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探讨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几种常见的呈现新知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情境的方式来呈现新知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道具、实物等来再现真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了解新知。
当教授基本日常用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的场景来熟悉和运用新知识。
情境导入法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导入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二、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通过学生本身的思维来呈现新知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参与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推导出新知。
在学习形容词比较级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高矮等特征,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己总结出形容词比较级的规则和用法。
归纳法的优点是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应用能力。
三、歌曲和游戏法歌曲和游戏法是一种通过音乐和游戏来呈现新知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英语歌曲来学习和巩固新知识,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
歌曲和游戏法的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乐趣。
通过歌曲和游戏的方式,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多媒体展示新知的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有关新知识的图片、视频等。
在学习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野生动物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感官输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多媒体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英语知识。
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新授课的“学习新知(Learn)”教学原则与策略

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新授课的“学习新知(Learn)”教学原则与策略作者:肖丽琼来源:《师道·教研》2018年第04期在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中,新授课的基本结构由引起关注( Raise concern)、学习新知( Learn)、准备发表( Prepare to report)和发表汇报( Report)四个要素组成。
在小学英语 RLPR教学模式中,学习新知指的是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策略展示新的语言知识,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语言知识的教学环节。
一、英语RLPR教学模式新授课的“学习新知”教学原则1. 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目的性是指学习新知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针对性是指学习新知时,要针对教学对象、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教学方式。
2. 趣味性多样性原则趣味性多样性原则是指学习新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及不同年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与时俱进的语言材料和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语境,设计多元互动的语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3. 循序性和层次性原则循序性是指要采用由浅至深,从易到难,简单到复杂的呈现和操练方式,这样对学生而言,更容易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会更好。
层次性是指开展的教学活动要有层次,逐层递进。
4. 学习策略指导性原则英语学习策略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为了学好语言而采取的行动。
本文所指的学习策略指导性原则,是指在学习新知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小学英语RLPR教学模式新授课“学习新知”的策略运用1. 遵循目的性针对性原则,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目的性原则指的是选择教学策略时,要目标明确,要通过策略的实施达成目标。
如歌曲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关,通过歌曲引入学习。
针对性原则可以表现为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如课堂中常用的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TPR活动的实施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
结合实例谈谈新授课中操练新知巩固新知时常用的教学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结合实例谈谈新授课中操练新知巩固新知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操练新知、巩固新知时常用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新知的操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练习充分,才能完全掌握,才会在实际中运用。
尤其是四年级的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单词或者是句型只是初步的要求,通过操练,能够完全记住单词和句子的拼写,我认为应该成为四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一项任务。
这节课中,我在语言操练环节中采用各种方法,力求用不同的形式,达到这一目的,操练之后,从学生课堂上反馈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这节课学习的比较长的单词breakfast,全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进行拼写和使用。
我们经常利用唱歌、画画、表演、游戏、手工制作以及利用各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操练新知,巩固新知。
操练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练习单词和句子的兴趣。
1.歌曲操练在教学了新单词后,用歌曲可以复习所学任务,这样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轻松。
比如在学习了家庭成员的单词后,马上用一首歌曲《Family song》来放松一下,还复习了里面的单词,一举两得。
学习了句型 What do you have?I have...后,用歌曲《What do you have?》来操练巩固所学单词和句型。
1 / 52.表演操练为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和训练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同桌或前后为单位分组训练同一内容。
为了训练口语,课后的习题也应分配到每节课的适当时间以口语形式完成。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以使得课堂操练更富有意义。
真实情景表演操练:让学生进行二人或三人一组的小组活动,用所学的语言上讲台进行模拟情景表演性操练。
3.英语游戏操练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环节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科普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听懂、会说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2、通过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的日常用语3、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
教材分析:在本课时主要学习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为此,教师为学生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使学生了解英语常用用语以及使用环境。
教学中,除让学生听懂以上日常用语以外,还应让学生敢说、会说。
学生对于打招呼和道别用语Hello./Hi . Goodbye./Bye-Bye. 的发音比较熟悉,而对于自我介绍用语I'm ...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法建议:通过聊天、讨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学习英语的作用和意义。
可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的彩图,为学生呈现我们生活中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CD, VCD, DVD, OK! Hi! Yeah! Wow! Bye! Cartoon, Mickey 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在讲授本课的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
