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y适应模式对不孕症取卵患者的心理护理
Roy的适应模式

围绝经期妇女是一个不断与变化环境刺 激发生反应适应系统,在生理功能、自 我概念、角色功能及互相依赖方面多表
现为无效性反应。
一级评估:即行为评估
生理功能方面 自我概念方面 角色功能方面 相互依赖方面
生理功能
围绝经期妇女卵泡减少和卵巢形态变化,卵巢功 能衰退,至雌激素水平下降,垂体分泌促卵泡激 素和促黄体素过多,出现月经紊乱至停经,潮热、 出汗、心悸、尿频、尿失禁、老年性阴道炎,性 欲减退及骨质疏松、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 身体发胖、体力下降等
入
适应水平
应对机制
调节者
生理调节系统
认知者
认知调节系统
适应系统的次系统示意图
效应者
生
自
理
我
功
概
能
念
角
相
色
互
功
依
能
赖
输出
适应性反应
无效性反应
护理
护理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集体、社区或社会。
护理目的:促进效应者4方面有关的适应性反应从而促进 人的健康。
护理活动:作用于人的各种刺激加以控制,以促进适应性 反应;也可扩展适应范围,使个人耐受较大范围的刺激。
健康
处于和成为一个完整的和全面的人的状 态和过程。
人完整性表现为能力达到生存、成长、 繁衍和主宰和自我实现的目的.即为适应 性的反应。
环境
环境主要是来自人内部的和环绕于人周围的一些 刺激。
即是“围绕着和作用于人的和群体的发展和行为
的所有情况、事实和影响 。
Roy的适应模式与现代护理程序应用
围绝经期妇女主要护理诊断
生理功能方面 舒适的改变、活动无耐力、睡眠型态紊乱、疼痛、排
尿异常、性功能障碍。 自我概念方面
Roy 的适应模式

健 康
处于和成为一个完整的和全面的人的状
态和过程。 人完整性表现为能力达到生存、成长、 繁衍和主宰和自我实现的目的.即为适应 性的反应。
环 境
环境主要是来自人内部的和环绕于人周围的一些 刺激。 即是“围绕着和作用于人的和群体的发展和行为 的所有情况、事实和影响 。
Roy的适应模式与现代护理程序应用
应对机制
调节者
生理调节系统
认知者
认知调节系统
适应系统的次系统示意图
效 应 者
生 理 功 能
自 我 概 念
角 色 功 能
相 互 依 赖
输 出
适应性反应
无效性反应
护
理
护理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集体、社区或社会。 护理目的:促进效应者4方面有关的适应性反应从而促进 人的健康。 护理活动:作用于人的各种刺激加以控制,以促进适应性 反应;也可扩展适应范围,使个人耐受较大范围的刺激。
相关刺激
职业变化、退休、婚姻不稳、离婚、独居。父母疾病 或死亡,儿女长大就业、离家、身体发胖、体力下降等均 为相关刺激。另外以往生活事件、围绝经期知识及认识、 个人对围绝经期态度亦属此类。
固有刺激
围绝经期妇女以往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原来基础病)、 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水平、以往婚姻满意度、子女对母亲 态度(亲子关系)、丈夫身体健康状况均为固有刺激。
一致性
Roy在对“环境、健康”的概念陈述均以适 应为主体,系统理论为基础,围绕着“人是一个 开放、整体的适应系统”加以阐述。Roy在对调 节者和认知者这两个次系统反应过程的描述中也 应用了应激与适应原理。我们认为Roy的适应理 论是具有一致性的。
逻辑性
Roy适应理论对四个基本概念的阐述比较 有逻辑性。健康是成为一个完整的,能达到生 存、成长、繁衍和主宰的过程。环境则是围绕 和作用于人或集体的发展和行为的所有情况、 事件和影响。护理是提高人的适应性反应,这 些都是与其将人作为一个整体适应系统这样一 个概念相配合的。对人是一个适应系统的描述 也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就表明了Roy的适应理 论前后观点一致,符合逻辑性。
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不孕症是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同居2年未妊娠者。
据现有资料估计,有正常性生活婚后1年的初孕率约为90%。
不孕症患者由于长期不孕,思想包袱较重,情绪不稳定,疑虑较重。
其漫长的治疗过程,患者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
1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1.1自尊心理不孕症患者喜欢孩子,但害怕见到同事及朋友的孩子,想想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母亲,然而由于疾病却失去了作母亲的机会,从而产生自尊心理。
1.2 自卑及负疚的心理由于自己不能生育,加之社会及家庭各方面的压力,自卑负疚心理是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久而久之使患者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人交谈,觉得世上理解自己的人太少了,造成抑郁、烦躁不安。
1.3 孤独心理由于思想比较守旧“无后为不孝之大”在心里作怪,使自己有意疏远别人,不愿与周围的人接触,尤其不愿与怀孕的人在一起,以免触景生情,内心痛苦,自己与社会的接触少了,便产生一种孤独心理。
2 心理护理2.1 提供信息,增强信心详细评估夫妇双方目前所具有的不孕相关知识及错误观念,讲解生育与不孕有关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给不孕夫妇提供受孕指导,教会预测排卵期以便掌握受孕时机,增加受孕机会;性交次数适当,避免过频或过稀。
同时告知许多不孕症患者经过治疗可以受孕,增强其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2.2 人格尊重不孕症患者不能生育,受社会及家庭压力的影响,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成为家庭及社会多余的人。
由于不孕症患者的注意力从社会生活转向自身与疾病,很容易产生自卑、敏感和情绪不稳等心理活动,因此,关心、体凉、尊重患者,使其产生愉快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她时时感受到优待,从而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
2.3 充分沟通一是语言性沟通,通过语言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困扰,不孕症患者不能生育,常常内心非常痛苦,我们应当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让患者信任我们,能够向我们敞开心扉,向我们诉说内心的痛苦,以缓解内心的痛苦。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在医学上,不孕不育症是指:育龄期的男女双方、性生活正常、同居1年以上且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女性未能受孕。
