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主要技术问题与对策
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朱笑章

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朱笑章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较为复杂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避免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要求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丰富施工管理方式,避免水利工程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鉴于此,本文对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引言水利工程重要的保障之一是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制约了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
应当积极建立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优化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交底,利用新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综合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多种情况,通过良好的施工管理,提升水利工程质量。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概述水利工程建设指的是对工程进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与物的管理的总称。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早期阶段,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合同的管理,要求加强上承包商、业主、监理工程师三者之前的关系,提升合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也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求检查水利工程施工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同时加强对施工作业进行的现场管理。
对工程施工现场最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
确保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在水利工程完成之后,按照相关的流程规范验收工程。
验收过程中与相关水利监督部门等进行有效协调,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符合相关的水利部门的相关要求,促进水利工程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前期准备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受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等环境影响较为深远,充足的建前准备可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然而,当前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仍存在“经验论”大行其道现象,不仅未能整合施工所需承建数据信息,还出现施工现场勘察不到位,成本预算不合理,缺乏应急管理预案等问题,徒增水利工程管理难度,降低该工程管理质量。
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黄河水利工程建设的可以优化水资源,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便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黄河水利工程在施工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施工无法顺利实施,降低黄河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中质量与施工效率,所以当前应该依据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文首先阐述黄河水利工程施工特征,其次,探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解决策略,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与解决策略黄河作为第二大黄河,全长达到5464公里,其包括的水利工程项目有很多,如青海龙羊峡、甘肃兰州大砂沟、山西万家寨、陕西沿河、河南小浪底、四川乐山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科学调控,从而达到除害兴利的目标。
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有效控制水流,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风险,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在黄河水利工程中需要对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等进行修建,其涉及的施工技术具有复杂性、技术性强的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了加大了施工难度。
由此可见,对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黄河水利工程的施工特征首先,黄河水利工程具有要求高的特点,修建黄河水利工厂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避免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出现,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就无法达到上述目标,影响人民财产的安全,基于这一重要性,在黄河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原材料的要求极高,如在石料选择上,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风化性能,且质地要坚硬,以此来满足防洪抢险的需求。
除此之外,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施工流程、规章制度适用标准化的施工技术,从而取得最佳的工程质量[1]。
其次,黄河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开展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时,工程项目较多,每个项目的建设环境都不相同,受到环境这一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就会有所增加,如在南水北调的工程项目中,由于工程涉及的范围广,导致整个施工消化的时间较长,在施工路线中环境以及气候变化多样,这都不利于施工建设,留下的安全隐患较多,若处理不科学则会导致安全事故,所以应该对施工技术提出更多的要求,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与处理方法

。 层 为 相 对 隔 水 顶 板 ,总 厚
根 据埋 藏 条 件 和 含 水 介 质 特 征 坝 址 区 地 下 水 划 分 为 O I 溶 裂 隙 潜 水 、 2 3岩 岩 溶承 压 水 三 类 。 岩溶 裂 隙 承压 水 和 o 。 2
16 岩 体 ( ) 理 力 学 性 质 . 石 物 161 岩 石 力 学 特 征 .. ( ~ 、( ~、 ) 2 ) 2 。 层 岩 性 相 同 ,均 为 致 密 坚 硬
点 ,弹 性模 量 、变形模 量 均较 低 。该层 在坝 基下埋 深较 大 。
抗压强度平均值分别为 14M a 1 P ,岩块 弹性模量平 0 P 和 2 M a 5
均值 分 别 为 8 . P 和 4 . P ,属 于 致 密 坚硬 岩 石 。 56 G a 40 G a 7 9 层 岩 石 干 容 重 平 均 值 为 2 . NI ,干 抗 压 强 48k /1 1 3 度平 均值 为 2 P ,饱 和抗 压 强 度 平 均 值 为 1 P ,属 于 9M a 7M a 软 岩 ,并 为易 软 化 岩 石 。 162 岩 体 力 学 特 征 ..
