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种植方法.doc

合集下载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那中国水稻种植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水稻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一、水稻的生物学基础(一)水稻的生长发育1、水稻的一生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子,称为水稻的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叫水稻全生育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1)秧苗期。

播种——移栽(2)返青分蘖期。

移栽——幼穗分化前(3)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抽穗前(4)抽穗结实期。

抽穗——成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1)营养生长期。

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2)生殖生长期。

穗、花、籽粒(生殖器官)2、种子发芽(1)种子构造: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2)种子生活力: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7—10天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20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生活力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

(3)种子发芽过程:一是吸胀;二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3、根的生长水稻的根系:水稻属须根系,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又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气,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殊表现。

4、叶的生长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主茎第1—3片叶是在幼苗期生长的,最后3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其余各叶都在分蘖期生长。

5、叶片功能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

叶片功能期随着叶位上升,由短变长,水稻1—3片叶只有10多天,而剑叶功能期可达50—60天。

6、水稻分蘖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水稻耕种方法

水稻耕种方法

水稻耕种方法
1. 引言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耕种方法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的耕种方法,以帮助农民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2. 选地整地
2.1 选地
选择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地,一般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低。

2.2 整地
在播种前,进行深翻和细耙,以利于根系生长和肥料的分解。

3. 播种
3.1 种子处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2 播种量
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5-20公斤之间。

3.3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和水稻品种特性选择适当时机播种。

4. 田间管理
4.1 水管理
保持适度的水层,一般在分蘖期和孕穗期保持浅水层,而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保持湿润。

4.2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一般分为底肥、追肥和粒肥。

4.3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5. 收割与储藏
5.1 收割
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以防止颗粒落失和品质下降。

5.2 储藏
将收割的水稻晾干后,放入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储藏。

以上就是水稻耕种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水稻品种特性进行适当调整。

(完整word版)水稻育种

(完整word版)水稻育种

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一章水稻育种第一节国内外水稻育种概况一、水稻生产的重要地位1、稻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12个之多,栽培面积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总栽培面积的90%以上.•我国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产量高而稳,适应性强.•稻米食味和营养价值好,品质优于其它粮食。

2、我国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29.1%,稻谷产量则占粮食总产的47.3%,不足1/3的面积生产2/5以上的粮食,可见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3、我国水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1)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我国年均生产稻谷1。

66亿吨,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6。

9%,为世界第一;水稻播种面积年均4。

9亿亩,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22.8%,仅次于印度;稻谷平均亩产338。

5公斤,比世界平均高38。

3%,在主要产稻国中名列前茅。

(2)我国是稻作历史古国我国是水稻原产地之一,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分布极广:南起海南三亚,北至江西东乡,西起云南盈江,东至台湾桃园.●水稻栽培历史极为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稻谷、米粒、稻秆等遗物出土者达73处,最早的是浙江桐乡罗家角(7040±150BC)和余姚河姆渡(6950±130BC)。

古籍上有关水稻的记载非常丰富。

(3)我国是稻种资源富国●我国水稻分布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气候带;世界上种稻最北点在我国(黑龙江漠河,53°27′N).生态环境极为多样,稻种资源异常丰富。

●到1990年底为止,我国已编入国家稻种资源目录的国内品种达54972份,其中古老的地方品种达46887份。

(4)我国是水稻科技强国•水稻矮化育种源于我国,被誉为水稻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云南水稻生产等基本情况及栽培技术

云南水稻生产等基本情况及栽培技术

云南水稻生产等基本情况及栽培技术云南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水稻品种而享有盛名。

以下将介绍云南水稻的基本情况和栽培技术。

一、云南水稻的基本情况:1.气候条件: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气候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适中,降水充沛,光照充足。

2.土壤条件:云南水稻主要生长在红壤地区,土壤松软,肥沃,透水性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为水稻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水分。

3.水资源:云南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灌溉和供水条件。

4.品种特点:云南水稻主要种植杂交水稻品种,因其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而受到农民的青睐。