不孕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女性自性成熟之后,既往从未有过妊娠史,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为原发性不孕;既往有过妊娠史,而后无避孕连续12个月未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1]。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人群,不孕症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别,我国不孕症发病率约在10%左右,不孕症中,女方因素约占40%,男方因素约占30%~40%,男女双方因素约占20%,不明原因约占5%~10%,有研究表明不孕症会使女性患者产生抑郁等极大的心理和精神负担[2],因此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患者的护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情绪表现1.1孤立感不孕不育症患者不能正常生育,给患者的婚姻和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尤其在中国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束缚,加上父母、亲戚朋友的过分关心,患者更加痛苦不堪,甚至不愿意看到别的小孩嬉笑打闹,以免触景生情,因此更容易产生孤立感。
1.2恐惧感不孕不育患者在就医之初,可能对成功受孕抱希望过大,当心愿不能达成,患者便会对再次就医产生厌恶感,怕新的医生、新的治疗方式,更怕面对再次失败,这种强烈的恐惧感使患者精神更加紧张,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1.3抑郁患有不孕症的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没有立足之地,尤其是在农村,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面对丈夫的苛责、长辈的冷言冷语,女性始终觉得抬不起头。
在家人面前也觉得有负罪感,对家人的言语更加敏感,最终导致不愿与人交流,自闭症多有发生。
1.4紧张焦虑一般人认为,成家立业是所有人的人生轨迹,成家之后不能生儿育女足以使原本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而大多数人都会把责任全推到女性身上,不懂生理知识的女性也往往认为全是自己的错,从而怀疑自己的身体,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但实际上不孕不育的产生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个人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男性因素、心理压力过大、精神高度紧张等等。
运用Roy的适应模式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心理护理

浅谈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谈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孕不育是指夫妻双方在规律性性生活一年后依然未能怀孕的状态,这种情况对患者夫妻双方来说是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患者应对困境,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不孕不育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进行心理护理。
首先,不孕不育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与抑郁情绪。
夫妻双方无法如其他人一样体验到生育的快乐,夫妻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
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缓解焦虑情绪。
其次,不孕不育患者常常感到羞愧和自卑。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生育被视为一个夫妻的重要任务,无法怀孕被视为夫妻双方的个人缺陷。
患者容易感到自己“有毛病”,觉得不孕不育是自己的错。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不孕不育的原因与发病机制,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疾病,并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生育观念,减少他们的自卑感。
再次,不孕不育患者往往需要面对社会的压力和带来的负面评价。
在中国社会中,传统观念认为夫妻没有孩子是一种不幸的境地。
患者可能会遭受来自亲友甚至陌生人的指责和质疑。
医务人员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帮助患者改变这些传统观念,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病情并为治疗过程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医务人员可以建立不孕不育互助群体,让患者与其他经历相同问题的人交流经验和情感支持,减少社会压力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另外,治疗的过程也可能产生许多情绪和心理问题。
不孕不育治疗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需要患者承受多次检查和手术,还有可能经历多次失败。
这个过程往往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始终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应帮助患者应对治疗失败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治疗信心。
不孕者心理解析以及护理举措

不孕者心理解析以及护理举措不孕症是指夫妇结婚一年未能生育。