中图 分 类 号
T 232 V2 .
文 献标 识 码
1 坝 址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11 地形地貌 .
坝 区 处 于 黄 河 托 克 托 一 龙 口 峡 谷 段 的 出 口处 。 黄 河 由
பைடு நூலகம்
两岸为岩石裸露的陡辟’高度
7 m 。 c
坝基地层为奥陶系 中统上 马家 沟组 ( 21) 0 2 ,根据岩 性 n
15 含 水 层 类 型 .
。 岩溶 承 压水 :含 水 层 总厚 度 l .2~2 . 92 04 m, 4 在坝线河床处埋深 5 ~7 。 以溶孔 、孔 洞含水 为主 ,裂 9 0m 隙和溶隙不 发育 。本 层 岩体 透 水 性 不 均 一。承压 水 位 在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二期截流成功经验推广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二期截流成功经验推广文章针对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二期截流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工期紧、截流兼顾主体工程施工等特点,从截流工程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标签: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二期截流;经验推广1、山西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概况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龙口段尾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地带,龙口水利枢纽为Ⅱ等工程,属大(2)型规模,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河床式电站,总装机容量420MW。
枢纽位置处河床宽度408m,本工程为二期导流,一期导流采用一期围堰围护右岸河床,通过束窄至211m宽左岸河床过水,进行右岸泄水建筑物施工;二期导流待泄水建筑物具备过水条件后,完成一期围堰拆除,进行左岸二期截流和二期围堰施工。
本工程所在黄河河段凌汛期自3月份至4月上旬,进入5月份后上游来水量加大,根据截流来水量计算,二期截流日期确定在4月15日,截流时左岸黄河水流量1806 m3/s(P=5%),截流处水深2.48m,截流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同时截流时须兼顾右岸泄水建筑物安全过水。
2、截流施工组织措施截流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水电站建设期间的关键工程项目,为了确保截流成功,成立截流领导小组,对截流全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指挥、组织、实施工作,确保了截流工作紧张、有序、顺利的进行,为截流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流总指挥部由项目经理挂帅,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任副指挥长,各小组组长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
截流组织机构见下图:3、施工技术措施为了保证截流顺利实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截流作业指导书,明确各施工组的分工,指导截流工程施工,为截流顺利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技术方案上主要根据已知的水文情况、施工图纸和其它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从截流水力学计算、施工材料准备、施工程序和方法、机械设备配置上等方面进行进行了方案的设计。
现就龙口水利枢纽水力学计算、施工材料准备、施工过程的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李传宝

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李传宝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更加需要去关注和研究这些常见问题,从水利工程的规划布局、人才的培养、人员管理、资金投入、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着手,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为提高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保障。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解决措施1导言随着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和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我国发展的作用,需要不断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为规模不断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更加完善、质量更高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但是,目前水利施工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完善施工技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的应用现状2.1锚固技术锚固技术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稳定程度,其具有成本低、使用范围广以及效率高等方面的优势。
水利工程中的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分为土锚以及岩锚两种锚固方法,对土锚以及岩锚的长度、外形、尺寸等有严格的要求,从而规避工程在建设时因为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现象,进而影响施工项目的锚固效果。
2.2地基处理技术地基处理是水利工程建设前的必要工作。
首先,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勘察,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施工方法。
对地基进行处理时,要建立隔水墙,使用先进的加固方法使地基得到加固,同时对于细节处,要使用细沙以及碎石对自然水体进行阻挡,避免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2.3碾压混凝土技术碾压混凝土技术(碾压混凝土技术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利用该技术于1986年建成了福建坑口坝)是指利用振动碾压干硬性混凝土修建建筑物的施工技术,利用该方法建设的堤坝成为碾压混凝土坝,其碾压效果较好,碾压速度也较快,同时在进行碾压时,由于坝身具有阻挡水流侵袭的作用,混凝土自身体积较大,强度高,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绿化工作探析

