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地理七下第7章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2)
七下第七章课件3第五节__樱花之国——日本

1: 东京
。
2: 横滨 。 3: 名古屋 。 4: 大阪 。 5: 神户 。 6: 北九州 。
E
6
完成分层导学的选择题
题号
题号
1 B 6 A
11 A
题号
2 D 7 D 12 A
3 D 8 A 13 B
4 5 D B 9 10 D B 14 15 C D
小结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二、日本地震
三、日本工业区
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海运便利 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国土组成
九州
四个 大岛 和数 千个 小岛 组成
本州
北海道
日本海
太平洋
四国
日本的地形
山地面积广
大
中间
平原狭小,
关东平原
分布多在沿 海。最大平 原是关东平 原 沿海
看课本29页“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完成课本30页活动题第1题
日本的火山、地震
日 本
思考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日 本 传 统 民 居
日本温 泉旅游
富士山——日本著名的活火山
完成《分层导学》第18页知识归纳 (一)(二)(三)(四)
答案:(一) 东 西 岛 本州 四国 (二) 北海道 九州 本州 (三) 山地 平原 多 少
(四) 亚欧
太平洋 环太平洋 富士山
学习要点
1、记住日本四大岛屿
2、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掌握主要的工业区分布
看课本28页的图7.50找出活动题第1题
1、日本的四大岛屿?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日本周围的海洋? 日本海、太平洋、鄂霍次克海等 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 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 日本海陆位置的特点 岛国
初中地理教案“樱花之国——日本”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教案“樱花之国——日本”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樱花之国——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日本的地理位置。
2、读图说出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2、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引导归纳。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日本地震并引发海啸导入。
二、了解日本。
问:1、你对日本了解多少?2、为什么日本的文字、建筑风格,甚至城市街道的名字都可以找到我们中国的文化痕迹呢?3、为什么日本的和服像中国古代的服装?学生回答(可讨论合作)教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技术的国家。
从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到近现代广泛受西方欧美文体和技术的影响,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2、看地图册P.18日本在亚洲的位置图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属于亚洲的哪一区?3、看地图册P.4世界地图,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四、学习日本的地形特征。
1、看教材P.28图7.50日本地图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在岛屿,记住它们的名称。
)2、观察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日本的哪些方面有利?(同座讨论,教师引导)3、看地图册P.18日本地形图,在图上找出重要的城市。
问: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引导问:陆地基本地形有哪几种?日本地形有哪些?)五、了解日本的气候特征。
看教材P.16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图问:日本有哪些气候类型?六、小结。
【板书】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北温带38万平方千米岛国——四大岛为主体东京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地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日语以山地地形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教学内容】樱花之国——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日本的地理位置。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七章 亚洲 第五节 日本》公开课教案_4

第七章亚洲第五节日本授课教师:学校:【教学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2、能通过地图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的成因分析。
3、能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对国家的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与东西文化兼容的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导学法、图标比较法【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展示富士山和樱花图片导入新课。
2、小结:日本和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二、【新课学习】(一):日本的地理位置(1).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让学生指出日本在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
(2).多媒体展示英国和日本的地图,学生分组活动讨论:日本的领土构成,日本与英国的纬度差异。
小结:日本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温差异大。
(3).展示亚洲气候图引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展示北京与东京降水气温比较表,指出日本的气候具有海洋性的季风气候特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日本领土地图,由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根据与中国地形图比较,让学生判断日本海岸线具有什么特点及作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5).总结: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多港湾。
(二):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1).展示日本地形图,让学生根据分层设色图分析讨论日本的地形主要以什么为主?(山地和丘陵为主,)。
师生互动:山地面积大,适宜发展哪些农业?(林业,日本森林面积覆盖率70%)。
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人多地狭(日本是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2).小组讨论:由地形图和气候特点分析讨论,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对河流的特点?(3).小结: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且分布在中部,最大平原关东平原,最高的山富士山,降水丰富,宜发展林业,森林覆盖率高.(三):日本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流产生了那些影响?(1).多媒体展示《日本在世界的地图》和《日本国》图。
粤人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5日本(共33张PPT)

