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论文H
《新政治经济学》(第02讲)

2、欧洲早期的政治哲学
西方国家的政治观念、伦理思想等都来自欧洲 。 (1)人性的观念:自利、利益驱动。 (2)社会契约论 (3)集体决策的立宪层次与操作层次
霍布斯(Hobbes, 1588-1679):社会 契约论。
《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 和权力》
约翰·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 《政府论》 (Two Treaties of Government) 自由宪政民主。 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权力,这些权力不仅仅 包括人生,而且还包括个人自由和拥有财产 的权力。 政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个人及臣民的财产 社会契约论:来自霍布斯 “人民仍保留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他 们发现立法机关的行为与其职责相违背时, 就会将其取消或改组……”。 大多数人统治。政府不能拥有无限的权力。 “不许选代表,就不许征税。”
贝内迪特· 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 ,1632-1677) 1、人性论: “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 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性; 反之,只要一个人忽略他自己的利益或忽 略他自己存在的保持,则他便真是软弱无 能。” “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 言。”“所谓恶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 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 2、社会契约论。
林达尔(1891~1926):《公正课税论》(1919年)。 从公共欲望理论出发,把国家对人们的一般给付理解为公共 财富,个人或组织政党的个人集团对这种财富所支付的价格 即为赋税。在赋税原则上,极力主张公正原则。他说:“课 税中的公正要求,历来就是我们的正义感,具有绝对的性质 。这是不许可予以任何修改,必须无条件地逐步实行的。因 此,在财政制度中财政政策及国民经济性质原则……给予优 先于公正原则的地位,原理上是不恰当的”。为了在财政部 门实现公正,他主张设置特别税,没收所有不正当的财产, 其次还主张发生的这种赋税负担应该适应公正的财产分配次 序。林达尔从个人主义立场主张课税公正原则的优先性,同 时他又站在边际效用学说立场上阐述他的赋税理论。“作为 人民的支付数额,按人们公共财物所确认的边际效用,决定 其价格,于是公共经济现象成为纯经济的价格现象”。 利达尔均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p o a in o h a h n f r o a xs oi c lEc n mis Te c i g x lr t n t e Te c i g Reo m f M r it P l ia o o c a hn o t
LU Q n— i I i mn
维普资讯
医学教 育探 索 20 0 6年第 5卷第 1 期 ( s ac e dc l d c t n2 0 . 1 o1 1 Re e rh si Me i u ai 0 6 Vo. N .1】 n aE o 5
・
教 学改 革 -
论课 . 其教学 目标是 “ 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观点和方法去观察 和认识资本主义经济 的历史和现状 , 认清资
《 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意见》以 ,
及贯彻《 意见》 实施方案》 实行 20 的《 , 0 5改革方 案 l 。这是继
本 主义经济实质及其在 当代的新特征 , 资本 主义必然 为社 懂得 会 主义所代替 的历史规律, 认识借 鉴资本主义一切反 映社会化
传播政治经济学产生背景.doc

传播政治经济学产生背景:1.报业、电子媒介及电信业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一一诸如生产、行销、金融业及会计等各方面的流程与技术已扩展到媒介的各个方面。
传统的经营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发展促使着新兴学科的形成。
2.大众媒介的发展成为造成大众消费形式的重耍因素。
这意味着组织生产的趋势是将重心放在特定市场,而传播则在生产的每一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生产线迎合顾客需求,将产品推销给顾客,并就顾客购买情况作出快速反应以进行新的生产决策,这-切都是传播在起作用。
