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容错燃料包壳和芯块材料中子学分析

合集下载

乏燃料废包壳残留物质核素分析计算

乏燃料废包壳残留物质核素分析计算

乏 燃 料 组 件 后 处 理 过 程 中,首 先 要 进 行 溶 解 ,即 中 逐 步
溶解.乏燃料剪切段经过反复溶解浸取并清洗 后的 残 留 物 质,包 括 被 切 成 小 段 的 燃 料 包 壳 和
收 稿 日 期 :2018G09G17;修 回 日 期 :2018G10G17 作 者 简 介 :夏 兆 东 (1982— ),男 ,安 徽 滁 州 人 ,副 研 究 员 ,博 士 ,反 应 堆 物 理 专 业 ∗ 通 信 作 者 :郑 继 业 ,EGmail:jiyezheng@126.com 网 络 出 版 时 间 :2018G12G22;网 络 出 版 地 址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044.TL.20181220.1138.002.html
本文主要通过反应堆中子学燃耗计算方法 分析计算乏燃料废包壳的残留物质核素含量, 并研 究 其 中 规 律,为 废 包 壳 残 留 物 质 NDA 方 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 分 析 程 序 选 择 和 验 证
针对乏燃料 核 素 含 量 分 析,可 选 取 的 燃 耗 计 算 程 序 包 括 CASMO、SCALE 及 MCNP 等[5G7],为选取合适的程序并对计算程序 进 行 验 证分 析,采 用 日 本 原 子 能 机 构 公 开 发 表 的 TakahamaG3核电站乏燃 料 成 分 基 准 题 为 例 题, 分别 应 用 CASMO、SCALE 及 MCNP 对 部 分 实验 测 量 数 据 进 行 模 拟 计 算,并 与 实 验 结 果 进 行对比.该基准问题包含乏燃料核素含量的化 学分析实验测量数据以及国际上对该乏燃料核 素含量的计算结果 . [8G9]
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Beijing100082,China)

第四章 核燃料

第四章 核燃料
15.9219.82 δδ负值
理论密度 Mg/M3 热胀系数 106/℃ 热导率 W/m.K(℃) 断裂强度MPa
18.0619.04 a:39.0, 6.3, c:27.6 b:-
10.96
13.63
14.3
0-1500℃ 10
20-1000℃ 10 24.5 (1000℃)
25 (25℃)
2.8(1000℃) 21.7 8.4(20℃) (1000℃) 33(44℃) 110 62
理想的核燃料需具备以下特点
燃料中易裂变原子密度高,即材料中应含有高浓度的裂



变(或增殖)原子,其它组合元素中不应有中子吸收截 面大的原子。 导热性能好,即可以有高的功率密度(每单位堆芯体积 的热功率高),或高的比功率(每单位质量燃料的热功 率高),燃料能承受高的热流而不产生过大的温度梯度, 并能使燃料中心温度保持在熔点以下。 熔点高,熔点以下没有相变,不会因为相变而导致熔点 以下的密度、形状、尺寸及其它变化。 低的热膨胀系数,以保持燃料元件的尺寸稳定。 具有化学稳定性,与包壳材料相容,与冷却剂不发生化 学反应。 辐照稳定性好,即在强辐照下不会因肿胀、开裂和蠕变 等引起变形而失效;机械性能(强度、韧性等)也不应 在辐照下有很大的变化。 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好,易于加工,并能经济地生产。
弥散型燃料
弥散型燃料具有熔点高、与包壳相 容性好、抗腐蚀、抗辐照、导热性
能好等优点。 弥散性燃料主要用于实验堆,也用 于动力堆和生产堆做燃料。
板状元件
板状元件是一种弥散体燃料。它是一种 “三明志”的结构,两边是金属(铝)包壳, 中间是燃料颗粒弥散在金属(铝)基体中。 弥散体燃料颗粒可以是氧化物,也可以是 硅化物。如CARR堆燃料芯体是由U3Si2弥散 在铝基体中形成的。这种燃料克服了导热性 能差的缺点,也对燃料的抗肿胀性能有所提 高。由于它一般使用铝合金为包壳,不能用 于动力堆,是用于研究堆的。现在也有用锆 合金作包壳的用于动力堆。

