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生态文明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

2、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
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3、保护自然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 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给自然留下恢复元 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 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 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 (二)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一)什么是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和自然的 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 环境。
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十三五确定的生态文明大事:
第一,实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 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 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 垂直管理制度。
十三五确定的生态文明大事:
第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 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 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要让生态红线的观念广为人知、 根深蒂固。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环 必须追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
赵建军教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出版

电
七
七
赵 建 军教 授 《 如 何 实现 美 丽 中 国梦 , 生态文 明开 启 新 时代 》 出版
中共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新著《 如何实现美丽 中国梦 , 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 2 0 1 3年
6月 由知识 产权 出版社 出版 。本 书从 新 高 度 、 新理念、 新挑战、 新 路径 、 新价 值 五 个 方 面论 述 了生 态文 明建设 的历史 必 然 性 、 极端重要性、 任 务 的艰 巨性 , 对 相 关 理论 与实 践 问题 进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c o r d s o f C h i n a ' s C o r p o r a t e i n f u l i f l l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S R s( c o po r r a t e s o c i l a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i s
wa y s i n i mp r o v i n g i t s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o f f u l f i l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CS Rs . Ke y wo r d s : c o po r r a t e s ci o l a es r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e n v i on r me n t a l C S Rs ;c i v i l s o c i e t y;e c o —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行 了创新性解读和诠释。其 中的观点 和思想是作者二 十余年潜心研究和探索 的升华 , 对
中国梦·十个梦

龙源期刊网 中国梦·十个梦作者:熊若愚来源:《初中生·博览》2013年第08期中国梦应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
具体说来,中国梦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丰富内涵:经济富强中国梦、政治民主中国梦、文化繁荣中国梦、社会和谐中国梦、生态文明中国梦、安居乐业中国梦、病有所医中国梦、学有所教中国梦、法治社会中国梦、人生出彩中国梦。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追求是人民民主。
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凝聚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只有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世界影响力,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生态文明,让美丽中国成为中国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乐土和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安居乐业仍然是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最核心、最现实的梦想。
只有更加公平公正地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持续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大力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就业并享受劳动成果和劳动乐趣。
树立人人健康、一生健康的理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强化文化修养与体育锻炼,提高平均寿命和生存质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逐步做到人人都有学上。
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让学习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法治社会是民众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和尊严之梦想的真正保障。
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终归只是人类梦想的初级阶段。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将个人的奋斗与民族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用中国梦的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 关键词 】中国梦 ;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林业
生态文 明是 人类为 保护和建 设美好 生态环境 而取得 的物质 成 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 建设、政 治建 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反映了一个社会 的文明进步状态。 实现 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是 中国梦最核心的定义 。 可持续发展是 “ 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显而易见 ,可持续发展是手段和方法,二生 态文明和中 国梦是 目标。二毫无疑 问地,中国梦 比生态文明具有更 宽泛和扩大的定义和 内涵。 也就是说 ,人们在进行经济 、政治、生态等各项活动的时候, 首要做到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办法展开 ,然后当此种理论成为一 种社会共识并实 际作用到实体经济 、政治和生态 的运营并逐步 向生 态文 明的社会形态趋近之后 ,中国梦才有可能得到真实而具体 的实 现 。由此可见 ,纯粹 的理念必须要得到实体的支撑才能最终转化为 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 人类更加文 明的力量 。接下来 ,笔者将根据近 些年来在林业工作 的一些情况结合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 明建设和中 国梦 的理念做浅层次 的探讨 。 1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但是 我们 也都知 道系统的工 程,也必须得 从一丁一 点做起 。因为 系统之 下还分化 出 了不少的子系统,子系统又有枝干叶之 分。也就是说 ,如果生 态是 个综合性的学科的话,那么在其下一定有许多的分支 学科来 支撑 它。正如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子学科一样 ,林业就是生态文 明建设成功 的一个重要构件 。毫无疑 问,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出现 和存 在的诸 多问题 以及 由此 衍生 出来 的解决这 诸多 问题的思想路 径 ,并不仅仅是靠林业经济这样独一门学科可 以完成 的。它关涉万 端 ,必须有更 多的视角 !生态文 明的内涵决定 了林业的发展必须坚 持兼顾政治 、经济 、社会和生态 的多重 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没 有一个持续发展的林业,必然严重影 响社会经济 的持续协调发展。 l _ 1 经 济 视 角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 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地基 本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益和改造 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 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 序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 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 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建设道路。
生文明新理念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01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02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0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 展
04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01
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0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03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THANKS
1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C
ONTENTS
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目 录
3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完整版)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摘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会继续,社会才会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贯彻的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可见,生态问题不仅是问题还是难题,本文就是从生态建设的意义、目标、措施等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随着社会否认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我们党创造性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112.23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岛岛屿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达165.7平方公里,是优良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和东方夏威夷之称。
然而记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钟到达南澳岛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桥墩从码头一直排向大陆;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离开码头沿海岸向北,只见一处填海工地上大车在不断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机正在把一棵棵树木连同泥土一块铲起,这座小山头已被挖掉一半填进了海里。
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
沿着环岛公路,记者看到了几处这样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并建设了油库、水泥厂等项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并没有开工使用。
在岛上的后宅镇,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反映,县里在1997年征用了6亩多耕地给海关大楼建了附属设施,又在今年征用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40余亩耕地),出让给一家公司建北门坑游乐园,使他们几户无地可耕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案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案例中国梦是时下最富含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热词。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可以说,中国梦集中反映了13亿中国人祈盼“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家国梦。
要让梦想变成现实,关键在于汇聚中国老百姓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构筑现实的基础,让梦想扎根于现实的沃土,开出璀璨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中国梦有两个百年梦想要实现,一是到建党100年,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老百姓生活条件与环境更加提高,实现美丽中国。
二是到建国10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让中国不仅现在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而且将来让中国的人均经济总量也位列世界前茅。
这两个百年愿景道出了中国梦的三个重要的奋斗目标:一是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二是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三是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一、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实现两个百年梦想时指出,要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持续繁荣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应该维持在最低6%的增长速度,也就是经济增长底线是6%,否则就会出现失业、社会不稳定等诸多社会问题。
可见,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很重要,是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纵观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梦的资料

中国梦的资料
中国梦是指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愿望,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以下是中国梦的资料:
1. 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
2. 中国梦的提出者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
3. 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民族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4.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5.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创新能力,强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6.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秉持和平发展、开放合作的战略方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7.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8.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的成果。
10.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