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识图
二次回路识图(137页)

CT回路——CT的配置
CT回路——接线方式
CT回路——二次负载
P523。 二次负载核算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一是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二是运行和
使用条件造成的 CT的二次负载阻抗大小对CT准确度有很大影响。原是CT二次
负载阻抗增加的越多,超出所容许的二次负载阻抗时,励磁电 流的数值就会大大增加,使铁芯进入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一次电流很大一部分将用来提供励磁电流,从而使互感器的 误差大为增加。
时(例如母线联络断路器断开),为了保证其一次系统和二次系 统在电压上保持对应,以免发生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拒动, 要求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二次电压回路随同主接线一起进行切换 。用隔离开关两个辅助触点并联后去启动电压切换中间继电器 ,利用其触点实现电压回路的自动切换
二 次回 路识 图
内容提要
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图 CT相关 PT相关 直流系统 监控系统(测量、计量、信号) 控制回路 保护回路 二次回路抗干扰 “六统一”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二次回路——什么是二次回路
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参加发、输、配电能的系统中使用的电器设 备,包括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 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涉及到一次接线 图
1s2
2s2
1s3
2s3
4s3
3s1
4s2
3s2
4s1 3s3
A相CT
B相CT
A1s1 B1s1 C1s1 A1S2 B1S2 C1S2
D1
D2
D3
D4
D5
D6
A411 B411 C411 N411
1s1 2s1 1s2 2s2
1s3
2s3
4s3
3s1
《二次回路识图》课件

表示输入信号相对于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二次回路的共振
在共振时,振动持续时间长,振幅大,能使电路产生不稳定振荡,应尽量避 免出现共振。
二次回路的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越大,表示电路削减地越少,电路能够反映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能力就越好。
二次回路的带宽
带宽是指电路的响应范围,包括通频带、截止频率和贯穿频带三个方面。
二次回路识图
了解什么是二次回路,以及它在电路中的应用。掌握二次回路的主要特点, 参数计算,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
二次回路的特点
1 有源元件
产生电能,如电池和电压源。
2 无源元件
不产生电能,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
3 共振电路
4 带通滤波器
当电路的谐振频率达到某一值时会出现共振,此 时电路内能量的变化周期与电源电压周期相等。
摄像头调焦
用二次回路来调节摄像头镜头的焦距。
交流灯泡电源
利用二次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稳定电源电压,从而使交流灯泡产生
二次回路的图形符号
二次回路有标准的电路图形符号,不同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二次回路的参数计算
1
电感
计算公式L=Φ/I,单位H
2
电容
计算公式C=Q/V,单位F
3
品质因数
Qf=R√C/L
二次回路的衰减率
衰减率是指信号通过电路后的幅值衰减程度,单位为dB。
二次回路的相位角
相位角是指输入和输出电压波形之间的差角,它可用来描述电路的相位补偿 能力。
二次回路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条件
电路中所有能量都必须转化为耗散方式。
电路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包括元件参数变化、电路温度、并联负载和串联负载 等。
电气回路二次识图

基本看图方法
看二次图的方法
二次接线的最大特点是其设备、元件的动作严格按照设计的先后顺序进行,其逻辑性很强,所以读图时只需要按一定的规律进行,便会显得条理清楚,易读易记。
1、二次接线和一次接线的相关部分画在一起,且电气元件以整体的形式表示(线圈与触点画在一起),能表明各二次设备的构成、数量及电气连接情况,图形直观形象,便于设计构思和记忆。
2、用统一的图形和文字符号表示,按动作顺序画出,便于分析整套装置的动作原理,是绘制展开接线图等其它工程图的原始依据。
3、其缺点是不能表明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标号及导线连接方法等,因此不能作为施工图纸。
N491~N499
L491~L499
TA10
A501~A509
B501~B509
C501~C509
N501~N509
L501~L509
TA19
A591~A599
B591~B599
C591~C599
N591~N599
L591~L599
保护装置及测量表计的电压回路
TV
A691~A609
B691~B609
C401~C409
N401~N409
L401~L409
TA1
A411~A419
B411~B419
C411~C419
N411~N419
L411~L419
