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机采棉亩产400公斤栽培技术精品PPT课件

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约 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 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和农民 的经济收入!
希望同学们与时俱进,更新 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学用 结合,为每年种植的棉花能 增产增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虫: 蚜虫 棉叶螨(红蜘蛛) 棉铃虫
1. 蚜虫
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源:用铁灭克或呋喃丹颗剂 对室内花卉防止。
2.切断传播途径:温室、大棚黄瓜是传播 源。
3.趋色性:黄板诱蚜。 4.点片防治:及早调查,采取滴心,涂茎、
拔出、点片喷雾防治。 5.树立田内棉蚜田外治的观念。
2.棉叶螨
三、脱叶
1 最佳施药期 2 用药量的基本原则 3 脱叶剂的种类和用量
1.最佳施药期
最佳施药期:上部铃达40—45天。
吐絮率: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50%左右时, 喷施脱叶剂为宜。
气温:喷施脱叶剂前3-5天的最佳温度是: 最低气温大于12℃,日平均温度高于18℃。 一般正常年份,北疆为9月1日至10日。
3.棉铃虫
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秋耕冬灌,铲埂除蛹。
2.诱杀成虫:杨枝把、苦豆子草把、频振 式杀虫灯。
3.挖蛹捉虫:以降低虫源基数。
4.测报及化学防治:做好测报和虫情调查 工作,协调好化防和生防的关系。
(10)脱叶催熟:脱叶催熟剂的喷施必
须在采收前18—22天进行,脱叶催熟过 早影响顶部棉桃单铃重,产量下降幅度大。 过晚,脱叶效果差,影响棉桃吐絮,延迟 机采时间。
(7)合理灌水和滴肥:少量多次,“两头 轻,中间重”,全生育期灌9-11次水,灌 水周期为7-8天,施肥采用随水滴肥方式。
棉花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棉花种植及栽培过程中,要想实现最终的棉花高产,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种植和栽培的技术环节。
1.培肥地力,施足落肥。
每亩应施有机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有条件的铺施饼肥40-50公斤,碳铵40-50 公斤。
深耕地25厘米左右。
2.提早播种,促苗早发。
利用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技术,提早播种,增加棉花早期叶面积。
并要精选良种,处理好种子。
3.搞好田间管理。
抓好浇水、施肥、治虫、整枝4个主要环节。
蕾期和花铃对水很敏感,遇旱要及时浇水,大雨要排水防涝,后期如遇秋旱,8月到9月上旬应浇两遍水以增加铃重。
迫肥应掌握“少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的原则。
即6月下旬每亩施标准氮肥10公斤,7月上中旬开花后是追肥关键时期,一般占追肥量的50%左右,根据长势补施盖顶肥。
后期为防早衰可根外迫肥。
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和多种农药交替使用的措施。
整枝从蕾期开始,早发的棉花(6月上旬现蕾),可在6月25日前后去掉第1-4果枝上的8个早蕾(含己脱落的)。
对晚发(6月20日还没现蕾)的,对则不宜摘去早蕾;打顶一般在入伏到大暑之间进行,打顶后要抹一次赘芽,打边心可在立秋前后进行。
4.合理进行化学调控。
掌握“离控于调,少量多次”。
如蕾期生一长较旺,可每亩用缩节胺1克或助壮素2毫升进行叶面喷施;盛蕾阶段,每亩喷助壮素4-6毫升,初花期增加到5-8毫升。
如喷后遇雨或浇水后持续旺长,过几天再喷一次,每亩用量8-10毫升,以控制旺长,形成合理的株型。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作物。
它不仅为纺织业提供原料,同时还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
棉花的产量直接影响到纺织业和国家经济收入。
因此,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适宜的土壤棉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
