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台湾问题 范本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

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2)形势与政策有关台湾问题论文篇二《台湾问题与危机管理》摘要:台海危机的实质是中美之间的危机。
一个中国,是中美共识的基础。
和平统一,是中国的目标;不独不统,是美国的目标。
为避免在双方不情愿的情况下因第三者挑动而误判发生军事冲突,中美正在并将继续就台湾问题以及其他国际危机管理交换政策,加强沟通。
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多重措施,推动两岸交流,两岸统一虽然任重道远,但两岸稳定的趋势在未来几年很难改变,并且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一、台湾分裂势力膨胀造成台海局势紧张台湾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就是分离主义或者叫分裂势力。
二次大战以后,成立了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国家都面临着国家统一问题或者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分离主义加剧成为国际政治中显著的现象和问题。
前不久,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省也闹出了独立。
分离现象加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世界上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比如苏联解体后,原来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一转身就变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还有东帝汶,2002年从印度尼西亚独立出来;尽管前面提到的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的状况还不确定,但是冷战后南联盟解体之下也分成了克罗地亚、波黑等好几个国家。
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的统一问题。
这在二战后亚洲涌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比较突出,像20世纪50年代以来朝鲜半岛就一直处在分裂状态;像越南也是,从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到1976年才完成国家统一,十几年间,经历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总之,普遍地来讲,二战后出现的新兴民族国家中有不少国家都存在着分离和统一这样的问题,而且,总的趋势是国家的数量在增加。
与其他国家不同,台湾问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台湾问题是在国共两党内战打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结果,由于外国势力的介入,使得当时败逃到台湾岛的国民党存活了下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岸的中国人在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共识。
台湾问题[5篇模版]
![台湾问题[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0f3c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0.png)
台湾问题[5篇模版]第一篇: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之我见习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最伟大的中国梦。
民族的复兴包括许多的方面,但所有的人不能忽略的一方面就是中华民族重新的大一统,因为没有民族的统一,谈何复兴?在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之后,台湾问题成为了祖国统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台湾与祖国大陆已经分离了60多年,时过境迁,我认为阻碍两岸统一的障碍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形式更为严峻。
尤其是在前刚刚过去不久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惨败,不免又让关怀祖国统一的同胞们心里又多了一丝疑虑,这些年两岸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否会因为民进党的很大可能的两年后的重新上台而毁于一旦?接下来我以我所了解的,以及我思考的来从我的视角来探讨一下台湾问题。
首先,我认为解决台湾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采取一两项有效措施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制定长期的,复杂的,兼顾各方面的政策。
目前我认为台湾回归祖国大陆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障碍(问题的依次越来越严峻)。
第一,台独势力。
从李登辉上台,到陈水扁执政,这些台独分子所采取的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行为无一不对两岸关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如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提出的所谓的“入联公投”。
其次,作为目前台湾最大执政党的民进党一直不肯放弃台独理念,这也为日后两岸关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第二,以美日为首的境外反华势力。
首先对美国来说,美国一直视台湾为其亚太战略上的“一艘永不沉的航母”,并且台湾居第一岛链的要害部位,因此,美国不但和台湾保持暧昧的准盟友关系,还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对中国大陆叫板,暗地里更是扶持台独势力。
短时间看,美国不会放弃台湾,会继续充当两岸关系的“搅屎棍”。
其次就日本来说,台湾遏日本“海上生命线”西太平洋航线之要冲,与中国大陆有领土争端及世仇的日本绝对不会希望看到中国的统一。
更甚者,有很大的可能,假如中国大陆决定武力统一台湾的时候出兵。
最后,对于国际上追随美日的一些反华势力的小喽啰,他们同样不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统一强大,在两岸关系处处使绊,如近年来,热比娅,**等一些流窜于国际社会的“汉奸”与台独势力蝇营狗苟。
新形势下对台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形势下对台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政府,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请允许我简要回顾一下过去一段时间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政府始终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形势下,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深化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互信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继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消除疑虑,推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具体来说,我们要: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我们要共同努力,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2. 两岸领导人会晤机制常态化。
我们要保持两岸领导人会晤机制,加强高层交流,增进互信,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3. 两岸交流合作机制化。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两岸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经济文化交流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两岸关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深化经济合作。
我们要充分发挥两岸经济互补优势,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两岸贸易往来,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两岸企业互利共赢;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实现两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2. 扩大文化交流。
我们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具体措施包括:举办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两岸文化人士互访,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
三、加强社会民生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社会民生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
台海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

台海形势与政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台海地区的形势一直备受瞩目。
台海作为一个敏感而复杂的地区,涉及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和实现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台海形势的演变以及相关政策,为解决台海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台海形势的演变台海形势的变化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自20世纪末,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经过多轮高层互访和交流,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得以推进,直接交流渠道的开放也改善了两岸民众的联系。
