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节能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产业与房地产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伴随着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崛起,建筑业也逐渐成为了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建筑业在发展进程中,依旧保持着传统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存在着高消耗、高投入、低效率、高排放及不符合自然环境需求等特点,过于粗放型的发展,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节能低碳时代,建筑业的高碳性增长方式,对于自然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十分不利,是导致温室气体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正式出台。

所谓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可以达成最佳的节能、节水与节材目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高效、健康、和谐自自然的建筑。在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节能低碳的理念随之而来,为了更好的延续人类的文明,人们需要不断的减少温室气体,避免自然气候的恶化。节能低碳理念之下,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一、低碳理念与绿色建筑概要

所谓低碳理念,即在全球变暖和温室效益的问题不断加剧情况下,人们所希望追求的“低碳、节能、环保”生活理念。在节能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低碳”理念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等。低碳的根本,在于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尤其是碳类的排放,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代替现有的不断减少的传统能源,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建筑的概念,就是从低碳理念中衍生而来,是基于这种理念之下的新生事物。

顾名思义,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最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绿色”二字。所谓绿色,强调的是基于自然、和谐的环境基础。绿色建筑的概念,即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可以崇恩的节约各种能源和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建筑材料资源等等,通过更多的使用自然资源,包括风能、光能和生物能量等新能源,减少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避免或减少在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从全寿命周期费用而言,绿色建筑的费用涵盖能源费用、非能源运营费用、拆迁费用以及投资维护费用等等。从生产要素而言,主要包括运营方式、材料含能、建筑耗能及建筑后期等等。建筑中能量的部分输入,即建筑材料含能。在高含能材料的使用下,可以降低建筑的维护费用,同时提高材料的循环利用率与较高的使用效率。所以在绿色建筑的全周期寿命中,更多的去选择优质

的材料,降低建筑中的能源消耗,提高有效的利用率,迎合节能低碳的发展理念。

绿色建筑的节能发展,需要通过整体和细节的全面考量与设计,在有机的组合之下,选择最佳的运营方式与建筑耗能情况,例如照明节能方案或制冷节约能源方案等等。当然,建筑除了前期的设计施工之外,还需要做好后期处理工作,即在技术过时或材料功能不足需要更换废弃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在结合最初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更多的为建筑增加适用性与寿命,节约后期处理成本。

二、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尤其在房地产领域与建筑领域,更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然而,纵观我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城市中所出现了大量建筑物,大都属于高耗能建筑,其主要特点在于投资大、耗能多、高排放与低效率。这些建筑物通过以较高的碳排放量,换取了大量的回报,与此同时,也占据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5%。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的冬季,采暖的需求使得东北地区的碳排放量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甚至达到数倍之多。想要改变现状,营销和谐社会,除了需要从人文角度入手之外,更要从方方面面入手,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计划刻不

容缓。

虽然,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不多,但是这种节能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概念,已经成为了潮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获得了很多消费者与设计师的关注与认可。当然,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有些人还存在着一些误解。例如在一些建筑小区中,宣传文案以绿色植被的多少来定义绿色建筑的本质,显然是曲解了绿色建筑的含义,同时也低估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不仅要具备绿色的植被,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同时也要在能源的消耗与使用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浪潮,对于国内的建筑企业和居民而言,无论是从经济利益角度还是从生活舒适角度,都应该追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开拓行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为居民打造一个温暖、健康、绿色的“家”。

三、碳排放交易下CO2减排价值

在全球号召节能低碳发展的理念之下,碳排放交易应运而生,其始于经济学家的排污权交易概念,在目前的欧美地区非常的流行。从一般角度而言,碳排放交易做法,就是政府通过评估一个区域内的满足低碳需求最大碳排放量,然后将其设定为多个份额,每一块份额对

应着一个碳排放的权限。根据市场的招投标与拍卖方式,政府会将之前分好的碳排放权限出让给企业或碳排放者,并且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模式的根本,是有效的融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化目标与经济利益,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的激励性、环保性发展,是一种双赢模式的交易。

