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分析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 ppt课件

结点数 N=4 支路数 B=6
(取其中三个方程)
PPT课件
6
b
列电压方程
I2
abda :
I1
I6
E4 I6R6 I4 R4 I1R1
a I3 I4
R6
c
I5 bcdb :
0 I2R2 I5R5 I6R6
+E3
d R3
adca : I4R4 I5R5 E3 E4 I3R3
对每个结点有
I 0
3. 列写B-(N-1)个KVL电压
方程 对每个回路有
E U
4. 解联立方程组
PPT课件
5
I1 a
b I2
I6
R6
I3 I4
d
+E3
R3
列电流方程
结点a: I3 I4 I1
c 结点b: I1 I6 I2
I5
结点c: I2 I5 I3
结点d: I4 I6 I5
基本思路
对于包含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若假 设任一节点作为参考节点,则其余N-1个节点 对于参考节点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节点电压 是一组独立完备的电压变量。以节点电压作为 未知变量并按一定规则列写电路方程的方法称 为节点电压法。一旦解得各节点电压,根据 KVL可解出电路中所有的支路电压,再由电路 各元件的VCR关系可进一步求得各支路电流。
3、会用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求解复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
PPT课件
1
对于简单电路,通过串、并联关系即可 求解。如:
R
R
R
+ E 2R 2R 2R 2R
-
PPT课件
+
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电路的分析方法

I + _E U R0
U=E-IR0 I U
U 伏安特性
E
I E/R0
10
2.3.2 电流源
1. 理想电流源 :
定义:通过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的 理想元件。
特点 (1)元件中的电流是固定的,不会因为 外电路的不同而不同。
(2)电源两端的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电路模型:
Ia
Is
Uab
b
11
恒流源:若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恒等于常数
I3
I1
I2
R1
R2
R3 U ab
若结点电压Uab已知, 则各支路电流:
b
I1= (Uab–E1)/R1
列KCL方程: 代入
I2= (Uab–E2)/R2 I3= Uab/R3
I1+I2+I3 =0
Uab E1 Uab E2 Uab 0
R1
R2
R3
结点电压:
Uab
E1 1
R1 E2 1
R2 1
4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1电压源 1.理想电压源 : 定义:电压总是保持某个给定的时间函数,
与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特点:(1)输出电 压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外电路的
不同而不同。
(2)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5
电路模型:
Ia
Ia
+
E_
Uab
或者
E
+ _
Uab
b
b
恒压源:如果理想电压源的电压u(t)恒等于常 数U(u(t)=U),则称为恒压源。
是否能少列 一个方程?
例8
支路电流未知数少一个:
电工电子学完整ppt课件

