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资源诅咒_问题研究综述_范振婷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及其破解对策的研究综述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及其破解对策的研究综述作者:陈玲燕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1期陈玲燕(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发现自然资源充裕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并非是较快的,甚至相反。
从非制度和制度角度,回顾和梳理了这种“资源诅咒”现象的传导机制,并从政策、环境、产业和人才四方面对破解“资源诅咒”的对策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源诅咒;自然资源;传导机制中图分类号:F124.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6.01.020收稿日期:2015-07-26;修回日期:2015-11-26作者简介:陈玲燕(1989-),女,山西太原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制度理论研究,E-mail:402818749@。
自然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之一,自然资源越丰裕,经济增长水平越高。
然而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表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经济学上将这一现象称为“资源诅咒”。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拥有丰裕的自然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
为什么我国自然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反而陷入资源诅咒?资源是通过何种路径影响经济增长的?许多学者就“资源诅咒”传导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解决方案,这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1.1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非制度性解释一是由于资源会对人力资本投资与创新行为造成挤出效应,从而导致“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
“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是由W M Corden和J Peter Neary在1982年给出的。
该模型的实质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发展中国家由于大力发展采掘业而最终使得制造业衰落,经济增长逐步陷入停滞的现象。
胡援成、肖德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区域间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并进一步验证了人力资本投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决定因素[1]。
资源诅咒假说:一个文献综述

资源诅咒假说:一个文献综述作者:程志强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03期摘要:资源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就是探讨资源繁荣对资源充裕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资源诅咒假说。
关于资源诅咒假说有很多理论文献和实证分析结论。
本文对资源诅咒假说的理论和实证结论进行综述,并且做出相应的评论。
关键词:资源经济学;资源诅咒;资源充裕;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3-0020-05充裕的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增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基本上会强调其正面作用。
通常认为,资本、劳动力与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有着正的边际贡献,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资源贫乏的地区,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资源繁荣期间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积累,有着更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但是,二战后绝大多数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并没有因为这些“神赐天粮”(Manna from heaven)飞速发展起来,尤其是经历资源繁荣(resource boom)后,其发展速度反而低于很多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Auty(1993)[1]将这一悖论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
Sachs 和Warner(1995)[2]对资源充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这一重要且具影响力的研究表明,在控制初始人均收入、贸易政策、政府效率和投资率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多种变量后,自然资源充裕度与经济增长速度成反比。
自Auty(1993)提出资源诅咒假说及Sachs 和Warner(1995)的经验研究之后,关于资源诅咒假说的文献如汗牛充栋,一方面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需要对这一问题作必要的梳理,而且,结合我国当前煤炭资源型地区的发展而言,也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两大类。
资源与激励_一个关于资源诅咒形成机制的文献综述

资源与激励———一个关于资源诅咒形成机制的文献综述许水平尹继东摘要:古典经济学家和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强调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却与此相悖,许多实证分析也证明自然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
“资源诅咒”产生的机制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这种环境会对企业、个人及政府等经济行为主体产生激励,各行为主体在激励下的行为挤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导致了制造业部门的萎缩、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寻租腐败及利益集团间的权力斗争,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资源诅咒;激励机制;经济增长;挤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9-0068-05经济一、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自然资源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是价值创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资源本身不可能制约经济增长。
相反,资源短缺才构成人类社会经济长期增长的制约因素,从全球全人类的视角来看更是显而易见。
资源富裕国所以被其资源诅咒,是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形成,这种环境会对经济行为主体如企业、个人及政府产生激励,各行为主体在激励下的行为导致了制造业部门的萎缩、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寻租腐败及利益集团间的权力斗争,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1.资源福音———古典经济学家与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短缺将会制约劳动生产率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将有幸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
