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量 翻译人生的痛与乐

合集下载

古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翻译赏析

古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翻译赏析

古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翻译赏析《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

其古诗全文如下: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前言】《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写作者赴北庭途经凉州在河西节度府作客,与老朋友欢聚宴饮的景况。

【注释】①凉州:今甘肃武威。

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

②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③馆:客舍。

④解:懂得,明白。

⑤花门楼:应为凉州馆舍的楼房。

【翻译】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Org 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鉴赏】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

馆,客舍。

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

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

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这是随着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现了凉州的全貌。

“凉州”,有的本子作“梁州”(今陕西汉中市)。

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甘肃凉州没有这种规模而妄改的。

其实,唐前期的凉州是与扬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

“七里十万家”,正是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

而,就更见出是甘肃凉州了。

凉州在边塞,居民中少数民族很多。

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原文和翻译译文

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原文和翻译译文

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原文和翻译译文1、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原文和翻译译文刘鹗《老残游记》自叙·原文和翻译原文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①;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

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

其间人品之高下,以其哭泣之多寡为衡。

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

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

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

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

”其感情为何如矣!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

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

痴儿呆女,失果即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②,竹染湘妃之泪③,此为有力类之哭泣也。

而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④。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⑤,《庄子》为蒙叟之哭泣⑥,《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⑦,《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⑧;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⑨;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⑩。

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⑾。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⑾,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作品解释①呱呱(gu):小儿哭声。

与形容鹅、鸭叫声的“呱呱(gua)”读音不同。

②城崩杞(qi)妇之哭:杞妇,指杞梁之妻。

传说齐大夫杞梁随齐侯伐莒国,死于莒国城下,其妻前往寻夫,枕尸痛哭,十日城崩。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翻译与赏析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翻译与赏析

酬张少府酬张少府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释】⑴酬:以诗词酬答。

张少府:当指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遭李林甫排挤罢相。

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

从“君问穷通理”句看,张少府亦是诗人同道之人。

⑵晚年:年老之时。

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诗:“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

”唯:亦写作“惟”,只。

好(hào):爱好。

⑶自顾:自念;自视。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注:“郑玄《毛诗笺》曰:‘顾,念也。

’”长策:犹良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⑷空知:徒然知道。

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

这里比喻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⑸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

解带,表示熟不拘礼,或表示闲适。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⑹“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像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君:一作“若”。

穷:不能当官。

通:能当官。

理:道理。

渔歌:隐士的歌。

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而言。

”浦深:河岸的深处。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赠友诗。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

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诗开头就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的心态,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

我的翻译人生

我的翻译人生

我的翻译人生作者:***来源:《阅读(书香天地)》2021年第09期2021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诗译英法第一人”许渊冲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本文节选自《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中《源头活水》这一章,看看许老如何回溯自己翻译习惯和情趣的本源,以此来缅怀先生。

翻译的乐趣小时候听到过的话,后来对我一生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了。

九十三岁时,我在七十二行中的一行,居然得到了一项国际大奖,也可以算是中了一次状元吧。

这个状元怎么中的?回忆一下过去的酸甜苦辣,现在会觉得比当年更苦还是更甜呢?一般说来,痛苦已成过去,多半都会淡忘,有的甚至还会变成乐趣。

1936年我十五岁,在江西南昌第二中学读高中一年级,那时日军占领了我国的东北,正在进犯华北地区。

为了准备抗日战争,江西全省高中一年级男学生都集中在西山万寿宫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在烈日下全副武装操练,没有自由,夜里还要起来站岗,睡眠不足,苦不堪言。

西山风景虽好,但当时填了半首词,发出的却多是怨言:南昌故园,西山古庙,钟鼓惊梦,号角破晓。

参天松柏,垂地杨柳,万木浴风竞自由,望长空,恨身无双翼,难追飞鸟!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当时一同接受军训的同学后来多有成就,谈起当年事来,却觉得几乎可以和西山比美了:没有当年的钟鼓惊梦、号角破晓,哪能保住今天的参天松柏和垂地杨柳呢!回忆是望远镜,既可以看到远方,又可以看到近来,近来的喜就可以减少过去的苦了。

回忆还是放大镜,把当年的小事放大,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乐趣。

例如1938年至1939年,我和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同上大学一年级的英文课,叶公超教授讲赛珍珠的《荒凉的春天》时,课文中有一个动词的过去分词并不表示被动的意思,全班同学都没有发现,只有杨振宁一个人提出问题。

当时大家只觉得杨振宁好学爱提问而已,不过小事一桩。

等到1957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我才想到这是他善于发现异常现象的结果。

敬业与乐业中引用的名言

敬业与乐业中引用的名言

敬业与乐业中引用的名言1.《敬业与乐业》中名句及翻译言行相顾yán xíng xiāng gù〖解释〗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出处〗《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示例〗君子~,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意指做工作要勤奋,敬业乐业。

万般恶劣的行为,懒惰是第一的坏行为。

万不能容赦的是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种行为都不能得到谅解的赞同32| 评论2.《敬业与乐业》中的15句名言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安其居,乐其业。