3.岡家通过角色的扩张,成为传播的生产者、行销者、消费者、监控者,例如相关部门通过规范管理及制定政策来调整媒介之间的竞争,对来內阶级、性别、种族以及社会运动等各方面的斗争压力做岀反应。
这一学科重视W家在建构电信、广播及信息系统屮的作用,并评估以公众和市场为基础的经营策略。
4.商业与国家力量的壮大,推动西方核心国家将其权势扩展到世界其他地方——包括信息输出、媒介权力的转移,从而造成动荡,这也引发了对这一学科内最重耍的议题:媒介帝W主义的讨论。
关注主要问题:1.产权集屮化,一是纵向整合,使组织在特定部门屮控制越来越多的生产线;二是跨部门的横句整合。
这一学科的研究任务就是考察媒介产业的逐步整合是如何跨越Y传统产业和技术分工的界限。
ex.—些大公司通过分裂卖掉Y他们的某些部门,而一些小公司填补了布场空闩。
这使得大集闭的权力被较小的公司减弱,大公司也对0身进行改革以便不受阻于官僚作风,然而这也意味着一部分风险被转移到了小公句身上,反对集屮化的趋势却加强了大公司的地位。
这究竟是资本主义本质的变革还是资本主义体系轮冋的发展?学科内部对此持有争议。
2.丫解国家或政府与传播业的关系。
W种观点:国家是多元化社会压力导致的独立仲裁者;国家是资本的可靠武器及可使唤的工具。
斯密塞指出:国家始终处于调和各企业的利益与充当公共服务机构工具的矛盾中。
课名:比较政治经济学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课名:比较政治经济学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课号:研究生课程03216270/本科生讨论课03231330学分:3时间:周一9:00(研究生课程)地点:廖凯原楼(政府管理学院大楼)436教师:朱天飚(/faculty/zhutianbiao/)通讯:62767273或62767272tianbiao@答疑:周一14:30-17:30(廖凯原楼423)简介:比较政治经济学主要讨论国家、社会与经济互动的历史、理论及相关专题。
主要问题包括:当代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全球化下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政府应该介入多少经济事务?经济因素是怎样影响国内政治的?本课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致力于对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做一个全面介绍。
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政治、经济体系、力量、与主体行为者在国内层面的相互作用。
要求:1.课堂讨论(可用一篇老师指导下的研究论文代替):50%2.每周阅读总结与评论(每周阅读总结成绩为5分,共50分):50%3.每次缺课减总成绩3分。
网址:政治经济系网址:/政经学园网址:/(未名BBS—分类讨论区—课程特区)必读:1.《比较政治经济学》第二版草稿。
2. 每周阅读。
泛读(仅作参考,非必读):1. Barry Clark, Political econom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New York, Westport, and London: Praeger, 1991).《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王询译(当代政治经济学译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2. James Caporaso and David P. Levine,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政治经济学理论》刘骥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当代高等学校图书馆现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的高校 图书馆信 息资源建设 、观念等的变化 ,强调 高校 图书馆只有获得 自身存在 的社会价值 ,才能发展 自我 。
[ 关键词 ] 信 息政 治经济 学;科学技术 ; 息资源建设 ;高校 图书馆 信
【 btat m t nI OXedvlp etadi a fui rU l ris ae Il e hne ni o ao ¥B . ee m n n eso n e i bae 1y n r i  ̄ C o d vs i r
[ 中图分类号 ]G 5 [ 20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81( 0 )1 — 09 0 I 08 02 2 6 0 01— 3 0
1 信息 政治 经济 学视 角概 述
在信息政治经济 学研究 中,学科 的母 体或 方法论 是政
治经济学 ,即运用政 治经济学 的概念 体系 和方 法分 析信息 生产 、交换 、使用过 程中所 体现 的社 会关 系。美 国的 H r e.
