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2020-10-12“和平-战争-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道路。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发生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战争的考点十分常见,特别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关键战役。
今天,华图教育就通过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些行测考试中常考的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战役。
一、涿鹿之战发生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发生。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落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二、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进行的决战。
由于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它终止了殷商王朝将近600年的统治,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其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用“减灶示弱”的方法,诱庞涓上钩,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四、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约公元前260年,地点位于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攻打赵国。
赵国廉颇坚守不出,秦军用离间计散布谣言,赵王信以为真,用赵括换下廉颇。
赵括就是那位著名的“纸上谈兵”将领,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围歼坑杀了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五、巨鹿之战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40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场著名战争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场著名战争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打败炎帝部落,从黄帝成为中原领袖。
2、涿鹿之战(约前4600年),炎黄部落击败蚩尤部落,使炎黄成为中华民族祖先。
3、鸣条之战(约前1766年),商汤讨伐夏桀,夏亡商立。
4、牧野之战(约前1027年),商亡周兴。
5、繻葛之战(前707年),郑庄公挑战,周室势衰。
6、长勺之战(前684年),春秋时期鲁国以弱胜强齐的战例。
7、晋灭虞、虢之战(前655年),假途伐虢、唇亡齿寒成为启示。
8、泓水之战(前638年),宋楚对阵,宋襄公迂腐式的仁义成为笑柄。
9、晋楚争霸,从城濮之战(前632年)经邲之战(前597年)到鄢陵之战(前575年),春秋经历了晋楚两强称霸的时期。
10、秦晋争霸,秦晋先后经历崤之战(前627年)和麻隧之战(前578年)等,秦国占不到便宜,转而向西发展。
11、吴楚战争。
从鸡父之战(前519年)到柏举之战(前506年),在伍子胥、孙子的协助下,吴国击败强楚实现霸业。
12、吴越战争(前510—前475年),越王勾践臣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13、晋阳之战(前455年),奠定了韩、魏、赵三家分吴的局面。
14、魏齐战争,桂陵之战(前353年)齐国成功实施“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前342年)齐军采孙膑之计大败魏军。
15、济西之战(前284年)和即墨之战(前279年),乐毅统帅盟军几乎灭了齐国,田单取得即墨防守战的胜利才使齐国幸而复国。
16、长平之战(前260年),秦名将白起坑杀赵国大军,秦国从此独霸天下。
17、赵破匈奴(前244年),赵边将李牧以步兵大兵团全歼匈奴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
18、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前230年灭韩,前228年使用反间计诛杀李牧后灭赵,前225年水淹大梁灭魏,前224年大将王翦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从而统一中国。
19、巨鹿之战(前207年),项羽消灭秦朝主力军。
20、楚汉战争(前205—前203年),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占领关中,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成皋会战汉胜楚败,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中华古代经典战役排行榜,赤壁之战排第五,第一名不虚传

中华古代经典战役排行榜,赤壁之战排第五,第一名不虚传展开全文1、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
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榜,它的原型就是武王伐纣。
最终武王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辅佐下大败商纣王,然后商纣王返回朝歌自焚而死,上周灭亡,周朝建立。
