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各期表现
得了股骨头坏死就是废人了?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方法一定要知道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方法
得了股骨头坏死就是废人了?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方法一定要知道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不同表现得病症也不同,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医学领域的定义上,股骨头坏死并非是绝症,也没有得到了疾病就会变成废人的说法。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较为轻微,主要是以偶发性的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出现症状,这个时期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和生活,只是需要注意身体的保养,不要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
如果疾病发展到中期,患者可能出现跛行的状况,需要依托拐杖行走,难以进行正常的劳作,但通过保守治疗,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股骨头坏死的晚期,在关节塌陷后,患者难以独自生活,不过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基本都可以重新工作和生活。
因此,得了股骨头坏死之后并非就是废人,患者仍然能进行正常的生活。
而知道了正确的治疗方法之后,股骨头坏死也是可以治愈的,这个方法就是以通络生骨胶囊为代表的药物治疗。
通络生骨胶囊是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中成药,以中医的理论为基础,选取木豆叶入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死骨吸收和新骨再生,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许多患者在长期服用通络生骨胶囊后,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手段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治疗手段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临床上常常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程、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进行分期。
常见的分期方法包括法国学派(Ficat)分期、Steinberg分期和ARCO分期。
Ficat分期:Ficat分期是股骨头坏死最早的分期方法,根据X线和CT等影像学表现,将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无症状或轻微症状,X线检查正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早期,轻度疼痛,X线检查出现局部硬化和骨小梁消失。
Ⅲ期:股骨头坏死中期,疼痛加重,X线检查出现股骨头塌陷、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变窄。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疼痛严重,X线检查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Steinberg分期:Steinberg分期主要依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未见异常。
Ⅱ期:股骨头坏死初期,症状轻度,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骨质疏松或骨小梁消失。
Ⅲa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或裂隙。
Ⅲb期:股骨头坏死进展期,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或裂隙。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ARCO分期:ARCO分期也是一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分期方法,与Steinberg分期相似,也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变程度和病变部位,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五期。
Ⅰ期:股骨头坏死前期,影像学表现正常。
Ⅱa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骨小梁消失、局限性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Ⅱb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局限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Ⅲa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小于2mm。
Ⅲb期:股骨头坏死中期,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广泛性坍塌程度大于等于2mm。
