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蝶类资源地理区划分析

合集下载

亚马孙雨林局部区域蝶类资源的初步调查及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亚马孙雨林局部区域蝶类资源的初步调查及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 收 获 与讨论
1.两 地 蝶 种 差 异 较 大
海南 凶其资 源 发 、旅游业和地理 位置等原
与 马孙蝶类 _十H比单…蝶种数量多 、种类 少

以 及蝶 翅 颜 色较 为 渊 、
2.个 别 蝶 种 较 为 接 近
复丌迁 粉 蝶 ,fqdlia pOllR)na在 海 南 与 巴 西 亚
5孙 均 有 分布 ,原 丁两地 寄 主植 物 l卡}1同 , 如
巴 西 蝴 蝶
海 南 蝴 蝶
铁 ” 一 3.植 被 对 于 蝶 类 的 影 响 较 大
海 南相 同种蝶类 的体形有较 明 差异 。同时 ,除
不 同 的 寄 主 植 物 分
蛱 蝶 科 外 .海 南 的斑 蝶 科 种 类 非 常 阜 富 . 亚 马
在 巴 西 亚 马 孙 魔 鬼 岛 灯诱 蝴蝶
本植物更 为茂盛 , {地取食 草本植物的蝴蝶种类
繁多 。这 是 因为 : (1)亚 马孙 和海南 昕 处地理
f 不同导致蝶类 寄主种类 、数 量及分 布不同
(2)两地 气候 特点 的不 同导致 两地蝶 类 的较 大
差异 一 (3)两地蝶类 的衍化不 同
二 砑 究侈的
热带 地 区是蝴蝶 最丰富 的地 区 ,我试 图通过 对 比,研究 巴西亚 马孙热带雨 林地区和海南热带 雨林之间蝴蝶 资源的差异 。通 过蝶 类资源调查 , 了解环境变 化对生物多样性 的影响 建 、义卡}1关部 门通过 建立 蝴蝶监测 ,来监 测生态环境 变化内 性 机 制 。
主豳
0l- ;■ 蔓
I一 I ___-—. ·——-[ ——,—__ ● b● 一

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区系分析

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区系分析

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区系分析郑晓鸣;王敏彪;叶和军;刘萌萌;李泽建【摘要】蝴蝶是一类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有效指示物种。

本研究以蝴蝶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每年4-9月,采用实地踏查法和样线监测法对丽水市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研究区域进行了蝴蝶物种调查,并运用Margalef指数(d)、Menhinick指数(ds)、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地区蝴蝶的物种多样性状况,还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方法,分析该区域蝴蝶地理区系成分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1)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记载蝴蝶5科53属81种。

从属数与种数来看,蛱蝶科占比均居首位,占比分别为41.51%和46.91%;还提供了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物种分布名录;(2)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科为蛱蝶科(4.0740),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的科为粉蝶科(1.0690)。

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15.0429)、信息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1.40552)和均匀度Pielou指数(5.27279)在不同方面体现了该区域蝴蝶物种多样性状况;(3)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蝴蝶地理区系成分主要由东洋成分、广布成分和古北成分构成。

其中,东洋种类最多(66种),所占比重最大(81.48%)。

广布种占比最少(6.17%)。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01【总页数】5页(P15-18)【关键词】蝴蝶;物种分布;多样性指数;地理区系;丽水【作者】郑晓鸣;王敏彪;叶和军;刘萌萌;李泽建【作者单位】[1]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浙江丽水323000;[1]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浙江丽水323000;[1]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浙江丽水3230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3]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浙江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91浙西南作为浙江省生态旅游带,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调查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调查

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调查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研究首次报道了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蝶类名录。

为了解该园的蝶类资源状况,对2022~2022年3次动物学野外实习所采集的蝴蝶标本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其区系组成、各科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等。

统计该园蝴蝶共计6科30属46种,蛱蝶科、凤蝶科种类较粉蝶科等占优势,眼蝶科、灰蝶科较贫乏;发现湖北省蝶类稀有种及东亚特有种各1种,中国特有种4种,易危种2种,2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的蝶类。

分析表明,该地区虽以广布种稍占优势,但仍具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的明显特点。

关键词: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区系分析1研究区概况公园辖属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低山丘陵区,总面积7930hm2。

景区最高点、最低点的海拔分别为467.4m,40.3m。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094.3mm,年均相对空气湿度79%,年均气温16.4℃。

公园森林覆盖率83%,植物种类有138科204属近400种。

另外还有包括穿山甲、麋鹿等10多种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内的200多种野生动物,堪称“江汉平原的野生公园”。

2研究方法2.1研究材料与方法研究材料: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2022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分别于2022~2022年的动物学野外实习中所采集的984头蝴蝶标本。

研究方法:主要以样线法进行网捕和观察,采集时间为每天8:00~12:00、15:00~18:00,样线为太子山旅游服务中心到王蟒洞方向、太子山墓地方向和石龙水库方向等主干路。