论 是劳动者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三个实 体要 素 ,还是生 产管理 、科 技教 育、生产信 息等 虚体要 素 ,无一 不渗透 着 科学技术 的影响。经 济学 家罗默 等人 已提 出把 技术进 步作 为内生因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 。 邓 小平 正是根据 当代全 球经 济与社会 发展 的最新格 局 与历史 性趋 势 ,在马克思 、恩格斯 和毛泽 东关 于科学技 术 与生产力关 系的基础 上 ,于 18 年 明确提 出 , “ 学技术 98 科 是第一生产力” (《 邓小平文选 》第 三卷 第 24页 )的光辉 7 命 题。19 年 ,党的 十四届三 中全会 召开 ,在全会 通过 的 93
扬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已成 为 国家政 治 、经济甚 至 整个社会工作 的理论基础 。
传播政治经济学欧洲学派评介

278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X1传播政治经济学欧洲学派评介陈月飞摘要G+和欧洲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两座重镇,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本文依据这一流派分野,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传播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为何大多出自欧+、欧洲学派代表人物为何少于G+学派,探讨欧洲学派兴起的政治经济背景特别是国际传播格局演进,在F基础上介绍欧洲学派学术重镇英国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戈尔丁、默多克等人,'及经历独特、关注第三世界传播现状的阿芒•马特拉等人,综述欧洲学派典型人物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思路和格局。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欧洲学派戈尔丁默多克马特拉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欧洲学派代表人物少于欧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英、法、意大利、&学者开始关注传播学研究。
代表有•哈洛伦、彼得•戈、格雷厄姆•默多克、-加、阿芒-:1\,传播,经学欧洲学派兴于学派,其代表量也相对较少。
介洲学派典型人物前,对这一现象作个探究可能更有助于作者简介陈,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新华_全媒体时政新闻部主任。
研究:新媒体、新闻业务。
**************。
传播政治经济学专辑279理解他们的学术观点。
传播学是关于&和历史变革的研究也就是说,这一学术思于传播,其兴起与当时政形疑就有很大关系。
为人熟知的是,传播学究的提出来自加拿大•斯迈思。
1948—1949年,斯迈思率先诺伊大学开设了第一门传播政治学,使传播学正学院体制。
传播•经学这一学术思潮2040年代逐步兴起,尔后延伸至第三世界。
一种学术思潮的萌芽或许是某个学者灵机一动,但史语,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现础。
国内传播学“启蒙”研究者赵认为,传播学是在2060年代学者批判现代化后果的世界体系和依附&步势力和第三世界对国际和文化不平等的质疑的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为标志的“新左派”的兴发来的3。
这一观点不一起源地出发,界视野分析总结,点出了兴起的重要基础。
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

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说明:我校研究生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学位论文封面上的分类号的填写,请查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上对应的分类,如学位论文内容属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分类号就为TP393附: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 列宁著作A3 斯大林著作A4 毛泽东著作A49 邓小平著作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A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B0 哲学理论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思维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论理学)B82 伦理学(道德哲学)B83 美学B84 心理学B9 无神论、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C2 机关、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2 人口学C93 管理学C94 系统科学C95 民族学C96 人才学C97 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D33/37 各国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3/77 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 法律E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 各国军事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 军事技术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3 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6 邮电经济F7 贸易经济F8 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3 科学、科学研究G4 教育G40 教育学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2 教学理论G43 电化教育G432 广播、电视教学G44 教育心理学G45 教师与学生G46 教育行政G47 学校管理G48 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G51 世界教育事业G52 中国教育事业G53/57 各国教育事业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 初等教育G63 中等教育G64 高等教育G65 师范教育G71 职业技术教育G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G728 广播电视教育G728.8 广播电视大学G74 华侨教育、侨民教育G75 少数民族教育G76 特殊教育G77 社会教育G78 家庭教育G79 自学G8 体育H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1 汉语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4 汉藏语系H5-84 世界各地语系H9 国际辅助语I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2 中国文学I3/7 各国文学J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29 书法、篆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J8 戏剧艺术J9 电影、电视艺术K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1 世界史K2 中国史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州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K85 文物考古K89 风俗习惯K9 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 