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实验课程SOP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操作规程(3篇)

细胞生物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引言细胞生物学实验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人员。

二、实验前准备1.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实验台面清洁,无菌操作区域明确。

2. 实验材料: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相应的细胞、试剂、仪器等,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3. 实验设备:检查实验设备是否正常,如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净化工作台等。

4. 实验操作人员:实验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技能,熟悉实验操作规程。

三、细胞培养1. 细胞复苏:将冻存的细胞按照细胞冻存和复苏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复苏。

2. 细胞传代:根据细胞生长状态,定期进行细胞传代。

传代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 细胞培养条件:保持细胞培养箱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稳定,确保细胞生长良好。

4. 细胞观察:定期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如细胞形态、密度等,必要时进行拍照记录。

四、细胞染色与观察1. 细胞染色: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对细胞进行染色。

2.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胞,注意调整光圈、焦距等参数,确保观察效果。

3. 图像采集:使用图像采集系统对细胞进行拍照,记录实验结果。

五、细胞分离与纯化1. 细胞分离:根据实验需求,采用酶消化、离心等方法分离细胞。

2. 细胞纯化:通过流式细胞术、磁珠分离等方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纯化。

六、细胞转染与表达1. 细胞转染: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对细胞进行转染。

2. 转染效率检测: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荧光显微镜等方法检测转染效率。

3. 基因表达分析:通过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

七、实验记录与报告1. 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操作步骤、结果等,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2. 实验报告:整理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等。

八、实验安全与环保1. 生物安全: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生物危害。

SOP-细胞常规维持培养

SOP-细胞常规维持培养

SOP-细胞常规维持培养细胞培养操作-sop一、实验目的:通过维持培养得到一定数量状态良好的细胞,为后续预实验、筛靶、验证实验做准备。

二、实验器材:超净工作台37℃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移液枪6cm培养皿 1.5mL EP管枪头(1mL 200ul 20ul)废液桶 CO2三、实验试剂:0.25%胰蛋白酶或含0.53mMOL EDTA胰蛋白酶溶液PBS高糖DMEM或RPMI 1640完全培养基贴壁细胞系培养(6cm培养皿为例)四、操作流程:1)镜下观察细胞密度及培养基颜色,颜色微黄,密度80%以上可进行传代2)用1mL移液器吸起原有培养基,弃去3)沿着6cm培养皿的侧壁,缓慢加入1mL的PBS液,稍微换匀6cm培养皿以洗掉残余的培养基4)加入500uL的0.25%胰蛋白酶或含0.53mMOL EDTA胰蛋白酶溶液迅速放入培养箱,2min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开始回缩变圆,弃去胰酶溶液5)加入1ml培养基终止细胞消化,吹打使细胞脱离分散,然后收集于1.5mL EP管中准备离心6)离心机离心1000rpm 2min7)离心后弃去上清,加入1mL新鲜培养基重悬,轻轻吹打成均匀细胞悬液8)根据实验需要,接入适量的细胞到培养皿中,最后补足到5mL,摇匀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悬浮细胞一、操作流程:1)接收客户提供的悬浮细胞,观察细胞状态,直立T25瓶使细胞沉降下去2)吸去上清培养基,余下细胞收集与1.5Ml EP管中离心3)离心机离心1000rpm 2min4)离心后弃去上清,加入1mL新鲜培养基重悬,轻轻吹打成均匀细胞悬液5)根据实验需要,接入适量的细胞到实验孔板中,余下细胞在T25瓶中继续培养半贴壁细胞半贴壁细胞传代时,首先把悬浮于培养基中的细胞收集于管中,然后贴壁的细胞操作手法跟贴壁细胞相同,两者混合离心传代即可。

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细胞遗传学实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外周⾎培养及染⾊体的识别 (2)⽩⾎病⾻髓及外周⾎染⾊体 (7)外周⾎细胞脆性位点检测技术 (9)⼈⽺⽔细胞培养收获操作程序 (11)绒⽑细胞培养和染⾊体分析 (13)⾼分辨染⾊体操作⽅法和识别 (15)GII式显带法 (21)N式显带法 (21)R(反式)显带法 (23)姐妹染⾊单体互换(SCE)技术 (23)荧光原位杂交操作程序 (25)附:细胞遗传学实验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27)天平称量操作规程 (27)药匙处理操作规程 (27)PBS配制规程 (28)胰酶配制规程 (28)培养基配制规程 (29)1N HCL配制规程 (29)1N N A OH配制规程 (29)外周⾎培养及染⾊体的识别1. 原理:外周⾎中的淋巴细胞⼏乎都是处在G0期或G1期,⼀般情况下是不分裂的。

