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疾病对应的心理原因
各种疾病与心理活动的对应规律

对依靠这个概念存了不平心理。
50、背部热
为没想到的好事而高兴的心理。
51、背部凉
为没想到的坏事而担心、怕的心理。
52、背部麻木
为自己的或别人的不知道以后会出现什么麻烦的事,而忙乱的心理。
17、白内障
不愿意看的事还要看而引起的心理压力。
18、复视
对以后的事弄不准的心理。
19、眼球震颤
对烦看的、不愿看的人、事、物,有强烈的反感心理。
20、眼睛肿
自己认为不好的事怕别人看见的心理。
21、视物有白点
心理原因:总想看一个目标,而没看见的心理。
颈椎病症的心理对应规律---------(22-37条)
25、头不能昂
求人时不舒服,与服软概念有关。
26、低头时痛
对低头认输的人的不理解,认为做人不能低头,或者和低头有关的一些事,这类人不服气、不认输,低头时脖子痛。
27、往左转头时痛
对假、大、空存信息,对左派的或某男人不转弯、不灵活的看法,对住房、办公桌等位置在左侧的人、事、物、动物的不平心情导致。
胸背部位病症的心理对应规律(4)----(38-54条)
38、胸腔病症
胸腔整体与房间相取象,遇到胸腔不适,首先应想到与房间有关的事情和心情。
39、前胸部位疼痛
与你的竞争对手有关,既然是“争”就有奋劲、较劲、暗中使劲、惟恐落后的心理,同时产生的急、气、恨情绪就是使你前胸部出现疼痛的原因之一。
头部病症的心理对应规律(1)-----(1-11条)
1、头部疼痛
主要是对长辈、领导、崇拜的人、害怕的人、高处的人、高处的物体或凶猛的动物等产生过急、气、恨、怕的心理和表现。
定-吴珺-第三章 心理应激及心身疾病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一个人面对心理冲突、挫折、烦恼等心理压力时,会体验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及行为反应。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困惑更多,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受到挑战。
应激(stress)一词原意是一个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从医学的角度,一般把心理应激定义为:当个体觉察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心理应激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人们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必要条件,是人们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应激水平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则有损于身心健康。
二、心理应激的过程心理应激是一个外界环境与机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应激源、中介机制、应激反应和应激结果四个部分。
(一)应激源应激源是指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的统称,是引发心理应激的原因。
根据应激源的不同性质,可分为:1、躯体性应激源指作用于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
如高温、低温、噪音、疼痛、损伤、病原微生物和疾病等。
2、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人们头脑的,能引起机体心理失调的某些事件。
包括不良的预感、工作压力、人际矛盾、心理冲突和挫折等。
3、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改变所造成的刺激。
如迁移异国他乡、留学、南北迁移、名族文化不同所产生的不适应等。
4、社会性应激源指来自社会方面的刺激因素,如重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动、天灾人祸、战争、婚姻家庭危机、重大生活事件等。
(二)中介机制应激源可以是客观事件,如疾病,也可以是个体的主观产物,如不良的预感。
刺激物是否会使个体产生心理的失衡或不适应的反应,取决于中介机制的作用。
中介机制指介于应激源与反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中间环节,其中察觉、认知与评价是关键因素。
1、觉察个体是否觉察到来自环境或机体内的威胁叫做觉察。
七种常见心理疾病的成因、病症、疗法

七种常见心理疾病的成因、病症、疗法一.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
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
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
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什么叫强迫症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或被称为强迫性障碍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临床以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简介强迫症(英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强迫症患者种神经症。
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一般认为每五十个人中就会有一人得过强迫症,比如英国就有100多万强迫症患者,青少年患病率很高,一般认为青少年时期患强迫症在成年前都可康复,国外报道发病率为2%,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发病率至少10%,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别,随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宅男宅女们,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孤独的面对电脑也很容易在特定小事上出现强迫心理的种子,预防强迫症需要有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经常参加团体社交活动。
