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分析

合集下载

新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新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新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文/高文龙新化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县天然药用和食用植物资源丰富,有“湘中药谷”之誉。

近年来,新化县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发展以“林药”种植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产业,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被确定为湖南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县。

一、创新模式,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据统计,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8.5万公顷,总产值达到了33.2亿元;全县规模在66.7公顷以上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32个。

全县基本形成了四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类型:林下种植——林下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打产业,栽植的主要品种有金银花、玉竹、天麻、黄精、灵芝、厚朴、五加皮等,种植面积11433公顷,2018总产量达28500吨,总产值7.5亿元。

其中,种植面积333.3公顷以上基地1个,200公顷以上基地3个,6.67公顷以上基地23个。

林下养殖——全县林下养殖示范基地达15个,年产值3.6亿元。

主要养殖醉仙鸡、梅山黑猪、藏香猪、黑山羊、梅山野兔、娃娃鱼和蜜蜂等品种。

林下产品加工——全县林下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6家,年产值已达3.8亿元。

主要发展中药材、有机茶、竹笋、山野菜、果品和魔芋等系列绿色产品加工,生产渠江薄片、天门寒茶、梅山玉龙保健酒、九蒸九晒野生黄精、仿野生紫鹊界天麻、灵芝孢子粉等著名农特产品。

森林旅游——全年森林生态休闲游产值达17亿元,接待人数达135万人次。

主要依托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等四大旅游区,发展沿线的水车、奉家、天门、油溪、圳上、维山、西河、荣华等乡镇开展以周末度假、特色农家餐饮娱乐、林事体验和采摘活动为主的休闲旅游业。

二、扶优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为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该县积极培育扶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引导支持工商资本转型投资林下经济发展。

新化县2024年工作计划

新化县2024年工作计划

新化县2024年工作计划引言为了推动新化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化县政府制定了2024年的工作计划。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新化县在202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以期为新化县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方向。

一、经济发展1.1 制定“百企百日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发展。

该计划将重点支持100家小微企业,通过减税减费、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和优化政府服务等方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2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

通过实行特色农业品牌行动计划,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特色农产品,并组织推广活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 推动旅游业发展。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提升新化县旅游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1.4 促进科技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新化县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民生改善2.1 加强教育事业发展。

新增中小学校舍,改善师资条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新化县劳动力素质。

2.2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大医疗设施建设和装备更新力度,增加医疗机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3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更多的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改善低收入群众的居住条件。

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保障水平。

三、生态环境保护3.1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3.2 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

3.3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

加大生态修复投入,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等工作,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3.4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广清洁能源利用,降低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四、政府服务创新4.1 改进政务服务体系。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建设智慧政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供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

新化:贫困县的国土资源丰收路

新化:贫困县的国土资源丰收路
进 单 位 ” 、 “ 合 目标 管 理 先 进 单 位 ” 、 “ 综 会
决做 到 “ 五到位 ” ,即聘 请信息员 ,信 息网络 建设到位 ;建立G S P 监测体系 ,现代科技监控手
段 到 位 ;局 长 带 头 下 矿 山 ,动 态 巡 查 到 位 ;法 律 行 政 手 段 并 举 ,严 格 查 处 到 位 ; 出 台探 矿 、
区其 实 是 一 个 资 源 相 当 丰 富 的 地 方 — — 可 供 开
发 利用 的矿 产 有 3种 之 多 。如何 让 这 片蕴 藏着 无 6
限 潜 力 的 土 地 为 当 地 人 带 来 改 变 生 活 的机 会 , 新 化 县 国 土 资 源 局 用 自己近 年 来 不懈 的 工 作 实
采矿权市场建设 、安全监管等1项制度 ,长效管 1
理 机 制到 位 。
自20 年 以来 ,先后关 闭煤矿4 家 ,现仅保 05 4 留4 家 ,取缔非煤矿 山2o ,整合矿区2 9 6家 个。今
天 的矿 山 秩 序 井 然 有 序 ,全 县 无 一 处 非 法探 、 采 ,无 一 关 闭 矿 井 死 灰 复燃 ,也 无 一 例 因矿 业
新化拥有 着丰富 的矿 产资源 ,但在 几年之
前 ,由 于 管 理 和 引 导 工 作 的不 到位 ,导 致 非 法
开采严 重 、矿 山企业 多小散 、资源综合 利用水
平 低 。 近 年 来 ,新 化 局 铁 腕 整 顿 矿 业 秩 序 ,坚
“ 基本农 田保护先进 县” 、 “ 地质灾 害群测 群 防工作 先进单位 ” ,省 “ ‘ 五五 ’普法工作先 进单位 ” 、 “ 会计工作先进单 位” ,市 “ 耕地 保护工 作先 进单位” 、 “ 矿业 秩序维护工作先