作为当前国际碳交易机制之一,清洁发展机制对于碳减排与绿色建筑所实现的碳减排价值,存在着参考性的价格评估。时下,欧洲的CO2减排价值一般在8到12欧元/吨价值区间,伴随着市场环境、谈判情况与项目的差异,这个价值存在着波动性与不同表现。客观而言,CO2减排价值与碳排放交易将是从企业角度,最好平价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关键性内容,有利于更好的计算出投资效益比例,更明确绿色建筑所作出的环境效益。四、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节能、低碳、环保”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传统建筑的经济增加值与碳排放减少效益的和值表现。简单来说,就是要利用无对比法,来衡量绿色建筑在使用了绿色科技之后的经济效益,通过适合的经济评价参数与指标选择,即可横向的去对比没有采用绿色低碳技术的建筑的经济效益。期间,可以使用市场价值法来衡量建筑物的经济效益,就是用绿色技术的经济效益与没有使用绿色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差额计算,将其作为环境价值的计算方式。

节能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经济费用,主要涵盖一次性投资费用、委托人成本、运营费用以及残值,环境损失价值等等,包括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两个方面。从效益角度而言,绿色建筑的直接效益主要指绿化面积、价值回收与资源利用等。基于节能低碳理念,绿色建筑的直接效益可用于先进技术的使用,而后计算节约的能源与资源之和。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体现于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与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包括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环境改造,另一方面是对空气净化由于氧气排放的效益计算。衡量间接效益,可以采用替代市场法与机会成本法。后者是指在绿色建筑开发阶段,为了确保未来环境效益所得的净效益值;前者是指借助周边地区房产及其他商品服务市场的信息,透过见解的评估环境质量变化,而得出最终所得的变化损益结果。

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发展,将为现代和谐社会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在经济效益获得稳定发展的同时,绿色建筑更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在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各个开放商可以尝试性的认知并接触绿色建筑,推动其发展壮大,为消费者谋求更多福利。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节能低碳理念与绿色建筑的概念,并在分析

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同时,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与碳排放交易理念,本文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重视相关技术领域的革新与发展。而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应该及时的意识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通过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可以看出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采用新的、现代化的建筑方式,往往可以大大提升绿色建筑的真正价值。通过价值计算的方式,可以拓宽绿色建筑收益的正确评价道路,同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推广绿色建筑,使其在碳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发展中国绿色建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同时,还要考量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这就需要从各 方面加强重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最大化的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通过 将绿色节能理念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这 也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引言 绿色节能理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把建筑领域对环境 的损害降到最低,并且综合运用资源与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绿色节能理念原本是在经济领域得到应用,之后慢慢 在建筑领域也得到普及。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际运用,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资源对整体环境的压力,并且使得建筑领域的浪费现象得到很好的 控制,进而促进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与运用。 1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及节能设计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对 于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当前这种情况,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好节 能设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环境恶 化情况。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在2014年之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放缓,同时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所以,在对经济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当前该工作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建 筑业的发展中,要求积极应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措施才能构建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这样可以逐渐降低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才能对资源 进行优化,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和谐地进行,尽早实现 环境保护的功能。因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基础研究比较晚,因此 就会存在着建筑质量比较差,区域差异明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绿色环保理念 较为缺乏等等问题。进而就会导致我国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 较为困难。而在绿色建筑初始发展时期,以政府的政策作为基本核心制度因素以 及技术产业化作为支撑因素,这些是对绿色建筑发展造成影响的制约因素,在大 众消费者需求、开发商认识以及绿色建筑初的投资等等则构成了第二层次制约因 素群,在完成了初始阶段以后,这些都是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以及遵循的原则 2.1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现 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没有科学使用高能效设备 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盲目的使用高能效设备,没有结 合实际的需求,造成投入的设备和建筑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设备的应用紧缺问题。有的高效能设备的闲置问题比较突出,而 应用的设备和实际的能耗偏差比较大,没有达到设计的要点。 (2)绿色节能的拼接设计问题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设计方式,但是设计人员对 绿色节能设计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就比较容易出现技术硬性拼接的现状,设计技术的科学性不强。具体设计过程中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摘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设计参数,在满足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设计的个性化需求,本文针对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供设计低耗能建筑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能耗办公建筑 1引言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于2005年7月1日实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在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强制性条文中,对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同窗墙比下的门窗传热系数和窗子遮阳系数、外墙屋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非采暖空调房间相邻的隔墙的传热系数等作了强制性规定,当设计建筑满足这些强制性条文时,设计建筑即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如果其中某些指标不满足,则应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要求设计建筑的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能耗。在工程设计中,设计师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各种参数,使设计建筑既满足功能和创意的需求,又满足节能标准的最低要求。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以利于设计低耗能建筑,本文针对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以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大小。 2分析方法 以实际建筑物作为分析的建筑模型,该建筑满足节能标准对当地设计建筑的要求,其各项热工性能均达到节能标准的规定值(上限值),即该建筑是一个刚刚满足节能标准的建筑,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录B中规定的空调系统形式、房间设备功率、人员密度、照明功率密度、新风量、各种时间表等条件,计算能耗,以其能耗作为参考,在一定范围内分别改变对能耗有影响的建筑物的窗墙比、窗子传热系数、窗子的遮阳系数,以分析各种因素对能耗的影响大小。计算软件采用本公司开发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软件PBEC的修改版计算。 3影响因素分析 3.1 参照建筑 该建筑为一办公楼建筑,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九层,建筑面积63891m2,地上52321m2.地上高度136.80 m, 筒中筒结构,典型标准层东西长40.5m,宽29.9m,裙楼部分各层建筑面积大于典型标准层面积,厕所和电梯在内筒中央区。各朝向的窗墙比:北向 0.62,西向 0.55,南向 0.64,东向 0.59,体形系数 0.12,整个建筑物平均窗墙比0.6,假设新风系统按层划分。 3.2 窗墙比的影响 从采光、建筑艺术和室内人员感觉角度考虑,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往往偏高,从建筑节能角度,宜降低窗墙比,为分析窗墙比的影响,将窗墙比的取值范围加大,以分析影响大小。计算结果见以下各表。表中数据为计算条件下的耗能量与参照建筑耗能量之比。