儿童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类,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
在儿童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本症多见于10-12岁的儿童,患儿智力大多正常。
强迫症也可能与肛门滞留人格有一定关系。
成年强迫症患者强迫思维比青少年来得更明确复杂和深入,在强迫思维刚萌发时应该尽早关注并治疗,一般可以很快摆脱回复正常,但是刚开始时如果得不到身边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受到来自朋友和亲人排斥和伤害,患者大多都会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产生有生以来的孤独感,远离社会,憎恨自己,脾气暴躁等心理,这失控的联想强迫思维和多种压力下随时间的流失会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从而让病情越来越加重,产生更多附属心理疾病,例如抑郁症等,部分患者如果长时间无法改变自己,在自我强迫、家庭、社会多重压力下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发泄后果,比如家庭暴力、报复社会或自杀,因为强迫症强迫到一定程度,自身可能会认为死才是唯一的解脱,一年全球因强迫症引发自杀不在少数,近几年来国内心理学家彭博士发现“爱”也是一种强迫症的种子,有些人为了保护自己家人比如可爱的子女,在与溺爱的子女日常生活中慢慢的患上强迫性洁癖,不让外面感觉有毒或细菌的脏东西和宝贝的子女联系上,每次回家要大洗,手机也要用湿布擦到安心为止,严重到钱也给洗了,不把半点脏东西带回家,间接沾在子女们的身上,这种强迫症的患者是现代超有爱心超细心类型,对脏的东西进行了很深入的联想研究,对家人的保护到了极度紧张的程度,他可以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家人的安全,但这种强迫的痛苦心理却大多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强迫症患者的某些思维和行动在常人的眼里感是没必要的可笑的,希望更多正常人设身处地的替患者想一想,没有人愿意身不由心的去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想不愿意想的事,强迫症是很顽强的心理疾病,需要家人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严重的患都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疗,其间的意志随时会坍塌对治疗产生不信任感,而病情复反复。
15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

15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马梁红;唐柳云;李佑琳;韦真理;吕桂芬;骆桂秀;别剑子;曾兆良;易宏;易平;梁树成;肖文;谢剑;李娟;周柳艳;朱艳华;赖沙毅;佘军红;刘卫;史清秀【期刊名称】《柳州医学》【年(卷),期】2002(015)003【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中一些常见心身疾病成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特征,帮助临床在防治心身疾病中寻找有效的途径。
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等组成定式问卷,对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糖尿病、偏头痛、复发性口腔溃疡,颞颌关节紊乱病、慢性荨麻疹、湿疹、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肥胖症、支气管哮喘等15种心身疾病各病种100人,共1500人,并选择健康体检人群中的1500人,据上述各病种的例数、年龄、性别、职业等相匹配作为各病种的对照组,均进行上述问卷调查及两组对比研究。
结果:①EPQ调查除了单纯性肥胖外各种疾病组N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性(P<0.05)。
②SCL-90调查15种疾病中焦虑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5)。
③SDS、SDS调查除过敏性鼻炎和单纯肥胖症外13种心身疾病焦虑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甲亢、糖尿病、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抑郁自评得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
④DSQ调查在15种心身疾病的防御方式方面,除偏头痛、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外,其余12种心身疾病的抱怨得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⑤SSRS调查原发高血压、冠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偏头痛、甲亢、支气管哮喘、颞颌关节紊乱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社会支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偏头痛、甲亢、支气管哮喘、颞颌关节紊乱病、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各种疾病对应的心理原因

1.头疼:对父母、领导、单位、名人不服气、埋怨,背叛师傅,与丈夫较劲。
2.颈椎病:对父母、领导、单位、名人不服气、埋怨,背叛师傅,与丈夫较劲,性格倔强。
3.心脏病、心肌炎:爱兴奋、激动,爱提劲,爱执著,认真。
心绞疼:爱心疼别人。
心脏跳动间歇:心理害怕重要的事情停下来。
4.脑血栓:爱较劲,看不起别人,爱生气、管闲事,不服气服从领导,重男轻女,执著自己的见解,主观,对别人不服气。
5.气管炎:和外界不交流,饮食上吃得多。
6.痰多:饮食过多,爱吃刺激食物(辣椒、蒜),说话过多,废话多,烦别人废话多。
7.鼻炎:与别人不爱沟通,左不通与父亲不沟通,右与母亲不愿沟通。