然而,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台海形势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台海形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台湾的政治态度和趋势,二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台湾方面从一开始就积极推进与大陆的交流与合作,逐渐走向经济融合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两岸之间的敌对情绪。
然而,随着台湾政治局势的动荡和“台独”势力的复活,两岸关系的稳定性面临挑战。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台海形势产生了影响。
随着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台湾成为了一些国家的政治筹码。
在地缘政治格局中,大国对台湾的立场也不尽相同,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博弈。
这些因素使得台海地区的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
台海政策的探讨面对台海形势的不确定性,各方应本着和平稳定的原则,努力寻找解决台海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两岸双方应加强对话与交流,保持现有的接触与合作渠道的开放。
在政治上,应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来处理双方的分歧,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双方争议。
双方也应加强各层级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人员往来和经济往来的顺利进行,为两岸民众的福祉做出实质性努力。
其次,国际社会应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国际社会可以在道义上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经济合作等方式为台湾的发展提供帮助。
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为解决台海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形势与政策 台湾问题 范本

**职业技术学院系部:专业:科目:形势与政策班级:教师:姓名:杜**学号:2010年11月我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统—、繁荣富裕的新中国。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臵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和一切停战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
亟待休养生息的中国,再次陷入全面内战之中,直至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台湾同胞饱受殖民主义的奴役之苦,加之1949年后遭受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军事戒严体制的压迫,希望真正能够自己当家作主。
由于台湾当局长期进行反共宣传,并且由于两岸同胞隔绝了近 4O年,相互交往的时间不长,使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不够了解。
同时,由于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目前还存在差异,一些台湾同胞对台湾经济发达、自身生活水平有优越感。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大多数台湾同胞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希望发展两岸关系,但又不急于统一,希望维持现状。
这种态度将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两岸同胞接触的增加和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而逐步改变。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台湾当局模仿西方,标榜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以来,生出大量弊端,也暴露出种种假民主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黑(道)金(钱)政治”盛行,其中尤以国民党为重。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姓名:***学号:******班级:*********大学**学院2013年11月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
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
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
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
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
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
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及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
进入16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
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台海形势近期总结汇报材料

台海形势近期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的台海形势。
近期,台海地区的形势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
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变化,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台海地区的两岸关系持续紧张。
近期,两岸关系仍然受到了一些困扰和挑战。
台湾方面并未改变其立场,继续坚持“台独”倾向。
同时,大陆方面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遏制台湾的“独立”行径。
两岸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依然存在,使得台海地区的稳定和和平面临一定的压力。
其次,美中台三方关系更加紧张。
近期,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介入再次加剧了台海地区的紧张氛围。
美国继续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并加大对台军事合作的力度。
这种行为被中方视为干涉中国内政,并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警告。
美中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加剧了台海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两岸民间交流亦有所发展。
除了政治层面的变化外,两岸之间的民间交流也有一定的发展。
尽管两岸关系紧张,但两岸民间的交往和合作并未停止。
两岸青年的交流成为了亮点,不少台湾青年通过交流活动了解大陆的发展和机遇,促进了两岸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这种积极的民间交流对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近期两岸问题上的外交斗争日益激烈。
台湾方面积极寻求国际支持,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争取国际场合的发声权。
例如,美国等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声援与支持,使得两岸问题的争端更加激化。
然而,大陆方面采取了坚决的外交斗争态度,通过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综上所述,近期台海地区的形势持续紧张,政治、军事和外交层面的纷争不断加剧。
虽然两岸关系紧张,但两岸民间交流发展出了一些积极因素,有助于缓和两岸间的紧张氛围。
然而,美中台三方关系的紧张仍是台海地区稳定的主要障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以上是我对台海形势近期的总结和分析,谢谢大家的聆听。
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大家提出。
谢谢!。
两岸局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两岸局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目前,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两岸局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喜欢!两岸局势及其未来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初探》摘要: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本文从两岸关系的新形势出发,提出应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平;合作;交流一、目前两岸关系的新形势。
(一)2008年两岸关系开始走向和平发展自2008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由过去近60年的紧张对抗转而走上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在政治上,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重新执政,马英九当局承认“九二共识”,并延续2005年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两岸开始建立政治互信。
以此为基础,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的事务性协商得以恢复。