对“节能建筑不节能”案例的分析(点评 )

点评: 这篇文章虽然有一些片面性,甚至有点“耸人听闻”,但是主基调挺好。 好在尖锐抨击了当前一种很不好的倾向:盲目“追新”、“标签化”。因为这种倾向实在有点“祸国殃民”! 这篇文章的片面性在于:一是只针对住宅,二是只针对北京地区的夏季能耗。 北京地区的采暖度日数(HDD18)高达2699℃·d,而空调度日数(CDD26)仅为94℃·d(采暖度日数的3.5%)。讲能耗,不能只讲夏季能耗。 显然,北京地区住宅的采暖和空调形式,应以长达4~5个月周期的冬季采暖舒适度为主。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对于顶多只有1~2个月周期、且不需全日保证的夏季供冷空调,当然是分体空调最省钱和节能。住宅采用集中冷源和供暖供冷采用合用末端并不好,近年以来,开发商和业主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几个较大开发建设项目,也听取了我的建议,确定为散热器采暖加分体(或VRV)空调的方式。 此外,我早就指出,集众多建筑节能技术于一身的节能样板楼那种还在被热炒的集中空调方式,虽有可取之处,有些“创意”也可供借鉴,但千篇一律就不对了。何况,它还有若干致命的缺陷,例如:集中冷热媒系统供回水温差过小致使循环流量过大,不管是否需要集中新风固定不变(无人也照送不误),以及室温不能自主选择等。 张锡虎 2009-10-16 对“节能建筑不节能”案例的分析 李兆坚1,杨爱丽2,张晓航1,郭涛1 (1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2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摘要:实际调查结果发现: 一栋采用众多建筑节能新技术的节能住宅楼的夏季空调能耗指标却是非节能住宅楼的14.6倍, 对该“节能建筑不节能”典型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建筑节能技术的“堆砌”不一定能达到节能效果,并可能使建筑空调能耗大幅度增加, 盲目跟风、“追新”可能会产生出高成本、高能耗的“节能建筑”。另外,目前建筑节能评价方法亟待改进, 应注重对实际节能效果的考核, 用调查数据说话,并加强对各种建筑节能技术适用条件的研究,防止建筑节能工作的“标签化”现象。

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浅析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

