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术无复流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袁驰;柯永胜;柯可【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08)011【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现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2年5月~12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心内科就诊STEMI且行急诊PCI的患者166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7例,年龄36~91(63.10±11.96)岁。

按照血管机械开通后的造影情况分为正常灌注组(142例)和无复流组(24例)。

采集患者缺血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入院即刻和入院后采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测定病变血管直径和靶病变长度。

结果无复流组缺血时间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果显示,缺血时间>6 h(OR=1.578,95%CI:1.245~2.000)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0%(OR=3.405,95%CI:1.027~11.293)均为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

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缺血时间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发生无复流的概率会更高。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 of no-reflow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Methods STEMI patients undergone primary PCI were chosen (n=166, male 139, female 27, aged from 36 to 91 and averageage=63.10±11.96)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 from May 2012 to Dec. 2015.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perfusion group(n=142) and no-reflow group (n=24) according to the outcomes of angiography after vascular mechanical patency. The general clinical materials including ischemia time and complicating basic diseases were collected. The samples of vein blood were collected at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after hospital admission for detecting neutrophil percentage, platelet count (PLT)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 and diseased vascular diameter and target lesion length 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ischemia time and neutrophil percentage were all higher in no-reflow group than those in normal perfusion group(allP<0.01).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schemia time>6 h (OR=1.578, 95%CI: 1.245~2.000) and neutrophil percentage>80.0% (OR=3.405, 95%CI:1.027~11.293) were risk factors of no-reflow after primary PCI.Conclus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STEMI undergone primary PCI, ischemia time is longer and neutrophil percentag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nd probability of no-reflow will be higher.【总页数】3页(P1354-1356)【作者】袁驰;柯永胜;柯可【作者单位】241000 芜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241000 芜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102249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门诊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赵映;陈韵岱;田峰;王长华;胡舜英;王晶;杨俊杰2.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王晓微;李世强;王君英;李琰;任祝军;张志利;王宝石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相关因素分析 [J], 秦忠心;钱进;谢建;宋建敏;李国涛;肖小鸿;彭俊秋;张振建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危险因素分析 [J], 乔路;孟春;刘田森5.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预防无复流/慢血流的效果 [J], 陈利华;申圣春;向明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谢文超;李浪;李平【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3(011)01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325例急诊行PCI术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发生无复流现象组和未发生无复流现象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判断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相关生化指标、心电图Q波计数、口服药物情况、再灌注时间、术中使用支架及球囊情况,并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与无复流现象发生有关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325例患者中有无复流现象的3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史、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以及PCI术中使用支架的直径、长度、扩张的压力,使用气囊的直径、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功能分级2级以上(Killip分级)、病理性Q波计数、冠脉开通时间、PCI术中使用气囊的次数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术前顿服600mg波立维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保护因素.【总页数】4页(P940-943)【作者】谢文超;李浪;李平【作者单位】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相关因素分析 [J], 张东凤;宋现涛;吕树铮;阎帅;李伟;张闽2.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宇;白保强;李耀征;李小红3.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J], 路璐;武刚4.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张京京;高扬;王成福;袁龙5.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刘俊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复流现象

无复流现象

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无复流现象,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在直接PCI或补救PCI后,心肌仍无灌注或灌注不良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PCI成功开通受累冠脉后,冠脉内血流情况直接决定心肌灌注程度,也决定病人的心脏功能及预后。

因此,观察研究PCI后冠脉无复流现象,了解其发生机制,应用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改善冠脉内血流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完善PCI疗效,值得同道们的关注。

一、名称No-flow 无血流现象No-reflow 无复流现象Slow-flow 缓慢流现象现在通用的统一名称为无复流现象二、影像特点PCI后TIMI 3级,但体表心电图ST段未下降PCI后TIMI ≥1级,升高的ST段无明显下降PCI后TIMI达2~3级,但流速缓慢PCI后冠脉中小支末端造影影像呈截流现象,周边造影剂染色变淡三、目前,AMI(急性心肌梗死)采用PCI治疗疗效显著,使濒死的心肌恢复生机,但仍有10~30%的病例,尽管冠脉造影显示开通,而心肌并未获得灌注。

