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

问答题(共10题,每题10分)

一、什么叫“文眼”?设置“文眼”有什么好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文眼”是什么?请结合这篇传文具体说明之。

答: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注,伏笔;顾,照应:都有呼应之意。“眼”点设得好,会更有效地突出主题,使文章含蓄隽永,读来犹如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史记》往往记小事以安插“文眼”。小事与大事联系;小事为大事铺垫(张目)。如《淮阴侯列传》中:

第一大段写韩信胯下受辱,有这样两句:“中情怯耳!”、“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第二大段写韩信破赵之战前,成安君不听广武君策而说了这样的话:“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第三大段写信杀龙且之战前,又有这样两句: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

第五大段写韩信自己揭开当年宁可胯下受辱的谜底:“故忍而就于此。”

“怯”?→“忍”!这一注一顾,是布置得何等精妙!

而在第四大段中,司马迁又曾这样写韩信拒蒯:韩信犹豫,不忍倍汉。

“忍”一“不忍”,两相对比,又把韩信的性格表现得多么鲜明!令人读此篇,感慨有馀味。

二、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

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

答:《侍坐》章记录了由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主题就是讲述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

2、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

答: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异乎三子者之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答:在孔子的启发和鼓励之下,他的四位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全都畅所欲言,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并生动的展现出各自的性格特征:子路:直率,对自己从政才能较为自负;

冉有:言语得体,对自己领导经济建设能力充满自信;

公西华:善于辞令,对社交礼仪一腔热忱;

曾点:旷达,对当时社会现实有非常清醒的认识。

三、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1、这段文字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

2、请一一指出这段文字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答:本段文字中词类活用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

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其译文为:说的就是要把这种好心应用到其它方面去罢了。所以推广恩惠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惠就连妻子儿女也安定不了。

四、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況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於硎。虽然,每至於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庖丁的这段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答:庖丁的这段话可以分五个层次:

第一层,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

第二层,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第三层,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

第四层,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

第五层,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

2、出自这段话的成语有哪些?

答:出自这段话的成语有: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