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虾养殖管理技术
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技术措施(最新)

青虾养殖技术措施,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青虾养殖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选择。
01选好养殖场所青虾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草丰富的地方,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20-30%,池塘面积2-10亩,长方形为宜,水深1.2-1.5米,淤泥不超过10厘米,池周最好有浅水滩脚,最好用生石灰清塘,实施肥水下塘。
02重视苗种质量虾苗以外荡天然繁殖的仔虾为佳,要求规格整齐、体色鲜艳、弹跳力强。
人工繁殖要以外荡大规格报卵虾为亲本,尽量避免连年不换种、不清塘,养殖虾自繁自育,致使其性状退化、规格小、抗病性差等情况的出现。
03改进放养模式,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要提高青虾产量和效益,必须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报卵虾为放养虾苗,改一茬虾为二茬虾等技术措施。
合理放养提高秋季虾的商品率,应在7月下旬至8月初放养1.5-2厘米的壮苗4-5万尾/亩。
如购报卵虾自繁的,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选择湖泊外荡或河流中体质健壮、成熟度好、个体在5-6厘米以上的大虾,设立专池育苗,待虾苗长至1.5-2厘米过数进塘。
青虾放养10-15天后每亩放养规格为50-100克/尾花鲢鱼40-50尾。
04做好水质管理工作池塘水位原则春浅60厘米左右,夏深1.2-1.5米,秋勤80厘米左右,冬保1.5米。
饲养前期水透明度调控在25厘米,中期30厘米,后期35厘米,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
前期以施肥为主,培养生物饵料,中期定期注水,后期勤换水,防治水质老化,促进青虾蜕壳生长。
同时,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提高PH值和增加水中钙离子,保持PH值7-8之间。
定期使用光合细菌生物制剂等改善水质和底质。
05重视饲料质量,科学投喂青虾的食性为杂食性,一年中有二个摄食高峰即4-5月和8-10月,青虾精养最好用颗粒饲料,且动物饲料在30%以上为宜。
青虾喜欢在夜间沿池边觅食,可以观察青虾吃食情况,一般每天投喂2次,早晨投喂占全天总投喂量的1/3,傍晚占2/3。
06严格病害防治从清塘开始,清好塘,选好种,养好水,投好料,层层抓好防病关,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对症下药,在治病时一定要注意青虾敏感类药物的使用。
青虾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青虾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摘要:青虾放养后,应每天补充一部分人工饵料,可在养殖沟中投喂鱼块、猪血。
对幼虾可投喂米糠、豆饼粉、菜子饼粉、鱼粉、蚯蚓、蚕蛹等。
每天上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4%。
当水温在18℃以上、产卵季节来临时,应多给产卵亲虾投喂些动物性饲料,如绞碎的鱼青虾放养后,应每天补充一部分人工饵料,可在养殖沟中投喂鱼块、猪血。
对幼虾可投喂米糠、豆饼粉、菜子饼粉、鱼粉、蚯蚓、蚕蛹等。
每天上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4%。
当水温在18℃以上、产卵季节来临时,应多给产卵亲虾投喂些动物性饲料,如绞碎的鱼肉、虾肉、河蚌肉、蚕蛹以及轧碎的螺蛳等,以保证其产卵所需营养。
幼虾长到0.2厘米时,开始每天投喂豆浆;当体长达到0.5厘米时,可适当投喂一些鱼粉;当幼虾长至1厘米时,可投喂麦麸、米糠、豆饼等饵料,每天每万尾用量为150~200克,分3~4次投喂;当幼虾长至2厘米时,可投蚌肉、蚯蚓、螺肉等,以促进虾的生长,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可控制在虾体重的3%~4%,同时要根据水质的变化、天气情况以及虾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
稻田养青虾,水质管理十分重要。
稻田内水质好坏是决定养青虾成败的关键。
在影响水质的诸因素中,尤其要注意水的肥瘦,既要防止水质过肥而引起缺氧,也要防止水质太瘦时饵料生物不足。
青虾对农药十分敏感,耐药性很差,最好不要在阴雨天向稻田喷施农药。
在施药的前一天,应先将青虾引入养殖工程设施内,并切断与田水的流通,待施药后5~7天再恢流通。
高温期要定期加注新水,每5天左右注水1次,每次换水占田水的1/5至1/3,既可调节水温,又可增加水体溶氧,促进青虾的快速生长。
平时应经常巡田,注意防除敌害,发现水蛇、水蜈蚣、青蛙、黄鳝等应及时清除。
并注意检查大雨过后的田埂及防逃设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青虾养殖后期几个管理要点

青虾养殖后期几个管理要点引言青虾(也称为拉汶虾)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虾类,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养殖市场。
青虾养殖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和虾类的生长质量。
