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多轨混音的创作思路
电子音乐中的混音技巧

电子音乐中的混音技巧在电子音乐领域,混音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改善音频的质量并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音技巧,帮助你在创作电子音乐时获得更好的声音效果。
一、平衡音量音量平衡是混音中的基础步骤。
在混音时,确保各个音轨之间的音量相互匹配,以便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个音频元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可以逐个音轨调整音量,并根据需要使用音频处理器来增强或削弱某些频段。
二、空间定位在混音中,正确的空间定位可以使音乐更加立体和逼真。
通过运用声场扩展、混响和声像移位等技术,你可以将音频元素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创造出更宽广的音场效果。
这将增加音乐的吸引力和聆听体验。
三、频谱平衡频谱平衡是音频混音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之一。
通过调整不同音频元素的频谱,你可以避免频率重叠,使每个音轨都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特点。
例如,对于低音部分,你可以通过使用均衡器来强调低频,以增强音乐的动感。
四、处理效果器处理效果器是混音过程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通过使用压缩器、混响、合唱和延迟等效果器,你可以为音频元素增添不同的表现力和音效。
例如,压缩器可以平衡音量差异,混响可以在音轨间创造出自然的混合效果。
五、动态处理动态处理是混音中进一步改善音频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动态处理工具,例如音量自动化和渐强渐弱效果,你可以使音乐更加流畅,凸显出动态范围的变化。
这将使音乐更具吸引力,并增加听众的参与度。
六、拆分频段对于复杂的电子音乐作品,拆分频段是一个有用的技巧。
通过将不同音频元素分配到不同的频段中,你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处理每个单独的音轨。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频率重叠和混乱,还可以让每个音频元素在混音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呈现。
七、参考其他作品在混音过程中,参考其他成功的电子音乐作品是一个明智的方法。
通过对比和借鉴其他音乐作品的混音技巧,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达到优秀的混音效果。
然而,请注意保持创造性和个人风格,以免过度模仿。
混音基本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混音基本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混音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制作技术,它通过将多个音轨进行调整和组合,来达到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和完整的效果。
在混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每个音轨进行音量调节、音频效果添加、声像定位等操作,以达到音乐作品的最佳效果。
概括来说,混音是一种将多个声音元素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通过在声音的强弱、音色、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得每个音轨之间相互融合,并在整体上呈现出平衡、清晰和动听的效果。
混音能够让每个音频元素在空间上优雅地协调,同时目标是使整个音乐作品能够符合制作目的和风格要求。
在进行混音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原始音轨,这些音轨包括各种乐器的演奏和人声录音等。
而混音的基本步骤则包括了音量平衡调整、音频效果的添加和调节、声像定位的处理等。
通过这些步骤的细致调整,可以使得音频元素在频谱范围内分布均匀,各个音轨互不干扰,并且整体效果更加出色。