这种情况常常会给不孕者带来身心的双重压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不孕者的心理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举措,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困扰。
一、不孕者的心理状况1.1 压力和焦虑不孕者常常处于情绪的波动中,他们可能会感到很沮丧和不安。
长期以来的治疗过程、不断的失败以及置身于不孕社会压力下,不孕者往往会陷入焦虑和绝望之中。
这种心理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2 自我否定不孕者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是有缺陷的人,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对夫妻关系造成困扰。
1.3 情绪波动不孕者的情绪往往会起伏不定,有时欣喜若狂,有时又感到沮丧和绝望。
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1.4 社会心理障碍不孕者可能会感到周围人的异样目光和误解,加上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孕陋习,会让不孕者感到沮丧和孤独。
1.5 婚姻困扰从生理上无法满足对方要求,可能会为不孕者的夫妻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婚姻危机。
1.6 其他心理问题不孕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对生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二、不孕者心理护理举措2.1 家庭支持家庭是不孕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不孕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该在言语和行动上给予慰藉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2.2 心理辅导不孕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获取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3 沟通交流夫妻双方应该多进行沟通交流,将内心的不安和压力倾诉出来,尽量减少心理上的隔阂,增进夫妻之间的情感联结。
2.4 放松心情不孕者可以通过参加文娱活动、运动健身等方式,来减轻身心负担,放松心情,保持身心健康。
2.5 自我调节不孕者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学会接受现实,克服消极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让自己身心得到平衡和调解。
Roy适应模式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tt n M o e fp y h lgc l n ev n in.M eh d P t n sc n itdo 6 5 c sso ne t i ai d l s c oo i tr e t o o ai o to s a i t o sse f1 1 ae fifrit e ly te t n eo ea d at rt ei lm e tt n o s c oo ia itr e t n wee dvd d it wo rame tb fr n fe h mpe n ai fp y h lgc l n ev n i r iie n o t o o g o p ,a d t ers l ft e n rig a d t eciia u aie rt r o ae r u s n h eut o h u sn n h l c l rt aeweec mp rd.Reu t Ro s n c v s ls y
摘 要:目的 运用经典护理模式加强不孕妇女心理护理 , 提高护理质量 和不孕症 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 11 6 5例接受 不
孕 治疗的患者按 实施心理 干预前后分为 2 , 组 比较 2 组护理效果及临床治愈率。结果 实施 R y o 适应模式对 不孕症患者 的心 理干预 , 显著提 高了治疗不孕症 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使患者的依从性增加 , 满意度提高。结论
Ad p a i n M o e fp y h lg c l n e e t n i p o e h fiin y o r a me ta d c r fi — a t t d l s c oo ia t r n i o o i v o m r v d t e efce c fte t n n u eo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y适应模式对不孕症取卵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Roy适应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取卵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80例不孕症取卵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oy组根据不孕症取卵患者适应模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妊娠成功率。
结果:Roy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Roy适应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不孕症取卵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Roy适应模式;不孕症;取卵移植;心理护理
不孕症是指夫妻同居一年且性生活正常、但未能怀孕,会对患者心理、家庭和睦等均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助孕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取卵移植操作可以使患者成功受孕。
根据Roy适应模式理论,取卵移植手术前的不良心理状态会成为影响患者适应反应的刺激因素,需要针对性的给与心理护理。
