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章节题库-创造与交流)【圣才出品】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章节题库-创造与交流)【圣才出品】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章节题库-创造与交流)【圣才出品】

第2章创造与交流

一、填空题

1.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由黄帝的史官________创造了汉字。(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仓颉

【解析】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2.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________和楷书。(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行书

【解析】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3._____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据说足由清代的金石学家________等首先发现的。(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王懿荣

【解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5.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称为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6.日语的表音符号平假名是根据中国汉字的________演化而来的。(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草书

【解析】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符号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后随着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流行而使得日本男人也开始接受和使用平假名。

7.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牛皮绳

【解析】在甲骨文里,“册”的象形字,就是把许多竹片连接起来。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称为“韦编”,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

8.“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______》。(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周礼》

【解析】“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但书中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

9.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________”。(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六书

【解析】东汉许慎总结前人的成就,写成《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学术上称为“六书”。

10.汉字结构体现了________精神和人体本位精神。(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写实主义

【解析】汉字结构体现的精神:①写实主义精神,象形字是写实性的,它们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会意字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的事物去象征它的意义;②人体本位精神;

③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11.为了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古代创制了“________”。(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案】二十四节气

【解析】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目的是让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

12.北魏贾思勰所著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齐民要术

【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3.最早详细记述珠算的是《________》。(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数术记遗

【解析】“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书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该书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

14.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__》,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厦门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________。(北京大学2010年研)

(2)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是________。(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黄帝内经

【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全书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联合创作。《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15.自汉代,我国著名医书有《________》《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伤寒杂病论

【解析】张仲景(约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南阳人,因当时伤寒流行,死亡者很多,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16.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________。(中山大学2011、2010年研)

【答案】切

【解析】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八纲”。“四诊”即“望(望色)、闻(闻味)、问(问情)、切(切脉)”,“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7.在中医看来,在人体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中,有直行和横行的部分就是________,它们上下左右贯通起来就是人的生命体的隐藏系统。(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经脉

【解析】经脉是中医所指的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

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18.《________》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千金方

【解析】唐代名医孙思邈耗毕生的精力从事治疗和著述,他先后编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6000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19.《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________。(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案】指南针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将钢针磁化。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

20.通过________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案】阿拉伯

【解析】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从而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纸术是在公元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人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火药是在13世纪左右,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后来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指南针在宋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