2、柏举之战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战,史学家称它为“东周时期第一个大战争”。
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伍子胥、伯嚭、孙武,孙武也就是兵家孙子等,出动全国之兵与楚国决一雌雄。
最后吴军在孙武等人的率领下大败楚军并一举攻破楚国国都,现任楚王逃之夭夭,前任的在坟墓里就没有来得及逃掉于是被挖出来鞭尸。
柏举之战,孙武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20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也奠定了吴国的霸地位。
3、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军队破釜沉舟,大败20万秦军,使秦军受到严重损失,并迫使另20万秦军不久投降。
而项羽则确立了在各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项羽的军事过人,但是他的政治却不能军事才能差得多。
竟然将这20万降卒给坑杀了,大失民心,这也是他是给刘邦的重要因素之一。
4、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5、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
中国古代史上十大最经典战役

中国古代史上十大最经典战役10、钓鱼城之战——攻不破的坚固堡垒,固城坚守的典范主要相关人物:蒙哥、王坚在蒙、宋联合灭金后,公元1235年,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公元1242年,宋理宗派率立战功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上任后积极构筑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山城防御体系……公元1251年,骁勇善战的蒙哥(拖雷的长子)登上大汗宝座……1257年,蒙哥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他亲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与蜀中蒙军汇合,分三路入蜀……一路势如破竹,1259年2月,蒙哥亲统诸军兵临钓鱼城下,7日,开始攻城,但由于防守严密,屡攻不破……4月,下了持续20来天的雨,雨停后,蒙军重点进攻护国门,一度攻上外城,但还是被顽强的宋军民打退……5个月,钓鱼城守军在王坚的率领下顽强固守,加上钓鱼城内可自给自足,钓鱼城越发显得高不可攀……其间,曾有人建议蒙哥绕开此城,以少量之兵牵制,而顺江东进,但心高气傲的蒙哥和众将哪里听得进去……随着久攻不克,饱受酷暑、疾病困扰的蒙军损失惨重,加上爱将病死,气急败坏的蒙哥病倒在钓鱼城下(病?受伤??不详……)……7月,蒙军开始撤退,蒙哥死于回军途中………………9、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后发制人”主要相关人物:晋文公、尹子玉春秋时期,晋、楚作为两个强大的诸侯国,为成为中原霸主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导火索是曾在“泓水之战”中战败而归附楚国的宋国,公元前634年,因为宋国看晋国崛起便转而依附晋的保护,从而导致楚起兵攻宋,晋便借次机会与楚决战……公元前633年冬,楚率领郑、陈等多国联军围困宋都商丘,宋赶忙向晋求救,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亲统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曹(楚的保护国),以迫使楚北上,但楚不为所动……晋文公见此情况,一面用占领的卫、曹领土分给宋一部分以坚定宋抗楚的决心,一面又利用外交手段挑拨齐、秦与楚的关系。
逐渐掌握的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被动的楚军在其统帅子玉的骄傲自负下,还是要与晋决战,气势汹汹杀奔曹境内的晋军,晋文公为避开楚军的锋芒,以还早年欠楚国人情为借口,退避三舍,以逸待劳。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著名战役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其实,穿越长久笼罩在淝水之战之上的炫目光环,再略去交战双方具体入微的战役组织与执行等影像,文化凝聚力实乃决定胜负之源。于是,八十万的“乌合之众”倒在了八万“忠勇之师”面前;于是,中华南北分治、混乱污浊、惨痛不堪的黑暗岁月,注定还要延续两百年。
第九位 鸦片战争之广州战役
时间:公元1841年2月
博弈:清军(奕山)vs 英军(懿律)
第十位 抗日战争之武汉会战
时间:公元1938年6月~10月
博弈:中国军队vs 日本军队
结果:武汉沦陷,日军遭遇战略性失败
评价:事关中华文明生死存亡的惨烈对决
当日本军方蓄意挑起事端,手拿把攥地向羸弱的中国发起全面的进攻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自信活脱地演绎着日本举国上下盲目而愚蠢的自大。果然,随着战争的演进,当初的承诺越发像个笑柄。于是,由石家庄到上海,由上海到南京,再由南京到徐州,日军发疯般地寻求与中国主力军会战,力图一战而击倒对手,君临中华。只是,每一次,看似机会来临时,中国人总是在予敌以大量杀伤后,全身而退。至此,武汉会战势所难免,在日军眼中,这是中国军队无法再退的战略基地。不过,日军又一次经历了已经多次经历的尴尬。在付出了至少14万人的惨重伤亡代价后,他们收获了又一座空城。这是一次令侵华日军无法承受的会战——他们打赢了战役,却付出了战略失败的结局。自此,日军终于深陷于中国的抗战泥沼之中,再无脱身之策,慢慢的气竭身亡。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十大经典战役一四渡赤水时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地点:川、黔交界的赤水河双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结果: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意义: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活的战役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场战役是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此走向成熟。
