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及利拉鲁肽整体介绍

合集下载

GLP-1RA药物种类及其特点速览

GLP-1RA药物种类及其特点速览

GLP-1RA药物种类及其特点速览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GLP-1RA)已成为2型糖尿病(T2DM)和减重治疗的“明星药品”。

更令人惊喜的是,多项临床研究表明GLP-1RA还具有降压、改善血脂谱以及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已批准了9种用于治疗T2DM的GLP-1RA药物,这些药物因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和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给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因此,本期内容将为大家细致地解析GLP-1RA药物的药动学特点与药效学特性。

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的特性,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得心应手,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用机制GLP-1RA通过模拟天然GLP-1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糖产生,并能够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等机制发挥减重降糖作用。

分子结构根据分子结构特点,GLP-1RA可分为基于人GLP-1结构的GLP-1RA 和基于激动肽4结构的GLP-1RA。

药代动力学特点注:a:按照药品说明书,利拉鲁肽的24 h平均血药浓度为34 nmol/L;b: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在第2周和第6~7周时先后出现2个艾塞那肽血浆浓度峰值,分别代表了微球的水化和溶蚀。

用法用量GLP-1RA的注射频次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各有不同,注射装置也都不尽相同,使用前要根据说明书的详细步骤教会患者或家属进行正确的注射。

如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是混悬液,注射前需要摇匀;度拉糖肽和洛塞那肽为固定剂量注射笔,无需调剂量,直接注射即可;而其他可调剂量注射笔使用前要注意调到正确的剂量。

对于多次使用的注射笔,每次使用都需要更换新的针头,不能重复使用,否则会导致剂量不准确和增加感染风险;度拉糖肽注射装置为一次性使用,每次注射使用1支新的注射装置,自动给药,无需安装针头。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建议注:数据来源于药品说明书;√:无须调整剂量;×:不推荐使用;/:证据不足;a:须调整剂量或慎用注意事项1、联合用药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疾病,常需联合用药,GLP-1RA类药物与双胍类降糖药联合使用无须调整剂量,与磺酰脲类药物联用为避免低血糖风险应减少磺酰脲类药物剂量。

最新关于药品“利拉鲁肽”的认识

最新关于药品“利拉鲁肽”的认识

通过调节食欲和饱腹
势是其副作用相对较
感,帮助患者改变不
小,大多数患者能够
良的饮食习惯,从而
2
很好地耐受,这使得
3 更好地控制体重,这
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
是其在肥胖症治疗中
较大的优势。
的又一重要优势。
3. 利拉鲁肽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3. 利拉鲁肽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也受到关注,可能通过抑制
3
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抑制肿 瘤的生长和转移。
2. 利拉鲁肽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显示,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 小,不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3. 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利拉鲁肽在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 的安全性,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感谢观看!
3. 利拉鲁肽对食欲和饱腹 感的调节作用不依赖于胰岛 素分泌,因此对于糖尿病患 者来说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 治疗手段。
3. 利拉鲁肽对脂肪代谢的调控
1. 利拉鲁肽能够通过抑制食 欲和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的 摄入,从而降低脂肪的积累。
3. 利拉鲁肽还可以调节胰岛素的 分泌,提高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效率,减少脂肪的合成和储存。
02
3. 除了糖尿病治疗外,利拉鲁肽还被应用于肥胖症的治疗,通过抑制食欲 和促进脂肪分解来减少体重。
03
二、利拉鲁肽的作用机制
1. 利拉鲁肽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01
02
03
1. 利拉鲁肽能够刺激胰岛β 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 。
2. 利拉鲁肽通过抑制胰高血 糖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 ,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2. 利拉鲁肽最初是在研究 肥胖症治疗药物的过程中被 发现的,它能够有效地降低 血糖和减轻体重。
03

诺和力注射液说明书

诺和力注射液说明书

【诺和力药品名称】商品名称:诺和力通用名称:利拉鲁肽注射液英文名称:Liraglutide Injection【诺和力成份】活性成份为利拉鲁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