它喜欢酸性或中性土壤,并且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7。
因此选址时应优先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
如果土壤酸性过高,需要进行石灰化处理。
2.科学施肥棉花对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要求较高。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在大棚种植中,可以进行水肥一体化,根据棉花的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比例的肥料,如生长期偏氮肥,花芽期或开花期偏磷钾肥。
在室外栽培中,可以在棉花苗期进行底肥施用基肥,在棉花生长期进行追肥。
肥料的使用应注意适量、均匀、分期施用。
3.合理的田间管理3.1适时灌溉棉花喜欢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和结棉期间。
过多的水会导致根系缺氧,而过少的水则会导致产量降低。
因此在生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非常重要。
为了避免棉花在开花和结棉期间遭受干旱,可以在气温较高时进行灌溉。
在降雨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滴灌或喷灌等节水方式进行灌溉。
3.2病虫害防治棉花常常受到许多病害和虫害的侵害,如白粉病、蚜虫等。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应该加强对棉花的病虫害防治。
如早期采用药剂治疗白粉病,及时去除虫害危害的有害植物,这都可以帮助棉花生长健康。
3.3拓展分枝棉花分枝繁茂,这对于棉花产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拓展分枝有助于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能力。
在棉花苗期,可以通过双低修剪方法促进新枝生长,适时进行适量的修枝,壮大新枝。
在后期,可以通过调整分枝角度和抑制枝条生长等方式,提高光合作用能力,进而提高产量。
总之,随着人们对棉花生产技术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分枝等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稳定棉花市场,实现经济效益。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穴 内再播 种 。
1 . 喷施 除草 剂与 覆膜 4
二是 灌 溉 与排 水 。 花 花铃 期 耗 水量 大 , 逢 高温 季 节 , 棉 且 必 须做 好 抗 旱 工作 。 水最 好 在 早 、 灌 晚和 夜 间进 行 , 以沟 灌 渗 透 为宜 [ 切勿 大 水 漫 灌和 在 中午 高温 时 灌 水 。 铃 期 若 出 3 1 。 花
是 中 耕培 土 。 般可 中耕 1 2次 , 结 合 中 耕 进 行 1次 培 一 ~ 并 土 。 是去 叶枝 。 三 当棉 株 第 1薹果 枝 上的花 蕾 能明 显 辨认 时 ( 3I n , 以下 节 位 中腋 芽 ( 枝 ) 全 部 打去 。 是清 约 l ) 其 T l 叶 应 四
2、 棉研 1 9鲁 5号 , 规 棉 品 种 选 用 皖 棉 3 、 棉 3号 、 常 4泗 泗 棉 4号 。 购买 种 子时 , 到 有经 营 资质 的单 位 , 要 同时 注意 查看 种 子 的质量 和包 装 袋标识 , 以确保 棉花 种 子质 量达标 。
12 播 种 期 .
沟 排 水 , 水 抗 旱 。 期 正 逢 雨季 , 造成 水 涝 、 害 , 灌 蕾 易 渍 必须 加 强 清 沟排 水 工作 , 除 明 涝暗 渍 。 蕾 期干 旱 , 立 即灌 消 若 应 水 抗旱 。 五是 防治 病 虫害 。 期 主要 害 虫有 蚜虫 、 蕾 红蜘 蛛 、 棉 铃虫 、 马 、 蓟 盲蝽 象 等 , 害 以枯 萎病 为 主 , 及 时防 治 ; 病 应 对
冀东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冀 东 棉 区 京 津 唐 位 于 黄 河 流 域 的 最 北 部 , 霜 无 期 仅 1 5 1 O天 , 1 7~ 8 ≥ 0C积 温 3 0 。 量 条 件 只 2 0C 热
早 熟 棉 花 品 种 类 型 。 如 新 品 种 国 审 冀 6 8等 , 宜 6 适
在 此 区种 植推 广 。
24 .
雳: 劫
。 根 据 不 同 地 力 确 定 适 宜 的
1优质 高产 的技 术途 径 11 .
为高产 打好 基 础 。
种 植 密 度 和 播 种 量 , 般 每 公 顷 留 苗 6万 ~ 9万 株 , 一
植 , 行 8 ~ 9e , 行 4 ~ 5 c 。 宽 5 5r 小 a 5 0m
25 .