二直罗镇大捷时间: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地点:陕北直罗镇双方:红军第1、15军团;国民党东北军5个师。
结果:毙敌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挺)。
毛泽东: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三平型关大捷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四百团大战时间: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地点:华北地区双方:八路军105个团;日伪军。
结果:毙伤日军第35师团步兵旅旅长;阪田泰次郎少将以下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意义:开辟了敌后战场新局面,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和“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梦想。
五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地点:东北战场双方:东北野战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
结果:歼灭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
意义:辽沈战役的胜利,抢占了战略先机,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成为巩固的战略后方六太原战役时间: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地点:太原市双方: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国民党晋系军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役1.平定仇家战役 (公元前207年) - 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战役之一,标志着刘邦的西楚霸王霸业得以确立,结束了秦末乱世的混乱局面。
2.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 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的经典战役之一,由刘备和孙权联盟对抗曹操的战役。
取得了孙刘联军的胜利,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故事。
3.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 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最终曹操获得胜利,确立了他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4.著名的霸王之战 (公元202年) - 刘备与东吴孙权之间的一场战役,对三国时代的战争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5.脱口而出的华山之战 (公元209年) - 曹操与张郃、曹洪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被大量使用著名的“华山一套”.6.三国演绎的赤坂之战 (公元、188 - 210年) - 魏国与蜀汉之间的一系列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赤坂之战,被列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
7.百团大战 (1940年) - 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日战斗。
8.抗美援朝战争 (1950-1953年) - 这场战争是中国对抗美国及其联合国盟友的战争。
中国军队参与其中,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9.中越战争 - 这场战争发生在中越边境的冲突,由于对边界划定的争议,中国军队与越南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10.对印度解放军的反击战 (2020年) - 这场战斗发生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国军队与印度解放军发生冲突。
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印度军队,并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附件:本文档所附的附件包括相关战役的地图、图片和相关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1.抗日战争: 指中国人民抵抗的战争。
时间跨度从1937年到1945年。
2.中越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边界冲突战争,发生于1979年。