核电厂人因失误原因分析现状与有效性研究

核电厂人因失误原因分析现状与有效性研究

2021.5(上)第13期 总第556期23管理纵横MODERN ENTERPRISECULTURE核电厂人因失误原因分析现状与有效性研究李华山 李盼 王伦 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摘 要 核工业作为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备受瞩目,虽然危害等级较大的核电事故鲜有发生,但小事件与未遂是件在核电厂却经常发生,行业经验表明:对电厂运行没有重大影响的小事件或未遂事件(如未能立即迅速准确定位阀门位置)与导致瞬态的重要事件(紧急停堆、安全系统故障)的根本原因是类似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作者通过对中国大陆核电站1996—2015年间发生的524起执照运行事件从人因事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整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核电厂 人因失误 原因分析 有效性中图分类号:TL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13-023-02由于美国三哩岛核事故的发生, 核电行业从主要关注点从反应堆安全、设备的可靠性向人员操作可靠性转变,由注重物转向注重人,并提出了人因管理思想。

1996—2015年中国大陆发生524起执照运行事件(LOE),其中有237起事件由人因失误导致,人因事件比例达45%,可见人因失误仍是核电厂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核电厂必须考虑人因失误导致事件发生的问题,增强人员操作可靠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核电厂人因失误基本理念与类型核安全文化中强调:核电厂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错误,而人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将个人作为防止事件发生的唯一屏障,承认和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找到降低事件发生的最佳办法。

核电厂人因失误管理理念包括:1.即便是最出色的人也会犯错,但是诱发人因失误的因素是可预见的、可管理的、可预防的。

2.个人行为受到组织管理过程和价值观的影响、良好的工作习惯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

乏燃料棒M5锆合金包壳的透射电镜分析

乏燃料棒M5锆合金包壳的透射电镜分析
!)0\0F,:G时$基体的辐 照 位 错 组 织 已 基 本 处于饱和 状 态) 据 报 道 $锆 !!%,!!" 合 金 基 体 中 的 位错 密 度 在 中 子 注 量 %%c-#!c%&e!%') 98j' 下即已达到 饱 和$本 文 中 '+ 样 品 的 中 子 注 量 %约 'c)e!%') 98j'&已 超 过 该 饱 和 注 量 )
F! 结 论
!&锆合金包壳经过中子 辐照$基体内 产 生 了 明 显 的 辐 照 组 织$包 括 高 密 度 位 错 组 织 和 纳 米析出相+
'&在!)0\0F,:G 燃 耗 下$锆 合 金 包 壳 内由辐照产生的位错组织已经基本趋于饱和 状态+
+&在)!0\0F,:G 燃耗下$&-锆合金基 体 内 第 二 相 保 持 了 一 定 的 辐 照 稳 定 性 $但 随 着 燃 耗的增加$第二相存在 /R含量贫化的现象)
S+cST
TSc(*
%c)*
%c**
Q 系数 !c*S) +cS+% +c**S
图(!++样品 JL& 形貌 NAE"(!JL& 8A@>6E>=7<6;++ ?=8753
!-)
原 子 能 科 学 技 术 ! ! 第-(卷
图 *!++ 样 品 高 密 度 位 错 组 织 形 貌 %明 场 像 & NAE"*!KAE<,F39?A:IFA?56@=:A698A@>6?:>C@:C>36;++ ?=8753%WN&