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会详细介绍混音的基本步骤,包括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和技巧。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步骤,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混音技术,并运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接下来,我们将会介绍混音的第一步骤。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布局,它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吸引力。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要传达的信息。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详细介绍混音的基本步骤。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概述混音的概念和意义,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以及阐明写作此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若干个步骤的详细介绍。
我们将解释每个混音步骤的含义和作用,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混音过程中的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涵盖了混音的基本要点和技术。
第三部分是结论,包括总结和展望。
在总结部分,我们将回顾整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混音基本步骤,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展望部分,我们将展望混音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鼓励读者在混音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而音乐制作则是将音乐创作进行深度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在音乐制作的过程中,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使音频效果更加协调和专业。
本文将对音乐制作中的混音与后期制作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一、混音技术混音是将多个音频轨道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同时对音频进行平衡、定位、空间感等方面的处理,最终呈现出适合听众的音频效果。
1. 音频平衡音频平衡是混音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调整不同音频轨道的音量大小,以达到各个音频元素整体协调的效果。
2. 定位和空间感在混音的过程中,通过调整音频元素在立体声场中的位置和平衡,以提升音频的空间感。
通过合理的定位,听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频元素的位置和运动。
3. 混响效果混响效果能够为音频增加深度和环境感。
通过调整混响参数,可以使音频更加自然和立体。
不同的混响效果可以为音频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
4. 压缩和限制在混音过程中,压缩和限制技术能够为音频增加动态范围,使音频在不同音量下都保持平衡。
通过压缩和限制,可以控制音频的峰值和动态过程,提高音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二、后期制作技术后期制作是音乐制作的最后阶段,通过对音频进行处理和修饰,提升音频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1. 音频剪辑音频剪辑是对音频进行修剪和编辑的过程,通过删除不需要的部分,使音频结构更加紧凑和流畅。
音频剪辑可以包括去除噪音、清除杂音等操作,提高音频的干净度。
2. 音频效果处理音频效果处理是后期制作中常用到的技术。
通过添加合适的音频效果,如合唱、混响、回声等,可以增加音频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音频效果处理可以使音频更加独特和丰富。
3. 自动化和音量平衡在后期制作中,通过自动化和音量平衡技术,可以调整不同部分的音量和平衡,以达到整体的和谐。
自动化可以对每个音频元素进行微调和处理,使音频更加细致和精确。
4. 母带处理母带处理是后期制作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整个音频进行整体调节和平衡,以达到最终效果的制作。