在当时生产的技术特征背景下,土地是被利用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因此,早期经济学家们主要对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马尔萨斯在其著作《人口原理》中描绘了一幅关于经济增长的悲观图景。
马尔萨斯指出,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能增长,因此其他要素的边际产出将会下降,从而产出增长与人口增长的竞赛就像是龟兔赛跑,前者必然落后于后者,人类将处于“陷阱”之中①。
_资源诅咒_国内研究现状述评_谢继文

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资源被消费和挥霍,导致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因此,研究资源诅咒理论和模型,并在中国进行实证研究,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资源诅咒”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梳理国内外“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现状和主要内容;2. 基于“资源诅咒”理论,构建资源消耗模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 利用回归模型等技术手段,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问题进行实证分析;4.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外“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综述: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资源诅咒理论的探讨,分析资源诅咒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危害;2. 构建资源消耗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化进程中资源消耗模型,探究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3. 实证分析:利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数据,运用回归模型等技术手段,对“资源诅咒”问题进行实证分析;4. 政策建议:综合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 文献综述法:梳理国内外“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从而深入理解资源诅咒的概念和主要特征;2. 模型构建法:基于“资源诅咒”理论,构建资源消耗模型,分析资源消耗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3. 实证分析法:利用回归模型等技术手段,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问题进行实证分析;4. 政策分析法:根据研究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对国内外“资源诅咒”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2. 构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模型,深入探究资源消耗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3. 实证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资源诅咒”问题,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4.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资源诅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研究

资源诅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研究资源诅咒是指拥有大量自然资源的国家却无法实现相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中十分普遍。
虽然资源本身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资源诅咒却使得许多国家陷入困境。
本文将探讨资源诅咒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的价值与挑战自然资源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它们可以用来支持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拥有大量资源并不总是意味着国家经济的繁荣。
二、主要影响因素1.价格波动:资源价格的波动对资源出口国家的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资源价格上涨时,国家收入增加,但这也会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对其他产业和出口造成冲击。
而当资源价格下跌时,国家收入减少,可能导致财政困境。
2.资源依赖性:过度依赖资源出口会使得国家经济极度脆弱,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增加。
而且,资源出口可能导致其他行业的相对退化,使经济结构单一化,缺乏多样性。
这样一来,当资源价格下跌时,整个经济体系容易陷入困境。
3.腐败与不平等:资源丰富的国家通常面临腐败和不平等的问题。
资源的开采和分配容易导致政府腐败和财富集中,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和政治动荡的风险。
三、解决方案1.多元化经济:为了减轻资源依赖性的风险,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发展其他产业,提高非资源部门的竞争力。
促进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等其他经济领域的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多样性,提高国家经济韧性。
2.发展教育与技能: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培训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增强其经济竞争力。
资源丰富的国家应致力于培养高技能劳动力,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3.有效治理和限制腐败:建立透明、公正和有效的资源管理制度对于减少腐败和确保资源收益公平分配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资源丰富国家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财富的集中。
四、成功案例分析挪威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却成功避免了资源诅咒的困境。
资源与激励——一个关于资源诅咒形成机制的文献综述

立 。Sc s 在 后 续 的研 究 中将 时 间 基期 调 整 为 ah 等
17 9 0年 ,时 间跨度 调整为 17 — 90年 ,得 到相 同 9 0 19 的结论 ⑤ rnn eg( 0 4 。K o eb r 2 0 )通 过 对 2 个转 轨 经 1
长 速 度 的差 异很 大部 分 可 以 由资 源 丰裕 度加 以解
释 。初级 产 品 占出 口产 品 比例越 高的 ,增 长速度越 慢⑥ 。徐康 宁 、邵军 以 17 — 0 0年世 界各 国经济 9 0 20 增 长速度 的差异 为研究对 象 ,对 资源禀赋 与经济增
长 的相关性进行 了分析 与再检验 ,证明资 源禀赋与 经 济增 长 的负 相关 性 在 S (ah 和 Wa e 各 取 W S cs n rr 第 一个字 母 的简写 )研 究时 间范 围 (9 0 18 17 — 9 9年)
资源 与 激 励
— — 一
个 关 于 资源 诅 咒 形 成机 制 的文 献 综述
许 水平
尹 继 东
摘要 :古典经济 学家和早期发展 经济学 家强调 自然资源对 经济增长 的促进 作 用 ,然而 ,二战
后世界 各 国经济发展 的实际情况却与此相悖 ,许 多实证分析 也证 明 自然丰裕度 与经济增 长之 间存
一
、
资 源是 福音 ,还 是 诅咒
马 尔 萨斯 指 出 .由于 土地 资 源是 有 限 的且 不 能增 长 ,因此其他要 素 的边 际产 出将会 下降 .从 而产 出 增 长与人 口增 长的竞赛就像 是龟兔赛 跑 ,前者必 然