【诺和力性状】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等渗液;pH=8.15。

【诺和力功能主治】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最大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诺和力规格】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诺和力用法用量】用量:利拉鲁肽的起始剂量为每天0.6mg。

至少1周后,剂量应增加至1.2mg。

预计一些患者在将剂量从I.2mg增加至1.8mg时可以获益,根据临床应答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降糖效果,在至少一周后可将剂量增加至1.8mg。

推荐每日剂量不超过1.8mg。

诺和力可用于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而无需改变二甲双胍的剂量。

诺和力可用于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

当诺和力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当考虑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见注意事项)。

调整诺和力的剂量时,无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然而,当诺和力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而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时,可能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特殊人群:肾功能损害: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在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

目前不推荐诺和力用于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内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损害: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推荐诺和力用于轻、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

用量:诺和力每日注射一次,可在任意时间注射,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

诺和力经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者上臂。

在改变注射部位和时间时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然而,推荐诺和力于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应该选择每天最为方便的时间。

更多有关给药的指导参见使用及其他操作的注意事项。

诺和力不可静脉或肌肉注射。

利拉鲁肽注射液

利拉鲁肽注射液

利拉鲁肽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称】诺和力Victoza【英文名称】 Liraglut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 lilaluzhusheye成份:活性成份为利拉鲁肽(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

化学名称:Arg34Lys26- 〔N-ε-〔γ-Glu〔N-α-十六酰基〕〕〕-GLP-1[7-37]化学构造式:分子式:C172H265N43O51 分子量:3751. 20 Da其他成份: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丙二醇、盐酸和/或氢氧化钠〔仅作为pH调节剂〕、苯酚和注射用水。

性状: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等渗液;pH=8.15。

适应症: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规格: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用法用量:用量:利拉鲁肽的起始剂量为每天0.6mg。

至少1周后,剂量应增加至1.2mg。

预计一些患者在将剂量从I.2mg增加至1.8mg时可以获益,根据临床应答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降糖效果,在至少一周后可将剂量增加至1.8mg。

推荐每日剂量不超过1.8mg。

诺和力可用于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而无需改变二甲双胍的剂量。

诺和力可用于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

当诺和力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当考虑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见考前须知)。

调整诺和力的剂量时,无需进展自我血糖监测。

然而,当诺和力与磺脲类药物联合治疗而调整磺脲类药物的剂量时,可能需要进展自我血糖监测。

特殊人群:肾功能损害: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要进展剂量调整。

在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历有限。

目前不推荐诺和力用于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内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损害: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历有限,因此不推荐诺和力用于轻、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

利拉鲁肽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的应用

利拉鲁肽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的应用

利拉鲁肽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不断改善,肥胖患者日益增多,肥胖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调节控制体重,也可以使用利拉鲁肽减肥药物辅助减重,避免因肥胖而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总结利拉鲁肽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应用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对利拉鲁肽治疗肥胖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分析和探讨利拉鲁肽的临床减重疗效,为利拉鲁肽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利拉鲁肽;超重;肥胖;减重;安全性The application of liraglutide in overweight andobese people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our living standards and nutritional status, the number of obese patients is increasing and obes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global problem.Obese patients can control the weight by improving the lifestyle and adjusting the diet and exercise, and also can use liraglutide weight-reducing drugs to lose weight,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obesit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studi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liraglutid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nce of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analyses the clinical weight reduction effect of liraglutide,so as to provide further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raglutid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people.Key words:Liraglutide;Obesity;Overweight;Lose weight;Security超重和肥胖是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为标准衡量,国际上常以BMI在25kg/m2-29.9kg/m2之间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作为普遍的衡量标准[1]。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可造成肾、脑、心等器官的慢行进行性退变。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居世界首位。

现阶段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胰高血样素肽-1(glucagon-likepetide-1,GLP-1)是一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利拉鲁肽是GLP-1类似物,能发挥类似GLP-1的作用。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对其他器官损伤也有保护作用,本文将对利拉鲁肽的脏器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阅与借鉴。