8.眼睛涨痛:看不管别人,爱发牢骚。
9.心肺病:操心过多。
10.肾病: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主聪明,技能。
恐伤肾,害怕,做背人的事,受惊吓,做事过于谨小慎微。
11.腰间盘突出:肾不通,肾虚。
治疗先调肾,爱生气,脾气倔,硬撑着去做。
12.腰疼:与肾相关,不夫妻,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折服。
性格过直,坐不直。
13.尿频:由前列腺炎引起,爱着急,害怕出事,后悔过去的事。
与尾椎有关,第三尾椎不通。
14.尾椎不通:总怕做事结果不好,怕带来后患。
15.颈椎不通:总怕做事开头不好。
16.月经过多:怕做女人认为自己付出过多,心理不平衡。
17.月经过少:爱担心孩子、丈夫等。
18.子宫癌、肌瘤:生气,尤其是生闷气,与性有关,处于性被动,心理不平衡,对性关系反感,对性开放的人看不惯。
19.痛经:寒症,心理害怕,子宫生寒气,怕黑,怕高,怕冷,怕有病,怕怀孕,怕来月经。
20.乳腺增生:心眼小,爱生气,爱出名,爱惹人生气。
与心脏有关,第五胸椎不通。
21.肝病:怒伤肝,发脾气。
22.甲肝、肝癌:生气,发怒。
23.乙肝:觉得自己窝囊。
24.脂肪肝:吃得油腻。
25.胆结石:生气,生闷气,爱争辩,想不开,憎恨别人,让别人生气,较劲。
26.颈椎管狭窄:对领导、名人、师傅、父母不服气。
27.心窝堵:有事窝在心里,放不开。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一、什么是心理应激?心理应激,又称为心理压力,精神应激,或者精神压力。
人是社会动物,不能离群独处。
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可以存在各种精神刺激事件,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战争、洪水、地震、空难、海难、车祸,恐怖袭击,尤其是从未见过的可怕新的传染性疾病,更容易引起人们强烈的急性精神创伤。
心理应激是最早由著名生理学家塞里提出为了说明较强烈的刺激,易引起身体内稳态的变化。
有了心理刺激,就会有心理反应。
弱刺激引起弱反应,强刺激引起强反应,呈现正相关,当刺激强度增加到某种程度,反应强度即达到了最高值,超过这个界限的刺激度称为超强刺激,此时身体出现反应的强度不再增加,甚至反而下降。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也有此种现象,例如小的损失引起轻度不愉快,大的损失引起极度悲痛,而极大的损失却可引起情感麻木状态,而不是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动物实验表明,当面临新异的、不规则出现的、不能控制不能预测的、非常强烈的、不符合个体需要的厌恶刺激时,容易出现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皮肤接触荨麻叶时,立即出现荨麻疹,接触枫叶时不出现荨麻疹。
令被试掩盖双目,皮肤上真正接触的是枫叶,但告诉他接触的是荨麻叶,结果局部出现了荨麻疹。
这个例子说明言语刺激的作用胜过了物理刺激的作用,同时也证实了语言刺激可以直接引起身体生理反应。
我国古代中医学对“心身关系”的精辟论述《内经》提出五脏常因情志大过而伤,引发疾病;而五脏虚实病变也可累及情志,导致心神失调。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不节则伤脏”则明确提出情志过极会伤及内脏。
《素问》具体说明各种情志变化对相应脏器的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悲伤心胞,恐伤肾,惊伤胆”,便是情绪致病的佐证。
可见我国传统中医药也强调精神紧X伤肾的说法,而肾功能的损害可以进一步破坏人体内脏的平衡,引发多种疾病。
评估和测量个体所遭遇的精神刺激事件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
高血压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精选.

高血压病与心理社会因素yuping 【关键词】高血压病、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特点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以后中、老年,是以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病程漫长,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发现这也难以坚持长期治疗。
同时,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爱的以为最危险同时,高血压也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爱的以为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发展至晚期,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的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心脏衰竭、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1】一、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心理社会相关因素)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近年的研究虽有较大的进展,但仍未完全清楚。
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
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
人的个性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易患高血压病。
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已被划入心身疾病范畴。
【2】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的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一)社会环境应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城市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黑人高于白人。
