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端午节民俗幼儿园教学优质课公开课优秀课件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及PPT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2. 通过观察绘本图片,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绘本《粽子里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端午节的传说,讲述了屈原投江救国的故事,以及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制作粽子的习俗。
2. 绘本插图精美,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好奇心。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的图片和文字。
2. 粽子:准备一些真实的粽子,让幼儿观察和品尝。
3. 画纸、画笔:用于幼儿绘画粽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端午节的传统音乐,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氛围。
2. 讲述故事:利用PPT课件,逐页展示绘本图片,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讨论: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4. 观察粽子:展示真实的粽子,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颜色和味道,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粽子的特点。
5. 绘画粽子:给幼儿发放画纸和画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绘制属于自己的粽子。
6. 结束:通过总结课堂内容,让幼儿加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绘画粽子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端午节和粽子的认识和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粽子:准备粽子制作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
2. 粽子品尝会:组织一个粽子品尝会,让幼儿品尝不同口味的粽子,培养他们的美食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绘本《粽子里的故事》: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通过绘本图片和文字,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故事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粽子里的故事幼儿绘本教育课件

通过夸张、生动的表情刻画,展现角 色的喜怒哀乐,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细节描绘与情感表达
细节描绘
注重场景中的细节描绘,如粽子上的糯米粒、粽叶的纹理等,让孩子们感受到 绘本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如温馨的家庭氛围、欢乐的节日气氛等,让孩子们在阅 读中感受到情感的传递和共鸣。
05
幼儿阅读指导与教育价值
阅读方法指导与技巧分享
1 2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和插图
通过封面和插图预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兴 趣。
朗读与讲解结合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同时配合讲解,帮助 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引导幼儿自己翻阅绘本,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 力和习惯。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
愉快的阅读氛围。
绘本中的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端午节 的传统习俗和场景,如包粽子、赛龙舟 、挂艾草等,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节日
的欢乐之中。
绘本的文字简练易懂,符合幼儿的语言 习惯和认知水平。同时,通过押韵、重 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故事的节奏感和 韵律美,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
的魅力。
02
粽子文化与传统节日
养感恩之心。
04
绘本艺术风格与表现技巧
画面构图与色彩运用
画面构图
采用对角线构图、三角形构图等 多样化构图方式,使画面富有动 感和层次感。
色彩运用
运用鲜艳的色彩,如红、黄、蓝 等,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 ,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对比, 表现故造型
设计可爱的卡通形象,如粽子宝宝、 龙舟叔叔等,让孩子们更容易产生共 鸣和喜爱。
端午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2024年《粽子里的故事》绘本故事课件

《粽子里的故事》绘本故事课件一、故事背景《粽子里的故事》是一本以端午节为背景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粽子与端午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端午节这天,跟随家人一起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囊等传统习俗。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小男孩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粽子里的故事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结识了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粽子的寓意。
三、故事结构1.引子:介绍端午节的基本信息,如时间、起源等。
2.发展:小男孩跟随家人参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等。
3.高潮:小男孩进入粽子里的故事世界,结识历史人物,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结局:小男孩带着粽子里的故事,与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四、故事亮点1.传统文化:故事以端午节为背景,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寓教于乐: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知识拓展:故事中穿插了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4.亲子互动:故事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共同参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增进亲子感情。
五、教学建议1.阅读前:教师可提前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阅读中: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鼓励幼儿猜测故事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亲子活动:教师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包粽子、赛龙舟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5.环境创设:教师可在教室内布置端午节主题的环境,如挂艾草、戴香囊等,让幼儿沉浸在端午节的文化氛围中。
六、总结《粽子里的故事》绘本故事课件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粽子里的故事》绘本故事课件

通过阅读绘本,提高 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想 象力。
提升孩子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绘本中丰富的色彩、形状和构图 元素,提升孩子的视觉审美能力
。
通过欣赏和创作绘本作品,培养 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 自己的绘本故事,提高创新思维
和表达能力。
促进亲子共读和家庭教育发展
。
画面中的光影处理巧妙,通过明 暗对比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细节描绘与表现力
细节描绘精致入微,无论是人 物的表情、动作还是场景的刻 画,都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 置身于故事之中。
表现力极强,通过细腻的笔触 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情感变化, 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将抽象 的概念具象化,增强故事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跨文化交流意义探讨
01
文化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粽子文化,可以传承和弘扬各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化,同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02
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
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粽子文化及节日习俗,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
互理解与尊重,减少文化冲突与误解。
03
推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粽子文化
及节日习俗,可以推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与繁荣发展。
05
教育价值挖掘与实践应 用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
精美的绘本画面和有 趣的故事情节,激发 孩子的阅读兴趣。
引导孩子主动阅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和自主学习能力。
承端午文化。
角色形象分析
小女孩
好奇、勇敢,对端午文化充满兴 趣,是故事的主人公。
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ppt