本文将介绍青虾养殖后期的几个重要管理要点,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1. 水质管理在青虾养殖的后期,水质管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几个水质管理的要点:1.1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可以使用便携式水质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根据水质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环境,确保水质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1.2 水质调整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水质。
如果水温过高,可以增加通风和降温设施;如果溶解氧过低,可以增加曝气设备等。
水质调整有助于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青虾的生长和发育。
1.3 水质保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虾池底部的杂物和沉积物,防止水质污染。
同时,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避免水质过于拥挤,影响青虾的生长和健康。
2. 饲料管理青虾的后期饲料管理对于虾类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饲料管理的要点:2.1 饲料种类选择选择适合青虾后期生长的饲料种类,可以根据虾类的生长阶段和养殖水域的特点进行选择。
常用的饲料种类有人工饲料、天然饲料和混合饲料等。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虾类的生长和健康。
2.2 饲料投喂量控制根据虾类的生长情况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
过多的饲料投喂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和虾类的过度生长,而过少的饲料投喂则会影响虾类的生长和产量。
定期监测虾类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2.3 饲料投喂时间养殖户应根据虾类的生物习性,合理安排饲料投喂时间。
通常在虾类活动较为活跃的早晚时段进行饲料投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同时,要注意不要连续投喂过多的饲料,避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3. 疾病防控疾病是青虾养殖后期管理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控制青虾过度秋繁的几条措施

控制青虾过度秋繁的几条措施今天咱们来唠唠控制青虾过度秋繁的那些事儿。
这青虾啊,要是秋繁过度了,那可就有点小麻烦啦,所以咱得想些办法来控制控制。
一、控制养殖密度。
宝子们,这养殖密度可是个关键因素呢。
要是青虾住得太挤了,就像咱们人在特别拥挤的房间里一样,会感觉很不舒服,青虾也会。
如果密度过大,它们就更容易繁殖。
咱们得合理规划池塘里青虾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放多少只青虾得根据池塘的大小、水质等条件来定。
比如说,一个中等大小、水质较好的池塘,每平方米放个30 - 50只就比较合适啦。
为啥要这样呢?因为如果放得太多,青虾之间的竞争就会很激烈,食物不够吃,空间也不够,这时候它们就会想通过繁殖来增加种群数量,以保证自己的“家族”能够生存下去。
但这样过度繁殖就不好了,会导致池塘里的资源更加紧张,青虾的个头也长不大,品质就下降了。
二、调节水温。
水温对青虾的繁殖影响可大了呢。
青虾在比较适宜的水温下就特别爱繁殖。
咱就得想办法让水温不那么适宜它繁殖。
比如说,在秋繁季节,如果水温有点高,咱们可以通过注水的方式来降低水温。
就像给池塘里加了点“凉水”,让青虾感觉没那么舒服想繁殖了。
一般来说,青虾繁殖比较适宜的水温在20 - 25摄氏度左右。
如果咱们能把水温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它的繁殖。
调节水温的时候可不能太猛了,要是水温变化太大,青虾可能会生病甚至死亡的。
就像咱们人突然从很热的地方到很冷的地方,也容易感冒不是?三、控制光照。
光照对青虾的繁殖也有影响哦。
青虾在光照时间比较长、强度比较大的时候,也容易激发繁殖的欲望。
咱们可以在池塘上方搭一些遮阳网之类的东西,减少光照的时间和强度。
就像给青虾的家拉上了窗帘,让它们感觉白天没那么长,没那么亮堂。
这样它们就不会那么兴奋地去繁殖啦。
特别是在秋季,白天光照还比较强的时候,遮阳网就能发挥大作用了。
而且啊,这样做还能让池塘里的藻类生长得更稳定,藻类稳定了,水质也就相对稳定了,这对青虾的生长也是很有好处的呢。
青虾养殖技术方法

青虾养殖技术方法青虾(即稻虾)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虾类,由于其肉质鲜美、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青虾养殖的常见技术方法。
1.单孔圈沟养殖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青虾养殖方法。
首先选择一块较为平坦、经过良好疏松处理的土地,然后挖掘圈沟进行养殖。
圈沟的尺寸和深度应根据虾苗的数量和生长发育情况来确定。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孔或单孔的圈沟结构。