1脑损伤及利拉鲁肽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1.1与糖尿病相关的脑损伤贾贺[1]的研究发现,糖尿病对大鼠的神经系统有着进行性的损伤,如脑卒中、记忆力减退等。

在糖尿病发展的过程中,海马体自嗜相关分子如Beclin-1、LC3B、Atg9a等表达下调,氧化应激相关分子(IL-6、TNF-a、nNOS)表达增强,造成认知功能障碍[2-3]。

有研究报告指出[4],高血糖脑损伤可能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紊乱、糖尿病性神经炎症、神经细胞凋亡、脑神经营养因子损伤、边缘-下丘脑-肾上腺-垂体轴失调等有关。

1.2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独立于血糖改善作用[5]。

其主要机制是上调VEFG(促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氧化应激。

抗氧化应激方面,利拉鲁肽可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黄俊颖1,管少迪1,伍虹燕1,尹颢霖1,罗涛1综述周军1,2审校1.西南医科大学麻醉学系(泸州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泸州646000)【摘要】利拉鲁肽(LiraglutideInjection)是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类似物,主要用于控制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糖尿病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可考虑与利拉鲁肽联合应用控制。

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

Nathan et al. Diabetologia 2009;52:17–30
2012年ADA/EASD共识提出选择降糖药物需要综合考虑
疗效(降HbA1C能力) 对体重的影响
安全性
低血糖 副作用
心血管危险因素
Diabetologia (2012) 55:1577–1596
2012ADA/EASD共识推荐: GLP-1类似物作为二甲双胍之后的选择之一
健康饮食 , 控制体重,增加运动
起始单药治疗
疗效(↓HbA1c) 低血糖 体重 副作用 成本
二甲双胍
高 低风险 中性/减少 胃肠道反应/乳酸酸中毒 低
3个月后,个体化HbA1c不达标,可以开始药物联合治疗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
二甲双胍 +
二甲双胍 +
二甲双胍 +
二甲双胍 +
二甲双胍 +
疗效 (↓HbA1c) 低血糖 体重 主要副作用 成本
SU
高 中度风险 增加 低血糖 低
TZD
高 低风险 增加 水肿 HF Fx 高
DPP-4抑制剂
中度 低风险 中性 极少 高
GLP-1受体激动剂
高 低风险 减少 胃肠道反应 高
胰岛素(通常是基础)
最高 高风险 增加 低血糖 多变
Diabetologia 2012; 55:1577–96
基于肠促胰素治疗的发展经历了80多年时间
步骤3
2级:经验证比较有效的治疗
生活方式 + 二甲双胍
+ 吡格列酮 +磺脲类
生活方式 + 二甲双胍 + GLP-1 类似物b
无低血糖症 / 体重 下降// 恶心/呕吐

