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下游洪水分析与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

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洪涝灾害年年有,他出现的原因和要做哪些措施能够防治呢?以下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洪涝灾害的成因及主要防治措施方案资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一旦洪水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可以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

洪水除了造成物质、人员等方面的直接损失外,还会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间接损失。

洪水的形成有几种不同的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河流和湖泊的蓄水能力下降、堤坝溃决也会导致洪水。

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究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短时间的暴雨或者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导致的。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或者加剧了洪灾的发生,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能力下降等。

我国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从1600毫米递减到不足200毫米,多寡悬殊。

东部地区不仅降水多,而且全年降水量的60%-80%又集中在6-9月份的4个月里,其中最大的降雨,又往往占全年降水的30%-50%。

据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与多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到5-10倍,南方达2-5倍。

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往往暴雨洪水集中,它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江、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及淮河等洪水灾害此起彼伏,损失严重并呈逐步加重趋势。

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引起严重的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作为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水文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现有方法在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灾害链式反应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1. 综合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运用多学科知识,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等因素,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动态模拟评价方法: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更真实地反映洪水的实际情况。

同时,结合历史洪水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3. 风险区划评价方法:根据地理、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区,对各风险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风险区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措施针对现有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水文、气象、地理、生态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共同研究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哎呀,说起洪涝灾害,真是让人头疼啊!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水灾猛于虎”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出门也不怕遇到“水深火热”的情况了。

我们来看看洪涝灾害是怎么来的吧。

其实,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形地貌复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雨水下得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变成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治洪涝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支几招:1.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要想防止洪涝灾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排水问题。

我们可以修建水库、堤坝等设施,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压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

2. 加强植被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比如种植防风固沙的树木、草皮等,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3. 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防范胜于救灾。

我们应该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在暴雨来临前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涉水行走等。

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防灾意识,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到迅速、有序地自救互救。

4.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也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建筑等,避免因为过于密集的建筑群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

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防范洪涝灾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洪涝灾害的困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

毕竟,我国在防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比如说,近年来我国成功抵御了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所以呢,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自己的防范措施。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渭河“1933”洪水基本情况介绍1933年8月洪水的降雨发生在8月5日至10日,前后两次暴雨过程为:第一次发生在8月6日至7日凌晨,雨区基本遍及整个黄河中游地区,7日白天至8日雨势减弱,雨区呈斑状分布;第二次在8月9日,主要雨区在渭河上游和泾河上游一带,10日9日53/s7时日68340m3/s的洪水过程,泾河张家山为实测流量,咸阳与华县站有实测水位成果,洪水过程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和审查,成果可靠,是渭河下游最为典型的洪水过程。

??? 1933年8月,泾渭河出现洪水,泾河张家山站实测洪峰流量9200m3/s,华县站洪峰流量8340m3/s。

这次洪水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严重灾害。

据黄委会《民国二十二年黄河水灾调查统计报告》记载,“陕西省连年荒旱,岁苦不登,死亡遍野,流离载道,灾情之惨,世所罕闻,去夏亢汉之后,继以大雨,洛泾渭诸河来源各近千里,山溪汇注,洪流倾泻,河不能容,则水行平地,一片汪洋,其势又复猛悍异常,近河居民,至有不及奔避者,蒲城大荔朝邑平民淳化泾阳三原高陵耀(县)富平宝鸡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眉(县)周至户(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县均告灾,损失甚重,其被灾较轻者不计也,其在洛泾渭诸河流域之外者,亦不计也。

1954分开始起涨,流量。

日22日1时形成洪峰流量7660m3/s的实测最大洪水。

??? 根据“54·8”洪水(表1-5)地区组成看,洪水主要来自林家村以上,如7日洪量林家村占该场洪水咸阳7日洪量的65.4%;林~咸区间仅占34.6%,区间主要支流石头河、黑河7日洪量占咸阳站5.6%和8.3%,区间洪水较小,难以利用区间支流水库对渭河干流洪水进行削峰调度,是渭河中游较为不利的一种典型洪水。