将所获蝴蝶制成标本带回实验室,并参考《中国蝶类志》进行分类与定名。

2.2数据处理相关数据的处理公式如下: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S=nPielou均匀度指数:J"=H"/lnSJaccard相似性系数:C=c/(a+b-c)等级多样性指数:H"(FGS)=H"(F)+H"(G)+H"(S)McNaughton种类优势度指数:D=(N1+N2)/N其中:Pi为某个体属于第i种的比例,S为物种总种数,n为物种数,c为两地共有的物种数,a、6分别为两地各有的物种数,H"(F)、H"(G)、H"(S)分别代表科级、属级、种级的多样性指数,N1、N2分别代表数量居第一、第二的优势种的个体数,N为总个体数。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

第40卷第6期2020年12月惠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40.No.6Dec.2020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陶君1,刘欣1,刘桂林2,陈羽1,刘彩琴1,钟象景1,陈锡昌3,陈翠丽4(1.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惠州516003;2.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惠州516007;3.广州市少年宫,广东广州510170;4.绿眼(广州)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0)摘要:通过对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蝶类资源调查,共记录蝶类5科92属145种,其中凤蝶科9属21种,粉蝶科9属14种,蛱蝶科37属63种,灰蝶科23属27种,弄蝶科14属20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东洋界特有种107种,占比73.79%;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种17种,占比11.72%;东洋界和澳新界共有种12种,占比8.28%;其它分布区仅9种,占比6.21%.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蝶类以东洋界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向澳新界和古北界过渡的分布特征;基于调查结果,讨论了象头山保护区蝶类资源生存状况,并对其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和对策.关键词: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蝶类;昆虫区系分析中图分类号:Q9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20)06-0034-08DOI:10.16778/ki.1671-5934.2020.06.006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象头山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9′21″~114°27′06″,北纬23°13′05″~23°19′43″,东西长60km,南北宽35km,紧靠北回归线南侧,总面积10696.9hm2,森林覆盖率94.4%,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已查明的植物有1862种,有陆生野生动物342种,鱼类72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南亚热带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1].蝶类是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总称.种类丰富,全世界共记录超过18000种,我国记录种数已经超过2000种[2].相对于其它昆虫,蝶类个体较大,色彩鲜艳,一般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活动,喜欢飞行,易于观察.蝶类广布在各种生态系统中.幼虫绝大部分以植物为食,寄主较单一,对栖息环境的专一性强,对微环境的变化敏感,是公认的环境指示生物,也是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研究的热点[3].1蝶类资源调查1.1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全国蝴蝶观测统一标准——样线监测法记录蝴蝶物种数据[4].在保护区内设置5条样线,每条样线长2km.观测时沿样线匀速且缓慢行进,记录样线左右2.5m、上方5m、前方5m范围内观测到的所有蝴蝶(样线外的蝴蝶在备注中记录),同一个体不做重复记录.若种类不确定,运用网捕、数码相机拍摄等方法记录观测到的蝶类种类.网捕后进行鉴定,种类确定后原地释放;当场不能确定的种类少量网捕,带回鉴定、统计记录;拍摄记录到的蝶类通过查找工具书确定种类.1.2调查时间和频次华南地区蝶类发生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4-8月间,每月观测1次,要求两次观测间隔20d以上.每次观测时间为09:00-16:00,选择晴朗或多云(20-25℃)无风的天气,避开夏季极热或暴雨等极端天气,共调查6次.1.3调查地点蝶类活动有一定规律.有的喜欢沿溪流飞行,并停留吸水;有的喜欢在开阔地活动;有的喜欢在密林中活动;有的喜欢登顶等.根据象头山保护区地形和植被情况,此次调查共设置5条样线,每条样线长25km.5条样线分别是:三堆池科研宣教中心后山生态教育径、济公田水库至蟹眼顶电视发射塔、良田保护站至良田电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局2019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基金(省级单位)项目资助(粤林财〔2019〕9号);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市科字〔2015〕108号).作者简介:陶君(1979-),男,甘肃兰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等,E-mail:******************第6期陶君等: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站、上嶂保护站至上嶂电站、小金河四级电站至大人岩等样线为重点观测区.1.4物种鉴定在分类体系中,蝶种鉴定按照目前国际流行的5科分类系统(Kristensen,1999;Kristensen et al.,2007;vanNieukerken et al.,2011)[5-7].