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冲击响应谱校准技术的研究
冲击脉冲频谱分析技术探讨doc

0.000010.00002,0.16..:= 00.0050.010.0150.020.0250.030.035202冲击脉冲频谱分析技术探讨摘要:振动频谱分析法是目前我国诊断设备故障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是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故障很难诊断。
有些情况下,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冲击脉冲频谱分析技术是适应需要而诞生的一种全新诊断技术,尤其诊断轴承和齿轮故障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关键词:振动频谱、包络、冲击脉冲频谱、共振1.1 概述40多年的成功经验,冲击脉冲专利技术(SPM)已经非常成功地被用于获得一个快速的、容易的和可靠的关于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的诊断信号。
在轴承整个生命周期中,轴承在承载的滚动元件和它的轨道之间的界面产生冲击.这些冲击信号被传感器拾起,传感器按比例输出冲击振幅。
不像振动传感器, 易受到外界振动信号的干扰,冲击脉冲传感器经过32kHz 的共振,诊断准确、可靠。
如今,冲击脉冲频谱分析技术的出现,使得诊断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可以精确诊断出轴承和齿轮的故障,大大降低其它信号的干扰。
1.2 振动频谱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时域波形信号,时域波形信号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转换成频域信号,也就是说将以时间为横坐标的时域信号分解成以频率为横坐标的频域信号,这时得到的图形叫频谱图。
通过对该信号的各频率成分进行分析,对照设备运行的特征频率,以便查找故障源,这是普通分析仪常用的方法。
1. 3 冲击脉冲频谱通过冲击脉冲传感器采集冲击脉冲信号,(传感器共振频率固定为32kHz ,是冲击信号的理想载波。
)通过对冲击信号作包络分析,取得包络信号,再对包络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将以时间为横坐标的包络信号转换成以频率为横坐标的频域信号,通过对该信号的各频率成分进行分析,对照设备运行的特征频率,查找故障源。
1.4 冲击脉冲频谱的优点Bearing damage轴承的特征频率1.4.1 诊断轴承的中、前期故障,延长预警时间。
冲击响应谱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控制仪输出驱动信号到功率放大器 , 功率放大器输出一 电流到振动台而使振动台动圈产生一推力 , 这环节可以用一 增益系数 G 表示 。 因此外激励可由下式计算 :
F ( t) = GS ( t) ( 10)
首先确定第一个分析频率点的延迟 t d1 , 以后各分析频率点的 延迟时间的确定依据下列公式 :
3 时域波形合成
合成小波法 ( WAVSY N) 是冲击时域波形合成的一种常用 方法 ,用该方法合成的时域波形可满足初始和最终速度 、 位 移为零的条件 ,因此可准确地在振动台系统上再现 。 该法采用的基本波形用下列式子表示 :
W ( t) m = 0 ( 0 < t < t dm ) W ( t) m = A m sin 2π fm ( t - t dm ) Nm ( 1)
t dm ≥ t d1 t d1 < t dm + Tm < t d1 + T ( 7) ( 8)
求解方程 ( 9) , 得出系统的响应加速度 X ¨ , 进而就可以计 算出冲击响应谱 Ass 。
5 冲击响应谱修正
根据规范合成一满意的时域波形以后 , 就可以以此为驱 动信号 , 工程上的作法是先将驱动信号转化为一小量级 , 在 小量级下均衡 , 均衡完成后 , 逐步将量级升至试验量级 , 通常 设四个预置量级 , 即 - 12dB , - 9dB , - 6dB , - 3dB ,0dB ,为了 做到对响应的有效控制 , 在每一个量级都要对驱动信号进行 修正 , 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递增 。
冲击响应谱控制就是对计算出的冲击响应谱 Ass 进行控 制 , 保证 Ass 满足规范要求 。 冲击响应谱控制有两种方法 : 传 递函数均衡法 ( TFE 法) 和波形幅值均衡法 ( WAE 法) , 本文采 用波形幅值均衡法 。 波形幅值均衡法分以下几步进行 : ①将合成的时域波形输入到振动台系统 , 计算出振动台 上控制点的响应波形 ; ②求得响应波形的冲击响应谱 , 与规范规定的冲击响应 谱进行比较 ; ③利用比较结果来修正合成时域波形的有关参数 , 将修 正后的时域波形输入到振动台系统 。 以上步骤多次重复 , 首先从低量级 ( - 12dB) 开始 , 逐步 升至满量级 ( 0dB) 。 由于 A m 值对冲击谱值影响最大 , 因此在 计算冲击谱值与规范冲击谱值作比较时 , 主要修正 A m 值以 达到修正时域波形的目的 , 假设冲击谱值在一定变化范围内 是线性的 , 设分析频率点 f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冲击谱计算值为 ASSm , 该点的 冲击谱规范值为 Asm , 修正后的 f m 点对应的 A′ m 值可按下式 计算 :