在经济上,两岸各种生产要素的直接交流更加密切,两岸经济关系走向正常化,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也加速推进。
在社会与文化交流交往方面,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两岸人民迈入大交流时期,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迅速升温。
两岸关系之所以在短期内实现如此重大的改善,关键是两岸目前都能接受和平发展这一理念,愿意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大陆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积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两岸同心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表示,两岸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应放在共同发展中逐步解决,的历史必然。
可以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走向和平统一的必经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
专业:
科目:形势与政策
班级:
教师:
姓名:杜**
学号:
2010年11月
我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道路,建设一个独立统—、繁荣富裕的新中国。
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臵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和一切停战协议,悍然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
亟待休养生息的中国,再次陷入全面内战之中,直至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台湾同胞饱受殖民主义的奴役之苦,加之1949年后遭受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军事戒严体制的压迫,希望真正能够自己当家作主。
由于台湾当局长期进行反共宣传,并且由于两岸同胞隔绝了近 4O年,相互交往的时间不长,使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不够了解。
同时,由于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目前还存在差异,一些台湾同胞对台湾经济发达、自身生活水平有优越感。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大多数台湾同胞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希望发展两岸关系,但又不急于统一,希望维持现状。
这种态度将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两岸同胞接触的增加和香港、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而逐步改变。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台湾当局模仿西方,标榜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以来,生出大量弊端,也暴露出种种假民主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黑(道)金(钱)政治”盛行,其中尤以国民党为重。
选举中贿选成风,候选人以各种形式隐蔽地或公开地花钱买选票。
这也导致选举费用高昂。
黑道势力大肆介入选举。
一些台湾反对派人士认为,台湾当局领导人是在民主的名义下实行独裁。
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是在台湾重归中国版图后开始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台独”活动是台湾社会的毒瘤,并且始终构成对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威胁。
“台独”思潮与活动的产生有复杂的历史、社会、政治原因,也是美国、日本反华势力支持的产物。
针对“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其中有三场声势浩大的斗争:一是,1995年6月至1996年3月针对李登辉访美,在国际上进行“两个中国”分裂活动所进行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1999年7月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所进行的反对“两国论”的斗争,2002年8月针对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所进行的反对“一边一国论”的斗争。
这三场重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台独”势力。
两岸同胞同宗同文。
台湾文化无论从根源还是从其内容、素质及存地方式和表现形态上,都与中华文化属于同一系统,就其本质而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都分。
例如;在哲学理念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儒家学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主要以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来规范思想和言行。
在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方面,讲普通话和闽南话、客家话等,书写用中文。
在宗教信仰方面,主要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妈祖、关帝君、保生大帝等中国民间神祗。
在风俗习惯方面,主要是福建、广东等地的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以及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各种礼仪等。
台湾的人文历史是地地道道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扩展。
台湾文学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也是台湾劳动人民和文学工作者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1949年以来,台湾文坛上大体存在着三大文学流派,即:乡土文学、现代派文学和流行文学。
“乡土文学”主张,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的语言来描写现实,反映社会人生,面向白己生长的这块土地上的人民。
“现代派文学”主张,文学应该反映时代精神,抛弃传统,进行“横的移植”,即向西方学习,以描写人性、探索心灵为主,寻找自我。
这—派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文艺冲破反共僵化的政治束缚和传统文化的局限,扩大表现领域,丰富表现手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它所表现出的全盘西化、虚无主义和艺术主义上的倾向,一开始就受到了批评。
“流行文学”指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表现手法简单,具有休闲性、消遣性的文学作品,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
台湾现行军事体制,基本沿袭国民党统治集团退据台湾前在大陆时期的军事体制,即“总统”为台军最高统帅,通过军政和军令两大系统领导全军。
在军政系统上,“总统”通过“国防部长”对军队行使统率权;在军令系统上,“总统”通过参谋总长对军队行使指挥权。
除军政、军令系统外,台湾当局还设有“国家安全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规划“国防”安全及“国家”建设等大政方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且迄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统一。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虽然台湾问题尚未最终解决,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
我认为统一台湾最大的阻力就是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大业。
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阻挠我解决台湾问题。
日本、美国反华势力长期支持“台独”活动。
但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那么话说回来,什么叫不能和平统一,现在中国可以说除了美国没有多少国家再说制约中国的事情了,而是谈合作!为什么?想想20年前,中国出门处处碰壁!当中国经济强大到可以在全球经济战略上不得不和中国谈合作的时候,台湾的统一还是问题吗?遥远吗?如果全球经济贸易放弃美元基准,石油贸易可以使用欧元,全世界可以摆脱美元经济,这些都不是假如,因为不只有中国想说这些问题。
所以,不要担心,面包会有的,只是需要努力。
首先祖国肯定是要统一的,这是不容质疑的。
统一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力决定的,100多年的满清是没有实力去解决台湾问题的。
所以。
台湾是必须收回来的。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领土的归属问题道理说通了,可就是你争我夺的,没有定论。
这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截然不同,目前来说,解决的有效方法就是战争,或是谈判,或是边打边谈。
我向来不对台湾短期内(50年)平稳回归抱有希望,分家的儿子焉有亲自回来的道理。
大陆政府对台湾政府一提到独立,就严正声明,就强烈谴责。
没有什么用,但表明了立场。
这种做法我不反对,但也觉得没劲。
前段时间,陈水扁闹的很凶,把两岸关系搞的一塌糊涂。
现在,样子很和气,讲话很斯文的马英九上台了,把两岸“三通”搞好了,缓和了前段时间的矛盾,甚至给两岸关系带来了突破。
这种现象很好,很实际,但我觉得,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讲,这些什么用都没有。
马英九这么一手,大陆政府都不好意思提统一的事了,要是提出来,恐怕被台湾民众指责为别有用心,或操之过急也是有可能的。
就像新当选的黑人总统奥巴马,他也说,我代表的是全美国人民。
马英九也是一样,他代表的是台湾民众,台湾恐怕没有个个想统一的吧,首先民进党就不会。
台湾这个社会,发展几十年,树大根深,俨然就是一个国家。
古往今来,没有统一国土而不流血的,流的什么人的血,流的是壮士的血,流的是阻挠历史进程的人的血,流的是卫道士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