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我国物联网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物联网行业综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年我国物联网行业综合发展
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09.06)
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物联网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对于物联网这个概念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在美国早在 1999年就提出来了,由于 NB-IOT的横空出世,2016年将成为物联网颠覆性发展的元年。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5 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书中,1999 年麻省理工学院又进一步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

2009年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给出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据报告称,预计到 2018年物联网终端数将超过移动设备,成为数量最多的互联终端。

物联网与互联网虚拟大脑关系图
2018年物联网(IoT) 将超越手机
物联网产业是个宽泛的概念,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有四层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应用层。

感知层由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组成,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传输层主要由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组成,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应用提供运营支撑与智能处理;应用层包括应用智能抄表、智能停车等各种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产业网络架构
全球物联网产业趋于成熟,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助力“第四代工业革命”。

预测到2020 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超过 300 亿,其中基
于蜂窝技术的连接数将达到 10-20 亿。

IDC 预计到 2020 年,全球。

2017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总述:5G支撑物联网落地,物联网是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5G和物联网是通信行业未来10年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其中有两个是面向物联网的):要想充分实现物联网的落地,需要5G提供网络支撑;同时,考虑5G建网的完备性和对接入的充分性,物联网或将成为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因此,本报告将详细阐述物联网和5G之间的关系及协同,以及对物联网产业做一个尽可能完备的梳理。

●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2020年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物联网已经成功度过产业导入期进入快速成长期,其在传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皆有一定技术储备,在部分领域如汽车后装追踪模块的全球出货量已达到千万级别。

随着下一代通信标准的建设,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从需求和市场空间来看,随着行业标准完善、技术进步和政策扶持,中国的物联网产业空间逐步打开。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

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三大核心发展方向支撑物联网规模扩张核心方向之一:NB-IoT、LoRa推动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市场发展。

NB-IoT、LoRa 分别适合在授权、非授权频段上进行组网,未来将成为物联网低速领域的核心组网制式。

目前三大运营商已开始NB-IoT建网,而LoRa的国内运营联盟也开始组建,成为物联网领域目前最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智能表计等细分行业将受益。

核心方向之二:车联网是检验物联网发展进度的重要参照。

车联网并不是新概念,但是发展最大的受制因素在于算法以及承载算法的硬件及网络。

我们认为LTE-V 和下一代通信标准将很大层面上解决网络的问题,成为检验物联网发展进度的重要参照。

核心方向之三:智慧城市容纳海量细分市场,催生壁龛龙头。

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将传统城市运行“物联网化”,相比前两者概念更加宽泛,但是我们认为其确实是物联网构架的重要组成。

2018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已经成为了引领创新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2018 年,物联网行业更是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巨大的潜力。

一、物联网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当时相关的技术和理念开始初步形成。

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入,物联网逐渐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

二、2018 年物联网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2018 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_____亿美元,较上一年度有了显著的增长。

这一增长得益于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联网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大在物联网领域的投入。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便捷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消费级物联网产品的普及。

三、2018 年物联网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在 2018 年,智能家居成为了物联网应用的热门领域之一。

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等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生活体验。

通过手机 APP 或者语音指令,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家中的灯光、电器、窗帘等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2、工业物联网工业领域也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优化。

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工业物联网还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2018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在 2018 年,物联网行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

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让万物相连,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 年物联网行业增长迅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接受并采用物联网解决方案。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数千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物联网在工业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物联网使得工厂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管理。

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收集生产数据,企业可以更好地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工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及时进行维修,避免了生产中断。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2018 年,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家电等产品。

这些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家中的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

比如,当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可以提前打开空调,到家就能享受到舒适的温度。

智能交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在车辆和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现了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在一些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提高了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智能手环、智能血压计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医生,方便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

此外,医院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药品的智能化管理和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

