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IUI、IVF治疗周期中患者睡眠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行 I UI 及 I VF _ E T术患者 , 经采用 匹兹堡 睡 眠质量 指数量 表
( P i t t s b u r g h S l e e p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 P S QI ) , 总 分 > 7分 评 定 为
受一般护理基 础上进 行心理 护理 。干预从 实验者 进入 I UI 、 I VF治疗周期 的第 1天开始 , 根据 接受手 术者反 映的心理 问 题进行心理分 析并有针 对性 的实 施心 理干 预措施 : ( 1 ) 建 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 护士应 以高度 的 同情 心耐 心 听她们 诉说 , 尊重她们 的感受 , 进 行 心理 疏导要 因人 施护 。( 2 ) 培养 良好
包括 I UI 术 1 3 4例 , I V F术 6 6 例 。对 照 组 2 0 5例 , 其 中包 括 I UI 术1 3 9例 , I VF术 6 6 例 。手 术 前 后 均 通 过 S C L - 9 0 症
状 自评 量表 , 进 行心理 状 态 分析 。试验 组 在 常规 护 理 的基 础 上实 施 心理 干 预 , 并将 试 验 组接 受 心理 干 预 前 后 的 P S QI 评分结果 以及 试验组与未进行 干预的对照组 睡眠满意度及妊娠 率两个 指标 的差 异进行 比较 。结果 : 试验组接
胡艳 萍 刘 萍 徐 霞 陈双双 陈 婷 孙 焕 张贵伟 张 浩 山东 省枣 庄市妇幼保健 院 2 7 7 1 0 0 摘要 目的 : 探讨 不孕症者在辅助生 殖技 术治 疗周期 中睡 眠异 常的护 理治疗 与 干预 。方 法 : 于2 0 1 2年 1月 一2 0 1 3 年 8 月将本 院生殖 中心接 受辅助生殖技术 助孕的不孕症 睡眠异 常的患者 4 0 5例随机分 为两组 。试验组 2 0 0例 , 其 中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心理干预在心脏病治疗中的重要性,然后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方法。
接着深入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并指出了其在减轻负性情绪方面的局限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心脏病治疗、重要性、方法、影响、减轻、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罹患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临床表现为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患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其在减轻患者情绪困扰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及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能够进一步完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身心健康的综合治疗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促进康复中的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程度及效果;2.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的作用机制;3. 分析心理干预在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 探讨心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管理中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对卵巢早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9年8月C 第6卷/第24期Aug. C. 2019 V ol.6, No.24158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针对性护理对卵巢早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黄成玲(湖北十堰郧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十堰 442500)【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卵巢早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卵巢早衰患者57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焦虑与抑郁评分比对。
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对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P <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用于卵巢早衰患者,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卵巢早衰;不良情绪【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4.158.01卵巢早衰(POF )是由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女性40岁之前出现闭经的一组综合征[1]。
