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

合集下载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验方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验方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HINA S NATUROPATHY,Feb.2019,Vol.27 No.3 水谷不化,营气不行,壅滞日久而生热,即气虚发热,李东垣以黄芪、白术、党参等甘温之品补中益气以除大热,为治气虚发热之代表[5]。

《脾胃论》载“气少则津液不行”,若脾气虚损无以运化水湿,则使湿阻中焦,内蕴化热,湿热郁蒸于内,身热不扬或汗出热不减,常与腹胀、纳呆、身重等症共见。

临床则当辨湿热偏重,择苍术、黄柏、茯苓等或以健脾利湿为主,或以清热燥湿为先。

2.4 悲忧发热 悲忧日久而发热,多责之于肺,虚多实少。

《灵枢·本神》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金匮广义》言:“脏气虚则生烦躁。

肺主悲,如悲伤喜哭,是肺脏燥也。

”肺为水之上源,终日悲忧,使肺气耗散,气机郁闭,通调水道功能失司,则日久易使精津耗伤而生内热,且可兼见胸膈满闷、语声低微等症,治疗可取桑叶、苦杏仁、麦冬等清燥救肺之法。

《素问·举痛论》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素问·痿论》载“悲哀太甚则包络绝,包络绝则阳气内动”。

心肺同居上焦,肺气闭塞不行,营卫之气难以宣发,心包络发生急迫,热郁胸中,灼伤心肺阴液,可见全身燥热或五心烦热,或兼夜寐不安、烦渴、心悸倦怠等症,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脉之法多有效验。

2.5 惊恐发热 惊恐发热,病在下焦肾脏、肝胆等。

《灵枢·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精时自下。

”《素问·举痛论》曰:“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

”恐可引起肾气不固,阴精下泄而肾阴亏虚,以致肾阳偏盛之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治疗当以六味地黄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恐则伤肾而水衰”,又“惊,心卒动而不宁。

火主于动,故心火热甚也。

”惊则神伤,恐则精却,心火妄动,肾水不济以致烦热不安、失眠健忘、遗精带下等症,应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如黄连、肉桂、知母之品。

浅谈钩拨针

浅谈钩拨针

浅谈钩拨针,从与推拿高手的对话说起…春节刚过,我的手机接到江苏发来的一条短信:“陈先生,想请问个问题,你对推拿按摩懂吗?”我很纳闷,回复道:“请问怎样才叫做懂推拿?”对方回道:“如果你认为推拿达不到你所说的治疗效果(指钩拨针1-5次治愈腰突症),我就认为你不怎么懂!”我回复:“如果你是推拿高手的话,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但我所说的治疗效果,是针对顽固型久治不愈的那部分颈腰腿痛”对方:“十几年的腰椎盘,去过北京大小几个医院,多年不能弯腰扫地,不可以拎东西,算顽固吧?两三次就可以治好”我回复:“这种患者,或许你能治好,但那肯定只是个例,不会是多数,而我所说的方法是指可以治愈多数,而且你那技术应该需要很多年功力才能达到,不能短时间复制,而我们的方法可以很快复制”对方:“是多数!技术不难,几天就可以领悟”我回复:“你有配合服药吗?如果你纯粹是靠推拿能达到这样效果,我愿意交学费拜师跟你学习”对方:“不吃药,不打针,速效解除症状,就是我的特色,你能同样不打针不吃药做到,我也很赞同,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听闻此言,我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原来他是跟江苏一位民间推拿的高手学过,在他们当地是颇有名气,并且在杂志上打出招生广告,此人性格狂傲,广告措辞犀利。

某日看到我发在爱爱医的一篇帖子之后,认为我对推拿有偏颇之处,于是发来这条信息。

我那天电话里与他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感觉他的确在推拿方面有些心得,本人切磋医术心切,于是第二天我立即就飞机去了江苏南京,找到这位推拿高手,当夜与他交谈至凌晨三时才睡觉。