自然资 源是生 产 过程 中必不 可少 的投人要 素 ,
中国“资源诅咒”现象探究

中国“资源诅咒”现象探究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资源丰富的地区理因获得更多的资本积累,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
但从二十世纪后几十年,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丰裕的资源并不一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反而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资源丰裕的国家经济增长远远低于资源匮乏的国家。
例如资源相对匮乏的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用较短的时间步入了高度发达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而资源相对丰裕的非洲、拉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饱受贫穷落后带来的苦难。
经济学界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
一、“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的存在性研究自从美国经济学家Auty(1993)提出“资源诅咒”假说以来,经济学家们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资源诅咒”的存在性进行了论证。
我国学者将“资源诅咒”引入我国内部省区级进行考察,多数认为我国存在“资源诅咒”,只有少数学者认为不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为衡量地区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反差的程度,苏迅(2007)提出了矿产资源贫困指数的概念,即一个地区的矿业产值占全国矿业产值的比重与该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比值。
姚予龙等(2011)提出能源资源诅咒系数,用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的偏离程度。
能源资源诅咒系数具体表示为:各地区一次能源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与各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所有全国产值的比重的比值。
两者从形式上来看,都借鉴了区域经济中区位商的计算方法,用商值来反映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偏离程度。
从内容上来看,前者用不包含油气在内的矿业产值反映资源优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后者用一次能源生产量来反映资源优势,用第二产业产值反映经济发展程度。
笔者认为,单纯只考虑矿业或者能源都不能很好地反映资源的丰裕程度。
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用资源诅咒系数量化资源诅咒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6期2015年12月资源与产业RESOURCES &INDUSTRIESVol.17No.6Dec.2015http ://www .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zycy @cugb .edu .cn收稿日期:2015-06-09;修订日期:2015-09-28;责任编辑:任宝琴。
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11.5426.TD.20151126.1418.036.html DO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151126.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33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1009)。
*通讯作者:吴三忙(E-mail :wusanmang@sina.com )引用格式:范振婷,吴三忙.“资源诅咒”问题研究综述[J ].资源与产业,2015,17(6):1-6Fan Zhenting ,Wu Sanmang.Research review on “resource curse ”issues [J ].Resources &Industries ,2015,17(6):1-6“资源诅咒”问题研究综述范振婷,吴三忙*(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摘要:“资源诅咒”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针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
文章从实证检验研究和传导机制研究两方面对“资源诅咒”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由于选用的数据指标和研究方法不同,有关“资源诅咒”的实证检验存在3种结论,即“资源诅咒”存在论、不存在论和条件存在论;对“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研究主要从贸易条件论、“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效应等开展。
在综述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有关“资源诅咒”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资源诅咒;实证检验综述;传导机制综述;度量指标;传导路径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464(2015)06-0001-06RESEARCH REVIEW ON “RESOURCE CURSE ”ISSUESFAN Zhen-ting ,WU San-m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Resource curse ”has attracted highly attention since its issuance.Lots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This paper reviews “resource curse ”from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regarding “resource curse ”,existence ,non-existence and conditional existence according to difference data and method.Study on it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proceeded from trading conditions ,“Dutch disease ”effect ,squeezing effect and regime effe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for “resource curse ”based on this reviews.Key words :resource curse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review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eview ;measurement index ;transmission path丰富的自然资源能为一个国家带来经济利益,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福音。
但是,Auty 在《丰富的资源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研究产矿国经济发展问题时,却发现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反而比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经济增长得更慢,Auty 也据此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 )这个概念,即“丰裕的自然资源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优势,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
其后,Sachs 和Warner 连续发表了3篇文章,对“资源诅咒”这一假说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检验。