件 对 单 铃 重 的 影 响 比 对 公 顷 铃 数 的 影 响 大 , 以 同 所
一
苗 率 达 到 7 , 叶 展 平 变 绿 时 , 时 放 苗 , 堵 好 0 子 及 并 放 苗 孔 。 及 时 查 看 苗 情 , 有 缺 苗 断 垄 及 时 补 种 补 如
能 满 足 中 早 熟 品 种 最 低 要 求 。 年 降 水 量 6 0~ 0
性 集 中施 作 基 肥 , 约 用 工 , 增 产 , 益 又 高 。 节 既 效 2 2 够 嬲 . 劳 。 地 膜 覆 盖 植 棉 增 温保 墒 , 易 保 全 苗 。促 进 壮 苗 早 发 , 现 稳 长 、 容 实 早 熟 不 早 衰 , 争 在 最 佳 结 铃 期 多 结 优 质 铃 。 覆 盖 分 力 为 行 间 覆 盖 、 区 单 行 、 行 覆 盖 和 根 取 宽 膜 覆 盖 根 双
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与 苗床 土 混合 均 匀后 , 实 整平 , 足水 播 种 。 种 前 种 子 踩 灌 播
连续 晒 35 , 高 种子 的发 芽 势和 出苗 率 。 — 以提 d 干籽播 种 。 种
子 1 1 , 求钵体 73t , 钵 粒 要 . i 不能 小于 67c 为防 苗期 病 n . m, 害 , 种 后 用 五氯 硝 基 苯 或 多 菌 灵 1 , 少 量 细 土 混 合 下 0g 与 后 , 匀撒 于床 面 , 均 然后 覆 细 土半 寸厚 。 管 理 上采 取 短 苗 在 床 、 支架 、 高 多开 口 、 只通 风不 揭膜 的管 理方 法 。 以有 效地 可
报 工作 , 广综 防统 治 。 推 在药 剂使 用 上 , 制剂 、 酯类 与氨 磷 菊 基 甲酸 酯 类农 药轮 换交 替使 用 , 喷足 药 液 。 以达 到节 本增 效 目的 。 老虎 的 防治 指 标 是被 害 株 率达 5 可 用棉 籽饼 毒 地 %,
饵 防 治 , 用 9 %敌 百 虫 7 0gh 加 水 75L喷 洒 3 . 即 0 5 /m , . 75
1 .- 25、 0 4 / m 50 2 . 3 - 5gh 。
避 免 因揭盖 不 及 时发 生 苗病 或 风 烧 苗 。 取 只通 风 不 揭膜 采 的管 理 方 法 , 般 不发 生 虫 害 。 害 防 治 , 子 叶期 和 炼 苗 一 病 在 时 , 多菌 灵 5 0倍 液 叶面 喷施 各 1次 , 药 时要 等叶 片露 用 0 喷
盖上, 当天 不再放 风 , 以提 高床 温 。 无土 育苗 使 用无 土基 质 , 苗床 用促 根 剂 灌 根 , 栽 前 浸根 , 移 苗床 成 苗 率高 , 栽 带走 移 根 系多 , 生产管 理简 化 , 减轻 劳动强 度 , 工节本 。 省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良好品质的棉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土壤准备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水分,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层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土壤作为种植棉花的土壤。
在土壤准备阶段要深翻、耕细、耙平,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通气和保水性。
二、品种选择棉花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水平来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品种有美洛花棉、中杂棉、高纤36等。
棉花品种的选择应考虑到花期长短、坐果率、衣分等因素。
三、育苗棉花育苗期通常是在春季进行,深埋种植率为3-4公斤/亩。
要求苗床平整、透水性好,播种前要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磷、钾等元素。
四、田间管理1、浇水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多,在生长初期要求浇水充分灌溉,后期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以避免棉花发生病虫害。
一般情况下,每亩深灌水量为2000-2500立方米。
2、施肥棉花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在生长初、中期要加强追肥,一般可选用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和氮、磷、钾等化肥,用量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棉花的发育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3、病虫害防治在棉花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天气、土壤、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病虫害。
