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神奇现实小说区别

合集下载

文学中的奇幻与现实主义

文学中的奇幻与现实主义

文学中的奇幻与现实主义在文学的世界里,奇幻与现实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

奇幻文学以其幻想的元素和神秘的情节让读者沉醉其中,而现实主义文学则追求真实和现实的描写,探讨人类的现实处境。

虽然两种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某些时候,奇幻与现实主义却可以相互交织、相互启发,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阅读体验。

奇幻文学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的世界。

作家们构建了各种神秘的地方,让读者能够远离现实的束缚,进入一个充满幻想和奇特生物的世界。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通过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亲身经历魔法的世界,感受到奇妙的魔法力量;而《指环王》则展示了一个充满精灵、巨人和魔法师的中土世界,带领读者踏上一场充满冒险和惊喜的旅程。

这些奇幻元素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让读者陶醉其中。

然而,奇幻文学并非只有神秘和幻想的一面,它常常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现实社会问题的隐喻,为读者呈现了深刻的思考。

例如,《小王子》虽然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奇幻故事,却透露出对人性和社会压力的深入思考;《魔戒》系列则通过中土世界的战争和权力斗争,让读者反思现实中的冲突和欲望的负面影响。

这种将奇幻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奇幻文学更加有力地传递出了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与奇幻文学相对的是现实主义文学,它以真实和现实为基础,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描写,展现出生活的各种面貌和人类的各种情感。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对现实的再现和反映,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他们所熟悉的世界中,让他们思考和体验其中的人性和故事。

例如,《活着》以真实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坎坷,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家庭的思考;而《红与黑》则以描写社会阶级差别和人心的复杂性为主线,读者通过小说感受到那个特定时期的法国社会的现状。

然而,虽然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的再现,但它同样能够融入奇幻的元素,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

有时,作家会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加入神奇的元素或道德的寓言,以便更好地诠释和揭示人性和社会问题。

古代汉语言文学中的魔幻写实与现实主义

古代汉语言文学中的魔幻写实与现实主义

古代汉语言文学中的魔幻写实与现实主义
古代汉语言文学中,魔幻写实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

魔幻写实注重想象力和幻想,而现实主义则注重真实和客观性。

两种风格的区别在于它们如何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

魔幻写实是指在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超自然的现象或魔幻的场景,同时又力求真实、可信。

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是《聊斋志异》。

这部小说集中描写了许多奇异的事件和鬼怪故事,但是它们都是以真实的方式呈现的。

作者蒲松龄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些神秘的场景和人物。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则更注重真实和客观性。

这种文学风格的代表作品是《红楼梦》。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大家族的故事,其中涉及到了许多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作者曹雪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同时,小说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如家族衰落、婚姻制度等。

虽然魔幻写实和现实主义有着不同的文学风格,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

例如,它们都注重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描写了许多奇怪的人物和场景,但是这些人物和场景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特点。

同样,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魔幻写实和现实主义都是古代汉语言文学中重要的文学风格。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是都注重对人物和社会现实的描写和刻画。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神奇现实小说区别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神奇现实小说区别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其出现具有不可复制性。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有其独特的背景。

政治上:拉美长期处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受到经济掠夺。

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通过垄断公司的形式,控制拉美各国经济命脉,造成了国家经济长期处于依附外国资本主义的地位。

发展停滞,资金外流,人们生活困苦不堪。

而后来拉美国家虽然名义上赢得独立,但政治上仍受帝国主义的操控,政局动荡不安。

外国政府和垄断财团暗中支持反动政客,依靠外国势力提供武器,频繁反动武装政变,政局动荡。

而与此同时,二十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到来,也促进拉美人们的觉醒。

拉美各国尽管政治经济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经历过被殖民和外国资本对本国的剥削,使得拉美人民在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中,使拉美意识上升。