《礼记》:敬业乐群。

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朱子:主一无事便是敬。

《庄子》: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老子》:安其君,安其业梁启超: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3.《敬业与乐业》中名句及翻译【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征引】引用。

【容赦】原谅赦免。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一同前进。

【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杜绝】制止,消灭。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6、了解文中出现的“经典”的出处及意思。

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②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③主一无适便是敬——《论语》——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业。

和子由踏青原文翻译及赏析

和子由踏青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和子由踏青 宋代: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译文: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东风微拂的田间小路上惊起了微尘,游人们开始来到野外感受春天的喜悦与温馨。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人们难得清闲,正好停车在路旁小饮,麦苗短而柔韧,不怕那辗轧过来的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城里人厌倦了高高的城墙,向往着郊外的景致,许多人家一大早就爬起来,闹腾腾地涌出城来踏青。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鼓乐声惊醒了冬眠的山岭,草木在欢歌笑语中摇动。

野餐用的箪瓢遍野都是,前来捡食的乌鸢像驯养熟了一样全不避人。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那边是个什么人在自称道人,引得众人都来围观?只见他挡在路上卖符,脸红脖子粗地夸说它是多么灵: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我这符能使你家养蚕结茧似瓮大,养羊如獐圆滚滚。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路上的人未必就信他的话,只是为了图个新春吉利,才勉强买下佩带在身。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道人卖得了钱就径自去买酒喝,醉倒后还自言自语说我这符可真灵。

注释: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东风:春风。

岁华新:新年伊始。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tián)晓出空四邻。

喧阗:喧嚣嘈杂。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dān)瓢(piáo)散野乌鸢(yuān)驯。

箪瓢: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借指饮食。

乌鸢:老鹰类属的猛禽,身体褐色,常捕食蛇、鼠等。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chēn): 遮道:拦住道路。

色怒:面带怒色。

《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

《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1独酌步履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古诗简介《独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翻译/译文从林中散步回来,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打开酒樽的时分,也比往日要迟一些。

呆呆的看着一只粘在落絮中的蜜蜂,一只在枯梨上行走的蚂蚁。

因才能薄劣而被弃乡野,故对真正的隐士感到惭愧。

寓居于幽静偏僻之处,正好得以自娱自乐。

年轻时本来就没有求化做官的意思,骨子里更喜欢这种居于幽偏的孤单之日,过普通的生活。

注释1、步履:一作倚杖。

2、絮:一作蕊。

3、行:户郎切。

赏析/鉴赏上元二年(761)春,作于寓居成都草堂时。

诗中描写暮春独酌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忘情于荣辱之间、自娱自乐的闲情逸致。

此诗三、四句写幽僻细致之景,生动工巧,深受后人称赏。

杨伦曰:“大手笔人偏善状此幽微之景。

”(《杜诗镜铨》卷八)浦起龙曰:“一种幽微之景,悉领之于恬退之情,律体正宗。

”(《读杜心解》卷三之二)《独酌》原文及翻译赏析2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

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翻译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

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

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

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

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

我独目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

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注释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

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

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

这里即借指长江。

霜江:此指长江。

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独酌”二句: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关于知音的文言文翻译

关于知音的文言文翻译

昔者伯牙鼓琴,子期听之,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因此心悦,知音矣。

夫知音者,盖心之相知,非耳之相闻也。

故曰:“高山流水遇知音。

”夫知音之难,在于心之契合。

盖人心如海,深不可测,非有真知灼见,不能识其底蕴。

故孔子曰:“知音者,不亦乐乎?”是以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盖伯乐者,知音者也。

昔者,伯牙与子期相善,然未尝共论音乐。

一日,伯牙鼓琴,子期适至,闻之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喜,遂问其故。

子期曰:“吾闻君子鼓琴,如见其志,如闻其声。

今子鼓琴,志在高山,声在江河,吾故知之。

”伯牙感其言,遂与子期结为知音。

夫知音之契,非一日之工。

盖音之感人,如风之拂面,如水之润心。

伯牙与子期,虽未尝共论音乐,然心心相印,彼此默契。

故子期能知伯牙之志,伯牙亦能知子期之心。

夫知音之贵,在于相知无间。

昔者,伯牙与子期虽相隔千里,然心心相印,无间如一。

子期病故,伯牙痛失知音,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此乃知音之贵,相知无间也。

今之人,欲求知音,宜先正其心。

心不正,则所见非真,所闻非实。

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是以知音之道,先正其心,而后求之。

夫知音之乐,在于相知相得。

昔者,伯牙与子期,虽未尝共论音乐,然心心相印,相得甚欢。

今之人,欲求知音,宜先求其心,而后求其乐。

心不合,则乐难求;心相合,则乐自得。

故曰:“知音难求,相知可贵。

”人生在世,能得一二知音,足矣。

余尝闻之,知音者,如水中月,镜中花,虽美不胜收,然其价值,无可限量。

是以君子不以富贵骄人,不以贫贱慢人,唯以心相交,求真知音。

嗟乎!人生几何,知音难遇。

然君子之志,当如伯牙之鼓琴,高山流水,虽无子期,亦自得其乐。

愿天下有志之士,皆能遇知音,共赏音乐之美,共谈人生之趣。

如此,则人生之乐,何其无穷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