大策划带动大开发

大策划带动大开发

大策划带动大开发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第22期本刊记者许奔流游上游朱可夫唐润5 月4 日上午,新化县委书记胡忠威、县长邓光吕、县委常委杨韶红、副县长李南新、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邹小雄等与课题组一起调研。

当天下午,胡忠威书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融资先融智,规划先策划记者:胡书记,新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从县城和近郊来看,似乎比邻近几个县差不了多少。

我们想知道,新化究竟有多贫困?胡忠威:新化县位于湘中丘陵西北边缘与雪峰山弧形交错区,资江从中部贯穿而过,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山区县,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县。

全县总人口142 万,总面积3642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22米,最低150 米,相对高差1472米;全县国土总面积中,山地面积占66.7%,耕地面积仅占13.5%。

要问新化有多贫困,在人们迈入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上世纪90 年代,新化还有216 个省定特困村、196 个县定贫困村、45 万贫困人口,靠蕨根、野菜度过春夏荒的还有11.8 万人。

而连续几年的统计表明,新化县国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产量、人均财政收入四项基本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592 个国家贫困县,比湖南省31 个贫困县还低三成。

1994 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新化县由财政部挂点扶贫。

记者:既然有900 多年建县史,不应该是如此深度的贫困。

胡忠威:加重新化贫困有三大原因——一是国家建柘溪水电站,所占基本是良田,新化县的米袋子没了;二是冷水江从新化划出去,那可是新化工业、矿产资源集聚区,新化县的钱袋子也没了。

另外,石漠化也是贫困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记者:但如此贫困,似乎没有影响新化县委、县政府开发山区的决心和信心。

胡忠威:“穷”有两种导向,一种“穷极无聊”,只能等、靠、要,即使扶贫也是愈扶愈贫;另一种是“穷则思变”——怎么“变”?这就需要大智慧、大策划,所谓扶贫先扶智!记者:大智慧、大策划从何而来?胡忠威:走出去,请过来,融资先融智,规划先策划,这是新化县委、县政府这些年所强调的兴县富民策略。

《新化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

《新化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

关于修改《新化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强制性内容专题论证报告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新化县城乡规划勘察设计院二○一○年十月目录一、关于规划区的修改 (1)(一)2002版新化县城总规的专项内容 (1)(二)修改的必要性 (1)(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2)(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3)二、关于规划区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的修改 (5)(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5)(二)修改的必要性 (5)(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6)(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6)三、关于综合交通系统的修改 (9)(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9)(二)修改的必要性 (9)(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10)(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11)四、关于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的修改 (12)(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12)(二)修改的必要性 (14)(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17)(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18)五、关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修改 (19)(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19)(二)修改的必要性 (20)(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22)(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22)六、关于水源地和水系的修改 (24)(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24)(二)修改的必要性 (24)(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25)(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25)七、关于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的修改 (27)(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27)(二)修改的必要性 (27)(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29)(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29)八、关于城市防灾减灾设施用地的修改 (31)(一)2002版新化总规的专项内容 (31)(二)修改的必要性 (32)(三)修改的可行性与方向 (33)(四)修改后的主要影响 (33)前言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国家政策及区域发展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部崛起”、湖南省“3+5”城市群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并且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

新化县政府工作报告(3)

新化县政府工作报告(3)