现在有多种方法发现并判定心肌并未获得充分灌注的方法。

1.心电图:升高的ST段下降不到50%。

ST段下降的时间。

2. 心肌灌注分级:(TIMIPG)0级IRA(梗死相关动脉)供血区心肌无造影剂染色Ⅰ级IRA供血区心肌缓慢出现较淡的造影剂染色Ⅱ级IRA供血区心肌迅速出现造影剂染色,但排空延迟Ⅲ级IRA供血区心肌迅速出现造影剂染色,并能迅速排空(Gibson ,Circulation 2000;101:125-130)其他还有TIMIFC, 心肌对比声学造影,心肌延迟增强核磁共振影像等无复流现象在PCI后立即出现,因此造影影像及心电图是快速而正确的常用方法,心肌声学造影及核磁共振检查要求条件较高,不便于立即实施,但其正确率极高。

四、下列情况下,不能判断为无复流现象*较大分支突然阻断*血管有撕裂*仍残留有严重狭窄(即PCI未使冠脉再通)五、无复流现象的实验室检查实验室特点*CKMB升高, 从轻重度到显著升高*ST段未下降或轻度下降*CRP显著升高*spLA2(二型磷脂酸)升高*TNT, TNI明显升高六、*Richard 指出: 成功的PCI后, 受累的血管虽已开通, 但其相关的侧枝并未受益, 甚而发生相当程度的心肌坏死。

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报告

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报告

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报告【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5..03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升高及再灌注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等再灌注治疗。

但是,再灌注损伤(例如慢血流/无复流)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其疗效。

因此,如何保护再灌注后受损心肌、提高疗效成为近年来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

国外曾报道,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1],但我国尚未见类似报道。

在此,将我院应用尼可地尔改善亚急性期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反复胸痛2年,加重伴气喘3月”入院。

患者于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胸骨后闷痛,休息或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均可缓解,持续5~10 min/次。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症状加重,呈胸骨后压榨样疼痛,程度剧烈,伴气喘、面色苍白、全身大汗,症状持续未能缓解。

发病3天后就诊外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当时常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治疗,胸痛症状仍反复发作,每次持续10余分钟,伴明显乏力、气喘、腹胀、纳差,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高胆固醇血症”病史1年,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

吸烟史30余年,20支/d。

2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8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71 mmHg。

神志清楚,半坐卧位,体型消瘦。

颈静脉怒张,肝颈反流征阳性。

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双上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 cm,心界左侧扩大,心率85次/min,心音低顿,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第三心音奔马律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ECG:窦性心律,V1~V4导联呈rQ型、r波递增不良,V5~V6导联ST 段弓背抬高0.2~0.3 mV,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的处理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的处理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的处理临床观察作者:蒋启荣周足妹赖长春来源:《检验医学》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冠状动脉PCI治疗术中出现的无复流患者采用的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和可行性。

方法将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5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使用维拉帕米治疗;对照组使用替罗非班处理。

比较两组PCI手术结束时血流复流指标,无复流现象出现到首次药物注射时间以及血流恢复各项指标。

结果手术后检测心肌组织灌注恢复至TIMI3级百分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现象是严重的并发症,及时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恢复血流,改善患者预后代表抢救成功。

通过置入微导管于远端血管注射维拉帕米和经导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处理后得到改善,经过分析比较发现通过维拉帕米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现象效果更好。

关键词:PCI术;无复流;预后文章编号:1673-8640(2018)-0209-02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志码:B作者简介:蒋启荣性别:男(1977-03)贯籍:江西德兴学历:研究生职称:主治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学(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目前血液循环重建方法通常采用经皮冠动脉介入术(PCI),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术后无复流现象时有发生,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高达30%,此现象说明患者预后不良,极可能增加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及时判断并正确处理无复流。

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用两种方法分别处理PCI中无复流的效果,说明冠状动脉PCI术中无复流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详细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将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5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41~65岁,平均年龄为(58.93±4.57)岁;研究组26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为40~67岁,平均年龄为(58.58±4.38)岁。

非AMI右冠状介入PCI术后无再流4例报告

非AMI右冠状介入PCI术后无再流4例报告

非AMI右冠状介入PCI术后无再流4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在冠脉直径≥4.5mm狭窄病变置入支架后发生无再流机制及防治。

方法:经股挠动脉穿刺成功,送入冠状造影导管造影见冠脉粗大,直径≥4.5mm,存在需要治疗狭窄病变,然后送入引导管及导丝,沿导丝直接送入支架到病变处扩张充分释放。

结果:支架置入后造影见无再流现象,TIMI 血流≤TIMI12级,病人出现持续心前区疼痛,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休克。

心电同示:Ⅱ,Ⅲ,A VF导联ST段抬高≥0.2mm。

1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室速,抽搐。

结论:粗大在冠脉病变PIC术后无再流与心肌微血管损伤及功能障碍有关,与血管直径内皮发育不良有关,与血管进端PIC操作密切相关。

关键词非AMI 粗大右冠脉病变无再流例1:患者,女,5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2天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2级。