K
u k ( t ) 0 或
u降 u升 或 uR US
k 1
式中 uk(t) 为该回路中第 k 条支路电压,K 为该回路处的支路数
示例
R2 i2
+ US_1
+ u2 _ +
R1 i1
+ _u1
_u3 _ u4 +
_ US4+ R4 i4
R3 i3
① 标定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 ② 选定回路绕行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顺时针
小结 · 分析电路前必须选定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 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包括方向和符号), 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
·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不考虑 实际方向。
· 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值就是唯一的,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
Lumped parameter element
集总条件 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使用时其最高工作频率所对应的
波长 d
注意
• 采用集总电路模型意味着不考虑电路中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 不考虑电磁波的传播现象,认为电能的传送是瞬时完成的
• 集总假设为本课程的基本假设,以后所述的电路基本定律、定理 等均是以该假设为前提成立的
_
R1
+ US2
_
R2
b=3
n=2
R3
l=3
m=2
精品课件
22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对任意节点流出或流入该节点电流的代数 和等于零。
K
ik (t) 0
大学电子电工完整课件第1章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的重要性
在电子工程领域,电路分析是基础且核心的技能,对于理解 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预测其性能以及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电路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 定理、诺顿定理等。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流
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形成电流, 其方向由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决定
。
电压
电场中电位差,表示电能的推动 力,其方向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大学电子电工完整课件第1章电路分析方
法
$number {01}
目录
• 电路分析导论 • 电路分析方法 • 电路分析的实践应用 • 电路分析的实验与仿真 • 电路分析的习题与解答
01
电路分析导论
电路分析概述
1 2
3
电路分析的定义
电路分析是对电路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的过程,目的是理 解电路的工作原理,预测其性能,并优化其设计。
的电路。
电路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总结词
通过已知的回路电流求解其他未知回路电流的方法
详细描述
回路电流法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电路分析方法,通过已知的回路电流和 回路电压,求解其他未知回路电流。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回路的电路。
03
电路分析的实践应用
电路分析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模拟电路分析
模拟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放大 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通过电路分析, 可以确定电路的性能参数,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子设备的 性能。
数字电路分析
数字电路分析主要针对数字逻辑门、触发器等数字逻辑元件 的电路进行分析。通过电路分析,可以理解数字逻辑元件的 工作原理和特性,优化数字电路的设计,提高数字电子设备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电子工程领域,电路分析是基础且核心的技能,对于理解 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预测其性能以及优化设计至关重要。
电路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 定理、诺顿定理等。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流
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形成电流, 其方向由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决定
。
电压
电场中电位差,表示电能的推动 力,其方向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大学电子电工完整课件第1章电路分析方
法
$number {01}
目录
• 电路分析导论 • 电路分析方法 • 电路分析的实践应用 • 电路分析的实验与仿真 • 电路分析的习题与解答
01
电路分析导论
电路分析概述
1 2
3
电路分析的定义
电路分析是对电路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的过程,目的是理 解电路的工作原理,预测其性能,并优化其设计。
的电路。
电路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总结词
通过已知的回路电流求解其他未知回路电流的方法
详细描述
回路电流法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电路分析方法,通过已知的回路电流和 回路电压,求解其他未知回路电流。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回路的电路。
03
电路分析的实践应用
电路分析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模拟电路分析
模拟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放大 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分析和设计。通过电路分析, 可以确定电路的性能参数,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子设备的 性能。
数字电路分析
数字电路分析主要针对数字逻辑门、触发器等数字逻辑元件 的电路进行分析。通过电路分析,可以理解数字逻辑元件的 工作原理和特性,优化数字电路的设计,提高数字电子设备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工电子学》电路分析基础ppt

IS
+
a I1
R2Ua-b US1
-
+b
I4
结点:三个或三个以上电路
+
+
元件的连接点称为
Uac I3
d + I2
结点。
IS
4
US2
支路:连接两个结点之间的 电路称为支路。
1 R1 2
-
e Ubc 3
R4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称为回路。
-
网孔:电路中最简单的单孔
回路。
R3
-
c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
解之
回路U 1 U S 2 R1RI12I2 R3RI33I3U S1 UON 0
I1
U(6S11U 1ON.5 2 1.53)V
R11.4(41V )R3
6 0.7
I1
75I1(10.0530m) A2 0.03mA +
I3 I(311.5)3Im1 A51 0.03
US1 -
R1
+7V
1
R3 1kΩ
6V
βI1 I3
2
I2
R2 1kΩ + US2
1.53mA
6V -
2.2 叠加定理与等效电源定理
应用叠加定理与等效电源定理,均要求电路必须 是线性的。线性电路具有什么特点呢?
线性电路的特点:
⑴ 齐次性 设电路中电源的大小为x(激励),因该激励 在电路某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为y(响应),则有: y=kx k为常数
⑵ 叠加性 设电路中多个激励的大小分别为x1、x2、 x3…,在电路某支路产生相应的电流或电压(响应) 为y1(=k1x1)、y2=(k2x2)、y3=(k3x3) …,则全响应为:
电工电子技术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学习教案

+
+
E1_
I3
R3
_ E2
以上支路连接的点 如a b
回路 由一条或多条支路
b
组成的闭合路径
如 abca adba adbca
第18页/共91页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用来确定连接在同一结点上的 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电流连续性原理,电荷在任何一点均不能堆积( 包括结点)。故有
S2 S3
行而规定的允许值。
–
电气设备不在额定 条件下运行的危害: P
电源输出的电流和功 率由负载的大小决定
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能力;
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设备。
第14页/共91页
1.4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4.2 电源开路
当开关断开时,电源则处于开路(空载)状态。
a
++
E_
U
R0
0
_
b
并且在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样的连接方法称
为电阻的串联。
I
++ U1 R1 –
U+ U2 R2
––
分压公式
I +
U1
R1 R1 R2
U
U –
R
U2
=
—R—2— R1 + R2
U
等效电阻
R = R1 + R2
第26页/共91页
1.6.2 电阻的并联 电路中两个或更多个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 间,则这样的连接法称为电阻的并联。在各个并联支路( 电阻)上受到同一电压。
B
[解] P = UI = (–2) 3 W = – 6 W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 太原理工-第01章:电路分析基础 119页 3.0M PPT版

