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樱花谚语看日本人的樱花情节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研究日本的樱花文化,对认识日本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日本人民赋予樱花以特殊的意义,了解日本人民的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有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
本文旨在对日本民族中的樱花情节作简要阐述。
日本樱花文化民族性日本乐坛天后中岛美嘉的一首《桜色舞うころ》,以童话般纯净的钢琴音阶,小提琴的悠扬与怅然若失,唱出了樱花纷飞时节,人们的心灵感受,或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或忧伤的婉转,或发喧嚣的暴走,或孤寂的徘徊,缕缕绵密萦绕不休。
同样是在讲樱花,不仅在歌曲中,而且书中也是俯拾皆是。
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少了樱花淡淡的忧伤,绵绵的情意,而是用缓缓的情节,细致的描写,勾勒出外表柔弱的樱花内心的狂野,以致让人感觉樱花树内心里蕴含的疯狂和绝望。
正如书中所言:“如此的怒放只是为了明天就要凋零。
”樱花何以在日本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民族为什么对于樱花有如此深层的爱恋?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日本文化中浓厚的樱花情结。
一、樱花的由来樱花又名仙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根据日本有关学者编纂的权威性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生中国,最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
还有说法记载,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不谋而合。
但是,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这个似乎更具有可信性。
因为据文献资料考证,中国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为两千余年历史,早在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有描绘樱花的句子:“小园新种红缨树,线绕花枝便当游。
”可见当时樱花已经被移植到庭院、园林。
而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才有千余年。
因此,日本樱花起源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因为樱花后来成为日本的国花,它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爱,也更受到大量的培养,出现观赏更强的高等品种,而樱花盛行的日本使得樱花在日本的名声盖过我国,这一现象的发展,才导致很多人都有了中国樱花传自日本的假想认识。
有关樱花传说故事

有关樱花传说故事
樱花又被称为“山杏”,是落叶乔木,在春季开放,树梢像被紫红色的宝石装点一样
华丽,芳香撩人,是日本的标志树种。
樱花的传说由爱情故事构成,古代有一对恋人,他们受父母反对无法在一起,有一天
他们决定在一起,于是便匆匆跑到桃花源的树根边坐下,手牵手求神指示,他们合十叩头
祈求佛祖保佑,不久,花园里便繁花似锦,满地皆是樱花,当春天来时,樱花满树盛开,
这些被看作是恩赐的樱花,当樱花结束时,男孩和女孩也分离了,这便是传说的由来。
不仅如此,樱花也关联到日本武士的由来,古代有一个大臣和一位武士,一定只有一
个能够获得他的祝福,然而他不能够挑选,大臣决定采摘一支樱花瓣,随便抛向空中,几
乎这支花瓣落向了武士,这样,大臣便可以圆满的对他表达自己的祝福,而武士也创造出
了日本历史里最传奇的一支军队--武士团。
《花无量》中有一句樱花只开一次的谚语,描述着其独特的精神,当它绽放的那一刻,它便随风而散,不再有重现的希望,这既充满悲伤,又充满了心灵的情绪,这使得樱花被
赋予了令人羡慕的意义,同时也激发了无数人尽情地品尝其宝贵的春天。
樱花也被视为一种祝福,以示庆祝。
樱花节期间,大家爱赏樱花、赏花特别活动,2017年,博士修士和新教师在枫林大道上准备怎么样的樱花,从而祝贺博士修士和新教师结束学术生涯的典礼和开始学术生涯的新学期。
这种新旧交替的樱花被当作美好的象征,
作为祝福的宝贵礼赐。
樱花的优雅而散发着芬芳的风采深入人心,让人爱不释手,无论是樱花的传说,还是
樱花的美丽,它都是一件非常值得怀念的东西,因为它可以激发我们爱,使我们得到宁静
和美好的价值。
樱花与日本---日本文化中的樱花精神

樱花与日本---日本文化中的樱花精神世界上很少有一个民族,像日本一样,让人敬却远之。
多数人说起日本,总是敬重之色,却甚少有人说它可爱。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无可爱之色的民族。
不会有一个民族像日本一样谦逊、踏实,但是也不会有一个民族像日本一样残暴、狂傲。
有人说,日本是一个总是处在两个极端的国家,但是它总是幻想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上至王谢之家、下至布衣百姓,却是对樱花钟情之至。
我国近代爱国志士苏殊曼写过多首赞颂樱花的诗词,其中一首《摊破浣溪沙·樱花赞》︰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