然而,2018 年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问题。

由于物联网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一旦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2017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8月目录一、物联网是移动互联的自然延伸,是互联的长尾市场 (5)1、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开始落幕 (5)2、物联网是移动互联网的自然延伸,网络连接节点庞大 (7)3、物联网长尾效应显著,垂直整合深度挖掘行业需求 (9)4、数据无边界,平台类公司攫取物联网最大价值 (12)二、谁在推动物联网: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14)1、自上而下:高科技公司参与,政府推动 (14)(1)欧美市场创新机制更加成熟,产业配套完善,主要由互联网巨主导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14)(2)国外巨头借助自身传统优势业务,布局物联网的底层芯片、操作系统、云平台级别的入口 (15)(3)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着物联网发展,但是总体仍然处于跟随国外的态势172、自下而上,交互的需求一直在提升 (19)(1)移动互联网培养了消费者随时联网、实时交互的习惯,同时在固化这种习惯19(2)物联网将打开更多人机交互的入口,顺应同时也在强化交互依赖的需求 (20)三、广域物联网建设大幕拉起,物联网价值面临重估 (21)1、A股曾经历过多轮物联网炒作,只见花开不见结果 (21)(1)2009-2010,物联传感网的热度骤起,万亿物联网的市场空间开始深入人心.. 21(2)2011-2014,物联网行情扩散到行业应用阶段,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可穿戴、工业物联网成为主题 (23)(3)2014-2015,借牛市之力,续“互联网+”春风,物联网标的鸡犬升天 (24)2、今非昔比,NB-IoT拉起广域物联网建设大幕 (25)3、数据变现新商业模式正在酝酿,市场天花板面临重估 (31)四、产业链相关企业 (34)1、NB-IoT产业链企业 (34)2、窄带物联网:金卡智能、三川智慧 (35)3、宽带物联网:四维图新 (36)移动互联时代落幕,物联网是下一代风口。

驱动移动互联网在过去十年快速成长的智能手机也开始熄火,2016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达到新低。

2017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0月目录一、物联网红利和价值逐步被认知 (6)1、政府:经济新动力、社会新变革 (6)(1)物联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源动力 (6)(2)物联网助推共享经济落地 (7)(3)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石 (8)2、运营商:风雨之途,新的机会 (9)(1)追逐“物联红利”成为主题 (9)(2)物联网提供价值链转移的机会 (12)3、ICT厂商:并购风起,软硬结合布局IoT (13)4、阻碍因素减弱,物联网迎来发展窗口期 (15)二、物联网带来新的商业变革 (16)1、垂直资源+软件服务+先发卡位铸造强竞争力 (16)2、连接和服务体现价值,颠覆传统认知 (18)(1)以传统流量计费 (19)(2)以连接次数计费 (20)(3)多维度套餐计费 (20)三、产业链培育走向成熟 (21)1、总体:三层架构,交互协调 (21)2、感知:前端核心,成本速降 (22)(1)物联网的五官:传感器 (22)(2)物联网的大脑:芯片 (24)(3)物联网的联网关卡:无线模组 (25)3、传输:三足鼎立,策略各异 (25)4、平台:万物互联,平台为王 (27)5、云计算资源:底层支撑,空间巨大 (31)四、业务应用走向实战 (33)1、2G:政策性导向,温和放量 (34)(1)城市环卫:有效解决行业痛点,进程受社会关系影响较大 (34)(2)环保监测:政策和需求双驱动,空间不容小觑 (38)(3)路灯照明:经济效益明显,PPP模式力促规模性增长 (41)(4)市政井盖:功能拓展或带来较大空间 (45)2、2B:更注重实效,面临变革的阵痛 (48)(1)智能表计:表计丰富各异,具有规模发展的基础 (48)①智能水表:渗透率稳步提高,社会价值较大 (48)②智能燃气表:渗透率较高,推进相对顺利 (50)③智能热量表:政策、技术、成本和需求等因素导致推进缓慢 (51)④智能电表:产业成熟度最高,存量市场空间大 (52)(2)工业制造: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巨头带动变革 (53)(3)医疗健康:多点开花,规模性发展瓶颈较多 (57)(4)农业管理:受制于农业形态,发展长途漫漫 (59)(5)物流行业:物流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力促智慧物流落地 (62)(6)无人零售:新商务模式的基础 (65)3、2C:多样化群体孕育庞大市场,呈现点爆式发展 (67)(1)车联网:互联网巨头纷纷介入,培育新的产业生态圈 (67)(2)智能家居:标准有待统一,巨大空间下持续放量 (71)(3)共享应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惊喜,数据和入口将成为核心 (74)4、碎片化应用发展受制因素不同,各领域殊途同归 (77)(1)政策因素 (78)(2)社会形态 (78)(3)经济效益 (78)(4)技术和成本门槛 (78)(5)内生需求程度 (79)五、重点公司简析 (80)1、中兴通讯:“两平三横四纵”策略,全面布局物联网 (81)2、宜通世纪:CMP+AEP双平台布局,与运营商深度合作挖潜物联网 (82)3、广和通:深入无线通信模组,持续研发保持先发优势 (84)4、移为通信:收购上游疏通产业链,深度受益物联网发展 (86)5、新天科技:借助智慧城市建设东风,成长为智慧仪表行业龙头 (87)6、东土科技:工业互联网先行者,静等工业变革的机会 (89)物联网为国家经济带来新动力和社会新变革,也为运营商转型之路提供新机会。