SHANXI WATER RESOURCES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绿化工作探析苗兴中,焦昊(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2)[摘要]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位于晋、陕、蒙接壤的水蚀风蚀交错区,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该地段60~70年代均为硫磺矿生产基地,治理区域多为废弃硫磺矿渣。
根据特殊的地理条件,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绿化工作,因地制宜,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对该地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硫磺矿渣[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19)07-0026-02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是晋、陕、蒙接壤的水蚀、风蚀交错区,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该地段60~70年代均为硫磺矿生产基地,地面和边坡上均为废弃的硫磺矿渣,通过水土保持和绿化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生态效果,被授予“晋、陕、蒙接壤地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工程概况1.1龙口水利枢纽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托龙段尾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左岸隶属山西省忻州市的偏关县和河曲县,右岸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枢纽对外交通便利。
坝址距上游已建的万家寨水利枢纽25.6km ,下游距已建的天桥水电站约70km 。
龙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可对万家寨水电站进行反调节,减少流量波动幅度,改善下游河道水流条件,减少万家寨水电站调峰不稳定流对下游农业灌溉泵站取水口、天桥水电站等的不利影响,提高梯级电站的综合效益。
同时满足龙口至天桥河道瞬时流量不小于50m 3/s 的流量要求,拦截万龙区间洪水,减小下泄洪峰流量,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1.2项目区水土情况项目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1000~1500m 之间,相对高差300m 以上。
论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论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发布时间:2021-08-19T10:49:35.05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4月10期作者:孔维龙[导读] 本文则重点分析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
孔维龙(中原大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摘要: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是中国的“母亲河”,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和大众思想观念的进步,对于黄河的治理愈趋完善,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将黄河水充分利用与劳作生产中,同时也在黄河的运行和防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黄河被称为“中国第二长河”,孕养着数不胜数的中国人,其长度和占地面积十分广袤,由上而下的水利工程数量也非常多,这也使得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较为繁杂,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疏漏,本文则重点分析黄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引言:黄河水利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检查观测、养护修理、水利调度、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等。
而黄河水利工程是一个统称,其中包含了黄河上、中、下游5000多公里数十座水利工程,再加上黄河占地面积广,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使得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困难度和复杂性也随着增高。
因此,要实现对黄河水利工程的高效管理,需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完善详尽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来维护黄河水利的发展和运行。
1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1.1优化黄河水利工程社会效益黄河水带给国民生活生产的益处是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但是每逢旱季、涝季,黄河水也会给黄河居民带来一定的生活生产风险。
基于此,黄河水利工程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一步步发展、健全,其建设的初心是实现防洪、排水等,这些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功能一直延续传承至今。
随着黄河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其管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同时也促进黄河水利工程社会服务效益的提升。
1.2提升黄河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黄河水利工程的经济工程主要体现在其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功能上,这些功能的实现都落实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那么这期间的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管理工作质量与经济收益是成正比的,所以只有实现对黄河水利工程良好的运用和维护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规划。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施工导流与进度控制

11 初 步设计 阶段 的施 工导流 与进 度控制 。 在 初步设 计 阶段 ,导流方 案共 分两期 。
111 一期 导流 ..
