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历史清朝对中国的十大贡献

合集下载

历史探秘 看看清朝对中国疆域的贡献

历史探秘 看看清朝对中国疆域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探秘看看清朝对中国疆域的贡献
导语:清朝自入关一统中华大地近三百余年,功绩也卓著,整个文化经济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如此,他对中华的疆域也做出了贡献,现在我们就一起
清朝自入关一统中华大地近三百余年,功绩也卓著,整个文化经济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如此,他对中华的疆域也做出了贡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清朝对疆域做出的贡献。

而且雍正评价清朝疆域贡献:是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而塞外之一统始于元代,而极盛于我朝。

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

然各蒙古之所以一统者,亦皆天时人事之自然,岂人力所能强乎?
《文化纵横杂志》:把内外蒙古与中原长期稳定地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这确实是旷古未有的事业;这也是中国历史两三千年以来,第一次将农耕、游牧、渔猎等多种经济区域与多种生产生活方式统合在一个政权之内,从而实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和平相处与共同发展,为最终实现多元区域之间的一体化创造了政治条件。

在我们看来,如何理解南北关系,如何理解游牧与农耕之间的关系,关乎如何理解历史中国的形成动力。

对于中原而言,在面对北方威胁之际,唯有通过抗拒和隔离的方式来保障自身安全。

若想从根本上消除北方草原游牧集团的威胁,只有彻底将其农耕化一途。

但自然环境的限制使这一图谋无法实现。

因此,从中原来看,对于北方只有贸易和防御两种控制方式,靠农耕文明自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南北关系问题,无法真正控制游牧社会从而整合不同的自然和经济区域;对于北方而言,大概有两种与南方的关系模式:一种是南迁模式,整个游牧集团进入中原,并最终消失在农耕文明的汪洋大海当中;另一种则是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对中国的十大功绩

清朝对中国的十大功绩

清朝对中国的十大功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了267年,对中国的发展和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267年间,清朝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功绩,为中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列举清朝对中国的十大功绩。

一、统一国家清朝建立后,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统一了中国大陆。

在此之前,中国历经了多次战乱和分裂,社会秩序混乱,国家面临内外威胁。

清朝的建立使得中国重新恢复了统一和稳定,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巩固边疆清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外交手段,巩固了边疆地区,保卫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边疆扩张政策,使得中国的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范围。

三、改革农业清朝注重农业生产,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政策。

清朝实行了轮作制度,推广了耕地保育和水利建设,改善了农田质量和灌溉条件。

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四、推动商业发展清朝时期,商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清朝的统治下,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得到了推动。

清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与欧洲国家的贸易更为频繁。

这种商业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兴起,为中国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

五、促进文化交流清朝在统一国家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

清朝对于少数民族采取了宽容政策,保护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这种宽容和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景象,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六、发展科学技术清朝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引进和吸收外来的科技成果。

清朝建立了许多学院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清朝时期,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进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

七、建设水利工程清朝时期,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水库和水闸等。

这些水利工程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产量。

同时,还保护了许多地区免受水灾的侵袭,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清朝为中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并非只有奠定疆域这么简单

清朝为中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并非只有奠定疆域这么简单

清朝为中国做出了多⼤的贡献?并⾮只有奠定疆域这么简单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史中最后⼀个王朝,也是封建制度的余晖!正是因为如此,清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着特殊的地位。

⾸先封建王权在清朝并没有衰落,相反随着军机处的成⽴,君主权⼒在清朝达到了整个封建社会的顶峰;其次,清朝统治时期,世界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业⾰命在西⽅开始展开,但遗憾的是,清朝并没有顺应时代⼤潮、谋求变⾰,以致于中国沦为列强的鱼⾁,书写了⼀部泣⾎的悲惨近代史;第三,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唯⼆由少数民族建⽴的⼤⼀统王朝;最后,在清朝时,"中国"这个称谓⾸次成为了我们的国名,这也标志了近代家国民族思想在我国的形成。