如白粉病、黄萎病、紫背天牛、棉铃虫、棉红蜘蛛等。
管控病虫害需要加强田间管理,松土、清茬、除草、修剪、增施有机肥等控制病虫害的措施。
4、适时采摘适时采摘是保证棉花品质的关键,采摘时一定要选择成熟度高、质量好的棉铃,避免手摘引起棉铃受损,采用插针或机械采摘。
五、结合当地降雨情况进行耕作耕作时必须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适时化肥施用量和每次施肥的时间,适量采用基肥追肥结合的方法,做好土壤保墒、保肥工作。
六、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要防范病虫害的发生,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可以使用生物农药、纯天然有机肥料等方式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是我国北方灌溉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然而,由于我国北方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导致棉花生长过程中缺水、干旱的现象较为明显,给棉花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升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我们需要探寻一种适合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
而在此方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利用滴灌系统进行的带膜栽培技术。
该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由塑料薄膜与灌溉系统组成的滴灌系统,将水分直接滴灌到根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率,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过度蒸发和流失,从而达到节水、促进植株生长等效果。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根系生长环境等。
而对于在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棉花栽培,膜下滴灌技术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具体如下:1. 节约用水:北方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将用水量节省40%-60%以上。
因为滴灌将水分直接滴到根部,减少了雾化衰减的损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 提高产量:膜下滴灌技术可以为棉花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
研究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栽培的棉花,其产量可以提高25%-30%以上。
3. 保证品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将水分和养分直接滴到根部,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过度蒸发和流失,从而保证棉花的品质。
4. 减少病虫害: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栽培,保持了土壤的湿度,从而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适合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节约用水、提高产量、保证品质、减少病虫害等多重优势。
在推广这项技术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及精细施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1
培育壮苗 棉花应选用高产、抗病、优质、苗期长势旺、后期不
早衰的 中早熟杂交棉或抗虫棉品种,如标杂A1、中棉所45、豫杂
35
等。 苗床要选在棉田的田间、地头、无病、无碱、地势较高的地点。