一
的施 工 ,同时 继 续 施工 右 岸 1 ~l 坝 段 。待 左 1 9
岸5 ~9 电站坝段 基本 建成 后 ,2 0 年 1 开始 08 0月
流 缺 口设 在 1 ~1 孔坝 段 ,底高程 82m,宽 7 8表 7
3 4m;永 久 底 孔 尺 寸为 4 5 1 ×65 m,共 1 , . 1 . 1 0个 设 在 l ~1 坝 段 。相 应 纵 向 围堰 顶 高 程 为 8 1 2 6 8
I,最大堰 高 2 n 6m;二期 上游 围堰顶 高程 为 81m, 8 最 大堰 高 2 m;二 期 下游 围堰 顶 高程 为 86r,最 1 6 n
期导 流又分 为一期 低 围堰和一 期 高 围堰 两个
导流 时段 。
封堵导 流缺 口。
( )一期低 围堰 导流时段为 20 年 l 月 ~ O6 1 05 1 2 O 年6 月底 。导流标准为枯水期 ( 1 ~翌 年6 )0年 1月 月 2
一
初 步设计 阶 段施 工 总工 期 为 6 月 ,其 中施 o个 工 准备期 9个 月 ,主体 工 程 施 工 期 3 月 ,完 建 9个 工 期 l 月 。主要 进 度 控 制点 包 括 :20 2个 05年 3月
遇洪水 ,洪峰流量 为 236I /。河 水通过 束窄后 1 3s n
的左岸 河 床 下 泄 ,相 应 上 、下 游 堰 顶 高 程 分 别 为
8 80m 和 844m,围堰 高 度 分 别 为 80m及 44 6. 6. . . m。一期低 围堰 导 流期 间完成 右 岸 1 ~1 坝 段基 1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18 6I /,而不 发 电 时则 没有 下泄 流量 ,致 使 0 Is T 万 家寨一 天 桥 区 间黄 河 干流有 1 ~1 / 7 8hd的断 流 , 不 能满足 区 间生态基 流 的要求 ;同时万家寨 电站 调 峰运 行 时的不稳 定 流到达 天桥 电站 时 尚不 能完全 坦 化 ,而天 桥 电站 因受 调节 库容 的限制 ,不能 对万 家 寨 电站调 峰发 电流量 进行 完全调 节 。
水 位 与 万 家 寨 电站 尾 水 相 衔 接 ,具 有 340万 m 0 3 左 右 的 日调节 库容 ,能 承上启 下 ,对万 家寨调 峰下
泄 流量 进行反 调节 。龙 口电站设计 满 出力发 电流量
15 0 3 / 2 s
,
库容 19 亿 m ,电站装 机容量 40M .6 3 2 W,多年 平均
万家寨 水利枢 纽 总 库容 89 .6亿 ,电 站装 机 容量 10 0M 6 10 M 混 流 式机 组 ) 8 W( 台 8 W ,单 机额
定流量 3 1 /。万 家寨 电站在 晋 蒙 电 网 中担 负调 0 s m 峰任务 ,每 天平均 调峰 运行 6 ,每 天不 同时段 ~7h
龙 口水利枢 纽位 于黄河 北干 流托克 托至龙 口段
的末 端 ,坝 址距上 游 万 家 寨水 利 枢 纽 2 . i,下 56 k n 游距 天桥水 电站约 7 m。枢 纽工 程 的 主要 任务 是 0k 发 电和对万 家寨 电站调 峰流 量进行 反调节 。水一 天桥之 间 ,正常蓄
程 防沙排沙 、大坝深层抗滑稳定 、泄水建筑 物消 能防冲和厂房下部结构设计等主要技术 问题进 行 了研 究。针 对其特 殊 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泥沙 问题 ,采 用以底孔 为主的泄 洪排 沙型 式,在 电站坝段布置排沙 洞保证 电站进 口 “ 门前清” 。 根据大坝深层抗滑稳定需要,泄水建 筑物消 能采用二级消能方 式,并在坝基设置齿槽 、预应 力锚索加 固尾岩和横 缝