从总体来说,清朝和所有的王朝⼀样,在近三百年的统治期间有过亦有功,但碍于近代史上西⽅列强所造就的惨况,也导致清朝⼀直饱受诟病,⼴受指摘。

但这背后的清朝,其实也有不少功绩。

那么,清朝究竟为泱泱中华作出过那些贡献呢?⼈⼝达到4亿,⼩农经济的巅峰数据我国古代的经济体系是以⼩农经济为基础的,⽽在⼩农经济的主导之下,劳动⼒可以说等于财产。

拥有越多的劳动⼒,就代表着越多的财富,越⾼的竞争⼒,这也是⼀些⼤地主雇佣佃农、豪门贵族蓄奴的根结所在。

在清朝之前,我国的⼈⼝增长是慢速的,巅峰时期最多也不过是⼀亿⼈左右。

⽽且因为⼩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所以技术更迭⼗分缓慢,再加上战争、⼟地兼并、⼟地承载⼒有限等因素,我国的⼈⼝其实长期维持在5000万-8000万这个区间。

清⼈⼊关之后,王朝新⽴,⼜是外族⼊主,所以它实施了休养⽣息这个政策。

再加上1669年时,康熙下令将圈地归还给⽆地可耕的农民,这⼀举措极⼤的解放了⼟地⽣产⼒。

康熙在位时,还⼗分⿎励⼈民垦荒、拓荒,甚⾄根据个⼈垦荒的多少设置了⼀些官职,所以到了康熙在位晚期,全国的荒地基本都得到了开垦。

⼀⾯是耕地总量增加,⼈均拥有耕地数直线上升;⼀⾯是被圈地所禁锢的劳动⼒得到解放。

这么两相作⽤之下,清朝每年所收的粮⾷总量不断上升,⼈们的⽣存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何这么多人不待见清朝,清朝对中国发展有哪些贡献?

为何这么多人不待见清朝,清朝对中国发展有哪些贡献?

为何这么多人不待见清朝,清朝对中国发展有哪些贡献?为何这么多人不待见清朝,清朝对中国发展有哪些贡献?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离我们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从一个任人欺负的封建帝国变成了如今在国际上有越来越大话语权的工业大国。

虽然现在看清朝尤其是清末时期好像对中国一点贡献都没有,实则不然,清朝再不济也强大过,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清帝国也是世界前列,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那么都有哪些贡献呢?首先清朝对中国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版图方面。

清朝时期中国将蒙古、西藏和新疆等地划入版图并实行了有效的控制管理,之前的汉人王朝也不是没有控制过这些地区,但往往不重视这些不能耕种的地区,控制不了多久就丢失了。

从这一角度来看清朝对于现在中国的版图贡献还是很大的。

但也有一点就是在清末世界各国对于领土主权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很尊重别国的领土主权。

所以清朝即使再若也能守住大部分领土。

像英国是最早打败清王朝的国家,也只不过是要走了一个面积极小的香港岛。

对中国领土有野心的主要就是沙俄和日本,沙俄不必多说,对于我国的东北、外蒙古和新疆等地都有窥觑。

日本则在马关条约中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后来更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举入侵中国想要完全吞并中国。

除了这两个国家外其余列强主要都是想要中国的特权,对于领土没有多大兴趣。

其次清朝做出的贡献就是收复了台湾。

在清初台湾是郑成功控制的,但是郑成功与清军有仇,不可能归顺清朝。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掌控台湾,甚至在台湾建立了东宁国,意欲与清朝分庭抗争。

如果清朝不再管台湾,那么台湾就会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一直存在下去,如今再想收回就难了。

后来康熙帝趁着郑经死后台湾政局动乱之际派大将施琅去攻打台湾,最终成功收复了台湾,维护了清朝的统一。

那么清朝为什么这么不受大家的待见,甚至遭到许多人唾骂呢?主要是因为清朝是外族统治的,对汉人极其歧视。

清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清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清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所谓的康乾盛世在马戛尔尼们眼中,什么盛世,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说: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

如果说已在过去的150年间依旧能够航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

一旦碰到一个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

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是像残骸一样随流东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他们除了在整体上从制度层面对当时中国进行观___察以外,还深入到生活、技术、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在他们眼中,贫苦的中国人生活质量相当掩蔽,饭食不但粗,而且做饭的地方相当脏;中国人对陈规陋习顶礼膜拜,对机械工艺一无所知。