新化县政府工作报告(3)新化县政府工作报告篇3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与《新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五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作重心,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任务,在艰难曲折中夺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成效。

(一)稳增长,调结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始终把稳增长、调结构作为第一要务,促进了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与“十一五”末的2010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9.0∶30.5∶40.5调整为26.8∶32.0∶41.2;地区生产总值由98.5亿元增长到202.5亿元,年均增长10.4%(按可比价,下同),经济总量从全市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从8582元增长至17880元,年均增长15.8%;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亿元增长到43.5亿元,年均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0亿元增长到135.9亿元,年均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2亿元增长到83.9亿元,年均增长14.8%。

财政总收入由6.3亿元增长到10.7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财政总收入由566元增长到947元,年均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由3.3亿元增长到7亿元,年均增长16.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920元增加到16363元,年均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350元增长到6473元,年均增长22.5%。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110.8亿元、47.6亿元增长到257.5亿元、107.8亿元,年均增长18.4%和17.8%。

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120个、到位内资166亿元、到位外资1.8亿美元。

以上指标增长速度均在全市排名靠前,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低于“十二五”预定目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实现超额增长。

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作者:曾宇婷资华丽严冰缘周丽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1期[摘要]以湖南省20个贫困县为代表性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7年湖南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在湖南省20个贫困县中,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平江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最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新化县旅游景点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也排名较前,而古丈县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经济发展最滞后,排在最后一位。

由综合评价得知,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含量、交通便利情况等方面都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脱贫攻坚;经济发展;SPSS;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贫困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最尖锐的问题之一,关乎民生大计。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

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情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内的研究者对贫困地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刘彦随等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周丽等发现目前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还存在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不同步、偏远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精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谢森炜等通过分析湖南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1个县的经济发展情况,认为应针对每个县市的现有特征进行不同的产业选择;匡远配等认为应合理加大贫困地区农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以达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有助于贫困地区的脱贫。

杨燕曦基于武陵山区的扶贫攻坚现状指出应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拓展武陵山片区生态承载能力。

上述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启示与借鉴建议。

2 数据来源及变量解释本文数据以科学性、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为基础,选取了9个指标对湖南省的部分贫困县进行研究分析。

绿维文旅:新化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方案

绿维文旅:新化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方案

绿维文旅:新化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方案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属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集中区,境内农田、森林、山地、水文、矿产等资源丰富,古迹、宗教等景点众多,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

绿维文旅对新化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进行了创建规划与申报等综合服务。

新化县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规划期限为2018—2020年,规划范围为新化县全县区域,涵盖全县1个经济开发区、8个镇、2个乡、102个村,总面积1 642.28千米2,总人口50.4万人。

核心区为新化县经济开发区天子山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新化文旅(上市)小镇的一期工程],拓展区为10个乡镇的农副产品加工园(田园综合体的一期工程),普及区为102个行政村的休闲农业基地(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一期工程),另建设一个农业农村智慧平台。

先导区采用PPP模式,总投资20亿元。

(一)先导区项目建设思路先导区具有大湘西山地生态农业、洞庭湖流域和全域旅游等资源特色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集中区等特点,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依据“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规划,综合考虑本县“菜篮子”工程保障需求、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扶贫攻坚产业兜底需求和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统筹政策、资金、项目和龙头企业资源,按照“三化一体”(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和营销体系)和“三区(园区、农区、镇或城区)互动”的要求,以耕地质量不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全利用等农业绿色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光伏农业、有机农业和休闲农业等第一产业,以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中央厨房等农产品初、深加工业为基础,发展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第二产业,以农资配送、耕地修复治理、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农村绿化美化、农村环保环卫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发展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及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充分利用贫困县资本市场扶贫政策进行选择性招商、引资、引智入驻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由“外地迁入拟上市龙头企业+本地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贫困户”组成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型经营主体采取PPP模式(农业绿色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为可行性缺口补贴型使用者付费类型,种养加产业设施为使用者付费类型)投资20亿元,将新化县整体打造成贫困地区基于农业绿色开发机制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湖南省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分析
大纲:
一、新化县发展现状简介
(一)新化县基本概况
1 地域简介
2 资源简介
3 交通位置概括
(二)新化县经济发展现状
1 经济发展现状
2 现阶段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一)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2 性质
3 任务
(二)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1 规划类型和原则
2 规划的战略模式与发展目标
3 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客观基础
三、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SWOT分析
四、结束语
关于湖南省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分析
摘要:
关键词:新化县区域经济规划
一、新化县发展现状简介
(一)新化县基本概况
1地域简介
(1)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辖区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人口130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