当在培养基中加⼊植物⾎凝素(Phytohaemagglutinin PHA)时,这种⼩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开始进⾏有丝分裂。

经过短期培养后,⽤秋⽔仙素处理就可获得⼤量中期分裂相的细胞,制⽚后可以清楚地对染⾊体进⾏观察与分析。

2. 外周⾎培养与收获操作步骤:2.1 采⾎:⽤20:1肝素(0.4%)温润⽆菌注射器抽取外周⾎5ml(注意:消毒时需脱碘)。

2.2. 种⾎:将注射器搓捏,使⾎样混匀,在⽆菌条件下,⽤7号针头垂直种⾎0.3ml±抗凝⾎(成年男⼦28滴,成年⼥⼦30滴左右,⼉童32滴)⾄外周⾎培养基内。

2.3. 培养:将培养瓶放⼊37℃恒温箱中培养68-72⼩时,注意第⼆观察培养液有⽆凝⾎、溶⾎或长菌的现象,可每天培养液摇⼀摇,以便细胞可获得充分的营养,但⼀般情况下可不摇。

2.4. 制⽚过程:2.4.1. 加秋⽔仙素:在培养完成前2-3⼩时,加⼊浓度为20ug/ml的秋⽔仙素2-3滴(7号针头竖滴)后,继续培养2-3⼩时。

DC细胞、CIK细胞SOP

DC细胞、CIK细胞SOP

DC-CIK培养操作流程1.单采获取血液50ml分别置于2支50ml离心管中,2500r/min离心5min后,把黄色上清液倒入新的50ml离心管中离心灭活备用(注意不要倒掉白膜层),剩下的合并到一支离心管中并加入生理盐水至25ml混匀。

2.另取一支50ml离心管,加入25ml淋巴细胞分离液,用无菌吸管小心的将上述血细胞悬液沿管壁缓慢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表面,使两者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3.2000r/min,离心20min后,用滴管轻轻插到白膜层,吸出该层细胞(注意观察淋巴细胞分离液层的红细胞,尽量不要吸到红细胞)。

移入另外的离心管里,加生理盐水至50ml,混匀,15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将底部细胞混匀,再加入生理盐水,,按照1500r/min,离心5min离心洗涤两次。

4.最后一次离心结束后,弃上清,用手轻柔的晃动离心管,把细胞晃匀,用培养液将沉淀细胞重悬,根据回输安排把所有细胞平均分配到规定数量的225ml培养瓶中,每瓶中培养液的量为20--30ml,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5. 2-12h后,取出培养瓶,将6瓶内悬浮细胞液收集到离心管,平均的分置在2个182CM 培养瓶中,再向6瓶DC培养瓶内加入30ml CIK细胞培养液,和H1因子。

置于培养箱中以DC(贴壁)细胞培养。

当天记为第0天。

6. 3个182CM²培养瓶中,分别补培养液至100ml,并分别加入γ因子,自体血清,置于培养箱中以CIK(悬浮)细胞培养。

当天记为第0天。

7. 24小时后向CIK细胞液中加入CI因子。

继续培养。

8.应定期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当培养液变黄时,需要补液(每两至三天补液一次,偶尔也有一天换液的情况)。

CIK细胞补液后,按培养基全部液体体积,按终浓度为2ul/ml的比例加入白介素-2因子。

当补液后培养液体积超过200ml时,把全部两瓶CIK细胞连同培养液转移至培养袋中。

9.培养第6天,向所有DC细胞培养瓶中加入特异的细胞靶向激活液。

细胞培养技术操作规范

细胞培养技术操作规范

细胞培养技术操作规范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操作规范。

本文档旨在提供细胞培养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帮助研究人员顺利进行实验。

实验室准备- 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设施设备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所有使用的试剂和培养物应检查保质期,并妥善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

- 工作平台及工作台面应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 所有使用的器械和培养罐应在使用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细胞培养操作细胞培养器具的准备- 使用无菌操作进行所有操作,包括试剂和培养基的添加、培养器具的取用等。

- 使用带无菌手套的清洁无菌工作台进行操作。

- 细胞培养器具(如培养瓶、孔板等)在使用前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培养基的准备- 准备培养基前应检查其成分和配比是否正确,确保培养基的质量。

