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柳石明

合集下载

柳石明歌曲

柳石明歌曲

柳石明歌曲
柳石明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流行歌手和演员,早年因首唱《雪落下的声音》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而引起关注,其音乐作品大多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和体验,具有深刻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音乐实力。

以下是几首柳石明的代表歌曲:
1. 《雪落下的声音》
这首歌是柳石明的代表作之一,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描绘了雪落下的场景,展现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祝福之意。

2. 《时间倒流的沙漏》
这首歌中融合了电子和摇滚元素,歌曲表达了人们对时间回溯和重生的期待和追求,歌词深刻而有意味。

3. 《漫步者》
这首歌的曲风明快,歌曲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同时也是一首鼓励人们积极追求梦想的歌曲。

4. 《流年》
这首歌只有一句:“谁的年少没有荒唐” ,但旋律简单却极具
感染力,抒发了对过去的某种留恋和感怀的情感。

5. 《我来自上海》
这首歌以快节奏的风格和轻快的旋律描绘了上海的繁华和美好,歌曲透露出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和自豪。

6. 《清醒梦》
这首歌是柳石明2016年发行的一张EP的主打歌曲,歌曲将
流行和电子音乐相融合,表达了渴望自由、勇于拥抱生命的情感。

2024年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2卓玛湘艺版(1

2024年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2卓玛湘艺版(1

2024年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2卓玛湘艺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章节为《4.2 卓玛》。

详细内容包括欣赏歌曲《卓玛》,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习简单的藏语歌词,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

2. 通过学习歌曲《卓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藏语歌词的发音、歌曲旋律的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卓玛》的欣赏、学唱和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歌词单、藏语发音指导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藏族音乐,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特色,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卓玛》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情境。

3.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卓玛》,让学生跟随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

4. 歌词学习:分小组学习藏语歌词,教师指导发音,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藏语发音。

5. 旋律学习:教师示范歌曲旋律,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6. 歌曲学唱:分组练习,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7. 表演展示:各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4.2 卓玛》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的主要旋律。

3. 歌词:用藏语和汉语对照展示歌词。

4. 藏族音乐特点:简要介绍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卓玛》,并用藏语演唱。

2. 答案: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藏族音乐作品,如《青藏高原》、《天路》等,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024年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

2024年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

2024年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4课《卓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美丽的歌声》中的《卓玛》这首歌曲。

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卓玛》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风格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卓玛》,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卓玛》的旋律、节奏、歌词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以及藏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藏族风光和民间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卓玛》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演唱效果。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分析歌曲的藏族风格特点,如:旋律的起伏、装饰音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演唱《卓玛》,教师个别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卓玛》2. 内容:①歌曲旋律线;②节奏难点;③歌词部分;④藏族音乐风格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卓玛》并录制视频。

2. 答案:(1)旋律、节奏、歌词正确;(2)表现出藏族音乐风格;(3)视频画面清晰,声音洪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藏族歌曲,如:《青藏高原》、《天路》等;(2)学习藏族舞蹈,感受藏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3)开展民族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唱歌《男儿当自强》|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唱歌《男儿当自强》|人教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歌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男儿当自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充分,以及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这些方面,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男儿当自强》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激发民族精神、弘扬正能量的歌曲。它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我会通过举例和慢速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问题,如歌曲的背景、情感表达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歌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正确的呼吸方法、音高和节奏的掌握。
-通过讲解歌词背后的故事,使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感受腹式呼吸与歌曲演唱的关系,提高音准和音色。
2.教学难点

《阿拉木汗》音乐教案,培养孩子的和声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阿拉木汗》音乐教案,培养孩子的和声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阿拉木汗》是一首来自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歌。

其独特的旋律和和声,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一首人们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

在音乐教育方面,通过学习《阿拉木汗》这首歌,可以培养孩子的和声意识和音乐表现力,为孩子今后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使用《阿拉木汗》这首歌进行音乐教学。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播放《阿拉木汗》这首歌曲,让孩子们先熟悉一下这首歌的旋律。