二、云南水稻的栽培技术:1.选种播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选种,选择生长良好、穗大粒饱满的稻谷作种。

水稻一般在春季3月至4月进行播种。

2.耕地准备:在播种前进行耕地准备,除草、翻地等。

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气性,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

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

通常在播种前施入底肥,播种后进行追肥。

底肥一般选用有机肥和磷钾肥,追肥则可选用氮肥。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4.灌溉管理: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因此灌溉非常重要。

在云南,通常采用水田造田的方式,即在水稻生长期间一直保持田里有一定的水,供应水稻的生长所需水分。

5.病虫害防治:云南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病虫害有纹枯病、褐飞虱等。

可以采用合理的农药喷洒和轮作等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6.田间管理:密植、拔插和中耕是云南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度的密植和拔插,可以调整植株的数量和间距,提高稻谷的产量。

中耕可以松土、杀草和改善土壤通气性。

7.丰收收割: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期进行适时的丰收和收割。

收割后将稻谷晾晒至适当的水分含量,储存或销售。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寒地水稻是指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栽培的水稻,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洲等地。

相比于一般水稻的栽培,寒地水稻在生长期、管理技术上有着特殊的要求。

本文将从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寒地水稻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种植技术1. 选址与土壤准备寒地水稻适合在寒冷大陆性气候地区栽培。

在选址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地,远离河流、湖泊、山谷等潮湿地带。

对于土壤要求,寒地水稻适宜在疏松肥沃的沼泽土或腐殖质土中生长,土壤PH值在5.5-6.0之间为最佳。

在进行土壤准备时,应将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和基础肥料充分混合,使土壤质地更为松软,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还需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冬季水稻遭受淹水。

对于寒地水稻的种植季节,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种植时间,避开极端的低温期。

2. 种子选择与播种方法在种子选择方面,应选择生长期短、抗寒性强、产量高的优良水稻品种。

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处理、药剂处理等,以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和抗病能力。

播种方法上,可以采用直播、插秧等方式。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播种。

在播种密度上,应根据水稻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最佳的密植程度,一般建议每亩种植水稻株数在1.5万-2万株之间。

二、施肥技术寒地水稻对养分的需求比一般水稻要高,因此在施肥上需要更加注重。

施肥前首先要进行土壤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土壤酸碱度,有的放磷肥,一定要根据化验结果来确定。

1. 基础肥施用基础肥主要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

在基础施肥时,应选用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机肥,比如腐熟的农家肥、木屑肥等。

对于无机肥,可以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合理施用。

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追肥,以满足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不同养分需求。

一般追肥分为幼穗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和抽穗期追肥。

幼穗期追肥应注重氮肥的施用,促进幼穗的生长;灌浆期追肥则应注重钾肥和磷肥的施用,帮助水稻结实;抽穗期追肥要注重氮肥和磷肥的施用,促进水稻的生长。

种植水稻的流程

种植水稻的流程

种植水稻的流程
种植水稻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种与育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水源的优质水稻品种,并进行育
种,以获得健康的秧苗。

2.秧田准备:清理和整理秧田,确保土壤疏松、平整,以便于种植。

3.播种:将秧苗均匀播种在秧田中,控制密度以保证秧苗生长良好。

4.施肥:根据需要施用适量的肥料,以提供秧苗所需的营养。

5.灌溉: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以满足秧苗生长的需求。

6.除草与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除草,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确保秧苗健
康成长。

7.收割与晒干:当稻谷成熟后,进行收割、晒干和储存。

8.加工与销售:对稻谷进行加工、包装和销售,以满足市场需求。

种植水稻的流程是指从选种、育种到收割、销售等一系列农活的总称。

这些步骤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源、品种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以确保水稻种植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水稻怎么种植?

水稻怎么种植?