大师揭秘混音的步骤和要领

大师揭秘混音的步骤和要领本文较长,建议收藏后阅读对新手来说,多轨录音似乎非常复杂。
关键在于不要忽视了最基本的原则。
混音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这篇文章中,我会谈一谈混音的基本技能。
对于我来说,整个录音过程中最有乐趣的两个部分就是:调试声音的阶段,也就是话筒的选和安装,和最后的混音阶段。
这两个阶段之间要做的基本上也就是集中精力、观察电平和泡杯茶而已了。
当然,离开了录音阶段,混音是无法完成的,而且录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音过程顺利与否。
安排有序的音乐比杂乱无章的音乐更容易进行混音。
从哪里开始?不管你使用的是硬件录音机还是DAW软件,你首先要做的是完整地播放要录制的素材,单独播放每个音轨以确保没有喀嚓声、噗噗声、嗡嗡声或过载造成的失真等。
如果你使用的还是模拟磁带,那么你还要检查有没有金属磁粉掉落现象。
你还要建立一份音轨清单,注明哪些部分位于哪个音轨上。
如果你完成了初步录音,那么也就应该已经完成了列清单这个步骤。
如果你使用的是DAW软件,而且给每个音轨都做了标记的话,那么素材编排窗口就可以充当一份虚拟的音轨清单。
如果音轨使用的是软件乐器,那么在你确定声音良好的情况下,最好冻结这些软件,或是合并为一个文件,以便释放CPU上的空间来满足你混音时的使用其他插件的需要。
我的下一个步骤是关闭或删除不需要的声音,如演奏吉他之前椅子的嘎吱作响或是拨动电吉他前一秒时手指产生的噪音。
对于架子鼓来说,要给通鼓话筒装上噪声门或用波形编辑器来切除通鼓声之间的空间。
在波形显示下,即使存在大量的反射,也能更容易地识别“真”的鼓声,如果你不确定,可以试听该片段以保证你没有把需要保留的部分切除。
通鼓总是会有回音,所以这个步骤至关重要。
任何有降噪门的鼓声单独听起来都很不自然,因为反射声来来回回,但是一旦加入了上方悬吊话筒和其它的近距拾音话筒,这些声音就都听不到了。
编组与控制既然现代的DAW能录制数量众多的音轨,现代音乐产品似乎就想要把它们都用上。
如何制作多轨音频和音频混音

如何制作多轨音频和音频混音音频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媒体形式之一,多轨音频和音频混音是制作专业音频时经常用到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多轨音频和音频混音的方法及步骤。
一、硬件准备要进行多轨音频和音频混音,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硬件设备。
以下是一些基本设备:1. 计算机:需要一台性能较好的计算机,能满足音频处理的要求;2. 声卡:建议选择专业的声卡,以确保音频的高质量录制和播放;3. 音频接口:如果需要连接外部设备,如麦克风或乐器,可以选择合适的音频接口;4. 麦克风/乐器: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麦克风或乐器,以录制音频。
二、音频录制在制作多轨音频之前,首先需要对音频进行录制。
以下是一些录制音频的步骤:1. 确定录音环境: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减少外界噪音对录音的影响;2. 设置音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麦克风的音量,避免录制时出现噪音或失真;3. 录制音频:使用音频软件或录音设备开始录制音频,确保录制到清晰的声音;4. 校对录音:录制完毕后,可以通过回放录音进行校对,确保录制的音频质量符合要求。
三、多轨音频制作一旦完成录音,就可以开始制作多轨音频。
多轨音频是指将多个音频轨道叠加在一起,以创建更复杂的音频效果。
以下是一些制作多轨音频的步骤:1. 导入音频文件:将录制好的音频文件导入音频软件中,创建多个音频轨道;2. 排列轨道:根据需要,将音频轨道进行排列,确定它们的顺序和位置;3. 调整音量:对每个音频轨道进行音量调整,以确保各个音频之间的平衡;4. 剪辑和处理:对每个音频轨道进行必要的剪辑和处理,例如去除噪音、均衡声音等;5. 混合轨道:将所有音频轨道混合在一起,生成最终的多轨音频文件。
四、音频混音音频混音是指调整不同音频轨道之间的音量、平衡和效果,以实现更好的音频体验。
以下是一些音频混音的步骤:1. 导入多轨音频:将制作好的多轨音频导入音频软件中,创建一个混音轨道;2. 设置混音效果:根据需要,对混音轨道应用不同的效果,例如均衡器、混响等;3. 调整音量和平衡:对每个音频轨道进行音量和平衡的调整,确保各个音频之间的平衡和和谐;4. 实时调整:可以通过实时播放来调整混音效果,不断优化音频的质量;5. 导出音频:完成音频混音后,将其导出为所需的音频格式,以便使用和共享。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技巧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技巧音乐混音是将多个音频轨道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平衡、清晰和立体的音频效果的过程。