次日上午,推拿高手打电话约来一位患者,是位多年腰突患者,主要症状腰胀痛,左腿胀痛,咳痛并传感,左脚不能盘腿穿鞋。

推拿高手介绍说此人腰突病实在太顽固,曾经到处求治,多方治疗不愈,经他推拿治疗数次后有些好转,但始终不能彻底治愈,现在每次推拿之后能缓解两天,然后逐渐加重如故,每周必做两次推拿才能控制不痛,想让我给该患者治疗一下。

我知推拿高手之意,是欲考验我的是否吹牛。

治椎管狭窄、腰痛、腰突、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等效方------通督活血汤

治椎管狭窄、腰痛、腰突、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等效方------通督活血汤

治椎管狭窄、腰痛、腰突、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等效方------通督活血汤导读:通督活血汤,记载于李同生《名医治验良方》。

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膨出,腰肌劳损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

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方歌李氏通督活血汤,黄芪丹参地龙当;狗脊杜仲赤芍入,泽兰苏木鹿片尝;本虚表实腰腿痛,常服本方体自康组成黄芪6钱,当归3钱,丹参6钱,杜仲3钱,没药3钱,地龙3钱,苏木3钱,泽兰叶3钱,狗脊4钱,鹿角片6钱用法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同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药,水煎两次。

分两次服用,每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小时温服功用通督活血,益精填髓主治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方解“督”字的本义为观察、审察。

《说文解字》:“督,察也。

引伸其字义为统率、督促、总督、监督、正中等。

督脉的命名即取此义,说明本脉主统率诸脉,行于正中,《奇经考》云:“督脉为阳脉之总纲”,所以督脉为十四经之首。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之为阳脉之海;与督脉最邻近的是足太阳膀胱经,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脏腑功能活动也受督脉经气影响。

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

古人将这种功能活动概括为背为阳理论,此方证责之肝肾亏损,虚实夹杂,虚者乃肾精亏乏,实者乃瘀阻督脉。

此证责之肝肾亏损,虚实夹杂,虚者乃肾精亏乏,实者乃瘀阻督脉。

本方是李氏在祖传经验方基础上创制而成。

为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通用方。

方用黄芪伍当归,寓补气生血之意;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活血化瘀,与苏木、泽兰叶、赤药同用,更具推陈出新之功;金毛狗脊、杜仲引诸药入督脉和肾经,壮腰健肾;鹿角片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真阴真阳;地龙搜风通络,熄风止痉,引药下行;赤芍活血之中,兼能利水。

腰突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腰突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腰突椎管狭窄的最佳治疗方法
腰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保守治疗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首选方法之一。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休息是为了减轻腰椎的压力,可以缓解疼痛,但是过度的休息会导致肌肉萎缩,加重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镇痛药、消炎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是长期使用药物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需要谨慎使用。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腰椎的稳定性,减轻疼痛和症状。

其次,手术治疗是对于一些严重症状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椎间孔扩大术、椎间盘切除术、椎弓根减压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扩大椎管、减轻椎间盘压力、减轻神经根受压等方式来缓解症状,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在手术前仔细评估。

最后,中医治疗也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一种选择。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方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来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温和、无副作用,但是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效果较慢。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综合考虑。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方法,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牵引联合骶管中药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联合骶管中药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牵引联合骶管中药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焦磊;刘磊;王慧鹏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28)011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最为常见的原冈之一.该病好发于青中年,病史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非手术疗法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中西药物,牵引疗法,推拿按摩,骶管注射,针灸及各种理疗,还包括髓核的化学溶解法等.如何选择合理、有效,规范的治疗是临床研究探讨的重点课题.为此,笔者所在门诊自2009-12~2010-11应用三维牵引加骶管注射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患者220例进行综合分析,供同道参考.
【总页数】2页(P982-983)
【作者】焦磊;刘磊;王慧鹏
【作者单位】250002 山东济南,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外二科;250002 山东济南,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外二科;250002 山东济南,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外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4
【相关文献】
1.骶疗配合三维正脊牵引及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5例 [J], 王化京;邢荣珍;彭宏
2.局麻加骶管光注射下三维整脊结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孙金山
3.药物骶管快速注射加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44例报告) [J], 钟远鸣;张家立;米琨;贺启荣;朱少廷;周宾宾;杨光
4.多方位牵引加骶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J], 刘善忠
5.牵引推拿结合骶管内注射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J], 李宇卫;孟祥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法结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