非线性科学N94 系统科学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3 力学O4 物理学O6 化学O7 晶体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5 地质学P7 海洋学P9 自然地理学Q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2 细胞生物学Q3 遗传学Q4 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7 分子生物学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Q94 植物学Q95 动物学Q96 昆虫学Q98 人类学R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8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1 工程基础科学2 工程设计与测绘3 工程材料学4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5 声学工程6 制冷工程7 真空技术8 摄影技术9 计量学TD矿业工程1 矿山地质与测量2 矿山设计与建设3 矿山压力与支护4 矿山机械5 矿山运输与设备6 矿山电工7 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8 矿山开采9 选矿98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TE石油、天然气工业0 能源与节能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2 钻井工程3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4 油气田建设工程5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采6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8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9 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99] 石油、天然气工业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TF冶金工业0 一般性问题1 冶金技术3 冶金机械、冶金生产自动化4 钢铁冶炼(黑色金属冶炼)(总论)5 炼铁6 铁合金冶炼7 炼钢79 其他黑色金属冶炼8 有色金属冶炼TG金属学、金属工艺1 金属学与热处理2 铸造3 金属压力加工4 焊接、金属切割及粘接5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7 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手工具8 公差与技术测量及机械量仪9 钳工工艺、装配工艺TH机械、仪表工艺11 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12 机械设计、计算与制图13 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14 机械制造用材料16 机械制造工艺17 运行与维修18 机械工厂(车间)2 起重运输机械3 泵4 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6 专用机械与设备7 仪器、仪表TJ武器工业TK动力工程0 一般性问题1 热力工程、热机2 蒸汽动力工程3 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4 内燃机5 特殊热能及其机械6 生物能及其利用7 水能、水力机械8 风能、风力机械91 氢能及其利用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0 一般性问题1 电工基础理论2 电工材料3 电机4 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5 电器6 发电、发电厂7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8 高电压技术91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92 电气化、电能应用93 电气测量技术及仪器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0 一般性问题1 真空电子技术2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3 半导体技术4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6 电子元件、组件7 基本电子电路8 无线电、电信设备91 通信92 无线通信93 广播94 电视95 雷达96 无线电导航97 电子对抗(干扰及抗干扰)[99] 无线电、电信测量技术及仪器99 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1 自动化基础理论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3 计算技术、计算机30 一般性问题301 理论、方法302 设计和性能分析303 结构、构造304 材料305 制造、装配、改造306 调整、测试、校验307 检修、维护308 机房309 安全保密31 计算机软件342 运算放大器和控制器343 存贮器344 输入器、输出器346 函数发生器347 延时器348 各种电子模拟计算机35 混合电子计算机352 数字-模拟计算机353 模拟-数字计算机36 微型计算机368 各种微型计算机38 其他计算机381 激光计算机382 射流计算机383 超导计算机384 分子计算机387 第五代计算机39 计算机的应用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392 各种专用数据库393 计算机网络399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6 射流技术(流控技术)7 遥感技术8 远动技术TQ化学工业0 一般性问题11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12 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13 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15 电化学工业16 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17 硅酸盐工业2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31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32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33 橡胶工业34 化学纤维工业35 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41 溶剂与增塑剂的生产42 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43 胶粘剂工业44 化学肥料工业45 农药工业46 制药化学工业51 燃料化学工业(总论)52 炼焦化学工业53 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54 煤炭气化工业55 燃料照明工业56 爆炸物工业、火柴工业57 感光材料工业58 磁性记录材料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0 一般性问题1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2 食品工业3 制盐工业4 烟草工业5 皮革工业6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工业7 造纸工业8 印刷工业91 五金制品工业93 工艺美术制品工业94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95 其他轻工业、手工业97 生活供应技术TU建筑科学1 建筑基础科学19 建筑勘测2 建筑设计3 建筑结构4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5 建筑材料6 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7 建筑施工8 房屋建筑设备9 地下建筑97 高层建筑98 区域规划、城镇规划99 市政工程TV水利工程1 水利工程基础科学21 水资源调查与水利规划22 水工勘测、设计3 水工结构4 水工材料5 水利工程施工6 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7 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8 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U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社会与环境X3 环境保护管理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鉴、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