在物种鉴定过程中,依据《中国蝴蝶图鉴》[2]《中国蝶类志(上下册)》[8]《野外观蝶:广州蝴蝶生态图鉴》[9]《中国蝶类分类与鉴定》[10]《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11]等资料进行物种鉴定.2结果与分析2.1蝶类资源在本次调查前,象头山保护区蝶类资源状况只见于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无脊椎动物昆虫名录(江海生,2003)94种[1].2019-2020年期间,通过对象头山保护区蝶类资源野外调查及标本、拍摄图片整理鉴定,共观测到象头山保护区蝶类5科92属145种(涵盖了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昆虫名录中的91种蝶类,但黛眼蝶Lethe dura pa-vide Fruhst、亚力螯蛱蝶Charaxes aristogiton C.&R.Felder、凤尾蛱蝶Polyura arja(C.&R.Felder)未见到).其中凤蝶科9属21种,粉蝶科9属14种,蛱蝶科37属63种,灰蝶科23属27种,弄蝶科14属20种(见表1).表1象头山保护区蝴蝶种类与科属科凤蝶科Papilionidae 粉蝶科Pierididae 蛱蝶科Nymphalidae 灰蝶科Lycaenidae 弄蝶科Hesperidae属数量99372314占比9.78%9.78%40.22%25.00%15.22%种数量2114632720占比14.48%9.66%43.45%18.62%13.79%2.2蝶类区系分析动物区系指某一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或阻限和分布区的一致所形成的、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共存的动物整体.它包括了这一地区动物的种类、分布区,动物的亲源关系及历史演化过程反映到现代动物的特征[12].每种蝴蝶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域,是生物在进化过程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13].整个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动物区系和陆栖动物区系.世界陆栖动物一般分为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非洲区、新北区和新热带区,中国陆地动物区划分属于世界陆栖动物地理分区的东洋区与古北区[14].东洋、古北两界在我国境内的分界线西起横断山脉北部,经过川北的岷山与陕南的秦岭,向东至淮河南岸,直抵长江口以北.我国动物区系分七个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其中前4个区属于古北界,后3个区属于东洋界[15].象头山保护区地处华南区,此次调查共发现的145种蝴蝶,其中分布在东洋界的有107种,占蝴蝶总数的73.79%;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17种,占11.72%;东洋界和澳新界共有12种,占8.28%;其它分布区仅9种,占比6.21%.由此可见,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区系组成以东洋区为主导的分布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向澳新界和古北界过渡的分布特征.在中国陆地动物区划中,分布于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的蝶类共有种共计110种,占比达75.86%.华南区和西南区共有种12种,占比8.28%;其它情况共有种23种,占比15.86%.由此可见,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以华南、华中及西南区分布为主(表2-表4),符合象头山保护区的生态地理区系.表2象头山保护区蝴蝶种类与区系构成凤蝶科Papilionidae金裳凤蝶红珠凤蝶褐斑凤蝶斑凤蝶碧凤蝶Troides aeacus(C.&R.Felder)Pachliopta aristolochiae(Fabricius)Chilasa agestor GrayChilasa clytia LinnaeusAchillides bianor(Cramer)+++++++++++++++++++++++中文名称学名中国动物区系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世界区系东洋界古北界澳新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352020年第40卷惠州学院学报巴黎翠凤蝶玉斑凤蝶美凤蝶玉带凤蝶柑橘凤蝶蓝凤蝶统帅青凤蝶宽带青凤蝶碎斑青凤蝶木兰青凤蝶青凤蝶斜纹绿凤蝶绿凤蝶升天剑凤蝶燕凤蝶西藏钩凤蝶粉蝶科Pieridae迁粉蝶无标黄粉蝶檗黄粉蝶宽边黄粉蝶橙粉蝶红腋斑粉蝶优越斑粉蝶报喜斑粉蝶黑脉园粉蝶东方菜粉蝶菜粉蝶飞龙粉蝶鹤顶粉蝶纤粉蝶蛱蝶科Nymphalidae 虎斑蝶黑绢斑蝶绢斑蝶幻紫斑蝶异型紫斑蝶Achillides paris(Linnaeus)Papilio helenus LinnaeusPapilio memnon LinnaeusPapilio polytes LinnaeusPapilio xuthus LinnaeusPapilio protenor CramerGraphium agamemnon(Linnaeus)Graphium cloanthus clymenus(Westwood)Graphium chironides(Honrath)Graphium doson(C.&R.Felder)Graphium sarpedon(Linnaeus)Pathysa agetes(Westwood)Pathysa antiphates(Cramer)Pazala eurous(Leech)Lamproptera curius(Fabricius)Meandrusa lachinus(Fruhstorfer)Catopsilia pomona(Fabricius)Eurema brigitta(Stoll)Eurema blanda(Boisduval)Eurema hecabe(Linnaeus)Ixias pyrene(Linnaeus)Delias acalis(Godart)Delias hyparete LinnaeusDelias pasithoe(Linnaeus)Cepora nerissa(Fabricius)Pieris canidia(Linnaeus)Pieris rapae(Linnaeus)Talbotia naganum(Moore)Hebomoia glaucippe(Linnaeus)Leptosia nina(Fabricius)Danaus genutia(Cramer)Parantica melaneus(Cramer)Parantica aglea(Stoll)Euploea core(Cramer)Euploea