境内多为山丘盆地,气候温和,环境宜人,素有“湘中宝地”之称。

(2)新化地貌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

地貌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三种,系河流冲积、洪积而成,大多在海拔300米以下。

南北最长直线69公里,东西最宽直线83公里,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折合535.05万亩.新化县总面
积占全省1.693%,占娄底市面积43.94%。

境内多为山丘盆地。

2资源简介
(1)新化是中药材资源的宝库。

广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优良的土质、温和的气
候,给珍稀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集多样与珍稀、天然与人工栽种于一体的药材资源特色。

据考察鉴定,境内有中药材894种,其中植物类160科7 86种,动物类72科101种,矿物类7种。

符合药典标准的有135种。

在这种类繁多的药材资源中,有天麻、玉竹、杜仲、厚朴、黄柏等大量珍贵药材,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西部、西南部的山地之中。

在大熊山区海拔900米以上的草坡、丛林之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药用植物3.18种之多。

(2)新化素有“江南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在广阔的地域内,已发现矿产36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14种,开发利用的26种,矿产地115处,其中煤、锑、金、铜、钨、砷、石灰岩、石膏等优势矿产,储量丰富、相对集中,易采易选,配套程度高。

新化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储量3.05亿吨,铁矿贮量2千万吨,锑矿55万吨,石墨矿200万吨,硅石9.8亿吨,高岭土矿750万吨,花岗岩7.8亿立方米,大理石175万立方米。

(3)新化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省杉木林基地县、竹林面积2.2万公顷以上的省重点毛竹基地县、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享誉三湘。

据勘查,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9.2万公顷,有林地16.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

在大熊山林场,保存着1200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被誉为中南地区物种基因宝库。

新化林种结构以用材林为主。

用材林总蓄积量512万立方米,其中杉木蓄积270万立方米,松木蓄积215万立方米。

经济林以柑桔、板栗、油茶、杜仲、茶叶为主,总面积1.2万公顷。

楠竹是新化第三大森林资源,总面积达2. 2万公顷,蓄积4800万株。

目前,全县正对低产竹林进行高标准改造。

丰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据专家估计,全县仅楠竹资源一项,每年即可加工竹地板30万
平方米。

3交通位置简介
(二)新化县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现状
(1)农业大县
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由1986 年的329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贫困人
口由198年的72.4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1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0.53%下降到
10.6%,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工业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陶瓷、建材、冶金、煤炭、化工、食品、造纸、竹木加工等10大工业支柱产业;新化被列为全国“星火技术开发密集区”和电子陶瓷、艺术瓷出口基地。

(3)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9.51亿元,同比增长 6.8%。

其中:第一产业增
加值10.96亿元,同比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5.90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
业增加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11.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84元,比上年增加117
元。

2现阶段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一)经济规划的基本概念
1 定义
(1)宏观理解:从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区域空间进行以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为目的的规划;
(2) 中观理解:即将规划的范围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综合考虑区域内部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对这个特定地区的经济活动及产业发展,制定明确的发展程序和时间表;
(3)微观理解:将区域经济规划解释为区域土地规划或者是扩大的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各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居民小区的开发规划等。

2 性质
(1)规划的区域性
(2)规划的战略性
(3)规划的系统性
(4)规划的权威性
3 任务
(1)明确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
(2)提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
(3)确定规划区域的重点发展部门、重点发展地域和重大建设项目
(4)制定规划区域的产业布局方案
(二)新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1 类型与原则
2 战略模式与发展目标
3 新化县经济发展规划的客观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