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完整版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完整版


⑶ 信息量过大: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其业务量也随之增
大,这就增加了记录不当信息的可能性——这种不当信息很容
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

⑷ 复杂的交易业务:近几十年来,各组织之间的业务日趋
复杂,从而加大了正确记录的困难。

降低信息风险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报表使用者自行查证信息;

二是报表使用者与管理者分担信息风险;
实施独立的、客观、公正的鉴证,发表意见,以合理地保证财
务报表不受利害冲突的影响。

⑵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利害冲突。为了使
财务报表被每一个预期使用者所信赖,财务报表必须保持中立,
即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而使他方受益。基于这一考虑,
也要求有一独立于利害关系各方的审计师对财务资料予以鉴证,
监督,所以就产生了对独立审计的需要。因此具有良好声誉的
独立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既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也代表代理人
的利益。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利益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
达到最大化。

代理成本包括三种:

其一,委托人监督和激励代理人、使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
益尽力而发生的成本;

其二,代理人为担保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支付的成本,
取他所在单位的第一手资料,而是必须依赖他人提供的信息。
信息一旦由他人提供,被有意或无意错报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⑵ 信息提供者的偏见和动机:如果信息由目标不同于决策
者的人提供,就有可能出现有利于提供者的偏差。其原因可能
是对未来事项的盲目乐观,或是有意以某种方式对信息使用者
施加影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将导致信息的错报。
能够促使出资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审计的出 现是社会选择所致。

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 •

(3)随着代理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新问题,由于管理部门 的报酬与其绩效相挂钩,投资人可通过减少报酬的方式,允许 管理人员有偏离投资人利益的范围和自由。可以看出,在代理 理论中,对审计需求已不是财产所有者的单方需求,而已成为 财产所有者和财产经营者的共同需求。

(4)实证研究为代理理论提供了支持。可以说,审计的确 能够促使出资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审计的出 现是社会选择所致。
• •
• •

• •
利用信息理论,我们可以对审计动因进行如下分析。
(1)审计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 投资者和债权人应对公司管理当局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 查实,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去检查,那么,获取可靠的信息成 本就太高了,通过聘请专职的外部审计师来为全体委托人对公 司管理当局进行审计可以大大降低这一成本。 (2)审计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发生 审计师的职责是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对由管理部门编制 的反映其受托责任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查和判断,进而做出适当保证,并 向公司股东及利害关系人报告。从这个角度来说,审计实际上 就是为减低信息不对称的发生,满足全体委托人进行查帐的需 要,由审计师替所有的出资者来检查公司的一种经济活动,促 使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从而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 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1.1
为什么需要审计
1.2
1.3
审计的社会角色
审计供求关系与审计期望差距
1.1

为什么需要审计
审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经历 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审计起源与发展的简要回顾 简要回顾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审计是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变迁的产物。环 境的改变推动着审计呈现出多样发展态势,审计总是力求不断 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审计理论与实务》是会计专业硕士的专业必修课,是在学习了相关经济理论和会计类课程之后开设的课程。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定位于会计专业硕士,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领域较高层次的、侧重提升管理潜力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审计实际操作技能,并把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实习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去。

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学时安排,采取课堂授课、案例分析、调研等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学习、调研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研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课程考核:闭卷考试,与教学计划一致;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课上考勤占30%,依据考勤记录;作业占30%,依据交作业情况;课上讨论占40%,依据课上讨论记录。

期末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闭卷笔答,其中基础知识测试题的分值掌握在40分左右;综合能力测试题的分值掌握在60分左右.60分为及格.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七、教学具体内容和要求第一篇审计理论篇第一章审计环境一、基本要求明确对审计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影响机理。

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

三、教学内容(一)宏观环境对审计需求的影响1。

政治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2。

经济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3。

社会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4。

技术环境的发展对审计需求的影响5.审计需求理论的国际研究成果(二)行业环境对审计供给的影响1.审计的基本属性2.审计职业发展的行业环境分析(三)审计理论研究对审计发展的影响1.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2。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四、重点难点行业环境对审计供给的影响,行业趋势分析。

五、思考与讨论审计环境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如何?怎样通过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第二章审计目标一、基本要求理解审计目标的动态性及其制定的依据.二、授课方法讲授、研讨。