基于LabVIEW的冲击响应谱试验测量系统研制

基于LabVIEW的冲击响应谱试验测量系统研制罗纪; 沈志强; 焦安超; 王磊【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9(000)0z2【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冲击响应谱环境试验; LabVIEW【作者】罗纪; 沈志强; 焦安超; 王磊【作者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16.2引言冲击试验是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的一种,其目的是验证受试产品在运行过程中耐受冲击作用的能力。
传统的冲击试验,是以简单脉冲产生的冲击效果进行实际冲击环境的模拟。
这种方法很大的局限性,与真实的冲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会损坏试验设备的减震装置。
冲击响应谱试验技术采用冲击载荷作用在系统上的响应来衡量冲击作用的效果,可以十分科学,合理的描述试验条件[1-2]。
本文在对冲击响应谱试验的原理及算法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以NI数据采集系统硬件为基础,利用Lab-VIEW编程语言开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冲击响应谱测试系统。
1 冲击响应谱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冲击响应谱(SRS)通常又称“冲击谱”,是指将实际的物理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线性的、相互独立的、单自由度的质量弹簧系统,当其公共基础受到冲击激励时,对每个单自由度系统进行冲击响应分析计算,得到响应最大值,和其对应的固有频率组成函数响应曲线[3-5]。
图1 冲击响应谱计算模型从对冲击响应谱的定义中不难发现,在冲击响应谱的计算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冲击响应的计算,来自外界的输入施加到系统上时必将会产生相应的输出即系统的响应,在输入已知或事先给定的情况下,计算系统的输出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系统的模型,也就是结构动力学方程。
设单自由度系统的物理模型如图2所示。
单自由度系统的数学方程为:其中m、c、k分别为系统的质量、阻尼和刚度。
设代入式(1)可得:其中和分别表示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方程的通解为:上式为位移响应与时间t和固有频率fn的关系式,表示为X(t,fn),一般的冲击响应谱用加速度响应和频率的关系式进行表示,对上面的式求二阶导数后表示为冲击响应谱计算过程如下:假设冲击脉冲的持续时间为t∈(ta,tb),其中ta,tb分别是系统受到冲击激振作用的起始和结束时刻;分析的固有频率fn∈(fn,fm),其中fn、fm分别表示分析频率的上下限。
冲击响应谱试验技术讲座讲稿

4.2.4 水平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机
冲头 传感器 谐振板 试件 支架 缓冲器 底座
试验结果表明:
1) 响应谱的低频斜率随试验台的后座支撑阻尼的减小而降低,可以调 节后座支撑阻尼,调整响应谱斜率; 2) 其柺点频率可近似表示为f2≈1/2D(冲击脉冲宽度),并随冲击峰值 的增大而稍有前移。可以调节冲头和响应板之间的冲击垫调节冲击脉 冲宽度,从而调节拐点频率; 3) 响应板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造成台体垂直于台面方向的加速度响 应过大,超过规范对横向运动比的要求; 4) 合理选择支撑刚度,使一阶频率低于100Hz,以避免响应谱曲线出现 低频峰值; 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可以较好的模拟爆炸冲击环境,其响应谱容差满足要求, 符合试验规范。并且摆锤式响应谱试验机有如下优点: 1) 目前响应谱试验机谐振台面较厚,并且为水平方向冲击,在水平方向 的响应量值在台面上各点差别较小,因此有比较好的均匀度; 2) 可以方便地调整响应谱斜率和拐点频率,能进行不同的响应谱试验; 3) 响应板可以根据需要加大,安装试品方便。
1.2 冲击响应谱的定义 顾名思义,冲击响应谱是冲击作用在一个系统上,系统 上产生的响应,响应的大小和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有关, 因此以横坐标为系统的固有频率,纵坐标为响应的最大峰 值,画出的曲线就是冲击响应谱。 更加专业的定义为: 冲击响应谱是指一系列单自由度 质量阻尼系统,当基础受到冲击激励时各单自由度系统在 不同的固有频率下的响应峰值。
怎样根据等效损伤原则来确定冲击的参数?