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
自然资源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祝福”变成了“诅咒”,这一经济学悖论引起了全球经济学界对“资源诅咒”的研究热潮,国内外资源与产业2015年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证性检验。
本文将从“资源诅咒”的实证研究和传导机制研究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指出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1“资源诅咒”效应的实证研究在对“资源诅咒”假说几十年的实证研究中,由于使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指标等不同,国内外的学者们对于“资源诅咒”现象是否存在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总体来看主要存在3种结论:“资源诅咒”存在论、“资源诅咒”不存在论和“资源诅咒”条件存在论。
1.1“资源诅咒”存在论“资源诅咒”存在论是指“资源诅咒”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该观点的主要代表者是Sachs and Warner。
两位学者在1995年,以1970—1989年间71个国家的数据资料为样本,以矿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为度量指标,对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1]。
这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的检验,其后很多学者对国家内部某些资源丰富的地区也进行了实证检验。
Papyrakis等[2]最早进行了这项研究。
他们以一个国家的某一区域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为对象进行“资源诅咒”现象的检验,结果发现,资源与经济之间依然呈现出负相关性。
该结论证明了“资源诅咒”现象同样存在于国家内部区域。
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不同的度量指标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如,Wood等[1]分别选取了人均耕地数量和资源租占GDP的比重为度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也都证明了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近几十年以来,国内对于“资源诅咒”现象的实证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并且研究结果大多显示,“资源诅咒”问题在中国是存在的。
徐康宁等[3]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用1985—2003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多数省份丰裕的自然资源并未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由此证明了“资源诅咒”在我国省际层面是成立的。
杨莉莉等[4]在研究中加入了地理空间变量,首次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以1993—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源依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
结果表明:“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省域层面是成立的。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我国某些典型的资源丰富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邵帅等[5]利用1991—2006年的数据资料,对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发现,西部的能源开发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
邵帅[6]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通过数理模型推倒和对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煤炭资源开发会通过削弱制造业投入等途径来制约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
邵帅和杨莉莉[7]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在对时期、地理因素和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地级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资源产业依赖明显制约了区域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存在。
潘三毛[8]基于国内各省区经济增长和资源丰裕度的统计考察,构造了一个经济增长与资源丰裕度、技术、制度、等变量的回归模型,对新疆的经济发展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新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资源诅咒”效应在新疆存在。
1.2“资源诅咒”不存在论在对“资源诅咒”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中,由于检验方法以及采用的数据指标等方面的不同,很多结果显示,“资源诅咒”并不存在。
Habakkuk[9]通过对美国和英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研究发现,美国在19世纪的发展之所以一直领先于英国,正是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个结论与“资源诅咒”完全相反。
Davis和Tilton[10]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也认为矿产资源财富同其他形式的资产和资本一样,是一种财富。
之后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和度量指标对“资源诅咒”做了进一步的检验。
例如,Lederman 和Maloney[11]在分析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利用新的计量方法(3SLS)对1980—2005年跨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源诅咒”并不存在。
2第6期范振婷等:“资源诅咒”问题研究综述Brunnschweiler[12]认为,前人在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初级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衡量自然资源丰裕的方法有效性不足,因此,他在控制了制度变量的基础上,利用新的资源禀赋测量方法,即人均矿产和自然资源财富两种指标来衡量自然资源的丰裕度,并通过对1970—2000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并未对经济增长施加负面影响,而是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在国内,也有学者对“资源诅咒”现象存在质疑。
姚毓春等[13]在考虑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经济制度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我国14个资源富集地区1992—2011年的省际层面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前我国资源富集地区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即“资源诅咒”并不存在。
周文霞等[14]通过运用回归模拟的方法,对贵州省毕节市煤炭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也显示资源上的优势使得该市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
1.3“资源诅咒”条件存在论“资源诅咒”条件存在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并不是绝对的,它的形成是有条件的。
首先,选择不同的度量指标会产生不同的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