新型降糖药GLP-1简介

新型降糖药GLP-1简介
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 2005年首个获准的GLP-1 类似物 是两栖动物美洲毒蜥唾液中多肽exendin-4的人工合成多肽 有53 %的序列与哺乳动物GLP-1 重叠, 可耐受DPP-4的降解 T1/2=10h 最初通过肾小球滤过作用被排出, 随后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被水解 不推荐终末期肾病及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使用(肌酐清除率<30ml/min)
DPP-4抑制剂 如:西格列汀等
GLP-1受体 激动剂
基于exendin-4治疗 如:艾塞那肽
人GLP-1类似物 如:利拉鲁肽
基于GLP-1的药物
艾塞那肽 (Exenatide,商品名百泌达)
利拉鲁肽 (Liraglutide,商品名诺和力)
基于GLP-1的药物
艾塞那肽 (Exenatide,商品名百泌达)
新型降糖药GLP-1简介
汇报提纲
文献来源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基于GLP-1的两类药物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2010版)首次 在我国将GLP1类似物列为 T2DM治疗推 荐用药
注:HbAlc:糖化血红蛋白;DPP-4:二肽基肽酶-4;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94.
Y. Fan et al. GLP-1 biology and GLP-1 based antidiabetic therapy[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3 ,22, 7–27.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 1971年,Elrick等发现,在血糖变化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与静脉注射葡萄糖相比,口服葡 萄糖可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这种现象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人体内主要有两种肠促 胰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和胰高血糖素肽1(GLP-1)。GIP与胰腺β细胞上的 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但T2DM的循环GIP水平正常或升高,同时GIP对β细胞 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显著降低,对α细胞也没有作用,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ucker DJ. Diabetes Care. 2003;26:2929-2940; Thorens B. Diabetes Metab. 1995;21:311-318; Baggio LL, Drucker DJ. Gastroenterology. 2007;132:2131-2157; Nyberg J, et al. J Neurosci. 20
3.7 (67)
(54)
3.0
(41)
2.3
对应的血糖平台水平mmol/L (mg/dL)
胰岛素分泌率 (pmol/kg/min)
1
利拉鲁肽 安慰剂 0 0 60 120 180 240
时间 (分)
数据为平均±SEM; 2型糖尿病患者 (n=11) Nauck et al. Diabetes 2003;52(Suppl. 1):A128
GLP-1与GIP的生理作用不尽相同
神经保护 食欲 心脏保护
心输出量
胃排空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合成 β 细胞增殖 β 细胞凋亡 葡萄糖生成
骨质生成 脂肪生成
葡萄糖利用
T2DM患者的肠促胰素缺陷主要为 GLP-1分泌受损而非GIP
时间(min) 进餐 进餐
时间(min)
Toft-Nielsen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
注射 PBO GLP-1 15 注射 PBO GLP-1 注射 PBO GLP-1 胰高糖素 (pmol/L)
300 *
胰岛素 (pmol/L) 200 100 * * 0 -30 0 60 * * *
葡萄糖 (mmol/L)
20
10
5 0 -30 0
*
*
*
* * *
10
*
* **
* * * 180 240
DPP-4抑制剂 如:西格列汀
GLP-1受体
激动剂
基于Exendin-4
艾塞那肽
人GLP-1类似物:
利拉鲁肽
Wick & Newlin. J Am Acad Nurse Pract 2009;21:623–30; White. J Am Pharm Assoc 2009;49(Suppl. 1):S30–40
270
胰岛素 (mU/L)
80 60 40 20 0 –10 –5
10 5
180
肠促胰素 效应
90 0
0 –10 –5
60 120 时间 (分)
180
60 120 时间 (分)
180
口服葡萄糖负荷(50g)
静脉输注葡萄糖(模拟相似的血糖曲线)
• 尽管血浆葡萄糖浓度相似,口服葡萄糖后的胰岛素应答反应要强于静脉输注葡萄糖
2型糖尿病患者 β细胞功能 (HOMA) 分泌能力 胰岛素原/胰岛素
β细胞的葡萄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率)
第一时相胰岛素 分泌
β细胞
体外研究
β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β细胞量
Madsbad et al. Diabetologia 2006; 49(Suppl. 1):A004; Sturis et al. Br J Pharmacol 2003;140:123 –32. Rolin et al.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2;283:E745–52; Bregenholt et al. Diabetologia 2001;44(Suppl. 1):A19; Bregenholt et al. Diabetes 2001:50(Suppl. 2):A31; Degn et al. Diabetes 2004;53:1187 –94; Chang et al. Diabetes 2003;52:1786–91
利拉鲁肽