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其与遗传、免疫、环境、心理压力等因素相关[2],该病患者多表现为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为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不良情绪,本院着手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57例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卵巢早衰患者,使用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28例,年龄28~39岁,平均(32.51±4.22)岁;病程2~6年,平均(3.14±1.07)年;研究组为29例,年龄29~38岁,平均(32.46±4.17)岁;病程2~5年,平均(3.23±1.24)年;两组的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 >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疾病护理、用药及生活指导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7-06T15:52:34.8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作者:李彦红(主管护师)[导读] 同时帮助患者分析负性情绪的根源,让患者了解到负性情绪的危害,从而使患者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李彦红(主管护师)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早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之前SAS、SD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之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房颤;负性情绪房颤是心率失常的一种,中老年群体多发,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为了进一步研究心理护理干预低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早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早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心电图诊断确诊为房颤,房颤时间均超过6个月,转复失败、不能维持,排除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癌症、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1]。
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63-91岁,平均年龄76.2±8.7岁,病程1-26年,平均病程8.6±2.7年;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64-90岁,平均年龄76.5±8.4岁,病程2-25岁,平均病程8.5±2.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 . 阴切 口护 理 4会
保 持外 污染 ,术后缝合 3
心 理护 理干预对 于冠 心病 患者 负性情绪 的影 响
吴 红 燕 于 江
( 云港市第一人 民医院心 内科 ,江苏 连 云港 2 2 0 ) 连 2 0 2
【 要】 目的 探 讨 冠心 病患者 的 心理干 预 方法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20 年 1月至 2 1 年 6月连云 港市 第一人 民 医院 5 摘 08 00 6例住 院 冠心病 合并 精神 症状 患者 的 ,床 资料 ,对其 心理干 预 方法进 行 总结 归 纳。结果 心 理护 理及 正确 的健康 宣教 对 冠心 病 患者非 常重要 。结论 针 对 冠心病 临
2 心理护理 2
Oco e 0 , o ., .8 t b r 1 V 1 No2 2 1 9 处易 发生水肿 、加上导 尿管的摩 擦、易至伤 1 3 感染 。每天用0 % 伏 . 碘 2 棉球 擦洗会 阴部两 次 ,残端换 药时严格执 行无菌技术操 作 ,合理使 用
抗生 素。必要时 可进行外 阴烤灯 、以保持 切 口干燥 ,促 进血液循环 , 有利于切 口愈合。 2 出院指导 . 5 患者 出院后嘱咐注意 休息 ,加强 个人卫生 、保持会 阴部清洁 、防 止感染。1 个月 内到医院复查术后恢复情况。2 个月 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冠心病 的典型精神症 状就是 心境 低落 、思维迟缓和精 神运动性抑
制 ,其临床表 现最为严重 的可 能带有强 烈的 自杀意 向,所 以在临 床上
要得 到非常严 密的治疗 ,而且 这种病在 现在 都市人群 中不少见 ,已经 成功 上升到 了患病 率较高 的疾 病行列 ,应当引起普遍 的重视 ,是一 种
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 。 曩
每个条 目有 4个问题 , 共计 10个问题 , 0 每个 问题采用 5级评 分 , 1 分最差 , 5分最好 , 按要 求逐项 打分 , 个维度 得分 均为正 向得 每
分, 得分越高 , 生活质量越高 。 14 统计学处理 . 用 S S 3 0软件包 进行 统计 学分 析 , P S 1. 数据
表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 、 抑郁情况 ( x±s分 ) ,
降 , 而很 大程 度 上会影 响 患者治 疗 的临床 效果 以及疾 病 的转 从
归 。结果显示本组资料 ,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 者负性情 绪 明显改善 ( P<00 ) 焦虑抑 郁评分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活质 .5 ; 生
参考文献
对工作 中的不 足作 出针对 性 、 实效性 改进措 施 , 以确 保护 理质量 及护理安全 。强化 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安全 意识 , 理部制定有 护
效 的整改措施 , 及时 改进 工作 中的薄弱环节 。护理部 成立 了护理
质量控制 管理 委员会 , 根据护 理部 的工作 安排 , 各科 室成 立 了质
控小组 , 做到 了质控工作 日有 重点 、 周有安排 、 月有小 结 。护理部
[] 丽娟 , 1王 李海 霞. 护理 原 因分析 与 防范措施 的研 究进展 [] J.
现 代 护 理 ,0 4 1 ( )2 8 2 0 ,0 3 :5.