在音乐制作中,混音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加吸引人、专业和具有冲击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音乐制作中常用的混音技巧,帮助你提升音乐制作的水平。
1. 音频空间定位音频空间定位是指将音频元素放置在想象中的三维空间中,使每个音频元素具有明确的位置和深度感。
这可以通过使用立体声技术来实现,例如平衡和调整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
合理的空间定位可以确保各个音频元素之间相互独立、清晰可辨。
2. 频谱均衡频谱均衡是通过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强度来优化音频的音色和平衡。
对于每个音频轨道,你可以使用均衡器来调整不同频段的音量,例如增加低音、提升中音或者削弱高音。
通过精确的频谱均衡,可以确保各个音频元素在整个频谱范围内都得到了合理的呈现。
3. 压缩和限幅压缩和限幅是控制音频动态范围的重要工具。
压缩器可以使音频的较高音量部分减小,从而增加整体的音量平衡。
限幅器则可以确保音频信号不超过某个预定的最大音量值,避免音频裂音或失真。
合理运用压缩和限幅技巧可以使音频更加稳定和统一。
4. 混响效果混响效果是模拟不同空间中的声音反射和回音,使音频具有环绕感和立体感。
通过应用合适的混响效果,你可以调整音频所处的环境,例如大厅、演唱厅或者录音棚。
混响效果的选择和调整需要根据音频元素的特点和整体音乐风格进行合理搭配,以获得理想的表现效果。
5. 立体声制作立体声制作是在音频制作过程中使用立体声效果来增强音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通过使用合适的立体声效果,例如延迟、相位和空间化,你可以在音频中创建各种令人瞩目的效果,例如宽广的声场、声音的来回穿梭等。
合理并巧妙地应用立体声技巧可以使音频听起来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除了以上这些常用的音乐制作中的混音技巧,还有很多其他的技巧和效果可以使用,例如声像定位、滤波器和多重效果等。
每种技巧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和效果,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技巧与原理

音乐制作中的混音技巧与原理音乐制作是许多音乐人和音频工程师的创作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混音。
混音是将各种音轨和音频元素融合在一起,使之听起来和谐、平衡,并达到良好的音质效果。
在音乐制作过程中,混音技巧和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音乐制作中的混音技巧和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混音前的预处理工作在混音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以确保音频素材的质量和一致性。
首先,对每个音轨进行EQ(均衡器)处理,消除不需要的频率或增强关键频率。
其次,对音频素材进行动态处理,使其音量平衡和范围合适,例如使用压缩器或限制器来控制音频的动态范围。
此外,还可以考虑对音频素材进行降噪、去响和混响等处理,以提高音频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二、创造立体声效果混音的目标之一是创造立体声效果,使音乐以立体声的形式呈现给听者。
立体声可以给人带来更广阔的听觉感受和空间感。
实现立体声效果的关键是合理运用声像定位和空间混响。
声像定位是指人耳通过声源在左右扬声器之间的差异来定位声音,通过平衡左右声道的音量和声音分布来实现立体声的效果。
空间混响可以模拟音频在各种场景下的传播和反射,为音频增加自然的环境共鸣和深度感。
三、平衡音轨和频谱的处理在混音中,需要平衡各个音轨的音量,使其在整个音乐中协调一致。
首先,要确保主旋律或主要声音在音量上能够突出出来,其他声音则作为伴奏来衬托和补充。
同时,还需要注意各个音轨之间的频域冲突,避免频率交叉造成的混乱和不清晰。
可以通过EQ处理、音量平衡以及声源分离等方法来解决频谱冲突,使每个音轨都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现其特点。
四、运用声场和音效处理混音中还可以运用声场和音效处理来增加音乐的个性和张力。
通过合理选用不同混响类型、回声、立体声扩展和声音变调等效果,以及添加合适的过渡和音效等手段,可以让音乐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例如,在副歌部分使用更大的混响和宽广的声场,或在特定节奏和旋律部分加入合适的音效,都能给音乐制作带来不同的情绪和层次。
流行唱法中混声技巧的运用