日本是樱花的国度,富士山更是樱花的天堂,一到春天,樱花似雪,游人如织,不绝如缕,大有洛阳赏牡丹之势。
这个美丽的岛国,大到街道、旅店,小到雕梁画栋、手帕、扇子,处处都有樱花的图案,樱花已然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被人民奉为神明一般的存在。
日本的樱花,花期一到,约好了似地便雪一般的铺开来,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颇为壮观。
短暂而热烈的花期之后,漫天飘落,凄美而安然。
这一切构成,都引起了大和民族人民的共鸣,使其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樱花情节,也因而,使樱花成为这个民族的精神象征。
各种文学作品中,深深隐藏着这个民族人民内心的樱花情节,樱花一样的文学形象更是屡见不鲜。
一、樱花纯洁“昨日花如雪。
今日雪如花。
”在日本人心目中,富士山是他们的民族脊梁,坚毅、稳重,而富士山上盛开的雪花一样绚烂的樱花则是最圣洁的存在,是纯洁、干净、透明、不可玷污的。
各类文学作品中,作者也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为我们塑造出这样的文学形象。
以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为例,他在两部著名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塑造的舞女和《雪国》中的少女叶子,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却仍有异曲同工之处。
《伊豆的舞女》中与高中生相互爱慕的情窦初开的小舞女,朴真、憨厚而娇美,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舞步轻盈优美,身上还有一种使人着迷的未受世俗之气腐蚀的纯真;《雪国》中,“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这是岛村初见叶子时的情景。
樱花情结与武士道精神

樱花情结与武士道精神作者:肖娇;曾汝芳;李云;白静;刘丹;李小俞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0期摘要: 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在日本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日本国民毫无例外的有着强烈的樱花情结。
作为日本奉为国民精神的武士道,同样有着千年的历史,其地位也不可小觑。
然而阴柔绝美的樱花同悲壮冷酷的武士道却同能为日本国人所膜拜,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渊源呢?本文通过对樱花情结与武士道精神的分析,深层剖析二者之间潜在联系,从其产生的背景以及人们的心理,探讨樱花情结与武士道精神。
Abstract: Cherry, as the national flower of Japan, has immutable position in Japan. Japanese people without exception have strong cherry love knot.While bushido spirit, as the national spirit of Japan, also has a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ts position also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However the beautiful feminine cherry and cold Japanese bushido which people can worship, how do they contact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cherry love knot and bushido spirit, this paper analyzed deeply the potential link between them, and discussed the cherry love knot and bushido spiri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origin and people’s psychology.关键词: 樱花;武士;武士道精神;国民精神Key words: cherry;bushido;bushido spirit;national spirit中图分类号:G1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237-020引言日本樱花举世闻名,其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的历史上也是一记浓墨。
日本的樱花情结与民族文化渊源研究

日本的樱花情结与民族文化的渊源摘要: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日本的象征。
樱花对日本的民族文化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樱花的特性与日本人性格特征的共同点,对日本饮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日本人的樱花情结对其民族文化的影响。
四月的日本是个烂漫多情的季节,此时樱花漫山遍野地绽放着,勾勒出诗意般的美景。
在连绵起伏的山上,一波接着一波樱花装点着山坡,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之感。
