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论文(2)
国际政治 毕业论文

国际政治毕业论文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政治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国际政治研究已成为各大高校重要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国际政治的定义、发展趋势以及某一热点问题的阐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政治的定义国际政治是指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国际政治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同时,国际政治也关注国际冲突的解决方法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二、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政治发展出以下几个趋势:1. 多边主义多边主义是指各国尊重和支持联合国等多边机构,并通过这些机构来解决国际争端和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
目前,多边主义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
2.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和生产网络。
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等方面的交往逐渐增加,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区域主义区域主义是指各地区或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等领域内部集成趋势的发展。
它不同于经济全球化,而是强调地区内部的协作和合作。
4. 全球治理随着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增多,全球治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手段。
国际政治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全球治理体系。
三、热点问题探讨: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的热点焦点之一。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性访问,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定的希望。
首先,需要通过多边谈判来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多边协商,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需求,确保各方的安全和利益。
其次,需要推进朝美关系的改善。
只有在朝美两国的关系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
最后,需要发挥中美两国的建设性作用。
中美两国应该加强协调和合作,共同推动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
总之,国际政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科,其研究范畴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逐渐扩展。
国际政治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成长机遇。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分析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旨在揭示政治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同政治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治力量对经济政策的影响等。
政治经济学家致力于探讨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
全球化为各国经济体系的发展和相互联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政治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以及全球化对国家经济政策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总之,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对我们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政治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经济因素对政治决策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可以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政治经济学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政策的效果,考虑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影响,以及在政治环境中推动经济改革。
另外,政治经济学也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问题。
通过对政治体制对资源分配和社会公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政治经济学可以为各国制定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在实证研究方面,政治经济学家也借助各种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论证其理论框架,并进行政策效果评估。
他们会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寻求实证证据来验证其理论观点。
总之,政治经济学对于理解和解释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至关重要。
它既是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支持的重要学科。
通过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
有关国际经济形势分析论文(2)

有关国际经济形势分析论文(2)另据最新资料,俄罗斯政府普京2010年6月透露,俄罗斯经济几乎达到了危机前的发展速度,约为2008年的99.1%,发展趋势良好(而世界银行预测,只有到2012年底俄罗斯实际GDP才有可能达到危机前的水平)。
当然,2010年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价格的有利变化、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银行信贷紧缩缓解、就业增加和居民消费增长等多种因素。
综合起来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经济会继续呈现向好的积极态势,这是因为:第一,俄罗斯中央银行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银行增加对实体部门的贷款。
由于俄罗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改善流动性,银行部门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大大降低。
而且,为刺激经济复苏,俄罗斯央行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13次小幅下调再融资利率,2010年四次降息。
俄罗斯普京2010年5月21日指出,目前俄罗斯央行再融资利率位于8%的历史低位(实际上自2010年6月1日,俄罗斯央行确定的再融资利率为每年7.75%),主要利率水平已从金融危机时期的高达25%降至11%—12%,次级贷款利率降至13%—14%,2010年银行贷款预计增长5%—10%(而俄罗斯央行行长伊格纳季耶夫则预测2010年俄罗斯银行业贷款将增长15%)。
普京相信,俄罗斯银行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问题[13]。
他表示,俄罗斯银行系统已经摆脱了危机风险,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扩大对经济领域的贷款规模,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支持贷款的增长。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俄罗斯银行持有2万亿卢布(约合640亿美元)的流动性资产,其中一半是以中央银行债券形式持有的。
俄央行表示,自2010年6月以来,俄罗斯银行业的投资积极性显着增长,对实体部门的贷款增长趋势明显。
第二,俄罗斯经济能够摆脱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财政预算政策。
普京于2010年4月20日在国家杜马就2009年的政府工作作报告时表示,政府采取的财政预算政策帮助经济较为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危机最危险的阶段,摆脱了经济衰退,同时政府也成功地避免了财政崩溃,而且这是在预算开支增加27.4%、收入减少29%的情况下做到的。
国际经济与管理论文(2)

