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合集下载

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功能主治一、引言利拉鲁肽注射液是一种药物,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介绍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功能和主治,并以列表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二、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功能主治以下是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控制血糖水平:利拉鲁肽注射液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2.减少食欲: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提高饱腹感,减少进食量,从而帮助减轻体重。

3.改善胰岛功能: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血糖水平。

4.控制胆固醇:利拉鲁肽注射液可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5.降低心血管风险: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6.改善胰岛素抵抗:利拉鲁肽注射液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7.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

8.改善血管功能:利拉鲁肽注射液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血管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9.促进胰岛素分泌: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增加胰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

10.改善胰岛素缺乏:利拉鲁肽注射液可替代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的血糖异常,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1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利拉鲁肽注射液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利用率。

12.降低血糖波动:利拉鲁肽注射液能够平稳控制血糖波动,避免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以上是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主要功能和主治,通过其对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并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

三、总结利拉鲁肽注射液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的药物。

它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食欲,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

通过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患者可以有效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
RCT,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3期试验
6个RCTs
至少26周 (LEAD-3包含2年的延长期研究)
40个国家
>5000名患者
成人18-80岁伴有T2DM
Marre M, et al. Diabet Med. 2009 ;26(3):268-78;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Pratley RE,et al. Lancet. 2010; 375(9724):1447-56.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 Pan X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11):1664-1669; Gu D, et al. Diabetologia. 2003;46(9):1190-1198;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 Ning G, et al. JAMA. 2013;310(9):948-59.
利拉鲁肽可以有效减少BMI和腰围
长期临床实际应用研究显示: 利拉鲁肽高效“控”糖同时降低体重、缩减腰围
Ponzani P. Minerva Endocrinol. 2013;38(1):103-12.
7.2 %
85.4kg
104.3cm
相较传统降糖药物,让更多患者在血糖达标的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以及体重的增加
患病率(%)
(年)
1980
1994
2001
2008
2010
0.67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

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利拉鲁肽苏培【摘要】利拉鲁肽(Liraglutide)是新一代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高度同源长效类似物,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降糖效应及β细胞保护作用,每日只需皮下注射1次,就可持续发挥作用而起到良好的降糖效果,单独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同时还具备多种降糖外效应:如减轻患者体重量,调节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上述效应不仅提高利拉鲁肽在糖尿病治疗中控制血糖的作用,同时还有降糖药物不具备的优势,这将大大促进2型糖尿病(T2DM)治疗水平的提高.GLP类似物作为新型的T2DM治疗药物,也有着弊端和不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利拉鲁肽在临床研究中还报道了可能与免疫原性有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荨麻疹、血管水肿以及注射部位皮疹、红斑的发生.有些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尽管如此,利拉鲁肽还是性价比较高、能为广大患者接受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2(024)003【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利拉鲁肽;GLP-1类似物;2型糖尿病【作者】苏培【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血糖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危险因素日益增多,同时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还可能进一步增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风险。

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大多是针对性地降低血糖水平,而对β细胞功能、低血糖、体重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此时,新的肠促胰素类药物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基础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每日1次长效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同时显著减少低血糖风险、患者体重和收缩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就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介绍。

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

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

利拉鲁肽(诺和力)是诺和公司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

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以及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最大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GLP-1是一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能够促进胰腺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地分泌胰岛素。

利拉鲁肽与人GLP-1具有97%的序列同源性,保留了GLP-1的全部生物活性,仅在人体血糖高于正常时才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因此不会引起严重低血糖不良反应。

另外,研究报道,利拉鲁肽还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食欲,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2010年,利拉鲁肽被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单独作为2型糖尿病的二线治疗药物,也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但不能作为胰岛素替代品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

与利拉鲁肽不同,艾塞那肽虽然同属肠促胰素类药物,但它是GLP-1受体激动剂,也具有人GLP-1的相似的作用机理和益处。

用法上,艾塞那肽需要1天两次皮下注射,分别在早餐和晚餐前1小时内注射。

利拉鲁肽则每日仅需注射一次,可在任意时间注射,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更方便,依从性好。

有研究报道,利拉鲁肽较艾塞那肽有稍低的恶心发生率以及较低的抗体生成率和抗体水平。

价格上,利拉鲁肽(诺和力)医院价格871.4元,艾塞那肽(百泌达)5ug1530.86元,利拉鲁肽更具有价格优势。

(优质课件)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优质课件)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 其作用是通过特异受体介导的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2003;26:2929-2940; Thorens B. Diabetes Metab. 1995;21:311-318; Baggio LL, Drucker DJ. Gastroenterology. 2007;132:2131-2157; Nyberg J, et al. J Neurosci. 2005;25:1816-1825.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Val
Ser Lys Ala Ala Gln Gly Glu Leu Tyr Ser Glu
Phe Ile Ala Trp Leu Val Lys Gly Arg Gly
11
GLP-1具有更多针对T2DM病理生理的作用
β
胰腺
5
2型糖尿病中肠促胰素作用减弱
正常人
80
60
口服葡萄糖 静脉注射葡萄糖
80
60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mU/L)
40
20 * * * * * * *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40 *
** 2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 利拉鲁肽的临床特点 -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物对比(LEAD 3) -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的比较
3
肠促胰素(incretin)的发现
• 1932年,拉贝尔(La Barre):
– 肠道中存在一种可以影响血糖的激素,并为之命名为肠促胰素 (incretins)。
• 1967年,佩雷(Perley)和奇普尼斯(Kipnis):