流行唱法中混声技巧的运用流行唱法中混声技巧的运用引导语:行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流行唱法中混声技巧的运用,欢迎参考阅读!一、真声练习法真声在练习的时候,笔者认为尽量要将声音的音质柔化,更通俗地说就是不能用大白嗓来训练真声,因为人最原始,最自然的真声状态是大白嗓,也就是说话时候的音色,而说话时候的音色以及发生位置是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以及语言环境影所构成的,所以不是每个人说话的音色都是适合用于歌唱训练的。
声乐界有部分理论中会提到“用说话的声音来歌唱”,但是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进行练习后,歌唱的发声状态影响到了说话的发声状态,导致两种音色开始接近时,才可以“用说话的声音来歌唱”。
因此,在练习真声的时候不能用说话的自然发声位置以及状态进行真声的训练,而是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歌唱训练方法进行真声的训练,所以笔者总结了以下真声的练习方法。
第一,通过手部拍打胸口来进行辅助练习。
用最直白的声音(大白嗓)唱一个元音a 的长音,在唱出元音的同时用拳头击打胸口,因胸口遭到击打,会感觉到胸口出现一个极小,极短的“啪”的声音(即胸声支点),这时要迅速找到这个“啪”的声音位置,并将长音a 放在该声音的位置上进行发声,如此反复练习,最后要求要做到不用手来辅助也能一下就找准这个声音的位置,这即是胸声的第一种练习方法。
第二,第一步练法的前提下,结合喉头的位置摆放。
首先要掌握好自然地降低喉位。
如果训练不当会产生压喉的情况,所以降低喉位必须讲求自然。
先做呕吐状,在做呕吐状的同时摸着自己的喉头感受喉位的移动状态。
因为呕吐时喉头下移是生理的必然现象,而不是人为地用意念去控制其移动,所以用呕吐状来做喉头下移练习可以避免压喉的情况。
当降低喉位练习深化后,要找一种感受,即要感觉喉头到降至第一种训练方法中出现的“啪”的声音位置(即胸口),然后要感觉喉头被装在胸口,最后感觉通过喉头的微微震动引起整个胸腔的共鸣进行发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音乐多轨混音的创作思路12-11-19 16:01 半瓶醋版主/ 4560 +708/ 版主流行音乐多轨混音的创作思路写在前面的:一直想写这么个东西,基本上是前些年我在外面讲过的一些内容,大概总结了一下,希望对初学混音的朋友们能起到一点作用。
正文随着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音乐作品整体质量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关注,混音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多轨合成立体声这么简单,通常作品会融入了混音师大量的思维与创作,很多混音作品都对编曲和录音后的素材进行了大量的二度创作,正是这些创作,使得音乐作品本身具备更多的音乐元素,更丰富的可听性和欣赏性。
本文按照通常混音的步骤,对混音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创作思路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混音前的准备工作、混音的步骤、混音中效果器的应用思路、混音作品的整体设计等。
一、混音前的准备工作好的混音作品离不开优秀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混音环境、设备、素材、段落标记等。
首先,混音对于环境的要求,主要指的是监听环境,一个良好的监听环境是混音必不可少的,我混音的环境通常是在我自己的录音棚(Allanwang Studio),这个录音室是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改建的,由于是底商,房高有4.3M,面积接近150M2,声学施工完成后主控制室净空间仅有20 M2左右(不包含另一间控制室和录音室还有休息厅),由于临街,隔声方面采用了“房中房”结构,控制室及录音室都采取了悬浮结构,内部采取强吸声结构,部分位置布置了反射结构,混响时间最终控制在0.2S左右。
录音棚建好后测得频响在60Hz以下有明显下落,这个和建声、监听装置都有一定关系,还好100Hz以上频响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在这个棚里混的东西要比较注意低频,如果混的低频很丰满,出去可能就会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监听设备中通常需要搭配耳机来改善对于低频的把握,最重要的是我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听觉,这个是对录音师很重要的。
其次,对于用到的器材:主系统是Pro Tools HD3,音频接口是SSL的Alpha link,除此之外还有SSL的xrack模拟调音台用来做SUMMING。