有责任的作家不仅反映本国的历史,还反映整个拉美被奴役的历史。

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手段把拉美的真实历史通过文学反映出来。

用文学反映现实、干预现实性。

马尔克斯的《族长的没落》《百年孤独》都有对拉美历史象征性地呈现。

另外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给拉美人民带来希望,加西尔·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说他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拉美的现实是除了政治上长期受奴役外,地理和文化上有其独特性文化上,混血,多种文化并存。

拉美本土文化有其独特性。

历史上,拉美就曾创造出辉煌的古印第安文化。

15世纪,就有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中心,有源远地文化传统。

另外,拉美还是一个种族混杂的地区,除土著印第安人,还有被贩卖到此的非洲黑人,从欧洲移民的白人。

他们的生活形态十分复杂。

既有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技文明的现代化生活,又有存在大量宗教迷信甚至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

这种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构成拉美“神奇”的现实。

直至今天,拉美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信神话传说,并用神话知识认知和解释客观世界。

古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以及《圣经》并存。

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探索

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探索

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探索在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是两种常见的创作方式。

它们分别以描绘真实生活和超越现实世界为特点,对作品的形式、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索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小说中的探索,并探讨它们的异同以及对读者的影响。

首先,现实主义强调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描绘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现实主义小说通常通过展示具体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来创造真实感。

小说家通过详细描述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活动来使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现实主义小说注重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写,力图还原真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通过这种写作方式,现实主义小说可以深入生活的细节,让读者深刻地体验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与此相反,超现实主义小说则以追求奇异和荒诞为主要特点。

超现实主义强调突破现实界限,创造出与日常生活迥然不同的世界。

在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虚构的元素和幻想的情节被广泛运用。

这种创作方式让读者感觉到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从而提供了一种新颖、另类的阅读体验。

超现实主义小说试图通过让读者超脱现实的束缚来引发思考,并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真相。

然而,尽管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在创作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一方面,现实主义小说和超现实主义小说都试图表达作家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无论是通过对真实生活的还原,还是通过虚构元素的运用,作家都希望通过小说传达出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另一方面,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超现实主义,小说都是为了引导读者思考并传达作者深沉的情感。

尽管两种方式可能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它们都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传达作家的内心,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读者层面上,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对于人们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现实主义小说通过还原真实生活中的细节和人类情感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这种了解和共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思考社会问题,走向成熟。

而超现实主义小说则试图通过突破现实界限的幻想和想象,让读者体验到新奇和冲击。

超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盘义与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五、六⼗年代, 拉丁美洲⽂坛骤然产⽣“⽂学爆炸”现象⼀批⼿法独特的新⼩说迅速出现, 震动世界⽂坛。

拉美⽂学以其骄⼈的成就, 赢得世界瞩⽬, 向世界证实了拉美⽂学的存在和发展。

同时, 也引起⽂学⼯作者对拉美⽂学繁荣的原因和发展的轨迹⼀探究竟的浓厚兴趣。

作为当代拉美⽂学的主要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接受到了欧洲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影响他们接受了超现实主义对⼈的主观意识的深刻认识,从⼀种全新的⾓度对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化特征以及民族中⼈的特点和命运作了有⼒的表现。

他们抛弃了超现实主义对⼈主体以外现实极其蔑视的态度, 对拉美各民族的特性和⼈的意识作了全新的解释。

超现实主义是⼆⼗世纪⼆⼗年代产⽣于法国的⼀个重要的⽂艺流派。

从1919年安得烈·布勒东和菲斯特·苏波合著第⼀部“下意识书写”的作品《磁场》,到1969年让·许斯特正式宣布超现实主义团体的解散, 半个世纪的时间, 超现实主义从只有⼗⼏个成员的巴黎⼩组, 发展成为影响欧、美、亚、⾮四⼤洲⼏⼗个国家的国际性运动。

作为⼀种⽂艺思潮,超现实主义不仅在⼩说、诗歌、戏剧等⽅⾯锐意⾰新, ⽽且曾在⼴泛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领域丙发⽣作⽤, 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重⼤影响。