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Roy适应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取卵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助孕中心接受取卵移植的8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取卵移植手术前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个40例。
Roy组根据Roy适应模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平均年龄33.25±5.52岁、不孕症病程2.52±0.34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平均年龄33.57±5.29岁、不孕症病程 2.45±0.31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干预方法
Roy组根据不孕症取卵患者适应模式的步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知识方面:建立公众微信平台,微信里有《初诊注意事项》和《不孕症常见问题问答》文件阅读,初诊病人在等待就诊时可以阅读以上文字,进而达到方便病人就诊、节约来院次数、节约医药费用、提高医疗效率的目标;通过微信提前告知取卵的注意事项和来院时间,当天的安排流程以及患者被安排到第几个取卵。
(2)情感方面:充分了解患者的自身文化、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患者在治疗前不同程度的存在心里负担,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过程,具体包括卵泡成熟机制、注射促排卵药物的价值、取卵操作以及胚胎移植操作的过程等,让患者事先了解治疗情况、调节积极的心态以面对取卵操作;(3)角色功能方面:在由健康人向手术病人的角色转变过程中,患者会担忧取卵失败、胚胎移植失败、术后性生活受影响等,无法将自己正确的融入病人角色,护理人
员应当帮助待手术者正确面对患者的角色、积极配合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取卵手术前,采用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焦虑情绪采用SAS 量表、抑郁情绪采用SDS量表,得分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取卵术后1年内,随访两组患者妊娠成功情况,以B超检查发现宫腔内孕囊判断妊娠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观察所得数据录入计算机,对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按照P<0.05判断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态
取卵手术前,Roy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
SAS评分SDS评分
Roy组 48.52±7.64 47.49±6.94
对照组 60.38±6.89 62.34±8.18
T 6.125 7.414
P <0.05 <0.05
2.2 妊娠成功率
取卵手术后1年内,Roy组患者成功妊娠22例、妊娠成功率55%;对照组患者成功妊娠12例、妊娠成功率30%。
经卡方检验,Roy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X2=12.788、p<0.05。
3、讨论
Roy适应模式是由国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家Sister Callista Roy提出的理论,该理论从整体观点着眼、将人体作为一个具有复杂功能适应系统,着重探讨了人体在面对环境中不同刺激所引起的适应性改变。
为了增强患者在围手术期的适应性改变,Roy理论认为应当在不同阶段针对环境刺激因素进行护理,使全部刺激均落在患者所能够适应的范围,同时调节患者在健康知识、情感功能和角色功能
方面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最终使得患者以更好的状态应对手术过程。
已有研究在妇科手术过程中采用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结果认为该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自身的适应机制来抵御围手术期的心理和生理刺激,减小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影响[1]。
不孕症本身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和情感负担,再加以对促排卵药物治疗、取卵手术操作的恐惧和担忧,会存在较为强烈的负面情绪并影响患者自身的适应机制[2]。
本研究针对不孕症患者在取卵手术前所存在的心理特征,我们采用Roy适应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后发现,Roy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不孕症患者接受取卵移植治療的目标是使患者成功妊娠,在治疗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治疗结局[3]。
根据Roy适应模式理论,对于不孕症患者而言,不良心理状态是强烈的刺激因素,会影响患者自身的适应机制,不利于患者调节良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措施。
我们根据Roy适应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进而也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我们的观察结果同样证实,Roy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Roy适应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不孕症取卵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段吉霏. Roy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4,35(4):852-853.
[2]杜亚青. 不孕症取卵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6:84-85.
[3]杨小娟,高翠萍. 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以及护理干预[J]. 中国性科学,2013,22(4):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