在巩固操练时,教师可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聊天,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自我介绍,并告知Hello./Hi是英语中常用的打招呼用语,甚至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语言都运用在哪些情景中。
教师还可用击鼓传花、角色扮演等游戏来练习。
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实现真正的语言交流。
教学重点: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Hello./Hi . Goodbye./Bye-Bye. I'm ...。
小学英语新知呈现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英语新知呈现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作者:杨军霞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4年第01期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新知呈现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梳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使整个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新知呈现环节的目的及构成要素,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特点,选择合适高效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多输入,明意义,整体、直观、形象地感知和接受新的语言知识,为后面的操练和应用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知呈现;设计与实施[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25-03小学英语新授课的教学程序大致包含以下五个环节:准备教学(Warming up);呈现新的语言材料(Presentation);语言练习(Practice);语言的实际应用(Production)和小结(Summary)。
其中新知呈现环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使整个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知呈现环节的目的是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呈现出新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初步理解新语言的语义及感知新语言的语音语调。
目前,小学英语新知呈现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情景不确切,甚至没有情景;没有原声输入;输入的量不够;急于让学生练习,等等。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看似很精彩的一堂课,学生在应用环节的表现却并不尽人意,说不完整或说不清楚,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新知呈现环节做得不够扎实、到位。
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新知,又怎么能流畅地应用呢?那么教师应选择怎样的呈现方式才能更有效而优效呢?首先应该了解新知呈现环节的构成要素。
一、新知呈现环节的要素课例一:冀教版三年级Book2学习句型:Would you like some_____?Yes, please. / No, thanks.教师采用视频的方式呈现:One boy A is skipping with the rope. He is tired and thirsty. The other boy B comes.A:I’m tired. I’m thirsty.B: Would you like some water?A: Yes, please. Thank you.B: You are welcome.(转换至另一个情境) Mother and her son are in the kitchen.M: Are you hungry?S: Yes,I’m very hungry.M: Would you like some cake?S: No, thanks.M: Would you like some noodles?S: Yes, please.观看完视频后,T: 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video ?It’s 11:00. Are you hungry?Would you like some___?(出示一些食物卡片)课例二:冀教版Book 8 Lesson 3: Playing basketball本课的重点词汇是throw, catch,heavy, light. 教师采用猜谜游戏(一步一步猜)来呈现新词汇:T:It’s circle. S: ______.T:It’s a sport. S: ________.T:It’s big. S: ________.T:It’s brown. S: basketball.T: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Can Danny play basketball?Open the student book. Listen to the tape. The first time: just listen. The second time: listen and answer. The third time: Listen and read (esp: throw, catch, heavy, light).展示句子:I’m throwing the basketball.The basketball is heavy.The ping-pong ball is light.从以上两个课例中,我们能总结出新知呈现环节的构成要素是:有语境;有新旧知识;有原声输入;直观;语言规范、语调正确;有可理解性的练习;突出重点语言。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有效地呈现新知,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是每位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呈现新知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孩子们天生喜欢听故事,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教学形容词的时候,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描绘不同的动物形容词(big, small, fast, slow),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中的情节了解这些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呈现新知,如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将新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比如在教学动词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展示动作,并配以相应的表达,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用法。
三、游戏化教学小学生喜欢玩游戏,因此游戏化教学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在呈现新知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数字的时候,可以设计数字拼图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数字的表达和认识。
四、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呈现新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领会新知识。
比如在教学食物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食物的分类或制作简单的食物,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食物的名称和特点。
五、趣味性教具在呈现新知识时,教具的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趣味性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比如在教学颜色的时候,可以通过色彩鲜艳的图版或颜色卡片来展示各种颜色,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记忆颜色的名称。
又如在教学天气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天气图板或气象卡片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天气表达。
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

S3: t S t e hit I ’ hr e t ry.
4. 生 问 . 师 答 。 学 教
S4: hattme s i? W i i t T :t’ fpas h ee. I S hal tt r
【 思 】 例 中 “ h t S te t ? I ’ 反 案 W a ’ h i me t S
维普资讯
Iaoy l u
一
教海探航 【 论
、
坛】
利 用 旧 知呈 语 言 知 识 的 教 学 创 设 条件 . 符 合小学 生 的年龄 和 心理特 征 , 既 也 符 合 “ 浅 入 深 , 易 到 难 , 已知 到 由 由 由
环 节 的 教学 步 骤 如 下 :
的 曲 调 、反 复 呈 现 的 歌 词 .使 学 生 在 愉
悦 中 感 知 了 “ W a e y u? ” 语 言 功 能 HO . o r 的
第 一 层 次 : Wh tst e t ?( 知 ) T: a ’ i h me 旧
S:t St r e0’ l k ( 知 ) I ’ h e co . 旧 c