“人问宝岛大和心,旭日烂漫山樱花”。
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他们喜欢漫步于满树盛开的樱花树下,谈心论爱,品味分享生活。
随着时光的流逝,各种与樱花有着深厚联系的文化在他们的生活中慢慢形成,他们为自己的这种文化感到自豪,因为这是他们特有的,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融在一起的文化。
日本人无论生活上还是情感上都与樱花有着不可分割的牵绊。
一、樱花与日本人敏感细腻的心理满山的樱花给人一种神秘向往的感觉,穿行于灿烂的樱花簇下,极易触发人内心的情感,触动人得敏感器官。
人们会怀揣着憧憬希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樱花是吉祥希望的象征。
日本人在樱花盛开的季节都会有赏花的习惯。
孑身一人或者约上几个好友,坐在樱花树下,或品茶或饮酒或谈天说地,极富情趣。
无论是樱花的盛开还是掉落都能触发其敏感细腻的情怀。
因而日本人大多数有着细腻而敏感的心理,他们的语言神态举止都给人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
在他们的文化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地对待他人是种大众礼节。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小心谨慎地对待别人,很有礼貌。
这种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樱花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二、日本人的独特审美观,樱花的花朵很小,单独一朵来看并不是很漂亮,甚至可以说平凡。
可是日本人特别喜欢樱花,他们对樱花的喜欢反射出他们对“小”的喜爱,以小为美是他们的一个共性。
他们认为小的东西玲珑可爱,精细,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在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精致小巧的东西,如家里的小盆栽、庭院、建筑等,在文化中体现在短歌、俳句,茶道中的茶具讲究精致小巧玲珑。
樱花文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体育艺术学院班级:12级羽毛球2班姓名:杨仁超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樱花文化课程名称:花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樱花文化姓名;杨仁超(体育艺术学院,12级羽毛球2班,学号:201241223224)摘要:樱花是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朵艳丽令人心旷神怡。
樱花是一种观赏花木,其花朵艳丽令人心旷神怡。
而对把樱花为视为国花的日本国来说,这种魅力十足的花朵所拥有的含义便不单单视为国花的日本国来说,在供人观赏这个层面上了,停留在供人观赏这个层面上了,在他们的血液之中都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结,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结,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文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
文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
关键词: 樱花栽培历史文化价值一.樱花起源樱花虽是日本国花,但却源自中国,从很多古老籍册、文献资料中都能觅到它的点点芳踪。
日本樱花原产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
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
这是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里的记载。
据有关专家考证,秦汉时期,樱花栽培就已应用于宫苑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时,已普遍栽种在私家庭院中,唐朝白居易有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删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说的就是诗人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植于庭院观赏。
从有关文献资料中可知,我国古时已确有钟花樱、垂枝樱、山樱、重瓣白樱花等多种樱花。
在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当时万国来朝,樱花也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
10多年前,当日本友人告诉何宗儒这些史实时,他既感慨又愧疚。
从此,他开始关注、研究中国樱花,并深深地爱上樱花事业。
“全世界80%的野生樱花都在中国。
保护、培育樱花就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日本的樱花文化

Cherry Blossom Culture in Japan
霍克
樱花
PART 1
cherry blossom
为什么日本 人如此喜爱
樱花?
PART 2
Why do Japanese like cherry blossoms
so much?