,万受灾地区有宝鸡城区、宝鸡县、凤翔、扶风、岐山、眉县、长武、西安、周至、高陵、临潼、咸阳、兴平、华县、华阴、大荔,直接经济损失当年价3891.8万元。

渭河“1981”洪水基本情况介绍1981年8月渭河洪水主要以林家村以上和中下游区间支流来水为主。

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以渭河下游临潼段为例

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以渭河下游临潼段为例

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以渭河下游临潼段为例王恒松;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顾洪亮【摘要】通过对渭河下游河谷进行深入的考察,在临潼段发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层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在剖面系统采样并进行磁化率和粒度成分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该地层记录了全新世以来古洪水事件的信息.同时,在剖面采集OSL测年样品,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进行红外后蓝光(Post-IR OSL)释光测量,获得了7个OSL绝对年龄值,建立了全新世剖面年代深度关系曲线,确定渭河在3200~3000 a B.P.之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综合地层学对比以及剖面磁化率和粒度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分析,揭示了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转折过渡时期,气候向干旱化转折,气候不稳定,频繁波动,降水变率大,是造成渭河流域特大洪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ower Weihe River valley and, as a result, a Holocene loess-soil profile interbedded with flood slackwater deposits (SWD) was found in Lintong segment.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dicate that this profile has recorded the information of palaeoflood event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Holocene. OSL dating of the samples from the profiles using the post-IR technique with the SAR protocol show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e and the depth. The extraordinary palaeofloods on the Weihe River were therefore dated at 3200-3000 a B.P.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climate proxy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the authors hold that extraordinary palaeofloods occurred just at the turning point from the middle Holocene climaticoptimum to late Holocene dry conditions at about 3100 a B.P. The palaeofloods occurred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climatic variation and the unstable atmospheric system in relation to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 The catastrophic climate has resulted in both the extreme aridity and great palaeofloods.【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9页(P227-235)【关键词】OSL测年;古洪水事件;全新世;渭河【作者】王恒松;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顾洪亮【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P331.1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由于历史资料记录的有限, 人们迫切需要从各种地质记录中寻找长时间的古气候记录。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洪水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研究1.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通过对历史洪水灾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且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

2.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模拟洪水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影响范围,从而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

3. 遥感技术法遥感技术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洪水灾害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对卫星图像、雷达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得出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结果。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大范围覆盖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持。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1. 指标体系法指标体系法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优点,但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

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对洪水灾害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结果。

该方法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过程。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及优化措施1. 强化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为了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应加强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包括历史数据、物理模型数据、遥感数据等。

通过多源数据的相互验证和补充,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渭河历次大洪水

渭河历次大洪水

渭河历次洪水介绍渭河“1933”洪水基本情况介绍1933年8月洪水的降雨发生在8月5日至10日,前后两次暴雨过程为:第一次发生在8月6日至7日凌晨,雨区基本遍及整个黄河中游地区,7日白天至8日雨势减弱,雨区呈斑状分布;第二次在8月9日,主要雨区在渭河上游和泾河上游一带,10日暴雨基本结束。

本次洪水在泾渭河及黄河干流河口镇至龙门区间都是两次洪峰。

第一个过程:泾河张家山站8月7日2时起涨,8日14时出现洪峰12900m3/s,接着9日5时又出现洪峰13300m3/s,并与支流洪水遭遇,在陕县站形成了洪峰22000m3/s的特大洪水。

第二个过程各站洪峰流量、洪量详见表1-4,泾河张家山站10日7时洪峰流量7700m3/s,渭河咸阳站11日19时洪峰流量6260m3/s,黄河龙门站10日6时洪峰流量7700m3/s。

??? 1933年洪水泾河与渭河咸阳以上同时涨水,在渭河下游华县站形成洪峰流量8340m3/s 的洪水过程,泾河张家山为实测流量,咸阳与华县站有实测水位成果,洪水过程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和审查,成果可靠,是渭河下游最为典型的洪水过程。

??? 1933年8月,泾渭河出现洪水,泾河张家山站实测洪峰流量9200m3/s,华县站洪峰流量8340m3/s。

这次洪水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严重灾害。

据黄委会《民国二十二年黄河水灾调查统计报告》记载,“陕西省连年荒旱,岁苦不登,死亡遍野,流离载道,灾情之惨,世所罕闻,去夏亢汉之后,继以大雨,洛泾渭诸河来源各近千里,山溪汇注,洪流倾泻,河不能容,则水行平地,一片汪洋,其势又复猛悍异常,近河居民,至有不及奔避者,蒲城大荔朝邑平民淳化泾阳三原高陵耀(县)富平宝鸡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眉(县)周至户(县)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县均告灾,损失甚重,其被灾较轻者不计也,其在洛泾渭诸河流域之外者,亦不计也。