《反应堆设计原理》3 燃料元件设计准则和限制

《反应堆设计原理》3 燃料元件设计准则和限制




6 燃料组件均应能容纳控制棒、可燃毒物、中子源、阻力塞 各组件及准芯测最装置,并为它们提供足够的冷却剂流量。 7 燃料组件在堆内应能承受横向和轴向载荷作用,其变形应 在恰当规定的限制之内;可能导致结构失稳的任何载荷值应 低于相应的失稳临界载荷值。 8 对工况Ⅰ、Ⅱ的负荷,应按下述规定进行部件强度设计: a.奥氏体不锈钢部件 部件应力强度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设计应力强度(Sm) 取下述最低值:室温下规定的最小抗拉强度的1/3或规定的 最小屈服强度的2/3;设计温度下抗拉强度的l/3或屈服强度 的90%,但不能超过室温下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的2/3。许用 应力强度限值见表1。 b .锆-锡合金部件(不包括锆-锡合金包壳管) 最大主应力不超过未经辐照的、工作温度下的锆-锡合金 屈服强度,或用最大剪切理论评价锆-锡合金部件设计。
一次膜应力加弯曲应力强度
2.4Sy或1.05Su之较小者
表中Sy和Su分别为未经辐照的、工作温度下的锆-锡合金屈服强度 和抗拉强度
10 在6g(g为重力加速度)非运行载荷下, 燃料组件及其部件应保持尺寸稳定性。 11 堆芯中所有燃料组件,在结构上必须有互 换性,即任一燃抖组件都能在堆芯中安装并互 换位置。 12 燃料组件上应为其操作、运输和准芯中 的装卸提供抓取和接触部位,它们应能承受相 应操作、运输和堆芯中装卸时的载荷并与所 用相关设备相容。 13 燃料组件应设置必要的标识符号。
3.1 设计准则和限制的概述(以压水堆为例)


包壳破损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有些只要有 预防措施就能避免。在已有经验和分析基础上,对可 能引起破裂的各种因素,作了若干可以定量检查的规 定和限制。 下面列出轻水堆自立型二氧化铀混合芯块、锆合金 包壳燃料元件的限制条件。这是针对第Ⅰ、Ⅱ类工 况最不利条件作的规定,即考虑到设计热通道因子及 其误差时的最大超功率,再加上设计裕度后应符合的 条件。

第八章 三道屏障的完整性(十二次课)

第八章 三道屏障的完整性(十二次课)

8.1 燃料棒的完整性
燃料棒包壳破坏的3种可能: 1燃料芯块熔化:t<2260℃(Ⅰ、Ⅱ) 2沸腾危机:导致锆水反应 3芯块与包壳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燃料芯 块与包壳的机械作用 思考:燃料元件选择碟形的复杂几何形状原因? 思考:燃料元件选择碟形的复杂几何形状原因? 复杂几何形状原因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由于蒸汽含量增加,主泵震动, 由于蒸汽含量增加,主泵震动, 操作员关闭了主泵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三哩岛事故后果
无人员伤亡; 无人员伤亡; 3人受到略高于半年的 人受到略高于半年的 容许剂量的辐照; 容许剂量的辐照; 公众所受剂量不到1年 公众所受剂量不到 年 天然本底辐照的1%; 天然本底辐照的 ; 反应堆已关闭, 反应堆已关闭,放射性 燃料已清除并处理; 燃料已清除并处理; 相临反应堆仍在运行, 相临反应堆仍在运行, 预计到2014年退役。 年退役。 预计到 年退役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D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常运行时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性的监控——大亚湾 大亚湾 正常运行时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性的监控 一回路泄露率不得超过以下数值: 一回路泄露率不得超过以下数值:
定量泄露率小于 2300L/h 非定量泄露率小于 230L/h 每一台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泄露小于 44L/h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Colleg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真空烧结U3Si2_燃料芯块的微观组织与导热性能

真空烧结U3Si2_燃料芯块的微观组织与导热性能

第27卷第4期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22年8月V ol.27 No.4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Powder Metallurgy Aug. 2022 DOI:10.19976/ki.43-1448/TF.2022064真空烧结U3Si2燃料芯块的微观组织与导热性能陆永洪,贾代坤,粟丹科,潘小强,夏季斌,王一帆,王挺,张翔,王子圳,邱绍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13)摘要:以U3Si2粉末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法制备U3Si2燃料芯块,研究烧结温度对U3Si2燃料芯块密度的影响,分析U3Si2燃料芯块的铀质量浓度和杂质含量,并对燃料芯块的微观组织和导热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

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U3Si2燃料芯块的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在1 550 ℃烧结2 h的U3Si2燃料芯块相对密度最高,约为96.7%,芯块的铀质量浓度为10.81 g/cm3,明显高于现役UO2芯块的铀质量浓度;该U3Si2燃料芯块由U3Si2、USi和UO2组成,芯块的热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在500 ℃时的热扩散系数为3.95 mm2/s,比UO2芯块提高约2倍。