建筑虽然远看富丽堂皇,近看却做工粗糙,镀金不匀;制革技术和远航技术都比西方落后;发明火药的民族竟一见放空炮就吓得魂不附体,令人不可置否。

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

中国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基础上,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残酷”。

马戛尔尼们还研究了满清的法律,认为“一个民族的法律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性格明白无误的见证”。

但满清的法律如何呢?“天朝的法律只是十分细致并不断地干涉个人行为”!所以,它不可能强盛,它的衰亡是必然的,因为“一个民族是否强盛和幸福完全要严格地取决于它的每人诚实的荣誉感是否强烈”!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人记录下这段话:“满清初期,他们表现得非常凶残。

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杀。

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镇压在血泊之中。

都是老爷的种族坐稳了江山,对一个奴隶的民族实行统治,种族隔离是全面的,严禁不同种族间通婚,北京的整个北城都没有汉人,专供满人居住。

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王朝,共传十二帝,国祚276年,由于清王朝是个少数民族政权,以几百万满族阶级统治上亿的汉族人民,所以它政权的特殊性决定了清朝统治阶级的首要任务是镇压安抚内部人民。

所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敌人侵略时,显得十分的软弱和无能。

清朝末年中国在世界上地位一落千丈,沦为被列强侵略的落后国家。

这点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屈辱历史。

但是,清王朝毕竟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后期落后腐败,但对中国的发展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所以,探究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1. 奠定了现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6个民族共荣的基础。

清朝末年虽然丧失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但遗留给中国的国土面积依然远远大于明朝。

明朝实际控制的领土只有汉族18行省,大约300万平方公里国土,西藏新疆东北蒙古等地实际上是独立于明朝政府之外的。

清朝统治者源于东北,经过康雍乾三代近七十年战争,把西藏内蒙新疆等广大地区纳入我国的疆土。

这点,是清王朝留给中国最大的政治遗产,也是奠定我国再次崛起的基础。

2.出现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社会安定,使我国人口大幅增长,从几千万增长到4亿左右。

为我国进步发展奠定人口基础。

试想中国若没有众多人口,估计抗日战争会更加艰苦,战后也不会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了。

3.清末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基础。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清朝统治的自救的运动,虽然甲午战争的失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萌芽发展,更是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基础。

4.清末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消极的:1.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以修书为名大肆篡改销毁大量古籍,造成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

乾隆时期编纂了一部《四库全书》,看似为中华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实际上以编书为名销毁的古籍超过了《四库全书》本书,更不用说大量书籍被肆意篡改了。

领土方面,清朝对中华民族是有极大贡献的

领土方面,清朝对中华民族是有极大贡献的

领土方面,清朝对中华民族是有极大贡献的来自:中国满学会、满文书法研习会门户网站——吉祥满族首先,声明一下,小编无意于为清政府所做出的丧权辱国的种种行为翻案,仅仅依据史实就事论事。

清朝时,政府实际控制的领土面积比明朝实实在在增加了不少,就算清朝灭亡时,领土面也是增加的。

总的来说在领土方面,清朝对中华民族还是有极大贡献的。

1、东北(主要是黑龙江和吉林)。

以前中原王朝是从来未曾拥有过的,包括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都没有真正拥有过。

清之后,东北成了中华民族实实在在的领土,至于东北丢掉的那些领土只能说是遗憾,沙皇俄国趁着清朝虚弱时把这些土地抢走了,这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这损失是极大的。

2、蒙古。

历史上,中原王朝也从来不曾拥有过蒙古。

虽然霍去病一个冲锋就打到了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但并没有真正统治和管理过,最多是中国人在那里打过仗打过猎罢了,这是不能和领土画等号的。

唐初击灭东、西突厥的意义和汉朝打匈奴的意义是一样的,只能说是到过那个地方,至于说统治和管理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明朝就更不用说了,明朝全盛时期都和蒙古打个平手,更别说派军队去蒙古观光旅游了。

