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环境与保护

水生态环境与保护
水生态环境与保护

水生态环境与保护

院系:政治与法律学院班级:xxxx级行政班姓名:xxx

摘要:本文从水生态环境的概念、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保护水生态环境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发展,自然,生态

引言:

水,这一个简单的字里蕴含着人类以及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到人类社会的形成,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一、水生态环境的概念

所谓水生态环境,顾名思义是指以水为核心的围绕人群空间,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其正常功能发挥的自然因素和有关人为因素所形成的统一体。所以水是水生态环境的根本,水生态环境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水的问题。

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义

在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水生态环境突出,成为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的共同问题。水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水生态环境安全首先意味着有清洁、充足的水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满足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如果水体被污染不能饮用,则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国家利益受到损失。

其次,水生态环境安全还意味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所产生的水污染不能超出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水体的自净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的水环境破坏将会引发经济不安全和社会不稳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水环境安全对我国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总之,最终是为了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不断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造福人民,贻惠与子孙后代。

三、水生态环境的现状

地球表面有约3/4面积被水所覆盖,天然水的总储量为14.4亿km3,所以有人说地球应该叫“水球”,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但是,地球上淡水的只占2.8%,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仅约400万km3,占地球总水量的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仅有的0.3%的可用水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付出了水的代价的。

放眼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水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泛滥、湖水出现绿粥状污染物,气味难闻,令人不堪入目、近岸海域赤潮频发,面积在增加,大部分已超标。淡水在变绿,海水在变红,江河湖海已向人类发出了危险信号。在这众多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就中国而言,当前的水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首先,水污染严重,现代工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

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2千多种,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种疑癌,18种促癌,56种致突变:肿瘤)。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的水。2亿人饮用自来水,7000万人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其次,水利用效率低,消耗浪费严重。目前,很多城市全为一次性用水,浪费了大量优质水源。从工业水平来看,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再次,我国水资源相对缺乏。

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刻不容缓。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使这一关系重大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得到解决呢?

四、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应措施

1、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到实处。

2、集中力量抓紧治理重点流域的污染,急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3、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

4、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水环境为前提,要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

5、依法管理水资源环境,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坚决扭转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就的现象,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

6、要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环保不仅与政府或相关部门有关,而且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强宣传,让每个人都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与全人类的有关的战争。它虽然不像世界大战直接给带来人们血腥的杀戮与恐怖,但却比世界大战更可怕。因为,世界大战没有使人类灭亡,但是如果让它肆意滋长,当到了无法挽救的时候,人类就真的会走向世界末日。所以,在这场战争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责任和义务全心全意的战斗。这不是无私奉献,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的生存,或者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人类能够在这个地球上继续创造辉煌,谱写新的华章!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味的去解决问题,那问题就会不断出现,这样我们将陷入繁琐的问题中而最终使我们精力消耗殆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的根本。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就在于我们本身,是因为我们的破坏才导致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行动上更要从思想上来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思想上得到解决,才能正本清源。若思想上没有完全上升到一个高度,那人类将会打一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持久战。

水清则鱼灵,从古到今山清水秀的地方一直被人们向往,何不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清澈的“水球”呢?