mulciber(Cramer)+++++++++++++++++++++++++++++++++++++++++++++++++++++++++++++++++++++++++++++++++++++++++++++++++++++++++++++++++++++++++++++++++++++++++++++++++++++++++++++++++++++++++++(续表2)中文名称学名中国动物区系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世界区系东洋界古北界澳新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36第6期陶君等: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蓝点紫斑蝶拟旖斑蝶纹环蝶暮眼蝶曲纹黛眼蝶白带黛眼蝶玉带黛眼蝶长纹黛眼蝶蒙链荫眼蝶*小眉眼蝶平顶眉眼蝶拟稻眉眼蝶蓝斑丽眼蝶白斑眼蝶*卓矍眼蝶矍眼蝶东亚矍眼蝶大二尾蛱蝶忘忧尾蛱蝶白带螯蛱蝶螯蛱蝶红锯蛱蝶罗蛱蝶芒蛱蝶黑脉蛱蝶素饰蛱蝶电蛱蝶黄襟蛱蝶斐豹蛱蝶银豹蛱蝶矛翠蛱蝶红斑翠蛱蝶尖翅翠蛱蝶绿裙边翠蛱蝶*残锷线蛱蝶*新月带蛱蝶离斑带蛱蝶玄珠带蛱蝶相思带蛱蝶金蟠蛱蝶珂环蛱蝶Euploea midamus(Linnaeus)Ideopsis similis(Linnaeus)Aemona amathusia(Hewitson)Melanitis leda(Linnaeus)Lethe chandica(Moore)Lethe confusa AurivilliusLethe verma(Kollar)Lethe europa(Fabricius)Neope muirheadii(C.&R.Felder)Mycalesis mineus(Linnaeus)Mycalesis panthaka FruhstorferMycalesis francisca(Stoll)Mandarinia regalis(Leech)Penthema adelma(C.&R.Felder)Ypthima zodia ButlerYpthima balda(Fabricius)Ypthima motschulskyi(Bremer&Gray)Polyura eudamippus(Doubleday)Polyura nepenthes(Grose-Smith)Charaxes bernardus(Fabricius)Charaxes marmax WestwoodCethosia biblis(Drury)Rohana parisatis(Westwood)Euripus nyctelius(Doubleday)Hestina assimilis(Linnaeus)Stibochiona nicea(Gray)Dichorragia nesimachus(Doyere)Cupha erymanthis(Drury)Argyreus hyperbius(Linnaeus)Childrena childreni(Gray)Euthalia aconthea(Cramer)Euthalia lubentina(Cramer)Euthalia phemius(Doubleday)Euthalia niepelti StrandLimenitis sulpitia(Cramer)Athyma selenophora(Kollar)Athyma ranga MooreAthyma perius(Linnaeus)Athyma nefte(Cramer)Pantoporia hordonia(Stoll)Neptis clinia Moore+++++++++++++++++++++++++++++++++++++++++++++++++++++++++++++++++++++++++++++++++++++++++++++++++++++++++++++++++++++++++++++++++++++++++++++++++++++++++++++++++++++++++++++++(续表2)中文名称学名中国动物区系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世界区系东洋界古北界澳新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372020年第40卷惠州学院学报中环蛱蝶弥环蛱蝶娑环蛱蝶波蛱蝶网丝蛱蝶枯叶蛱蝶幻紫斑蛱蝶金斑蛱蝶琉璃蛱蝶美眼蛱蝶波纹眼蛱蝶翠蓝眼蛱蝶钩翅眼蛱蝶散纹盛蛱蝶黄豹盛蛱蝶小豹葎蛱蝶苎麻珍蝶灰蝶科Lycaenidae 蛇目褐蚬蝶长尾褐蚬蝶波蚬蝶银纹尾蚬蝶大斑尾蚬蝶德锉灰蝶蚜灰蝶尖翅银灰蝶小娆灰蝶豆粒银线灰蝶燕灰蝶绿灰蝶莱灰蝶彩灰蝶*古楼娜灰蝶雅灰蝶吉灰蝶酢酱灰蝶毛眼灰蝶大紫琉璃灰蝶钮灰蝶白斑妩灰蝶妩灰蝶Neptis hylas(Linnaeus)Neptis miah MooreNeptis soma MooreAriadne ariadne(Hewitson)Cyrestis thyodamas BoisduvalKallima inachus(Boisduval)Hypolimnas bolina(Linnaeus)Hypolimnas missipus(Linnaeus)Kaniska canace(Linnaeus)Junonia almana(Linnaeus)Junonia atlites(Linnaeus)Junonia orithya(Linnaeus)Junonia iphita CramerSymbrenthia lilaea(Hewitson)Symbrenthia brabira MooreLexias pardalis MooreAcraea issoria(Hübner)Abisara echerius(Stoll)Abisara neophron(Hewitson)Zemeros flegyas(Cramer)Dodona eugenes BatesDodona egeon(Westwood)Allorinus drumila(Moore)Taraka hamada(Druce)Curetis acuta MooreArhopala paramuta(de Nicéville)Spindasis syama(Horsfield)Rapala varuna(Horsfield)Artipe erys(Linnaeus)Remelana jangala(Horsfield)Heliophorus epicles(Godart)Nacaduba kurava(Moore)Jamides bochus(Stoll)Zizeeria karsandra(Moore)Pseudozizeeria maha(Kollar)Zizina otis(Fabricius)Celastrina oreas(Leech)Acytolepis puspa(Horsfield)Udara albocaerulea(Moore)Udara dilecta(Moore)+++++++++++++++++++++++++++++++++++++++++++++++++++++++++++++++++++++++++++++++++++++++++++++++++++++++++++++++++++++++++++++++++++++++++++++++++++++++++++++++++++++++++++++++++++++++++(续表2)中文名称学名中国动物区系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世界区系东洋界古北界澳新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38第6期陶君等: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棕灰蝶曲纹紫灰蝶娜拉波灰蝶波灰蝶弄蝶科Hesperiidae 白伞弄蝶褐伞弄蝶绿弄蝶半黄绿弄蝶窗斑大弄蝶*沾边裙弄蝶黑边裙弄蝶曲纹袖弄蝶直纹稻弄蝶雅弄蝶腌翅弄蝶放踵珂弄蝶无斑珂弄蝶黄斑蕉弄蝶旖弄蝶黄裳肿脉弄蝶断纹黄室弄蝶孔子黄室弄蝶*红翅长标弄蝶黄纹长标弄蝶Euchrysops cnejus(Fabricius)Chilades panndava(Horsfield)Prosotas nora(Felder)Prosotas dubiosa(Semper)Bibasis gomata(Moore)Bibasis harisa(Moore)Choaspes benjaminii(Guérin-Méneville)Choaspes hemixantha Rothschild&JordanCapila translucida LeechTagiades litigiosa MoschlerTagiades menaka(Moore)Notocrypta curvifascia(C.