吃了粽子不会讲故事,真急人。恩,还得找个会说话的小朋友。
快看,那儿有个小姑娘在采蘑菇呢!
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哈,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小姑娘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老奶奶一边听一边点头,小动物们个个着了迷。
小姑娘回家了,她拎了满满一篮蘑菇,还带了满满一肚子故事,要说给更多的小
听话
传话
大班语言设:计粽意子图里的故事 执教者:陈清清
• 《粽子里的故事》讲述活了动老目奶标奶:将故事包进粽子 ,子并、1、在讲小 故在动 事看物 的看们 过、的程说帮。说助故中下事找篇理到幅解一不故个长事小,内姑 非容娘 常,来 适吃 合感粽 大受故 班的孩子进行阅事读中。的《美粽好子情里的感故。事》这个绘本 ,以蕴让2、涵孩着 子养有 理成许 解仔多 ,细的粽倾教子听学是目怎的标么习:做惯故出,事来能本可用以身语让的孩内言子容清了可楚连 解等等贯,地但表在达本并次体活动验中语我言们游将戏借的助快这个乐绘。本让
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 了,扔下竹篮拼命逃。
糟糕!想个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呢?
有了,有办法啦!它们去采了好多好多蘑菇,撒在山坡上,撒在山脚下,一直撒 到小房子跟前。蘑菇这么多蘑菇呀!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
《粽子里的故事》绘本故事ppt课件

故事结局与感悟
圆满结局
故事最终迎来圆满结局,主人公完成了使命,获 得了成长。
感悟与启示
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和启 示。
情感共鸣
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等情感共鸣, 培养情感价值观。
03 绘本插画欣赏
插画风格与特点
中国风元素
插画中融入了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如粽子、龙舟、古建筑等,展 现出浓厚的中国风氛围。
通过绘本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孩子 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对传 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绘本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如粽子、龙舟、艾草等,让读者在欣 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 的熏陶。
05 情感教育与价值 观引导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粽子的神秘传说,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引导孩子主动探索,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 能力。
美味。
端午节文化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
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传说故事 等相关知识。
竞赛形式
抢答、必答等多样化形式,激发 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孩子们积极 参与,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互动交流
通过竞赛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 和互动,增进友谊和团结。
家庭共读绘本时光
绘本选择
《粽子里的故事》等端午节主题的绘本。
历程。
遭遇挑战
主人公在冒险过程中遇 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
成长与变化
通过冒险,主人公逐渐 成长并发生变化。
故事情节高潮与转折
高潮迭起
故事情节紧张刺激,高潮迭起, 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意外转折
故事情节发生意外转折,出乎孩 子们的意料,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幼儿园-05-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课件-版本二

• —— 快看,那儿 有个小姑娘在采 蘑菇呢!
• ——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
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 了,扔下竹篮拼命逃。
• —— 糟糕!想个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呢?
• ——有了,有办法啦!它们去采了好多好 多蘑菇,撒在山坡上,撒在山脚下,一直 撒到小房子跟前。蘑菇就像一把把撑着的 小伞,站起来了。
• ——小姑娘回家了,她拎了满 满一篮蘑菇,还带了满满一肚 子故事,要说给更多的小朋友 听。
•1、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2年2月13日星期日2022/2/132022/2/132022/2/13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2年2月2022/2/132022/2/132022/2/132/13/2022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 科学的真正进步。2022/2/132022/2/13February 13, 2022 •4、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2/2/132022/2/132022/2/132022/2/1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 过了几天,小姑娘又来了。嗬,这么 多蘑菇呀!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 子跟前。
• —— 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 子讲故事。
• ——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 个。哈,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小姑娘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老奶奶一边听 一边点头,小动物们个个着了迷。
大班绘本《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活动目标:1、通过猜猜、看看、玩玩,了解粽子里发生的趣事。
2、通过语言游戏,让孩子学会倾听,能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绘本《粽子里的故事》、自制粽子三个、PPT活动过程:一、观看图片:1、问: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讲的多一点,长一点)《粽子里的故事》2、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喜欢吃里面包了什么东西的粽子?(别人说过的我们不说了)今天这个粽子里到底包了什么呢?二、观看PPT,讲述故事:1、问:你想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也真的来吃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它~~动词~~讲不出故事)2、(你们的故事)小姑娘那个故事是怎么来的?(从书上看来的、听来的、编出来的)奶奶到底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小姑娘)三、理解故事师:去奶奶森林里先讲讲项老师的故事,讲得好可以吃老师的粽子粽子1——听话,问:奶奶刚才用了哪两样东西包粽子?复述一句话:“下雨了,沙沙沙、叮叮叮,美妙极了”师:听老师说,重复说老师说过的话,就可以吃粽子。
粽子2——接龙小熊:(我说小熊,你说熊什么)——熊猫——猫咪——眯眼+眼睛——金钻+钻石——石头——头发编故事:师:小熊走子马路上,马路上怎么啦?粽子3——悄悄话:“我爱你”师:A、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讲悄悄话试试(悄悄话就是悄悄说、悄悄听)。
B、请没吃过粽子的孩子来讲悄悄话(小苹果,我爱你!)四、继续故事:1、讲故事:小朋友在吃老师的粽子,讲老师的故事的时候,森林里来了谁?2、你们的奶奶会包粽子吗?会讲故事吗?回去后,请奶奶给你们包粽子,讲故事。
3、还没吃到粽子的小朋友可以来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