东北财大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东北财大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课件)

欺诈检测
审计师必须对账目和其他文件 进行细致的检查,以查出欺诈 行为。
审计风险评估
1
风险识别
审计师需要迅速识别潜在的审核风险,以便及时调整审计程序。
2
风险评价
审计师需要对审核风险进行细致的评估,以确定应该采取哪些审计程序。
3
风险控制
审计师需要制定一套风险控制策略,避免在审核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错误。
3 报告最终阶段
审计师需要在报告最终阶段执行重要的程序,以确定审核工作的
稽查是识别问题的重要工具, 用于审查公司的活动、交易 和政策。
稽查的技术
现在有各种真正的稽查技术 可供使用。
追踪技术的原理
对公司账户进行跟踪和追踪 是确定是否存在财务问题的 必要过程。
课程总结
实际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法律风险案例
我们将分析涉及法律风险的实 际案例,并分享解决方案。
财务风险案例
我们将分析涉及财务风险的实 际案例,并分享解决方案。
追踪技术实践案例
我们将分享追踪技术在案例中 的实践应用。
审计报告
1 报告要素
审计师需要了解审计报告所必须的所有重要要素。
2 客户情报
审计师需要使用专业技能向客户传达重要的审计信息。
审计程序和技术
抽样方法
审计师需要使用高效的抽样方法,以确保对 整体数据的审查完整、准确。
数字分析方法
数字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审核技术,用于确认 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是否准确。
比较检查法
审计师使用比较检查法来确保资产负债表的 账目是否准确。
事务记录检查
审计师需要检查财务数据和事务记录,以确 保它们符合审计标准。
东北财大刘明辉高级审计 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按章、节具体列出教学内容
具体列出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了解、理解、掌握及应用等。
第一章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
第一节审计课程体系介绍
◆介绍审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审计理论框架介绍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介绍两大部分内容,同时也兼顾介绍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两个专题。
第二节审计环境
◆掌握审计的社会需求,了解现代社会发展对审计的需求,以及代理理论、信息论、保险论、行为论等对审计需求的解释。理解审计服务的属性、行业的发展及特点,以及审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识别和评估经营环节风险。
第二节经营环节风险分析
◆了解内部控制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中的作用与价值。
第三节内部控制测试
◆测试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第四节识别剩余风险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评价各经营环节的剩余风险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八章计划财务报告认定的审计
第一节剩余风险汇总分析
◆汇总剩余风险并分析剩余风险对审计实质性测试的影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参考性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参考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文:审计理论与实务
英文: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diting
授课对象
MPAcc学员
学分
3学分
课程描述
本课程讲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理论是对实务的理性指导,审计理论部分的教学包括审计环境的介绍,以及基于此环境的审计理论框架的介绍,包括审计目标、审计概念、审计假设、审计规范、审计基本方法、审计报告、审计法律责任等专题;实务是理论的具体应用,审计实务的教学将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基本逻辑、如何进行经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及以经营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审计方案;最后介绍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专题。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讲义1. 引言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是财务学、管理学和法律学交叉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讲义主要介绍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审计的理论和实践。

2. 审计概述2.1 审计定义审计是指独立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的过程。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独立意见,增加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主要目标包括评估企业风险、检查内部控制、评估会计估计和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

2.3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包括计划和组织审计工作、评估风险、测试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核实、形成审计意见等步骤。

3. 高级审计理论3.1 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主要包括公正性、独立性、专业谨慎等。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包括测试内部控制、对财务报表进行抽样检查、对关键风险进行分析等。

3.3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误判的风险。

主要包括对财务报表错误的风险、对内部控制的误判风险和对会计估计的误判风险。

3.4 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收集的所有相关证据和资料。

包括财务会计记录、会计分录、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文件等。

4. 高级审计实务4.1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4.2 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审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测试。

4.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审计师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

包括对企业经营环境、内部控制和会计估计的风险进行评估。

4.4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审计工作的总结和意见的书面表达。

主要包括审计师的鉴定意见、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评价等。

5. 高级审计案例分析5.1 案例一:XX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以一个具体企业的财务报表为案例,介绍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操作和分析方法。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讲精品PPT课件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讲精品PPT课件