Ⅳ期:股骨头坏死晚期,影像学表现关节破坏和骨性强直。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在早期(Ⅰ-Ⅱ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在晚期(Ⅲ-Ⅳ期),骨关节保留手术效果不佳,常常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如何鉴别诊断

股骨头坏死属于病理演变的过程,经常会因为股骨头长期负重而导致坏死骨小梁,结构出现明显的损伤,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修复与治疗,很容易引起股骨头整体的结构变形,甚至引发关节炎以及功能障碍等问题,必须要加强对股骨头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只有提高鉴别的效果,才能够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
4.股骨头坏死的预后处理
在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进行预后处理时是应该判断是否引起功能性障碍,并且判断病理的结果,如果能够消除股骨头坏死病变,并且停止进展,则可以进行逆转,通常情况下股骨头没有塌陷变形或者变形轻微的情况,能够保证病变得到快速修复,而且股骨头坏死还可以治愈,保持整个髋关节的功能,如果长久反复的疼痛或者负重行走时,则必须要利用人工髋关节进行置换。根据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能够明确,要想及时有效的预防股骨头坏死疾病,最主要的就是避免过度饮酒,同时要尽可能的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在股骨头颈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必须要进行解剖复位。
1.股骨头坏死产生的主要病因
股骨头坏死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因为在股骨颈部位,骨折之后没有得到充足的愈合,导致股骨头的负重骨小梁自身的承受能力受到影响。如果患者长时间负重行走,很容易导致骨折愈合处坏死。而另一种则是因为骨组织自身发生病变,例如通过长期酗酒,或者是使用糖皮质,很容易导致骨坏死,而且也无法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少年儿童也会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引发股骨头坏死,又被称之为扁平髋。股骨头坏死尽管是属于一种组织病变,但是在早期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而且还能够进行治愈,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问题,依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患者在患有股骨头坏死的疾病时使内心不能够感到恐慌,必须要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型Steibery分类法于1992年被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髋关节分会所接受,具体分期如下:0期:X线片正常,骨扫描和MRI表现正常或非诊断性Ⅰ期:X线片正常,但骨扫描和MRI表现异常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Ⅱ期:股骨头透亮或硬化改变A—轻度(小于15%的股骨头受累)B—中度(15%-30%的股骨头受累)C—重度(大于30%的股骨头受累)Ⅲ期:软骨下骨塌陷(新月征)但无股骨头改变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下陷小于2mm)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Ⅳ期:股骨头变形下陷A—轻度(小于15%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小于2mm)B—中度(15%-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2—4mmC—重度(大于30%的关节面受累,下陷大于4mm)Ⅴ期:关节面间隙狭窄或和髋臼改变A—轻度(平均股骨头受累严重程度与Ⅳ期)B—中度(确定的相似,并估计有)C—重度(髋臼受累)Ⅵ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Marous 分期法Ⅰ期:髋无症状,X线片无表现或轻微密度增高(点状密度增高)Ⅱ期:仍无症状或轻微,X线密度增高,头无塌陷Ⅲ期:症状轻微,有软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多见扇形骨折,新月征少见Ⅳ期: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跛行及功能障碍,头扁平或骨质坏死Ⅴ期:疼痛明显,死骨破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密度更加硬化。
Ⅵ期:疼痛严重,有的疼痛较Ⅴ期减轻,但股骨头肥大变形,半脱位,髋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股骨头性坏死的X片征象:(1)、水滴征指股骨头内有多个象水滴于桌面,水滴被蒸发后的水滴痕迹样改变,也称股骨头面包圈样改变(股骨头坏死初期)。
(2)、低密度征指股骨头内有大面积水滴征改变,水滴征改变区内的骨小梁消失(股骨头坏死初期)。
(3)、新月征指股骨头顶部呈半月状软骨下断裂,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新月状断裂透亮区征象。
详解股骨头坏死病程发展分期

详解股骨头坏死病程发展分期一般来说,股骨头坏死分为四期,各期病情发展和症状不同,对应的治疗难度和预后也就不同,当然患者的医疗花费也会成倍增加。
提醒患者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关内容,知道本病的发展情况,以积极应对治疗。