水轮 发 电机组 ,泄 洪 建 筑物 由 1 0个 45IX65I . T . I I T
的底孔 和 2个 1 I 21 的表 孔 组 成 ,大 坝 、电 2I ×1 I T T 站厂 房 、泄 洪建筑 物按 2级建筑 物设 计 。 枢纽 主 体工 程 于 20 06年 6月 开 工 ,2 0 07年 4 月二期截 流 ,20 0 9年 7月 下 闸蓄 水 ,2 0 09年 9月 第 1 台机 组发 电 ,2 1 年 6月 5台机组 全部 并 网发 00
水 利水 电2程设 计 1 2
D H ・2 1 年 第 3 卷 第 2期 WR E 01 0
黄河 龙 口水 利 枢 纽 主要 技 术 问题 与对 策
陆 宗 磐 余 伦 创 门乃 姣
摘 要 龙 口水利枢纽为万家寨枢纽的配套工程 ,主要任 务是发 电和对万家寨 电站调峰流 量进行反调 节。对 龙 口工
电站发 电时 间可 比万家 寨 电站长 一些 ,通 过合 理 的 联 合调 度 ,其反 调节 的作用更 加 明显 ,有 利 于坦化 流量过 程 ,减小 流量波 动 幅度 ,改善下游 河道 生态
条件 和天桥 电站运 行条 件 。 为 确保非 调峰 时段 河道不 断 流 ,满 足枯水 年份 瞬时 流 量 不 小 于 5 1 s 日平 均 流 量 不 小 于 10 0 n /, 3 0 f / 的要求 ,设计 采用 了大小 机组 方案 ,即 4台大 ns 3
万家寨水库 出库 泥沙颗粒 较 细,多年 平均 d 为 钔
003m .2 m。万家 寨一龙 口区间入 库悬移 质 泥沙颗 粒 较粗 ,多 年平 均 为 009/ 。多泥 沙 河流 上 修 .3 / i a r 建水 利枢纽 必须 重视 和妥 善处理 泥沙 问题 ,采取必
小 于万 家 寨 电站 最 大 下 泄 流 量 ,龙 口
发电量 l. 亿 k h 30 2 W・ ,为大 ( Ⅱ)型二 等工程。
枢纽 基本 坝型为混 凝 土重力 坝 ,主要建 筑物从 左到 右依 次为左 岸挡水 坝 、河床 式厂房 、隔墩坝 、泄洪
底孔 、表孔 及右 岸挡水 坝 ,其 中河 床 式 电站 安装 4 台单机 容量 为 10M 和 1 0 W 台单机 容量 为 2 的 0MW
下泄 流量很 不均匀 ,电站满 出力发 电时最 大下 泄流
支流偏关河控制流域面积 209k z 8 m 。万家寨库 区
泥沙达 到 冲淤平衡 后 ,多年平 均 下泄悬移 质泥 沙量 13 亿 t .2 ,万家寨 坝 址 到龙 口坝址 区间悬 移 质多 年 平均 入库 018亿 t 移 质 多 年平 均 入 库 1 t .8 ,推 万 。
龙 口水利 枢 纽 位 于 万 家 寨 水 利 枢 纽 下 游 2 . 56 k m,库 区有支 流偏关 河在 左岸距 坝址 约 1 . k 3 5 m处 汇人 。龙 口坝 址 控 制 流 域 面积 3 . 97万 k 瑚 ,其 中
1 对 万 家 寨 下 泄 流 量 进 行 反 调 节
电。
机组 ( 机 容量 10M , 机 额 定 流 量 39m/) 单 0 W 单 5 3s与 万家 寨 联 合 调 度 调 峰 , 1台 小 机 组 ( 机 容 量 2 单 0
M 单 机额定 流量 6 3s 发 电下 泄 基 流 ,以提 高 W, 0 m /)
梯级 电站 的综合 经济效 益 。 2 排 沙 设 施 和 运 行 方 式
部 分 灌 浆 等 工 程 措 施 ,有 效 解 决 了大 坝 深层 抗 滑 稳定 问题 。 关键词 反 调 节 排 沙 设 施 T 22 V2 抗 滑 稳定 消 能 防 冲 厂 房 龙 口水 利 枢 纽 B 文章编号 10 — 8 (0 10.040 076 0 2 1 )200-4 9 中 图分 类 号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