还参 与指 导临床一线护 理工作 , 查看 危重 患者 , 给予指 导性 护 并 理措施 , 同时抓好落实 。经 常深入病房征求患者对护 理工作 的意
履行情况 , 及时发现护理工作 中存 在的偏差 , 时给予 纠正处理 , 及
所以护士长应多关心低 年资护理 人员 , 了解她 们的思想 动态 , 从 各方面给予帮助 。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 努力提 高护 士业务技 能水 平与 防止护理 差错 、 事故 的发生有直接联 系 , 维护护理 安全 的重要 基础。 同 是 时抓住各环节的质量控 制 , 理差错才 能降至最 低 , 护 因护理 差错 导致 的纠纷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从心理护理干预的概念和方法出发,介绍了其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其对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进一步的结论指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具有积极效果,在综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提升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肺癌患者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针对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其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升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肺癌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的临床效果,从而为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系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基础;2.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3.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4.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实际应用价值;5.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指导临床实践和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全面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临床效果,为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全面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女性不孕症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2 1年8 第2 卷 第8 01 月 4 期
惹 蠹
植床护理
要
老年 C P O D合 并 呼 吸 衰 竭 的护 理
卓木 秀 冯 月 霞
【 摘要1目的: 探讨老年 C P O 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方法: 5 对 8例老年 C P O D并发呼吸 衰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 , 内容包括心理护理、 用经鼻 使
【 关键词】 不孕症;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 6—15 (0 1 0 0 7 0 10 99 2 1 )8— 2 5— 2
1 3 焦 虑感 : . 不孕 带来 的 巨大 压 力与 痛 苦 , 以及 对 怀 孕 的渴 望 , 导 致 心情 紧 张 , 日在 焦急 、 每 忧虑 中度 过 , 时配 偶 常常 表 现 出冷 淡 及 漠 不 此 关 心 的态度 , 数不 少 的不孕 夫妇 还 面临着 家庭 可能 破裂 的烦 恼 。 为 14 恐 惧感 : . 部分 不 孕 患 者 怕 见 医 生 , 检 查 , 到 医 院 就精 神 紧 怕 一 张, 心理 压力 大 , 听其他 患 者介 绍治 疗 情 况后 易 产生 紧 张 恐 惧心 理 , 现 表 为 向 医护人 员 不断 提 出这样 或那 样无 关 治疗 的问题 。 15 孤独 感 : 人们 对 女性 的 母亲 形 象期 望 普 遍较 高 的社 会 中 , . 在 不 孕 患者 自我 及 社会评 价 可 能会损 害其 自尊 心 。情 感 不 敢外 露 , 图摆 脱 试 社会 活 动和 引起 她们 痛 苦 的人 和事 , 而孤独 敏感 。 从 16 自卑感 : 多人 认为 生 育是 一 个 女人 最 基 本 的义 务 , . 很 女性 是 不 孕 的“ 魁 祸首 ” 婚 后几 年 没有 孩 子 就 会 有很 大 的 压 力 , 得 在 家 人 和 罪 , 觉 朋友 面前 抬 不起 头感 到 自卑 , 会地 位低 使她 们有 被遗 弃 的感觉 。 社 17 抑 郁感 : 我 国的伦 理背 景影 响 , . 受 往往 把不 孕原 因归 罪 于 女方 , 造 就 女方 心理 上 的忧 愁郁 闷 。多 次 的不 孕症 检查 , 尝试性 的治疗 , 多次 治 疗 的 失败 使 患者 不敢 面 对现 实 , 导致 情绪 低落 , 抑忧 郁 。 压 18 失 望感 或 绝望 感 : 过冗 长 的治疗 过 程 而 毫无 结 果 , . 经 患者 承 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就诊的200例不孕症患者,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各100例,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认知度、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较对照组优,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明显提升,负性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标签:不孕症;心理护理干预;健康知识;认知;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不孕症是指夫妻同居时间大于1年,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条件下,超过1年未有妊娠情况发生[1]。
诸多针对不孕家庭报告研究指出,在不孕家庭中女性因素約为50%,男性因素占比约30%,夫妻共同因素及其他不明因素二者分别占10%,因此针对不孕症的治疗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物或手术治疗,还需要为患者讲解不孕症相关知识,并提供给患者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其提升不孕知识认识度,消除其内心紧张、不安的负性情绪,使得夫妻双方对不孕症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帮助患者提高不孕症治愈率,改善其预后[2-3]。
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不孕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旨在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健康知识认知、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就诊的200例不孕症患者,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年龄23~40岁,平均(30.41±1.57)岁;病程1~5年,平均(3.41±1.24)年。
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31.21±1.47)岁;病程1~5年,平均(3.57±1.33)年。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女性;(2)均符合WHO不孕症诊断标准:夫妻正常同居1年,在未实施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超过1年未妊娠者。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2)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3)严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及语言障碍者;(4)既往或现存精神疾病史者。
患者对本研究实施方法、目的、过程等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不孕症治疗及护理,主要包括每周为患者开展1次不孕症相关知识健康讲座,由高年资主管护师为患者进行知识讲授,并由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1)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因不同患者之间存在的明显的个体差异,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不同,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对患者临床资料全面评估,根据患者个人喜好采用音乐疗法、倾听患者主述、想象疗法、行为认知干预疗法、言语疏导、肌肉放松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并消除负性情绪,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信心提升。