水稻怎么种植?
水稻的种植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适合种植水稻的田地,然后进行翻整,让土壤松软,
去除杂草和石头。

2.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是种植水稻的关键。

种子应该来自健康的
植株,并且应该经过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3.播种育秧:将选好的种子播种在秧田中,进行育秧。

秧田需要管理得
当,保证秧苗的健康生长。

4.插秧: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时要注意密
度,过密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影响生长,过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应该种植3-4株水稻。

5.田间管理:在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水位,并根据需要添加水。

同时,
要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化肥,保证水稻的营养需求。

此外,还要定期检查植株,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6.收割:水稻的收割时间应该在稻穗成熟后进行。

收割时要注意方法,
避免对稻谷造成损失。

以上就是水稻的种植过程,具体操作可能因地区和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海南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海南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海南水稻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气候条件适宜,被广泛用于水稻种植。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海南地区的水稻种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技术。

本文将介绍海南水稻种植管理的要点,详细说明如何栽培和管理水稻,以获得最佳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1. 土壤选择:海南地区水稻适宜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河谷地带、平原和滨海地区的农田较为适宜。

2. 土壤改良:对于质地较重、排水性较差的土壤,可采取改良措施。

如施用有机肥、进行土地平整和排水沟的修建等,以改善土壤结构。

二、良好的品种选择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如“海南优10号”、“优越葵”等,这些品种具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

2. 根据当地种植的季节选择早稻、中稻或晚稻,以便适应不同的生长期和气候变化。

三、适宜的密植与合理的栽培1. 密植:海南地区水稻种植一般采用密植栽培方式,使稻苗间距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稻株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25厘米。

2. 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在秧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采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进行追肥。

3. 水田管理:对于水田的灌溉管理,应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进行灌溉控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采用轮作制度,定期进行病害调查,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残体等。

2. 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虫害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设置黄板、进行病虫害监测等。

五、收割与储存1. 收割时机: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期,选择适当的收割时机,一般在稻穗颜色变黄、籽粒充实且含水量达到15%-20%时进行收割。

2. 稻谷储存:将稻谷晾晒至适宜的含水量后,进行包装储存,以避免虫害和霉变。

同时要注意储存环境的通风和湿度控制。

通过以上几个要点,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海南水稻的种植管理。

合理选址与土壤改良,适宜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方法,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以及正确的收割和储存都是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中国水稻种植方法一、水稻的生物学基础(一)水稻的生长发育1、水稻的一生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子,称为水稻的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叫水稻全生育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1)秧苗期。

播种移栽(2)返青分蘖期。

移栽幼穗分化前(3)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抽穗前(4)抽穗结实期。

抽穗成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1)营养生长期。

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2)生殖生长期。

穗、花、籽粒(生殖器官)2、种子发芽(1)种子构造: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2)种子生活力: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7 10天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20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生活力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

(3)种子发芽过程:一是吸胀;二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3、根的生长水稻的根系:水稻属须根系,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又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气,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殊表现。

4、叶的生长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主茎第1 3片叶是在幼苗期生长的,最后3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其余各叶都在分蘖期生长。

5、叶片功能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

叶片功能期随着叶位上升,由短变长,水稻1 3片叶只有10多天,而剑叶功能期可达50 60天。

6、水稻分蘖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

掌握分蘖规律,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成穗,保证足穗,达到高产稳产。

7、水稻分蘖规律(1)分蘖发生的节位:无论主茎或分蘖茎,都有很多节,每个节上都有一个腋芽。

茎基部的腋芽长成分蘖。

分蘖发生的节位,叫分蘖位。

在低节位上长出的分蘖,叫低位蘖,反之则叫高位蘖。

(2)凡是由主茎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再发生的分蘖叫二次分蘖。

依次类推。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一次分蘖最多,大多数有效;二次分蘖较少,部分有效;三次分蘖极少,大都无效。

(3)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凡能抽穗结实5粒以上的,称为有效分蘖,否则就是无效分蘖。