关键词:U3Si2燃料芯块;耐事故燃料;粉末冶金;高铀密度燃料;导热性能中图分类号:TL2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224(2022)04-436-06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property ofU3Si2 fuel pellets by vacuum sinteringLU Yonghong, JIA Daikun, SU Danke, PAN Xiaoqiang, XIA Jibin, WANG Yifan, WANG Ting,ZHANG Xiang, WANG Zizhen, QIUShaoyu(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Reactor Fuel and Materials Laborator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Chengdu 610213, China)Abstract: Using U3Si2 powder as raw material, U3Si2 fuel pellets were prepared by vacuum sintering method. The 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density of U3Si2 pellets was studied. The uranium concentration and impurity content of U3Si2 fuel pellets were also reveal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property of U3Si2 fuel pellets were then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y of U3Si2 fuel pellets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The U3Si2 fuel pellets sintered at 1 550 ℃for 2 h possesses the highest relative density, which is about 96.7%. And the uranium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pellets is 10.81 g/cm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ranium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active UO2 pellets. The U3Si2 fuel pellet is composed of U3Si2, USi and UO2 phases.The thermal diffusivity of the pellet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at 500 ℃ is 3.95 mm2/s, which is about two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O2 pellet.Keywords:U3Si2 fuel pellets; accident tolerant fuel (ATF); powder metallurgy; high uranium density fuel; thermal conductivity核能具有低碳、安全可靠、能量密度大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从整个生产链看,核能每度电的碳排放量最小[1]。

核燃料

核燃料
在热中子堆和快中子堆的氧化物燃料中都有发生。 表现为包壳管在冷却剂作用下发生倒塌,甚至包壳管被压扁,当燃 耗值超过一定时,密实趋势缓和。 燃料棒芯块长度缩短,使包壳局部减少芯块支撑, 包壳管可能被冷却剂压扁,因应变集中而破损, 造成裂变产物的泄漏; 芯块长度减小,线功率增加,使芯块温度提高; 芯块半径减少,间隙加大,间隙导热率下降,
UO2燃料的性质

压水堆主要是用二氧化铀瓷型核燃料,优良特性:

1. 熔点高: 2865℃ 2. fcc结构(CaF2结构),在熔点下无晶型转变, 各向同性,抗辐照稳定性好。 3. 与水和包壳材料的相容性好。 4. 热中子俘获截面极低(<0.0002 barn) ; 1. 密度较低, 10.9g/cm3


重新结晶

UO2芯块低的热导率使芯块内存在很大的径向温度梯度,当反 应堆达到运行功率后,很快引起微观组织的变化,也就是说, 原始烧结组织状态将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22
芯块密实化

密实化是燃料寿命早期出现的一种组织改变

辐照点阵缺陷增多,使燃料物质元素(铀、钚、氧)移动速度加快,重 结晶或烧结体的孔隙封闭,结果是芯块密度增加、半径和长度减小。
235 92

主要的核燃料:
U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92
U
239 94
Pu
可裂变 (需高能中子)
天然材料 转换材料 U-238, Th-232
易裂变
U-235 Pu-239, U-233
2
核燃料的分类

固体燃料金属型、陶瓷型、弥散型燃料

目前常用核燃料,根据堆型不同形式不同

液体燃料溶液(或悬浮液)、液态金属和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9期 2016年9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Nuclear Electronics&Detection Technology V01.36 No.9 

Sept. 2016 

事故容错燃料包壳和芯块材料中子学分析 潘昕怿,兰兵,贾斌,李铁萍,韩向臻,张春明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jE京100082) 

摘要:分别使用SCALE软件包和两种近似方法进行组件和堆芯中子学分析,进而对SiC、先进铁合 金和钼等事故容错包壳材料以及u3si:、U N和u—Mo等芯块材料进行中子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除 了SiC外,金属包壳均有显著的中子惩罚,需通过提高燃料富集度或减少包壳厚度进行补偿;高密度芯 块如U]Sj 通常能够提高中子经济性,但由于过高的”。U含量,U N无明显经济性优势。 关键词:事故容错燃料;中子经济性;包壳;芯块 中图分类号:TL 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o258-0934(2016)9-0958-04 