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说明:我校研究生在撰写硕士学位论文时,学位论文封面上的分类号的填写,请查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细目》上对应的分类,查找学位论文分类号目前有多种途径:一、网上自助查询,这是目前主要的查询途径在学术期刊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年中查询相似论文,获取分类号。
二、人工查询查找学位论文如需要用到工具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图书馆主书库和社会阅览室以及样本一库均有收藏都可查阅,也可随时咨询阅览室工作人员。
三、相关知识及查找示例《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自1999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LC。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采用的是等级体系分类法,根据学科主题分为二十二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位或者两位大写的拼音字母标注,字母后跟阿拉伯数字表示类目的细分,每3位数字用一个半角符号“.”分隔开,每个类目都是由总到分、由粗到细逐级细分,大类字母后跟的数字越多,表明分类越细,类目越明确。
学位论文分类就是根据《中图法》分类表,查询自己所写论文的主要学科主题在该分类表中对应的标识代码。
中图法分类号,是论文的必备项之一。
作者要明确论文的性质和你所写文章的领域,即是属于计算机、电子、还是经济等其他领域,然后根据论文性质标注中图法分类号。
以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文章为例,说明如何标注中图法分类号:1.“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首先它是属于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类,其分类在中图法大类中的代号是TP2.在中图法类表中查找TP大类—>TP39 计算机的应用—>TP393 计算机网络—> TP393.08计算机网络安全,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中图分类号即为TP393.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历程观后感
三十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然而却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
的变化,见证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后的百废待兴到现在的繁荣富强的
巨大变化。《伟大的历程》正是围绕着这些变革以及几代领导人的决
策来的。
要说变化最大的,也就数经济的飞速发展了。作为90后的我们
也许不会感受到父辈所经历的那种剧烈变化,对最近几年的变化我们
还是有目共睹,亲身经历的。小的方面,例如,衣食住行。小时候,
我们总是等到过年了才会买新衣服,一套衣服总是穿好久,自己穿不
得了给弟弟妹妹穿。现在,在武汉,到处都有服装店,许多大学生半
年会买许多套衣服。小时候,我们吃的东西种类很少,现在各种小吃
玲琅满目。居住的环境也很好,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极大的方便了我
们的生活。交通也非常方便了,去其他地方乘坐和谐号火车、高铁、
飞机的成本都极大的降低了。大的方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GDP
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成功举办奥运会等等。从中可见中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而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的历程》对这一
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当时,毛泽东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提出了以阶
级斗争为纲,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四人帮”利用。在这十
年里,无论是教育还是工业建设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致使我国的经
济落后世界非常多。第十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恢复了职务。1978
年,邓小平多次出国视察。在日本的一次视察中,邓小平乘坐了日本
时速210公里的新干线,参观了日本神奈川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发
现其劳动生产率是一汽的几十倍。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发展落后世界很
多,可见,邓小平当时提出的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是非常高瞻远瞩的。然而,当时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呢?
一,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的第一生产力。然而,
在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把知识分子当做革命的对象而非革命
的力量,以及将工作重心放在阶级斗争而忽视教育导致了科学领域人
才的青黄不接,科学技术的落后。1977年,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
改变了几十万人的命运,使许多人得以重返校园。许多知识分子得以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国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使科学界出现一片繁荣的
景象,出现了像陈景润这样的数学家。另外,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加大对科学领域的投入,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人才强国。这一切,都为
我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才能不以陈旧的,僵
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对问题有自己的,创新的看法。以事实出发,判
断事物的好坏。在文化大革命后,出现了“两个凡是”的观点,认为
只要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观点都是对的,只要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我们就
必须要遵守,思想非常僵化。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讲话,
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另外,平反冤假错案,对毛泽东的
功过做了客观的评价。
三,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79年之前,