行PCI术,冠脉造影见右冠脉粗大,直径4.5mm,在中远段可见长约15mm的狭窄75%病变,TIMI血流3级,前降支、回旋支无狭窄及阻塞性病变,先送入指引导管及导丝后,冠脉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后,血管直径达5.0mm,选VISION支架5.0mm×18mm直接置入,造影见血流慢<TIM12级,病人出现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大汗,烦躁,血压80/40mmHg。

心电图示:Ⅱ、Ⅲ、A VF的ST 段抬高0.2mV,心率112次/分。

处置吗啡3mg静推,多巴胺每分钟300μg泵注,同时按体重70kg泵注替罗非班,腺苷24μg冠脉注射,间隔1分钟重复给药5次,30分钟后造影见右冠血流>TIM12级,血压监测达100/60mmHg,疼痛明显缓解,8小时后化验心肌酶CK556HU/L,CK-MB121HU/L。

例2:患者,男,62岁。

因阵发性夜间心前区疼痛3年,加重伴多汗2天入院,诊断冠心病,卧位性心绞痛,心功能1级,高脂血症。

行PCI术,冠脉造影示右冠脉粗大直径4.5mm,近中段可见90%楔形狭窄,长约10mm,TIMI血流3级。

急诊PCI无复流--慢血流的预测因素及处理策略

急诊PCI无复流--慢血流的预测因素及处理策略

5
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 1242台
6
介入治疗手术
580台
7
中医治疗率
98%
8
中医优势病种
9
临床路径
眩晕、胸痹、心衰、心悸(占总 病人数80%)
胸痹、不稳定型心绞痛、眩晕、 心衰(完成率53%)
球囊扩张致LCX远端夹层
2017年科室基本数据
应对措施
选序择号操控名性称强、头端柔软的导数丝据(B、R)
1
床位数
92
2
床位使用率
102.3%
3
门诊人次
44107人次
4
出院人次
3357人次
5
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 1242台
6
介入治疗手术
580台
7
中医治疗率
98%
8
中医优势病种
9
临床路径
眩晕、胸痹、心衰、心悸(占总 病人数80%)
2
F床-to位-B使时用间率过长
3 抗血门小诊板人药次物未起效
4
出院炎人症次反应
102.3% 加强健教和培训 44107首人选次替格瑞洛并尽早服用 3357人次尽早服用负荷量他汀
5
心E血T-1管水介平入高诊疗手术 1242台 ET-1受体拮抗剂
6
介TX入A治2水疗平手高术
580台 TXA2受体拮抗剂
8、没有配套使用相关药物 病人数80%)
原因9 :血临栓床、路痉径 挛是无复流胸的痹主、不要稳原定因型心绞痛、眩晕、 应对措施:冠脉内使用替罗心非衰班(完、成硝率酸53%甘)油、硝普钠、腺
苷等。
2017年科室基本数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序号 名称
数据
1

急诊PCI冠状动脉大量血栓处理病例分析

急诊PCI冠状动脉大量血栓处理病例分析

急诊 PCI 冠状动脉大量血栓处理病例分析病例分享病例一:男性, 32 岁,持续胸痛 1 小时后就诊。

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有吸烟史,既往无心绞痛发作。

对于一位 32 岁的心梗患者,我们非常慎重,进行急诊 PCI 前,造影可见右冠脉比较粗大,远端血流基本没有。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反复球囊扩张,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欣维宁。

处理后,血流没有完全恢复,血栓还是比较严重,接着又用了 r-TPA15mg冠脉注射,同时静滴 r-TPA35mg,大概半小时之后复查,远端血流是出来了,但是很勉强,我们结束了手术。