TA2
A421~A429
B421~B429
C421~C429
N421~N429
L421~L429
TA9
A491~A499
《二次回路识图》课件

02
CATALOGUE
二次回路图识读基础
电气元件符号识别
总结词பைடு நூலகம்
掌握电气元件符号是理解二次回路图的基础,需要了解各种电气元件的标准符号 及其含义。
详细描述
电气元件符号是二次回路图中的基本元素,每种元件都有特定的符号表示。为了 正确理解二次回路图,学习者需要熟悉各类电气元件的标准符号,了解它们的名 称、功能和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次回路识图》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二次回路概述 • 二次回路图识读基础 • 常见二次回路分析 • 二次回路故障诊断与处理 • 二次回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二次回路概述
二次回路定义
总结词
二次回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用于控制、调节和保护 一次电路的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电路图识读方法
总结词
掌握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对于理解二次回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 要,需要了解电路图的布局、标号规则和电流流向。
详细描述
电路图是二次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元件之间的连 接关系和电流的流向。学习者需要了解电路图的布局规则, 掌握标号的方法,并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向和变化,从而 能够准确地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模块化二次回路
要点一
总结词
模块化二次回路是实现快速开发和维护的有效方式,通过 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模块化二次回路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接口,使得不同模块 之间可以互换和组合,方便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同时,模 块化设计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 维护质量。
测量回路分析
测量回路概述
二次回路识图技巧

二次回路识图技巧一张完整的电气图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也称为电路图)、技术说明和标题栏。
由于电气设备的外形和结构各不相同,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
此外根据电气图的不同用途,可以绘制成不同形式,有的可以只绘电路图,以便于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有的只绘装配图,以便于了解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及配线方式等。
对复杂的电路,通常还绘制安装接线图,必要时还要绘制分开表示的接线图、平面布置图等。
电气图中的文字说明和设备元件明细表总称技术说明。
文章说明标注电路的某些要点,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主电路中通常写在图面的右下方,标题栏的上方;辅助电路中,通常写在图面的右上方。
元件明细表列出电路中元件代号、名称、型号、符号、规格等。
元件明细表以表格形式书写在标题栏的上方,自上而下逐项列出。
标题栏在图的右下脚,其中注有工程名称、设计类别、设计单位、图名、图号、设计人,制图人,审核人等。
1.1图纸的一般规定图是一种严肃的技术文件,它必须有一定的格式,遵守一定的规定。
电气工程图是一种特殊的图,它有其本身的许多规定,除此之外,还必须遵守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阅读电气工程图必须首先了解这些规定。
1.图幅分区由边框线围成的图面称为图纸的幅面。
幅面大小共分为五类:A0~A4,其尺寸见表1。
当需要较长的图纸时,应采用表2所规定的幅面。
下面例举A3分别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的尺寸,见图1.1(a)、(b) 表1 基表2 较长图纸的实际幅面幅面代号A3×3A3×4A4×3A4×4A4×5尺寸420×891420×1189297×630297×841297×1051(B×L)图1.1 (a)留有装订边的A3图框图1.1 (b) 不留装订边的A3图框为了确定图上内容的位置及其他用途,一些幅面较大、内容较复杂的电气图可进行分区。
二次回路识图

二次回路识图----041fe9b7-7156-11ec-95d0-7cb59b590d7d常用的继电保护接线图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圈、二次回路原理展开图、施工图(又称背面接线图)、盘面布置图。
(1) . 视图:主电路:从下到上,辅助电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如变压器一般需要装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等,掌握各种保护的基本原理;再查找一、二次设备的转换、传递元件,一次变化对二次变化的影响等。
(2)、原理图:对于与二次回路直接相连的一次接线部分绘成三线形式,而其余部分则以单线图表达。