生产上为了准确掌握分蘖期,合理利用分蘖,必须掌握成穗规律。

水稻生长在3叶期以前,养分由主茎供给,称异养阶段。

水稻生长在4叶时,具有独立的根系,称自养阶段。

拔节以后对小分蘖的营养供应不足,就称为无效分蘖。

分蘖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特性,是个体正常生长的表现,一般带分蘖植株的穗部性状比不带分蘖的要好。

但是分蘖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分蘖过多,使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激化,无效分蘖增多,很难高产。

如果分蘖过少,基本苗不足,有效稻穗数减少,产量降低。

生产实践证明:促发低位蘖,控制高位蘖和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合理利用分蘖的关键。

8、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幼穗分化分为8个时期:(1)苞分化期:稻穗开始分化时,茎端生长点出现第一苞原基,用肉眼看不见,所以称一期看不见。

(2)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完毕时,在苞的着生处出现白色的苞毛,所以称二期白毛现。

(3)幼穗长度约1.5毫米,并仍有浓密的苞毛所覆盖,称三期毛丛丛。

(4)幼穗长至4 10毫米,幼穗外部形态初步形成,肉眼可见幼穗和颖花的雏形,称四期粒粒现。

(5)幼穗长约4cm,肉眼能看清颖壳时,称五期颖壳分。

(6)穗长长至10cm,颖花也增至谷粒长度的一半,称六期谷半长。

(7)穗长生长停止,颜色开始变绿,称七期穗变绿。

(8)稻穗分化全部完成,即将抽穗,称八期穗将伸。

(二)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1、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1)稳定性。

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2)可变性。

是由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改变。

2、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原因(1)感温性。

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水稻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使品种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感光性。

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

在最适宜的短日、高温条件下,也要经过一个必不可少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开始幼穗分化,进入生殖生长,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

3、早、中、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1)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晚稻品种具有基本营养生长性弱,而感光性、感温性都强的特点。

一季晚稻无论播种迟早,温度多高,都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抽穗。

(2)早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早稻的发育期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的影响,具有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特性。

(3)中稻的光温反应特性。

中稻品种在反应特性上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

在不同的季节栽培,生育期表现比较稳定。

4、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1)栽培方面。

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对光温的反应特性是搞好品种搭配、播期安排及制定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2)引种方面。

从外地引种必须考虑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3)育种方面。

一是对亲本光、温反应鉴定,为杂交育种提供较理想的亲本材料,从而育成适合生产上需要的杂交种。

二是根据不同亲本的三性特点进行光温处理或错开播期,使杂交亲本同时开花,便于人工杂交。

三是可以对杂交种采取异地加代,加速育种进程。

(三)水稻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1、秧田期田间管理(1)芽期的管理。

从播种到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

芽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谷迅速扎根立针,防止倒芽、烂芽。

采取抢晴天播种,排水晒田等方法。

(2)幼苗期管理。

自一叶展开至3叶期为幼苗期。

秧苗生长到3叶期种子贮存的养分以全部耗尽,转为独立营养,称为断奶期。

(3)成苗期管理。

自三叶至移栽前,称为成苗期。

在稀播的情况下,分蘖开始,对养分吸收增多。

管理办法:一是浅水勤灌,二是施送嫁肥。

(4)地膜覆盖保温育秧管理a、密封期。

即从播种至1叶期以密封为主,膜内温度保持在30 35℃。

b、揭膜期。

当平均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日最低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揭膜,要先灌水后揭膜。

c、炼苗期。

当膜内温度超过25℃,大气温度在15℃以上,就可以炼苗。

揭膜炼苗期间,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一般炼苗4 5天。

2、大田苗期田间管理(1)寸水返青,浅水分蘖。

水稻移栽时,根部受到损伤,吸水力弱,抗逆性差,因此移栽后要灌深水,直播水稻田要灌浅水,分蘖阶段为了根系发达,早发分蘖,苗株健壮,浅水勤灌或适当露田。

(2)早施分蘖肥。

早、中稻分蘖期短,如绿肥和白田早稻有效分蘖期只有7 9天,三熟早稻田有效分蘖期更短,仅只4 5天;中稻也只有10 15天,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追分蘖肥,促使叶色变浓,出现第一黑,这是争取早发多蘖,增加穗数的重要措施。