周边设备还有TC REVERB 4000的混响器和WAVES MAXBCL。
监听音箱是对混音非常重要的部分,主监听音箱采用的是Genelec 1031A ,监听耳机是Sennheiser HD600,这两个都是我比较习惯的监听。
监听音箱很难用标准来衡量,没有哪一种监听是绝对准确的,混音师只能通过不同的监听找到它们相对的关系,只要能够熟悉自己的监听、适应它就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作品。
对于素材的准备,主要包括音准、节奏、呼吸和接点等方面。
人声及所有带旋律的实录乐器都会涉及到音准的问题,乐器部分的音准通常是在前期录音时解决,后期重点涉及到的就是用修正主唱与和音伴唱的音准。
节奏部分主要涉及到实录的乐器,如果录了真鼓一定要做很细致的调整,当然这个工作应该在录其他乐器之前完成,否则就会对接下来所录的乐器有影响。
呼吸主要是指人声和吉他,在人声录音的时候会经常发生切入点把呼吸切断的现象,混音前的修正,需要把所有的呼吸声做的自然,包括大小、位置、呼吸的深浅等等。
接点就是录音师每一次按下录音键所切出的那个点,混音前一定要检查所有的接点,保证不能有任何的瑕疵,许多地方需要通过淡入淡出或者是交叉淡化等方法来解决产生的爆音。
上边这几点如果有问题是不能够开始下面的工作的。
接下去要做的就是为音乐划分段落,进一步的体会每个段落中有哪些乐器以及它们在配器中的基本功能。
了解音乐最基本的音乐风格,例如这是首以钢琴弦乐为主的歌还是以吉他贝斯鼓为主的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混音前需要先清楚的。
二、混音的步骤当混音的准备工作都做完后可以开始进入混音的过程,混音的步骤其实是一种工作习惯,有人喜欢从底鼓开始混、有人喜欢从贝司开始混,但不管从哪样乐器开始,都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把控它,否则会产生若干的弊病。
例如喜欢从乐器开始混的人经常会出现在最后加入人声音轨的时候,人声无法融入乐队,空间都已经被其他乐器占满,单听乐队很好,可是加上唱就会格格不入。
使歌曲主次不分,无法达到乐队烘托人声的目的。
混音的起始段落也很重要,有人喜欢从进入的第一个音符开始混,混到副歌发现主输出已经过载了,所以,有个良好的混音习惯对于能够让混音过程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目前相对科学的混音方法是:1、从人声音轨开始混起2、从音乐最丰富的段落混起3、从节奏乐器混向旋律乐器4、从频率低的乐器混向频率高的乐器原则:以人声为准,逐步往人声上面添加乐器,每添加一样进来都要同时考虑:比例、音色、动态、空间。
从人声音轨开始混起的原因是,歌曲要表达的重点是词和曲,而不是编曲。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主唱,配器只是为了烘托主唱,任何歌手都不会喜欢作品完成后,听不出来自己唱的是什么,这也是目前内地衡量混音作品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歌手一定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很完美,所以在混音的一开始,我们就要尽量的把主唱调到特别出色,调整到这个人声最理想的状态。
从音乐最丰富的段落混起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混到副歌电平会不能把控的现象,音乐最丰富的段落通常在音乐的副歌段落,这时基本上配器要比其他段落丰满,如果在这里开始混起,试想当所有乐器都放出来以后,电平依然在控制范围内,那音乐的其他段落就更不可能高于这个电平。
这首作品配器最丰富的段落是在第二段的副歌(当时举例的那首歌),因为从第二段开始才进鼓,所以我就选择从B2开始混,这时出现了预留电平的问题。
实践证明:普通人,对于1dB的变化才能感觉的,往往音乐的情绪是需要递进的,好的混音作品会随着段落的递进电平也会适当的变化,以激起更深的情绪变化,所以选择哪个段落开始混起就非常重要,一定要注意到接下去还有几次同样的段落,每个段落之间要有1-2个分贝的余量,在输出电平的前提要求下,做好每个段落预留电平的准备。
从节奏乐器混向旋律乐器,我们通常把打击乐比作歌曲的骨架,而把旋律性乐器比作歌曲的血肉。
人类比较善于把握节奏上的变化,混音一定要有参照物,所以通常会先从打击乐开始配合人声,再者,打击乐器的电平瞬态都比较大,比较适合我们更合理的控制整体电平。
从频率低的乐器混向频率高的乐器,在任何一组乐器中,低频都是频率的根基,频率越低能量越足,对电平影响越大,从掩蔽效应的角度讲,如果先混频率高的乐器,当低频乐器加入时,会有部分频率被掩盖掉,故不得不重新调整乐器之间的相对关系,如果一开始就从低频乐器开始混则不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这首歌的混音顺序依次是:人声、打击乐、贝司、钢琴、吉他、弦乐、伴唱。
三、混音中效果器的应用思路混音中不可避免的会用到各种类型的效果器,常规的包括频率类型的效果器、动态类型的效果器和时间类型的效果器等。