针法结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

•28•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Feb2022,31(])[4]洪叶,王婷婷,韩海斌,等.吸烟对精神分裂症影响的研究进展[〕]•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4):583-585. [5]梁凤珍,龙少冬,陈少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2):225-226.[6]姚永新,唐春霞,顾超,等•动机性访谈下戒烟护理在精神科男性封闭病房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6):139-140.[7]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8]Hogan T P,Awad A G,Eastwood R.A self-report scale pre­dictive of drug compliance in schizophrenics:Reliability and discriminative validity[J].Psychological Medicine,1983,13(1):177-183.[9]平红姣,陈立敏,夏淑慧,等.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戒烟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1):101-104. [10]Sagud M,Peles A M,Pivac N.Smoking in schizophrenia:Recent findings about an old problem[J].Current Opinionin Psychiatry,2019,32(5):1.[11]罗添云,温露月,张笑欢•住院精神病患者戒烟可行性探讨[J].广州医药,2012,(6):49-50.[12]梁甜盈,郭智涛,李雪真,等.循经刮痂疗法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3):1922-1924.[13]王敏,万长秀,孔慧,等.个性化中医护理结合铜眨刮痂对乳腺增生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34(20):3101-3103,[14]丁欢,陈宇嬪,李玮彤,等•刮痂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4):537-540. [15]杨亚,陈华•中医刮痂疗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9(24):2237-223&作者简介:杨航(1973-),女,202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护理专业,大学学历,副主任护师。

阿法骨化醇和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法骨化醇和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椎 间盘突 出;④腰椎定量 CT检查确诊 为骨质疏 松 ,骨矿密度
表 2 两组观 察指标 比较 (x ̄s。值均数低 2个标准差 。排除标准 :腰
椎管狭 窄症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时或正在接受治疗 ;非骨质疏
松 。将 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各 24例 。对 照组男性 10例 ,女性 14 例 ,年龄 52~84岁 ,平均 年龄 (65.7±7.5)岁 ;观察组 男性 11例 , 女性 13例 ,年龄 50~82岁 ,平均年 龄(64.2+6.4)岁 。两组年 龄 、
北方药学 2018年第 15卷第 7期
8l
阿法 骨化醇 和 甲钴胺 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合并 骨质疏松 症 的 临 床 疗效分析
郭献裕 袁志刚 古晓光 滑 国田(东莞市东城医院外二科 东莞 52300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甲钴 胺 联 合 阿法 骨 化 醇 治 疗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合 并 骨 质 疏松 症 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选取 我 院骨 科 2015年 1月~2017 年 7月收 治的腰椎 间盘 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症 患者 48例 ,随机分成 两组 ,对照组 (n=24)采用腰椎 牵引联合钙 尔奇 D治疗,观察组 (n=24)基 于对照组加 用阿法骨化 醇和 甲钴胺治疗 ,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8%,明显高于对 照组 的 79.2%; 治疗后观察组 VAS评分明显低 于对照组 ,JOA评分 明显 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火 0.05)。结论 :阿法骨化 醇和 甲钴胺 治疗腰椎 间 盘 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 症临床 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 关 键 词 :阿 法 骨化 醇 甲钴 胺 骨 质 疏松 症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腰椎 间盘突 出症合并 骨质疏松症患者 48例 ,纳入标准 :① 主要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椎管狭窄症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椎管狭窄症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腰椎管狭窄症
方药组方:独活30g,桑寄生20g,茯苓15g,白芍10g,肉桂心5g,怀牛膝15g,防风10g,杜仲20g,当归10g,川芎10g,细辛5g,牛大力30g,千斤拔30g,甘草10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1疗程为4周。

