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北京人均GDP已接近富裕国家
北京市市情

北京市市情一、概况北京简称京,英文旧译Peking。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与天津市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北京为中国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全国政治中心的理想所在。
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
全市南北跨纬度1度37分,东西跨经度2度05分。
北京共辖16个区、2个县。
所辖乡镇共289个。
北京市政府位于东城区。
全市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2007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9名,北京市统计局)。
其中市区面积1,368.3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1180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名)。
山地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8%。
全市平均海拔43.5米。
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东灵山为北京市最高峰,海拔2303米。
全市常住人口1,633万人(2007年末,比上年末增加52万人,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6名),全市人口密度995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
其中户籍人口1213.3万;外来人口419.7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5.7%。
市区人口1012.3万(2007年,中国城市第2名,次于上海),人口密度7398人/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出生率8.32‰,死亡率4.92‰,自然增长率3.4‰(2007年)。
北京市是中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市,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480,384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84%(2007年)。
可支配收入与GDP

北京上班族月入7500元称“没有安全感”毛女士是北京某商场财务部门中层管理人员,每月税前收入约为1.5万元。
在她看来,自己的工资水平连“小康”都达不到。
毛女士表示,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都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感”,不管薪酬水平如何,都在为“挣钱”而奋斗着。
“我的老板年薪50万,为了生孩子也还在拼命赚奶粉钱”,她说,“我的工资两三年没涨了,但东西却越来越贵”。
毛女士和她的朋友们有个疑问,北京人均GDP已达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为什么生活于北京的“我”还是不富裕?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其中北京2011年人均GDP 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超过了12276美元的“标准线”。
与此同时,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仅为人均GDP的约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736元。
从人均GDP到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什么会“蒸发”了这么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王建铆表示,从GDP到人均可支配,中间要经过一系列环节,这就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问题。
GDP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项是劳动者报酬,也就是全体劳动者的全部税前收入,包括工资、社保及其他福利,也包括个人所得税。
第二项是生产税净额,即政府在生产过程中收取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
第三项是固定资产折旧,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
第四项是营业盈余,主要是企业的税前利润,包括企业所得税。
王建铆称,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40%是偏低的,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很低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一比例比一些富裕国家至少要低10个百分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主要是因为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或者说是另外三部分占比偏高。
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是不能参与分配的。
如果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大的话,总收入中可供分配的就相应减少。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备受世界瞩目。
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表现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关键差异。
一、GDP总量对比首先,我们来比较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GDP总量。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的GDP接近20万亿美元,排名第一。
而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GDP总量分别为5万亿美元左右。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与日俱增。
二、人均GDP对比然而,仅仅比较GDP总量是不全面的。
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仍然相对较低,约为1万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更是高达4万美元以上。
这表明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外贸总额对比除了国内经济指标,我们还可以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贸总额。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的外贸总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年度进出口总额约为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3万亿美元左右。
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外汇储备对比外汇储备也是一个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一直以来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远超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
这表明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不容忽视。
五、人口规模对比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14亿人口。
这使得中国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和劳动力资源。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远远不及中国。
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对比显示出中国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GDP总量、外贸总额和外汇储备等。
2010年各地区人均GDP排行榜及贫富差距

2010年各地区人均GDP排行榜及贫富差距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31日24点,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总数为13.3973亿(不含港、澳、台三个地区)。
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测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
若以2010年末人民币汇率6.6227计算,则相当于60093.77亿美元;若以13.3973亿人口计算,则相当于人均GDP为4485.53美元。
2011年上半年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开发布了其各自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其《公报》中的生产总值(GDP),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的GDP总量则为432738亿元,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97983亿元多出了34755亿元,其溢出率为8.733%。
若依据上述人口普查数据与各地区发布的2010年GDP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则可以得到以下的几个基本结论。
1.国内最富有的前10个地区:若是以人均GDP来衡量其富裕的程度,则国内31个地区中最富裕的前10个地区依次是:上海、天津、北京、江苏、浙江、内蒙古、广东、辽宁、山东、福建。
该10个地区除福建外,其余9个地区的人均GDP均已达到4万元以上。
该10个地区涉及的人口数量为494099591人,占国内人口的比例约为36.88%。
而该10个地区2010年的GDP合计为237068.9亿元,占各地区公布的GDP总量432738亿元的比例为54.78%。
该10个地区2010年的人均GDP为47979.98元,若以2010年末人民币汇率6.6227计算,则相当于人均GDP约7245美元。
上述10个地区中,内蒙古已排在了广东之前,有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一些意外。
2.国内最贫穷的前5个地区:若是以人均GDP来衡量其贫穷的程度,则国内31个地区中最贫穷的前5个地区依次是:贵州、云南、甘肃、西藏、安徽。
上海人均GDP超北京全国最高