参考文献:《中国水利》

《地域研究与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概论》

《我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第十章专项规划 第二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有关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论文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如何合理的制定完整的水生态环境修复规划。并简单列出修复水生态环境的规划措施及水源净化方法。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河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治理 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而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可以说,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生态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湿地消失、江河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大面积的水体被覆盖, 河道被硬化、渠化, 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 河流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 河流自净能力丧失等问题,导致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生命,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状态的河流整治工程进行了反思, 并逐步对已改造的河流进行了回归自然状态的再改造。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内容有两项, 即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同步进行, 保护推动修复, 修复促进保护。其一,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 包括保护水量水质, 防治水污染, 使其质量不再下降。同时保护水系和河流的自然形态, 保护水中生物及其多样性, 保护水生物群落结构, 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种、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栖息地。此外, 还要注意保护水文化。其二, 对已经退化或受到损害的水生态环境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修复, 遏制退化趋势, 使其转向良性循环。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应是综合性的, 可利用现有的或建设湿地保护区、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控制点源和非点源等) 、清除内污染源(受污染的淤泥二次释放, 还有藻类和其他水生物残体等) 、相机以水工程科学调度调水释污、河道整治、水系调整、建设江河湖泊生态护坡护岸工程、滨水生态隔离带工程(包括滨水景观绿化带) 、河道曝气、前置库等各项工程技术措施, 进行合理选配。目的是要起到削减污染物产生量和进入水体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 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 使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配套, 确保工程技术措施的全面实施, 发挥其最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效果。【1】 1、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原则。 水利部《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包括: 遵循自然规律原则、经济社会现实可行原则、保护与修复长期性原则、保持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原则【2】。 (1) 遵循自然规律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健康江河湖泊应该是生态功能与开发利用功能和谐统一的, 既有良好的生态, 又能够合理利用, 造福人民。维护江河湖泊的健康, 既要维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 又要可持续开发利用其使用功能,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生态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要树立与江河湖泊和谐共处观念, 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国内一些湖泊的治理经验表明, 要慎重采取换水和清淤的措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 否则, 都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要深化对江河湖泊的自然生态规律的研究,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18-10-18T10:41:30.7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作者:郭永研[导读] 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要措施,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破坏也不容忽视。郭永研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广西梧州 543000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要措施,但是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关键词:水库水生态;保护;修复 引言 我国的水资源比较短缺,兴建水库巨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在水库发挥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同时,加强水库的水生态保护及修复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水库的生态环境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游及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水平,水库水生态的保护及修复工作不应仅限于库区管理范围,应当从水库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1水库修建的生态破坏问题 1.1水库生态环境改变 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由原来的河流—陆地生态变为水域—消落带—陆地的生态结构。拦河筑坝使单一的河流生境分化为河流区域、过渡区域和坝前的敞水区域。泥沙在坝前沉积,导致下游河床下切严重,水生栖息地面积减小。整个水库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也会因河川径流特征、泥沙输送形式的改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生物群落结构改变 修筑闸坝切断了河流的连续性,洄游性鱼类难以通过,降低了物种的生存能力。水库的出现导致河流的水流条件、混浊度、温度分布规律和矿物质营养来源改变,使原生物群落中部分物种消失,破坏了食物链的完整性,种群结构中优胜劣汰,新的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同时,在农业、林业、渔业等发展的过程中,不恰当的引进新物种,造成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1.3建设及运行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库在建设期间破坏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堆放、土石方工程产生的粉尘、混凝土系统产生的碱性废水、生活污水等都不可避免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水库运行期间,水库蓄水调节,出于兴利目的的水力发电造成河流水量季节性交替消失,枯水期下游生态需水量难以保障。 2水库的环境污染问题 2.1水库外源污染 降雨是河流径流的重要来源。降雨在补充河流水源的同时也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X、NOX、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等带入水体。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工业废水中有害成分复杂,包含可自然降解和不能降解的物质,未经处理的乱排乱放将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城市地表径流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促使水体中氮、磷、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增多。根据区域产流、汇流的特征,超出水体自净能力的污染物质最终都将到达库区。 2.2水库内源污染 外源污染是水库产生内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外来污染物质在水库不断累积、叠加,有可能使水库成为新的污染源。水库底部的淤泥在缺氧条件下,将使氮磷类营养物、铁锰类重金属向水体溶解,即使在无外源污染的水库中,这种叠加作用也可能造成水质恶化、富营养问题。水库内的浮游生物、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尸体也是内源污染的一种来源。不规范的库区渔业发展,进一步导致了水库污染加剧。 3水库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新思路 3.1沿河生态修复技术 我国现阶段水库建设选址除坝址占用河道外,施工营地、管理房及料场等往往是在河流沿岸或者是河流周边。建设过程中对河流沿河周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后期需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态修复减轻水库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河流沿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季节性河道方式进行河道生态修复,在河道两岸种植各类植物,以此形成一个生物隔离带,这样一来,既可以治理河道污染,还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于水库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3.2调整上游及库区的产业结构 上游及库区应当发展即节约资源消耗又生态环保的产业。依法取消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合理淘汰过剩产能,减少“三废”排放。集中农村散乱的养殖业,设置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变粗放式管理,发展生态种植模式。作为重要水源地的水库还要进行禁渔管理。努力做到区域范围内绿色、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污染控制 3.3.1控制点源污染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重点排污口治理工作,封闭违规建设的排污设施,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对高污染企业的污染处理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严查;控制城镇人口规模,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禁止向河内倒垃圾,从而控制排入水库的污染物质总量。解决垃圾问题首先就是选择合理的垃圾处理技术,其主要有四种:卫生填埋、堆肥(好氧发酵)、沼气(厌氧发酵)与焚烧。适用于地区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见表1。表1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特征及适用范围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工作计划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5年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部署,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阶段性效果。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水资源的科学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遏止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通过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创建水生态系统规范管理体系,打造“碧水蓝天、魅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按区域、分步骤,科学关闭自备井,在2012年已关闭10眼的基础上,今年再关闭8眼自备井,实现全部关闭。并对全县地热井规范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合理利用地上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建设: 1、地表水厂及管网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9644万元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日的地表水厂及配套管

