(分别于1998、1998和 2003年鉴定)。
• 设施栽培的果树树种以草莓、葡萄、桃、樱 桃、杏、李、柑橘、枇杷、香蕉等为主
3、新疆设施果树现状
• 新疆设施面积截止2013年底已超过5万公顷, 其中,北疆及东疆约3万公顷。计划十二五 末达到7万公顷。
3、发展趋势
• 目前国外果树设施栽培的技术与应用研究已 经涉及到品种适应性与选育、设施功能与环 境控制、生态模拟与驯化栽培、果品周年供 应与绿色生产、生理生物学基础与靶体调控 等方面。在设施栽培的发展上,呈现出以下 的特点和趋势。
种苗 专用化
设施果树栽培
控制 自动化 智能化
设施 大型化
栽培 无土化
稳步发展阶段 到21世纪初, 基本步入了 “ 积极发展, 稳步提高, 不 断完善” 的稳
步发展阶段。 目前, 草莓、
葡萄和桃等树 种基本达到或 超过露地栽培 技术水平。草 莓的周年生产, 葡萄、桃及杏 等的“三当” 生产( 即当年定 植、当年扣棚、 当年丰产)等技 术已普遍推广 应用。
2、现状
• ⑴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 全国设施果树中葡萄、桃、杏、李、樱桃、 柑橘、香蕉的栽培面积约8.5hm2,草莓栽培 面积近8万hm2 。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 河北、甘肃、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广 西等省(市、自治区)。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开始进行葡 萄设施栽培尝试和研究。 • 197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所率先在塑料薄 膜大棚和加温玻璃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 1981年辽宁省本溪立新区恩山岭大队在日光温 室中进行葡萄栽培试验,栽后第二年获得2 茬果。 • 1986年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在塑料温室栽培 葡萄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 1986年胡亚军报道了草莓小拱棚栽培技术。
• 1998年安徽枇杷设施栽培成功。 • 2007年1月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又通过杨
桃、青枣、蕃木瓜、西番莲、无花果、火龙果、 枇杷等7种南方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的成果鉴定。 Nhomakorabea 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果树设施栽培起 步较晚,始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期, 辽宁、北京、天 津、黑龙江等地 首先开始进行果 树设施栽培的生 产与理论研究。 1978年,黑龙江 省齐齐哈尔园艺 所开始利用目光 温室进行葡萄栽 培试验,获得成 功后又在塑料大 棚内试栽,也成 功。
⑴种苗专用化
• 国外非常重视多抗性设施专用品种的选育。 荷兰、日本、以色列、韩国等能为温室提 供专用的耐低温、高温、高湿、弱光照及 其他方面等具有多种抗性、优质高产的种 苗。
⑵设施大型化
• 大型温室具有相对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 室内环境相对稳定、节能、便于作业和产 业化生产等优点。因此设施日趋大型化、 规模化,连片产业化生产成为趋势。
3、控制自动化、智能化
• 设施内配备计算机智能化调控装置系统,利用不同 功能的传感器探测头,准确采集设施内室温、叶温、 地温、湿度、土壤含水量、溶液浓度、二氧化碳浓 度、风向、风速以及果树生长状况等参数,通过数 字电路转换后传回计算机,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统 计分析后发出指令,使有关系统、装置及设备有规 律运作,将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因素综合 协调到果树生长所需的最佳状态,确保一切生产活 动科学、有序、规范、持续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