同时,需注意水质和温度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水质和温度对青虾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2.水面养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水质条件好的水域,如湖泊、池塘等。
首先,清除水域中的杂草和杂质,然后增加底泥,刺激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青虾生长的食物资源。
可以选择投放一定数量的虾苗,再给予适量的饲料,定期检查水质和虾的生长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3.循环水养殖法:这种养殖方法主要用于大规模养殖设施。
通过建立合理的循环水系统,可以不断提供养殖水质,减少废弃物的积累,提高水中溶氧量和氨氮的处理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配备专业的水循环设备和水质处理设施,对水质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4.复合养殖法:这种方法通过将青虾与其他水生动物进行复合养殖,充分利用养殖区域的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常见的复合养殖方式有虾鱼共养、虾蟹共养等。
在进行复合养殖时,需要注意各个种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必要的饲料供给和生态环境的调控。
总之,青虾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养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合理管理水质和饲料供给,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和环境问题。
同时,养殖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进行适当的技术改进和创新。
青虾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哪些,主要措施是什么?

青虾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哪些,主要措施是什么?
青虾虽然没有一些海虾闻名,但是肉质鲜美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那么,青虾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哪些呢?生产实践表明,以下五项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1、培育好肥水
虾苗下塘前5~7天堆好基肥、有机肥料(鸡粪、猪粪、大草经过发酵过的肥料)每667平方米以新老池塘及肥瘦施基肥150~250千克,堆放肥料离池滩6~8米,每667平方米堆放2~3个墩子,并注水70~80公分,培育好适口红虫。
前期如池水不肥可采取追肥,多次少量,泼浇经浸泡发酵的浓鸡粪水为好,使池水逐渐转为适当的肥度,9~10月应增补1~2次氮,磷、钾(复合肥)每667平方米5~7.5千克。
2、水的PH值调节
保持ph7~8之间,从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定期泼生石灰15~20天一次,用量为每亩5千克,以改善青虾养殖水质,保证溶氧充足。
3、"臭绿莎"的处理
一是待"臭绿莎"吹到下风水面集中时捞(放)掉。
二是待"臭绿莎"集中在下风水面时,选择晴天上午10时左右,泼酒硫酸铜每667平方米0.4~0.5千克。
泼酒范围不超总面积1/5。
施用硫酸铜要注意天气,以免造成水质恶化浮头死虾。
4、适当保持水草植物
供青虾隐蔽栖息较为有利的水草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金鱼藻。
如无水草可种一些水花生草或苦草,离池滩3~4米处种植一周,667平方米水草面积控制在1/10左右,多的要及时清除以免与虾争氧。
5、合理投喂饲料
投喂青虾的饲料有螺蚌肉、碎鱼肉、蚕蛹、蚯蚓、蝇蛆、豆饼、米糠、酒糟等,但以配合饲料为好。
淡水青虾养殖技术

淡水青虾养殖技术青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淡水虾,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倍受人们青睐。
一、养虾的习性。
青虾广泛地生活在湖泊、沟河之中,最喜栖息于多水草的浅水水域,它属杂食性动物,幼体以浮游生物为主,成虾食以水生植物腐败茎叶为主。
青虾一般在7~9月间交配产卵,每次产卵800~1200粒。
由于受精卵得到母体良好保护,天然孵化率在92%以上。
幼体经过3~4次脱皮,即变成幼虾。
幼虾只需2~3个月时间,即可成熟产卵。
青虾繁殖力较强,雌虾排卵孵化以后,很快就能再度排卵。
二、青虾的养殖。
青虾养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放养青虾,每亩放雌虾500~800只,雄虾300~500只,应在4月底5月初放养它。
二是放养人工培育的幼虾:先用一亩左右的池塘作繁殖池,在立夏前,从外河捕捉怀卵亲虾10~12.5公斤,从中选择个体健壮、怀卵量大的放入池内,池中放入水草或杨树根。
待产期间每天上午喂豆浆一小桶(约1公斤黄豆),后投一桶菜饼或糖糟的浆水(约干品5公斤)。
幼虾孵出后20天,可育出幼虾250厅只。
人工饲养青虾,亩产可达15~25公斤,高产的可达nbsp40~50公斤。
三、饵料供应。
青虾食性较杂在人工饲养时,各种人工饲料都可饲喂,如螺蛳、蚕蛹、蝇蛆、鱼粉等,植物性饲料有豆饼、米糠、麦麸酒糟等。