【例4】 从真实冲击环境的数据中 找到所对应的fi所对应的Ai,设找 到的fi=43Hz,对应的A=198m/s-2, 假设需要用半正弦进行冲击试验, 从归一化的半正弦冲击谱曲线查到fnD=0.78时,a(γ) =1.78,得 A=198/1.78=108.6m/s-2,D=0.78/43=18ms。 同理可以求得后峰锯齿波和梯形波的等效冲击试验脉冲加速度 峰值和冲击脉冲宽度。
冲击响应谱试验技术

专题讲座冲击响应谱试验技术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吴斌2009年4月20日目录1 冲击响应谱概述 (2)1.1 引言 (2)1.2 冲击响应谱的定义 (3)1.3 冲击响应谱的特点及用途 (8)1.3.1 冲击响应谱的坐标系 (8)1.3.2 冲击响应谱特点分析 (9)1.3.3 冲击响应谱的用途 (10)1.4 冲击试验的等效损伤原则 (11)1.4.1 根据冲击响应谱进行试验确定 (11)1.4.2 等效损伤原则 (13)2 冲击响应谱的算法 (16)2.1冲击响应谱数字分析中的参数选择 (18)2.2 不同Q值间冲击响应谱的转换 (19)3 冲击试验规范 (21)4 冲击响应谱的试验方法 (24)4.1 振动台模拟 (25)4.2 机械式撞击试验装置 (26)4.2.1固定谐振频率试验装置 (27)4.2.2可调谐式试验装置 (28)4.2.3用跌落式冲击台进行冲击响应谱试验 (28)4.2.4水平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机 (30)1 冲击响应谱概述1.1引言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产品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冲击,而这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了冲击试验。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冲击试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它也在国防、民生等行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冲击试验,主要是以简单脉冲产生的冲击效果来模拟实际的冲击环境,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有被冲击响应谱规范试验技术所代替的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冲击响应谱较传统的冲击规范有如下几种合理性和优势:1)研究冲击的目的不是研究冲击波形本身,而更注重的是冲击作用于系统的效果,或者说研究冲击运动对系统的损伤势。
而用冲击的时间历程来描述损伤势不但困难,而且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而冲击响应谱规范则能很好的避免这样的错误;2)传统的冲击规范严格规定脉冲的类型,而相应谱规范则对冲击脉冲的类型和产生冲击的方法不做严格要求,因此做实验的灵活性增大;3)冲击响应谱是响应等效的,对产品的作用效果也等效,因此冲击响应谱模拟比规定冲击脉冲来模拟更接近实际冲击环境;4)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来说,通过冲击响应谱的分析,可以对设备各部件所承受的最大动力载荷能够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从而预测出冲击潜在的破坏;同时还能提供给工程设计人员一个比较灵活的技术,以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
冲击响应谱与经典冲击试验等效计算方法

冲击响应谱与经典冲击试验等效计算方法杨博;陈立伟;冯伟;张冰【摘要】产品即使在试验室里通过了经典冲击试验环境,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还有损坏.因此简单采用经典冲击作为检测条件的试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另外,试验中,给定的波形量级与脉宽往往超出电动振动台或冲击台的性能范围,阻碍了试验的顺利进行.基于等效冲击试验原理,采用冲击响应谱(SRS)代替经典冲击.运用改进的递归数字滤波法编制经典脉冲的冲击响应谱计算程序,实现了经典冲击与冲击响应谱的等效计算.算例和试验表明,方法合理可行.【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经典冲击;冲击响应谱;等效冲击【作者】杨博;陈立伟;冯伟;张冰【作者单位】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62;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62;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62;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76;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16.5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