在听完歌曲之后,老师可以跟孩子们一起合唱这首歌,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教学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这首歌。

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开始分析这首歌曲的和声构成。

这首歌的和声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两个和弦,分别是C大调的I和V。

老师可以将这两个和弦在钢琴上弹一下,让孩子们听一下这个和弦的声音,然后再跟着老师一起唱这首歌。

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的和声。

在掌握了这首歌曲的和声之后,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孩子们开始演唱这首歌曲。

《阿拉木汗》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老师可以请一些擅长唱这种风格歌曲的学生过来进行演唱,让孩子们听一听别人是如何演唱这首歌曲的。

接着,老师可以跟着学生们的演唱,一起唱一遍这首歌曲。

在唱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调整音高、节奏、发音等方面的问题,让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赛,分为合唱和独唱两个环节,进行演唱比赛,让孩子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

《阿拉木汗》这首歌曲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可以用来培养孩子们的和声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魅力。

(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5(sol)-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5(sol)-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5(sol)- 湘文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授音乐知识中的音高、唱名、手势5(Sol),并通过歌曲《小兔子乖乖》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音高概念,理解音符的高低与声音高低之间的联系;2.学习唱名,并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中的各个音符;3.学习手势5(Sol),并了解其表示的音符;4.通过歌曲《小兔子乖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1.翻译和解释音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高低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高低的声音的不同效果。

2.与学生一起学习手势5(Sol)所代表的音符。

第二步:学习唱名1.通过展示歌曲《小兔子乖乖》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和大致旋律。

2.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唱。

第三步:教学唱名1.教授歌曲中的唱名,帮助学生了解每个音符的名称和高低。

2.按照歌曲旋律,带领学生唱出每个音符对应的唱名。

第四步:教学手势5(Sol)1.展示手势5(Sol)的形式和表示的音符。

2.教授手势5(Sol)的唱名和演奏方式。

第五步:练习歌曲1.通过反复练习,《小兔子乖乖》歌曲中的唱名、手势和旋律都能够正确地执行。

2.在练习中,让学生注意每个音符的高低,并保持正确的声音发挥。

教学评价1.在执行唱名、手势、旋律等练习时,及时进行指导并进行评价。

2.通过表演展示,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增强情感表达能力。

3.监测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理解力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提供学生自我评估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成长情况。

总结本教案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培训,主要教授音高、唱名、手势5(Sol)知识,并通过歌曲《小兔子乖乖》进行学习体验。

在教学中,通过引入和学习唱名、手势5、旋律等步骤,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音乐技能,并在练习和表演中体现出来。

通过课后的评估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和需要提高的方面。

本刊记者追忆传奇歌者生活瞬间

本刊记者追忆传奇歌者生活瞬间

本刊记者追忆传奇歌者生活瞬间作者:来源:《北广人物》2017年第32期“柳大爷”曾邀我吃饭本刊记者邢大军提及柳石明,就不能不提《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首歌堪弥内地流行歌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兼顾流行与民族风格的经典之作,柳石明的精彩演绎开创了“民族与通俗”唱法的新风格流派,虽然其后学仿者无数,但却都无法与柳石明比肩。

《一个美丽的传说》曲作者、著名作曲家吕远曾接受记者采访,对于歌手柳石明,吕远说:“别说柳石明是唱了我写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才红的,而是这首歌被柳石明唱了才成为经典的,否则它就是一张曲稿。

”2013年冬天,记者曾应邀到柳石明家中对他进行了一次独家专访。

一面之缘,相谈甚欢,柳石明给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柳石明老师是一个低调且热心肠之人,当接到记者预约采访的电话时,他非常体贴周到地说:“大冷天的,在外边找地方采访很麻烦,那就来家里吧,我给你准备好茶叶。

”“宁可名气不如艺术,也不要艺术不如名气。

”这是柳石明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不但是他的人生信条,同时也是他艺术审美上的自我要求。

