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透镜(20201109222318)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1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一. 教材分析《透镜》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以及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透镜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光学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透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还需通过实例和实验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认识透镜的基本概念,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透镜的类型和作用。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图片,如眼镜、相机、放大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透镜。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验现象,如凸透镜会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会使光线发散。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家庭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第1节 透镜 课件

9.(常州中考)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 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B)
10.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 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应把灯丝放在(A)
A.焦点处 C.焦点以外
B.焦点以内 D.任意位置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 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 种表现
13.(大庆中考)请补充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 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知识点 3 焦点和焦距 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 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 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 8 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8 cm,换成凹 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 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 很亮的光斑.
【易错点 认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一定是会聚相交的】 8.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C)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解:
14.在如图甲、乙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解:
15.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 验(其中 A、B 和 C、D 是两组形状分别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 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 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AC (填 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 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乙中(a)(b)所示.比较两次 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2-练
例2 [中考·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 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___凸___透镜,对 太阳光有_会__聚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 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知2-练
解题厚,所以相当于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小水珠对光有会聚作用。
知3-讲
4. 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的强弱, 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凹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凹 透镜对光线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强。
5. 相同口径的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作用就 越强,光线通过透镜后偏折得越厉害。
深度理解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若
镜 → 光通过凸透镜后向主光轴聚拢 →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4) (2)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 镜 → 光通过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 → 凹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图5)
知2-讲
知2-讲
1.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会 聚到一点上,而是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 向主光轴偏折,如图6 所示。
知3-练
3-1.[中考·河池] 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
光路。
解:如图所示。
知3-练
3-2.请根据图中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作出凸透镜的入 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解:如图所示。
透镜
对光有会 聚作用
凸透镜 透镜
对光有发散 作用凸透镜
凹透镜
主光轴 光心 焦点 焦距
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 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成为平行光,如 图11 所示。因此凸透镜可用来制作平行 光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

80%
应用
在光学实验中,常常通过光心来 调整光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
透镜的光路
定义
透镜的光路是指光线通过透镜 后的传播路径。
性质
光线通过透镜后会发生折射、 反射、聚焦等现象,光路的性 质取决于透镜的形状和光线的 入射角。
应用
在光学仪器、摄影等领域中, 透镜的光路是至关重要的,不 同的光路会导致不同的成像效 果。
理解透镜焦距与成像 性质的关系。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各一个 光屏、光源、光具座
直尺、笔记本和笔
实验步骤与记录
01
步骤一
安装光具座,调整光源、 透镜和光屏的位置,确保 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02
03
04
05
步骤二
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 ,调整光源和光屏的位置 ,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改变光源的位置,观察并 记录成像的变化。
步骤三
将凹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 ,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观 察并记录成像情况。改变 光源的位置,观察并记录 成像的变化。
步骤四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归 纳出不同类型透镜的成像 规律。比较透镜焦距与成 像性质的关系,得出结论 。
记录
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个 步骤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成像的性质、光源位 置和透镜焦距等信息。分 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 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
一倍焦距以内
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时,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位于无限远。
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虚像,且物距小于像距。
04
透镜的实际应用
照相机
照相机是利用透镜将景物反射的光线聚焦在胶片上 ,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从而记录下景物的影像 。
照相机的镜头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能够调节焦距 ,使拍摄的景物清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参考课件ppt(共33张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F
F
F
F
结论:
(1)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射出。 因而利用凸透镜能得到平行光。
(2)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被折射后平 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通过虚焦点。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下午2时35分39秒14:35:3921.3.5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下午2时35分21.3.514:35March 5, 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年3月5日星期五2时35分39秒14:35:395 March 2021
当堂检测。1
为什么雨过天晴时,种反季 蔬菜的农民要及时将透明塑 料薄膜上的积水清理掉。
当堂检测2
某公园中的一块警示牌,上面写 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纯净水 瓶或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请同 学们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5-1透镜PPT课件(人教版)

课堂讲授
知识点1:透镜 2.基本概念 (4)焦距:光心O到焦点F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 “f”表示,一般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如图所示。
课堂讲授
知识点1:透镜 例 1:如图所示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 C )
课堂讲授
例1:【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 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A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B中 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C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D中透镜中间 比边缘厚是凸透镜。
课题引入
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 仪器。用照相机拍照,可以把瞬间情景留为永恒的记忆;利 用投影仪,可以使教室里的同学看到放大的图片;医院化验 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
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 透镜(lens)。
凸透镜和凹透镜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仔细研究这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透镜对光的作用
1.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视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 折方向(图5.1-5)。
2.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视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 折方向(图5.1-6)。
透镜对光的作用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凸透镜又 叫做会聚透镜,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课堂讲授
知识点3:凸透镜焦点、焦距 1.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 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 焦点。 2.焦距: 光心O到焦点F的距离,叫做焦距, 用字母“f”表示,一般同一透镜两 侧的焦距相等。
课堂讲授
知识点3:凸透镜焦点、焦距 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多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件23张ppt

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
透镜的分类及画法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透镜的基本概念 1.凸透镜的焦点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⑵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透镜的基本概念 2.凸透镜的焦距
⑴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⑵两边的焦距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练习题
【例1】完成下列光路图。
【例2】完成下列光路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三棱镜、凹面镜、凸面镜 0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三条特殊光线
⑴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⑶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
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三棱镜
凹透镜是三棱镜的组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汽车观后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 镜》课 件23张p 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课件

P92想想做做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太阳光聚焦法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在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 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 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测量 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光 心的距离,这就是焦距。
想一想
3.图中划出的两条折射光线,哪条是平行
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的是正确的折 射光线。
照相机上的凸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放大镜上的 透镜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 (远视镜)
透镜
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 (近视镜)
外形特征: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识别下列透镜,并分类
属于凸透镜的是( A C D ) 属于凹透镜的是( B E F )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主光轴
O
C1
C2
?
凸
凹
透
透
镜
镜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 光从凸透镜的另一侧射出,观察到凸透镜能 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到一点上。
光心 O
主光轴
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O
焦点
F
主轴
f
焦距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 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点
F
主轴
f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光路可逆
F
主轴
F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
3.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F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
三、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四、教学器材
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瓶口上部)、蚊香、火柴、激光灯、手电筒。
(2)疋谁惹得祸?
作1完成本节课后习题,并将3、4、5题做在课堂作业本课后巩固、:业上;提高。
布2、收集你周围有哪些透镜;查阅资料,了解透镜的多种
置用途。
一、透證
凸透鏡■中刖号边缘溥。
円透镜舟中间薄边缘厚*
主Jt轴;透撓上通过阿个球右的直线C]C2.简称主轴° 兀心,31透镜的中心,扎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时牴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竝光台发散作用*
三、鮒和焦距
凸透镜的黒心:口透就能使平行•于主轴的朮会聚在一点.这牛点F就叫做焦点° 凸逋镜的黑距:挨点到比心的距离f叫做焦距。
四、三条轩殊允线
殳叫会聚透贰
他凹透粽又叫发散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