&R.Felder)Parnara guttata(Bremer et Grey)Tlambrix salsala(Moore)Astictopterus jama(C.&R.Felder)Caltoris cahira(Moore)Caltoris bromus(Leech)Erionota torus EvansIsoteinon lamprospilus(C.&R.Felder)Zographetus satwa(de Nicéville)Potanthus trachala(Mabille)Potanthus confucius(C.&R.Felder)Telicota ancilla(Herrich-Schaffer)Telicota ohara(Plotz)+++++++++++++++++++++++++++++++++++++++++++++++++++++++++++++++++++++++++++++++++++++++++++++++++++++++++++(续表2)中文名称学名中国动物区系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世界区系东洋界古北界澳新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中国特有种.表3象头山保护区蝴蝶在世界动物区划中的组成东洋界■■■■■■■■■■古北界■■■■■澳新界■■■■■■■非洲界■■■■■新北界■■■新热带界■■种数10717122211111占比73.79%11.72%8.28%1.38%1.38%0.69%0.69%0.69%0.69%0.69%表4象头山保护区蝴蝶在中国动物区划中的组成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种数110127432211111占比75.86%8.28%4.83%2.76%2.07%1.38%1.38%0.69%0.69%0.69%0.69%0.69%··392020年第40卷惠州学院学报3讨论与建议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非常适宜鳞翅目昆虫栖息繁衍,本次调查共记录蝶类145种,与同属珠三角地区的肇庆北岭山、鼎湖山相近,远高于近年来报道的珠三角地区其它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16-23](表5).表5珠三角地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蝶类种数与调查时间地点惠州象头山惠州河源桂山惠州古田东莞银瓶山东莞莲花山肇庆北岭山肇庆鼎湖山广州石门种数1454654426014014445调查时间2019-20202013-20142014-20152010-20112001-20022000-20152013-20142018-2019根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3卷):无脊椎动物》[24],象头山145种蝶类包括金裳凤蝶T.aeacus 、燕凤蝶L.curius 、枯叶蛱蝶K.inachus 3个受保护种类,约占全部种类的2.07%;蒙链荫眼蝶N.muirheadii 、白斑眼蝶P.adelma 、绿裙边翠蛱蝶E.niepelti 、残锷线蛱蝶L.sulpitia 、彩灰蝶H.epicles 、窗斑大弄蝶C.transluci-da 、孔子黄室弄蝶P.confucius 7个中国特有种,约占全部种类的4.82%.由此可见,象头山保护区蝶类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蝶类昆虫不但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活动频繁,从生物多样性、动植物代表性、生态环境典型性、脆弱性等方面的需要或自然生态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方面的需要来看保护区蝶类物种种群生存也面临一定的压力;另外,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也可能导致部分蝶类物种生存受到一定威胁.基于本次调查研究,提出4点保护建议:(1)积极开展蝶类资源宣传保护工作,让人们了解蝶类物种的重要生态价值,树立保护意识;(2)加强保护区内的巡逻和执法,对非法采集蝶类及其它保护昆虫标本行为予以坚决制止;(3)坚持开展蝶类资源调查监测,了解保护区蝶类资源动态变化,为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开展研学一体课题研究,丰富保护区生态旅游和自然生态教育.象头山保护区蝶类不仅种类资源丰富,还有明显的群聚现象,如三堆池科研宣教中心所在的自然生态教育径上,经常能见到蝶类群聚吸水.可在周边引种本地寄主及蜜源植物,建立观蝶点和观蝶长廊,既有利于观测本地蝶类资源多样性变化,又可作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和自然生态教育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1]吴章文,陈就和,吴楚材.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武春生,徐堉峰.中国蝴蝶图鉴[M ].福州:海峡书局出版社,2017.[3]张立微,张红玉.蝶类对生境的指示作用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2016,33(3):88-91.[4]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蝴蝶(HJ 710.9-2014)[EB /OL ].(2014-10-31)[2020-09-10].http :///ywgz/fgbz/bz/bzwb/stzl/201411/W020141106567000329113.pdf.[5]KRISTENSEN N P.Handbook of Zoology Vol.IV ,Part 35[M ].Berlin and New :DE Gruyter ,1999:263-300.[6]KRISTENSEN N P ,SCOBLE M J ,KARSHOLT O.Lepidoptera phylogeny and systematic :the state of inventorying moth and but-terfly diversity [J ].Zootaxa ,2007,1668:699-747.[7]VAN NIEUKERKEN E J ,KAILA L ,KITCHING I J ,et al.Order Lepidoptera Linnaeus ,1758[M ].In Z-Q.Zhang (Ed.),AnimalBiodiversity :an outline of higher-level classification and survey of taxonomic richness.Auckland ,New Zealand :Magnolia Press.Zootaxa ,2011,3148:212-221.