网,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可以开工建设,2014年底投入使用,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切实增强公共供水能力。 2、环城水系引黄供水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扬水站2座,节制闸10座,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015年可投入使用。年引黄河水800余万立方米,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农田灌溉。 3、渠道治理工程。自2015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投资1800万元对西清临干渠等主干渠进行治理,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4、尖冢灌区改造工程。尖冢灌区是卫运河流域最大的灌区,灌区面积45万亩,由于建设时间早,设备老化,计划投资1600万元,进行设备维修改造和闸涵建设,工程实施后灌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进一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节约地下淡水资源。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创造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从水生态承载力出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更持续的经济发展。2015-2015年每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2015年实施老官寨镇21个村的节水改造,铺设地下管道347.9千米,利用现有的机井发展管灌面积3.78万亩,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开采。 (四)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创建美丽和谐 2015年,我县利用引黄工程在县城新区建设的北湖、玉河两处大型的水生态公园将开始蓄水开放,切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同时建设的“环城水系”工程,可使县城东西南北四条渠道24公里常年蓄水100万方,环城水

PPP项目成功案例分享-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江苏扬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案例分析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已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环保产 业也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263”专项行动提出,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达到“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70.2%,劣于V类的水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治理 目标,进行水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农业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参与 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财建[2017]455号):“各类污水、垃圾处理领域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各类水环境处理领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水环境治理属于国家鼓励采 用PPP模式的项目,在国内也有较多成功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行分析,简要介绍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运 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项目概况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 境保护的重点领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巩固城市“四城 同创”成果,扬中市政府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畅通水系、净化水质、营造水景、提升水韵,积极助推“强富美高”最美扬中建 设的美好愿景。扬中市政府于2016年成立“五水联治”行动指挥部,

开展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引活水、保洁水”为主要内容的“五水联治”行动。为加快推进“五水联治”行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利用社会先进技术和经验为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扬 中市政府决定采用PPP模式实施扬中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该项目2017年6月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并于2017年9月进入江苏省PPP项目库,同月完成了“两评一案”的评审,并获得政府对于实施方案的批复。2017年11月进行了项目资格预审,2018年2月 完成项目采购,最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 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为项目中标社会资本。 二、案例简述 (一)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属于公益性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项 目资产本身无经营性收入,需通过政府付费获取合理的投资收益。根 据项目基本情况以及类似项目建设及管理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国家关 于PPP的政策及运作实务,项目采用PPP模式中的DBOT(设计-建 设-运营-移交)运作方式。具体运作形式即由社会资本方与政府出资 代表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实施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PPP 项目合同》,约定在PPP合作期内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项目公司通过政府付费形成的收入获得合理 的投资收益。项目PPP合作期结束后,项目公司将所有资产无偿移交给项目实施机构或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基本情况及综合考虑 多项因素,项目PPP合作期限为30年(含建设期)。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