2020/6/18
电工基础教学部
32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
2. 实际电压源的两种电路模型 ①电压源模型及外特性 U
Ro越小 斜率越小
恒压
I
RO
+
RL U
US
- US
O
US
RO I
外特性
UUSIRo
RO=0时,U= US
2020/6/18
电工基础教学部
33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
②电流源模型及外特性
Ia
U
IS RO
恒流源特性中变化的是:______U_a_b_____ ___外__电__路__的__改__变____ 会引起 Uab 的变化。
Uab的变化可能是 ____大__小_ 的变化,
或者是 __方__向___的变化。
2020/6/18
27
电工基础教学部
目录
例a
Is
RI
Uab=?
_
Us
+
电工电子技术
恒压源中的电流 如何决定?恒流 源两端的电压等 于多少?
解: 元件1功率 P 1 U 1 I 1 2 2 0 4W 0 元件2功率 P 2 U 2 I 2 1 ( 0 1 ) 1W 0
元件3功率 P 3 U 3 I1 ( 1) 0 2 2W 0
元件4功率 P 4 U 2 I3 1 ( 0 3 ) 3W 0
元件1、2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3、4 吸收功率是负载。上述计算满足ΣP = 0 。
电工基础教学部
+
+
C _E
Is
电容
恒压源 恒流源
10
目录
电工电子技术
② 电路元件分类 线性元件 非线性元件
第3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上、下册)》课件