集团精神
PART 3
group mind
樱花与日本武士精神
日本谚语中的“花数樱花,人数武士”,指的是花 以樱花为美,做人以武士为范。这一谚语本是歌 舞伎《忠臣藏》中的一句台词,意思是“百花之 中樱花最为美丽,各类人中武士最值称道”。
《忠臣藏》讲述的是47名武士为了报主君之仇, 不惜忍辱负重,最终将仇敌杀死,然后接受幕府 命令悉数切腹自杀的故事。在这一著名的歌舞伎 中,不恋尘世、洁净凋零的樱花与武士道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成为歌颂武士不惜生命忠于主君的 武士道美德的美学符号。
落花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这种瞬间的 飘落之美与佛教的“短暂、无常、生死轮回”的思想相 吻合,并在与日本人朴素的“哀”的思想相结合中得到 深层次的表现。
人们悲叹生命短暂易逝,自然变化无常,从而愈加深 刻的体会到“物哀”之感。“物哀” 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 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 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
樱花与日本文学
赏花惜花是日本文学艺术咏唱不尽的主题。樱 花美而易逝易碎的生命意象和日本人民从中寄 托的人生情怀影响了日本文学艺术的发展。
最有特色的赏樱地当属川端康成笔下的柔情之 地:伊豆半岛。
早春二月,伊豆半岛的空气中便开始弥漫樱花的味道, 游客从各地赶来,欣赏全日本最早盛开的樱花。花极早, 花期长达一个月,伊豆特有的河津樱花在日本被称为 “早春惊喜”。每年2月10日到3月10日,伊豆会举行大 规模的“河津樱祭”,从而奏响一年的赏樱序曲。
樱花不了的日本情结

种象征 , 至是一种精神 , 甚 已经 度的赏樱活动便拉开了序幕。 报 成为 H本文化 中不可或缺 的部 纸上 、 电视里不断传出“ 某地樱 分。 花 盛开 ” “ H举 办 樱 花 祭 ” 、某 的
樱 花 的 品 种 有 30多 个 , 消息 , 0 欢天喜地 的 H 本人装扮一
开 的时间一般 为 1 0天 , 间盛行 ,从 江户 时代 (63 樱花的描述 比比皆是 。 由 10 樱花 全绽到花谢 只有三五天 , 一 年 一16 87年 ) 开始 , 赏樱 发 美 而易 逝易碎 的 生命 意 象 旦遇到下雨 , 灿烂樱 花可能 展为春季 的民间活动 , 并最 和 日本人 民从 中寄 托 的人 翌日 就划上句点 。 虽然花期 终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 。 从 生情 怀影 响 了 日本 文学 艺
维普资讯
露 L
海外传真O e es as i vr a ci l s F me
樱花热烈 、 纯洁 、 尚, 时能不 能遇 上春 风落瓣 洁 占满 了全部春光 。很快 , 高 一
严冬过后 , 是它最先把春天 净 ……樱 花是 否开 花顺 利 阵风吹过 , 满树的樱 花纷纷 的气 息带 给人们 。 日本语 在古代 日本人看来 , 意味着 飘落 ,又像 雪 花般飘 飘 而 中 ,樱 时 ” 是 指樱 花盛 开 这 一 年 是 否 风调 雨 顺 , 谷 逝 。因此 , “ 就 五 日本 有人 把 樱 花 的时节 , 也就是春天 。每年 丰登 。花开时节 , 人们就聚 的缤 纷落 英喻 为 “ 雪 ” 樱 。 的 3月 1 日至 4月 1 日 集 在 樱 花 树 下 ,放 歌 畅 饮 , “ ”字 可 谓 道尽 了樱 花 的 5 5 雪 是日 本法定 “ 樱花节” 从 用整个 的身心去赞美春天 , 神貌 。 。 从樱花的含苞待放到 三月初 的九州开始 , 到五月 祈祷神灵的保佑 。 