- 使用无菌操作取出所需量的培养基,并避免直接接触细胞培养器具。

- 遵循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确保其与细胞的适应性。

细胞的分离与传代- 分离细胞时,使用胰酶等消化酶进行细胞的释放,并遵循操作步骤和浓度要求。

- 记录分离细胞的季度数,避免过度传代,以保持细胞的稳定性和特性。

- 合理设置细胞传代次数和细胞数量,避免细胞过早进入衰老状态。

培养条件和操作- 确保培养器具与细胞接触的表面无菌、干净,避免细胞污染或黏附的问题。

- 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以满足不同类型细胞的生长要求。

- 定期更换培养基,确保细胞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条件。

- 注意培养器具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和操作顺序,避免对细胞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细胞培养操作的记录与管理- 记录每次细胞培养的详细信息,包括培养时间、细胞密度、培养基配制方法等,以便于实验结果的追溯和分析。

- 管理细胞的库存,包括标识、记录和储存,以确保细胞的可追溯性和可重复性。

- 定期检查细胞的污染和变异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实验结果的偏差。

细胞培养常规操作流程

细胞培养常规操作流程

细胞培养常规操作流程英文回答:Cell culture is a fundamental technique in biological research, allowing scientists to study and manipulate cell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standard procedure forcell culture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First, I need to prepare the culture medium. This is the nutrient-rich solution that provides cells with the necessary nutrients and growth factors to survive and multiply. The medium is usually composed of a basal medium, such as DMEM or RPMI, supplemented with fetal bovine serum, antibiotics, and other additives. I carefully measure and mix the components to ensure a proper balance of nutrients.Next, I sterilize all the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hat will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cells. This includes the culture dishes, pipettes, and media bottles. Steriliz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autoclaving, which uses high-pressuresteam to kill any microorganisms present. Alternatively, I can use a filter to remove bacteria and fungi from the media.Once everything is sterilized, I can start the cell culture process. I thaw frozen cells or obtain fresh cells from a tissue sample. I then count the cells using a hemocytometer or an automated cell counter. This step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the cell density and ensure that I seed the appropriate number of cells for the experiment.After counting the cells, I seed them into the culture dishes or flasks. The dishes are usually coated with a substance that promotes cell attachment, such as collagen or gelatin. I carefully distribute the cells evenly across the surface and place the dishes in an incubator set at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and CO2 concentration. The incubator provides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at mimics the conditions inside the body.Over the next few days, I regularly check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o monitor their growth and health. Ialso change the culture medium every 2-3 days to provide fresh nutrients and remove waste products. This process is known as feeding the cells.Sometimes, I need to subculture the cells to maintain their health and prevent overcrowding. This involves detaching the cells from the culture dish using an enzyme called trypsin, and then transferring them to a new dish with fresh medium. Subculturing allows the cells to continue growing and dividing without becoming too dense.Throughout the cell culture process, I need to maintain aseptic technique to prevent contamination. This means working in a clean and sterile environment, wearing gloves, and using sterile tools. Contamination can lead to the growth of unwanted microorganisms and compromise the experiment.In conclusion, cell culture is a meticulous processthat involves preparing the culture medium, sterilizing equipment, seeding the cells, maintaining them in the incubator, and regularly feeding and monitoring theirgrowth. It requires attention to detail, patience, and aseptic technique to ensure successful cell culture experiments.中文回答:细胞培养是生物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允许科学家在受控环境中研究和操作细胞。

NK细胞培养SOP

NK细胞培养SOP

NK 细胞培养sop日程:第0天:NK激活剂的处理,分血第2天:补液20ml第4天:补液第7天:装袋第9天:补液第11 天:分袋第13 天:检菌第14、15 天:收获1. 研究背景与目的采用从病人自体外周血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操作使其扩增活化,再静脉回输,将其输回病人体内,通过激活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目的的一种体细胞治疗方法。

2. 定义和缩写2.1. NK 自然杀伤细胞2.2. rhIL-15 人源重组白细胞介素152.3. IL-2 白细胞介素3. 主要仪器、耗材3.1. 仪器3.1.1 生物安全柜3.1.2 流式细胞仪3.1.3 水平低速离心机3.1.4 灭菌锅3.1.5 CO 2 孵箱3.1.6 倒置显微镜3.1.7 血细胞记数器3.1.8 血细胞计数板3.1.9 移液器3.1.10 -20℃-4℃冰箱3.2. 耗材3.2.1 75cm2培养瓶3.2.2 225 cm2培养瓶3.2.3 移液管3.2.4 15ml、50ml离心管、250ml离心管3.2.5 医用塑胶手套3.2.6 一次性帽子、手套3.3. 试剂3.3.1 无血清培养液3.3.2 IL-2 (100万IU/瓶)3.3.3 IL-153.3.4 0.4%苔盼蓝溶液3.3.5 生理盐水3.3.6 人淋巴细胞分离液3.4 原材料3.4.1 外周血,脐血,骨髓等4 操作步骤分血:4.1 培养瓶的处理:吸取NK细胞激活剂500u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ml,加到75cm 2 的培养瓶中混匀后,放置于37°C。