为了考核、评定产品在冲击作用下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及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可靠性,须对产品进行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一般分为经典冲击和冲击响应谱两种。
经典冲击一般有半正弦波、梯形波和锯齿波三种,实践证明,部分产品试件即使在试验室里通过了用经典冲击即半正弦、梯形波和锯齿波做的冲击试验,在野外和实际环境中还有损坏;或者在试验室里没有通过经典冲击试验环境,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却未见异常。
因此简单采用经典冲击作为检测条件的试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冲击响应谱试验规范在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使用。
目前在动力学环境试验中,用冲击响应谱试验代替经典冲击试验来模拟试验件遭受的各种冲击环境也是冲击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GJB 150A中明确规定只有证明测量数据在经典脉冲的容差内,才允许采用后峰锯齿脉冲与梯形脉冲,其他均以冲击响应谱作为瞬态冲击的试验标准。
冲击响应谱

冲击响应谱冲击响应谱通常简称“冲击谱”,它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标准化组织(iso)所属的技术委员会以及我国的国家标准,都已经把冲击谱作为规定冲击环境的方法之一。
因此,冲击谱是对设备实施抗冲击设计的分析基础,也是控制产品冲击环境模拟实验的基本参数。
所谓冲击谱,是将冲击源施加于一系列线性、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时,将各单自由度系统的响应运动中的最大响应值,作为对应于系统固有频率的函数而绘制的曲线,即称为冲击谱。
由定义可知,冲击谱是单自由度系统受冲击作用后所产生的响应运动在频域中的特性描述。
它不同于冲击源的傅里叶频谱,其区别在于:傅里叶频谱仅仅研究冲击源本身在频域中的能量分布属性,只是冲击源函数在频域中的展开,它不涉及任何一个要研究的机械系统的响应。
虽然冲击频谱与傅里叶频谱两者都是频率的函数,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换言之,冲击五音就是一系列固有频率相同的单自由度线性系统受到同一冲击鞭策积极响应的总结果。
产品受到冲击促进作用,其冲击积极响应的最大值意味著产品发生最小形变,即为试验样品存有最小的变形。
因此,冲击积极响应的最小加速度amax与产品受到冲击促进作用导致的受损及故障产生的原因轻易有关,由此带出了最小冲击积极响应五音。
3最大冲击响应谱又可以作如下细分1.正起始冲击积极响应五音(+i)就是指鞭策脉冲持续时间内,一系列被鞭策单自由度系统与鞭策脉冲同方向上发生的最小响应值。
amax(+i)与适当系统的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2.正残余冲击响应谱(+r)是指激励脉冲持续时间结束后,一系列被激单自由度系统与激励脉冲同方向上出现的最大响应值amax(+r)与相应系统的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3.负起始冲击积极响应五音(-i)就是指鞭策脉冲持续时间内,一系列被鞭策单自由度系统与鞭策脉冲反方向上发生的最大值amax(-i)与适当的系统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4.负残余冲击响应谱(-r)是指激励脉冲持续时间结束后,一系列被激单自由度系统与激励脉冲反方向上出现的最大值amax(-r)与相应的系统固有频率fn的关系曲线。
冲击响应谱试验规范述评

冲击响应谱试验规范述评
卢来洁;马爱军;冯雪梅
【期刊名称】《振动与冲击》
【年(卷),期】2002(021)002
【摘要】在冲击试验中,制定一个能真实地模拟爆炸冲击环境的试验规范是确保试验产品安全、真实地经受冲击环境考验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冲击响应谱试验规范的起源,冲击响应谱的概念、算法及算法比较,冲击响应谱规范的科学性及局限性.【总页数】4页(P18-20,31)
【作者】卢来洁;马爱军;冯雪梅
【作者单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
京,100094;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123
【相关文献】
1.冲击响应谱绝对校准研究中冲击响应谱的计算方法 [J], 曹亦庆;李新良;秦海峰;郑喜红
2.冲击响应谱规范试验室模拟述评 [J], 刘洪英;马爱军;安梅岩;石蒙