(2)优质护理环境:入院后主动为患者介绍科室环境及相关医护人员,缓解并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帮助患者护理舒适度增强,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3)强化健康教育: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途径可经口头宣讲、集体讨论、画册图片宣传、影视资料宣讲等开展,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加深。
在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需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促进其治疗配合度提升,并指导其进行正确的饮食及运动。
(4)构建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执行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主动与患者沟通,同时叮嘱家属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告知家属患者真实病情,患者在得到亲人的支持与理解后,将显著缓解其负性情绪。
1.4 评价指标(1)负性情绪:采用文献[4]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量表分值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
(2)健康知识认知:采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不孕症健康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不孕症发生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25项相关知识问答,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健康知识认知度越高。
(3)生活质量:采用文献[5]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肌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功能、心理健康8个维度,本研究抽取其中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4个维度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SAS、SDS评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干预前,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问卷评分为(56.78±6.57)分,对照组为(57.11±6.47)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8,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问卷评分为(84.51±5.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1±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59,P<0.05)。
3 讨论不孕症与患者自身心理因素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不孕症的产生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影响,而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及适应特点又与诸多因素相关,一方面,不孕症的发生对患者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患者常出现心理失衡等现象,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绪起伏较大,治疗依从性并不理想[6-7];另一方面,消极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抑制作用,当患者表现出长时间且超出正常范围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某些社会及心理适应障碍,引发诸多躯体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带来严重影响[8-9]。
不孕症患者长期的心理压力,对其卵子受精、卵泡发育、妊娠等均有明显影响,因此在为不孕症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加以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极为关键且必要[10]。
本研究对观察组100例不孕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护理干预实施后健康知识认知、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常规护理好,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对不孕症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这是因为心理护理干预并不仅仅关注对患者情绪的护理,护理干预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在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及基本情况后,为患者选择音乐疗法、气功疗法、肌肉放松疗法等针对性心理疗法,帮助患者排解内心负性情绪,保证其情绪得到有效放松及缓解。
(2)实施优质的环境干预,可帮助患者对护理环境熟悉,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其环境陌生感,从而帮助治疗配合度有效提高。
(3)强化健康教育的实施可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提升,使患者明白严格遵医嘱用药及配合护理治疗的重要性,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帮助治疗顺利开展。
(4)为患者构建强有力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患者在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后,负性情绪将显著减轻,治疗信心提升,治疗效果得到保障,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
综上所述,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明显提升,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臨床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陈惠芳.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0):69-71.[2]庞小艳,邹琳,唐棣,等.120例不孕症患者情绪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5):73-75.[3]尚雪萍,王志勇,卢太坤,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人工授精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6):940-942.[4]周一帆,董熙远,王睿,等.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5):1030-1033.[5]林秋琼,黄宇松,杨雯,等.行为疗法对不孕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533-3534.[6]马桂华,邓宇,李俐琳,等.不孕症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1):152-153.[7]胡玉莲,吴正沐,吕海霞.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突发性取精困难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4,14(1):38-40.[8]陈兰媚,汪小丽,李洁明,等.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101-102.[9]胡丰美.心理护理干预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3,12(11):1098-1099.[10]杨小娟,高翠萍.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以及护理干预[J].中国性科学,2013,22(4):83-86.[11]甘秀兰.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02-103.[12]雷燕,尹三省.不孕病人初诊的心理调查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18):1861-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