电阻RL流过的电流。
30V
3
4 4A
16V
4
8 8 RL
3
I
10A
3
3
5A
图3-44 习题3-13的图
图3-45 习题3-14的图
3-14 试求出图3-4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2020/10/3
第3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习题3
3-15 电路如图3-46所示,N为有源二端网络,当开关S断开时, 电流表的读数为1.8A,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试 求有源二端网络N的等效电压源参数(即求E和R0)。
习题3
3-17 如图3-48所示电路,已知US1=24V,US2=6V,IS=10A,
R 1R2R42 ,R3 3,试用诺顿定理求电流 I。
8V
R3
R1
R2
16 R1
IS1 R4 I U
40V
I4 R4 24
US1 US2
16 R2
2A 8 R3
,
,
图3-48 习题3-17的图
图3-49 习题3-18的图
第3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习题3
3-2如图3-33所示电路,已知 R 1R 2R 3R 43 0 ,R5 60,电 压U=60V。试求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下,两端的总电阻。
a
R1
R2
U R5
s
b
R3
R4
图3-33 习题3-2的图
R1
R2 E R5
R3 I3
R4 I4
图3-34 习题3-3的图
R3 4
R4 4A
IS
1
图3-37 习题3-6的图
2020/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安关系(欧姆定律):
关联方向时:
u =Ri
iR
符号:
+ u -
非关联方向时:
u =-Ri
功率:
p ui Ri2 u2 R
2.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是一种能够贮存磁场能量的元 件,是实际电感器的理想化模型。
伏安关系: 符号: i
L
u L di dt
+ u -
只有电感上的电流变化时,
di u L
1.1.1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i dq dt
大写 I 表示直流电流 小写 i 表示电流的一般符 号
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的方向用一个箭头表示。 任意假设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析
电路基本物理量 电路基本元件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定理 电路过渡过程分
1.1 电路基本物理 量
为了某种需要而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按 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电流的通路称为电路。
电路的主要功能: 一: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 二:实现信号的传递、存储和处理。
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得电路物理量, 其中最基本的电路物理量就是电流、电压和 功率。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第1章 电路分析方法
学习要点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及功率计算 常用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电流法与节点电压法 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 电路等效概念及其应用 分析电路过渡过程的三要素法
第1章 电路分析方法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i1=0 + u1 -
VCCS
+
μu1
-
i2 +
u2 -
i1=0
u2=u1
i2 +
gu1 u2 -
i1=0 i2=gu1
i1=0 + u1=0 -
CCVS
i1=0
+ u1=0 -
CCCS
i2
+
+
ri1
u2
-
-
u1=0 u2=ri1
i2 +
βi1 u2 -
u1=0 i2=βi1
(3)受控源的功率 如采用关联方向:
参考方向 i
参考方向 i
a
ba
b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a) i>0
(b) i<0
如果求出的电流值为正,说明参考方 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否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 际方向相反。
1.1.2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电路中a、b点两点间的电压定义为单位正
电荷由a点移至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uab
dWab dq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
简称功率。
p dW dt
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关联方向时:
p =ui
非关联方向时:
p =-ui
p>0时吸收功率,p<0时放出功率。
I=2A
+ U=5V -
(a)I=-2A源自+ U=5V -(b)
I=-2A
+ U=5V -
(c)
例:求图示各元件的功率. (a)关联方向, P=UI=5×2=10W, P>0,吸收10W功率。 (b)关联方向, P=UI=5×(-2)=-10W, P<0,产生10W功率。
p =u1i1 +u2i2=u2i2
1.3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中通过同一电流的每个分支称为支路。 3条或3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称为回路。
i1
R1 +c us1 -
a i2
i3
R2
R3
+d
e
us2
-
b
图示电路有3条 支路,2个节点, 3个回路。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电压源
u Us
O
t
us +-
Us +-
电流源
i Is
O
u
is
2.受控源
(1)概念
受控源的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另一 部分的电压或电流控制。 (2)分类及表示方法
VCVS VCCS CCVS CCCS
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控制电流源 电流控制电压源 电流控制电流源
i1=0 + u1 -
VCVS
(c)非关联方向,
P=-UI=-5×(-2)=10W,
P>0,吸收10W功率。
1.2 电路基本元件
常见的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压源、电流源。
电路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或者 说它的性质是用其端钮的电压、电流关 系即伏安关系(VAR)来决定的。
1.2.1 无源元 1.电阻元件 件
电阻元件是一种消耗电能的元件。
种即可。如果采用非关联方向,则必须全部标
示。
电动势是衡量外力即非静电力做功 能力的物理量。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 荷从电源的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称为 电源的电动势。
e dW dq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与电压实际方向 相反,规定为由负极指向正极。
1.1.3 电功率
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dt
电感两端才有电压。在直流 电路中,电感上即使有电流 通过,但u=0,相当于短
L称为电感元件的路电。感,单位是亨利(H)。
3.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是一种能够贮存电场能量的元 件,是实际电容器的理想化模型。
伏安关系: 符号: i C
i C du dt
i C du dt
+ u -
只有电容上的电压变化时,电 容两端才有电流。在直流电路 中,电容上即使有电压,但i =0,相当于开路,即 电容具 有隔直作用。
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电路中a、b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a、b两点
的电位差。
uab ua ub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由电位高处指向电位低处。 与电流方向的处理方法类似, 可任选一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a
ba
b
+ u1 -
- u2 +
例: 当ua =3V
ub
= 2V时 u1 =1V
u2 =-1V
表述一 在任一瞬时,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之
和必定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C称为电容元件的电容,单位是法拉(F)。
1.2.2 有源元 1.电压源与电流件源
(1)伏安关系
电压源:u=uS
电流源: i=iS
端电压为us,与流过电 流过电流为is,与电源
压源的电流无关,由电 两端电压无关,由电
源本身确定,电流任意, 源本身确定,电压任
由外电路确定。
意,由外电路确定。
(2)特性曲线与符号
最后求得的u为正值,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
与参考方向一致,否则说明两者相反。
对一个元件,电流参考方向和电压 参考方向可以相互独立地任意确定,但为了 方便起见,常常将其取为一致,称关联方向; 如不一致,称非关联方向。
i
a
b
+ u -
i
a
b
- u +
(a) 关联方向
(b) 非关联方向
如果采用关联方向,在标示时标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