容 。 教 师 利 用 旧 知 开 始 提 问 , 醒 学 生 已 唤 有 的语 言 经 验 . 后 用 相 同 意 思 的 新 句 型 然 进 行 替 换 , 现 了 无 痕 过 渡 。 仔 细 分 析 这 实
一
配 合 的 画 面 是 各 种 动 物 相 互 致 意 问 候 的
场 景 .通 过 有 趣 诙 谐 的 画 面 、 轻 松 优 美
堂 听课 。 少 学 校 建 立 了 “ 堂 听课 ” 度 。 由教 师 自 不 随 制 或 由选 择 走 进 某 位 同伴 的课 堂 。 由教 研 室 、 导 处 每 天 或 教
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401 利用旧知呈现,实现无痕过渡[案例]人教小学英语5B Unit1 This is my day.第一课时,动词词组的教学。
第一单元中涉及很多动词词组,也是本课的目标词组,因此在教学中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们克服畏难情绪,自然参与课堂活动,成为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内容与五年级上的Unit2对应,星期的单词与动词短语的单词均已接触,因此可以实现自然的无痕过渡。
(1)T:(出示一个盒子)G u e s s , what’s in the box?(猜的过程中让学生凑近盒子听里面的声音)S1:It’s a clock.(2)T:(取出教具钟)W h at’s th e time?S2:It’s six o’clock. T:(教师出示图片)It’s time to do homework.S3:(教师出示图片) It’s tim e to read books.(3)T :W h e n d o y o u d o homework?S4:I do homework at six.(4)(教师出示图片)T:W h e n d o yo u read books?S5:I read books at eight.(5)(教师出示图片)T:W h e n d o yo u do morning exercise?S 5:I d o m o r n i n g e xe r cis e at 7:00.[反思]案例中“It’s ti m e t o d o h o m e w o r k.”是学生已有的知识,“W h e n do you do homework?”是新授的内容。
教师利用旧知开始提问,唤醒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实现了无痕过渡。
仔细分析这一环节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层次:W hat’s the tim e?(旧知)It’s six o’clock.(旧知)第二层次:W h e n d o y o u d o homework?(新知)I do homework at six.(旧知)第三层次:W h e n d o y o u d o morning exercise?(已学的新知)I do morning exercise at 7:00.(新知)利用旧知呈现新知,把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知的障碍,为新的语言知识的教学创设条件,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新知的方法探讨
作者:黄玉敏
来源:《教育界·中旬》2014年第04期
【摘要】不同的语言教材,需要不同的呈现方式,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知呈现是教师将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第一步。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利用实物,直观呈现;创设情境,表演呈现;手脑并用,肢体呈现;联想记忆,整体呈现四种呈现新知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知呈现
小学英语课程中呈现新知的过程是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向学生呈现新的语言项目,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运用新语言项目的过程。
呈现新知的方法多种多样,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新知呈现方法,促进英语教学顺利开展。
一、利用实物,直观呈现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不但能快速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这些在平时随处可见的“实物”还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实物不仅是指实实在在的物体,还应包括照片、图片、漫画、地图等。
运用生活中的实物,呈现教学内容不再是天马行空,而是实实在在地来源于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自如地说英语。
例如在教学生使用excited 和upset时,我特意戴了一顶鸭舌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高兴地告诉他们,“I am going to play badminton(羽毛球). I am now wearing a new hat. I am very excited.”很自然就理解和导入了新的知识。
再如,在Changes 的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新的语法——过去式——时感觉枯燥、困难,我借助了图片辅助教学。
我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并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再添一笔它会变成什么。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思维异常活跃,我见时机成熟了,就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添了一笔,圆圈成了一只雪糕,并告诉学生:“It was an egg.But now it is an ice cream.”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邀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画,替代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作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新知识。
二、创设情境,表演呈现
情境是一种生活场面,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小学生生性活泼,对谜语、游戏充满了兴趣,我利用这一点,设计一些趣味性情境,让学生表演,并趁势切入新
知识。
例如单元《Animals》,我给了学生一个谜面:It is an animal. It’s white. It has long ears. It’s lovely. It likes carrots(胡萝卜). What is it?在念的同时,我还请学生到前面模仿这些动作,同学们都感到很有趣。
趁着他们开开心心地猜谜语、看表演,我已经有效地切入了新知识。
三、手脑并用,肢体呈现
肢体语言是课堂中的有形语言之一,它所传递的是可视信息,使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不再仅仅依靠听觉渠道,拓宽了视觉渠道的方式,有利于教学信息传递、交流、接受、加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化状态,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词汇积累都很有限,有些知识是很难单纯用言语来表达的,或者表达出来也很难理解。
这时如能充分利用人体的特征,运用body language呈现新知,效果更佳。
如在教学Give me a sth, please.时,教师眼睛看着,并且手指着学生桌上的笔,对他说:“Give me a pen,please.”学生如果上课认真,很容易就能领会老师向他借笔(而不是尺)的意图,并把东西递给老师。
由此可见,教师借助于动作,不仅导入了新知,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联想记忆,整体呈现
小学生的世界就像是一张白纸,需要借助联想的翅膀,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联想呈现新知,不仅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增强记忆效果,将知识的全貌呈现出来。
例如《What does he do?He’s a fireman》这一课,我要学生们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发挥想象编故事,同学们听了特别兴奋,纷纷开动脑筋,编起了离奇的故事。
在同学们的拼凑下,这个故事最终变成了这样,“Jim was 6 years old. One day his parents were working in the garden. Suddenly, he saw a fire engine (我取出一个打火机). He was very excited. He played with it. Then what happened?Fire. His parents found it. They call 119. It was dangerous. Can we play with fire?…”虽然学生们语句组织的简单,但是故事有趣、扣人心弦,学生边玩边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fire,fireman,fire engine,call 119等很多单词和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整体呈现效果。
结语
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协调程度。
探究呈现新知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教师提供的语言材料,还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所使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陈兴华. 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2(11). [2]石军.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3(18). [3]沈艳萍. 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黑龙江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