每 667 m2 挖苗床长 11.6~14.9 m, 宽 1.5 m, 深 16.7 cm, 每个苗 床
施灰土粪 250~400 kg 、三元复合肥 1.0~1.5 kg, 与苗床土混合 均匀
后 , 踩实整平 , 灌足水播种。播种前种子连续晒 3~5 d, 以提 高种
子的发芽势和出苗率。干籽播种 , 种子 1 钵 1 粒 , 要求钵体
7.3
cm, 不能小于 6.7 cm, 为防苗期病害 ,
下种后用五氯硝基苯或 多菌
灵 10 g, 与少量细土混合后 ,均匀撒于床面 ,然后覆细土半寸 厚。在
管理上采取短苗床、高支架、多开口、只通风不揭膜的管 理方法,可以
有效地避免因揭盖不及时发生苗病或风烧苗。采取 只通风不揭膜的管
理方法 , 一般不发生虫害。 病害防治 , 在子叶期 和炼苗时 , 用多
菌灵 500 倍液叶面喷施各 1 次, 喷药时要等叶片露 水干后喷药。 苗
床杂草要及时拔除 , 防止杂草与棉苗争水、 争肥、 争空间。只通风
不揭膜 , 一般不需灌水 , 如苗床表面龟裂 , 棉苗红 茎超 60%,说明
已有旱相 , 要及时灌水。灌水要选晴天
8 : 00— 9 : 00进行,一次性灌透;灌水后,把放风口全部盖上,
当
天不再放风 , 以提高床温。 无土育苗使用无土基质 , 苗床用促根剂
灌根,移栽前浸根 ,苗床成苗率高 ,移栽带走根系多 , 生产管理简 化
,
减轻劳动强度 ,省工节本。
2
适时移栽
先覆膜后移栽 ,覆膜前应喷洒禾耐斯或都尔除草剂 , 盖膜时 注
意拉紧、压实、盖严,防止大风揭膜和杂草生长 , 充分发挥地膜 的增
温保墒作用。移栽的最佳时期为 5月上旬 ,抗虫棉移栽以 2 叶 1 心为
宜 , 杂交棉移栽以 3 叶 1 心为宜。三带安全“出嫁”, 即带肥、带
水、带药。在移栽前一天 , 每个苗床撒施尿素 0.25 kg, 随即灌水
,
待苗床土不粘手时 ,即可起苗移栽。移栽前 , 用氧化乐 果 800 倍液
与敌杀死 3 000 倍液混合喷洒 , 可有效防治苗期各种 病虫害。移栽
时顺犁沟撒施棉花专用肥 600~750 kg/hm2, 也可施 尿素150 kg/hm2、
钾肥225〜300 kg/hm2,栽苗时先把肥料与土混 合, 在移栽棉苗时 , 严
防钵体与肥料直接接触 , 以防肥料烧苗 [1-2] 。棉苗移栽时 , 要保
证移栽密度 , 抗虫棉品种为 4.2 万 〜4.5 万株/hm2,杂交棉品种3万
株/hm2左右,同时要提高移栽质量,促 苗早发。
3
田间管理
一般在 6 月底至 7 月初揭膜 , 揭膜时应拾净残膜 , 减少棉田白
色污染。揭膜后及时中耕培土。为促进棉花早发不早衰 , 科学追 肥的
原则是 :稳施蕾肥 , 重施花铃肥 ,补施盖顶肥 ,实现棉花多结 桃、结
大桃。麦收后结合灭茬浇水施提苗肥尿素 75〜120 kg/hm2。
7 月上旬施花铃肥尿素 300〜375 kg/hm2 或复混肥 450 kg/hm2 [3-
4] 。从 8月上旬至 8月底,搞好根外追肥 , 喷施磷酸二氢钾和 尿素,
用磷酸二氢钾750 g/hm2和尿素2.25 kg/hm2对水187.5 kg 喷洒,每
7d
喷1次,连喷3次。移栽前一定要灌足底墒水。麦棉 共生期根据苗情和
土壤墒情进行灌溉 , 灌水量不宜过大 , 浇麦洇 花。小麦收获后 , 必
须再浇 1 次透水 , 并及时中耕破板 , 促苗早发 快长,中后期如遇旱
情 , 应及时浇水。根据棉花生长发育特点 ,实 施看苗化调 , 分别于
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打顶后喷施缩节胺 3~4次, 每次用量折合缩节
胺有效成分分别为 :7.5~12.0 、 15.0~22.5 、30~45 g/hm2。
4
病虫害防治
育苗移栽 , 病虫害呈早发、 重发趋势 , 故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推广综防统治。在药剂使用上 , 磷制剂、菊酯类与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
轮换交替使用 , 喷足药液 , 以达到节本增效目的。 地老虎的防 治指
标是被害株率达 5%,可用棉籽饼毒饵防治 , 即用 90%敌百虫
750
g/hm2, 加水 7.5 L 喷洒 37.5 kg/hm2 碾碎的炒香棉籽饼上 ,
搅拌均
匀,傍晚时顺棉行每2 m撒一小撮,诱杀幼虫。抗虫棉一般 不需防治
2 代棉铃虫。常规棉以保顶为主 , 对生长点的危害控制 在 3%
以内。
第 3、第 4 代棉铃虫以保蕾铃为主 , 对蕾铃的危害控 制在 10%以
内。 药剂防治应以对天敌较安全的选择性农药 Bt 、拉 维因、硫丹、
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氰菊酯等为主喷雾防治。防治 2代棉铃虫药液量
不少于 450 kg/hm2。防治第3、第4代棉铃虫 的药液量不少于
750
kg/hm2。棉叶螨1年发生18~20代,从苗期 到吐絮期均造成危害 ,
可采
用虫螨克、三氯杀螨醇、螨园清等喷
雾进行化学防治。
5
适时摘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