水退之后,积土达四五尺不等,继有未被冲毁之房屋,内外均积土甚深,家俱什物,悉埋土中,栖息无所,衣食俱穷,厥状尤为惨淡。

浅谈黄河防汛工作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浅谈黄河防汛工作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浅谈黄河防汛工作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内容摘要::黄河防汛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由于今年汛期黄河下游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黄河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解决当前黄河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确保黄河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是黄河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指出了黄河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1.1群防队伍组织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沿黄群众外出打工经商的较多,尤其是青壮年人员长期在外,加之农村分田到户,人员管理难度大,从而使部分群众防汛队伍只是停留在数量和名单上,相当一部分人员根本不在本地,很难保证突发洪水时能召之即来。

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群防队伍组织管理不到位问题。

官兵不相识、组织纪律松懈、防汛抢险知识贫乏等现象普遍存在。

1.2社会备料问题颇多。

黄河防汛料物储备采用国家、社会和群众储备相结合的方式。

就目前情况看,国家料物储备比较可靠,而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有数量无实物或有实物无质量的现象相当突出。

如遇到工程出险,料物不足,必将贻误战机,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1.3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滋生。

由于近几年黄河一直没来大水,加上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发挥拦洪作用,一部分人认为黄河下游防洪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种思想认识是防汛工作的大敌,必须坚决克服。

1.4堤防险点和隐患比较突出。

一是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埝的基础上经多次加高培修而成,填筑质量不一,堤防裂缝和獾狐、鼠类等洞穴隐患较多,堤身总体质量较差,防守难度大。

二是堤防老口门多,基础比较薄弱,遇大洪水时险象丛生。

三是近几年新建、改建坝岸较多,基础不牢固,未经大洪水考验。

四是黄河下游现有险工、控导工程标准低,整体滑塌险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防洪安全。