3、水稻僵苗及其防治水稻僵苗又称发僵、坐蔸。

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一般早、中稻比晚稻严重。

主要介绍中毒发僵、缺素发僵、冷害发僵和泡土发僵等类型。

(1)中毒发僵。

由于土壤有毒物质影响,根系中毒变黑,丧失生理机能,秧苗迟迟不返青,即使返青也不分蘖,甚至死苗现象,称中毒发僵。

(2)缺素发僵。

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成为缺素发僵。

水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缺钾发僵和缺锌发僵等。

a、缺磷发僵: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

病株生长迟缓,分蘖发生迟或不分蘖,株型簇立,叶色灰绿或暗绿,叶鞘长,叶片相对变短。

b、缺钾发僵: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移栽一个月后为发病的高峰期,病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分蘖少,上部叶片挺直,叶片挺直似丛生状,下部叶叶尖出现赤褐色条斑点,远看像火烧过一样。

c、缺锌发僵。

在秧苗移栽后2 3周发生,秧苗心叶基部中脉失绿褪色,甚至整个心叶呈白条状,下部叶片有锈斑,叶尖干枯,叶脉发脆易折断,植株变矮,分蘖发生少。

4、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1)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排水条件,提高耕作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对发病田块,要及时排水露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除土壤有毒物质,并结合增施氮、磷、钾肥减轻为害。

(2)缺磷发僵主要措施有:增施和巧施磷肥,每亩用30 50斤磷肥作面肥或每亩用50斤石灰作基肥。

对已发生的僵苗田,要及时排水露田,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消除还原性有毒物质,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

(3)缺钾发僵主要措施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增施钾肥,一般每亩增施钾肥20斤左右,对发病田块要立即排水,使稻株尽快恢复生长。

(4)缺锌防治方法是:一是培育壮秧;二是合理灌溉;三是增施锌肥,每亩用2斤硫酸锌肥作面肥施用,提高植株对锌营养的吸收。

5、拔节孕穗期的田间管理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一段时期。

早稻约需经历25 30天,中稻30 35天,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并进时期,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杆大穗。

田间管理是:适时适度晒田,巧施穗肥和病虫防治。

(1)晒田的作用a、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b、建立良好的株型。

c、促进水稻壮杆大穗。

d、改善田间小气候。

(2)晒田的程度(3)巧施穗肥。

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前追肥统称穗肥。

穗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10 20%,一般每亩追尿素20斤左右。

(4)病虫防治。

稻穗发育阶段正处在高温季节,禾苗生长旺盛,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纹枯病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等病虫害,应根据区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防治。

6、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阶段,又称后期,早稻为25 30天;中稻30 35天。

生育特点是以谷粒充实期为主的生殖生长时期。

虽然穗数、粒数已成定局,但结实率仍在变化中,粒重也在增长,因此田间管理主要抓好几点:(1)湿润管水。

水稻结实期管水原则是干干湿湿,以湿为主,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方法,保持根系活力,吸收养分,制造更多的光合作物。

(2)补施粒肥。

粒肥又叫壮籽肥,对叶色过于褪淡的田块可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一般每亩用尿素2两加磷酸二氢钾3两兑水100斤,在晴天下午四点以后喷雾。

(3)适时收割。

收割过早,粒重减轻,影响产量,出米率低。

收割过迟,落粒损失大,碎米多。

一般要求全田稻谷有85 90%黄熟、枝梗成黄色即可收割。

二、水稻直播栽培技术1、什么是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水稻直播技术是水稻轻简栽培、水稻直播和打曼子的统称。

简化水稻传统的育秧、插秧习惯,采取直接播种获取高产的一种栽培方法。

2、为什么要推广水稻直播栽培技术?五省两增优点:1省工。

每亩节省用工3 4个。

2省种。

每亩省种1 7斤。

3省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1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