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结构数据分析
《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

《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对民生领域的重视和投入,民生财政支出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及影响程度,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
多数研究表明,民生财政支出能够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具体而言,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积极影响。
同时,也有学者指出,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影响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各地级市政府发布的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等相关数据。
四、民生财政支出的现状与影响4.1 民生财政支出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民生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覆盖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多个领域。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民生财政支出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然而,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财政支出结构存在差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4.2 民生财政支出的影响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积极影响。
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财政支出能够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同时,社保、住房等领域的财政支出能够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降低其消费压力,进而促进其增加其他领域的消费。
五、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选取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等变量进行实证分析。
其中,民生财政支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领域的支出;居民消费包括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消费以及娱乐、教育等非基本消费。
5.2 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广东省20个地级市财政收入及负债情况分析2014

1,100.00
706.50 531.17 359.20 341.67 294.58 221.00 174.08 170.79 149.60 129.78 99.06 92.22 78.40 74.35 70.44 48.72 37.07 35.50
437.88
781.00 194.08 288.70 158.01 250.10 132.56 112.04 71.65 90.34 92.82 57.91 58.30 53.70 66.69 36.86 11.13 37.07 19.11
广东省20个地级市财政收入及负债分析
公司业务管理部 2014.08
一、广东省财政整体情况
序 号 1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62164 可支配财力 (亿元) 10838.01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 基金收入 其他收入 直接债务 负债率 收入(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7075.54 3673.72 88.75 8621 13.87% 债务率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 入(亿元) 1,141.8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佛山
东莞 珠海 中山 江门 惠州 湛江 汕头 韶关 茂名 清远 河源 梅州 阳江 揭阳 肇庆 汕尾 潮州 云浮
新世纪以来广东省财政支出演变分析

一、新世纪以来广东省财政支出变化现状(一)新世纪以来广东省财政支出的规模变化1.用静态指标来衡量新世纪广东省财政支出规模变化 (1)绝对指标绝对标准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额。
使用绝对标准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年度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的总量。
从表1.1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自新世纪以来,广东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的1080.31亿元逐渐增长到2013年的8411亿元。
这是一种比较直观地、具体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广东省财政支出的变化情况,但是在需要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进行动态分析和横向或纵向比较时,运用绝对指标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
表1.1 广东省从2000年到2014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情况注:地方财政支出均为本级支出,2000年以前不包括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利用国外借款收入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 (2)相对指标相对标准是指财政支出占GDP (或GNP )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在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和使用的数额。
相对标准目前是国际上对财政支出规模进行比较时常用的指标类型,由于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因而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反映了财政支出的实际规模,从而与以前年度的财政支出规模也具有可比性。
从表1.2的数据可以看出,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 )不断增长,广东省的生产总值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可以从图1.1更加直观清晰的看出,新世纪以来,广东省财政支出占广东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呈现出递增趋势,尤其是在2008年的10.27%,经过短短的几年,增长到2013年的13.46%;广东省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也是呈现出缓慢递增的趋势,到了2008年增长的较为明显。
这说明了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并且随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也在增长。
中国财政民生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 )方程修 改与样本数据
疗 卫 生 支 出 ,卢 代 表不 同支 出变量 的弹 性 系
初 始 方 程 为 柯 布 道 格 拉 斯 生 产 函 数 Y= 数 , 代表误差 系数 , 代表常数项 。
『卢G .G ,其 中 K代表资本 ,£为劳动力 ,G .G 为不 同类别 的政府 支 出 , 、 、 为 相应 变量 的
变 应该 服务 于某 一 阶段 国家发 展 战 略和 经济 发 支出情况提 出优化建议 。
展所 需 ,并 以此 为改变 的指导原 则 。视 角转 回 民
二 、方法 的选择 与实证分析
生 支 出领域 ,一般 我们把 国家财 政资金 中各项 民
本文 将应用 C—D生产 函数 和弹性 系数 法破
所带来 的发展动 力不 足等问题 。保 障和改善 民生 可无 限制将 资源投入 到 民生领 域 。所 以 ,现阶段
对社 会 稳定 具有 不可 替代 的功能 ,所 以 ,研 究 财 必 须 以促进经 济增长 为前提 。以某一 项 民生 支 出
[收稿 日期]2018—02—27 [作者简介]闫 婷(1983一),女 ,辽 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师。
向的集 中体现 。通过 内生 增长理 论可知 ,不 同的 从 总量 上看 我 国财 政 民生支 出规 模依 然 不 足 的
财 政 政策 之所 以能对 经济 增 长起 到 长期 促 进或 结论 。现在基 于 同样 的前提条件 ,本 文将研 究重
调 整结构 的作用 ,是 因为经 济长期发 展过程 中需 点移 到财政对 民生投入 的结构 问题 上 ,建立 经济
胡
(2.1)
在 方 程 中 ,y为 国 内生 产 总值 ,K为 资 本 总
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spss分析