随证型加减:
风寒痹阻型:(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或浮。

)全蝎5g、僵蚕10g、乌梢蛇15g。

肾气亏虚型:(精神倦怠,腰膝疲软,舌淡苔白,脉沉弱。

)地龙15g、蜂房10g、乌梢蛇15g。

气滞血瘀型:(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土鳖10g、蜈蚣3条(陈健)
补气养血通络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方药组方:生黄芪30g ,鸡血藤30g ,白术15g ,桑寄生9g,丝瓜络9g,苏木6g ,茯苓15g ,狗脊9g,独活9g,川续断9g,怀牛膝10g,槟榔6g,延胡索10g,三七粉4g 。

.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疗程为4周。

(许来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
发表时间:2013-12-24T10:17:20.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崔凤德李卫东李晓莉[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崔凤德李卫东李晓莉(四川省什邡市颈肩腰腿痛微创医院四川什邡 618408)
【摘要】目的应用钩活术中的重深双软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

方法随访我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应用钩活术中的重深双软法治疗的39例患者进行18个月的门诊随访。

结果按日本NaKai标准,本组优29例(74%),良4例(10%),可3例(7.7%),有效率84%。

结论钩活术中的重深双软法可以使狭窄椎管及侧隐窝得到有效减张、减压而获效,可让部分病人免作开放性手术。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狭窄钩活术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37-02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亦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但这类患者多数是伴发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不能耐受手术。

目前虽有多种保守疗法,但症状缓解缓慢,复发率较高,且病程较长,长期顽固性的下肢麻木和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

能否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见效快的治疗方法来解除患者的痛苦?
我院自2010年2月~2012年8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9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采用了钩活术中的重深双软法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本组39例男20例,占51%,女19例,占49%。

年龄35-81岁,平均58岁,病程1月-13年,平均 3年2个月,均伴发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1.2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2],影象学资料保存完整。

1.3本组均有长期下腰痛、下肢放射性痛和麻木史,其中有间歇性跛行史7例,1例足下垂,5例有不同程度小便障碍,6例鞍区麻木及小便异常。

临床检查:腰椎曲度变直或后突3例,轻度退变性侧弯6例,生理曲度正常16例,25例有明显椎旁压痛及放射痛,直腿抬高阳性32例,其中2例股神经牵拉实验阳性,所有病侧均有膝腱或跟腱反射减弱和不同程度及部位感觉障碍。

合并症: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2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7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过中西药物、针灸、理疗、按摩、小针刀等治疗,但疗效不佳。

1.4 全部病例均行X线摄片和CT或MRI扫描,狭窄主要累及1个节段者17例,累及2个节段者14例,累及3个节段者1例。

病理类型:黄韧带肥厚18例,椎体后缘骨赘增生9例,小关节内聚增生6例。

2.方法
首先根据病人症状、体征相对应受累神经根的体表分布,结合影象学检查确定病变椎间隙,因L4/5解剖性椎管容积较小,故多数在L4/5,L5/s1因椎管容积相对较大,神经根受累的反应要少一些。

确定狭窄间隙后按魏氏钩活术常规:俯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进行深双软法钩治,随即用限深重深软钩匙针从原针眼进针向内倾斜15°,针尾向下15°以针弧探试上位椎板下缘及黄韧带间隙并沿此间隙稍用力推进,将黄韧带与上位椎板下缘分离,有一明显突破黄韧带进入椎管的落空感。

部分病人即刻会感觉到原下肢疼痛部位有轻松感,个别病人可有轻微触电样的快感,即可原路出针,在钩治穴位上注射红花1ml、VB12 0.5mg、神经妥乐平1支,压迫止血后以无菌敷料包扎。

术后卧床休息4小时,逐渐进行功能锻炼2个月,下床活动时需佩带腰围3个月,1个月后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建议患者1年内避免做重体力劳动。

3.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住院时间6~9天,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2年,无1例感染和神经根损伤,无残留腰痛,按NaKai标准[1]评定疗效:优29 例,良 4 例,可 3 例,其中可有1 例改为开放式手术。

其余2例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腰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无腰椎失稳现象。