因⽽, 超现实主义在西⽅现代⽂艺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地位。

它的最⼤历史功绩是把⼗九世纪⾼度发展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对⼈的外部性格和现实⽣活的精致刻划转到现代⽂学对⼈本⾝的深⼊探讨上来。

法国超现实主义团体的正式组建是在1924年, 其标志是该年11⽉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 ⽂学史上称为《第⼀次宣⾔》。

由安得烈·布勒东起草的这份宣⾔是超现实主义运动最重要的纲领性⽂件。

宣⾔中布勒东开宗明义地提出:“超现实主义, 纯粹的精神学⾃发现象, 主张通过这种⽅法, ⼝头地、书⾯地或以任何其他形式表达思想的实实在在的活动。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学样式,具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而独特的基本特征:(1)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个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

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这一点,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标志。

(2)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

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现实。

(3)“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

①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

比如在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的小说《雨》中,久旱不雨的干裂田地里,突然出现一个小男孩。

当瓢泼大雨沛然而至时,小男孩却又神秘地不见了。

这种表现手法明显来自于古代印第安人对于雨神恰克的祭祀和崇拜。

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受教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象征,象征手法是象征主义乃至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里使用得最多、得心应手的表现方法。

研究现代小说中的文学风格

研究现代小说中的文学风格

研究现代小说中的文学风格近代以来,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风靡了世界各地。

在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学风格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现代小说中的一些主要文学风格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方式。

一、写实主义风格写实主义是现代小说中最主流的文学风格之一。

这种风格追求真实生活的再现,注重对社会、人物和环境的客观描写。

通过真实的细节和生动的情境,写实主义小说呈现给读者一个与现实相似的世界。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及余华的《活着》等作品,都展现了真实生活中的残酷和无奈。

二、超现实主义风格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追求超越理性、突破常规的文学风格。

这种风格常常运用梦幻、幻想和奇幻的手法,使读者进入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及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都是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使读者感受到了梦幻般的文学魅力。

三、实验性写作风格实验性写作是现代小说中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文学风格。

这种风格追求突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结构,以创新的方式呈现作品。

例如,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给人以全新的阅读体验。

实验性写作旨在打破读者对小说形式的固有认知,以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四、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是现代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这种风格强调对语言的颠覆和多样性,以及对现实的解构和反思。

伊恩·麦克尤恩的《后现代小说》就是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后现代主义小说以其混乱的书写方式和独特的视角,挑战着传统的文学规范,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五、手法多样化的风格在现代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风格的作品,它们通过多样化的手法和风格融合,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例如长篇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它不仅融合了奇幻、冒险、成长等多种元素,还采用了多视角叙事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全球亿万读者。

总之,现代小说中的文学风格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从写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实验性写作到后现代主义,以及手法多样化的作品,它们都展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魔幻、科幻、奇幻、玄幻以及神话传奇之区别概念论

魔幻、科幻、奇幻、玄幻以及神话传奇之区别概念论

魔幻、科幻、奇幻、玄幻以及神话传奇之区别概念论【四幻区分论魔幻、科幻、奇幻、玄幻以及神话传奇之区别概念论(三)】玄幻小说玄幻小说,是在奇幻小说传入中国之后兴起的一种幻文分支。

其实,玄幻也有自己的完整世界设定,但与奇幻不同之处在于,玄幻世界并不像奇幻世界那样要求严苛,其原因在于玄幻具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

玄幻的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的玄学。

在此,我要强烈鄙视一下所谓的“西方玄幻”这种说法!玄学乃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魏晋风流时期之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道家学说的新表达,因此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意在言明道之幽深微妙,玄学之称概由此而来,也因此,魏晋时期的清淡家将《周易》《老子》《庄子》并称“三玄”。