上海人均GDP超北京全国最高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继北京发布人均GDP后,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上海2011年,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是82560元,折合12784美元,这个数字在全国各个省级区域水平来讲是最高的。
之前,北京市统计局副局艮、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表示,按常住人口计算,去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折合12447美元,已经接近富裕国家的水平。
【总页数】1页(P1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相关文献】
1.北京人均GDP今年将超8000美元 [J], 张曦
2.鄂尔多斯人均GDP超香港全国第一 [J],
3.改革目标:全国行政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上海率先拉开地方行政改革大幕 [J], 谈佳隆
4.北京人均GDP达4970美元居全国第二 [J],
5.上海人均GDP超8.5万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中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作者:魏凤春于红鑫来源:《新财经》2004年第10期编者按:人均GDP是一国经济的最大基本面。
它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演变趋势的主要解释变量,因而无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还是投资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GDP数字是按官方汇率确定的,而汇率又是不断变动的,因而存在失真。
本文依据多种方法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重新测算,得出了中国人均GDP3000多美元的新结论。
同是用美元对中国2003年中国GDP规模进行估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相差近5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仍属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就算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大为不及;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人均GDP已经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是国家统计局“藏富”,是世界银行别有用心,还是另有原委使得中国GDP如迷一般难以琢磨。
尽快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每个国人和每届政府的愿望和目标。
通常认为,中国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按照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GDP总值为121103.8亿元(按官定汇率约合1.4万亿美元),人均GDP9371元(按官定汇率约合1100美元)。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公布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
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按照名义汇率法计算的2003年中国GDP总值为14098亿美元,人均GDP1087美元,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2003年中国GDP总值为63538亿美元,人均GDP4900美元。
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也远远不止1000美元。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按照世界银行的两套统计方法,中国在整个国际社会的排名发生了重大差异。
按照名义汇率法计算,2003年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七,为1.41万亿美元,不到日本GDP的1/3;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达到6.35万亿美元,接近日本的两倍(两种方法统计的世界经济实力前十位的国家相关数据见表1)。
GDP大省,你的居民幸福感为何不如别的省?原因在这里

GDP大省,你的居民幸福感为何不如别的省?原因在这里王红茹【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4页(P62-65)【作者】王红茹【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有何变化?不同区域的居民幸福感又有何不同?反映居民幸福感的指标离不开GDP,但是只有GDP,居民可能感觉离幸福有点远。
居民的幸福感跟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更密切相关。
随着2016年31个省份GDP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的出炉,让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得到比较全面的展现。
通过对比各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失衡。
居民可支配收入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一般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等,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凡是高于23821元这个数字的地方,尤其是人均收入破3万元的地方,应该说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较高;而低于这个数字的地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总体相对较低。
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种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出2016年中国3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内蒙古、重庆、湖北、湖南、海南、江西、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川、河南、新疆、广西、青海、云南、贵州、甘肃、西藏。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内蒙古等10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10个省份中,除了内蒙古位于西部,其他9个省份均位于东部。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等6个省份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万元大关。
超大城市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挑战