原理图多用于对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原理学习和分析或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
a、原理图中的仪表和继电器用整体形式的设备图形符号表示,但未绘制内部电路图,仅绘制触点连接。
b、原理图是将二次部分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和一次回路图绘制在一起;特点是能使读图人对整个装置的构成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可清楚地了解二次回路各设备间的电气联系和动作原理。
c、缺点:二次接线的一些细节没有充分表达,没有组件内部接线。
接线盒编号、电路编号和导体仅为表示的一部分,仅标记直流电源的极性。
(3)、展开图:展开图和原理图是同一接线的两种表达方式。
a、对二次回路的设备进行扩展,将二次回路分为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和信号回路。
b、将不同的设备按电路要求连接,形成各自独立的电路。
1.概念:由相互连接的二次设备组成的电路,用于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一次设备。
2.任务:反映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和调节一次设备,并且当一次设备发生故障时,能使故障部分迅速退出工作,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3.(1)“动态闭合触点”也称为“常开触点”,指动作后闭合的触点。
(2)“动断触点”又称“常闭触点”意为:动作后就断开的触点。
垂直方位(即从上到下,触点动作方向从左到右)水平布局(从左到右,触点向上闭合,触点向下打开)常开触点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延时断开的常开触点延时闭合的常闭触点4.断路器跳车主要是指断路器重复跳合闸现象。
二次回路图阅读方法

二次回路图阅读方法二次回路图阅读方法1、二次回路图识图方法二次回路图与其他电气图相比,显得更复杂一些,阅读难度较大。
当准备识读一份二次图时,通常掌握以下方法:(1)概略了解图的全部内容,例如图样的名称、设备明细表、设计说明等,然后大致看一遍图样的主要内容,尤其要看一下与二次回路相关的主电路,从而达到比较准确地把握住样图所表现的主题。
(2)首先应知道在回路图中,各种开关触点都是按不带电的情况,即起始状态位置画的,如按钮未按下,开关未合闸,继电器线圈未通电,触点未动作等。
这种状态称为图的原始状态。
但看图时不能完全按原始状态来分析,否则很难理解图样所表现的工作原理。
(3)在二次回路图中,同一设备的各个元件位于不同的回路的情况比较多,在用分开表示法图中往往将各个元件画在不同的回路,甚至不同的图纸上。
看图时应从整体观念上去了解各设备的作用。
例如,辅助开关的开合状态就应从主开关开合状态去分析,继电器触点的开合状态就看线圈的状态,不要看到线圈去找触点。
(4)看复杂的电路图一般应将图分成若干基本电路或者基本环来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分别将各个部分、各个回路看懂,整个图样就能看懂。
(5)二次图的种类比较多,图与图之间相互联系,读各种二次图应将各种图联系起来阅读。
对某一设备、装置和系统,这些图实际上是从不同的使用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同一对象采用不同的描述手段。
显然,这些图存在着内部的联系,掌握各类图的互换与绘制方法,是阅读二次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
展开图上凡屏内与屏外有联系的回路,均在端子排图上有一个回路标号,单纯看端子排图是不易看懂的。
端子排图是一系列的数字和文字符号的集合,把它与展开图结合起来看就可清楚它的连接回路。
2、二次回路图识图要领二次回路图的逻辑性很强,在绘制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看图时若能抓住此规律就很容易看懂。
阅读前首先应弄清楚该张图纸所绘制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原理及其功能和图纸上所标符号代表的设备名称,然后再看图纸。
变配电工程图识图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第二部分
1.认识二次回路常见的图形符号及规则 2.掌握二次回路编号一般规则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二次回路图形符号 为了使二次回路原理及功能更加清晰,一般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的电气 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来表示二次回路。因此,熟悉有关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及 文字符号是掌握二次回路的前提。二次回路中的电气设备,一般用反映该设备 特征或含义的图形表示,称为图形符号。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二次回路编号规则