内容摘要 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本文以国内、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并详细列举了所应用的各项节能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国内外成功项目节能技术 Abstract: Green architecture is to provide mankind with a healthy, comfortable working, living, active space, while achieving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with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gives some exampl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green building projects, and liste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in details. Key words:green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project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目录 1.绿色建筑的定义 (4) 2.绿色建筑的发展 (4) 3.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 (4) 3.1 住宅建筑——聘望骊都华庭(1、8——15号楼)[2] (4) 3.1.1 项目概况 (4) 3.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5) 3.1.2.1 活动外遮阳 (5) 3.1.2.2 空调系统 (5) 3.1.2.3 排风热回收系统 (5) 3.1.2.4 雨水回用系统 (6) 3.1.3 项目小结 (6) 3.2 公用建筑——绿色建筑科技馆[3] (6) 3.2.1 项目概况 (6) 3.2.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6) 3.2.2.1 被动式通风系统 (6) 3.2.2.2 外围护系统 (7) 3.2.2.3 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 (7) 3.2.2.4 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 (7) 3.2.2.5 水系统规划设计 (8) 3.2.3项目小结 (8) 4. 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 (8) 4.1 BDP曼彻斯特办公楼(BDP Manchester Studio) (8) 4.1.1 项目概况 (8) 4.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9) 4.1.2.1 自然通风系统 (9) 4.1.2.2 低光能排放 (10) 4.1.2.3 建筑屋顶 (10) 4.1.3 项目小结 (10) 5. 结语 (11)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作者:王诗源班级:0801402 学号:11 邮箱:429280182@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108347.html,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建筑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文章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原则,并就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能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

被动式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被动式节能建筑是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自身的布局、材料、做法等契合气候辅以空调设备间歇运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技术。区别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将室内空间与自然相隔离,再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创造宜人环境的做法。采用的做法是尽可能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使建筑最大限度地适应周围环境。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规划用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97.7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7%,属于一类办公建筑。建筑分为A、B两栋,A栋为四层,B栋为2层,A栋设半地下层车库。建筑布局开敞自然,借鉴岭南建筑庭园、天井与冷巷等空间手法和被动技术,营造了一系列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创造了步移景异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以低造价、普通材料、适宜技术满足现代功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绿色建筑。 一、屋顶绿化 屋顶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有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消弱城市噪音能诸多作用。 广州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大面积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占绿化面积49%,起到了保温隔热和调节室外热环境的作用。不仅使屋面产生隔热作用,还让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生态节能的作用。 二、节能立面 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采用了垂直绿化的方式。项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为山坡所遮蔽,绿化率高达67%,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为40193平方米,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面积比例高达84%。 项目还种植了乡土植物。利用开挖地下室的土方,采取削高低平衡土方的方法,创造性还原以丘陵自然地貌的场地,并辅以岭南气候植被,达到嵌入自然环境中的地景式建筑形象。主要的乔木有细叶榄仁、香樟、凤凰木、细叶榕、垂榕、粉单竹、黄金间碧玉等等。 建筑物南北向布置,利用坡地地形,使建筑物西侧立面被山坡所遮蔽,避免了建筑西晒造成额外增加的能耗问题。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模块,屋面采用大面积种植屋面的做法,外窗采用Low-E玻璃,配合地面景观植被设计,有效降低建筑室外温度和热岛效应。

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一、何谓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进行广泛的实施。(三)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综合性系统节能的目的绿色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利用空气处理、尽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优化完善自然通风设计等诸多综合系统,整体性多方位地进行优化与系统整合。将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机地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科学系统地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当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当其冲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从当前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来看,节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术的绿色建筑系统,一般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 (四)充分利用洁净丰富的太阳能天然能源就目前而言,太阳能为目前已开发的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极为洁净和廉价等诸多显著优点。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相对还是十分丰富的,浙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0~2100小时。这为我国开发利用洁净的太阳能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制约着太阳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在于其能量转换率过低,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论文全文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爱清韩涛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王冰 摘要:介绍了申报二星级绿色建筑需要完成的节能项目,列出了主要的节能设计指标,可以对其它绿色建筑提供设计、施工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环保、无害、低碳、可持续发展。 1 项目设计背景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目的。经项目申请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对“生态谷”12号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的12号楼将成为东营市第一栋“绿色建筑”,山东省第二栋二星级“绿色建筑”。 该建筑的建成与使用将对东营市低碳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极大地提高东营市建筑节能设计和节能技术应用水平,为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生态谷”项目是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包括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企业研发总部、院所合作基地、企业孵化社区等内容的高新科技园区。“生态谷”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03左右,建筑密度21.6%,绿地率36.7%,基建投资5.4亿元。园区规划合理,建筑造型优美。场地建设与选址完全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室外绿化物种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总体规划秉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为本建筑申报绿色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平面图与鸟瞰图如下: 王爱清 1963.4,本科,高工 邮编:257091 东营市府前街98# 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Wangaiqing618@https://www.360docs.net/doc/9f10108347.html, 联系电话:0546-8332370-630