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基本情况do-武汉水务局

附件1 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实施背景 2017年3月,武汉市委办公厅发布了《武汉市“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明确提出“2017年优先启动南湖治理工作”。因此,南湖是武汉市“四水共治”行动计划中需要优先实施水环境提升的水体。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是打造南湖为武汉市滨水生态绿城的典范,切实做到南湖“水清、岸绿、景美”,至2021年,南湖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至2030年,南湖水质全部指标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 南湖地区从行政管理上分属洪山区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其中位于洪山区内的区域面积为17.68km2,占比47.22%,位于东湖高新区内的区域面积为19.76km2,占比52.78%。工程编制范围为南湖汇水范围,即西至书城路、东抵武咸城际铁路、北临珞喻路、南至三环线,汇水面积为37.44km2。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送审稿)。 南湖是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湖泊,近年来,南湖周边地区陆续实施了一批环境治理项目,但南湖距离目标水质Ⅳ类水体仍有不小差距。目前南湖水环境质量尚未进入难以逆转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将花最少的投入换取更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南湖水环境提升项目的实施,

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修复水体质量,实现南湖水功能目标的需要;是恢复生物多样性,重建优良水生态的需要;也是深入贯彻武汉市政府“四水共治”工作思路的需要,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PPP项目(下称“本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类型:湖泊治理、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类中的综合治理。 合作内容:由武汉市政府采购一家社会资本(或联合体)为本项目提供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具体为: 1、初期雨水收集及处理工程:包括初期雨水收集管网系统及初雨处理厂的建设;市政污水收集配套工程:包括市政污水管网的完善、市政混错接盘查及改造; 2、源头治污工程:包括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及社区海绵改造;生态工程:包括清淤工程、水系连通工程、生态系统的构建及生态排口工程; 3、长效管理工程:包括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闸口远程控制工程建设、闸口远程控制规程及方案制订、闸门及管涵机械清渣运行管理。 投资规模:根据《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估算本工程总投资315551.6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02147.7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7629.28万元、预备费22265万元,专项费用3000万元,建设期利息20325.91万元,铺底流动资

东江源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理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地形地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水文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土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植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矿产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社会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发展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开发利用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水功能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水生态系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生态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2水生态系统调查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水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河道生态需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 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个子湖。网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mm,多年平均径流深###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Ⅲ类。良荐河发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km#;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由于其河水最终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然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因此良荐河流域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并沿湖岸分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水资源保护现状

(#)网湖湖区围垦情况 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初期,当水位为##.#m 时,湖泊总面积为##.#km#,湖泊容积为#.##亿m#。上世纪##年代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基础上,对大网湖(包括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筑围堤。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到##年代末期,网湖水位为##m时,仅有湖泊面积##.#km#,湖泊容积为#.##亿m#。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为##.#km#,其中包含半壁山农场。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围养水面占##.#%、精养鱼池占#%、其他占##%。 (#)水环境质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类。 ####年#月##日,阳新县水利局委托阳新县环境监测站对网湖、莲花湖、石灰赛湖、大泉湖、马蹄湖水质进行抽样监测,具体指标见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地表水分类指标限值见表#-#。网湖、马蹄湖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石灰赛湖总磷达到#.### mg/l,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大泉湖总磷达到#.### mg/l,大泉湖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莲花湖中心总磷达到#.###mg/l,超出V类水标准

关于水环境提升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水环境提升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X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根据X市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并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按照市挂牌督办项目的完成时限与水质标准要求,至X年6月底全面消除X溪流域(主干:X溪,支流:X溪、X溪、X溪、X下溪)黑臭水体。 二、整治内容 (一)加快推进工业区截污纳管进度。进一步完善X溪、X溪截污管网建设,提高管网收集覆盖率,加快工业企业纳管进度,逐步推进工业区内所有企业排污纳入管网;采取截污措施,确保污水全面收集处理。 责任单位:X管委会 责任人:XX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 (二)完成工业区污水管网清淤。组织对X工业区所有污水管道进行清淤;全面排查雨污管网分流情况,确保不出现错接、漏接现象。