2017-2018年工业物联网行业现状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2017-2018年工业物联网行业现状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2017-2018年工业物联网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12月正文目录1. 3W1H:为什么要关注工业物联网? (5)1.1. 何为工业物联网? (5)1.2. 为什么我们把物联网的聚焦点选择在工业领域? (6)1.3. 当前时点缘何要关注工业物联网? (8)1.3.1. 政策利好:战略层面迎新机 (8)1.3.2. 发展阻碍减弱:成本降低+技术成熟+安全保障 (10)1.3.3. 工业发展新拐点:IIoT助力产业升级 (12)1.4. 工业物联网这块‚蛋糕‛到底有多甜? (14)1.4.1. 初创融资持续涌动,资本市场增添活跃 (14)1.4.2. 巨头抢占IIoT平台,合作共建生态圈 (17)2. 突破篇:制造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迫切需求,叠加供给端传感器等成本下降共振 (18)2.1. 传感器价格降低+大数据计算的发展,传输成本的降低给工业物联网发展的带来机遇 (18)2.2. 全局篇:工业巨头大举进军IIoT领域,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20)2.2.1. 通用电气GE:推出Predix平台,当好扛旗人 (22)2.2.2. 西门子Siemens:在SAPHANA云平台上推出了工业云MindSphere . 263.规模篇:工业物联网元年已到,向上突破显现,市场空间巨大 (27)3.1. 工业物联网:物联网领域的一颗明珠,潜力巨大 (27)3.2. 市场空间‚大不大‛?2030年,物联网将给中国带来5000亿美元GDP累计增长 (29)3.3. 除了市场空间广阔,带来收益是否很显著? (30)4. 传感器+RFID+监测平台+解决方案等公司 (31)图目录图1:工业物联网的本质 (5)图2:工业物联网的实施阶段 (6)图3:四次工业革命 (7)图4:传感设备在各行业的需求量预测 (7)图5:历届汉诺威工业展的主题 (9)图6:机器消耗成本 (11)图7:设备管理发展趋势 (12)图8:1953-201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 (13)图9:1953-2016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及增长率 (13)图10:工业物联网效率提升1%带来的效益 (14)图11:2012-2016年工业物联网初创企业投资额及投资项目数 (15)图12:工业物联网交易规模提升(单位:个) (15)图13:工业物联网投资额稳步增长(单位:百万) (16)图14:巨头争先构建IIoT平台 (18)图15:传感器单位成本变化(单位:美元) (19)图16:GFLOPS价格变化(单位:美元) (20)图17:宽带成本大幅下滑(单位:美元/Mbps) (20)图18:工业云平台的三大支柱 (21)图19:工业云与物联网 (22)图20:Predix平台 (23)图21:GE工业互联网架构 (23)图22:如何在各个行业给Predix安家? (24)图23:Predix是一个平台 (25)图24:工业互联网生态发展过程 (25)图25:MindSphere (26)图26:工业物联网的价值链与产业链 (27)图27:2030年物联网对各行业累计GDP的影响 (28)图28:2030年物联网对各行业累计GDP影响的分配比例 (28)图29:预测2025年按生产部门统计的潜在经济增加值(单位:十亿) (29)图30:2015-2030年物联网对中国GDP的影响 (30)图31:全球物联网设备基数增长(单位:十亿) (31)图32:MorganStanley,IndustryARC,Accenture对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的预期 (31)表目录表1:2010年至今我国物联网相关政策 (10)表2:工业物联网行业的投资巨头 (17)表3:新三板工业物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 (32)1. 3W1H:为什么要关注工业物联网?1.1. 何为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的诞生基于互联网(Internet)和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所带来的信息技术发展,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深度融合。