3.基于低频振子与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低频冲击响应谱修正方法 [J], 杨宁;王鹏;张磊;闫明
4.一种宇航继电器冲击响应谱等效计算方法的研究 [J], 宋伟;孟晓脉;王力;纪明明;
纪志坡;陈永刚
5.基于LabVIEW的冲击响应谱分析的实现方法 [J], 魏建波;孙志红;贺娜;韩福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技术
冲击响应谱校准技术的研究
厉巍陈永久朱永晓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9)
摘要:冲击响应谱试验已经成为大多数航天产品必做的力学环境试验项目之一,传统的冲击试验缺乏对冲击环境模拟的真实性,本文介绍了冲击响应谱的原理和冲击响应谱试验设备;用labVIEW为平台,编写了冲击响应谱校准软件,为冲击响应谱试验机的校准与数据分析提供了通用性较好的校准分析方法,并基于PXI系统设计了冲击响应谱校准装置。
关键词:航天产品LabVIEW 冲击响应谱校准PXI系统
0引言
冲击响应谱试验机是用于完成冲击响应谱试验的环境试验设备,冲击响应谱是对产品实施抗冲击设计的分析基础,也是生产中冲击环境模拟试验的基本参数,在航空、航天重点型号科研生产及有关重大科技专项中,冲击响应谱试验已经成为必做的环境试验之一。
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力情况复杂,其中,冲击激励会使设备激起强迫振动和固有频率响应,使产品性能和结构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失效。
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产品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冲击,而这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了冲击试验。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试验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冲击环境的模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击响应谱试验也来越被关注。
1 冲击响应谱原理
冲击信号与一般的振动信号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工程中研究冲击信号的目的并不是研究冲击波形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冲击作用于系统的效果,或者说是研究冲击运动对系统的损伤势。
不论用冲击的时间历程还是用频谱都难以描述冲击的损伤势,因此必须使用能够衡量冲击效果的冲击响应谱。
冲击响应谱系指一单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当公共基础受到冲击激励时产生的响应峰值作为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函数绘出的图,其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冲击响应谱的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可归结为如下微分方程的解:
式中,;
;
2 冲击响应谱试验设备
冲击响应谱环境模拟试验比较复杂,试验设备的类型也较多,目前冲击响应谱试验通常使用的设备主要有电动振动试验台和机械式试验机两大类,其中机械式试验机主要分谐振式冲击响应谱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谱试验机两种。
电动振动台模拟冲击响应谱环境试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波形组合来实现冲击响应谱的模拟。
振动试验系统一般有控制系统、功率缩小器、台体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仪、电荷缩小器、传感器等;台体系统包括振动台、水平滑台等。
在进行试验时,在振动台上安装试验夹具和试验产品。
冲击响应谱试验过程中,控制系统将设置好的冲击谱转换成时域电压驱动谱,经缓冲存储器后有数模转换器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然后收入功率缩小器激励振动台,生成一次脉冲运动。
振动台面上的传感器把采集到的脉冲响应信号经电荷缩小器后输入控制系统,得到加速度时域波形,控制仪将时域波形处理成冲击响应谱。
谐振板式冲击响应谱试验机的基本原理是:冲击锤对板的激励是垂直下落的(激励点在板的上表面),当一块板受到冲击时,板会被激起谐振,调整冲击力的作用效果,使板被激起的响应近似于复杂的衰减正弦波,若此响应对应的冲击响应谱值与要求的规范谱值一致,则可认为固定在板上的试验样品经受了冲击响应谱环境试验。
摆锤式冲击响应谱试验机是摆锤撞击式的(激励点在台体的侧面),主要包括试验机主机、控制系统、测量分析系统等部分。