投饵时间以下午5时为宜,可均匀把撒在虾池四周,数量适当,以免青虾因饥饿而互相残杀。
四、人工养殖池塘。
人工养殖青虾要建虾池。
养虾池可利用一般的鱼池,面积2~6亩,水深1.2~1.5米,平坦的泥沙底淤泥不宜过多。
虾池要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青虾游泳能力较差,所以虾池中应繁殖些虾藻等沉水性植物,供虾栖息,但面积不宜超过水域的25%,也可投放树枝供虾隐身,防止虾苗遭受损失。
放养前通常投放茶粕、巴豆、漂白粉、鱼藤精或其它药物,用来杀灭池内有害的鱼类及大型水生昆虫,避免敌害侵食。
青虾池要加强平时的巡塘管理,防止池埂倒塌、渗漏或水鸟、水老鼠捕食青虾。
青虾养殖饲养管理措施

放养技巧
放养时要将苗种均匀撒入池塘,避免堆积或漂浮。
03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饲料选择与投喂策略
01
02
03
优质饲料选择
选择营养均衡、蛋白质含 量高的饲料,以满足青虾 生长需求。
投喂量与频率
根据青虾的生长阶段和摄 食习性,合理确定投喂量 和投喂频率,避免过量或 不足。
饲料种类多样化
适当添加一些天然饵料, 如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 等,以补充营养。
养殖布局
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包括亲虾培 育池、幼虾培育池、成虾养殖池 等,确保各区域功能明确、互不 干扰。
水质要求与调节
水质要求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pH值在7.0-8.5之间,氨氮含量低 于0.5mg/L。
水质调节
定期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cm;使用生物制剂调节 水质,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根据发展趋势预测,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调整养殖结 构、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消毒措施
定期对养殖水体、工具等 进行消毒,切断疾病传播 途径。
04
日常管理与观察记录
定期巡塘与观察记录
总结词
定期巡塘是青虾养殖中的重要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详细描述
定期巡塘可以观察青虾的生长状况、水质变化、饲料投喂情况等,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 施。观察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水温、水位、水色、透明度、pH值等指标,以及青虾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等。
分拣
根据青虾的大小、品质和市场 需求进行分拣,将不同规格的 青虾分别放置。
加工
对分拣后的青虾进行加工处理 ,如去头、去壳、去内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勤开增氧机,使水体上下对流,有效地解决了池内上下水分层造成的底层氧债问题。
2、每7天泼洒增氧快线一次,减少底层缺氧,增加水体溶解氧。
3、每10-15天泼洒分解底改素、调水解毒灵、解毒碧水康等水质改良剂,有效地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4、尽量减少饲料库存,在饲料中加入保肝药物和VC、免疫多糖等,增加青虾体质。
梅雨期青虾池塘养殖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出处: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作者:朱火生 中国水产养殖网2011-12-13 14:08:00
进入梅雨期后青虾池塘养殖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因前期大旱,进入雨期后池塘水位大增,青虾应激反应严重。
2、雨期光照不好,池塘上下水分层,底层缺氧严重,极易造成亚硝酸盐偏高。
3、雨期饲料极易霉变,误食后青虾易生病。
青虾春季高产优质养殖要点
一、适时虾种分养
随着天气的回暖,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并采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绿藻、兰网藻的池塘还得用硫酸铜全池喷雾一次。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系,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每亩放养量视虾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斤。
三、做好饵料投喂
天气晴朗水温升至18℃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开始每天一顿,天气正常后增至上下午各一次,喂自配青糠、麦麸、豆饼或全价青虾颗粒饲料,并添加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投饵料占虾存塘量的6-3%。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虾每日的吃食情况,及时增减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浪费,又要防止投饵不足。
3、疾病防治