3.恢复交通秩序与通信秩序: 恢复正常的交通和通信,保障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法律行为。
中国历史最大的10大战役

中国历史最大的10大战役NO.1 牧野之战“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现代人根据史书记载的天象,甚至推算出了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
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NO.2 城濮之战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NO.3 长平之战秦赵为了上党的归属展开了3年的拉锯战.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出现了百万人大战的局面.赵王"临阵换将",派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对应的秦派上了战神级人物白起.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NO.4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此一役消灭了秦主力军队,为汉朝的统一奠定基础,也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NO.5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NO.6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之众击败原绍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同意整个北方的基础.NO.7赤壁之战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3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NO.8淝水之战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皆来源于此.东晋谢玄以8万对前秦苻坚80万.NO.9朱仙镇大捷狄雷、岳云、严成方、何元庆4员小将主动请缨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
金银铜铁8柄大锤左挥右抡,上挡下砸,骁勇无比,直杀得金兵鬼哭狼嚎。
岳家军大获全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NO.10 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 ... 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着名战役第一位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2月博弈:周武王vs商纣王结果:纣王兵败自焚,周灭商
评价:中华文化形态的定鼎之战纪元前1046年2月,当看似弱小的数万武王麾下,经过一天血战,大破堪称巨人的商纣王“七十万”之师,看着那昔日的霸王拥着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玉器,无奈自焚之时,他们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是殷商五百年文化体系幻灭的葬礼,更是中华文化体系淬火重生、涅盘升腾的典礼。
从此,绵延三千年、兼收并蓄,至今仍充满生机的传统中华文化,终于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极,挥就出至上荣光与惨痛磨难并存的、恢宏历史画卷。
第二位长平之战时间:公元前260年4月~9月博弈:秦军(白起)vs 赵军(赵括)结果:秦军大胜,坑杀40万降卒评价:中华2000年铁血帝制的定鼎之战白起一夜之间坑杀400000赵国俘虏和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戏剧人生,大约是长平之战留给我们后人的至深记忆。
只是,这记忆中,充溢苦涩与暴戾的成份,细细品味,断无值得为此开怀的理由。
踩踏在万众尸骨之上的白起,在用铁血强力成就了自己丰功伟业的同时,也使得大秦帝国一统江山之路遽然间坦荡无比,几近水到渠成。
只是,随之到来的、绵延2000余年的中华帝国制度,也终于命中注定般地充溢着怪异与
暴戾的文化基因——铁血、阴谋、功利、无情、没信用、非理性、泯人性——依如它的脱胎母体,依如那个异型般的长平之战。
第三位利格尼茨与邵约河之战时间:公元1241年4月博弈:蒙古军(速不台)vs 波兰联军马札尔军(贝拉)结果:蒙古军大胜,斩杀10万欧洲精锐评价: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重大影响的战役波兰联军统帅亨利力战身亡,圣殿骑士团无一生还,条顿骑士团首领奥施特恩重伤故去,马札尔国王贝拉远遁亚德里亚海;今日的波兰、匈牙利地域沦丧... ...这是一次令欧洲贵族与民众们,在久远的时段里谈虎色变的战役。
冰天雪地之中,人数劣势、远离后方支援的蒙古骑兵以极少的伤亡,缔造出了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杀伤率。
成就这一奇迹,肇因于胜利方全面领先的军事技术、组织战略、战术思想、激励体系,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这是一次对世界文明进程带来重大影响的远征,东方文明首次以这种另类的方式,全方位地作用于西方,催生出了日后的奥斯曼与俄罗斯帝国,更对欧洲人文主义的苏醒功不可没。
第四位漠北之战时间:公元前119年春博弈:西汗军(卫青、霍去病)vs匈奴军(伊稚斜单于)结果:西汉大胜,歼灭匈奴主力9万余人评价:中原农业文明对北方草原文明的首次战略胜利当卫青、霍去病