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_0

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当今社会,能源使用越来越紧张,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能耗占比突出,也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关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节能设计理念逐渐回归,这源于设计师对于现代文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反思,也是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回归的表现,节能设计也成为今后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节能理念;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伴随着建筑业的逐步发展,能源越来越紧张,建筑节能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我国建筑节能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此外实现建筑节能的普遍性,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可以有效缓解。如何在既保证建筑居住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又使得我们居住得更为舒适、健康、环保节能,这将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采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建筑节能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强对于建筑设计节能化以确保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当中将节能设计有效应用,在一定意义上就能够提升建筑的效益性。 1 节能概念及其必要性分析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功能以及生态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现阶段,建筑业同样面临着改革创新的挑战。目前,对于我国工业结构的发展而言,伴随生产的不断加大,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中最基础的建设内容就是建筑行业,为了促进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生态水平[1]。而节能建筑属于满足建筑基本功能前提下所出现的生态性发展的产物,实际上以节能理念为依据,以环境气候为导向实现建筑设计的工作,同时利用建筑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区域,进一步对建筑诸多方面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其中主要包含风向设计、间距参考以及太阳辐射的运用。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理念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完成经济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综述可知,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理念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2 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 2.1 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 在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重点分析建筑的整体布局以及规划。因绿色建筑对于环保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必须与建筑的具体环境相联系。实际上就是为

方案设计 ——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第十章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部适用 2014年9月版 适用应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重庆地区 10.1设计依据(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增减相关设计依据) 10.1.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 10.1.2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10.1.3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 10.1.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1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09 10.1.6 其它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 10.2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XXXXX,属夏热冬冷地区。项目居住建筑部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公共建筑部中,xxxx号楼为三层商业用房,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相关规定。(界定适用标准) 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总建筑面积39856.56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面积29868.54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9988.02平方米。(描述项目情况) 10.3建筑专业 10.3.1总平面布局(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总平面布置主要采用东南向的错列式布局方式,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有效利用太阳日照,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10.3.2围护结构主要保温材料及热工性能(下表为案例示意,其他材料选择见附表1) 主要保温材料及其主要热工参数表 10.3.3节能安全防护 10.3.3.1主要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

国外节能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校园: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 项目概况:朱比丽新校园项目设计的确定是通过1996年的一次竞标,诺丁汉大学的意图是将这一新校园塑造成为英国中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范例。最终,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Michael Hopkins&Partners)的设计以突出的生态设计特 征胜出,其最后的实施是与结构工 程公司阿热普(Ove Arup & Partners), 景观建筑师麦卡锡(Battle McCarthy)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于1997年底动工,1999年12月由女王正式为其揭幕开放使用,其总造价约五千万英镑。经过两年九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2001年,这一项目成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杂志的年度可持续性奖得主(RIBA Journal Sustainability Award)。 项目设计 项目的基地距主校园约有一英里,通过自行车和公交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到诺丁汉城市中心。约12公顷的月牙形基地是在原有的自行车工厂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利用的。 这是对英国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实践中的体现,即鼓励对位于城市中的工业等废地的充分再利用。基地的环境条件很具有挑战性:东北面是巨大的工业仓储设施,而在西南面则是典型的英国郊区住宅;如何有机的衔接这两个完全不一致的城市肌理,是面临的首要问题。霍普金斯的设计是建造一沿基地自然弯曲的水体,从而起到软化边界和缓冲的作用。校园的主要建筑体块也因此沿一线展开,并由一架空廊道贯穿;建筑群体的背面则由一林荫道连接,并与基地的两个出入口连

通。 整个新校园约4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供2,500个学生使用。位于基地中央,“漂浮”在水面上的螺旋倒锥形建筑物是校园的信息中心,包括图书馆和计算机设施,是整个校园的视觉焦点;考虑到无障碍设计,建筑内部不设楼梯,完全由一螺旋上升的坡道和位于中央的电梯贯通。与信息中心相对的建筑体块是中心教学与服务设施,包括银行,学生会,和倒插在中庭中的一300座的会议演示厅等。 在这一中央建筑体的北侧,带有两个中庭的建筑体块为商业学院使用;南侧并联的三个带有中庭的体块为教育学院使用;位于中央的大中庭是开放式的学生餐厅及多功能使用。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