1h后取出备用。

4.2 将不同来源的血样,用生理盐水稀释一倍;4.3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2000rpm,25分钟;4.4 吸取血浆,置56°C,灭活20min;灭活血浆,3000rpm,15min;4.5 白膜层用移液管吸入到新的50ml离心管中,用生理盐水洗涤细胞两次,第一次为2100rpm,6min;第二次为1500rpm,6min;4.6 从培养箱中取出处理的培养瓶,吸除激活剂,加入生理盐水10ml,轻轻晃动培养瓶,吸除生理盐水;4.7 用10-15mlNK培养液重悬细胞悬液,同时补加10%血浆,1000U/ml的IL-2,50ng/ml IL-15;将细胞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

细胞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细胞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细胞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从事细胞培养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

二、操作规程
1、所需试剂细胞培养液、血清、胰酶、PBS或Hank`s液
2、规程:
2.1 细胞株的培养
2.1.1 获取所需细胞株(一般细胞株的运送是把细胞放在培养瓶中,干冰保存运输的)
2.1.2 得到所需细胞株后弃掉多余的培养液,放到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2.1.3 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待细胞长满整个培养瓶的80%时传代
2.1.4 倒掉培养液,用1mlPBS 漂洗细胞一次,加入500ul胰酶消化,消化时间视细胞种类、胰酶浓度和消化温度而定,一般3-5min
2.1.5 终止消化,向上一步消化液中加入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一般5ml
2.1.6 吹打,用吸管轻轻吹打至细胞全部脱落,注意尽量减少气泡产生
2.1.7 细胞计数,取少量液体于细胞计数板上,确定接种密度
2.1.8 将细胞接种到另外的培养瓶中
2.1.9 换液,根据细胞生长情况,间隔一定时间半量换液。

2.2 原代细胞培养
2.2.1 原代细胞的获取无菌条件下取动物组织剪碎
2.2.2 向剪碎的动物组织加入适宜浓度的胰酶,消化,时间因细胞种类和胰酶浓度而定
2.2.3 终止消化,向上一步消化叶重加入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一般5ml
2.2.4 吹打将终止消化后的组织转入一培养皿中,加入一定量的培养液轻轻吹打数次,静置5-10分钟
2.2.5 细胞计数,取少量液体于细胞计数板上,确定接种密度
2.2.6 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或培养板中,放入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传代细胞培养与病毒在传代细胞中的培养一、实验目的了解倒置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了解不同传代细胞的形态及接毒后的病变特征,掌握细胞的传代培养方法、病毒接种方法及收毒方法。

二、常用细胞的种类BHK-21:仓鼠肾传代细胞、PK-15:猪肾传代细胞、IBRS-2:猪肾传代细胞、Hela:人的子宫瘤细胞、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Marc-145:来源于Vero细胞、Sf9:昆虫细胞。

三、材料1、100ml细胞瓶、吸管、吸球、96孔细胞培养板、加样器、枪头2、BHK-21(baby hamster kidney)细胞3、0.25%胰酶4、生长液:含10%犊牛血清、200U/ml青、链霉素的DMEM维持液:含2-5%犊牛血清、200U/ml青、链霉素的DMEM四、传代细胞培养的条件要求1)细胞密度:2-3×105个/ml2)pH范围最适pH7.0-7.4,耐受pH6.6-7.83)培养温度哺乳动物细胞一般为37℃昆虫细胞28-30℃五、常用细胞分散剂与作用原理1、胰酶使精氨酸或赖氨酸的羧基和其他氨基酸的氨基之间的多肽链发生水解,导致细胞间质水解而使细胞或组织块消化为分散的单个细胞。

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与二价钙、镁离子结合,从而使细胞分散。

3、灰色链丝菌酶:由灰色链丝菌提取的一种酶制剂,是蛋白酶、氨肽酶和羧肽酶的混合物。

六、营养液1、人工综合营养液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类、维生素、辅酶、嘌呤、嘧啶、辅助生长因子。