总之: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 到安全的地方,不慌不乱,随机应 变,是应急避震的好办法。避震应 选择躲在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 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 安全的地方。
当堂训练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
A. 本州岛
B. 四国岛
C. 北海道岛
D. 九州岛
热带雨林探险 B.享受美味生鱼片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
7、关于日本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火山和地震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狭人稠,需要填海造陆
9、按亚洲的地理分区,日本和中国都属于( )
A、东亚地区
B、东南亚地区
C 、南亚地区 D 、中亚地区
10、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樱花之国-日本
日出之国
樱花之国
国
国
旗
徽
1、地理位置
P28
中国
俄 罗 斯
朝鲜
韩 国
日本位于亚欧
大陆的东岸, __太__平___洋的
西岸,西北部 隔__日__本___海 与_俄__罗__斯__、 __中__国__、 __朝__鲜___及韩
国相望。
2、范围和领土组成
九州 四国
北海道
日本领土主要由 __北___海___道____、__本___州____、
震级 死亡人数 8.2 15万
1995年的阪神地震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裂开的公路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倾倒的房屋
地点 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
阪神 1995.1.17 7.2 5438人 8000多亿元
2011年本州岛附近地震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必修第七单元第五节日本说课稿

《日本》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粤教版七年级地理必修第七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本节知识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
本节有两个特点:1.在教材知识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是世界地理必考国家之一。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地理基本方法,对后面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一下期的学生经过课改,个性突出,他们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且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自然地理特征。
(2)掌握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了解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其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
难点:(1)日本的主要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其工业分布及其原因。
五、教法学法: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基于此,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初一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师生对话法、发现探究法等;并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生生对话、交流展示等几种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幅动态图。
(二)预习展示:由“导学小专家”检查各小组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
(三)合作探究:活动一:说——位置与特征展示多媒体课件《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和《日本国》和《日本的气候图》(1)找出日本周围的海域和邻国(2)明确日本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教师小结:1、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
粤人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5日本(共23张PPT)

四国
地形
南北狭长,海 岸线曲折,多 优良港湾
山地、丘陵广 布,沿海平原 狭小。最大平 原是关东平原
思考: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日本气候图
想一想
日本主要分布什 么气候类型?
东京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富士山:日本最高山峰, 海拔你37对76富米士,山山体呈圆 锥形了,解山多顶少终?年积雪, 有温泉、瀑布,是日本 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也是一座活火山。日本 人称之为“圣岳”。
练一练: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 日本发展 供了有利条件。
,为 提
日本的地形以 是。
为主,最大的平原
日本的气候为
、
。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答案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日本发展 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提 供了有利条件。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最大的平原 是关东平原。
日本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 — 日本[第1课时]
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 成部分,首都。
2、根据地图,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 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形特 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 地震的原因。
4、通过组织讨论日本地震发生时如何防震减 灾,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 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处于环太 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书设计:
纬度位置(温带)
温暖湿润 海洋性强
海陆位置(岛国)
日
海岸曲折 港湾优良
本
与我国相互位置(近邻)
粤教版七下地理7.5樱花之国--日本1

平原是。
关东平原
2、海岸线长,沿岸多岛屿、 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3、日本多火山地震。
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
日本天然温泉
日本温泉
日本传统民居
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气候特点 1、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
候
城市
最冷月气 温
最热月气 温
年降水量
东京 3.7℃
北京 -4.7℃
25.1℃ 26.1℃
1610mm 636mm
4、资源
日本境内大部贫乏,工业所需的原料、 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原料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棉花
进口% 99.7 94.3 90.9 99.8 100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P32页活动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在图上找出日本的工业城市: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 神户、北九州、长崎。想一想, 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燃 料,出口工业产品。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日本的产品І:
数码相机
佳能
索尼
日本的产品Ⅱ: 汽车
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一、一衣带水的邻国
1、位置:
俄 中国 罗
亚洲东部,东临太
斯
平洋,西临日
本海
朝鲜
2、领土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 韩 国、九州(本 国 州最大)
3、邻国
中国、朝鲜、俄罗 斯、韩国
九州 四国
北海道 本州
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
粤人版七下第七章第五节日本课程教学设计