明英宗就更幸运了,土木堡一战,直接变成俘虏去蒙古体验了一番全新的生活。

幸好景泰帝还算不是太怂,没把北京当礼物送给蒙古,经过一番激斗后,终于将蒙古人请出了北京。

清朝就不一样了,蒙古是毫不含糊地成了大清的领土。

不要说今天的外蒙古不在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内,那是民国丢掉的。

民国是明明白白地继承了大清的所有领土,只是民国稀里糊涂地就把外蒙古给丢了。

3、西藏。

大明对于西藏基本是打酱油的。

实际上清朝对西藏的控制也不强,只是比明朝时的控制更加牢固了。

有这一点就行了,解放战争时,解放军就能名正言顺的去解放西藏这个地方了。

4、新疆。

这是清朝的又一实实在在的贡献。

唐之后,800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就远离了西域,基本不过问那里的政事。

但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带兵,硬是将新疆给统一了,完全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

晚清十大民族英雄:他们为保护中国的广大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清十大民族英雄:他们为保护中国的广大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清十大民族英雄:他们为保护中国的广大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后期,是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一个时代。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可谓是内忧外患。

外患是指列强对中国沿海和边疆不断蚕食,甚至企图瓜分中国。

内乱是中国内部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之乱、西北回乱、云南回乱、贵州苗变、广西大成运动等事件。

而内忧和外患又相互影响,导致中国的领土不断沦丧,洋务运动的进程也迟滞了,最终严重迟滞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还好,晚清时期中国依然是民族英雄辈出,他们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去抵御外患,平定内乱,推动着中国的历史进步。

本文就列举晚清时期的10大名将。

1,左宗棠:五百年来第一人左宗棠,被梁启超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50年代,全国内乱兴起,清朝八旗和绿营都已经衰落,只有依赖地方团练来对付叛乱,于是出现了湘军、淮军、楚军等集团。

左宗棠开始隶属于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他又被调遣到西北平定西捻军、陕甘回乱。

内乱平定后,他又力争塞防,出兵新疆,击败了阿古伯,并配合曾纪泽收复了伊犁。

可以说,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才华最杰出的名将之一,他保住了中国六分之一的领土,排名第一毫无争议。

2,赵尔丰:收复西藏的功勋清朝汉八旗人,是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跟随锡良在四川任职。

1905年,西藏巴塘发生叛乱,赵尔丰带领军队平叛,此后他在川西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经过几年的战争后,赵尔丰平定了西藏的叛乱,粉碎了英国人占领西藏的企图,被任命为了驻藏大臣。

赵尔丰作为清朝的官员,参加后来的镇压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是正常的行为,然而却被戴上了“屠夫”的帽子,而收复西藏的功绩竟然在教材中只字未提。

赵尔丰的功绩虽然没有左宗棠辉煌,但是也足以昭然史册。

3,刘铭传:台湾现代化之父刘铭传是淮军第一名将,也是洋务运动的先锋派。

他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十分迷恋,主张全国大规模修建铁路,使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

他的军队是中国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之一。

在镇压太平天国之乱中,刘铭传功勋不小,在平定捻军起义中,刘铭传的功劳仅次于左宗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眼看历史清朝对中国的十大贡献第一,屹立世界东方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随之中原统一。

清王朝296年,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从秦始皇称始皇帝,就是公元前221年算起,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一共是2132年,有人统计是492个皇帝。

清朝这段历史占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我们中国皇朝历史上满二百年的大一统的王朝只有四个,西汉、唐、明、清。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汉族人,唯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满族人。

清帝国在中国两千多年皇朝历史上,应当说占有突出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当时的世界上,顺治入关的时候,英格兰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法兰西也没有发生大革命,德国没有统一,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成立,俄国没有进行农奴制的改革,日本也没有明治维新。

清朝这个时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时候清朝的八旗军队是世界上当时最大强大的一支骑兵,清初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不是顺治个人的事情,不是多尔衮个人的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二,奠定中华版图康乾盛世时候的中华版图,南起曾母暗沙,就是现在南沙群岛还往南一点。

北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起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这个时候清朝版图的面积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我们今天的版图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比现在大约多三分之一。