责任单位:X管委会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12月30日 (三)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流域内15个村PPP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 (四)加大巡查打击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流域内企业排查力度,一旦发现企业偷排或超标排污,坚决依法查处,绝不姑息;溯源清查,全面整顿流域内无证经营小企业、小作坊,从源头解决河道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X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X镇、X街道 责任人:X 完成时限:X年5月15日,并长期坚持 (五)加大拆违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强力拆除流域内所有侵占河道违章建筑物,确保河道畅通。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和、X鸿 完成时限:X年5月31日 (六)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抓紧启动X溪X村X段及X溪X 工业区X段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建设,确保6月中旬建成投用;加快推进X溪、X溪护岸整治工程进度,确保10月底全面完工;进一步巩固提升X溪、X溪、农X溪等河段五处生物处理池治理成效,确保运行管护到位。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X鸿 完成时限:X年6月15日、10月30日(项目),长期坚持(管护) (七)巩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成效。严防养殖反弹,继续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减量化,推广有机肥使用,减少农田生产污染,开展投饵式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解决肥料和农药对河道的污染问题。 牵头单位:X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X镇、X街道 责任人:X辉、X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论

据,分析内蒙古段水资源现状:磴口(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3.2亿m3,1962~1981年平均径流量为304.5亿m3,1990~1999年,平均径流量为221.1亿m3,2000~2014年,平均径流量为216.5亿m3;磴口(二)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34m3/kg,1990~1999年,平均含沙量为4.34m3/kg,2000~2014年,平均含沙量为2.36m3/kg,入库水量、沙量呈减少趋势,尤其是2014年上游海渤湾枢纽工程的投入运行,含沙量锐减,2014年磴口(二)站年平均含沙量为 0.337m3/kg。 2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环境现状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位于黄河上游冲积平原段,地处西北干旱寒冷地区,该河段所经区域大部分为荒漠和半荒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其间基本无支流汇入,对黄河水资源依赖性较强,入境水资源量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黄河主流摆动不定,形成大面积河滩区,属于平原弯曲型河道,在汛期和凌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洪水和冰凌灾害。该河段内有以“万里黄河第一闸”著称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

程,历年来为河套灌区、鄂尔多斯灌区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资源条件,在灌溉、防洪、发电及工业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上游河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有刘家峡、青铜峡及海渤湾水利枢纽,而该区域几乎没有地表径流,也无支流汇入,因此,入境黄河水成为该地区经济、生态、文化的重要保障。随着黄河流域工农业用水的逐年增加,近年来,各水文监测断面的年径流量普遍呈现出衰减的趋势,因此,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关系到沿黄两岸人民的人健康生活和安居乐业,是该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3水生态环境的修复 3.1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改善沿河生态环境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就是:通过发挥工程功能、协调人与水之间关系,洪水时消减水量、缺水时补充水量,大沙时排沙、小沙时蓄水;通过生物措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及水生物涵养能力,达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即在水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水质优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二者相辅相成,以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以点带面,改善全流域水生态环境。 3.2加大力度治理水环境污染,为水生态修复提供条件 该区域内,存在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灌溉退水中的残留物及工业废水。因此,应对灌溉退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防治水污染。除此之外,该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开展种草植树,采取坡面种草、沙漠区植树等绿化措施,进行封沙固土,增加植被覆盖率,阻止风沙对地面的侵