7 9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Val C-16 脂肪酸 (棕榈酰) Ser Glu 26 Lys Ala Ala Gln Gly Glu Leu Tyr Ser Glu 36 Phe 34 Ile Ala Trp Leu Val Arg Gly Arg Gly
利拉鲁肽具有更多针对T2DM病理生理的作用
胰腺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依赖性) β 细胞敏感性 脑 能量摄入* 认知与记忆功能* 肝 肝糖输出 胰高糖素分泌 (α 细胞,葡萄糖依赖性) β 细胞量* 胃肠道 运动减少 心脏
*动物实验
胰岛素合成
保护与改善功能
利拉鲁肽在低血糖水平时不诱导胰岛素分泌
(77)
80
40 0 60 120 分钟 180 240
利拉鲁肽 (体重7.5 µ g/kg) (n=11) 安慰剂 (n=11)
Adapted from: 1. Nauck et al. Diabetes 2003;52(Suppl 1):A128. Data are mean ± SEM
利拉鲁肽对β细胞有多重积极作用
Slide No. 9 • •
GLP-1与GIP
• T2DM患者GLP-1的缺乏大于GIP;
• GLP-1比GIP的促胰岛素分泌能力更强; • T2DM患者中,GIP不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GLP-1更有研发价值
一种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60
120
180
240
120
0 -30 0 60
120
180
240
时间 (分)
时间 (分)
时间 (分) 安慰剂 人GLP-1
Mean (SE); *p<0.05; 2型糖尿病患者(n=10)
Nauck et al. 1993;36:741–46 Slide No. 13 • Diabetologia •
主要内容
GLP-1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利拉鲁肽—更出色的GLP-1类似物
- 利拉鲁肽的临床特点 - 利拉鲁肽与传统药物对比(LEAD 3) -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的比较
肠促胰素(incretin)的发现
• 1932年,拉贝尔(La Barre):
– 肠道中存在一种可以影响血糖的激素,并为之命名为肠促胰素 (incretins)。
25 20 15 10 5 00 04 04 08
血糖 (mmol/L)
16h GLP-1 注射 12 16 20
24h GLP-1 注射 12 16 20 时间 (h) 00 04
血糖特征:
人GLP-1治疗前 经7天人GLP-1治疗后
Larse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1;24:1416–21 (n=8)
利拉鲁肽在低血糖时不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160
胰高糖素 (pq/ml)
4.3 (77)
3.7 (67)
3.0 (54)
2.3 (41)
对应的血糖平台水平mmol/l (mg/dl)
• 利拉鲁肽不抑制低血糖诱导的胰高糖素分泌1 • 利拉鲁肽葡萄糖输注率与安慰剂相同1 • 不影响总体低血糖反调节应答
120
Nauck et al. Diabetologia 1986;29:46–52, 健康志愿者(n=8)
2型糖尿病中肠促胰素作用减弱
正常人
80
口服葡萄糖 静脉注射葡萄糖
80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mU/L)
60
60
40
* * * * * *
40 * *
*
20 * 0
2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 1967年,佩雷(Perley)和奇普尼斯(Kipnis):
– 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肠促胰素效应(Incretin Effect )
肠促胰素在正常胰岛素应答反应中至关重要
血浆葡萄糖 血浆葡萄糖(mmol/L) 15 胰岛素应答反应
GLP-1类似物
——应对2型糖尿病治疗面对的挑战
理想的治疗药物应从多方面干预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治疗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糖尿病诊断 碳水化合物 代谢参数 葡萄糖 低血糖 需要药物治疗 β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进展的 附加因素 心血管风险
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吗?
时间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
体重
糖尿病并发症
小结
GLP-1是一种由进食反应刺激分泌的3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GLP-1有多重生理作用
GLP-1葡萄糖浓度依赖性调节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分泌,降低
血糖
人GLP-1被DPP-4迅速降解,必须持续存在以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内容
GLP-1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利拉鲁肽—更出色的GLP-1类似物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时间 (min)
*与口服后的相应值相比p≤.05 Slide No. 6 • • Nauck MA, et al. Diabetologia. 1986;29:46-52.
肠促胰素:GLP-1 及 GIP
–胰高糖素样肽1 (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 )
由于半衰期短,人GLP-1临床价值十分有限
DPP-4 水解失活 有效GLP-1 (pmol/L) 静脉注射GLP-1 (15 nmol/L) 1000 健康个体(n=6) 2型糖尿病患者(n=6)
His Ala Glu Gly Thr Phe Thr Ser Asp Val 7 9 Ser Lys Ala Ala Gln Gly Glu Leu Tyr Ser Glu 37 Phe Ile Ala Trp Leu Val Lys Gly Arg Gly 酶降解 高效清除 (4–9 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