2、血清1)血清的种类胎牛血清、新生犊牛血清、成年牛血清、马血清、鸡血清、兔血清、羊血清、人血清,其中以新生犊牛血清使用最为广泛。

2)血清的处理无菌采集,过滤除菌。

用前56℃灭活30min。

七、传代细胞系培养1、优点:1) 可以无限的传代。

2) 不少细胞系对病毒很敏感。

3) 某些传代细胞系能在悬浮培养条件下培养,适合病毒抗原的大量生产。

4) 生长旺盛,繁殖快速,对营养条件不苛刻。

2、缺点:在传代过程中遭到支原体和病毒的污染。

细胞培养步骤:①取长满单层的细胞一瓶,掉到培养液。

②加入2ml胰酶消化液,置于37℃培养几分钟(也可以轻轻吹打几下),直到细胞间出现空隙或细胞变圆后倒掉消化液。

(目的就是让细胞脱离贴壁状态,但不掉下来)③加入生长液,吹打几次,使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两三个聚集一起这种程度就好),然后分装于3个小瓶中,在每个瓶中补充生长液至10ml。

注意:胰酶消化不能太长(此时细胞大量脱离,会造成细胞损失,后面加生长液吹打时也不容易分散成单个细胞,容易成块,培养后长得不光滑)细胞冻存冻存液:现在一般用二甲亚砜,也可以用甘油。

步骤:1. 配制含10%DMSO或甘油、10~20%小牛血清的冻存培养液;2.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去除旧培养液,用PBS清洗。

3. 去除PBS,加入适量胰蛋白酶(覆盖培养皿表面)把单层生长的细胞消化下来;4. 离心1000rpm,5min;5. 去除胰蛋白酶,加入适量配制好的冻存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计数,调节冻存液中细胞的最终密度为5×106/ml~1×107/ml;6. 将细胞分装入冻存管中,每管1~1.5 ml(不要加满,看冻存管的规格)7. 在冻存管上标明细胞的名称,冻存时间及操作者;8. 冻存:标准的冻存程序为降温速率-1~-2℃/ min;当温度达-25℃以下时,可增至-5℃~-10℃/min;到-100℃时,则可迅速浸入液氮中。

也可将装有细胞的冻存管放入-20℃冰箱2h ,然后放入-70℃冰箱中过夜,取出冻存管,移入液氮容器内。

细胞复苏目的:下一步实验需要或检测细胞冻存质量步骤:1. 从液氮容器中取出冻存管,直接浸入37℃温水中,并不时摇动令其尽快融化。

2. 从37℃水浴中取出冻存管,打开盖子(超净台操作),用吸管吸出细胞悬液,加到离心管并滴加10倍以上培养液,混匀;3. 离心,1000rpm,5min;4. 弃去上清液(为了去掉冻存液),加入含10%小牛血清培养液重悬细胞,计数(一般情况可以不用计数,尽快培养),调整细胞密度,接种培养瓶,37℃培养箱静置培养;5. 次日更换一次培养液,继续培养。

八、病毒(PRV)在传代细胞中的培养步骤:①取长满单层的细胞,倒掉培养液(PEDV需要在①②步骤间架10ug/ml的胰酶,便于PEDV的体外生长)②加入适量病毒悬液③置温箱中感作(吸附)45min~1h。

(即给予病毒入侵细胞并增值自己的时间)④取出瓶子,倒掉培养液,补充维持液,置温箱中继续培养,直至80%细胞病变⑤收毒:将病变细胞至于-20℃冰箱中,冻存后取出自然解冻(冻融一般需要重复几次,以得到更多病毒液),解冻过程振荡几次,以使得细胞完全从瓶壁上脱落,然后将病毒液手机于盐水瓶或其他瓶中,低温贮藏备用。

(病毒入侵细胞过程:吸附~入侵~脱壳~病毒大分子合成~装配~成熟~释放)实验二、原代细胞培养(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例)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原代细胞的形态,掌握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与培养方法。

二、材料1、9-11日龄鸡胚(不宜过大,不然剪碎组织较为困难,杂细胞较多)2、照蛋灯与蛋座3、碘酊棉球与酒精棉球4、大剪子、眼科剪、小镊子5、平皿、细菌瓶、吸管、吸球、细胞瓶、6、胰酶、生长液、维持液三、细胞培养的条件要求1)细胞密度原代细胞:4-6×105个/ml传代细胞:2-3×105个/ml2)pH范围最适pH7.0-7.4,耐受pH6.6-7.83)培养温度哺乳动物细胞一般为37℃昆虫细胞28-30℃四、操作步骤1、取9-11日龄孵育良好的鸡胚,依次用碘酊和酒精消毒气室部。