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spss分析背景介绍财政支出结构是指政府财政预算中各个支出项目的比重和结构,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各项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进行SPSS分析,可以了解各地区财政支出的差异和特点,为政府提出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本文分析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的各省份2019年财政支出结构数据。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各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了解各地财政支出的差异和特点,并探讨各项支出项目在各地的重要程度,为政府提出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数据处理首先,将各省份的2019年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导入和整理,按照各项支出项目分别计算各省份该支出项目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最终得到各省份各项支出占比数据。
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
结果分析各地区总体财政支出占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国各地区总体财政支出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在政府各项财政支出中,各省份最重要的支出项目是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其次是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具体来看,自然资源类和环境保护类支出在各省份中占比较低,其中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支出比例较高,但均未超过总支出的5%。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支出在各省份中占比较高,其中教育支出最高的省份为北京市,达到了30.86%;科学技术支出最高的省份为广东省,达到了10.66%;文化体育支出最高的省份为贵州省,达到了7.83%。
各省份财政支出占比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省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以教育支出为例,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等东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占比较高,分别为30.86%、21.11%、16.86%、15.37%;而青海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等西部地区教育支出占比较低,分别为5.92%、5.25%、4.08%、4.03%。
再以医疗卫生支出为例,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南省的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较高,分别为16.75%、13.96%、13.93%、13.62%、13.16%,而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中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6.85%、7.97%、8.23%、5.75%、6.77%。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变化的分析作者:李艳红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3期【摘要】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财政支出分析的重要内容,适当的财政支出规模和合理的财政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的职能,并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
本文根据1952~2014年财政支出规模及其结构数据,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认为财政支出规模基本合理,支出结构存在一定不合理性。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财政活动表现为财政收支,财政收支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基本手段。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既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也反映着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可以用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指标即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的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的增长边际倾向。
(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1.绝对数指标。
任何财政支出结构都是在一定的财政支出总量下形成的,自1952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总量规模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至2014年已经达151785.56亿元,是1952年172.07亿元的约882倍,财政支出规模大幅度增长。
2.相对数指标。
就相对规模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变化以及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不同于这一趋势。
改革开放之前,财政支出的规模大体在30%~40%之间,要明显高于改革开放之后,这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密不可分。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总体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变化。
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在1996年触及最低点,占GDP的比重只有11.09%,在1994年实行财税改革后,这一比重逐渐停止下降,并在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出现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23.9%。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基础设施、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财政大量的投入。
财务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财务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近年来,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一直备受关注,而财务部作为负责协调和管理国家财政预算的机构,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更是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
本文将对财务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概述财政预算作为国家财政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对宏观经济运行、民生保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财务部作为具有重要职能的部门,负责督促各级财政部门完成预算执行任务,并进行情况统计和分析工作。
2. 财政收入执行情况分析财政收入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保障基本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财务部公布的财政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来源结构和执行情况。
2.1 变化趋势分析分析过去几年财政收入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财政收入逐年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逐渐放缓。
这可能与经济增速放缓、税收政策调整等因素有关。
2.2 来源结构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不仅仅是税收,还包括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等。
根据财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分析不同来源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推测各项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国有资产经营情况。
2.3 执行情况分析通过对财政收入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财务部对各级财政部门的督导监管效果,评估预算执行的严密性和透明度,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同时,可以比较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的差距,评估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 财政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财政支出是衡量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高效的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通过对财务部公布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财政支出的用途和执行情况。
3.1 用途分析财政支出涉及多个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通过对财务部公布的财政支出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可以了解各领域支出的占比和趋势,评估政策落地情况和民生改善效果。
3.2 执行情况分析分析财政支出的执行情况,可以了解各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和合规情况。
通过比较实际支出和预算支出的差异,可以评估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施行情况。
财政数据分析报告