[8]周尧.中国蝶类志[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陈锡昌,杨骏,刘广.野外观蝶:广州蝴蝶生态图鉴[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7.[10]周尧.中国蝶类分类与鉴定[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张巍巍,李元胜.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40第6期陶君等: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12]陈鹏,王宗英,陈钧,等.动物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13]周光益,顾茂彬,龚粤宁,等.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与区系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16,38(5):971-978.[14]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解焱,李典谟,JOHN M K.中国生物地理区划研究[J ].生态学报,2002,22(10):1599-1615.[16]李志刚,曾焕忱,叶静文,等.珠三角重要生态区域蝶类多样性及其对区域环境的指示[J ].生态科学,2015,34(5):167-171.[17]钟平生,张颂声,李东平,等.河源桂山和福礤生态谷蝴蝶多样性调查[J ].福建林业科技,2018,45(1):35-39.[18]翁锦泅,吕文龙,胡诗佳,等.广东古田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J ].生态学杂志,2017,36(1):132-136.[19]李志刚,曾焕忱,叶静文,等.东莞银瓶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的多样性[J ].生态学杂志,2012,31(9):2385-2390.[20]刘桂林,庞虹,周昌清,等.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多样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571-574.[21]甘田,姜玉霞,黄宝莹,等.广东肇庆北岭山蝶类区系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4):869-876.[22]蔡雅虹,龙志泳,林东,等.生境破碎化对鼎湖山蝶类多样性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4):88-93.[23]熊咏梅,李智琦,高梓超.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蝴蝶群落多样性研究[J ].广东园林,2019,41(5):32-36.[24]汪松,解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3卷·无脊椎动物[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裴蓉蓉】Resources and Fauna of Butterflies in Xiangtoushan Nature ReserveTAO Jun 1,LIU Xin 1,LIU Guilin 2,CHEN Yu 1,LIU Caiqin 1,ZHONG Xiangjing 1,CHEN Xichang 3,CHEN Cuili 4(1.Management Bureau of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uangdong,Huizhou,516003,Guangdong,China;2.School of Life Science,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Guangdong,China;3.Chldren's Palace Guangzhou,Guangzhou 510170,Guangdong,China;4.Nature Eye(Guangzhou )Technology Company Guangzhou,Guangzhou 510660,Guangdong,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epidoptera resources in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uangdong Province,145species belonging to 92genera and 5families were recorded,including 21species in 9genera of Papilionidae,14species in 9genera of Pieridae,63species in 37genera of Nymphalidae,27species in 23genera of Lycaenidae,and 20species in 14genera of Hesperidae in Xiang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Faun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107species(73.79%)belong to Oriental realm,that 17species (11.72%)are co-existent in Oriental realm and Palearctic realm,that 12species(8.28%)are co-existent in Oriental realm and Aus-tralasian realm.There are only 9species in other areas,accounting for 6.21%.This indicates that butterflies fauna in Xiangtoushan Na-ture Reserve was typical of Oriental realm,also a transit from Australasian realm to Palearctic realm.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butterfly resources in Xiangtoushan Nature Reserve,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utterfly resources.Key words:Xiangtoushan;nature reserve;butterfly;insect fauna analysis··41。