2018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6月目录一、物联网进入连接爆发期 (5)1、超越人的连接,拥抱物联网新蓝海 (5)(1)互联网红利或见顶 (5)(2)物联网成为新蓝海 (6)2、NB-IOT成为我国主导的世界选择 (7)(1)技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海量连接的理想方案 (7)(2)标准:成为5G标准一部分,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0)(3)政策:目标明确,推动NB-IOT产业加速发展 (12)3、NB-IoT+4G双轮驱动物联网连接增长 (12)二、2018供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5)1、网络:覆盖突破,中国打造全球最大蜂窝物联网 (15)2、终端:产能提升,模组成本达到爆发临界点 (18)(1)芯片产业:主流厂商均已具备量产能力 (18)(2)模组产业:上游芯片供应推动、下游客户补贴拉动,模组价格迅速接近爆发临界点 (19)3、平台:格局初立,巨头开启跑马圈地竞赛 (21)(1)CMP:格局基本明确,市场集中度高 (24)(2)AEP:市场空间广阔,行业领军企业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24)三、2018需求:星星之火,蓄势燎原 (29)1、物联网在高价值的基础性行业率先突破 (29)(1)工业互联网驱动中国制造,发展红利明确 (30)①政策红利不断,制造升级开辟万亿级市场 (30)②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分为四层八环节 (31)③边缘层和PaaS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核心产品自主可控需求急迫 (32)(2)车联网是我国汽车产业追赶全球领先的机遇 (32)①政策密集催化,车联网成为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发力点 (32)②V2X技术代表汽车网联化趋势,技术路线选择存在竞争 (33)③车联网产业链条长,跨界融合特征突出 (34)④车联网发展初期,与连接强相关领域将率先突破 (35)2、连接数巨大、与智能控制器相关的行业接力发展 (36)(1)智慧水务 (37)(2)燃气抄表 (39)(3)智能门锁 (41)(4)智慧停车 (43)(5)智慧路灯 (44)(6)共享单车 (45)(7)智慧烟感 (46)(8)智慧畜牧 (47)(9)智能井盖 (47)(10)白色家电 (48)四、相关企业 (50)寻找连接中的确定性,NB-IOT和4G是结构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年物联网行业
分析报告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引言
第一章物联网相关概述
一、物联网概念的形成
二、物联网的应用
三、物联网特征与实现意义
四、物联网的工程原理
五、物联网产业标准
六、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第二章中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
一、国际环境
二、政策环境
三、社会环境
第三章物联网发展分析
一、中国发展物联网的必要性
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三、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四、物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六、中国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物联网发展与商业银行
一、如何正确看待物联网产业与物联网企业
二、如何看待物联网技术在金融发展中的应用。

第五章应用案例与解决方案
一、RFID技术在物品安全追踪管理中应用
二、智能排污监控截断污染源头
三、放流鱼有了‚身份证‛
四、实时医疗监护
五、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附录:技术名词解释
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小型家电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帮手;日新月异的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在当今,读写器扫描身份证就可以识别个人信息;装有识别芯片的汽车可以不停留的通过公路收费站;装有RFID芯片的列车,可以被全程监控;红外电子保安可以自动预报异常情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我们将从‚人与人‛交流的信息时代迈向‚物与物‛交流的智能化时代。

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他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这篇讲话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提出明确要求,把对物联网概念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中国,‚物联网‛一词随即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

许多专家预言‚物联网‛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带动万亿级的产业发展,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物联网‛作为一个信息技术的新生事物,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怎么实现的?它又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它会如何发展呢?为此,
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

第一章物联网相关概述
一、物联网概念的形成
‚物联网‛一词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书中,比尔盖茨提及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并以此设想未来的世界。

但当时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状况与设想有很大差距,因此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天才教授提出了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开放网络(物联网)构想,在国际条码组织(EAN.UCC)、宝洁公司(P&G)、可口可乐、沃尔马、联邦快递、雀巢、英国电信、PHILIPS、IBM全球 83跨国公司的支持下,开始了这个发展计划。

1999年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为传感网,中科院启动传感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

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
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

然而,ITU 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国内外机构与专家形成共识——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

这包含三个意思: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三、该网络具有智能属性,可进行智能控制、自动监测与自动操作。

因此形成了现在公认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但在物联网发展初期,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这个概念:从广义来讲,物联网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愿景,是‚泛在网络‛,能够实现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与物的信息交换;从狭义来讲,物联网是物品之间通过传感器连接起来的局域网,不论接入互联网与否,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这个网络可以不接入互联网,但如果需要也可以随时接入互联网。

二、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据相关专家介绍,‚十二五‛期间,物联网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其中‚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专家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在该领域将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

三、物联网特征与实现意义
物联网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它是将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各种感应、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

这一完整的系统体系具备四个特征:
1、实时性
由于信息采集层的工作可以实时进行,所以,物联网能够保障所获得的信息是实时的真实信息,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决策处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2、大范围
由于信息采集层设备相对廉价,物联网系统能够对现实世界中大范围内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信息以保障决策处理的有效性,随着Ad-hoc 技术的引入,获得了无线自动组网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