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胸腺肿瘤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肿瘤学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肿瘤学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编辑课件
6
一 肿瘤影像诊断价值
2、早期诊断
重要性:9 个研究机构3666 例I 期肺癌的5 年生存 率为70 %;而同期肺癌的整体5 年生存率为10 %
影像科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
编辑课件
7
? 直径<1.5cm
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
肺癌
编辑课件
肺癌
8
一 肿瘤影像诊断价值
3、肿瘤分期
TNM 分类及临床分期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 会( AJCC )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 定的。对判定癌症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为全球医学界客观评定癌的临床情况 提供了统一标准
第三篇 肿瘤诊断
第三章 影像诊断
编辑课件
1
第三章 影像诊断
一. 肿瘤影像诊断价值 二. 肿瘤影像诊断方法 三. 肿瘤影像诊断原则 四. 肿瘤影像诊断步骤 五.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与影像学特征 六. 肿瘤影像评价方法 七. 肿瘤影像诊断注意事项 八. 问题
编辑课件
2
一 肿瘤影像诊断价值
1. 早期发现 2. 早期诊断 3. 肿瘤分期 4. 治疗评价 5. 预后评估 6. 复发监测
55
WHO双径测量(1979年)
肿瘤的最长径乘以与之垂直的短径所得的面积
编辑课件
56
WHO标准的缺点:
双径的乘积将测量误差放大 没有明确CT及MRI在二维平面测量及三维
体积测量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课件
57
RECIST单径测量(2000年)
即测量肿瘤的最长径。研究发现肿瘤长轴的直径与肿瘤 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比肿瘤双径乘积与肿瘤细胞数量的变 化关系更为密切 单径测量法更加简便,重复操作性更强
编辑课件

《肿瘤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肿瘤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内内支架(EMS)治疗
实用文档
2、内容
(2)非血管途径的介入治疗
梗阻性黄疸胆管内、外引流术及支架置入术(Percu 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c Drainage,P TCD)
肿瘤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和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rcutaneous Ethano l Injection,PEI)
实用文档
(2) 浸润性癌 Invasive carcinoma 病理 X 线表现 增生型 充盈缺损 浸润型 狭窄僵硬 溃疡型 龛影 + 环堤 其他表现 粘膜破坏、杵状皱襞 管壁僵硬、蠕动消失
实用文档
早期食道癌(I型) 与病理对照
浸润性食道癌 (增生型)
实用文档
良 恶 性 溃 疡
实用文档
胃癌(增生型)
实用文档
(4)磁共振波普
Normal
NAA Cho Cr
Tumor
Cho
Necrosis
生物化学层面上显示病变的物质代谢
实用文档
磁共振波谱:诊断与鉴别诊断
Normal Tumor
实用文档
磁共振波谱:治疗疗效早期评价
H-1 MRS
Cho
胆碱峰的高低和峰 下面积变化 早期评价:24小时
6
4
2
0
Frequency (ppm)
实用文档
1、分类
(1)二维超声诊断法(B超)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是将回声信号以光点的形式显示
为二维图像,以光点的辉度表 示回声的强弱, 实时显像(Real-time imaging)
实用文档
(2)彩色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 主要用来显示血管的分布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利用血液中的红细胞对声波的散射,产生多普勒效应,经 伪彩色编码技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彩色血流影像 设定流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离探头的血流为蓝色

胸腺瘤影像诊断

胸腺瘤影像诊断

胸腺瘤伴钙化
钙化分为被膜钙化和实质钙化; A型胸腺瘤不伴有实质内钙化,但可伴有被膜的条状及结节状
钙化; 66例中,13例伴小于2mm的微钙化或片状泥沙样钙化,其中2
例为AB型,1例为B1型,10例为B2及B3型; 微钙化或泥沙样钙化更常见于B型胸腺瘤;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大约30%伴重症肌无力,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A型:17%发生重症肌无力(WHO 2015); AB型:18%; B1型:44%; B2型:54%; B3型:50%; 胸腺癌:<5%;
胸腺瘤伴胸腔积液
部分胸腺伴少量胸腔积液(13/66); A 型、AB型胸腺伴胸腔积液(0/66); 胸腔积液常见于B2、B3型胸腺瘤(12/13); 1例为B1型胸腺瘤; 文献2组53例和84例胸腺瘤、2组105+94例胸腺瘤/癌,胸腔积
液均未见A型,AB型可伴有积液; 结论:A型胸腺瘤不伴有胸腔积液,B2、B3型常见;
胸腺为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主要分泌:胸腺素、胸腺 生长素;
胸腺素—淋巴干细胞—T淋巴细胞; 胸腺生长素—促进T细胞—分化成胸腺依赖细胞和阻断神经肌
肉传递的作用。
新生儿胸腺
新生儿胸腺
新生儿胸腺
新生儿胸腺
新生儿胸腺
胸腺瘤
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 发病年龄:40岁以上,30岁以下罕见; 男女发病率相仿; 发病率相对较低,占所有成人恶性肿瘤的不到1%; 1/3出现重症肌无力,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3~5%初诊可发生远处转移; 胸腺瘤病理标本上均有不同程度间隔存在;
胸腺肿瘤影像诊断
伊旗人民医院
定义
胸腺瘤:被认为是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是前纵隔最常见 的肿瘤,多数为成年人;
胸腺大体解剖示意图