频率类型的效果器主要包括均衡器和滤波器,在流行音乐混音中属于应用几率非常高的效果器,“减法原则”是目前行业内比较通用的均衡器使用方法,目的在于削减音色中多余的频率,使乐器之间互相避让,把频率空间留给所需要的乐器,减法原则大概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衰减掉多余的频率,然后是提升所需要强调的频率。
这里要说明的是,均衡器的调整不能够脱离声像、不能够脱离当前乐器所演奏的音域,所以均衡器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
例如在这首作品中(当时那首歌,不知道不影响阅读)声像在正中的有底鼓、贝司、军鼓、人声,它们的均衡就做了互相的避让以及强调了各自重要的部分,其中人声低切了100Hz以下的频率,这个频率以下对于人声并不重要,但是底鼓和贝司的基频都在这个范围,而底鼓和贝司也都对于200Hz左右的频率做了衰减,这里是人声的基频,军鼓也同样低切了150Hz以下的部分,同样把这部分留给了底鼓和贝司,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鼓话筒中串了明显的底鼓,也可以有效地减小串音;同时底鼓也强调了60Hz和6kHz、贝司强调了80Hz和1kHz,高切了5kHz以上,用来让出给人声及其他高频乐器,人声也强调了9kHz及12kHz,可以看出互相之间都以避让出了各自的基频,又都强调了不同的频率,这就是均衡器的一般使用原则。
动态类型的处理器包括压缩器、限制器、扩展器和噪声门等。
早期的动态处理器都是集中在对信号动态变化的调整,到了今天,动态处理器大多是用来调整音色,它的应用几率一点都不少于均衡器,那么在它们其中,压缩和限制器除了通常用来调整乐器的动态以外,调整乐器自身的松紧程度或冲击力就更为重要了,绝大多数时间我们将压缩器加给打击乐器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把它们过大的电平减小,而是通过ATTACK和RELEASE和GAIN的配合来改变乐器本身的冲击力和松紧程度。
而扩展器和噪声门则用来改变声音的长和短,除了扩展器可以去掉鼓组话筒的串音外,在一些快节奏的歌曲中,我们会用扩展器或门去除乐器过长的尾音,还可以使音符与音符直接的过度部分减弱,提升乐器本身的律动及清晰度,故动态处理器在今天的一些用法和音乐本身就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这个作品中用了硬件的压缩器改变了KICK、SNARE、BASS、VOCAL音轨的力度;用软件压缩控制了TOM、AGTR、PIANO、STRING的动态;用扩展器改变了SNARE、HIHAT、BASS的律动关系。
时间类型的效果器包括混响器和延时器。
混响器在流行音乐混音中的主要作用通常除了做空间以外,更多的时候是在做音色,因为目前很多流行音乐风格里面听不出来有明显的混响感存在,而流行音乐中的空间是要依靠LEVEL、EQ、COMPRESS、REVERB、DELAY来共同构成。
流行音乐的混响类型常用的有三种,分别为HALL、ROOM 、PLATE。
简单的说就是声音加上这几种类型的混响后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个非常重要。
首先HALL,中文翻译过来叫大厅或厅堂,这种混响加上去会在干声后面形成很清晰的空间,但HALL并不会让干声到后面去,也就是说当你的直接目的就是让某样乐器到后面去的话,加HALL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ROOM,房间混响,加过这种混响之后会有很明显的空间感,能够真正感觉到这个空间,这种类型的混响会强调近次反射声和混响声的存在,当这种混响加的很严重的时候直接声和近次反射声的清晰度会自然下降,所以加过ROOM这个类型的乐器会往后靠。
PLATE板式混响。
是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混响声很华丽,高频衰减速度慢,空间感很清晰又不会出现很庞大的空间,声源加过这种类型的混响会使原始音色变得很通透。
当然加的过分后由于它的混响声高频含量很多,会使空间不清晰,还会很刺耳,使声音无法和其他乐器融合。
了解这三个类型混响后就可以为乐器选择适合的混响类型了。
混响器的使用通常是需要通过计算的,当然音乐绝对不是靠计算能够得来的,要是这样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所有混音师需要做的工作,但是,好听的混响一定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解释的,作为职业混音来讲,掌握必要的计算方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用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心理量,然后再依靠我们的听觉做最终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