术后就是抗栓治疗,一周之后复查造影血流完全恢复了。

总体来说,效果比较理想。

病例二 : 男性, 70 岁,持续胸痛 4 小时后就诊。

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既往有持续房颤史 1 年,口服阿司匹林50mg/d。

造影示患者前降中段闭塞,冠脉肺动脉瘘。

我的判断是房颤的栓子脱落引起血栓,球扩、抽吸、冠脉内给药后血流未恢复,考虑栓塞可能。

基于患者有房颤史,猜测患者的远端血流应该是好的。

于是,使用微导管进行远端造影,果然远端血流是好的。

对于这个血栓,担心放支架后还是没有血流,这种情况下,鉴于植入支架治疗血栓目前争论比较大,最终决定终止手术。

术后以华法林抗凝治疗,INR2-2.5 。

于 2 个月后复查造影,前降支非常光滑,进行处理,做了一个心超,提示左室的前壁心尖段、前间壁中段、室间隔的心尖段运动轻度减弱, LVEF50%。

病例三:男性, 62 岁,持续胸痛 5 小时后就诊。

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既往有风湿病性病史,未明确诊断,没有治疗。

体检于主动脉瓣区闻及 2-3/6 级收缩期杂音。

对于这例患者,我们推测会不会与上一例类似,栓子脱落堵住了血流。

所以按照同样的方法,球扩、抽吸,能抽吸出血栓,但是血流不能恢复,微导管造影显示远端血流是好的,最终未行支架植入,终止手术。

回病房后,心超发现二叶式主动脉瓣伴中度狭窄,诊断为冠心病,心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可,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 其他阳性体征:颈静脉稍充盈。
辅助检查 • 心电图:
辅助检查
1、心脏超声(2月24日): LA 36mm ,LV 48mm,RA 38*33mm ,RV 19mm ,EF 65%
超声提示: 左房大 室壁运动不协调,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 升主动脉弹性减低 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 左心舒张功能降低
BNP
11.02
pg/ml
CK
1047
u/L
CK-MB
161.7
u/L
诊断:
1、冠心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Killi
治疗经过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肠
溶片 氯吡格雷片 阿托伐他汀 美托洛尔片
依诺肝素 贝那普利
药物治疗 用法用量
100mg qd 75mg qd 20mg qd 50mg bid 4000u q12h 5mg qd
谢谢观看!
既往史及个人史
• 既往史:有2型糖尿病约1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可。2014年1月22日 因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术。
• 个人史和家族史:无饮酒史,偶吸烟,平时饮食起居规律。无家族遗传性病 史。
体格检查
• 血压:120/80mmHg • 脉搏:78次/分 • 心率: 78次/分 • 肺部体征: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心脏体征: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无震颤,叩诊心界不
治疗经过 • 第一次手术治疗(冠状动脉造影):
LADp-m75%-99%弥漫性狭 窄,LCX未见狭窄性病变
RCA未见狭窄性病变
治疗经过 • 第一次手术治疗(急诊PCI):
BMW 导丝通过病变至LAD 远端
2.5×20mm球囊扩张一次
TIMI 血流3级
治疗经过 • 2月15日行第一次手术治疗(急诊PCI):
急诊PCI术无复流病例分析
*请您将填写完整的病例PPT发送至acs@
医生基本信息 •
患者基本资料
• 患者性别:男性 • 患者信息:69岁,汉族,已婚,务农,长沙市宁乡人
主诉与现病史
• 主诉:突发胸痛3小时 • 现病史:患者于2月15日11:30左右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胸痛,持续时间约
30分钟,以心前区为主,无放射性疼痛,伴全身大汗及恶心呕吐,患者未予 以特殊处理,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以阿司匹 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片各300mg口服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硝酸酯扩冠治疗 后胸痛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于14:30以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前壁)心功能 Killip I级收入我科。
2、胸片(2月17日):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心影大小正常。
实验室检查
肌钙蛋白I
>50
ng/ml 总胆固醇TC 3.64 mmol/L
空腹血糖
5.29 mmol/L
ALT
52.4
u/L
AST
288.8
u/L
LDL-C
2.10 mmol/L
TG
0.91
mmol/L
BUN
5.35 mmol/L
Cr
109.3 umol/L
0. 15ug/kg/min×48小时
重组人脑利钠肽 0.01ug/kg/min×5天
肝素
250u-500u/h维持aPTT在60-80s之间×24小时,改用依诺肝素
4000u 皮下注射 Q12h×5天
治疗经过 • 2月24日行第二次手术治疗(PCI):
经过三重抗血小板和抗凝 治疗,LAD前向血流恢复为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 硝酸甘油及地尔硫卓后造

2.0×15mm球囊扩张闭塞 近端一次
TIMI 血流 0级,所有均努 力失败
随访及用药
术后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
用法用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 qd
氯吡格雷片
75mg qd
阿托伐他汀
20mg qd
美托洛尔片
50mg bid
贝那普利片
5mg qd
替罗非班
TIMI 3级
3.0×24mm支架
狭窄解除,TIMI 血流 3级
病例小结
• 本病例的问题: 1、腹部大手术3周后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剂量的选择:术前、术中、术后 2、本患者无复流的原因:抗血小板不充分? 3、对于胸痛已缓解,TIMI血流已恢复为3级的患者,是否可考虑行择期PCI术 4、急诊PCI时行直接支架植入术,是否会发生无复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