汉朝版图很大,唐朝版图也大,明朝版图比较大,但是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就是清朝对它做管辖的版图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和统治,是“康乾盛世”时候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历史贡献。

第三,多民族的统一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多民族统一起来,在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东北,明朝虽然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但是明朝对东北地区没有进行有效地管辖。

清朝不同,东北是清朝的肇兴之地,从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整个黑龙江流域,各个民族统一在清朝的政权之下,一直到库页岛。

清朝的多民族统一,在东北地区达斡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等,真正是清朝完成这个地区的统一。

北部的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民族问题也解决了。

西南部主要是西藏,乾隆的时候,定了一个《钦定西藏章程》,非常重要,在《钦定西藏章程》里面规定,在西藏设驻藏大臣,驻军,册封达赖和班禅,活佛转世的时候,规定了金奔巴瓶的制度,还有其他。

这个《钦定西藏章程》一直延续到现在,乾隆时候定下的,《钦定西藏章程》一直影响到后来,西藏在清朝完全归中央管辖,西南的少数民族,云、贵、川等等的少数民族,通过“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这些民族地区、对这些民族的管理和统一。

雍正的时候基本上完全地推行了“改土归流”制度,历史上有一个渊源过程,真正大规模地把它推行下来,坚持下去,是在雍正时期。

东南高山族,随着台湾统一,高山族也归到清朝的管辖之下,我们看看清朝的民族,从东北、北部、西北、西南一直到东南,可以说实现了多民族的统一。

第四,创制满洲文字清朝创制满洲文字这是中华文明史上、东亚文明史上,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件大事情。

大家知道,整个东北亚地区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清朝之前没有文字,清太祖主持创制了满文,才把整个东北亚满-通古斯各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宗教、民族等等,把它记载下来,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大贡献。

特别是满文是拼音文字,西方耶稣会士到清朝来,先学满文,用满语和康熙皇帝交谈,用满语跟他们讲几何学数学,音韵,讲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等。

满文把四书五经,满文把汉文的四书五经翻译过去了。

西方又通过满文翻译的四书五经,再翻译成西方的文字。

所以满文是东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今天很多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学习研究清朝的历史,他看汉文很困难,看奏折,看行草,行书奏折很困难,我们今天还很困难。

他看满文档案,那它都是拼音文字,用满文档案来研究清朝历史。

今天我们国家大约还存在有两百万件满文档案,一千多种满文的图书,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当中的一份重要财富。

第五,编修文化典籍把散藏在民间的手本、稿本、孤本、抄本通过层层官吏把它收集起来,重新把它抄录了,汇集成《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库全书,对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存流传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几百年战乱灾害很多的书都失传了,一家一户保存的书是很不容易的。

但这个书乾隆正式抄了七部,北京一部,承德一部,沈阳一部,杭州一部,镇江一部,等等,一共七部,士子们,可以到那儿去看书,去查阅去抄录,就等于建了七个国家图书馆。

这些书后来影印了,现在全世界各个大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四库全书》的影印本,今天我查很多书,根本找不到,但是你查《四库全书》很方便,我们图书馆就有,就可以查到了。

所以《四库全书》对保存和传承中华文化典籍起了重要的作用。

还有《古今图书集成》、《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蒙古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在清朝翻刻的。

清朝有一部书,叫《无圈点老档》,满文写的,有人把它叫做《旧满洲档》都可以,乾隆时候把它裱糊、整理、重抄,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会儿还修了《钦定八旗通志》、《满洲源流考》。

特别这个时候编汇了一些地图,像《康熙全览图》、《乾隆内府地图》、《乾隆京城全图》,《乾隆京城全图》每一个房间都画上,每一个王府、院落,每一个房间,倒座每间房都画上了,是当时世界上用近代方法绘画最完整的一个京城全图,可以说是世界之最。

清朝在编修文化典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大贡献,一直得益于我们的当代以及我们的后代。

第六,贡献杰出人才清朝296年,杰出历史人物灿若明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科学家等等,出现了一大批的人才。