在城市高应激区(社会经济状况差、犯罪率高、暴力行为的发生较多、人口密度较高、迁居率和离婚率较高的地区)居民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较高。
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以及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环境,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病率升高的因素。
如在高应激水平下工作的空间交通管理员和纺织工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较高。
动物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环境应激在高血压病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如果人为地制造环境紧张刺激,使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那么动物也可因此患上高血压。
引起疾病常见的原因有七情

引起疾病常见的原因有七情
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和惊。
首先,喜是指过度的兴奋和快乐,喜欢过度会导致七情不和,破坏人体的平衡,进而引发疾病。
过度的喜欢可以导致心火旺盛,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其次,怒是指愤怒和生气。
持久的怒气不但伤害自己的身体,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过度的怒气导致肝阳上亢,容易引发肝火旺盛,出现头痛、失眠、口干口苦等症状,还可能引起胃病、心脏病等。
忧指过度的担忧和焦虑,琐事过多容易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同时,过度的忧虑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
思是指过度的思虑和思考,容易导致脑力过度使用。
长时间用脑过度会导致脑神经衰弱,出现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悲是指过度的悲伤和悲哀,伤心过度会导致肺气郁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同时,悲伤还可能引发心理障碍和心肌梗塞等疾病。
恐是指过度的恐惧和恐慌,恐惧症状过重会导致心肾不交、失眠、心悸等问题。
此外,过度的恐惧还可能引发慢性胃炎、神经性厌食症等各种疾病。
最后,惊是指受到突然的惊吓和震惊,容易引发心阳亏虚、气郁不舒,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
长期紧张恐惧和惊吓容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
总结来说,七情过度会导致人体内阴阳不平衡,从而引起疾病。
为了保持健康,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避免七情过度,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此外,适当的锻炼、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以及积极的社交活动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头疼:对父母、领导、单位、名人不服气、埋怨,背叛师傅,与丈夫较劲。
2.颈椎病:对父母、领导、单位、名人不服气、埋怨,背叛师傅,与丈夫较劲,性格倔强。
3.心脏病、心肌炎:爱兴奋、激动,爱提劲,爱执著,认真。
心绞疼:爱心疼别人。
心脏跳动间歇:心理害怕重要的事情停下来。
4.脑血栓:爱较劲,看不起别人,爱生气、管闲事,不服气服从领导,重男轻女,执著自己的见解,主观,对别人不服气。
5.气管炎:和外界不交流,饮食上吃得多。
6.痰多:饮食过多,爱吃刺激食物(辣椒、蒜),说话过多,废话多,烦别人废话多。
7.鼻炎:与别人不爱沟通,左不通与父亲不沟通,右与母亲不愿沟通。
8.眼睛涨痛:看不管别人,爱发牢骚。
9.心肺病:操心过多。
10.肾病: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主聪明,技能。
恐伤肾,害怕,做背人的事,受惊吓,做事过于谨小慎微。
11.腰间盘突出:肾不通,肾虚。
治疗先调肾,爱生气,脾气倔,硬撑着去做。
12.腰疼:与肾相关,不夫妻,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折服。
性格过直,坐不直。
13.尿频:由前列腺炎引起,爱着急,害怕出事,后悔过去的事。
与尾椎有关,第三尾椎不通。
14.尾椎不通:总怕做事结果不好,怕带来后患。
15.颈椎不通:总怕做事开头不好。
16.月经过多:怕做女人认为自己付出过多,心理不平衡。
17.月经过少:爱担心孩子、丈夫等。
18.子宫癌、肌瘤:生气,尤其是生闷气,与性有关,处于性被动,心理不平衡,对性关系反感,对性开放的人看不惯。
19.痛经:寒症,心理害怕,子宫生寒气,怕黑,怕高,怕冷,怕有病,怕怀孕,怕来月经。
20.乳腺增生:心眼小,爱生气,爱出名,爱惹人生气。
与心脏有关,第五胸椎不通。
21.肝病:怒伤肝,发脾气。
22.甲肝、肝癌:生气,发怒。
23.乙肝:觉得自己窝囊。
24.脂肪肝:吃得油腻。
25.胆结石:生气,生闷气,爱争辩,想不开,憎恨别人,让别人生气,较劲。
26.颈椎管狭窄:对领导、名人、师傅、父母不服气。
27.心窝堵:有事窝在心里,放不开。
28.不孕症:爱杀生,烦小动物,特别想要孩子,怕性生活,特别喜欢或烦小孩。
29.十二指肠病:与别人不好好相处。
30.胃病:烦吃某种食物,怕吃生冷食物,思虑过多,操心过度,觉得吃不消。
治疗:我什么都能消化。
31.高血压:心理压力过大,中脉不通,油脂吃的过多,营养过盛,觉得负担过重,爱着急,爱提劲,倔强,看不惯别人,爱挑毛病。
32.低血压:觉得心理压力过大,担心、害怕,怕有压力
33.糖尿病:贪吃,营养过多,心理不平衡,爱生气,着急
34.疼病(有具体部位):爱心疼别人。
35.痛病(只在一个区域):气恨别人。
36.耳聋:打针多了,肾不好,烦听父母说话(分左右)
37.眼睛涨痛:肝能量高,看不起别人,看不惯别人,怕看书。
38.甲状腺炎:心脏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