浅析建筑节能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城市每天都发生着翻覆天地的变化,建设规模的扩大对能源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能源紧缺的现状不但没有得到缓解,相反还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对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源消耗中,建筑消耗的能源占重要部分,所以为了节约能源,应注重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文章从建筑节能入手,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并对建设节能设计的思想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标签:建筑设计;节能;重要性;途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规模得以快速扩大,一幢幢建筑每天都在改变着城市本来的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建筑除了本身自有的功能外,多是为满足人们的所需而建设的,目前人们对环境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清楚了环境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开始意识到建筑本身巨大的能耗,所以建筑的节能设计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通过节能设计使建筑自身对能源有了合理的利用,使能源达到最佳的配置,从而保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实现节能的要求,在当前的建设设计中,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并不是被动的去节约能源,而是在建筑过程的本身,积极的采取措施以达到有效的利用能源,建筑中对能源的消耗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同时这部分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比重也较大,因此为了在建筑中对能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节能设计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重点。 2 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2.1 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越来越重视到环境的重要性,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城市建设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如何即能保证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又能保证资源保护的需求已成为当前业界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能源的短缺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能源的滞后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近年来建筑行业高能耗建筑的兴建,更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加快实现建筑的节能设计,实现建筑节能,这才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2.2 是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需要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 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在广大学者和政府的多方努力下应运而生.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维基百科将绿色建筑表述为:通过在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仔细与全面的考虑,以提高建筑在土地、能源、水、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建筑对人们健康以及周边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认为绿色建筑追求的是如何实现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到运行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对环境造成危害总量最少,同时居住者和使用者有舒适的居住质量.评价体系分5个方面:合理的建筑选址(sustainablesites)、节水(waterefficiency)、能源和大气环境(energyandatmosphere)、材料和资源(materialandresource)及室内环境质量(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该标准 成为绿色建筑实践与设计的有力推动者. 读解绿色建筑,其涵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小且高效率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里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可持续建筑物. 2绿色建筑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遵循以下原则: 1)和谐原则:建筑作为人类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由于其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和影响,其自身系统和谐、与环境关系和谐便成为绿色建筑特别强调的

医院综合节能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医院综合节能解决方案及案例分析 行业:其他节能电器 收藏本文 2011-12-24 现代医院建筑是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对改善医疗条件的要求愈加迫切,医疗改革的推进,医院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改善病人就诊环境、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技术手段考虑,许多新建的医院建筑对空调、供热设备的自控管理、安保及计算机网络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医院设计有宾馆化的趋势。医院建筑是所有建筑中使用功能最为复杂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医院功能还将进一步增多。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医院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对医院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对工作环境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医院的能耗也不断上升。以一家传统型综合医院为例,其日常能耗中,电力消耗最大,主要用于照明、电梯、空调和通风等设备。其次,医院还以燃气、重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用于供应蒸汽、热水、消毒、洗涤、厨房以及冬季供暖等。 深圳共有综合医院近三百家,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中推广节能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据我协会调查统计,深圳市全市各大医院的平均节能潜力在25%以上。以我们2002年做的市政府节能改造示范单位——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为例,该医院共投入改造资金48万元,改造前后期实地测算数据显示,通过系统的节能改造,医院年节省能耗开支达42万余元。其中空调主机系统比改造前同期节电30%,循环系统节电率达35%以上,月平均减少开支4万元左右。照明系统节电率%,月平均减少开支5千余元,且安装T5节能型荧光灯管后,照明亮度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全院医护人员和患者普遍反映良好。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节能改造,在提高医院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医院的空调照明环境整体舒适度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我国建筑物单位能耗很高,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物单位能耗是他们的2~5倍。水、电、空调、蒸汽、医疗气体作为维持医院运作之基本要素,其中以电力和医疗气体最重要,若二者之一中断,便会立刻危害到病患的生命,所以公用系统为医疗作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 “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报告

绿色建筑报告题目:墨尔本CH2建筑分析 班级:14建筑本1 姓名:龙菲菲 学号:14111518139 指导教师:吴垠 2016年11月12日

目录 1.项目简介............................................................... - 1 - 2. 项目理念.............................................................. - 2 - 3. 能源利用.............................................................. - 2 - 3.1建筑平面.......................................................... - 2 - 3.2建筑立面.......................................................... - 4 - 3.2.1北立面........................................................ - 4 - 3.2.2南立面........................................................ - 6 - 3.2.3东立面........................................................ - 7 - 3.2.4西立面........................................................ - 7 - 3.3建筑剖面.......................................................... - 9 - 3.4冷却降温.......................................................... - 9 - 3.5采光照明......................................................... - 12 - 4. 材料选择............................................................. - 12 - 5.结语 ................................................................. - 1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