大家熟悉的曹雪芹与纳兰容若,就是清朝杰出人物的典型例子。

第七,兴修皇家园林。

清朝它是一个狩猎的民族,长于骑射,它又在东北,到了关内之后天很热,夏天,多尔衮就说暑热难熬,还有没有地方打猎,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清朝大修皇家园林,开始是在南苑,顺治的时候主要是在南苑,继承元朝和明朝的南苑,后来因为南苑离城里稍微远一点,康熙就修了畅春园,就是现在北京大学西门往西的地方。

雍正的时候,就开始修圆明园,到乾隆的时候,修清漪园,就现在的颐和园,又大修圆明园。

北京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的清漪园、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和圆明园。

西山这个地区从辽、金就开发,但是基本的格局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清朝时期兴修的皇家园林。

北京以外承德的避暑山庄,暨外八庙,还有木兰围场,沈阳的盛京皇宫。

还有清朝五陵,就是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的清东陵,清西陵,乾隆又重修了天坛,这些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清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等,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了,而且是世界的人类的文化遗产,这可以算作清朝的一大贡献。

第八,中国人口激增。

明朝的人口统计不太准确,万历的时候一般人认为九千万到一亿,万历以后就经过战争、灾荒人口锐减。

清朝乾隆的时候,人口到了三亿,道光的时候,人口到了四亿。

小时候老说中国人口四万万五千万,基本上还是道光那个时候的。

在清朝中国成为世界人口大国,因为清朝是世界人口大国,所以清朝的综合国力增强。

后来西方殖民者想瓜分中国,或者想吞掉中国,他们办不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太多,你消化不了,反抗你人多。

所以我说清朝人口多呢,就增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得任何一个西方殖民者不敢小看中国人,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人口太多了,人口过多容易破坏生态的平衡,也容易引起一些社会的动荡。

第九,开发三北地区。

“三北”就是东北,正北、西北。

东北就是山海关以北,一直到黑龙江下游,这个时期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特别是黑龙江流域,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

清朝入关之前,它的势力已经到了黑龙江流域,那里很多原始的部民,归顺了清,加入了八旗,从龙入关,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同了,清朝时期因为东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战争,一部分关里的人到了关外去了,做官也好,流人也好,加强了关内与关外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在清朝,特别是辽河流域,清朝努尔哈赤从都城赫图阿拉,一迁到辽阳,二迁到沈阳,加快了辽河流域,辽沈地区经济开发的步伐,后来清朝在东北设卡伦,派军队戍边,建立一些新的城市,譬如说齐齐哈尔,呼玛,瑷珲,加强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一直到黑龙江的北岸,这个是前代所没有的,正北地区主要是蒙古族,整个明代的蒙古族各部之间战争、动乱,一部分蒙古的牧民做饭没有锅灶,穿没有衣服,吃没有盐。

明朝一个时期对蒙古禁运,禁运一个时期。

清朝不同了,满蒙联盟,满蒙联姻,整个蒙古,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清朝把这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大家知道,这个问题不容易,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主要是防御北方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北方的问题两千年没有得解,清朝不同,康熙说过:“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第十,保护文化遗产。

以故宫为例,大家知道,周朝灭了商,它没有在朝歌,它又回去了,回到镐京去了,原来的都城废了。

秦统一了六国,它的都城在咸阳。

汉、唐也是这样,宋代、唐,宋朝建立政权之后,它没有用旧的都城,它是到了汴梁开封。

元朝它开始都城它是在上都,明朝的都城没有在大都,它是到了金陵,今天的南京,后来永乐靖南之役后才迁的北京。

从商朝开始到明朝为止,所有大一统的政权利用前代宫殿概无一例,它们对前代宫殿拆毁焚迁,只有清朝,利用了明朝的皇宫,加以增益。

这就使得明朝的宫殿得以保护下来,多尔衮的哥哥,叫阿济格,他不同意多尔衮的意见,占了北京之后,把都城还要设在沈阳。

大家想一想,如果清朝都城设在沈阳,明朝宫殿重要的建筑材料肯定就拆了,到沈阳建去了,今天我们在座的我们都看不到北京的明朝的皇宫了。

所以清朝早期这些政治家,把明朝皇宫保护起来,没有破坏,加以利用,后来修缮,有局部的改造,它使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这个皇宫。

所以清朝对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