国际经济与管理论文(2)推荐文章行政指导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影响热度:会展经济与管理论文热度: 2017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热度:经济学产业管理论文热度: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热度:国际经济与管理论文篇二国际经济环境及我国的对外经济战略一、与现有国际经济制度环境的适应情况全球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区域一体化组织初步建立起全球通行的国际市场规则和行为规范”。
全球化以各国主动参与为原则,各国可以按照本国需要,控制经济国际化的步伐。
虽然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存在不合理之处,但在相关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公开透明的议事规则。
经济相互依赖的格局,客观上要求各国经济往来尽可能地建立在公平合理基础之上。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准备了市场,提供了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各种要素组合形成生产力,在短期内极大地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水平。
由于我国不是主导国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搭便车”的策略,由主导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
我们是本轮经济全球化后来的、有着特殊历史、地缘、意识形态背景的参与者,因此,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在发展方向方面,我国更多是顺应全球化的要求,很少能够按照本国的国家利益,扭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在主导力量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团体,都难以主导我国经济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及先后顺序。
在利益分配方面,全球化的主导国家是最大赢家,他们一方面通过传统贸易和投资渠道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对国际金融领域的控制,以表面上最合理、最文明的方式攫取财富。
(一)相容的主要方面1、国际贸易我国主动顺应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出口长期保持20%以上的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总量扩张的同时,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附加值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得以发挥,新的比较优势不断形成。
进口快速增长,大量国内短缺的技术装备、中间产品,以及能矿资源产品的输入,支撑国内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
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文将主要探讨政治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的紧密联系,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成为必要的工具。
1. 引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政治和经济两个领域。
通过分析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2. 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是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影响。
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经济体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政治格局。
通过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国社会和制度的运作机制。
3. 政治经济学的应用政治经济学的应用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
首先,政治经济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通过分析政治和经济关系,政府可以更准确地制定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其次,政治经济学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进行风险分析和决策。
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此外,政治经济学还对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秩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政治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并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
4. 结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通过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制度的运作机制,为政府决策、企业投资和国际合作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方法。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继续深入探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Smith, A. (1776). The Wealth of Nations.- Marx, K. (1867). Das Kapital.。
政治经济论文

政治经济论文一、政治经济学的现状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国家内部经济政策扩展到国际经济关系、全球治理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国际经济形势、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治经济学的挑战尽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实证数据来支持理论分析。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非经济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支持理论分析。
同时,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将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非经济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等相结合,以更全面地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国际经济形势、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注重实证研究,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等非经济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论文一、政治经济学的现状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国家内部经济政策扩展到国际经济关系、全球治理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国际经济形势、制定经济政策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治经济学的挑战尽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实证数据来支持理论分析。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

自苏联解体以来的12年中,俄罗斯经济走过了剧烈下降和快速复苏这样两个对比鲜明的阶段:1991~1998年连续7年的衰退和从1999年以来连续5年的回升,俄罗斯经济跌宕起伏的曲线,不仅表明俄罗斯是个“谜”,也再一次告诉世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并不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谈到俄罗斯经济近年复苏和回升的原因时,不少人认为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帮了俄罗斯的忙。
应该说,作为能源大国,石油出口收人对俄罗斯预算收入和经济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仅从石油价格这一因素来分析俄经济变化则有失偏颇,多年来的改革和调整措施逐步生效同样不可忽视,甚至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1、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清晰化为经济较快的增长夯实了稳固基础,近年俄政府在整顿,建设和完善市场秩序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成功,夯实了经济发展格局和基础。
2、新型市场主体和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大批新型企业开始成长为新的市场主体,其竞争力和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积极作用逐渐体现。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奠定了俄罗斯牢固的市场经济基础,使这些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对增加就业,稳定市场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社会产出、提高投资经营效率、扩大中产阶级队伍,保y89障经济社会稳定等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法制环境完善与行政效率提高刺激丁经济增长,近几年俄罗斯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因议会中亲政府党团势力大增,通过立法的速度也加快丁许多,修改和完善了数以千计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如通过颁布《税法典》和一系列新的税法,到2003,年俄罗斯的税收政策体系已经被认为是世界最先进的税收制度之一,其税负水平也是欧洲最低的,刺激了生产与投资积极性近年通过有步骤地打压金融募头,寡头干预政治。
操纵经济的行为和能量已经降低,促进了俄市场经济秩序朝正常化发展。
俄还在加紧推行《公司行为法典》,在2007年前使所有大中型企业的财务报表与国际标准接轨。
关于经济政治论文两篇(2)