这么中国土香土色土特产的东西,怎么就来了个“西方玄幻”呢?西方根本没有玄学,何来玄幻之说?玄学提倡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提倡越名教任自然,这种哲学思想经过千百年的衍化已经彻底融入了我国文化之中,正是因为与中华文化的糅合,使得玄幻比奇幻少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定多了很多天马行空的自由。

玄幻少了物理逻辑限制,但更注重思想逻辑性,更加张扬的是思之所及,东方风格浓厚,加之融合了传统武侠作品的风格,因此更容易获得中国读者的亲睐。

玄幻小说的开山鼻祖,当推黄易,虽然黄易的大多数作品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但此人对《易经》的研究确实还是颇有些功力的。

目前对于玄幻小说有一种观点就是玄幻等于肆无忌惮的胡思,爱怎样就怎样,事实上,我个人是极度不苟同这种观点的。

作为糅合了中华文化的幻想小说,怎么能够沦落到无原则胡思乱想的地步?既然玄幻小说张显得是中华哲学文化的思想,就应该更好的将之彻底容纳吸收,并通过文字传达而出。

但事实上,现在的玄幻小说创作龙蛇混杂得非常厉害,鲜少有作者是领悟了几分玄之精髓的,多数都是乱想乱写瞎凑数,没有根基的情节随着风乱飘,半点份量都没有,记得曾经还有十几岁的小孩子扬言,现在的“少年作家”多数都从玄幻起步,俨然只要是个人就能写玄幻的模样,令人哭笑不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其出现具有不可复制性。

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有其独特的背景。

政治上:拉美长期处在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受到经济掠夺。

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通过垄断公司的形式,控制拉美各国经济命脉,造成了国家经济长期处于依附外国资本主义的地位。

发展停滞,资金外流,人们生活困苦不堪。

而后来拉美国家虽然名义上赢得独立,但政治上仍受帝国主义的操控,政局动荡不安。

外国政府和垄断财团暗中支持反动政客,依靠外国势力提供武器,频繁反动武装政变,政局动荡。

而与此同时,二十世纪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到来,也促进拉美人们的觉醒。

拉美各国尽管政治经济上存在差异,但共同经历过被殖民和外国资本对本国的剥削,使得拉美人民在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中,使拉美意识上升。

有责任的作家不仅反映本国的历史,还反映整个拉美被奴役的历史。

他们试图通过文学手段把拉美的真实历史通过文学反映出来。

用文学反映现实、干预现实性。

马尔克斯的《族长的没落》《百年孤独》都有对拉美历史象征性地呈现。

另外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给拉美人民带来希望,加西尔·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说他是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拉美的现实是除了政治上长期受奴役外,地理和文化上有其独特性文化上,混血,多种文化并存。

拉美本土文化有其独特性。

历史上,拉美就曾创造出辉煌的古印第安文化。

15世纪,就有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中心,有源远地文化传统。

另外,拉美还是一个种族混杂的地区,除土著印第安人,还有被贩卖到此的非洲黑人,从欧洲移民的白人。

他们的生活形态十分复杂。

既有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技文明的现代化生活,又有存在大量宗教迷信甚至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

这种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构成拉美“神奇”的现实。

直至今天,拉美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信神话传说,并用神话知识认知和解释客观世界。

古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以及《圣经》并存。

马尔克斯对别人将他作品认定为“魔幻”是很不满的,他认为他表达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用现实中的人们思考方式进行创作的。

地理上位于热带,自然条件特殊。

文学上,拉美作家面对贫困落后的现实,作为有责任心的作家,针砭现实迫切希望找到拉美的出路。

他们也意识到自身文学与欧美文学之间的巨大差距,进行大量的艺术实验。

当然,首先就面对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问题。

在三、四十年代发生一场大争论:发展民族文学是否一定要排除西方文学的借鉴;吸取西方文学的艺术技巧是否一定破坏了文学的民族性?讨论的结果是如果要使拉美文学尽快赶上去,并超出西方文学的水平,必须先把对方的精华吸收过来再加以改造。