高温季节,各种病原体异常活跃,青虾易患各种疾病,因而预防虾病显得格外重要,每月可以使用漂白粉或活性碘溶液全池泼洒一次,防止细菌感染。如有纤毛虫出现,必须先用“纤虾净”杀灭,然后间隔一周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
4、严防浮头
青虾不耐低氧,对水体的溶氧要求较高,而缺氧导致青虾浮头泛塘往往是青虾养殖失败的常见原因,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巡塘,密切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十一月份以后青虾养殖管理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出处: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作者:杨威 中国水产养殖网2014-11-28 14:42:00
作者: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杨威
自10月下旬至11月为秋冬季节转换阶段,气温不断下降,青虾开始进入越冬期,生长面临严峻考验。青虾越冬是发展青虾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现阶段做好青虾养殖越冬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2、水位控制:进入12月份应适当加深水位,平均水位控制在0.8~1米,保持池水稳定,以防水温变化过大对虾造成应激。
3、饵料投喂:青虾越冬期间仍需摄取少量食物,因此继续做好饲料投喂工作,一般在晴暖天气每亩投喂颗粒饲料1~2斤,每周投喂两次,饲料要求少而精。
4、日常管理:保证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质、水色变化、虾活动摄食情况等,并做好塘口记录,冰冻天气要及时插入草把,以防缺氧造成损失。
四、防止虾病危害
放养后,正常虾塘三月中旬可以使用漂白粉、活性碘全池泼洒一次,防止因碰伤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检查时虾体(时)如发现有纤毛虫病出现,必须先采用“纤虫净”杀灭寄生虫,然后间隔5-7天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如二氧化氯)杀灭细菌,防止黑鳃病、红点病。
五、防浮不可忽视
春季虽不会像夏季高温出现大量缺氧浮头情况,但在气温骤升后,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又加之水位浅、水质差,药物使用不当、大量兰藻死亡后沉淀腐烂、干塘后没晒池滥塘养殖、虾种放养过多、虾体得病等情况,就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因此,仍需要勤察看虾塘,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不盲目使用药物,注意经常添加新鲜水,切实做好防浮工作。放养密度高的虾塘,在气温升高时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防止因缺氧浮头造成死虾。
一、越冬前准备
1、当前青虾摄食减退,但不是停食,应投喂高质量饲料,2~3天投喂一次,以保证青虾越冬所需能量。
2、11月中下旬用“纤虫净”、强氯精等预防杀灭纤毛虫及细菌。
二、越冬期间注意事项
1、水质管理:越冬期间要加强水质的调控,透明度控制在25~30cm,溶解氧保持在3mg/l以上,PH值在7.5~8.5之间。如果水太清,可以使用茶粕肥水,100斤茶粕放生石灰1~2斤或食盐1斤混匀,浸泡1天以上,10斤/亩全池泼洒,这样在肥水的同时也可杀灭池塘中的野杂鱼,茶粕具有促进脱壳的作用,因此使用时要避开脱壳高峰,也可定期使用专用生物肥全池泼洒肥水。
池塘养殖青虾高温期管理技术措施介绍
出处:中国水产养殖网综合 作者:佚名 中国水产养殖网2012-06-13 19:09:00
1、水质调节
高温期间,水质容易恶化,影响青虾生长。为降低水温,此时应加深池水,最低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另外,为防水质恶化,一般5-7天换水1次。
2、饵料投喂
每天投饵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的9点前和下午的4点后,投饵率为3%-6%,并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投饵不足,更要防止投饵过量,沉积池底而败坏水质,诱发虾病。
控制青虾过度秋繁技术
出处:江苏科技报 作者:王丽珍 中国水产养殖网2008-07-25 3:54:00
青虾性成熟早、繁殖力强,每年秋季产卵繁殖。秋季抱卵,亲虾日常所摄食的营养大部分用于胚胎发育,生长速度自然会减慢;再者,产生的大量秋繁苗与亲虾争食、争空间,必然会相互制约生长。到年底起捕上市时,子孙代虾占很大比例,规格难以提高,而且很不均匀。因此,控制青虾过度秋繁是提高青虾商品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
二、水质养殖管理
已放养青虾的池塘水位不易太低,最低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间隔7~10天添加一次新鲜水。水质偏瘦的池塘要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200~400公斤,鸡粪颗粒 5-10公斤。起到培育肥水,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减少池中出现三害(青苔、臭绿沙、兰网藻)的作用。如池塘肥力较足,则在气温升高后施用一次无机肥,每亩5~7.5公斤。同时,池中应适当培育和移栽水生植物,占总面积的30%左右,过多时要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