关于经济政治论文两篇(2)关于经济政治论文篇二关于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摘要:全球的气候变暖与能源短缺等问题,使得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出发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我国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区域差异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差异,进而探寻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主要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发展模式Abstract: Climate warming and energy shortage and global issues, which makes the research of low 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main topic of today's society.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develop low - carbon economy but als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low carbon of our country,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effect, low carbon econom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n explore the main path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region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中图分类号:F120.3一、我国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使得低碳经济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学期论文(平时小论文)
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姓名:郝绪彤学号:L10914060
国际贸易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全球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的贸易数额也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国和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
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某国的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也导致一些国家越来越贫穷。
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来越严重。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贸易出口大国,对外贸易差都是顺差,这也越来越引起欧美等国家的不满。
他们开始对中国贸易设置各种壁垒,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本国的进口,促近本国经济发展,给中国与欧美等国的政治关系带来很大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国际政治贸易摩擦经济区域集团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这一浪潮正在席卷着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过程和管理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基础、汇率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体制,关税总协定则创设了多边贸易谈判的框架。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又有了重大的新发展,并显示出一系列新特点,表现为国际分工从以传统垂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水平分工为主;世界商品贸易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生产增长速度,世界贸易额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劳务、货币、技术等服务性市场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世界经济化的发展和加剧,促进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并开始加剧了国际贸易来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影响。
与此同时,为了更有效的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其挑战,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也迅速发展,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各种各样的区域经济合作,构筑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地区依托。
其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合作组织有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组织等等。
这些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经济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二、国际贸易与国家政治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从18世纪开始,欧洲国家开始凭借先进的工业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殖民统治和海外贸易为手段,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世界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世界经济体系。
尽管19世纪末以后,由于美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其经济中心地位仍为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中断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战争结束时,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战胜过重的英法也是遍体鳞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发展起来了。
由于远离战场是他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遭受战火的破坏,而且战时《租借法案》的实施为他的军火生产和过剩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战时的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1.2倍,食物出口量增加了两倍,进口增加了20%,资本输出增加了34.1%。
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让它在二战之后称霸世界,建立了以美国
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定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各国与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从二战之后的美苏称霸世界,到苏联解体,欧盟和日本、中国等的崛起,现在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变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丧失了它在二战后建立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被欧盟,日本等国家赶超。
特别是日本,在二战后由于美国的扶持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使得其在国际的政治地位迅速提高。
而美国由于在国际贸易额出现的逆差使得美国开始实行限制日本等国家对其出口,出台了一系列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让二战后美日等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开始变得紧张。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其每年的GDP的高速增长开始引起全世界的注意,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
这些国家正是中国出口的大国,中国每年都会向这些国家出口大量的廉价的纺织品、钢铁、机电等传统优势产品,而且中国在这些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往往是顺差,这也就越来越引起他们的注意。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领域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自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基本遵循“经济热”“政治冷”,经济关系促进政治关系的发展,政治关系影响经济关系的基本模式。
中美建交以来,由美国所挑起的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惊人的契合度。
中美经济的失衡发展在于美国经济由消费增长带动,而中国经济则由投资增长带动。
在美国政府和居民的消费性借贷的拉动下,其经济呈现财政、贸易双赤字,在中国则呈现积累性的特点,即高储蓄、高投资、高消费、高出口。
两种极端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辐射和放大下导致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
中欧贸易摩擦的增多也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双边政治经济背景。
首先,冷战结束后国际间经济利益更为突出。
就中欧而言,苏联解体使欧盟在地缘政治与安全利益上对中国的需要下降,经济矛盾上升。
其次,欧盟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相对迟缓,使之被迫在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如纺织业)加强贸易保护。
再者,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也大大激发了中国的贸易比较优势,不仅传统贸易商品的出口迅速增长,而且附加值较高的轻工业与机电产品的出口也有明显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这种变动也反映在中欧贸易中,欧方则利用反倾销和进口管理来加以限制。
三、总结
现在由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世界各国的经济关联程度也越来越大,国际贸易额肯定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而增加,而由正所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肯定会越来越严重,各国出于本国的利益,会出台各种各样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业,这就导致各国间的政治关系的不断变化。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political relations among countrie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conomic exchanges around the world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addition, the amou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s also growing, both of which bring in that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ubtle. For one thing,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promo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For another, it has also made other countries become poorer.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ism is growing, too. Chinese trade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exporter, and the poor foreign trade is a surplus, which has also growing the discontent caused by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They begin to set up a variety of barriers to Chinese trade, adopting various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u ntrys’ imports and promot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se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rade friction, economic regional groups
参考文献:
[1]《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赵庆寺黄虚峰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政治经济学》美罗伯特.吉尔平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6年
[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周明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江泽民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晓莉世纪桥2011年
[5].《浅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效应、策略》李阳朱纪忠网哲探索者学刊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