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理科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 (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分册)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 2019年3月 控制 与治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控制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控制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理科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水体 污染 控制 与治 理科 技重 大专 项管 理办 公室 目录 目录 1 农村污水.................................................................................................................................. - 1 - 1.1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 - 1.2 农村生活污水营养供体利用型处理技术.................................................................. - 2 - 1.3 农村生活污水自充氧层叠生态滤床处理技术.......................................................... - 6 - 1.4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 8 - 1.5 人工快渗一体化净化技术........................................................................................ - 11 - 1.6 村落面源污染收集与处理技术................................................................................ - 12 - 2 畜禽养殖................................................................................................................................ - 14 - 2.1 畜禽养殖废水氨氮削减及粪污资源化技术............................................................ - 14 - 2.2 基于无害化微生物发酵床的养殖废弃物全循环技术............................................ - 16 - 2.3 多原料预处理高效厌氧发酵技术............................................................................ - 21 - 2.4 高浓度有机污水制备生物基醇................................................................................ - 24 - 3 农田径流................................................................................................................................ - 26 - 3.1 以营养盐平衡为核心的农田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 - 26 - 3.2 基于水稻专用缓控释肥与插秧施肥一体化的稻田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 27 - 3.3 基于硝化抑制剂-水肥一体化耦合的蔬菜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28 - 3.4 基于行间生草耦合树盘覆盖的果园氮磷投入减量关键技术................................ - 30 - 3.5 基于污染物输移的“陆域-陆水界面-沟渠塘”的全过程拦截技术.............................. - 31 - 3.6 环湖生态农业圈构建与优化技术............................................................................ - 33 - 3.7 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 - 35 - 3.8 农业废弃物(秸秆)养分资源管理与再利用技术................................................ - 37 - 3.9 农田氮磷入支流(河浜)前拦截技术.................................................................... - 40 - 4 低污染水................................................................................................................................ - 4 5 - 4.1 添加水生植物生物质炭-发酵液的人工湿地强化净化技术................................... - 45 - 4.2 光伏电解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 - 47 - 4.3 低污染水生态净化的模块化组装技术.................................................................... - 49 - 4.4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季节性交替维稳技术................................................................ - 51 - 4.5 湿地植物生产有机酸和改性生物质炭技术............................................................ - 53 - 4.6 农田型低污染水调蓄经济湿地技术........................................................................ - 56 - 4.7 规模水产养殖低污染尾水组合生态净化技术........................................................ - 58 - 4.8 尾水多阶湿地深度净化技术.................................................................................... - 61 - 4.9 以本土物种为主的生物群落构建与配置技术........................................................ - 63 - 4.10 湿地配水及水力途径改善技术.............................................................................. - 64 - 4.11 村落型低污染水高水力负荷生态砾石床技术...................................................... - 65 - 5 农村垃圾................................................................................................................................ - 68 - 5.1 农村面源固体污染物制取活性炭闭路循环技术.................................................... - 68 - 控制 与治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

水环境爱护与生态修复规划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2005年6月5日

项目名称:沈阳市水环境爱护与生态修复规划 项目托付单位:沈阳市环保局 项目承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项目总负责:郝明家郭怀成 项目参加人员: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郝明家教授级高工 赵玉强高级工程师 张丽君高级工程师 乔卓工程师 薛兵工程师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郭怀成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永博士范英英硕士 周丰博士毛国柱博士 王金风硕士邢可霞博士

王真硕士王丽婧硕士 郁亚娟博士黄凯博士 王树通硕士 前言 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持续的改革、调整、改造和建设,这座新中国的老工业都市积蓄了巨大的进展能量,沈阳人民重新焕发了重振老基地、再造新沈阳的激情和干劲。面对老工业都市如何实现可持续进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在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02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了克服一切困难、三年创建国家环保榜样都市的目标,到2003年底,差不多完成了创模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然而,沈阳市委、市政府清醒的认识到沈阳市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治理方式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专门落后,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状况依旧存在,日益激烈的都市竞争,焦

点在环境,作为老工业都市,沈阳进展的关键也在环境。没有环境就没有生产力的进展,就没有对外开放的条件,就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就没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此,沈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建设生态都市的伟大战略构想。通过生态都市建设,实现沈阳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进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生态都市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及众多学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水环境是都市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促进沈阳市生态都市的建设,特设立“沈阳市水环境爱护与生态修复规划”。本规划由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联合编制完成。编制单位在辽宁省和全国其他地点开展了多项水环境研究和规划工作,同时参与了沈阳市水环境的多项研究,积存了丰富的经验。 本规划在充分分析沈阳市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与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建设生态都市的需求,并将兼顾沈阳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以后的进展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要求,以水环境预测与污染操纵、沈阳市景观格局分析与水生态功能区划、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为基础,开展沈阳市水系建设及爱护规划、水

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精)

3.22世界水日主题: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蒋琪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水才有森林草原,有水才有湖泊湿地,有水才有生物多样性。文明兴替与水有着重要的关系,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防洪体系日益完善,供水规模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水利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水利成效显著,基本保障了国家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与此同时,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条件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国情水情没有改变;长期以来资源拉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对喝上干净水、享有优美环境等方面要求差距巨大,这种状况如不尽快加以扭转,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四化同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进一步要求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这一系列重大政策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把完善和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