短暂 的绚烂 至极再 到飘 零 中旬 的北海道终 止 ,樱 花 “ 日本 很早 就 有赏樱 花 入泥 的宁静与素洁 , 人们从 前线 ” 由南 向北推 进 到哪 的习俗。人们一般认为 , 这 中感悟 到了诸多人生含义。 里 ,樱 花就 轮番 张扬 到那 一 习俗 源于 平安 时代 (9 74 赏花惜 花也是 日本 文 里, 热闹的樱花宴就蔓延到 年 一19 年 ) 12 宫中举行的樱 学艺术 咏唱不尽的主题 。 在 那里 。樱花的花期不长 , 盛 花宴。当初赏樱只是在权贵 日 本古典文学作 品中, 关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脆 弱 。 2 . 明 日南 I ) 思 心 仇楼 ( 樱花 明 日未必在 ,人生事 事难 预料 ) 。今天看起 来一树 “ 枝 头春意 闹”的樱花 ,如果
你心安理得地认 为他明天依 然还会美丽绽放 ,你就大错特错 了,一夜之 间如果 遇到大风 ,樱 花的花朵以及 包括花骨朵便 被 “ 洗劫 ”一空 、荡然无存 。人 生便 同这樱 花一样 ,明天是 什么样 子 ,谁也不 知道 ,切不 可有把凡 事拖到 明天的念头 ,
( 二 ) 日本 的樱 花 谚 语
从 以上谚 语 中可 以看 出在 日本 人 的心 目中樱花 是优 秀 的 ,她 是百花之王 ,像 日本武士一样让人敬仰 ;同时它又是 美 的化 身 ,也是生命脆弱 的表现 。透过樱花 的瞬间开放而有 快速败 落 ,日本人体会 到了生命 的短暂 、无常 、瞬息万变 。 三 、日本人的樱花情节 透过樱花 的瞬 间开放而有快速败落 , 日本人体会到 了生 命 的短 暂 、无常 、瞬息万变 。这种 “ 无常 ”观点 ,在 日本 的 文学作 品中反 映颇多 。例如 , 《 万叶集 》中有 : “ 此世无 常住 , 心 中早 已知 ,秋 风寒 入户 ,更觉令人思。 ”“ 空蝉 即世间 ,幻 灭世 间事 , 远见 是高山 ,今成思念地 。 …‘ 海死山也死 ,唯有 死无 疑 ,海遇 潮干 日,山逢枯萎 时。 ”女 郎群汲水 ,水乱溅 如麻 ,寺井栏 围上 ,坚香子草花 。 ”“ 夜深千鸟鸣 ,河上鸟喧 声,自 古人 心碎 , 哀 哀思旮 隋。 ”等等表现世事无 常的诗 歌。 古典名著 《 平家 物语 》开篇诗便是 “ 祗园精舍钟声响 诉说
世事本无常 ; 婆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骄奢淫逸
不长久 ,恰如春夜 梦一场 ; 强 梁霸道终 覆灭 ,好 似风中尘土 扬。 ” ,全书也宣讲 “ 诸行 无常 ,盛者必衰。 ”的道理 。《 方丈 记 》也是作者感慨人世无 常的随笔集 ,其中把把世俗的家庭 比喻成 “ 河 中的流水 ” ,无 常、多变 。 樱花选 择在旺盛的时候而凋谢 ,盛开时轰轰烈烈 ,衰落 时依然美丽无 比, 这种转瞬 即逝 的美 , 深深地感动 了 日本人 , 也影响 了 日 本人 的生死观 , 即生就要像樱花一样 “ 生的辉煌” , 死也要像 樱花一 样 “ 死 的有 尊严 ” 。在 日本 “ 切 腹” 自杀 是 日本人所独有的 自杀方式 , 不 同于一般 的 自杀 , 有 比较正规 、 严 格的方法和程序 ,没有一定毅力 的人是很难完 成的。在 日 本 历史 上特别是武士 阶层 曾一度认 为 “ 切腹 ” 自杀 ,是一 种 体面的 自杀方式 ,它是一种尊严 、气节 和壮美 的表现。 日本 武士道的剖腹 自杀的精神正是樱花的这种精 神最 高体 现。 参考文献 、 [ 1 ] 寇福明. 汉英谚语对 比研 究[ D】 . 中央民族 大学, ‘ [ 2 】 柯 黄 莹. 从樱 花看 日本人 的生死观 叭. 安徽 文学, 2 0 1 1
劝诫人世事无常。 3 . 三 日兄如 同 楼 ( 三 日不见 ,樱 花已变 ) 。仅仅有 三