4.讨论
腰椎管狭窄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2种。

脊柱退行性改变是引起椎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因L4/5平面的椎管容积较L5/S1小,L4/5症状往往较L5/S1明显,由于椎间盘突出致病变间隙的黄韧带代偿性增厚而继发椎管狭窄,侧隐窝矢径往往在临界(4mm)或以下,导致狭窄段间隙的血液循环障碍,静脉血流滞留,致使神经根充血、水肿,神经传导延长,造成暂时性神经损害,从而产生腰部及下肢的症状和体征[3]。

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常不佳,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过去我们采用过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扩大减压加椎弓根内固、椎板间扩大开窗等多种术式。

但这类患者多是中老年且体格较差,还伴有一些内科基础性疾病,我们担心会延迟恢复而引起深静脉血栓、肺炎、肺栓塞、尿路感染、肠梗阻、镇痛药物依赖等并发症而严格选择开放手术适应症。

既要为病人减轻痛苦又要规避医疗风险。

受魏玉锁钩活术减张、减压、疏通、调平、畅通经络的理论启发[4],黄韧带增厚是继发性椎管狭窄的病因。

结合解剖和外科手术基础,我们采用魏氏钩活术对这类椎管狭窄进行病因治疗,从病变椎间隙上位椎板下缘利用深软针钩弧背面钝性分离黄韧带,达到了椎管和侧隐窝减压的目的,改善了椎管内的微循环,有避免了锐性器械损伤硬膜囊或神经根之险。

因此,术后病人顿觉患侧下肢胀痛减轻,双腿有轻快感,麻木症状也逐渐缓解。

术后无1例病人出现软组织内隆起样脑脊液漏现象;由于脊柱的稳定性不守影响,术后卧床4h后便可下床活动,避免了开放手术后需卧床而引起的一些并发症的顾虑;在局麻下闭合减张减压,术后无需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患者很少需要手术摘除[5],只要椎管得到减压、瘀滞的静脉血流得以改善,通过脊柱自身调节平衡,膨出或突出的椎间盘可逐渐吸收,只有髓核脱出者才需作开放手术摘除。

5.操作技巧
早期因未得到魏老师亲自指导,又恐神经根受损,我们就借助C型臂X光机的监视下操作。

经学习而后知:钩活术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

采用魏氏新夹脊穴,以棘突下缘为基准旁开1.5cm,上移0.15cm的固定穴位,用限深的深软针探到椎间隙后向内、向下各15°分离黄韧带,深度一般不超过4.5~5.0cm。

利用钩活针钩头背面在上位椎板下缘紧贴椎板内侧向前进行钝性推进,进入椎管或侧隐窝时有明显突破感,病人立即感到患肢有轻松感,即可由原路退针。

若病人出现对侧下肢触电感,说明进针角度稍大,调整角度重新进针,若只有落空感而病人双下肢无反应时,可在对侧进针减压仍可获效。

沿针眼注入神经妥乐平3ml,VB12 0.5mg,红花注射液0.5ml,,可进一步改善术前周围神经受损的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感觉过敏、乏力等症状,提高了病人康复的信心。

6.术后处理
病人术后平卧4h后便可佩带腰围下地大小便等日常活动。

无需使用抗生素,第二天开始指导病人做直腿抬高和飞燕式背肌锻炼,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防止感染。

口服一些补肾强腰、祛痹的中成药以巩固疗效。

出院后1、3、6、12月分别进行随访或门诊复查。

通过本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我们认为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痛苦少,疗效好的特点,基本不出血疼痛轻微,术时段,同时也具有不损伤神经根及硬脊膜,椎间隙感染等优点。

不影响脊柱生物力学机构,大大减少了术后脊柱滑脱、下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但本组病例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Nakai O,OoKaWa A,Yanaura I,et al.Long-term roentgengraph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tenosis[J] .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8):1181-119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
[3] Lotan R,Al-Rashdi A,Yee A,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conjoined lumbosacral nerve roots versu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s[J].Eur Spine J,2010.19(7):1094-1098.
[4] 依智雄主编.实用中医脊柱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5] 陶甫.有关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一些问题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81,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