1.+电源回路 1 101 201 301 -电源回路 2 102 202 302 2.合闸回路 3~31 103~131 203~231 303~331 示例:(+KM101) 103 105 107 ………131 (-KM102) 3.跳闸回路 33~49 133~149 233~249 333~349 示例:(+KM101) 133 135 137 ………149 (-KM102) 4.信号及其他回路701~899 ①信号回路电源 +(701、801)-(702、802)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先线圈,后触点 就是先找到继电器或装置的线圈,再找到其对应的触点。因为只有线圈通电(并达 到其起动值),其相应触点才会动作;由触点的通断引起回路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整个 回路的动作过程。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这个要领主要是针对端子排图和屏后安装图而言。看端子排图一定要配合展开图来 看。针对不同的二次设备辨别出端子排哪里是进线端子哪里是出线端子。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的识图
第三部分
1.掌握二次接线图识图“六先六后”法 2.学会看懂二次接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B2
自保持
M 3~
注意:接触器线圈电压380V时, 采用此种接线方式。
三、异步机的直接起动 + 过载保护
A QS FU KM SB1 SB2 KM B C
热继电 器触头
FR
FR
发热 元件
KM
M 3~
电流成回路, 只要接两相就可以了。
四、多地点控制
例如:甲、乙两地同时控制一台电机。 方法:两起动按钮并联;两停车按钮串联。
B、按用途区分: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 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 气闭锁回路、操作电源回路。 操动回路---包括从操动(作)电源到断路 器分、合闸线圈之间的所有有关元件,如:熔 断器、控制开关、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和线圈、 接线端子等。 信号回路---包括光字牌回路、音响回路 (警铃、电笛),是由信号继电器及保护元件 到中央信号盘或由操动机构到中央信号盘。
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用来表明二次回路的实际安装 情况,是控制屏(台)制造厂生产加工和 现场安装施工用图,是根据展开接线图绘 制的。在安装接线图中,各种仪表,电器, 继电器,及连接导线等,按照它们的实际 图形,位置和连接关系绘制。安装接线图 包括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图, 有时屏后接线图和端子排图画在一起。
C、保护和控制屏面图上的二次设备,均按照由 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编号,并标出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与展开图、原理图上的符号一致;在屏 面图的旁边列出屏上的设备表(设备表中注明该 设备的顺序编号、符号、名称、型号、技术参数、 数量等);如设备装在屏后(如电阻、熔断器 等),在设备表的备注栏内注明。 D、在安装接线图上表示二次设备---屏背面 接线图中,设备的左右方向正好与屏面布置图相 反(背视图);屏后看不见的二次设备轮廓线用 虚线画出;稍复杂的设备内部接线(如各种继电 器)也画出,电流表、功率表则不画;各设备的 内部引出端子(螺钉),用一小圆圈画出并注明 端子的编号。
二次回路识图
表明二次回路的图称为二次回路图。二次 回路以国家规定的通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 号表示二次设备的互相连接关系。二次回 路图中所有开关电气,继电器,和接触器 的触点都按照它们的正常状态来表示。对 于继电器,正常状态是指其线圈无电压失 磁的状态。常用的二次回路图有三种形式, 即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和安装接线 图。
常开 常闭
接触器控制对象:电动机及其它电力负载
接触器技术指标: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
简单的接触器控制
A
B
C
停止 按钮 起动 按钮
刀闸起隔离作用
特点:小电流控 制大电流。
M 3~
自保持
1.6 继电器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一样。主要区别在于,触发器 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继电器的 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 所以,继电器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进行 监察,控制,测量,调整和保护 的低压设备,又称辅助设备,它 包括控制,信号,测量监察,同 期,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 置和操作电源等设备。
二次电路的组成
二次电路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视、控 制、测量、调节和保护。它的特殊作用决 定了它所采用的保护原件不同。二次电路 所配置的仪器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 制和信号元件,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 电流、电压互感器等,按一定的要求连接 在一起所构成电气回路。
原理图
B 原理接线图将交流电路,电压回路与 直流电压之间的联系综合的表示在一起, 对多个设备具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C 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接线图 中,可清晰地表明该回路对一次回路的 辅助作用。 D、缺点:对二次接线的某些细节表示不 全面,没有元件的内部接线。端子排号 码和回路编号、导线的表示仅一部分, 并且只标出直流电源的极性等。
KM SB
KM
B'