墨西哥著名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为了回到原地,首先要敢于走出去,只有浪子才谈得上回头。

(这一点与寻根文学面临的处境颇为相似)但是他们借助现代手法进行创新时,着眼点落实到拉美的现实。

如何用文学寻找到本民族的特质,反映现实?六、七十年代拉美文坛主要有四个文学流派:社会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

社会现实主义:侧重于反映社会现实和重大历史事件。

主要包括新现实主义、“介入”文学和七十年代的反独裁小说。

有反映当时重大事件,如墨西哥革命,古巴革命等等;介入文学,用文学介入现实。

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没落,抨击上层社会和政治迫害等等;七十年代的反独裁小说批判帝国主义及在他们支持下建立的独裁政府,如马尔克斯《族长的没落》结构现实主义,是一个极其重视创作技巧的文学的流派。

2010年略萨的《城市与狗》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本小说是典型地运用了结构主义写作手法。

略萨本人被誉为“结构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敏感地揭露社会现实问题,被誉为“文学的良心”。

结构主义代表作家,大都要求自己干预社会,准确反映现实的典型性和复杂性。

他们广泛采用多角度、多人称、多层次、多镜头、多时序和“连通器”(多组人物的历史平行、交叉发展)、“突变法”(许多形式相似的因素或物质在反复出现后突然转变,量的积累达到对“质”的了解和表现,)“套盒术”(故事中有故事,人物背后有人物);“组合法”,多角度多镜头组合人物形象、事件。

使小说呈现出立体感。

多以社会和集团为描写对象,干预现实。

心理现实主义,不同于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也不同于超现实主义脱离现实的梦魇和幻觉,其反映的多是人物对待客观现实的心理和思考,借以反映广阔的现实。

技法上多用意识流、内心独白、反省、思索等提出振聋发聩的社会问题。

多用第一人称自述。

代表作埃内斯托·萨瓦托《地道》。

二、魔幻现实主义,用1980年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评介》,魔幻现实主义是在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东、西方古典神话、某些创作方法,以及西方现代派的异化、荒诞、梦魇等手法,借以反映或影射拉美的现实,达到对社会事态的揶揄、揭露、讽刺和抨击的目的。

这个流派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五六十年代达到高潮。

代表作是加西尔·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胡安·鲁尔弗《彼得罗·巴扎莫》为了更好理解魔幻现实主义,首先进行词源学上的梳理。

魔幻现实主义,来源于西班牙文Realismo Maˊgico。

Realismo,现实主义,拉美的现实主义受西班牙文学影响很深,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可以上溯到塞万提斯的《唐吉可德》,塞万提斯就这样表达过他的现实主义原则:描写的时候摹仿真实,摹仿得愈真切,作品就愈好。

艺术的真实即真诚地、不折不扣地再现生活。

在这部小说中,奇特的表现形式,史诗般的规模、严肃的写实,辛辣地讽刺都影响到拉美西班牙语文学的创作,也滋养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

现实主义即是摹仿自然、反映现实,摹仿建立在想象和历史真实的统一基础上,荒诞中见真实,荒诞中有寓意。

他们关注细节的真实,用概括和象征反映现实。

拉美的现实,着力表现“真实”,包括真实的现实与幻想的现实。

如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斗争是真实的现实,但通过巫师咒语来战胜白人是幻想的现实。

也是一种真实,真实地反映了印第安人的思维方式,观察及感知世界的方式。

Maˊgico,有魔术的,神奇的,机巧的,突变的,不可思议,出乎意料的,不包括幻想和幻觉。

将单词译成魔幻容易引起读者对内容产生“虚幻”的错觉。

但马尔克斯一直坚持,他写的就是拉美的现实,用拉美人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落脚点在现实。