挥数十万大军,并分两路,穿越人迹罕至的荒漠地域,奇迹般地千里奔袭匈奴军队主力,用对手擅长的招法置对手于死地,并以坚毅果敢的执行力速战速决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这两位名将击节喝彩。
毕竟,这是中华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漫长角力中的首次战略性全胜。
漠北决战,号称野战无敌的匈奴铁骑主力尽失,庞大的草原帝国分崩离析。
从此其势力骤衰,不仅再无余力威胁中原,其部分部众摄于汉朝之压力,向西迁徙,终于数百年之后成为终结西方罗马文明的生力军,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尽掀波澜。
不过,如下的事实,我们却不应视而不见: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博弈。
坐拥空前雄厚资源,适逢卓绝明君圣主,兼具旷世良将拱卫的大汉帝国,在倾举国之力将重量级对手击倒在地之同时,也几乎耗尽了自己的能量。
随后数百年纷争混乱的中华图卷,即为明证。
的确,铁血与战争虽然快意,却往往不是文明进程的最优选项,其理,古今依然。
第五位唐灭东突厥之战时间:公元629年11月~630年3月博弈:唐军(李靖)vs东突厥军(颉利可汗)结果:唐军大胜,灭东突厥国评价:中原农业文明对北方草原文明的再次战略胜利李靖之所以铸就史上一代名将之盛誉,与其长途奔袭、以寡击众,于茫茫草原之地,一举戮灭不可一世的东突厥帝国之旷世传奇密不可分——这是在漫漫750年后,中原农耕文明再次于战
略上全面压倒北方草原文明的标志性战役。
与卫青、霍去病们不同,李靖的胜利来的堪称轻松至极;大唐也未如大汉帝国一战而竭,反倒是由此开启了中国帝制历史中,辉煌绚烂的盛世之门。
与卫青、霍去病们相仿,战败的一方遽然间倒地星散,向西狂飙避难,错进错出中,深深地改变了中亚与西亚的历史版图,终成今日“东突”的滥觞之源。
第六位宋辽岐沟关之战时间:公元986年5月博弈:宋军(曹彬)vs 辽军(萧太后)结果:宋军惨败,步入数百年被动挨打之歧路评价:中原文明转入全面消极战略防御的开端夺回幽云十六州,取得对中原家天下的地理拱卫权,始终是大宋太祖毕生未曾圆满的夙愿;更是深知其中巨大艰险的宋太宗所以宁可与民休息、八载隐忍不发的原因。
为此,太宗厉兵秣马,殚精竭虑,纸上周密谋划,自信万无一失之时,以老成持重的名将曹彬为帅,举全国精锐,以雷霆之势,步步为营,直指幽州。
然事与愿违,被太宗弱智的军事理念多方掣肘的曹彬,面对灵活机动、指挥自如的辽国铁骑,力战崩盘,折了老英雄的一世英名。
经此一役,由大宋至大明,再至大清,历代雄主们,除了窝里横之外,在外敌压境之时,无不以“先哲”宋太宗为标尺,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为最高准则,亦步亦趋,终将“难看的活”演绎到“屈辱的死”。
第七位明末一片石之战时间:公元1644年4月博弈:大顺军(李自成)vs 明清联军(吴三桂多尔衮)结果:大顺军溃败,成就大清入主中原之路评价:决定三百年大清王朝基业的开山之战这几乎是一场事先谁都未曾料到的战役,也是一场几乎未战而胜负已定的战役。
被超级的爆发成长经历冲昏了头的李自成,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将手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逼上了绝境;而吴三桂则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欲借外敌之兵匡复大明。
于是,仿佛宿命注定般地,大清攫取了朱元璋子孙们的江山,一坐就是三百年,直到烂死在那里。
第八位淝水之战
时间:公元383年11月博弈:东晋军(谢安)vs 前秦军(苻坚)结果:8万东晋军大败80万前秦军评价:鼎定两百年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源出自淝水之战的这些成语故事充分凸显着此次战役的传奇气质——神了!的确,以不足八万之众,瞬间将号称百万的巨人击倒,遍观人类历史,堪称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不神才怪。
其实,穿越长久笼罩在淝水之战之上的炫目光环,再略去交战双方具体入微的战役组织与执行等影像,文化凝聚力实乃决定胜负之源。
于是,八十万的“乌合之众”倒在了八万“忠勇之师”面前;于是,中华南北分治、混乱污浊、惨痛不堪的黑暗岁月,注定还要
延续两百年。
第九位鸦片战争之广州战役时间:公元1841年2月博弈:清军(奕山)vs 英军(懿律)结果:9名英军阵亡换来20000清军惨败评价:近代中华文明百年屈辱史自此战始与其先辈一样,向视西洋强寇为弹指可去之浮尘的道光皇帝怎么都没想明白,向来自视甚高、视蛮夷如无物的麾下们,面对英夷,何以未战先怯,大小便失禁到如此地步。
于是,有了为天朝帝国“正名”的广州之战,这是鸦片战争开打以来,交战双方真正的“主力”较量。
只是,战况的平淡与战果的凄惨,实出“睿智”的圣上事先所能想到的最坏预料——堂堂天朝大军惨败收官,英军仅损九人而已。
终于,皇帝被惊吓到失禁的边缘,两千岁的中华帝制被区区2000人的英军打到了气若游丝的垂死状态。
终于,拜视国为家、固步自封的真龙天子们之所赐,近代中华文明进入了百年的屈辱历程。
第十位抗日战争之武汉会战时间:公元1938年6月~10月博弈:中国军队vs 日本军队结果:武汉沦陷,日军遭遇战略性失败评价:事关中华文明生死存亡的惨烈对决当日本军方蓄意挑起事端,手拿把攥地向羸弱的中国发起全面的进攻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自信活脱地演绎着日本举国上下盲目而愚蠢的自大。
果然,随着战争的演进,当初的承诺越发像个笑柄。
于是,由石
家庄到上海,由上海到南京,再由南京到徐州,日军发疯般地寻求与中国主力军会战,力图一战而击倒对手,君临中华。
只是,每一次,看似机会来临时,中国人总是在予敌以大量杀伤后,全身而退。
至此,武汉会战势所难免,在日军眼中,这是中国军队无法再退的战略基地。
不过,日军又一次经历了已经多次经历的尴尬。
在付出了至少14万人的惨重伤亡代价后,他们收获了又一座空城。
这是一次令侵华日军无法承受的会战——他们打赢了战役,却付出了战略失败的结局。
自此,日军终于深陷于中国的抗战泥沼之中,再无脱身之策,慢慢的气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