老话说文如其人,其实歌也如其人。

舞台上情切洒脱,生活中的柳石明亦是如此。

柳石明老师是一个谦虚之人,谈及《一个美丽的传说》,他说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对于歌手而言,能碰到一首好的歌益是运气。

《一个美丽的传说》是著名作曲家吕远的作品,当年我跟吕远老师一直很熟,是很谈得来的好朋友。

1985年,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请吕远老师创作一首主题歌,有一天,吕远老师拿着写好的歌谱找到我,让我示范演唱,这一唱不要紧,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首歌,连忙问吕老师是给谁写的,吕远笑着说‘就是为你柳石明写的!’于是,在一天下午,我被《木鱼石的传说》的制片方请去录音,当时的录音条件不像现在可以乐队和演唱分期录音,当时都是歌手与乐队现场联合录制,就是一支小乐队,我们边唱边录。

当时我还有别的演出任务,时间有限,于是我就给乐队老师们作揖,开玩笑地说,我说求你们可别冒泡,如果错了我还得唱一遍。

会“唱歌”的石头——中原出土石磬探秘

会“唱歌”的石头——中原出土石磬探秘

会“唱歌”的石头——中原出土石磬探秘
王清雷;孙文潇
【期刊名称】《广播歌选》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我想,一些读者都听过这首经典老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里的主题歌,由歌唱家柳石明倾情演绎。

今天,我也来谈谈这个会"唱歌"的石头。

只不过,它可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石头做的乐器——石磬。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王清雷;孙文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5
【相关文献】
1.会"唱歌"的石头 [J],
2.来响石山寻找会“唱歌”的石头 [J], 邹海娜
3.殷墟出土石磬音乐文化因素分析 [J], 王秀萍
4.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镇平县“玉雕专业村”探秘 [J],
5.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镇平县“玉雕专业村”探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歌教学柳石明
唱歌家柳石明个人简介
柳石明,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演员,1938年出生于北京。

曾获得文化部颁发
的表演奖、优秀奖等奖项。

少年的柳石明,不仅成绩优秀而且酷爱
表演艺术。

1958年,柳石明同时考上外语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从
此才走上了文艺之路。

196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分
配到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歌剧演员,独唱演员。

后师从中央音乐学
院的姜家祥教授。

其音乐生涯起点很高,开始于1962年。

著名歌剧
艺术家郭兰英主演的《白毛女》,因为原搭挡年事已高,欲挑选一
位歌剧新搭挡,把他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

当年他风华正茂,只有
23岁。

此后,他和郭兰英同台演出20余载。

郭兰英告别舞台时演
出的四个歌剧片断:《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白毛女》、《窦娥冤》,都是柳石明搭档演出的。

多数人或多或少知其人,是
因为他在八十年代演唱了吕远的《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柳石明唱歌教学的歌唱风格
他的演唱声音明亮,行腔甜润,吐字清晰,韵味醇厚。

尤其是陕北民歌,处理的天衣无逢,让他人难以企及。

比如《有吃有穿》、《横山上下来了游击队》。

据说,柳氏1970年就离婚单身生活,现
在年过七旬的他仍然是声线饱满。

优秀男高音聂建华是其学生,是
中国为数不多的能与帕瓦罗蒂齐肩的优秀男高音歌唱家。

柳石明一
生酷爱歌唱,毕生都献给了他心爱的歌唱舞台。

用心歌唱,谦逊做人,是柳石明的人生信条。

淡薄名利,在平凡中创造自己辉煌的人生。

柳石明唱歌教学的荣誉记录
柳石明曾与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共同主演过《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窦娥冤》,《郭兰英歌剧片断
晚会》等几十部大型民族歌剧。

在歌剧《窦娥冤》中扮演窦天章,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表演奖、优秀奖两大奖项。

在《郭兰英歌剧片断》晚会中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

1991年在《歌剧片断》晚会中
获文化部颁发的特别奖。

他演唱并录制的电视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曲:《一个美丽的传说》荣获了影视协会颁发的新时期影视优秀歌曲大奖赛金奖
以及全国青年联合会选出的青年最喜爱的歌曲头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