动作过程
主 电 路
M 3~
按下按钮(SB)
线圈(KM)通电 电机转动;
触头(KM)闭合 按钮松开
线圈(KM)断电 电机停转。
触头(KM)打开
简单的接触器控制
A
B
C
停止 按钮 起动 按钮
刀闸起隔离作用
M 3~
自保持
二、电动机连续运行
A QS FU B' KM KM C' B C 停车 SB1 按钮 起动 按钮 KM
1.3 控制按钮
常开(动合)按钮
SB
复合按钮
电路符号 常闭(动断)按钮
SB
电路符号
SB
电路符号
1.4 行程开关
用作电路的限位保护、行程控制、自动切换等。 结构与按钮类似,但其动 作要由机械撞击。
常开(动合)触头
ST
常闭(动断)触头
ST
电路符号
电路符号
1.5 接触器
~ ~380
主触头
动作过程 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 触头闭合
以展开图、屏面布置图、端子排图为依据。 (由制造厂绘制) A、屏背面展开图---以屏的结构在安 装接线图上展开为平面图来表示。屏背面部 分装设仪表、控制开关、信号设备和继电器; 屏侧面装设端子排;屏顶的背面或侧面装设 小母线、熔断器、附加电阻、小刀开关、警 铃、蜂鸣器等。 B、屏上设备布置的一般规定---最上 为继电器,中为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下部为经常需要调试的继电器(方向、差动、 重合闸等),最下面为信号继电器,连接片 以及光字牌,信号灯,按钮,控制开关等。
FU
KA KA SB
KM
KM
FR
M 3~
控制 关系
SB:点动 SB2:连续运行
2.2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A B C QS FU KMF KMR
KMR KMF SBR SB1
正转
SBF
FR KMF
KMR
操作过程: SBF
FR M 3~ SB1 停车 SBR
正转
反转
该电路必须先停车才能由正转到反转或由 反转到正转。SBF和SBR不能同时按下,
看图原则
C、"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指交流回 路一般从电源入手,包含交流电流、交流 电压回路两部分;先找出由哪个电流互感 器或哪一组电压互感器供电(电流源、电 压源),变换的电流、电压量所起的作用, 它们与直流回路的关系、相应的电气量由 哪些继电器反映出来。
看图原则
D、"线圈对应查触头,触头连成一条 线"。指找出继电器的线圈后,再找出 与其相应的触头所在的回路,一般由 触头再连成另一回路;此回路中又可 能串接有其它的继电器线圈,由其它 继电器的线圈又引起它的触头接通另 一回路,直至完成二次回路预先设置 的逻辑功能。
二次回路的分类质分: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 (CT)二次侧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等 所有电流元件的全部回路。 交流电压回路---由电压互感器(PT)二次侧及 三相五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 220V供电给测量仪表及继电器等所有电压线圈以及 信号电源等。 直流回路---使用所变输出经变压、整流后的直 流电源。蓄电池---适用于大、中型变、配电所,投 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中间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
继电器类型: 电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具有延时功能)
热继电器(做过载保护) …...
热继电器
功能:过载保护
发热元件
结构:
I
双金 属片
扣板
常闭触头
工作原理: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 属片被烤热。因双金属片的下层膨胀系数大,使其 向上弯曲,扣板被弹簧拉回,常闭触头断开。
SB1甲 KM SB2甲
KM
甲地
SB3乙
SB4乙
乙地
五、点动+连续运行
方法一:用复合按钮。
A B C QS
控制 关系
SB1
SB3:点动 SB2:连续运行
SB2 KM FR
FU
KM
FR M 3~
SB3
KM
控制电路
主电路
该电路缺点:动作不够可靠。
方法二:加中间继电器(KA)。
A B C
SB1
SB2
KA FR
否则会造成短路!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加互锁
FR
SB1
SBF
KMR
KMF
A B C QS FU
KMF SBR
KMF
KMR
KMF
KMR
KMR
互锁
FR
M 3~
互锁作用:正转时,SBR不起作用;反转 时,SBF不起作用。从而避免两触发器 同时工作造成主回路短路。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双重互锁
FR
机械互锁
SB1
热继电器的符号
FR 串联在主电路中
发热元件
常闭触头
串联在控制电路中 FR
§.2 基本控制环节
电机起动、停车(点动、连续运行、多地点 控制、顺序控制等) 电机正反转控制 行程控制 时间控制 速度控制 ……
2.1 异步机的直接起动
A QS FU B C C'
一、点动控制
控 制 电 路
看图原则
E、"上下左右顺序看,屏外设 备接着连"。主要针对展开图、 端子排图及屏后设备安装图。 原则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看, 同时结合屏外的设备一起看。
原理图
原理接线图是用来表示二次回路各元件的 电气联系及工作原理的电气回路图。
A原理接线图中的所有继电器,仪表等设备均以集 合整体的形式来表示,用直线画出它们之间的相 互联系,因而清楚形象的表明了接线方式和动作 原理。在原理图中,各电器触点都是按照它们的 正常状态表示的。所谓正常状态,是指开关电器 在断开位置和继电器线圈中没有电流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