经典文献导读
10.Brand Name Audit Pricing,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Leadership
Premiums post-Big 8 and Big 6 Mergers*2002 11. Discussion of "Brand Name Audit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介绍本课程共十讲: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行业管制 第三讲 审计目标与审计方法 第四讲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讲 审计风险与风险评估 第六讲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七讲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八讲 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九讲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十讲 审计报告
17. Big 4 Audit Fee Premiums for National and Office-Level Industry Leadership in the United Kingdom2007 Ilias G. Basioudis and Jere .R. Francis
经典文献导读
13、Reputations for Industry Expertise in the U.S. Audit Market 2005
14、Self-selection of auditors and audit pricing in private firms Chaney, 2004P., D. C. Jeter, and L. Shivakumar. The Accounting Review 79 (I): 51 -72. 15、Audit Fe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upply and Demand Attributes*2006

《审计理论与实务》理论课教学大纲

《审计理论与实务》理论课教学大纲

《审计理论与实务》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审计理论与实务总学时数:64(理论课学时数:48 实践课学时数:24)学分数:4适用专业:10级财务管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专业课课程的任务:《审计理论与实务》是为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延伸课程,也是财会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应该必备的一门知识。

《审计理论与实务》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构成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以我国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企业所得税法》、《证券法》、《公司法》、《个人所得税法》等内容为依据,既有审计理论的阐述,又有审计实务的讲析,成为会计、审计专门人才必修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审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树立从事会计工作的法制观念;明确执业规范要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审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技能要求: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审计技术方法;善于使用多种媒体教材。

在学习中应有重点、有选择地使用好本课程的教学材料。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能够参加并通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

四、教学条件(师资、设备和场地要求)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六、教学方法1、面授辅导《审计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审计理论与实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基本技术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针对面授辅导课的教学,给任课教师的建议如下:(1)在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应对比讲授、联系实际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是关于高级审计基本理论与高级审计实务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职业会计硕士理解民间审计基本理论体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及其运用,以及如何在特殊领域或特殊行业中运用审计基本理论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本课程首先要求职业会计硕士从审计环境出发,理解民间审计的起源、需求与供给以及监管等问题。

在这一大的审计环境下,理解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以及这一结构框架内关于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规范、审计基本方法、审计报告、审计责任的基本理论。

其次,本课程要求职业会计硕士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最后,本课程要求职业会计硕士理解IPO审计,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特殊行业审计等一些审计专题的重点及特点,以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发展和趋势。

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篇”着重于审计基本理论体系。

审计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审计师是这一服务的供给者。

由于审计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对审计的需求与供给进行管制。

在这一大的审计环境下,本课程的第一部分继续探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这一结构框架由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审计规范、审计基本方法、审计报告和审计责任组成。

第二部分“实务篇”着重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目前已经在国际性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实施的先进审计方法。

虽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不同的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基本原理一致。

这一新的审计方法强调:审计风险和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可分割。

威胁企业的风险也是审计风险的来源。

因此,有效的审计需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战略目标和计划、竞争优势的来源、影响企业的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环节和剩余风险进行深入的了解。

这一观点对于风险的认识要比传统的基于审计风险模型,从而着重于会计报表的结果和相关认定的风险观念要深入、广泛的多。

审计师需要充分认识扭曲
会计报表的风险实质上是企业管理流程风险的副产品。

要充分理解审计风险,审计师必须理解企业是如何识别和控制内部、外部风险,从而理解内外部风险对于会计报表认定的含义,再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从而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

第三部分“专题篇”一方面着重于IPO审计,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特殊行业的审计等一些审计专题,另一方面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予以介绍,以保持本教材的完整性。

第一篇审计基础理论
第一讲审计理论结构
第二讲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
第三讲审计假设与审计规范
第四讲审计责任与审计信息理论
第二篇审计方法理论
第五讲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第六讲审计证据决策
第七讲内部控制结构及其审计
第八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
第九讲审计报告与审计质量
第三篇审计专题理论
第十讲政府审计
第十一讲内部审计
第十二讲绩效审计
第十三讲经济责任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