胸腺瘤 PPT

胸腺瘤 PPT

B3型胸腺瘤
被认为是一种高分化的胸腺癌,是一种中度 恶性肿瘤。
通常无包膜,但显示边缘浸润不明显,可侵 犯纵隔脂肪或邻近器官。
切面有白色纤维间隔分隔。
瘤细胞呈小叶状,由厚的纤维和透明性变的间隔分开。 主要诊断标准是上皮内淋巴细胞稀少,肿瘤细胞形成呈模糊
的实性片状或表皮样结构。 肿瘤细胞呈多角形、中等大小、核圆形或伸长,常有核折叠
小叶大小不一,由薄或厚的无细胞的纤维带分隔。 注意与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鉴别:淋巴瘤常有淋巴细胞浸
润间隔或包膜,并且B1型胸腺瘤肿瘤细胞CK表达为阳性。
免疫表型
肿瘤上皮细胞:CD19弥漫阳性、CK7、CK14、 CK18局灶阳性,CK20、CD5、CD20和CD70阴性。
淋巴细胞多数是未成熟T细胞:CD3、CD5阳性, CD1a、CD99、TdT阴性
几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在55~56之间,儿 童和青年极其罕见。
好发部位:前隔
分类原则
主要是根据肿瘤性上皮细胞和胞核是否为梭形或卵圆形,形 态均一温和(A型),或者肿瘤细胞是否以圆形或多边形为 主(B型)。
B型胸腺瘤根据淋巴细胞浸润的多少和肿瘤上皮细胞非典型 性程度分为三个亚型:B1(富于淋巴细胞型)、B2和B3 (富于上皮细胞型)。
组成。 与正常非退化胸腺的区别主要在于结构上的不同,包括过大
的皮质区与较小的类似于胸腺髓质的区域,很少胸腺小体, 不规则的分叶和厚的纤维包膜或不规则的纤维分隔。
肿瘤上皮细胞少而小,以分散的卵圆形细胞出现,核染色质 淡,异型性不明显,散在分布,不形成细胞团。
淋巴细胞样成分为密集排列的小淋巴细胞团,其染色质呈块 状。
带。 背景血管可显示血管瘤样改变。 胸腺癌偶尔发生于A型胸腺瘤:坏死区的存在,显示核染色

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18FDG, 18F-MISO
Gallium-68
68Ga镓 68min
68Ge (271days)
68Ga-抗体
Rubidium-82 82Rb铷 1.3min 82Sr (25days)
82Rb
36
图像特征
阳性(“热区”)显像 特征:高度摄取放射性 药物和(或)摄取后排 泄延缓形成放射性异常 浓聚 骨转移性病变
3
主要内容
简介 放射诊断
✓ X 线平片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磁共振成像(MRI) ✓ 介入放射学
超声 核医学
4
透视:很少应用,可结合摄片动态观察,增加信息量 摄片: 胸部摄片、骨骼摄片、腹部摄片、乳腺摄片
造影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泌尿道造影、胆道造影、
血管造影
5
摄片
骨骼摄片:骨转移
16
灌注 脑膜瘤
17
弥散成像
C+
乳腺癌 可以量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b=500
b=1000
b=2000
18
弥散张量 成像
常规导航与 FA图融合图像 A:冠状面重建 B:矢状面重建 C:横断面图像 D:三维重建,
白质 纤维受 压向内移位
19
Normal Tumor
磁共振波谱:诊断与鉴别诊断
20
磁共振波谱:治疗疗效早期评价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核素
缩写 半衰期
制备方法
产品
Carbon-11
11C 炭 20min
14N(p, )11C
11CO2
Nitrogen-13 13N 氮 10min
16O(p, )13N
13N-氨基酸
Oxygen-15

正常胸腺及胸腺病变的CT表现 ppt课件

正常胸腺及胸腺病变的CT表现  ppt课件

36岁,女性患者。胸腺淋巴样(滤 泡性)增生,胸轻度增大,边缘稍 隆起。
3.胸腺囊肿
胸腺囊肿不多见,占前纵隔肿瘤1%-3%。可为先天或后天获得性,根据病理组 织学将胸腺囊肿分为三类:
(1)先天性胸腺囊肿,可发生于胚胎期胸腺移行途中颈部至纵隔的任何部位, 但最常见于前上纵隔胸腺区。颈部胸腺囊肿最常见于3-8岁儿童,纵隔胸腺囊 肿多见于成人。多无症状,偶在查体或因囊肿大有压迫症状,如胸闷不适、胸 痛行X线检查时被发现。 (2)获得性胸腺囊肿,常见原因为感染,但也有认为Hassall氏小体扩张构成, 好发于无症状的男性。有报道在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无症状的患者中可发生巨 大的多房性囊肿。 (3)囊性胸腺肿瘤,此系胸腺肿瘤囊性变。一些胸腺肿瘤,如:何杰金氏病、 精原细胞瘤、胸腺癌也可表现为广泛的囊性改变,甚至掩盖了原来的肿瘤,但 后者从未见有完全囊变而形成薄壁囊肿者。

正常CT表现(密度)
在6-19岁人群中胸腺的CT密度与肌肉相同或稍高,CT值 约为30Hu。 由于随年龄增加腺体遂渐消失而代之以脂肪,故从青 春期至25岁期间,以前外凸的外缘变得扁平或内陷,CT 值比肌肉低。 25岁后胸腺进一步萎缩,不再能见到明确的软组织密度 的胸腺结构,但可见在较丰富的脂肪背景上软组织密度 岛,萎缩的速度和程度因人而异。在83%的小于50岁的 人群中还可见正常胸腺。 此后前纵隔完全脂肪化,但大部分人还可见到密度稍高于 脂肪的残存的纤维性胸腺框架。

异位胸腺
A
B
Figure 2. Cervical component of the thymus in a 3-year-old boy with a strong maternal family history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The cervical component was misinterpreted as an “exophytic tumor of the thyroid gland.” Contrast -enhanced CT scans show a normal mediastinal thymus (arrows in A) and its cervical component (arrows in B). Follow-up studies 2 years later showed no change, and the patient remained asymptomati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