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

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

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张纪源,许迈丹,杜雯倩,罗连*,林石狮*(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广东佛山528251)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蝶类物种种类丰富。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提出方案,对珠三角地区地理区域环境解析,同时对珠三角地区常见蝶类物种进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记录分析,清晰提供景观蝶类吸引目标、栖息地构建布设建议、蝶类病虫毒害治理方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三者统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中。

关键词: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构建;绿色发展于短光照下为宜[2]。

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环境在温度或是湿度都较符合蝶类生长,因此气候环境因素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构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提供了基础条件。

1.2生物珠三角地区蝶类种类约有500种,不同种类的蝶类有不同的生态环境需求。

为此,在同一有限空间内规划不同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增加蝶类的多样性[1](见表1),且利于对蝶类微栖息地景观生物多样性的构建,提高构建景观地的群落稳定性。

2珠三角地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吸引目标蝴蝶又被称为“行走的花朵”,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指示作用,历史上还记载了跌打损伤肿痛出血者,取干白粉蝶研磨至粉状外用涂抹即可达到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

目前人类将蝶类应用在旅游观赏、入药、科研、艺术等多个领域之中。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潜力巨大,向来有“地大物博”之誉,因此有着丰富的蝶类资源,以及衍生出庞大的蝶类消费市场。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大量绿地空间被制造业侵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就目前情况而言,珠三角城市由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绿地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生物栖息地逐渐减少,生物结构多样性受到影响。

蝶类不仅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药用价值,更是检测生态环境完整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程度的最易观测群体之一,想要吸引蝶类实现“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构建蝶类微栖息地景观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蝶类考察初报

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蝶类考察初报

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蝶类考察初报
陈锡昌
【期刊名称】《昆虫天敌》
【年(卷),期】1997(019)001
【摘要】本文报道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蝶类本底调查的结果,共11科,150多属,300多种。

近百蝶种为广东省分布的新记录。

其中1个蝶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蝶种,另有10多种属较稀有的种类。

并就蝶蝶资源发发利用,以及珍稀蝶种的保护提出了几种建议。

【总页数】15页(P26-40)
【作者】陈锡昌
【作者单位】广州市少年宫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4
【相关文献】
1.四川平武龙门山蝶类考察初报 [J], 胡一文
2.佳木斯地区鳞翅目蝶类资源调查初报 [J], 罗志文;张雨奇;李世震
3.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校园蝶类昆虫考察初报 [J], 张文宝;徐毛仔;张鸿;白文;黄继冶
4.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鳞翅目蝶类分布初报 [J], 李崇清;董飞
5.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季节变化的研究初报 [J], 郑立军;靳桂敏;黄文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孔凡前;方院新;罗成凤;于玫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
【年(卷),期】2022(47)6
【摘要】为了解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结构及区系特
点,2020~2021年开展了为期2年的调查,共观测记录到蝴蝶5科148属294种3203只,蛱蝶科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灰蝶科、弄蝶科、凤蝶科和粉蝶科。

连纹黛眼蝶、二尾蛱蝶、东方菜粉蝶、北黄粉蝶、蒙链荫眼蝶为研究区域优势种;在科级阶元上蛱蝶科属数、种数和个体数均最多,占绝对优势地位。

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蛱蝶科多样性指数最高(4.2957),凤蝶科均匀度最高(0.9609),粉蝶科优势度最高(0.0917)。

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种188种,占种数的63.95%,古北种19种,占总种数的6.46%,广布种87种,占总种数的29.59%,说明东洋种占绝对优势,且明显高于古北种,具有很强的地区代表性。

【总页数】5页(P39-42)
【作者】孔凡前;方院新;罗成凤;于玫
【作者单位】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省林业资源监测中心;南昌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8.1
【相关文献】
1.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与多样性
2.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3.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名录及区系分析研究
4.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与区系分析
5.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昆虫多样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研究