1.5防洪非工程措施严重不足。

一是群众防汛队伍中外出经营人员较多,在位率较低;二是由于资金短缺,常备料物未达到足额储备,且常备物资更新不及时,年久老化;三是黄河报险通讯手段比较落后,通讯设备不足,不能满足防大汛的要求;四是由于防汛经费不足,防汛人员技术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均受到制约;五是黄河部门防汛车辆配备不足,上堤道路少,大洪水时,若遇到雨天,抢险机械设备、运输车辆上堤困难,将会严重影响抢险及物资的调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的演 进 。 表 1 潼 关 高 程 变化 与淤 积 量 表
时 间 潼 关 高 程 ( 累计 淤 积量 ( 0 m。 m) 1。 )
17 9 3 3 6 6 2 . 1 . 0 0 1
主 要 原 因 , 据 这 些 主 要 因 素 , 者 相 应 的 提 出 了一 些 防 洪 根 笔
面 的变 化 主 要 以河 槽 为 主 , 槽 在 讯 后 发 生 明 显 的 上 移 , 河 河 槽 内淤 积 明 显 , 而 使 得 最 低 高 程 加 大 , 低 了断 面 的 过 水 从 降
能力 , 渭淤 断面 3 而 4深 槽 发 生 了较 大 的 移 动 。
由 以 上 的 分 析 研 究 可 以 看 出 , 长 期 的 角 度 来 看 河 道 从 淤 积 依 然 严 重 , 三 门 峡 运 行 至 今 , 河 的 在 几 十 年 的 冲 淤 从 渭 之 中 形 成 了十 分 强 烈 的 堆 积 性 , 以稳 定 , 床 处 于 水 流 冲 难 河 刷与 泥沙淤积交 织 的不 断 演变 中 , 冲有 淤 , 淤 积为 主 , 有 以 河床 不断随着河道泥沙 的淤 积而抬 高 , 洪 断面 不断减 小 , 防 堤 防工程需要不断 地加高 。
河 下 游 堤 防 不 能 一 直 无 休 止 地 加 高 。堤 身 断 面 较 小 的 情 况 下 即使 常 年 修 修 补 朴 , 难 以 达 到 固若 金 汤 的 程 度 。对 达 也 不 到设 计 断 面 的堤 防 进 行 加 高 加 厚 , 既 有 堤 防 进 行 灌 浆 , 对 以保 证 在 防 洪 标 准 下 堤 防 不 决 口
摘 要 : 河 是 黄 河 的 最 大 支 流 , 渭 河流 全 长 8 8 m, 阳 至 潼 关 入 黄 I 河段 为 下 游 。 自三 门峡 水 库 修 建 运 行 之 后 , 河 1k 成 3 ' 渭
下 游 的 水 沙条 件 与 河床 演 变发 生 了重 大的 变 化 。 通 过 对 渭 河 洪 水 的 研 究 , 对 渭 河 当 前 的 形 势 和 问 题 提 出 自 己 的 建 议 和 针
减 灾 的对 策 , 共 可 以分 为 以 下 几 点 。 一
3 1 加 快 和 加 强 防 洪 工 程 建 设 . 为 了 加 强 渭 河 下 游 的 防 洪 工 程 , 对 目前 渭 河 下 游 堤 针
防 的情 况 , 加 宽 堤 防 宽 度 。河 道 工 程 应 该 改 变 治 理 思 路 , 应 坝 垛 护 坡 应 该 设 计 为 稳 定 边 坡 , 计 断 面 适 当 地 加 大 。 渭 设
山 , 经 甘肃 、 夏 、 西 三 省 , 河 下 游 从 咸 阳 至 北 洛 河 河 流 宁 陕 渭 口全 长 2 4公 里 , 渭 淤 断 面 间 距 计 算 长 约 为 1 7公 里 , 0 按 6 沿 途 在 左 岸 有 泾 河 、 川 河 , 岸 有 沣 河 、 河 以 及 二 华 区 间 石 右 灞 南 山 支 流 汇 人 , 中 泾 河 水 量 较 大 。 渭 河 下 游 洪 水 主 要 来 其 自咸 阳 以上 干 流 和 支 流 泾 河 。
水位 是抬升 的 , 别是 2 特 O世 纪 9 代 后 期 以 来 , 河 下 游 O年 渭 泥 沙 淤 积 发 展 迅 速 , 三 门 峡 运 行 以 来 , 县 站 同 流 量 水 位 从 华 抬 升 4 5 。 由 于 同流 量 洪 水 位 的 抬 升 , 而 加 重 了 渭 河 — 米 从
区 之 一 , 关 这 一 天 然 卡 日是 渭 河 下 游 侵 蚀 基 准 面 , 接 反 潼 直 分析 18 9 1年 洪 水 和 2 0 0 3年 的 洪 水 情 况 , 分 出 2 0 划 03 应 和 制 约 着 渭 河 下 游 淤 积 情 况 , 关 高 程 居 高 不 下 , 起 河 潼 引 年 和 l 8 年 洪水 的 一 次 完 整 的 洪 水 进 行 分 析 , 次 洪 水 的 91 两 床 高 程 抬 高 , 致 了 黄河 洪 水 倒 灌 顶 托 的 现 象 。 导 Q— H 图有 共 同 特 点 ,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两 次 洪 水 过 程 都 符 也 从 16 9 0年 至 今 汛 后 潼 关 高 程 的 变 化 主 要 可 以 分 为 两 合 洪 水 演 进 的 基 本 规 律 , 整 体 的 趋 势 成 绳 套 形 。 由分 析 其 个部 分 , 一 部分 主要 是枢 纽 改建 完成 以前 , 16 第 从 90年 到 看 出 ,1 洪 水 的 绳 套 曲 线 相 对 较 瘦 。对 两 条 绳 套 曲线 进 8年
NO.1 2 2 4, 01