财政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财政数据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财政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了解财政收支的规模、结构和趋势,评估财政政策的效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具体时间段的财政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中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一)数据来源本次分析所使用的财政数据来源于具体的部门或数据库,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债务等方面的数据。
(二)数据处理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剔除异常值、统一口径、进行季节性调整等。
三、财政收入分析(一)总体规模在具体时间段内,财政收入总额为具体金额,较上一时期增长/下降了百分比。
从增长趋势来看,呈现出具体的趋势,如稳步增长、波动下降等。
(二)收入结构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达到百分比。
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具体金额,占税收收入的百分比。
2、非税收入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总额为具体金额,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
(三)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在具体时间段内,经济增长率为百分比,与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
2、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调整对财政收入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具体的税收政策变化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增加/减少。
3、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同。
在本时间段内,具体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对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财政支出分析(一)总体规模财政支出总额为具体金额,较上一时期增长/下降了百分比。
支出规模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投入力度。
(二)支出结构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具体金额,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主要用于保障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
2、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教育支出为具体金额,医疗支出为具体金额,社会保障支出为具体金额,分别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结构数据分析研究,可以为今后民 生财政支出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广东 省民生财政支出要走向适度,首先要对现有民生现状有详细的 了解。广东省现有民生财政支出偏低,特别和全省的经济发展 水平不相匹配,民生投入形势严峻,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来 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08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财政要增加对薄弱环节、 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我认为,这一思路同样适 用于我省,它将“民生”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我省也 应把更多财政支出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大对教育、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领域。解决民生问题不可 能一劳永逸,只能分步骤、有重点地实施。按照“广覆盖、保 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逐步增强和提升改善民生、 保障民生的力度和水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 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
表2 广东省社会保障水平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内生产总 值 12039.25 13502.42 15844.64 18864.62 22366.54 财政支出 1321.33 1521.08 1695.63 1852.95 2289.07 社会保障总支出占财 政总支出的比重 16.40% 18.40% 21.80% 22.20% 20.50% 社会保障总水平 1.90% 1.80% 2.10% 2.20% 2.10%
经济发达程度已经相当于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的广东省,财政教育投入只占 省内生产总值的2.1%,远低于国际平 均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5.1%。加上我省的教育事业相当大 程度上由政府负责,教育支出主要来 自政府,不像国外的教育那样,大部 分是由政府与社会共同办学,资金来 源渠道广阔,从这个层面来看,我省 教育支出这一比重就显的更低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财政支出绝对额持续上升。因为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政府活动范围及其职能的相对扩大, 特别是今年来随着民生问题对财政资金的巨大需求,都要 求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出从1999年的965.899亿元上升 到了2005年的2289.07亿元,在我看来,我省财政支出的 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省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
图3 广东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情况(1999年-2005年)
亿元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
教育事业费 教育支出占总支 出比重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1999年以来,我省政府对教育投入的金额逐年上升。 1999年-2003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25%上 升到15.64%。但从2003年以后,这种趋势没有维持,虽然 数据仍在上升,但比重持续下滑。2005年降至了14.38%。
表1 我省医疗卫生经费支出及比重: 年份
医疗卫生经费 (亿元) 占财政总支出 比重(%)
1999
2000
2001 53.9932
2002 64.4192
2003 73.5442
2004 72.9099
2005 82.3633
40.9655 47.7313
4.24%
4.42%
4.09%
4.24%
4.34%
3.93%
3.60%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省虽然一直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 但卫生事业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4年开始下降,在 2005年降到了低点3.60%,这反映出,2003年“非典”过后, 我省反而放松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目前我省在公共卫生 领域的支持相对较低,而个人支出水平较高,在医疗费用不断 上涨以及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医疗卫生费用主要 由私人承担的格局必然会给中、低收入的居民带来“看病贵” 的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事业费 医疗卫生费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从以上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999年到 2005年期间我省财政支出的支出值都有所增 加,同时也反映出民生财政支出各组成部分 的总体变化趋势是持续上升的。
在如前所述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大格局下, 民生问题成为关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大问题,也对财政资金有着更大的需求。为 此政府更为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 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我省近年来 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加 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 现在,我就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 三方面的财政支出进行重点分析,从中了解 我省目前民生财政支出的状况。
表2中的数据表明:(1)从保障总水平看,2001-2005年 广东省社会保障总水平维持在2%之间,5年间社会保障水平较 稳定,并无大的增长态势,其保障水平仍然较低。2001年社会 保障总水平为1.9%,到2005年社会保障总水平为2.1%,其增 长速度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增加迅速但 社会保障总水平增加缓慢,这说明广东省对社会保障支出总量 还不够多,特别是相对于省内GDP的高速增长和总量扩大,社 会保障支出总额呈严重缺失和不足状态,社会保障投入还没有 充分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实惠和福利。(2)社会保障总支出 占广东省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且投入的规模和数量增加。 2001-2005年,广东省社会保障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基本呈 逐年递增走势。由2001年的投入1321.3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16.4%到2005年2289.0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5%。财 政支出总额增加比例远远落后经济总增长速度,5年总量增长 仅25%,年均增长5%。
亿元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图1 广东省财政总支出变化趋势图(1999年-2005年) (单位:亿元)
图2 广东省各项民生支出变化趋势图(1999年-2005年) (单位:亿元) 亿元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领域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教 育、看病、养老和住房等对一些人来说还是特别难 的问题。教育、医疗和住房三种高额费用支出被群 众视为压在他们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近些年 来,群众要求政府解决这方面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 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08年1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也指出“彻底 解决民生问题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伴随着现代建设 的全过程,我们应永远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最为重 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对广东省的民生财政支 出结构数据进行分析有着显然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