日本福岛核事故以后,国际上对核燃料的 研发重点由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转向增强其 事故容错性能。美国能源部定义…:事故容错 燃料(ATF)与UO:一锆合金燃料系统相比,能 够在更长时间内承受堆芯有效冷却的丧失,同 时在核电厂正常运行和事故等各种工况下均能 保持或提高燃料性能。因此,ATF需至少具备 下列改进之一:显著减少包壳一蒸汽反应中的 产热及产氢;提高事故后燃料的机械完整性;加 强裂变产物包容能力;改进熔点、热导率等包壳 或芯块性质。 候选事故容错包壳材料主要包括新材料和 改进型锆合金。新材料相对锆合金提高了耐高 温氧化能力和高温强度,目前重点研究的包括 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SiCf/SiC),铁素体Fe— CrA1合金、纳米铁素体合金(NFA)和氧化物弥 散强化(ODS)合金等先进铁合金,以及钼(Mo) 收稿日期:2016—08—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6002001)资 助。 作者简介:潘听怿(1983一),男,安徽黄山人,工程 师,主要从事反应堆物理研究。通信作者:兰兵,男, 工程师,E—mail:lanbing@chinansc.cn。 958 等难熔金属。改进型锆合金主要是在包壳外表 面喷涂耐腐蚀和高温氧化的涂层材料,如MAX 相陶瓷、SiC和铬(Cr)等。事故容错燃料芯块 的主要改进方向是采用高热导率材料以降低芯 块温度和储能,如UN、U3Si2和U—Mo等。现 阶段国际上正在利用理论分析和性能试验等手 段开展ATF的选型工作。 各种包壳或芯块材料具有不同的中子截 面,会影响其中子经济性。某种ATF具备工程 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在允许的富集度水 平下可保持现有的循环长度和输出功率 。 本课题从压水堆燃料组件和堆芯两方面对事故 容错燃料主要候选材料进行中子学分析和经济 性评价,从而为ATF的最终选型提供参考。 

1组件中子学分析方法 组件中子学分析是通过计算单个ATF组 件的反应性评价其中子经济性。本课题研究的 事故容错包壳材料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工艺制备的SiC、Mo、两种FeCrAI合金 (75Fe一20Cr一5A1和C35MN6)、ODS FeCrA1 合金D155YMT、NFA FeCrW合金l4 r— CRT,具体材料成分见表l,此时仍采用UO 芯 块。由于涂层相对较薄(<20 m),其对改进 型锆合金的中子经济性影响不大。 研究的事故容错芯块材料包括u,Si:、UN 和U—M0,其中UN中 N含量为100%,U— Mo混合物芯块中Mo含量为6%,此时仍采用 

Zr4包壳。同时分析了u3si2一SiC和UN—SiC 两种完全ATF燃料组件。上述分析均以UO: 

一Zr4燃料作为参考。 

表1候选事故容错包壳材料成分 材料 Fe Cr AI Mo CVD—SiC 一 一 一 一 F CrAJ 75 2O 5 一 C35MN6 78.66 l3 5.1 2 D155YMT 79.08 l4.55 4.75 0.88 14Y’WT—CRT 83.3 l4 一 一 一 一 一 0.06 O.O6 

以17×17型压水堆燃料为对象进行分析, 芯块理论密度为95%、富集度为4.2%,可溶硼 浓度为600 ppm,芯块外径8.192 mm,包壳内 外径分别为8.358 mln和9.5 mm。组件计算 使用SCALE软件包TRITON计算序列,其中输 运计算和共振自屏计算分别采用NEWT和 CENTRM模块,燃耗计算至1 400等效满功率 天(EFPDs)。 SiC包壳辐照肿胀导致其热导率降低以及 芯块包壳间隙增大,包壳和芯块温度均会升 高l5 J。高密度燃料U,Si 、u N的热导率(2O W/M×k左右)约为UO 的四倍 J,芯块温度低 于UO 。铁合金等金属材料热导率与Zr4接 近,温度与参考燃料基本相同。基于上述分析, 组件计算时各种燃料的温度假设如表2所示。 表2组件计算时采用的温度假设 