将Maˊgico,译为神奇较合适,但拉美魔幻与卡彭铁尔的神奇现实是有区分的。

在此,我将对区分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神奇现实进行区分。

阿根廷著名评论家安徒生·贝因特在《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它》认为,超现实主义:叙事者允许奇迹突如其来并中断他的叙事,乐于背弃逻辑的原则,臆造自然规律的奇迹。

具备想象的自由,按照物理规律不可能的事物在幻想中可以成为可能。

一切都由作者的任意杜撰,毫无别的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作者不是拿魔幻的事物当作真实来表现,而是把现实作为魔幻事物去描绘。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作者在想象的世界对它进行了加工提炼。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要进入事物中去,深入到事物之中去解释它们的神秘。

变现实为神话,梦境,荒诞,这些都不过暗示印第安人或非洲黑人的思维方式或者是一种原始宗教习俗,以这种眼光来关注拉美神奇的现实。

神奇现实,只是对拉美客观存在的奇奇怪怪的事物予以现实主义的描述。

马尔克斯·罗德里克斯《卡彭铁尔的神奇现实论》区分了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和神奇现实三者“神奇”超现实主义的“神奇”,是出乎寻常的、反现实生活的超现实;魔幻现实主义的神奇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现实本身,是经过艺术家雕琢变成的魔幻现实;神奇现实中的“神奇”,是在生活中发现的神奇,然后原封不动地予以再现,不需要任何加工,这个现实本身就是神奇的、现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伸手可及的拉美的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最先不是源于拉美,而是最早由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于1925年在《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用魔幻Magic来区分神秘,意思是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

在他看来,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不是要经过表现后才来到世界的,而是本身就隐藏在事物背后并始终活动着。

西班牙《西方》杂志翻译转载,进入拉美西班牙领域。

第一个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引进拉美的是委内瑞拉的乌斯拉尔·彼特里。

《委内瑞拉的文学与人》1948,“故事情节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是对现实抑或是一种富于诗意的猜测,抑或是一种富于诗意的否定,再找到确切的表达之前,称其为魔幻现实主义”1949年卡彭铁尔发表《这个世界的王国》,“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对丰富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

”他主张的“神奇现实”是拉美魔幻现实的前身。

在彼特里将“魔幻现实主义”引进拉美,卡彭铁尔声称自己作品是“神奇现实”,危地马拉的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已发表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

先用小说,再有流派。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是在对欧美和其他国家文学借鉴下并,参照本土文化形成文学流派。

当代拉美不少杰出作家都有欧洲旅居学习的经历,更不用说在本国进行大量阅读国外的文学名著,参与文学社团了。

他们吸收现代主义技法同时,也将现代主义孤独、荒诞等母题吸收进来。

可以说作品中总体来说写法上更接近现代主义,但反应的现实是拉美本土的。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是糅合了西方文学的创作手法结合土著印第安的视角,思维方式;融合进西方人心理、现代人心理和拉美人心理的一种创作手法。

拉美曾经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受西班牙文学传统影响很大。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唐吉可德》影响很深。

在这部小说的前言中,塞万提斯就这样表达过他的现实主义原则:描写的时候摹仿真实,摹仿得愈真切,作品就愈好。

艺术的真实即真诚地、不折不扣地再现生活。

在这部小说中,奇特的表现形式,史诗般的规模、严肃的写实,辛辣地讽刺都影响到拉美西班牙语文学的创作,也滋养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

其次,法国超现实主义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也影响很大。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依据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

超现实主义主张作家在创作时“摒弃一切理性的控制,排除一切美学和道德的思考,使用自动写作法,任凭想象驰骋,创造出神奇的效果和变幻莫测的气氛。

多写潜意识,梦境、幻觉、儿童心理和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

”三十年代,一些拉美诗人和小说家受超现实主义手法的影响,如阿斯图里亚斯和卡彭铁尔,不仅曾旅居巴黎加入法超现实主义团体,还主编超现实主义文学杂志《磁石》。

在创作中有意识借鉴超现实主义手法。

但是他对超现实主义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经过了改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