超大城市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挑战与路径——基于北京的调查研究◎ 赵 峥 杨晓东 杨永恒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推动共同富裕总的思路,阐明了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的重要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超大城市人口、产业、空间集聚程度高,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强,对都市圈、城市群乃至全国发展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许多成功的经验做法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这些城市的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期待更高、需求也更丰富。
但相比其他区域,超大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新市民融入难、基层治理难等问题更加突出,同时还面临着“大城市病”的困扰挑战。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均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而超大城市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对城市本身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我们对典型的超大城市——北京进行了实地调研,梳理总结了其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结合北京推动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相关政策建议,以为全国城市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北京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与成效(一)人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城市共同富裕的动力基础共同富裕要靠勤劳和智慧来创造,提高从业人员中的人才比重是实现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路径。
北京始终把营造适合不同类型人才的优良创新生态作为主要的政策发力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报制图何将
北京的全面小康之路如何?本报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此前公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针对北京情况进行检视。
小康社会指标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显示,2020年我国实现的人均GDP的标准值应在31400元以上,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超过15000元。
根据2000年-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2999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
而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数据显示,2010年GDP现价总量为401513亿元。
□收入
>>现状
北京居民收入居全国第一方阵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0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实际增长7.6%。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48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54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分析指出,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出现了微弱的缩小趋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北京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处于全国的第一方阵。
>>举措
居民收入与GDP增速齐步走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安体富表示,要实现小康,最重要的就是让居民感到康乐,这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
北京GDP的年均增速预期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调低为8%。
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则从“十一五”的年均增6%提高到8%。
同样的8%年均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和GDP首次齐头并进。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我的小康
从月入千元到12万申报
今年30岁出头的肖先生已工作近10年,虽然对于社保、就业、收入分配这些民生大事没有太过关注,但这些年来兜里“票子”的不断增加,着实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近10年来,北京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从近2000元翻到了4600多元。
肖先生自己的工资更是涨幅惊人,从月薪1000多元,已经昂首挺胸地迈进了个人所得税12万元申报者的行列。
前一阵子肖先生在家整理房间时,无意中翻出了他10年来留下来的一些工资条。
毕业伊始,肖先生来到一家文化类国企工作。
第一次领工资时,工资条上的项目名头很多,分为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职务补贴、交通补助、岗位奖金等20多项,密密麻麻地印了一长串,可总数只有区区1000多元。
两年之后,肖先生来到一家公关公司,有了一段工作经验的他再找工作,就有了跟老板喊价的资本,转正之后的工资已经超过4000元。
而这家公司的工资是有固定增长机制的,每年都能至少涨500元。
3年后,肖先生已经可以赚到6000多元了。
踏实工作的这几年肖先生也没闲着,他业余读研并拿到了证书。
2009年,肖先生在跟客户打交道时,竟然被客户看中,被挖到了一家外企工作。
来到这家公司,肖先生在感觉新鲜的同时,更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月薪已经逼近9000元了。
这家公
司的工资都是按照级别和职务定的,随着业绩的提升和职务的提高,加上这几年国家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如今,肖先生每月到手的“票子”已经破万元大关。
虽然这几年物价是“涨”声不断,不过肖先生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收入真的越来越好。
□GDP
>>现状
北京人均GDP达中上等
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全市经济“十二五”开局良好,201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实结果为16251.9亿元,同比增长8.1%。
北京市统计局透露,今年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7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秀琴曾指出,按常住人口计算,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643美元,依照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12643美元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中上等收入档的上限,说明北京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水平已经接近富裕国家。
从国际一般经验看,人均GDP 达到这个水平后,经济发展增速将呈现放缓趋势,经济结构也将出现调整,今后北京也将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
具体到今年,年初的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的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为8%左右。
>>举措
“十二五”将建创新之城
在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发展”单独成篇,并且摆在了规划总体目标的第一部分。
北京的目标是“国家创新中心”。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举全市之力,推进“科技北京”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的创新型企业。
北京将全面打造国际人才聚集高地,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未来的北京将扩大首都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持续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十二五”期间,北京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促进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加快升级。
通过标准提升、业态创新、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等途径,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
此外,北京未来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赵鹏顾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