Ι期:无规律性疼痛,有时则无明显症状,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足跟叩击实验(+),“4”字试验(+);X片、CT表现为外形正常,不能一次准确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可见股骨头边缘有带状弯曲低密度影,能够发现较多关节积液。
临床表现:痛僵硬,活动受限,而x线没有特殊征象,或有骨小梁轻度不匀,或斑点状稀疏区,骺线或关节间隙均无变化,也可把此期称为0~1期,此期适于作血流动力学;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或髓芯活检等综合检查。
Ⅱ期:股骨头斑片状密度不均、硬化与囊区形成,X片与CT没有塌陷表现,磁共振与骨扫描阳性,髋臼无变化。
按病变范围可区分为:A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B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15%-30%C磁共振股骨头病变范围>30%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可伴膝关节、腹股沟、大腿内侧、腰骶部及臀部后、外侧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呈痛性跛行;足跟叩击实验(+),“4”字试验(+),托马斯征(+);X片没有塌陷表现,CT有囊性区和骨硬化区;MRI可见股骨头有局限性不规则、不均匀低密度区,股骨头外正常.周围有关节积液。
Ⅲ期:股骨头连续性断裂,在侧位片或断层片上,可能见到头顶端有塌陷或变扁。
死骨局限于相应受压部位,死骨可有断裂和嵌压。
出现新月征,死骨呈圆锥状下陷。
临床表现:持续性、进行性髋关节疼痛症状,可伴有腰骶部、大腿及膝关节疼痛,患肢缩短,跛行,髋关节外展、屈曲受限:“4”字试验阳性(+).下肢短缩实验(A11is征)(+),托马斯征(+),患肢短缩≤2cm;X片表现为股骨头偏平,塌陷≤0.5cm,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即“新月征”,但无关节间隙变窄;CT有囊性区和骨硬化区;MRI可见股骨头有大片不规则、不均匀低信号区、股骨头变扁、坍塌,能够发现关节积液。
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围塌陷期

骨小梁结构的变化
骨小梁结构逐渐变得脆弱,骨 小梁断裂、溶解,导致骨组织 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骨小梁的微骨折逐渐增多,这 些微骨折会导致骨小梁的塌陷 和变形。
骨小梁的排列紊乱,失去了原 有的规则排列,这进一步加剧 了骨组织的破坏。
骨细胞和骨髓的变化
骨细胞逐渐失去活性,数量减少,这使得骨组织的再生能力下降。
股骨头坏死(arco分 期)围塌陷期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围塌陷期的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策略与方案 • 预后与康复 • 病例分析01 引言Fra bibliotek定义与背景
定义
围塌陷期是股骨头坏死ARCO分 期中的第三期,此时股骨头坏死 区域逐渐扩大,但尚未发生塌陷 。
背景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 疾病,其ARCO分期是国际通用 的病情评估标准,用于指导治疗 和预后评估。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负重, 控制体重,降低股骨头坏死风险。
05 预后与康复
预后情况
预后评估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期和患者的 具体情况,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自然病程
围塌陷期是股骨头坏死的一个阶段, 此时股骨头外形尚完整,但内部骨 质已经坏死。
影响因素
预后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坏 死范围、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
手术治疗
髓芯减压术
通过降低股骨头髓内压力, 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延缓病程进展。
植骨术
将自体或异体骨植入坏死 区域,促进坏死骨修复和 重建。
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塌陷和功能障碍 的病例,可考虑进行全髋 关节置换术。
其他疗法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方法,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强筋壮骨为 原则,治疗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分期

MRI诊断Ⅳ
关节软骨彻底破坏;髋关节间隙狭窄;合并 关节退行性改变;
髋臼面软骨下骨质可出现囊性变;髋臼缘 骨赘增生;
股骨头因骨坏死 囊变 骨折而显著塌陷 变 形;受累范围可局限于股骨头上部或累及 整个股骨头;
股骨头出现分节碎裂 骨折移位;
发生炎性发应;存在反应性充血;局部骨质 吸收; 早期的修复反应包括少量毛细血管 胶原纤 维增生;以及新骨对死骨的爬和增生的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 胞 巨噬细胞向坏死区生长;
大量新生骨附着在坏死骨小梁的表面;死骨 被清除;
关节软骨受其修复组织的影响;表面不光滑; 而后出现皱折;
股骨头血供
由旋股内 外侧动脉所发出的支持带动脉;占 股骨头血供的70%;
股深动脉所发出的股骨滋养动脉;占股骨头 血供的25%;
闭孔动脉或旋股内侧动脉所发出的股骨头 韧带动脉;占股骨头血供的5%;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高危因素 股骨头骨骺炎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病理演变Ⅳ