最新利拉鲁肽整理

最新利拉鲁肽整理

利拉鲁肽利拉鲁肽简介利拉鲁肽是一种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商品名:诺和力(Victoza) 。

药品名称:利拉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的成份活性成份:利拉鲁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

化学名称:Arg34Lys26- (N-ε-(γ-Glu(N-α-十六酰基)))-GLP-1[7-37]分子式:C172H265N43O51分子量:3751. 20 Da其他成份: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丙二醇、盐酸和/或氢氧化钠(仅作为pH调节剂)、苯酚和注射用水。

利拉鲁肽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等渗液;pH=8. 15。

适应症本品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最大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规格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

用法用量用法本品每日注射一次,可在任意时间注射,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

本品经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者上臂。

在改变注射部位和时间时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然而,推荐本品于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应该选择每天最为方便的时间。

更多有关给药的指导参见使用及其他操作的注意事项。

本品不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用量利拉鲁肽的起始剂量为每天0. 6mg。

至少1周后,剂量应增加至1. 2mg。

预计一些患者在将剂量从I.2mg增加至1. 8mg时可以获益,根据临床应答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降糖效果,在至少一周后可将剂量增加至 1. 8mg。

推荐每日剂量不超过 1. 8mg。

本品可用于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而无需改变二甲双胍的剂量。

本品可用于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

当本品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当考虑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见注意事项)。

调整本品的剂量时,无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然而,当本品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而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时,可能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区别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区别

联合用药与精准医疗
未来可能会探索利拉鲁肽与其他 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以实现更 佳的治疗效果。此外,随着精准 医疗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根据患 者的基因型、代谢特征等制定更 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更多适应症拓展
随着对利拉鲁肽研究的深入,未 来可能会发现其在更多疾病领域 的应用价值,如肥胖症、心血管 疾病等。
剂型改进与给药方式 优化
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和便利性, 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便捷的给药 方式,如口服制剂、吸入制剂等。 同时,针对利拉鲁肽的胃肠道反 应等问题,也可能会对剂型进行 改进和优化。
部分传统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黄疸等。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停用可疑药物并 进行保肝治疗。
肾损害
某些传统药物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表现为肌酐升高、 尿蛋白等。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 害的药物,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过敏反应
传统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必要时使用抗过 敏药物。
对治疗选择的影响和意义
个体化治疗
利拉鲁肽的出现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与传统药物相比,利拉鲁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带来多重 获益,如减轻体重、降低血压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利拉鲁肽的使用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 量。
定期监测与随访
患者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血糖、肝肾功能等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同时,医生 应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利拉鲁肽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肥胖症治疗
利拉鲁肽能够抑制食欲并减少食 物摄入,对于肥胖症治疗具有潜
在的应用价值。
心血管疾病预防
利拉鲁肽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有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
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
研究表明,利拉鲁肽对神经退行 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未 来可能用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
默病等疾病的治疗。
20世纪90年代
Glp-1被发现,具有降低血糖 和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
2000年
利拉鲁肽作为第一个Glp-1类 似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010年
利拉鲁肽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批准,进入全球市场。
利拉鲁肽的药理作用
促进胰岛素分泌
利拉鲁肽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 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利拉鲁肽能够抑制胰岛α细胞分 泌胰高血糖素,进一步降低血糖。
抑制食欲
利拉鲁肽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 入量。
延缓胃排空
利拉鲁肽能够延缓胃排空,延 长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
利拉鲁肽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降低血糖
利拉鲁肽能够显著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
平,改善胰岛功能。
控制体重
利拉鲁肽能够显著降低 患者的体重,减轻肥胖
问题。
心脑血管保护
利拉鲁肽能够改善血脂 水平,降低血压,对心 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减少并发症
利拉鲁肽能够减少2型糖 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如 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
变等。
03 Glp-1类似物与利拉鲁肽 的比较
Glp-1类似物的种类与特点
艾塞那肽
洛塞那肽
艾塞那肽是一种天然的GLP-1类似物, 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 素释放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40 *
** 20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与口服后的相应值相比 p≤.05 NSaluidcekNMoA. ,6et?al.? Diabetologia . 1986;29:46-52.
肠促胰素:GLP-1 及 GIP
–胰高糖素样肽1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 )
GLP-1更有研发价值
? 一种由31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 由胃肠道L- 细胞分泌 ? 通过进食反应分泌
(直接腔内刺激和间接神经刺激)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Val
Ser Lys Ala Ala Gln Gly Glu Leu Tyr Ser Glu
Toft-Nielsen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
Slide No. 9 ? ?
进餐
时间(min)
GLP-1 与GIP
? T2DM患者GLP-1的缺乏大于GIP; ? GLP-1比GIP的促胰岛素分泌能力更强; ? T2DM患者中,GIP不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GLP-1类似物
——应对2型糖尿病治疗面对的挑战
理2 型想糖的尿治病疗的药治物疗应面从临多多方方面面干的预挑战2型糖尿病
物 合 化 水 碳
数 参
谢 代
糖尿病诊断
葡萄糖 低血糖 需要药物治疗
β 细胞功能