冲击锤撞击台体时,台体在此激励作用下产生瞬态振动,若此时台体上的响应对应的冲击响应谱值与要求的规范谱一致,将试验样品装在台体上,就可认为样品经受了冲击响应谱环境试验。
3 冲击响应谱校准原理
本文采用的校准方法是比较法校准,校准系统工作原理框图见图2。
冲击响应谱试验机产生满足要求的冲击响应谱,采用高冲击压电加速度计采集冲击响应谱信号,经高冲击电荷缩小器进行信号缩小后,进入PXI采集系统,用校准软件进行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标准冲击响应谱,再和被校冲击响应谱相比较,完成校准。
图2 校准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按图2所连接校准设备,信号适调器输出接冲击响应谱试验机校准系统。
在被校准试验机规定的冲击幅值范围内,选取相应冲击脉冲幅值进行冲击校准,同时用校准软件记录波形,进行分析。
主要校准以下技术参数:冲击响应谱最大时域幅值误差的校准,冲击响应谱时域波形持续时间误差的校准,冲击响应谱频域基本波形和允差要求,冲击响应谱台台面响应的重复性,冲击响应谱台台面响应不均匀度等。
4 冲击响应谱校准装置
校准装置主要由传感器、信号适调器、PXI系统以及校准软件(计算机)组成。
校准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PXI系统主要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分析单元、波形采集单元、信号输出单元,以上这些单元,分别以模块形式嵌入PXI的机箱内。
其中数据采集单元为多通道,可以同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图3 校准装置框图
高加速度冲击的测量。
高加速度冲击的测量在实践中是个技术难题。
高冲击的显著特点就是时间短、能量大,难以进行控制。
测量传感器的选型、测量传感器安装夹具的设计与加工、采集设备的选型、校准软件的编制中涉及高冲击测量的部分都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难点。
设备的选型应满足高冲击加速度和复杂脉冲的要求。
压电加速度计应具备高固有频率和坚固的结构;电荷缩小器应具备较好的滤波特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压电加速度计的安装,需要设计加工刚性和高传递性能的安装夹具。
信号的采集与传输需采用低噪声电缆并适当使用滤波器件进行滤波。
5 校准系统软件
基于NI LabVIEW软件平台研发航天产品冲击响应谱试验机现场校准软件。
针对现场校准的特点,研发实用简便的现场校准软件。
因为冲击谱是将冲击源施加于一系列线性、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时,将各单自由度系统的响应运动中的最大响应值,作为对应于系统固有频率的函数而绘制的曲线,是一系列固有频率不同的单自由度线性系统受同一冲击激励响应的总结果,是典型的线性系统在脉冲激励下的响应求解。
研发校准软件需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案,采用变步长方法对微分方程进行求数值解,保证高的精度和数值稳定性,进而进行冲击响应谱的绘制,完成冲击响应谱试验机的各参数的现场校准。
主要特点:可对采集信号同时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可以同时观测多个通道测量信号;具有过载报警功能,避免高冲击加速度的冲击响应谱由于削波造成信号失真;针对频域分析,具有报警允差线,直观便捷的完成现场校准。
6 结束语
本文对冲击响应谱的校准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精度的冲击响应谱试验机校准系统,编制了冲击响应谱校准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冲击响应谱试验机的校
准、分析,并且系统的操作界面简单、直观。
参考文献
1.力学计量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组织编写原子能出版社2002年
2.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手册汪凤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年
3.振动与冲击手册第二卷振动与冲击测试技术《振动与冲击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著1990年
4.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宁建国王成马天宝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厉巍,(1978.1-)女山东日照,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力学计量.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