天如果你没有赏樱花 ,满树 花蕾 的樱 花会绚 丽绽放 ,盛 开热 闹的樱花也会败落无存 。世事万 物瞬息万变 , 世事无 常 , 短 暂 ,易变。 4 . 花c 土 桉木人c 宣 武士 ( 为花要当樱 花 ,做人要 当武 士 ) 。 在 百花之中 ,樱花是第一 ; 士农工商 的社会各个 阶层各行各
【 关键词 】
汉语 中有 这样一句 谚语 : “ 珍宝 中最贵 的是金 子 ,语 言 中最贵 的是谚语 。 ”谚语 是流传 于 民间 的比较简练 而且言简 意赅的话语 , 一般都形 象生动 , 寓意深刻 。李乃坤教授说 : “ 语 言学家把谚语称为 ‘ 民族之 明镜 、语 言的活化石 、小型百科 全书’ 。 ” 谚语是人类语 言普遍存 在的一种语言单位 。他是 民族语 言 的精华 , 是人 民群众长期生产 、 生 活的概括 和智 慧的结晶。 它深深 地来源于 民族 的深层 的精神 文化领 域 ,体现 了一个 民 族 的精 神面貌。 在语言文化信息里 , 谚语是 重要 的文化信息 的载体 ,它 记 载和表达了一个 民族 的世界观 、价值观 ,并 把它储存起来 代代相传 。揭示 一个民族的谚语所蕴藏 的文化 信息 ,了解其 反 映的世界 观 、价值 观 ,不仅对于全面 、准确地把握谚 语的 意思 、文化 内涵及其 深刻 内涵 、正确无误地运 用谚 语具有现 实意义 ,而且 对于广泛地认识到一个 民族 的精 神面貌有一定
业 中武士是最为优秀的。
日本是一个 四面环 岛、四季分 明的岛国 , 气候 湿润的国 家 ,一方面人们享受 着大 自然带来的鱼肥稻香 、瓜果 丰硕的 馈赠 ; 另一方面 日本 又是一个 火 山频繁 、地震不 断 、台风众 多 的国家 。在这种 环境下 日本人看到 了风平浪静下 的波涛汹 涌 ,歌舞 升平后 的 曲终人 散 。在 日本 有许 多著名 的看 红 叶、 赏樱名所 。他们在这些各 个季节具有代表性 的风物 面前 ,看 到的不仅仅是樱花 的美 丽、红叶的绚烂 ,更多 的是对一个季 节 的体 会 ,对这种生命的敬佩与 留恋 。 二 、 日本 的樱 花与樱 花的谚语 ( 一 )日本的樱花 在 日本樱花有 3 0多种 ,3 0 0多个 品种 ,全 世界共有 8 0 0 多 品种 。在 日本 几乎所有公园都种有樱花 。 在 日本人心 目中 ,樱 花是 春天的化身 ,是花 的神灵 。 日 本语 中的 “ 樱时 ”( 古语 ) ,意思就是 “ 春天 的时节” 。每 当 春 天来 临 ,百花齐放 ,可是人们最关 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 的花开 花落。哪里的樱花最早 开放 ,甚 至哪里的樱花今天开 了几朵 , 像新 闻节 目一样 电视节 目中乐此 不疲 地向世人 介绍。 日语 中有一 个词 “ 樱前 线” ,就是指 的是在樱 花盛开 之时对 于樱花 的每 日最 新报道 。今年 的花蕾结得 多少好坏 ,开花时 能否 和风细雨之类的事情在古代 日本人 看来 ,意味着这一年 是否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所 以每 当花 开时节 ,人们就聚集 在樱花树下 ,唱歌跳舞 ,把酒言欢 ,全 身心的赞美春天 ,祈 祷神灵 的保佑 。这种 习惯从古代一 直延续 到今 天。
青年 与社会
2 0 1 4 年1 2 月中 第3 5 期总第5 8 1 期
从 樱花谚 语看 日本 人的樱花情节
张 雪梅
( 成 阳师 范 学 院
代 小艳
成阳 7 1 2 0 0 0)
外 国语 学 院 .陕 西
【 摘 要】 在 日本人 的心 目中樱花是优 秀的 , 她 是百花之 王,像 日 本武 士一样 让人敬仰 ;同时它又是 美的化身 ,也是 生 命脆弱 的表现 。透过樱花 的瞬间开放 而有 快速败 落 ,日本人体会到 了生命 的短 暂、无常、瞬. Oz -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