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蝶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研究
第 3 卷 第 3期 2 21 年 9 00 月
湖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u n 1 fH u e ie st ( t rlS in e o r a o b i Unv riy Nau a ce c )
Vo . 2 No 3 13 .
Se .,2 0 p 01
文童 编 号 : 0 0 3 5 2 1 ) 3 3 0 5 1 0 —2 7 ( 0 0 0 —0 3 —0
要 的地 位 , 是东 洋界 与古北 界 的交 界处 . 该地 区 的蝶 类 资源 丰 富 , 学 者分 别 对天 堂 寨局 部 地 区 的蝶类 有 资源及 种类进行 了报 道 ]本 文在全 面系统 地对 天 堂寨 地 区 的蝶类 资源 进行 调查 的基 础上 , 天 堂寨 , 对 地 区蝶 类组成 、 区系分布 , 以及蝶 类相似 性进行 了分 析 , 过对 该 地 区 的蝶类 组 成 、 系分 析研 究 , 通 区 以期
地 区是 东 洋 界 与 古北 界 的过 渡 带 ; 用 Jcad相 似性 系数 对 天 堂 寨 地 区蝶 类 的 相 似性 进 行 了分 析 , 果 表 明 应 acr 结
桃花冲森林 公园与鹞落坪保护 区相似程度最低 , 田天堂寨与安徽 天堂寨的相似程度最 高 , 现在蝶类种 类 罗 表 上也是相似度最高的.
记 录相结合 的方 法 , 采用 路线 法 , 点法 、 定 随机法相 结 合 的调 查 方法 , 采标 本 均作 好 采集 记 录 , 所 然后 集
中到武汉进行整理鉴定 , 并统计各个调查点每次采集标本 的种类和数量. 在标本鉴定工作 中, 以周尧 主
收 稿 日期 :20 —1 —2 09 1 O 基 金项 目 :湖北 省 教 育 厅 重 点研 究项 目 ( 2 0 3 0 ) D 0 8 4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rigt terslo ut nls , egahcletrs e vt n,i aeteoe lo rs r ne e t n giu ua codn ut f ls r ayi gorp i aue (l a o) l t,h vr l foet ar gm n dar l rl oh e c e a s af e i cm a f s a a ct
Hu a . h h r ce si f u tr yf u a o a h r go sa s ic s e n t i a e .F n l , r tc in u i z t n meh d f n n T e c a a t r t o t f a n f c e in wa lo d s u s d i h sp p r i a l p o e t t iai t o so i c b el e y o l o b t r yr s u c r lop e e t d u tf e o r ewe ea s r s n e . e l Ke r s g o r p yd v so ; it b t n; u tr yr s u c ; n n p o i c ywo d : e g a h iii n d sr u i b t f e o r e Hu a r v n e i o el
天津农 业 科 学 T ni giut a Sin e ij a nA r l rl c cs c 0 1 72 0- 5

湖南省蝶类资源地理 区划分析
丁 艮凤 , 洋 , 刘 曾爱 平 , 兰 韶 游
( 湖南农业 大学 生物安 全科 学技 术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0 2 1 18)
Dit i ton a og og ap c l s a c o sr bu i nd Bi e r hi a Re e r h fBute fy Re ou c n H u n t r l s r ei na DI NG n e g L U n , ENG -pn , Ge -fn , I Ya g Z Ai i g YOU a — h o L n s a

a a y i f h e g a h c l e in o at r yr s u c n Hu a , h o g a c lt g t ep o i t t x a d u i g cu tra ay i n l sso e g o r p ia g o fb t f e o r e i n n tr u h c lu a i h r xmi mar n sn l s n l ss t r e l n y i e
关键 词 : 地理 区划 ; 分布 ; 类资 源 ; 蝶 湖南 省
中 图 分 类 号 : 9 94 81 文 献 标 识 码 : D I 码 :03 6 /i n10 — 5 02 1 . .1 Q 6 .3 . A O编 1.9 9 .s. 6 6 0 . 0 0 5 js 0 012
p a t, u h rs g e t d t a h e g a h c l e in o u tr y r s u c n Hu a sd vd d i t h e e in : h a e b s n l n s a t o u g se t e g o r p ia go f t f e o r ei n n wa ii e no t r e r go s t e lk , a i a d h t r b el n
由于 地 理 环 境 的 变 化 , 物 多 样 性 表 现 在 分 生 布 规 律 的 变 化 、 应 性 的差 异 和 物 种 组 成 的 变 迁 适

要: 通过对 湖南省蝶类 的系统调查 , 查明了湖南省蝶类共有 4 3 , 3 种 根据其在湖南省各地 ( ) 市 的分布 , “ ,” 编成 0 1分布数据表 ,
然后进行聚类分析。根据 聚类结果 , 参考地理 、 气候 、 林业及农业植物分布情况 , 把湖南省蝶类分成 3 区: 个 湘北 、 湘中东滨湖盆地 丘陵区, 湘南山地丘陵区 , 湘西山区, 分别叙述了各 区的特点 , 并提出了蝶类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
h l r go fn r e , e t r e sen Hu a , h i n u ti o sr go f o t e n Hu a ,te mo n a n u e in o se n i e i n o o t r c n e - a tr n n t e h l a d mo n a n u e in o u h r n n h u ti o sr go fwe tr l hn l s
( ol e f i- ae c n e n T c n l y, n nA n utrl nv ri , h n s a Hu a 1 1 8, hn ) C l g o Bo s f yS i c d e h oo Hu a g c l a U i s y C a gh , n n4 0 2 C ia e t e a g u e t Ab t a t T e c t g r n it b t n o u t r y r s u c n Hu a r vn e wa n e t ae An u ni x n my w s u e s r c : h a e oy a d d sr u i fb t f e o r e i n n p o i c si v si td i o e l g d q a tyt o o a sd i t a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