股骨头塌陷合并退行性骨关节炎改变; 修复组织相对较脆弱;无法承受人体的重量
而发生塌陷;软骨下骨折更加重了塌陷的程 度; 坏死组织自软骨撕裂处溢出;产生骨关节炎 表现
MRI诊断分期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目前尚未完全统一;具代 表性的五期既0 Ⅰ Ⅱ Ⅲ Ⅳ期是根据Fiat and Arlet 根据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病理演变分期 修订而来的;
MRI诊断0
患者无自觉症状;X线 CT检查均为阴性; 核 素扫描或MRI有阳性表现;典型表现为MR T2WI上负重区出现外围低信号坏死脂肪环 绕内圈高信号充血水肿;
骨缺血坏死改变存在;有髓腔压力增高;骨 髓活检可证实骨缺血坏死存在;
此期被称为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前期;也称 安静髋;
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

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1. 微血管病变:股骨头内的血供受到损害,微血管血栓形成,血液供应不足。
这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壁增厚、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2. 骨细胞死亡: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股骨头内的骨细胞发生坏死,主要是骨小梁内的骨细胞受到影响。
骨细胞死亡后,细胞碎片溶解释放到骨间质中,引起炎症反应。
3. 骨髓水肿:股骨头坏死时,骨髓腔内可能出现水肿,该水肿可能与骨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4. 骨质疏松:在股骨头坏死过程中,骨基质受到破坏,骨小梁稀疏,骨质疏松。
5. 骨坏死后骨再生:在早期坏死区域,骨坏死后可能存在骨再生与修复尝试,出现骨小梁重塑、纤维组织填充等现象。
总的来说,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血管病变、骨细胞死亡、炎症反应、骨质疏松和骨再生等多个方面。
根据《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的诊断标准如下:1. 智商水平:智商(智力商数,IQ)是通过智力测验来衡量的。
智力障碍的主要特征是智商水平的显著低于平均水平。
智商测验通常使用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s)来表示,一般认为智力障碍的智商分数在70以下。
2. 自适应功能:除了智力水平的低下,个体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自适应功能(如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自理能力等)也显著受限。
自适应功能评估通常包括一系列结构化的问卷和观察。
3. 起病年龄:智力障碍的起病年龄通常是在儿童期期间,早期起病的情况较为常见。
然而,由于有些智力障碍可能在成年期才被诊断,因此没有年龄限制。
4. 严重程度分级:根据智商水平和自适应功能程度,智力障碍被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严重程度级别。
需要注意的是,智力障碍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智商水平和自适应能力的评估,并排除其他引起智力低下的可能原因,如脑损伤、遗传疾病等。
此外,智力障碍也可伴随其他精神和发育障碍,如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坏死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它是骨伤科临床常见而又难治的慢性疾病之一,股骨头坏死是由于髋部外伤,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股骨头骨组织不能得到正常的营养,使股骨头组织中的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脂肪细胞发生坏死。
由于坏死的骨组织脆弱,加之髋关节需要负重,日久就会发生股骨头塌陷,影响全部髋关节。
早期症状有:腰痛,患侧臀部疼痛,患侧腹股沟疼痛,患肢膝关节疼痛,患肢畏寒,活动多时无力,酸痛,易疲劳。
这些症状不能同时出现,有人出现一二个症状或几个症状,短时间出现后就消失,反复多次。
这就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作CT, ECT或核磁共振检查,都能发现股骨头坏死。
拍X片是不能够早期诊断的。
当X片出现改变时,病情已经达到中晚期了,治疗有些晚了。
因为早期股骨头坏死X片只能看到股骨头周围血液循环减低,骨质疏松,少量囊状改变。
所以仅凭X片一般不能早期发现。
而此时因股骨头内压增高,患肢各部位疼痛比较明显,经常被误诊为风湿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治疗止痛,常用一些止痛药或封闭等疗法,症状消失,即认为病愈了,造成误诊误治,使病情发展到中晚期,从而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中期股骨头坏死,症状非常明显,主要有跛行行走疼痛功能发生障碍,拍X片时,会看到骨小梁大部分消失,囊状改变,骨质硬化,股骨头软骨断裂塌陷。
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跛行更加严重,明显感到腿短,行走困难,疼痛,X片会看到股骨头扁平,塌陷,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囊状改变明显,骨质硬化面积较大,股骨头软骨完全断裂,关节面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