— —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o enB s es rd n uty d r ui s T a eId s n r
21 0 2年 第 1 4期
渭河 下 游 洪水 分析 与防 洪 减 灾对 策研 究
曾 威 唐 小春 彭 兴
( 汉 大 学水 利 水 电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 7 ) 武 湖 3 0 2
对策 , 此为渭河 的防洪问题提供参 考。 以
关 键 词 : 河 下 游 ; 关 高程 ; 洪 减 灾 渭 潼 防
中图分类号 : B T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2 1 —1 00 1 7— 18 2 1 )40 7—2
1 渭 河 下 游 现 状
1 1 基 本 情 况 . 渭 河 是 黄 河 的 第 一 大 支 流 , 源 于 甘 肃 省 渭 源 县 乌 鼠 发
1 2 洪 水 基 本 情 况 .
由于 渭 河 下 游 河 床 形 态 的 变 化 , 长 高 程 的提 高 , 河 河 渭
下 游 洪 水 的特 性 也 随 之 发 生 变 化 , 据 渭 河 下 游 华 县 站 , 根 临
图 1 渭河2 4断 面 2 1 0 1年 汛 前 讯 后 地 形 图 潼站水文资料分析 , 对 15 针 9 4年 、9 1 、0 3年 的 三 场 洪 18 年 20 水 进 行 比较 , 以看 出 随着 洪 水 发 生 年 代 的 推 移 , 水 过 程 行 线 性 拟 合 , 以得 到 O 可 洪 可 3年 洪 水 拟 合 直 线 : 一 0 0 1 Q十 Z .05 线 由尖 瘦 变 得 矮 胖 , 水 历 时 也 显 著增 加 , 峰 出 现 时 刻 明 3 7 4 , 相 关 系 数 R 0 9 , 对 8 年 洪 水 同样 进 行 拟 合 洪 洪 3.7其 一 .2而 1 显推后 , 一系列 的变化趋势都有 不利的影响 。 这 可 以 得 Z 0 Q+ 3 7 2 , 相 关 系 数 R一 0 9 。 由 这 两 条 一 6 3.4 其 .3 拟 合 直 线 可 以 清 楚 的 看 出 , 18 从 9 1年 到 2 0 0 3年 , 位 水 位 单 2 洪水 不利 因素成 因 同 对 2 1 冲 淤 影 响 , 致 过 流 能 力 变 化 , 位 流 量 变 化 下 水 位 变 化 对 应 的 流 量 变 化 大 幅度 减 小 , 一 水 位 下 , 应 的 流 量 . 导 单 也 大 幅 度 减 小 , 都 表 明 了河 道 的 过 流 能 力 大 幅 度 的 下 降 。 这 变 幅 增 大 这 与来 水 来 沙 量 大 小 对 应 , 河 年 内 冲 淤 变 化 主 要 发 生 分 析 可 以看 出 , 种 现 象 是 由 于 河 道 的 淤 积 使 得 河 道 萎 缩 、 渭 从 从 在 汛 期 , 汛 期 冲 淤 变 化 较 小 , 其 是 滩 地 变 化 更 小 。 根 据 河 床 的高 程 上 升 , 而 使 得 相 同 流 量 下 的 水 位 上 升 , 而 使 非 尤 水 21 0 0年 汛 后 至 2 1 年 汛 前 渭 淤 3 01 7个 断 面 冲 淤 地 形 对 比分 洪 水 危 害 更 大 。而 同 一 水 位 下 流 量 减 少 , 流 的 平 均 速 度 水 必 析 , 地 冲淤 变 化 整 体 不 大 , 的 几 乎 没 变 化 , 些 河 槽 有 就 会 降 低 , 流 的 携 沙 能 力 降 低 , 然 引 起 河 道 更 多 的 淤 滩 有 某 从 而 较 小 的 冲 淤 变 化 , 渭 淤 3 、 6 7 9等 断 面 , 别 断 面 有 稍 积 , 而 使 河 床 高 程 更 高 。所 以 淤 积 引 起 过 流 能 力 减 少 , 如 73 、 、 个 两 大 的 冲 淤 变 化 , 渭 淤 3 、4 2 如 5 3 、4等 断 面 , 2 以 4断 面 为 例 , 断 过 流 能 力 减 少 又 进 一 步 引 起 河 道 淤 积 , 者 相 互 影 响 。
l7 9 5 1 9 97 18 9 5 19 9 1
19 9 4 19 9 5
3 6 0 2 . 3 7 6 2 . 3 6 6 2 . 3 7 9 2 .
3 7 7 2 . 3 8 3 2 .
9 1 . 0 1 . 0 0 1 9 7 . 0 1 . 0 0 5

】0 一 7
No.1 2O】 4, 2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 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 eI ut n n r
2 1 第 1 期 O 2年 4
16 9 9年 潼 关 的 高 程 由 原来 的 3 3 4 提 高 到 了 3 8 6 2. 米 2 . 5米 。 第 二部分从水 库经过 了二次改 建开始 , 关 高程有 所 降低 , 潼 但 是 后 来 潼关 的 高 程 又 逐 年 抬 高 , 且 居 高 不 下 。 并 由表 1可 以 看 出 , 河 下 游 累 计 淤 积 量 的 增 减 与 潼 关 渭 高 程 的升 降 存 在 着 正 相 关 , 变 化 的 趋 势 非 常 明 显 , 部 不 其 局 完 全 正相 关 主 要 是 渭 河 下 游 的 泥 沙 淤 积 与 潼 关 高 程 的 抬 升 具 有 滞 后 性 。 当潼 关 高 程 抬 升 时 , 积 量 就 增 加 , 潼 关 高 淤 当 程下 降时 , 泥沙 淤 积 就 减 小 , 充 分 说 明 了 潼 关 高 程 的 变 化 这 显 著 影 响 渭 河 下 游 的 淤 积 情 况 , 而 间 接 影 响 渭 河 下 游 洪 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