2、无菌操作下用剪子去除气室部卵壳,去除壳膜,穿破绒毛尿囊膜,夹住鸡胚颈部,取出鸡胚放于灭菌平皿中。

3、用眼科剪、镊去除鸡胚头、四肢及内脏,用DMEM(含10%FBS)冲冼2次。

4、将冲洗后的鸡胚用剪子充分剪碎,使其近于乳糜状。

5、将剪碎的组织块倒入锥形瓶或烧杯或大青霉素瓶中,用DMEM充分冲洗,并静置几分钟,待组织块下沉,吸弃上层液体,再加DMEM。

如此反复冲洗2-3遍。

6、于沉淀组织块内加入约4倍量的0.25%胰酶,并调pH至7.6-7.8,振荡混匀后置37℃水浴中感作30分钟,每10分钟轻轻摇动一次,使细胞消化完全(组织块变散松,沉降渐变缓慢时即表示消化足够)。

7、取出,静置几分钟,小心吸弃上层胰酶溶液,用DMEM轻洗2次后,加入生长液5ml,用大口径吸管反复吹打,使细胞游离。

8、静置几分钟,使未消化好的组织块下沉。

9、细胞计数取细胞悬液0.5ml+2ml 0.1%结晶紫—枸椽酸(0.1mol/L)溶液,室温或37℃温箱中5-10min,充分振荡后进行计数。

按白细胞计数法计算4角4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N)。

每ml悬液中的细胞数(n)=N/4×10000×K(稀释倍数)。

活细胞数应在90%以上。

10、将计数好的细胞稀释到合适的浓度,使细胞量约为4-6×106个/ml,分层于细胞培养瓶中,每瓶1ml,再补加DMEM生长液至10ml,盖上盖子,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

五、结果的观察于培养后每天观察结果,至长层单层。

细胞量较大时,一天即可长成单层,细胞呈纤维状。

注意事项:①无菌,②组织块务必切成小块,③严格控制胰酶消化时间,④做好标注。

实习三鸡胚肾细胞(CEK)和鸡胚气管(CET)器官培养物的制备目的:1.掌握CEK和CET制备方法。

2.认识CEK的显微形态和CET纤毛摆动状态。

材料:19-21天龄戏鸡胚、0.25%胰酶、Hanks水解乳蛋白液(每100ml加小牛血清10ml和1ml庆大霉素,用于CEK培养;而用于CET的维持液无须加小牛血清)、平皿、塑料吸头,其余用品同实习三。

内容与方法:1.CED制备(1)用洒精棉擦拭、火焰灼烧剪刀、镊子,准备好平皿。

(2)用洒精棉消毒蛋壳,无菌操作打开蛋的气室,剪断颈椎胸段,将头颈放入平皿(留做CET),用镊子挟稳胸椎,沿胸椎两侧剪去翼,稍向外侧剪去腿,直至泄殖腔前剪去尾部,在此过程从上到下去除胸腹腔内脏及生殖器官。

(3)用镊子钝性分离并取下肾脏,剪碎,BSS洗2次,倒入三角瓶。

(4)加入0.25%胰酶10ml,于37℃水浴消化30分钟,迅速用BSS将组织块轻轻冲洗2次,弃去冲洗后即加入10ml营养液,用吸管反复吹散组织小块。

(5)经100目滤网滤入离心管,用羊皮纸封口,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弃去上层液,确定细胞压积后,以1:300的稀释倍数加入新营养液重新悬浮细胞,每一链霉素瓶加入1ml细胞悬液,放于培养架上,在瓶上方做好标记,置37℃培养。

2.CET制备(可在CEK消化30分钟进行)(1)小心剪开颈部腹侧皮肤。

(2)双手各持一镊子小心他离气管,去除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尽量少夹伤气管,将整个气管剪入盛有少量BSS的平皿,进一步清除气管外围组织。

(3)用带有塑料吸头的2ml注射器套上气管的一端,反复吸吹BSS,尽量冲洗出气管内的粘液,然后用尖镊子夹住气管中央,从两端分别尽可能薄地剪下完整的气管环于另一盛有BSS的平皿中。

(4)用注射器针头钩起一个完好的气管环加入链霉素瓶中(内含1ml维持液),即可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纤毛摆动情况,或放37℃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