大湾中学七年级地理学科课时备课设计
授课人:
课题第七章:亚洲
第五节:日本
课型新授课
主
备
成员
课标分析课时目标:
一、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三、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本课分析: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五节《日本》,是学生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近的第一个国家,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梳理:
资源挖掘:日本的温泉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比较表面,不能够深入研究,思想不成熟。
从学生知识的储备来看:通过上一学期地理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析图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之前大洲和地区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记住日本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四大岛屿),并能正确填图。
2.使学生记住日本的地形特点。
3.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胡原因,以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难点: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突破措施:视频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日 期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总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 能 记住日本的主要组成:四大岛屿;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过程与
方 法
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运用板块构
造学说,解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在读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
范围和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市。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懂得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借鉴他国经验与教训。
教学重点 记住日本四大岛屿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大大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教学具器材
地图
批
注
[新课导入]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介绍日本的知识竞赛或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
2、请同学们自由交流对日本的了解,从服饰、建筑等方面来了解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
文化。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和展示,概括日本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中西方兼容)
[活动一]看图说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1、看地图册P.18“日本的地形图”,在图上标出所找的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
四国道与九州岛),记住它们的名称。
2、观测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曲折)这对日本的那些方面有利?(渔业、造船
业、海上运输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3、在图上指出重要的城市名称,并分析城市分布在沿海的原因。(引导学生根据分层
设色地形图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地形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分布着狭窄的平原,因此许多
大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平原。)
[活动二]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日本的海陆位置和周围邻国比较得出日本的面积狭小特点。
[活动三]多火山地震
1、在日本地形图上找出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由图例可以判断出它还是什么山?
(火山)
[展示]富士山景观图片,学生欣赏富士山图片,感受其美丽。
2、展示日本近年来地震的图片资料,探讨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可让学生先回顾
复习七年级上策火山地震带的相关内容,投影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3、讨论分析P.30活动1问题:为什么日本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呢?(日本处在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因此多火山地震)
4、增加有关防震避震的知识,学生班上交流对火山地震防避的认识。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活动四]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1、阅读课本P.31图7.55和图7.56,结合具体数据资料分析日本的工业生产特点。
(1)先让学生读书本文字内容和图表,然后出示日本的原料进口图和产品出口图,了
解日本的国情,完成P.32活动1。
(2)工业生产特点。加工贸易型:进口原料燃料(资源小国)→加工→出口工业产品
(经济大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3)日本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各地都有,说出在我国市场上有日本的那些产品呢?(丰
田、尼桑轿车,索尼、松下电器等,展示知名产品图片)
2、工业布局:看P.32页图7.57日本主要工业分布图,根据日本的经济特点,由学
生太像日本的工业区应该布局在什么地方?(沿海)然后置图说出工业分布,找出几大重
要工业区,并分析为什么这样分布?
(1)思考并完成活动2和活动3:找出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太平洋沿岸和濑
户内海沿岸)并在版图上指出几大主要的工业区。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临海型:
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教师总结]日本虽然自然资源贫乏,国土面积狭小,但是日本发挥科学技术先进和劳动
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利用岛国多良港的有利条件,将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
海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加工成工业品,再大量出口工业产品。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我国的国情和日本不一样,我国的经济要迅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速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别人,一定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的经济。
板书设
计
日本
一、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道、九州岛
二、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
三、多火山、地震
四、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1、工业特点
加工贸易型:进口原料燃料(资源小国)→加工→出口工业产品
2、工业区的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临海型: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作业设练习册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计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