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_

合集下载

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1张PPT)

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1张PPT)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 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凸透镜和薄膜 间的距离,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室外景 物清晰的像.如果把薄膜换成感光胶片, 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成像特点
1. 照相机成__缩__小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大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两__侧.
来自物体(人或景物)上每一点的光经过胶片照相机的镜头后都在胶片上会 聚成一点,所有会聚的点就形成了被照物体的像.
胶片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思考 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像是什么样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 像就是缩小、倒立的.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 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便于观察.
电荷耦合器件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例 用手机拍照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凸__透___镜.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 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__物__距___(选填“物距”或“像距”).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还有哪些仪器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演 示 观察投影仪成像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 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 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成像特点
1. 投影仪成_放__大_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小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两___侧.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3. 透镜的光学性质4. 生活中的透镜现象5. 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生活中的透镜现象,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第二课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3. 第三课时:透镜的光学性质4. 第四课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一)5. 第五课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二)6. 第六课时: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7. 第七课时: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望远镜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准确地描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3)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4)能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简易望远镜等。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概念的理解。

(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4)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原理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等,用于开展透镜实验。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生活是一面透镜,它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光线,展现给我们多样的景色和感受。

透镜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也可以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视角和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透镜的概念来思考和解读我们所面对的各种情境和问题。

首先,生活中的透镜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和事。

每个人的视角都是独特的,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也各不相同。

透镜可以扩大或缩小我们对不同人的观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动机、行为和思想。

通过了解不同人的故事和背景,我们可以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们的行为,避免过于主观或片面地对待他人。

其次,透镜也可以改变我们对待问题的方式。

当我们面临困难或挫折时,有时我们会陷入消极和困惑的状态。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就能发现其中的好处和机会。

透镜可以调整我们对待问题的方式,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它可以让我们开拓思维,看到问题的多面性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透镜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缺乏客观的认识。

我们可能过于自恋或自卑,无法真实地看待自己。

透镜可以让我们以客观的眼光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透镜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不足,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透镜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中的美景和美食,透过透镜,可以更加真实而美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透镜可以捕捉每一个细节和瞬间,让我们更加专注和珍惜当前的时刻。

透镜也可以放大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激和满足感,让我们更加乐观和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结起来,生活中的透镜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概念。

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和事,改变我们对待问题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以及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透镜是一个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透镜的力量,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让我们用透镜来审视和感知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智慧和美好!。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 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 天花板上就能得到图案清晰的像。
1、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使图像成在屏幕上.
三、放大镜
F
f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解析】选B.幻灯机的结构和调节与投影仪类似,为了观众观察方 便,银幕上的像应是一个正立的像,这就需要将幻灯片倒置.幻灯机 镜头或照相机镜头成像时,物与像是全方位倒置,不仅上下倒置, 左右也倒置,故B正确.
(2010·广安中考)“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 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他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 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实像
放大镜成虚像
如图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选填“顺着” 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 在屏幕上形成_____(选填“实”或“虚”)像.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 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
生活中的透镜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一、照相机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早期的照相机
2、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是怎样做到的?

1
2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2.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3.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4.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对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大,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手机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太原地铁的刷脸乘车系统,在乘客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完成开闸进站,为了兼顾疫情防控需要,使用了更加强大的“刷脸”功能,即便戴着口罩也能快速识别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核心元件是凹透镜B.“刷脸”原理与幻灯机原理相同C.乘客通过摄像头所成的是虚像D.人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会变大6.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拍摄到更大的像应该将镜头远离景物B.景物在镜头前任何位置都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7.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放火镜看报纸 B.在电影院看电影C.看水中的石头 D.湖边人树在水中的倒影8.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问题
晶莹的露珠是大自然创造的“透镜”。观察生 活中用到透镜的地方,想一想:这些透镜所成的像 各有什么特点?
1
照相机 01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 相当于光屏
பைடு நூலகம்
照相机成像特点 :①像距小于物距;②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异 侧;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在2倍焦距外, 像在1倍2倍间
1
放大镜 03
放大镜的镜片相当于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特点 :①像距大于物距;②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同 侧;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像距大于物距
小菜一碟
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 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小菜一碟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
该采取的办法是
A.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靠近小丽,同时
镜头往后缩
C.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远离小丽,同时
镜头往后缩
1
投影仪 02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 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 :①像距大于物距;②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异 侧;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堂小结 想想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1
04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 现在光屏上

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范文

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范文

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3. 学会使用透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3. 透镜实验的操作方法。

难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透镜实验的操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透镜实验器材;2. 教学课件和教案。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好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透镜实例,引起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种类和特点,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透镜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透镜的光学性质。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透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学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透镜的种类和特点的理解;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的掌握;学生对透镜实验的操作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七、教学拓展:1. 透镜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2.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光学性质变化;3. 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深入研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
是因为露珠相当于___正_立__、_放_大__的_,形成了__凸__透_镜像。
检测反馈
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 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的使用及真 实景物与它平面镜成像在湖中的倒影的区别,说法不正确 的是( B ) A.照相时物距应大于像距 B.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影中的物体与真实物体等高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倒放
二、投影、幻灯机
思考:
想使屏幕上的字变大些,
投影仪要离屏幕近些还是远
些?
远一些
凸透镜离投影片近些还是远
些?
近一些
二、投影仪成像原理、特点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倒立、放大 的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幻灯机实质是可以连续放映的投影仪
变式训练
检测反馈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 图中的甲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B )

A
B
C
D
检测反馈
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 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 一个__凸__透__镜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放__大__(填 “放大”或“缩小”)的____虚__像__(填“实像”或 “虚像”)。
思考: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 立还是倒立?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成像特点:
1.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2.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 的同侧。 3.像距大于物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F
f
f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F
F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F
F
透 镜





F
F
光 线
F
F
F
F





F
F
条 特
殊相机的工作原理图
为什么能成像???
物距:U
像距:v
同学们动手:利用凸透镜三特殊条光线作图 照相机原理
2、照相机的原理
A B’
A’ B
胶卷----光屏 镜头----凸透镜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 相当于光屏。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1、投影仪的构造
镜头
平面镜 投影片
2、投影仪的原理
B‘
A‘
A
B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 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同学们动手作图:投影仪的原理
三、放大镜 1、放大镜实质就是 一个凸透镜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放大的虚像。
照相机 小结:
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幻灯机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放大镜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四、实像和虚像
小孔成像.
照相机的像
B

A AB

投影仪的像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