2堆芯中子学分析方法 堆芯中子学分析以图l中假想压水堆为对 象,图中数字代表该盒组件的批次,第l批为新 料。该堆芯装载157盒燃料组件,换料组件初 始富集度为4.2%,采用三批换料的低泄漏燃 料管理方案(见表3),平衡循环长度约为450 EFPDs。表3中各批料循环末等效燃耗(以EF. PDs表示)考虑了相对功率系数的影响。 

图l 假想堆芯平衡循环燃料装载方案 表3假想堆芯燃料管理方案 

假设装载UO 一Zr4的参考堆芯寿期末反 应性为0,则可使用线性反应性模型 估算不 同ATF装载堆芯与参考堆芯的寿期末反应性 差值Ak 。 : 3 ∑Ak(Bi)P 

△ = L —一 (1) P 篇‘。 

式中:△.j}(B )为各批料与参考组件循环末 

有效增殖因子kesf的差值; 为各循环末等效燃 耗;P。和 分别为各批料的相对功率系数和组 件数占比。利用该方法还可估算△J}一为0时 各ATF所需的燃料富集度,即临界富集度。 为更直观地衡量中子经济性,使用泄漏反 应性方法 估算每种A,rF装载堆芯的燃料最 终卸料燃耗。假设每盒燃料在堆内经历等长的 循环长度及相对功率系数,则堆芯泄漏反应性 P 可表示为: 959 

l 2 2 1 2 l 3 3 ∑JD(Bi) 

PL=£L_ (2) —]■一 

式中:B =i×B 为各循环燃耗(以EFPDs 表示);p(B )为各循环末反应性。为保持堆芯 临界,不同ATF装载堆芯与参考堆芯的泄漏反 应性相同。针对每一种燃料,假设堆芯反应性 与燃耗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二阶多项式: P(B)=C0+C1 +C2B (3) 将三个循环末的反应性代入上式可求得系 数c0、C,和c ,然后利用(2)式和参考堆芯泄 漏燃耗可求得每种ATF的单个循环燃耗B 及 最终卸料燃耗3B 。 

3分析结果 3.1组件中子学分析结果 图2~4分别显示了不同ATF的 及其与 UO 一Zr4的 间差值(△ )随燃耗的变化。对 于事故容错包壳,候选材料主要成分中仅有 SiC中子吸收截面小于z r'因此由图2可知 UO 一Sic的尼 高于uO:一zr4,但由于芯块温 

1.4 1,3 1.2 立1.1 1.0 0.9 0.8 

度较高而降低了反应性,抵消了部分中子经济 性提升。Mo的中子吸收截面仅次于w,因此 UO 一Mo反应性最低。Fe、Cr等元素吸收截面 高于zr,故FeCrA1和ODS FeCrA1合金包壳 ATF的反应性低于uO 一Zr4。W的吸收截面 最高,因此NFA FeCrW合金的中子惩罚高于 FeCrA1合金。对于金属包壳,热中子吸收截面 较大造成中子能谱硬化,导致钚含量增大, 随燃耗增加而逐渐减小。 u N中 U含量比UO 高约40%,但图3 显示U N—Zr的反应性在中低燃耗范围内甚 至低于UO 一Zr4,这是因为U N中的瑚U含 量高,且 U的快中子共振吸收截面较大,因而 降低了快中子逃脱概率和组件反应性。U,Si 的 u含量比UO 高约17%,由于较高的 。u 含量,反应性提升不如预期。U—Mo芯块因含 有高中子吸收截面的Mo,中子惩罚较为显著。 由图4可知,由于U Si 一SiC和U N—SiC的 芯块和包壳中子吸收截面均小于参考材料,其 反应性提升最大。 

0 300 600 900 1200 i500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EFPDs EFPDs 

图2 uO:一事故容错包壳燃料组件反应性(左: ,右: ) 

20o0 l000 0 .1Ooo : 慧 

_40o0 .50OO .6000 

.7000 O 3oo 600 9oo l20o l500 

EFPDs 

图3事故容错芯块一Zr4燃料组件反应性(左: ,右: ) 

∞0∞∞∞∞∞∞∞∞∞∞∞∞ 詈。 一一--}l l 2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