心血管风险
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吗? 展
进 病
素 因
尿加
体重 糖尿病并发症
糖附
2型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时间
由于半衰期短,人 GLP-1临床价值十分有限
DPP-4 水解失活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7
9
Val
Ser
Lys Ala Ala Gln Gly Glu Leu Tyr Ser Glu
Phe
37
Ile Ala Trp Leu Val Lys Gly Arg Gly
Gastroenterology.
GLP-1 与GIP 的生理作用不尽相同
骨质生成
神经保护 食欲
脂肪生成
心脏保护 心输出量
胃排空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合成 β 细胞增殖 β 细胞凋亡
葡萄糖生成
葡萄糖利用
T2DM患者的肠促胰素缺陷主要为 GLP-1 分泌受损而非GIP
进餐
时间(min)
Nauck et al. Diabetol尿病中肠促胰素作用减弱
正常人
80
口服葡萄糖 静脉注射葡萄糖
80
2型糖尿病患者
/L) 60 U m ( 40 素 岛 胰
20
** ** ***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0 -30 0 60 120 180 240
0 -30 0 60 120 180 240
时间 (分)
时间 (分)
时间 (分)
Mean (SE); * p<0.05; 2 型糖尿病患者(n=10)
安慰剂 人GLP-1
SNliaduecNkoe. t13al. ?Dia?betologia 1993;36:741 –46
GLP-1控制血糖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
15
(mmol/L)
10
糖 萄5 葡
注射 PBO GLP-1
** * ** **
300
(pmol/L)
200
素 岛
100

注射 PBO
GLP-1
(pmol/L)
20
*
*
*
*
*
*
*
素 糖 高 *胰
10
注射 PBO GLP-1
* * **
0 -30 0 60 120 180 240
? 主要由位于回肠和结肠的L细胞合成和分泌 ? 作用于体内多个部位: 胰腺 β 细胞和 α 细胞、胃肠道、中枢神经
系统及心脏等 ? 其作用是通过特异受体介导的
–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 (GIP: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
? 主要由位于十二指肠和空肠的K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糖(

葡5


270
80
180
U/L) 60 m
( 40


90
胰 20
肠促胰素 效应
0 –10 –5
60
120
时间 (分)
0 180
0
–10 –5
60
120
180
时间 (分)
口服葡萄糖负荷(50g)
静脉输注葡萄糖(模拟相似的血糖曲线)
? 尽管血浆葡萄糖浓度相似,口服葡萄糖后的胰岛素应答反应要强于静脉输注葡萄糖
? 作用部位:主要作用于胰腺 β 细胞; 也可作用于脂肪细胞、神经 前体细胞及成骨细胞等
? 其作用是通过特异受体介导的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 2003;26:2929-2940; Thorens B. Diabetes Metab. 1995;21:311-318; Baggio LL, Drucker DJ. 2007;132:2131-2157; Nyberg J, et al. J Neurosci . 2005;25:1816-1825.
主要内容
?GLP-1 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利拉鲁肽—更出色的GLP-1 类似物
- 利拉鲁肽的临床特点 -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物对比( LEAD 3 ) -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的比较
肠促胰素(incretin) 的发现
? 1932年,拉贝尔(La Barre):
– 肠道中存在一种可以影响血糖的激素,并为之命名为肠促胰素 (incretins)。
? 1967年,佩雷(Perley)和奇普尼斯(Kipnis):
– 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肠促胰素效应(Incretin Effect )
肠促胰素在正常胰岛素应答反应中至关重要
血浆葡萄糖
胰岛素应答反应
15
ol/L)
m m
10
Phe Ile Ala Trp Leu Val Lys Gly Arg Gly
GLP-1 具有更多针对T2DM 病理生理的作用
β ?
胰腺
葡萄糖依赖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合成 葡萄糖依赖胰高糖素分泌
Intestine
肝脏
葡萄糖 输出
大脑
饱腹感

胃排空
心脏
心脏保护 心功能
ASdlaidpeteNdo.fr1o2m ?Bag?gio & Drucker . Gastroenterol 2007;132;2131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